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方法的探讨

第l9卷.第4期

2oo光谱实验室Chi饨e靶J锄md主o}s扯ctrosco争,I抽0rmor了VolNo.4002年7月July2

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方法的探讨

杨敏文①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Ⅱ省台州市高等教育园区318000)

摘要

本文应用分光光度珐研究了3种提取溶剂对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提

取溶剂提取叶绿素,提取液吸收光谱相似.其中丙酮一乙醇提取法速度快。叶绿素得率高、稳定性好.精密

度高.并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叶片.

中图分类号:06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138(2002)04-0478一04

1前言

植物叶片叶绿紊含量与光合速率、营养状况等密切相关,实践上通常测定叶绿素含量以表征植

物生长状况,也往往把叶色变化作为看苗诊断和肥水管理的重要指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和活体叶绿素仪法两大类[“,最近又发展了光声光谱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分光光度法。用得较多的是由Mackinney“提出经Arnon…解释和推导的Arnon法以及80年代初提出的乙醇提取法[“,本试验提出另一种提取溶剂——丙酮一乙醇混合法提取叶绿紊,以常规的Amon法(提取溶剂为80%丙酮)和乙醇提取法作对比,就3种提取液对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比较,并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uv240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狭缝宽度o.2nm,吸光池厚1cm),FsH一Ⅱ高速

电动匀浆器(金坛望华科教仪器厂),FAl004A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厂)。

将珊瑚树嫩叶用双蒸水洗净,吸水纸吸千表面水分,作为试验材料。叶绿素提取溶剂为:95%丙

酮一乙醇(用体积比为2:1的丙酮一无水乙醇混合液配成95%的水溶液,下同)、95“乙醇和80%丙酮,均为分析纯。

2.2实验方法

叶绿素的提取;将材料去脉剪碎(约l一2mm见方),随机取样,准确称重取o.59(精确到

o.1mg),放入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上述三种提取液25mL;另称o.59样品,加6mL双蒸水和少量caco。,匀浆,定容至25mL,过滤,取2.z5mL滤液放人50mL比色管中,加z3.75mI。丙酮一乙①联系八.电话;(os76)515713B

作者简舟,橱敏文n965一),女.浙扛省台州市人,高级讲师,华东师范大学2∞1年在职教育碰士,从事『七学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t2002一ol—ol-

第i朝杨敏文:快速删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台量方珐的探讨

醇【2:1),使之成为9j%丙酮一乙醇匀桨提取液。比色管加塞放置于25c生化培养箱内暗中提取叶

绿素。每种提取方法重复3次。

叶绿素提取液吸收光谱的测定:用分光光度计在600一700nm范围内对不同叶绿素提取液进

行扫描,波长精度为o.2nm。

叶绿素含量测定:分别以提取溶剂作空白,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吸光度“。。,1。。利用Arn。n公

式:

叶绿素Ⅱ浓度(mg/I。):C一12.7Am一2.69AⅢ;

叶绿素6浓度(mg/L):已一2z.9—6。5—4,68A663;

叶绿素总浓度(mg/L):c。。一C+(j。

计算提取液中叶绿素浓度,换算为每克鲜叶叶绿素含量(mg/g鲜重)。

3结果与讨论

3.1叶绿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

4种叶绿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在600一

700nm范围内基本相似(图1),说明4种叶绿

素提取液的光吸收性质基本相似,可以用

Arnon公式进行叶绿素含量的计算。

3.2不同提取溶荆对叶绿素提取总量的影响

不同提取溶剂对叶绿素提取总量有着明显

的g;响(表1】,95%丙酮一乙醇提取的叶绿素总

量最高,高于传统的80%丙酮提取法29.5%,被长』mm

95%乙醇提取的叶绿素总量亦比80%丙酮法

高9.5%。95%丙酮乙醇提取叶片匀浆的叶绿图l珊瑚树叶片叶绿素在不同提取液中的吸收觅洁

索电量与提取叶片碎片的叶绿素总量没有显著3—80“丙酮;4j_一95“酉酮一乙醇;?一%“乙醇;

95蟛丙酮乙醇(匀浆1。

差异。

3.3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叶绿素的进程

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叶绿素速度差异较大,提取完全程度也不同(表1)。提取速度最快的是9j%

丙酮乙醇,叶绿素经过8h已经基本提取完全,叶片碎片变白;其次是95%乙醇,而80%丙酮提取

速度最慢,后两者在24h内没有完全提取出叶绿素。从提取速度来看.95%丙酮一乙醇要优于95%

乙醇和80%丙酮。叶片匀浆后用95%丙酮一乙醇在o.5h就已经提取完全,大大加快了叶绿素提取

速度。

表1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叶绿素的进程和叶绿泵总量。p括号内的数据为叶绿素相对含量.

