诗歌鉴赏1--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诗歌鉴赏

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5看)

:诗歌题目往往能够揭示诗歌的

时间、地点、对

象、事件、主旨、

情感等。

比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王昌龄《从军行》、王维《山居秋暝》、李白《行路难》、王勃《送元二使安西》等

◆ 作者所处的时代:比如唐朝盛世,诗歌多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气势喷张;宋代国力衰微,所以诗歌豪迈之气减弱,多见悲凉。

◆ 作者的主体风格: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写生活,真实反映人民生活与追求。如杜甫、陆游、陶渊明、白居易等

浪漫主义:善于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

想象,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如屈原、李白、苏轼等

◆ 作者的个人风格: ● 曹操:豪放磅礴,气势如虹《观沧海》 ● 陶渊明:淡薄闲静,安贫乐道《归园田居》

● 王昌龄:悲壮豪迈《从军行》

● 王维:恬淡优美,别有禅意《山居秋暝》

● 李白:豪放飘逸,

浪漫不羁《行路难》 ● 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登高》 ● 白居易:平易浅近《琵琶行》《钱塘湖春行》

● 李商隐:迷离凄美,意境朦胧《锦瑟》 ● 苏轼:旷达雄健《赤壁怀古》《密州出猎》 ● 辛弃疾:豪迈奔放,英雄意气《破阵子》 ● 李清照:婉约清新《如梦令》

● 李煜:哀婉忧伤,

意味深长《问君能有几多愁》

● 注意:作者的个人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它往往跟随个人的生平遭遇、时代变迁等的变化发生变化。

● 比如:李清照前有《如梦令》后有《声声慢》;杜甫前有《望岳》后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通过名句、诗眼揣摩诗歌的主旨,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

例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本首词的名句落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上,虽然前文出现“寂寞、愁、苦”等字眼,这是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

例2.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眼为“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喧”、“地自偏”、不必辨言。“真意”已现。

本诗主旨“退隐后对尘世超脱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

注释和小序可以是交代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创作经过、创作背景、有的甚至为作品奠定感情基调。有时甚至还暗示题目的答案。

例3、《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

诗。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题目往往包含了

重要信息,同时

也要看清楚要回答什么!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全国题)

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指出,“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6. 从首联找到特点 比如《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起句先声夺人,为将军出猎渲染豪壮激越的气氛。 比如《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句写祠堂隐隐在柏数森森郁郁深处,奠定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7. 从尾句参透主旨 比如《青玉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现那人与众不同,孤高静洁。 比如《题乌江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

知”,诗人抒怀为项羽意气用事,不能忍辱负重深感遗憾。 8. 从景物把握情感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比如:如杜甫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注意: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比如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

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9. 从意境洞察心胸。 比如苏轼《定风波》下片,写雨住了,风停了,斜阳的余晖返照丛林,表现了一种风雨过后的宁静,也是词人经历人生政治失意后的心境写照。 比如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星月浮游海上,吴楚因洞庭湖分裂两方,意境开阔气势宏大,所以,下文诗人才能心怀家国。

诗歌鉴赏

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5看)

:诗歌题目往往能够揭示诗歌的

时间、地点、对

象、事件、主旨、

情感等。

比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王昌龄《从军行》、王维《山居秋暝》、李白《行路难》、王勃《送元二使安西》等

◆ 作者所处的时代:比如唐朝盛世,诗歌多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气势喷张;宋代国力衰微,所以诗歌豪迈之气减弱,多见悲凉。

◆ 作者的主体风格: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写生活,真实反映人民生活与追求。如杜甫、陆游、陶渊明、白居易等

浪漫主义:善于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

想象,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如屈原、李白、苏轼等

◆ 作者的个人风格: ● 曹操:豪放磅礴,气势如虹《观沧海》 ● 陶渊明:淡薄闲静,安贫乐道《归园田居》

● 王昌龄:悲壮豪迈《从军行》

● 王维:恬淡优美,别有禅意《山居秋暝》

● 李白:豪放飘逸,

浪漫不羁《行路难》 ● 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登高》 ● 白居易:平易浅近《琵琶行》《钱塘湖春行》

● 李商隐:迷离凄美,意境朦胧《锦瑟》 ● 苏轼:旷达雄健《赤壁怀古》《密州出猎》 ● 辛弃疾:豪迈奔放,英雄意气《破阵子》 ● 李清照:婉约清新《如梦令》

● 李煜:哀婉忧伤,

意味深长《问君能有几多愁》

● 注意:作者的个人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它往往跟随个人的生平遭遇、时代变迁等的变化发生变化。

● 比如:李清照前有《如梦令》后有《声声慢》;杜甫前有《望岳》后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通过名句、诗眼揣摩诗歌的主旨,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

例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本首词的名句落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上,虽然前文出现“寂寞、愁、苦”等字眼,这是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

例2.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眼为“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喧”、“地自偏”、不必辨言。“真意”已现。

本诗主旨“退隐后对尘世超脱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

注释和小序可以是交代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创作经过、创作背景、有的甚至为作品奠定感情基调。有时甚至还暗示题目的答案。

例3、《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

诗。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题目往往包含了

重要信息,同时

也要看清楚要回答什么!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全国题)

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指出,“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6. 从首联找到特点 比如《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起句先声夺人,为将军出猎渲染豪壮激越的气氛。 比如《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句写祠堂隐隐在柏数森森郁郁深处,奠定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7. 从尾句参透主旨 比如《青玉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现那人与众不同,孤高静洁。 比如《题乌江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

知”,诗人抒怀为项羽意气用事,不能忍辱负重深感遗憾。 8. 从景物把握情感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比如:如杜甫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注意: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比如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

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9. 从意境洞察心胸。 比如苏轼《定风波》下片,写雨住了,风停了,斜阳的余晖返照丛林,表现了一种风雨过后的宁静,也是词人经历人生政治失意后的心境写照。 比如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星月浮游海上,吴楚因洞庭湖分裂两方,意境开阔气势宏大,所以,下文诗人才能心怀家国。


相关内容

  •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说课稿
  •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说课稿 刘 向 福 一.说设计思想 1.通过对十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个明显的变化:其一是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改变为主观表达,题型的转换利于中学素质教育:其二是作文的体裁要求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改为"文体不限".这两种变 ...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自己整理打印版)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 杨传益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 人物形象 设问方式: 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 ...

  •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一.课堂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教师以方法指导学生,学生合作探究诗歌.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我先对考试大纲进行了认真地研读. 二.一丝不苟话考纲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 ...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________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了解高考考纲 2012年<考试大纲>要求: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 ...

  •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一.意象与意境 1.知识准备--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 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

  • 诗歌鉴赏说课稿
  • 诗歌鉴赏小专题说课稿(第一课时)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诗歌鉴赏小专题.下面我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几个部分进行说明. 能力的既需要依托完备的知识体系,需要依托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个体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能力形成物质载体,本课程主要讲解阅读诗歌的相关知识 ...

  •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鉴赏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诗歌中的形象. 2.了解如何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3.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教学生如何看懂一首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多 ...

  • 诗歌鉴赏形象鉴赏说课稿
  • <形象鉴赏之人物形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形象鉴赏中人物形象> 考点阐释:2012年考纲对此部分的要求是,能够鉴赏作品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又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考情分析:高考对人物 ...

  • 古代诗歌鉴赏之怎样鉴赏诗歌语言
  • 古代诗歌鉴赏之怎样鉴赏诗歌语言 考点连结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2002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