光谱实验室第l9卷

3.4不同提取液中叶绿素的稳定性

用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珊瑚树叶片叶绿素,在25c生化培养箱中暗中放置o、3、6天后测定提取

液中叶绿素含量,结果见表2。叶绿素提取液放置6天后,叶绿素nT降了j.8%一11.9%,叶绿素^下降了2.7%一7.4%,叶绿素总量下降了4.9%一lo.j%。这些都说明,在这些提取液中,叶绿素6比叶绿素n稳定。叶绿素提取液中叶绿紊n、叶绿素6的含量、稳定性与提取材料、提取液性质和提取液含水量有关“…。为了提高叶绿素提取液的稳定性.可通过降低提取液中的含水量来实现。但若昕用的材料是干粉,提取液中最好含有适量的水分,使叶绿素分子中亲水的基因易与蛋白质分离.利于叶绿素从类囊体膜中游离出来。有些学者曾采用比传统丙酮法含水量更低的丙酮提取液提取鲜叶叶绿素,效果较好”’…。本试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在不同提取液中稳定性的大小依次为:9j%丙酮乙醇>95%乙醇>80%丙酮。

表2不同提取液中叶绿素的稳定性。

放西天数(mg/g鲜重)80%两酮叶绿素

。95“丙酮乙醇95“乙醇

。8"7i

。3∞5

j卅

。m

、l括号内的数据为叶绿素相对含量。”¨”

3.5精密度实验

95%丙酮一乙醇提取效果好,提取速

度快,具有较高的精密度(表3)。

4表3不同提取方法的精密度“结论

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

①5次重复量.由于所用提取溶剂不同,测定结果差

异显著。一种好的提取溶剂应该提取速度快,叶绿素得率高。稳定性好,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吸收光谱与传统丙酮法一致,能用Arnon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本试验结果表明,95%丙酮一乙醇法具有上述特点,是~种较好的叶绿素提取溶剂,而传统的80%丙酮法和95%乙醇法提取叶绿素速度慢,提取不完全,应慎用。叶片经匀浆后再用丙酮一乙醇提取,叶绿素得率与叶片浸泡法伯似,但大大提高了提取速度,这对于快速测定大量样品叶绿紊含量具有实际意义。

杨敏文z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方法的探’对————————————————————————————————————————————————————————————————————————————————————————481第4期

参考文献

苏正撒・几种制定植物叶绿素台量的方珐比较[J].擅轴生理学通讯,1989,25(5)。77—78

陈曩初・方健文・杜浩等.光声光谱=i去测定植物叶片中的叶最素含量[J].植轴生理学通讯,1993.29(4).276278

MackInneyGAb∞rptlonofLiEhtbychkrophynS。Iution[J].J.占“.ck拼,.1941.140:31s322.

I_copperEnzynmsinI呻httdchl。∞pIa8t8Phe帖bxid^s幅InBetavulgans[J]尸z口mP^”“.,l949.2d:l一15A㈣D

阵宇炜,高锅云浮礴植物叶绿素a台量嗣定方法的比较D]湖泊科荦,zooo.12(2),185一188.

陈福明,陈顺伟.混合液法铡定叶绿素含量的研究[J].棘生科技遗讯,1984.(2):4—8

托伟其.删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t的混合液提取法[刀,植骑生墨学通讯.1988,24(3)。62—64

林檀芳,挛双断・张东林等.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J].植曲学报,1988.30(I):40

陈玉萍,刘后利.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稳中种皮色素台量动态口].中田油丹.1994.16(4);13—16.45

StudyonRapidDeterminationofChlorophyllContentofLeaves

YANG

村rd☆dSf删0,了’4融y∞4洲8L丁k^时一肺4曲.了锄州.Z^咖”g

Abstract

onMin—Wen3lBooo,pR∞舢)Effectofthreeextractingsolvents

method.thedeterminationofchlorophyllcontentsofleaveswasarestudiedbyspectrophotometricTheresuttsshowthatchlorophyllabsorptionspectrums

s.milarindifferentextracti“g∞lVents.MixedacetoneandethanolasextractingsolventofchlorophyUhasthepeculiar“yofaquickextractspeed,highextractefficien。y,goodstabil“yanddeterminationaccuracy.Andamethodofrap试determinationofchlor叩hyllcontentisproposed.

KeywordsChlorophyⅡcontent,Determinati。n,Method,I七af.

<光谱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主管、辑埠生成4出版、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学核心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化工

冶金研究所.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单位

联合主办,由光谱学科上第一项中国国家发明奖获得者中的第

i搿光誊|黎瓣~鬻塑一发明人周开亿教授(编审)担任专职主编.

‘光谱实验室)主要刊登光谱学、能谱学、波谱学、质谱学、

色谱学等谱学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录用论文重开拓性、创造

性和实用价值.欢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质检商检

等部门从事谱学研究和理化分析的科技人员订阅t欢迎投稿。

#光谱实验室)具有儇质、高效的办刊特色t即在严格保证质量的舸提下,把尽快发表作者的论文r视为自己的

神圣职责.论文发表正常周期为2—6个月。特快稿件可o.5一1十月发表.这为作者的发明创造成果获得“优先权”荣誉奠定了基础——发明创造成果的“优先权”通常是以出版时间为准的.具体措施是:“主编专职”、“主编持证上岗”、“联合办刊”、。经费自筹”、“不设挂名编委”等.

《光谱实验室'为16开版,每册14B页(2001年起).70克胶版纸印刷,定价15元.

‘光谱实验室’为双月刊.每期单月25日出版}田内绕一刊号tcN1l一3157/04・嗣际标准刊号:ISSN

8138}国际刊名代码c0DEN:GusHEH・国外发行代号:Ⅸ(11013.

‘光谱实验室)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863.欢迎您到邮局订阅.嗣订者可与本刊联络(投

稿)处联系订阅,地址:北京市81信箱66分箱刘建林.电话:(010)62452937・邮政编码:1。0095.电于信箱E。man:10041¨gpsysh@pub№stl.ac.cn}2)gp8ys@263.netI3)gpsys81@dt.z.nc‘I4)gP鸽@chlnajournal・net・cn;5)即sy5@mail.periodicals耻t.饥{网址:http://gp鹞.chinajourIlal.net.cn.国外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发行.

‘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方法的探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杨敏文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江省台州市高等教育园区,318000光谱实验室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2002,19(4)84次

参考文献(9条)

1. 陈秉初;方健文;杜浩 光声光谱法测定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1993(04)

2. 苏正淑 几种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比较 1989(05)

3. 陈玉萍;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素含量动态[期刊论文]-中国油料 1994(04)

4. 林植芳;李双顺;张东林 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1988(01)

5. 沈伟其 测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混合液提取法 1988(03)

6. 陈福明;陈顺伟 混合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技通讯 1984(02)

7. 陈宇炜;高锡云 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测定[期刊论文]-湖泊科学 2000(02)

8. Arnon D I Copper Enzymes in Isolated Chloroplasts Phenoloxidases in Beta Vulgaris 1949

9. MacKinney G Absorption of Light by Chlorophyll Solution 1941

引证文献(85条)

1. 李婧男. 刘强. 李升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沙冬青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1)

2. 李宁毅. 孙莉娟. 刘冰 S3307及其与SA复配对万寿菊穴盘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期刊论文]-种子 2010(8)

3. 胡雄. 谢从新. 何绪刚. 杨慧君. 鲜莹. 陈见. 邵俭. 张松 几种空心菜在富营养池塘中的生长特性和去除氮磷效果比较

[期刊论文]-渔业现代化 2010(3)

4. 刘小文. 王秋霞. 郭美霞. 白洁. 赵云. 李小艳. 曹坳程. 何月秋. 肖春. 吴国星 两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光合特性的影响

[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7)

5. 李河. 高波. 邱成书. 罗冰. 张灿邦 不同遮荫处理对斑叶鸭跖草的影响[期刊论文]-红河学院学报 2010(4)

6. 张俐英 芦笋生长过程中叶片干鲜比值变化[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 2010(5)

7. 赵玉坤. 武继承 不同用量保水剂对玉米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农业科学 2010(6)

8. 张亮. 曹丛华. 任荣珠. 王尽文. 屈文 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9. 何仁. 李军生. 程谦伟. 阎柳娟 芥菜、苦荬菜的活体蔬菜保鲜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10(10)

10. 李宁毅. 刘冰. 孙莉娟 烯效唑及水杨酸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上海农业学报2010(4)

11. 武卫华. 刘忠荣. 黄先敏. 康道坤. 陈屏昭. 蔡兆翔. 张桦. 李祥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改进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0(24)

12. 马仁义. 张茜. 张强. 赵长明 持续干旱对侧柏和祁连圆柏叶片水分状况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期刊论文]-干旱区研究 2010(1)

13. 何玮. 范彦. 徐远东. 王琳. 秦晓鹏. 彭燕 红三叶苗期抗旱性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期刊论文]-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4)

14. 陈国栋. 杨军. 刘慧. 沈顺. 秦凤 扯根菜黄化苗转绿过程中4种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9(36)

15. 林中麟. 石健林. 修启贵. 林雷通. 杨虹琦 不同留杈和追肥措施对受雹灾烤烟的补救效果[期刊论文]-中国烟草学报 2009(4)

16. 齐向英. 樊丽丽. 赵鹏飞. 陈宗礼 枣树品种试管苗叶绿素含量分析[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09(10)

17. 张好好. 蒋昌华. 刘庆华. 肖月娥. 秦俊. 黄卫昌. 胡永红 遮荫对鸢尾属品种生理和形态特征的影响[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9)

18. 吴春燕. 龚淑英. 顾志雷 充氮小包装茶货架保鲜期研究[期刊论文]-茶叶 2009(3)

19. 丁吉林. 丁伟. 张永强. 王志坤. 郭文明 混合药剂对受O3伤害烟草的保护作用及生理响应[期刊论文]-中国烟草学报 2009(2)

20. 苗玲. 李向民. 史沉鱼. 刘尧 矿质元素配比对红富士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9(7)

21. 杨红丽. 陈功. 吴建付 氮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及高光谱反射特征的影响[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

22. 柏明娥. 唐建军. 洪利兴. 丁伟华. 朱汤军. 陈欣 两种基质条件下美丽胡枝子对模拟中度干旱胁迫的响应[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3)

23. 滕建文. 李欣. 夏宁. 韦保耀 去皮工艺对菠萝浓缩汁颜色变化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8)

24. 丁晓波. 向利红. 向彬方. 夏奎. 杨汉波. 游腾跃. 段辉国 水杨酸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体色素和电导率的影响[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z1)

25. 雷泽湘. 陈光荣. 谭镇. 李永胜. 刘正文 富营养水体中3种沉水植物的生长竞争及其净化效果[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

26. 何玮. 范彦. 王琳. 徐远东. 秦晓鹏. 彭燕 三峡库区野生红三叶苗期抗旱性灰色关联分析[期刊论文]-草业学报2009(3)

27. 巩东辉. 张少英. 乔辰 稀土La~(3+)对Ba~(2+)胁迫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9(34)

28. 张小璇. 谢三桃 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植物耐淹性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09(17)

29. 张爱玲. 贺军民 一氧化氮在光延缓小麦叶片衰老中的作用[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9(3)

30. 张金恒. 李曰鹏. 韩超 SO2对水稻生理指标和光谱特征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1)

31. 张文. 张建利. 陈功 叶面施肥对草坪高光谱反射率及色泽的影响[期刊论文]-草业学报 2009(2)

32. 林忠全. 李佳繁. 康友宏. 陈荣. 吴田菊. 孙波. 陈静 土壤外源镉污染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研究[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9(5)

33. 曾建敏. 姚恒. 李天福. 欧阳文韬. 曹忠祥 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其与SPAD值的关系[期刊论文]-分子植物育种 2009(1)

34. 柴阿丽. 李宝聚. 王倩. 石延霞. 黄海洋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检测[期刊论文]-园艺学报2009(1)

35. 赵永敢. 石晓. 刁静雯. 郁志芳 复合保鲜剂对菊花脑保鲜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9)

36. 赵永敢. 刁静雯. 代建华. 石晓. 郁志芳. 魏永义. 豆康宁. 李超敏. 郭明月 植酸对菊花脑保鲜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8(9)

38. 李伟. 胡江春. 王书锦 海洋细菌3512A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及促进植株生长的效应[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2)

39. 李影丽. 汪奎宏. 杜国坚. 许利群. 杨华. 肖纪军 NaCl胁迫对普陀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08(2)

40. 张金恒. 李曰鹏. 韩超. 张振华 SO2污染环境下水稻导数光谱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国土资源遥感 2008(4)

41. 张文. 张建利. 陈功 以高光谱植被指数研究草坪色泽[期刊论文]-草地学报 2008(5)

42. 周利华. 聂立水. 王百田. 韦安泰 HCO3-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生理特征和活性铁锰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8(1)

43. 宿建军 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生物治理[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 2008(1)

44. 孟庆俊. 袁训珂. 冯启言. 肖昕. 丁苏建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毒性效应[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1)

45. 杜新民. 张永清 施锌对石灰性褐土上小白菜光合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8(6)

46. 刘昌平. 闵运江. 汪马成 亚硫酸氢钠对蚕豆光合生产和蛋白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 2007(6)

47. 张军. 袁东星. 洪有为 分析红树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时色素干扰的去除方法[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

48. 邵红雨. 孔广超. 岳超. 薛娟娟. 王瑞清. 曹连莆 小黑麦耐盐生理特性的研究[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07(z3)

49. 吴庆钰. 杨俊诚. 张建峰. 姜慧敏. 侯彦楠 镉与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对水稻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5)

50. 李军生. 何仁. 林立. 阎柳娟 生菜、小白菜活体保鲜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07(5)

51. 张文. 陈功. 龙光强. 张建利 利用高光谱参数评价单播草坪色泽的研究[期刊论文]-草原与草坪 2007(5)

52. 詹嘉红. 蓝宗辉 汞对水稻幼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生物技术 2007(3)

53. 詹嘉红. 蓝宗辉. 陈洁锋 汞污染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韩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

54. 徐亚军. 赵龙飞. 郭华春 盾叶薯蓣光合特性初探[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 2007(9)

55. 陈鹏程. 张建华. 李眉眉. 雷勇辉 土耳其斯坦叶螨为害棉叶的生理变化及光谱特征分析[期刊论文]-昆虫知识2007(1)

56. 杨红丽. 黄汝锦. 王翊如. 王小如 固相微萃取-紫外可见光谱联用技术在叶绿素测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

57. 段辉国. 王燕. 邓丽丽. 周礼. 周钰. 赵俊茗 三唑酮对蚕豆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4)

58. TANG Tian-tian. ZHAO Lin-se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lations in seedling of Machilus

yunnanensis and Cinnamomum camphora under soil drought condition[期刊论文]-林业研究(英文版)2006(4)

59. 唐甜甜. 赵林森 滇润楠与香樟幼苗受旱复水后的生理变化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林业建设 2006(6)

60. 王莎. 赵林森 昆明市区小叶榕对冬季非节律性低温的生理反应[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 2006(5)

61. 谢嘉霖. 徐卫红. 林弘. 罗朝晖. 林国卫. 王爱斌. 徐秋华 弯叶画眉草的无土栽培试验[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62. 唐曙暇 改进淡水中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江淮水利科技 2006(5)

63. 王松丽. 黄群策. 王铁固. 秦广雍 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水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期刊论文]-核农学报 2006(6)

64. 王华. 贾桂霞. 丁琼. 贾昆锋 矿质营养与沙冬青幼苗生长和根系结瘤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4)

65. 谢嘉霖. 徐秋华 几种草坪草的无土栽培试验[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6(5)

66. 彭昌亚. 李永飞. 任枫. 王正刚. 毛忠贵 不同溶剂对绿茶中叶绿素的萃取效果[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6(6)

67. 朱伟. 张兰芳. 操家顺. 万蕾. 梅新敏 水污染对菹草及伊乐藻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06(3)

68. 林连升. 缪为民. 袁新华. 岳春梅. 佟雪红. 张守领 三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池塘水质的改良效果[期刊论文]-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6(2)

69. 张兰芳. 朱伟. 操家顺. 梅新敏. 张俊 污染水体中悬浮物对菹草(Potamageton crispus)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湖泊科学 2006(1)

70. 赵永波. 陈东玫. 王文江 葡萄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2006(1)

71. 张俊 底质性质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6

72. 张兰芳 水质条件对沉水植物(伊乐藻、菹草)生长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6

73. 林连升 精养鱼池水质生物净化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74. 刘金祥. 蔡瑜. 肖生鸿 模拟酸雨对矮象草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6)

75. 闵运江. 马锦绣 NaHSO3对大豆光合产量的影响[期刊论文]-皖西学院学报 2005(5)

76. 刘金祥. 邝宴筹. 肖生鸿 模拟酸雨对种子繁殖香根草生理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草业学报 2005(5)

77. 包维楷. 冷俐 苔藓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以暖地大叶藓为例[期刊论文]-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2)

78. 段辉国. 黎晓红. 钟燕. 胡蓉. 王芳 三唑酮对小麦离体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2)

79. 胡志群. 王惠聪 荔枝果皮组织中疏水色素提取方法比较[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1)

80. 陈东玫. 赵永波. 俎文芳. 张新忠 桃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1)

81. 周娴 红香椿嫩茎贮藏生理品质及化学物质对酚和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82. 庄应强 花前叶面喷施复合制剂对非洲菊生长及切花保鲜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农业学报 2004(4)

83. 徐亚军. 郭华春 盾叶薯蓣、黄山药、小花盾叶薯蓣的光合特性比较[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4)

84. 罗晓莹. 唐光大. 许涵. 黄永芳. 庄雪影. 张坤洪 非灭菌条件下VA菌根菌对肉桂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期刊论文]-广东林业科技 2004(3)

85. 武卫华. 刘忠荣. 黄先敏. 康道坤. 陈屏昭. 蔡兆翔. 张桦. 李祥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改进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0(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psys200204015.aspx

第l9卷.第4期

2oo光谱实验室Chi饨e靶J锄md主o}s扯ctrosco争,I抽0rmor了VolNo.4002年7月July2

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方法的探讨

杨敏文①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Ⅱ省台州市高等教育园区318000)

摘要

本文应用分光光度珐研究了3种提取溶剂对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提

取溶剂提取叶绿素,提取液吸收光谱相似.其中丙酮一乙醇提取法速度快。叶绿素得率高、稳定性好.精密

度高.并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叶片.

中图分类号:06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138(2002)04-0478一04

1前言

植物叶片叶绿紊含量与光合速率、营养状况等密切相关,实践上通常测定叶绿素含量以表征植

物生长状况,也往往把叶色变化作为看苗诊断和肥水管理的重要指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和活体叶绿素仪法两大类[“,最近又发展了光声光谱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分光光度法。用得较多的是由Mackinney“提出经Arnon…解释和推导的Arnon法以及80年代初提出的乙醇提取法[“,本试验提出另一种提取溶剂——丙酮一乙醇混合法提取叶绿紊,以常规的Amon法(提取溶剂为80%丙酮)和乙醇提取法作对比,就3种提取液对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比较,并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uv240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狭缝宽度o.2nm,吸光池厚1cm),FsH一Ⅱ高速

电动匀浆器(金坛望华科教仪器厂),FAl004A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厂)。

将珊瑚树嫩叶用双蒸水洗净,吸水纸吸千表面水分,作为试验材料。叶绿素提取溶剂为:95%丙

酮一乙醇(用体积比为2:1的丙酮一无水乙醇混合液配成95%的水溶液,下同)、95“乙醇和80%丙酮,均为分析纯。

2.2实验方法

叶绿素的提取;将材料去脉剪碎(约l一2mm见方),随机取样,准确称重取o.59(精确到

o.1mg),放入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上述三种提取液25mL;另称o.59样品,加6mL双蒸水和少量caco。,匀浆,定容至25mL,过滤,取2.z5mL滤液放人50mL比色管中,加z3.75mI。丙酮一乙①联系八.电话;(os76)515713B

作者简舟,橱敏文n965一),女.浙扛省台州市人,高级讲师,华东师范大学2∞1年在职教育碰士,从事『七学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t2002一ol—ol-

第i朝杨敏文:快速删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台量方珐的探讨

醇【2:1),使之成为9j%丙酮一乙醇匀桨提取液。比色管加塞放置于25c生化培养箱内暗中提取叶

绿素。每种提取方法重复3次。

叶绿素提取液吸收光谱的测定:用分光光度计在600一700nm范围内对不同叶绿素提取液进

行扫描,波长精度为o.2nm。

叶绿素含量测定:分别以提取溶剂作空白,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吸光度“。。,1。。利用Arn。n公

式:

叶绿素Ⅱ浓度(mg/I。):C一12.7Am一2.69AⅢ;

叶绿素6浓度(mg/L):已一2z.9—6。5—4,68A663;

叶绿素总浓度(mg/L):c。。一C+(j。

计算提取液中叶绿素浓度,换算为每克鲜叶叶绿素含量(mg/g鲜重)。

3结果与讨论

3.1叶绿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

4种叶绿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在600一

700nm范围内基本相似(图1),说明4种叶绿

素提取液的光吸收性质基本相似,可以用

Arnon公式进行叶绿素含量的计算。

3.2不同提取溶荆对叶绿素提取总量的影响

不同提取溶剂对叶绿素提取总量有着明显

的g;响(表1】,95%丙酮一乙醇提取的叶绿素总

量最高,高于传统的80%丙酮提取法29.5%,被长』mm

95%乙醇提取的叶绿素总量亦比80%丙酮法

高9.5%。95%丙酮乙醇提取叶片匀浆的叶绿图l珊瑚树叶片叶绿素在不同提取液中的吸收觅洁

索电量与提取叶片碎片的叶绿素总量没有显著3—80“丙酮;4j_一95“酉酮一乙醇;?一%“乙醇;

95蟛丙酮乙醇(匀浆1。

差异。

3.3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叶绿素的进程

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叶绿素速度差异较大,提取完全程度也不同(表1)。提取速度最快的是9j%

丙酮乙醇,叶绿素经过8h已经基本提取完全,叶片碎片变白;其次是95%乙醇,而80%丙酮提取

速度最慢,后两者在24h内没有完全提取出叶绿素。从提取速度来看.95%丙酮一乙醇要优于95%

乙醇和80%丙酮。叶片匀浆后用95%丙酮一乙醇在o.5h就已经提取完全,大大加快了叶绿素提取

速度。

表1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叶绿素的进程和叶绿泵总量。p括号内的数据为叶绿素相对含量.

光谱实验室第l9卷

3.4不同提取液中叶绿素的稳定性

用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珊瑚树叶片叶绿素,在25c生化培养箱中暗中放置o、3、6天后测定提取

液中叶绿素含量,结果见表2。叶绿素提取液放置6天后,叶绿素nT降了j.8%一11.9%,叶绿素^下降了2.7%一7.4%,叶绿素总量下降了4.9%一lo.j%。这些都说明,在这些提取液中,叶绿素6比叶绿素n稳定。叶绿素提取液中叶绿紊n、叶绿素6的含量、稳定性与提取材料、提取液性质和提取液含水量有关“…。为了提高叶绿素提取液的稳定性.可通过降低提取液中的含水量来实现。但若昕用的材料是干粉,提取液中最好含有适量的水分,使叶绿素分子中亲水的基因易与蛋白质分离.利于叶绿素从类囊体膜中游离出来。有些学者曾采用比传统丙酮法含水量更低的丙酮提取液提取鲜叶叶绿素,效果较好”’…。本试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在不同提取液中稳定性的大小依次为:9j%丙酮乙醇>95%乙醇>80%丙酮。

表2不同提取液中叶绿素的稳定性。

放西天数(mg/g鲜重)80%两酮叶绿素

。95“丙酮乙醇95“乙醇

。8"7i

。3∞5

j卅

。m

、l括号内的数据为叶绿素相对含量。”¨”

3.5精密度实验

95%丙酮一乙醇提取效果好,提取速

度快,具有较高的精密度(表3)。

4表3不同提取方法的精密度“结论

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

①5次重复量.由于所用提取溶剂不同,测定结果差

异显著。一种好的提取溶剂应该提取速度快,叶绿素得率高。稳定性好,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吸收光谱与传统丙酮法一致,能用Arnon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本试验结果表明,95%丙酮一乙醇法具有上述特点,是~种较好的叶绿素提取溶剂,而传统的80%丙酮法和95%乙醇法提取叶绿素速度慢,提取不完全,应慎用。叶片经匀浆后再用丙酮一乙醇提取,叶绿素得率与叶片浸泡法伯似,但大大提高了提取速度,这对于快速测定大量样品叶绿紊含量具有实际意义。

杨敏文z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方法的探’对————————————————————————————————————————————————————————————————————————————————————————481第4期

参考文献

苏正撒・几种制定植物叶绿素台量的方珐比较[J].擅轴生理学通讯,1989,25(5)。77—78

陈曩初・方健文・杜浩等.光声光谱=i去测定植物叶片中的叶最素含量[J].植轴生理学通讯,1993.29(4).276278

MackInneyGAb∞rptlonofLiEhtbychkrophynS。Iution[J].J.占“.ck拼,.1941.140:31s322.

I_copperEnzynmsinI呻httdchl。∞pIa8t8Phe帖bxid^s幅InBetavulgans[J]尸z口mP^”“.,l949.2d:l一15A㈣D

阵宇炜,高锅云浮礴植物叶绿素a台量嗣定方法的比较D]湖泊科荦,zooo.12(2),185一188.

陈福明,陈顺伟.混合液法铡定叶绿素含量的研究[J].棘生科技遗讯,1984.(2):4—8

托伟其.删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t的混合液提取法[刀,植骑生墨学通讯.1988,24(3)。62—64

林檀芳,挛双断・张东林等.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J].植曲学报,1988.30(I):40

陈玉萍,刘后利.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稳中种皮色素台量动态口].中田油丹.1994.16(4);13—16.45

StudyonRapidDeterminationofChlorophyllContentofLeaves

YANG

村rd☆dSf删0,了’4融y∞4洲8L丁k^时一肺4曲.了锄州.Z^咖”g

Abstract

onMin—Wen3lBooo,pR∞舢)Effectofthreeextractingsolvents

method.thedeterminationofchlorophyllcontentsofleaveswasarestudiedbyspectrophotometricTheresuttsshowthatchlorophyllabsorptionspectrums

s.milarindifferentextracti“g∞lVents.MixedacetoneandethanolasextractingsolventofchlorophyUhasthepeculiar“yofaquickextractspeed,highextractefficien。y,goodstabil“yanddeterminationaccuracy.Andamethodofrap试determinationofchlor叩hyllcontentisproposed.

KeywordsChlorophyⅡcontent,Determinati。n,Method,I七af.

<光谱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主管、辑埠生成4出版、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学核心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化工

冶金研究所.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单位

联合主办,由光谱学科上第一项中国国家发明奖获得者中的第

i搿光誊|黎瓣~鬻塑一发明人周开亿教授(编审)担任专职主编.

‘光谱实验室)主要刊登光谱学、能谱学、波谱学、质谱学、

色谱学等谱学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录用论文重开拓性、创造

性和实用价值.欢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质检商检

等部门从事谱学研究和理化分析的科技人员订阅t欢迎投稿。

#光谱实验室)具有儇质、高效的办刊特色t即在严格保证质量的舸提下,把尽快发表作者的论文r视为自己的

神圣职责.论文发表正常周期为2—6个月。特快稿件可o.5一1十月发表.这为作者的发明创造成果获得“优先权”荣誉奠定了基础——发明创造成果的“优先权”通常是以出版时间为准的.具体措施是:“主编专职”、“主编持证上岗”、“联合办刊”、。经费自筹”、“不设挂名编委”等.

《光谱实验室'为16开版,每册14B页(2001年起).70克胶版纸印刷,定价15元.

‘光谱实验室’为双月刊.每期单月25日出版}田内绕一刊号tcN1l一3157/04・嗣际标准刊号:ISSN

8138}国际刊名代码c0DEN:GusHEH・国外发行代号:Ⅸ(11013.

‘光谱实验室)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863.欢迎您到邮局订阅.嗣订者可与本刊联络(投

稿)处联系订阅,地址:北京市81信箱66分箱刘建林.电话:(010)62452937・邮政编码:1。0095.电于信箱E。man:10041¨gpsysh@pub№stl.ac.cn}2)gp8ys@263.netI3)gpsys81@dt.z.nc‘I4)gP鸽@chlnajournal・net・cn;5)即sy5@mail.periodicals耻t.饥{网址:http://gp鹞.chinajourIlal.net.cn.国外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发行.

‘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方法的探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杨敏文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江省台州市高等教育园区,318000光谱实验室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2002,19(4)84次

参考文献(9条)

1. 陈秉初;方健文;杜浩 光声光谱法测定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1993(04)

2. 苏正淑 几种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比较 1989(05)

3. 陈玉萍;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素含量动态[期刊论文]-中国油料 1994(04)

4. 林植芳;李双顺;张东林 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1988(01)

5. 沈伟其 测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混合液提取法 1988(03)

6. 陈福明;陈顺伟 混合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技通讯 1984(02)

7. 陈宇炜;高锡云 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测定[期刊论文]-湖泊科学 2000(02)

8. Arnon D I Copper Enzymes in Isolated Chloroplasts Phenoloxidases in Beta Vulgaris 1949

9. MacKinney G Absorption of Light by Chlorophyll Solution 1941

引证文献(85条)

1. 李婧男. 刘强. 李升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沙冬青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1)

2. 李宁毅. 孙莉娟. 刘冰 S3307及其与SA复配对万寿菊穴盘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期刊论文]-种子 2010(8)

3. 胡雄. 谢从新. 何绪刚. 杨慧君. 鲜莹. 陈见. 邵俭. 张松 几种空心菜在富营养池塘中的生长特性和去除氮磷效果比较

[期刊论文]-渔业现代化 2010(3)

4. 刘小文. 王秋霞. 郭美霞. 白洁. 赵云. 李小艳. 曹坳程. 何月秋. 肖春. 吴国星 两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光合特性的影响

[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7)

5. 李河. 高波. 邱成书. 罗冰. 张灿邦 不同遮荫处理对斑叶鸭跖草的影响[期刊论文]-红河学院学报 2010(4)

6. 张俐英 芦笋生长过程中叶片干鲜比值变化[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 2010(5)

7. 赵玉坤. 武继承 不同用量保水剂对玉米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农业科学 2010(6)

8. 张亮. 曹丛华. 任荣珠. 王尽文. 屈文 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9. 何仁. 李军生. 程谦伟. 阎柳娟 芥菜、苦荬菜的活体蔬菜保鲜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10(10)

10. 李宁毅. 刘冰. 孙莉娟 烯效唑及水杨酸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上海农业学报2010(4)

11. 武卫华. 刘忠荣. 黄先敏. 康道坤. 陈屏昭. 蔡兆翔. 张桦. 李祥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改进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0(24)

12. 马仁义. 张茜. 张强. 赵长明 持续干旱对侧柏和祁连圆柏叶片水分状况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期刊论文]-干旱区研究 2010(1)

13. 何玮. 范彦. 徐远东. 王琳. 秦晓鹏. 彭燕 红三叶苗期抗旱性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期刊论文]-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4)

14. 陈国栋. 杨军. 刘慧. 沈顺. 秦凤 扯根菜黄化苗转绿过程中4种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9(36)

15. 林中麟. 石健林. 修启贵. 林雷通. 杨虹琦 不同留杈和追肥措施对受雹灾烤烟的补救效果[期刊论文]-中国烟草学报 2009(4)

16. 齐向英. 樊丽丽. 赵鹏飞. 陈宗礼 枣树品种试管苗叶绿素含量分析[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09(10)

17. 张好好. 蒋昌华. 刘庆华. 肖月娥. 秦俊. 黄卫昌. 胡永红 遮荫对鸢尾属品种生理和形态特征的影响[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9)

18. 吴春燕. 龚淑英. 顾志雷 充氮小包装茶货架保鲜期研究[期刊论文]-茶叶 2009(3)

19. 丁吉林. 丁伟. 张永强. 王志坤. 郭文明 混合药剂对受O3伤害烟草的保护作用及生理响应[期刊论文]-中国烟草学报 2009(2)

20. 苗玲. 李向民. 史沉鱼. 刘尧 矿质元素配比对红富士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9(7)

21. 杨红丽. 陈功. 吴建付 氮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及高光谱反射特征的影响[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

22. 柏明娥. 唐建军. 洪利兴. 丁伟华. 朱汤军. 陈欣 两种基质条件下美丽胡枝子对模拟中度干旱胁迫的响应[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3)

23. 滕建文. 李欣. 夏宁. 韦保耀 去皮工艺对菠萝浓缩汁颜色变化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8)

24. 丁晓波. 向利红. 向彬方. 夏奎. 杨汉波. 游腾跃. 段辉国 水杨酸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体色素和电导率的影响[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z1)

25. 雷泽湘. 陈光荣. 谭镇. 李永胜. 刘正文 富营养水体中3种沉水植物的生长竞争及其净化效果[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

26. 何玮. 范彦. 王琳. 徐远东. 秦晓鹏. 彭燕 三峡库区野生红三叶苗期抗旱性灰色关联分析[期刊论文]-草业学报2009(3)

27. 巩东辉. 张少英. 乔辰 稀土La~(3+)对Ba~(2+)胁迫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9(34)

28. 张小璇. 谢三桃 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植物耐淹性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09(17)

29. 张爱玲. 贺军民 一氧化氮在光延缓小麦叶片衰老中的作用[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9(3)

30. 张金恒. 李曰鹏. 韩超 SO2对水稻生理指标和光谱特征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1)

31. 张文. 张建利. 陈功 叶面施肥对草坪高光谱反射率及色泽的影响[期刊论文]-草业学报 2009(2)

32. 林忠全. 李佳繁. 康友宏. 陈荣. 吴田菊. 孙波. 陈静 土壤外源镉污染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研究[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9(5)

33. 曾建敏. 姚恒. 李天福. 欧阳文韬. 曹忠祥 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其与SPAD值的关系[期刊论文]-分子植物育种 2009(1)

34. 柴阿丽. 李宝聚. 王倩. 石延霞. 黄海洋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检测[期刊论文]-园艺学报2009(1)

35. 赵永敢. 石晓. 刁静雯. 郁志芳 复合保鲜剂对菊花脑保鲜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9)

36. 赵永敢. 刁静雯. 代建华. 石晓. 郁志芳. 魏永义. 豆康宁. 李超敏. 郭明月 植酸对菊花脑保鲜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8(9)

38. 李伟. 胡江春. 王书锦 海洋细菌3512A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及促进植株生长的效应[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2)

39. 李影丽. 汪奎宏. 杜国坚. 许利群. 杨华. 肖纪军 NaCl胁迫对普陀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08(2)

40. 张金恒. 李曰鹏. 韩超. 张振华 SO2污染环境下水稻导数光谱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国土资源遥感 2008(4)

41. 张文. 张建利. 陈功 以高光谱植被指数研究草坪色泽[期刊论文]-草地学报 2008(5)

42. 周利华. 聂立水. 王百田. 韦安泰 HCO3-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生理特征和活性铁锰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8(1)

43. 宿建军 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生物治理[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 2008(1)

44. 孟庆俊. 袁训珂. 冯启言. 肖昕. 丁苏建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毒性效应[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1)

45. 杜新民. 张永清 施锌对石灰性褐土上小白菜光合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8(6)

46. 刘昌平. 闵运江. 汪马成 亚硫酸氢钠对蚕豆光合生产和蛋白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 2007(6)

47. 张军. 袁东星. 洪有为 分析红树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时色素干扰的去除方法[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

48. 邵红雨. 孔广超. 岳超. 薛娟娟. 王瑞清. 曹连莆 小黑麦耐盐生理特性的研究[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07(z3)

49. 吴庆钰. 杨俊诚. 张建峰. 姜慧敏. 侯彦楠 镉与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对水稻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5)

50. 李军生. 何仁. 林立. 阎柳娟 生菜、小白菜活体保鲜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07(5)

51. 张文. 陈功. 龙光强. 张建利 利用高光谱参数评价单播草坪色泽的研究[期刊论文]-草原与草坪 2007(5)

52. 詹嘉红. 蓝宗辉 汞对水稻幼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生物技术 2007(3)

53. 詹嘉红. 蓝宗辉. 陈洁锋 汞污染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韩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

54. 徐亚军. 赵龙飞. 郭华春 盾叶薯蓣光合特性初探[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 2007(9)

55. 陈鹏程. 张建华. 李眉眉. 雷勇辉 土耳其斯坦叶螨为害棉叶的生理变化及光谱特征分析[期刊论文]-昆虫知识2007(1)

56. 杨红丽. 黄汝锦. 王翊如. 王小如 固相微萃取-紫外可见光谱联用技术在叶绿素测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

57. 段辉国. 王燕. 邓丽丽. 周礼. 周钰. 赵俊茗 三唑酮对蚕豆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色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4)

58. TANG Tian-tian. ZHAO Lin-se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lations in seedling of Machilus

yunnanensis and Cinnamomum camphora under soil drought condition[期刊论文]-林业研究(英文版)2006(4)

59. 唐甜甜. 赵林森 滇润楠与香樟幼苗受旱复水后的生理变化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林业建设 2006(6)

60. 王莎. 赵林森 昆明市区小叶榕对冬季非节律性低温的生理反应[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 2006(5)

61. 谢嘉霖. 徐卫红. 林弘. 罗朝晖. 林国卫. 王爱斌. 徐秋华 弯叶画眉草的无土栽培试验[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62. 唐曙暇 改进淡水中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江淮水利科技 2006(5)

63. 王松丽. 黄群策. 王铁固. 秦广雍 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水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期刊论文]-核农学报 2006(6)

64. 王华. 贾桂霞. 丁琼. 贾昆锋 矿质营养与沙冬青幼苗生长和根系结瘤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4)

65. 谢嘉霖. 徐秋华 几种草坪草的无土栽培试验[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6(5)

66. 彭昌亚. 李永飞. 任枫. 王正刚. 毛忠贵 不同溶剂对绿茶中叶绿素的萃取效果[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6(6)

67. 朱伟. 张兰芳. 操家顺. 万蕾. 梅新敏 水污染对菹草及伊乐藻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06(3)

68. 林连升. 缪为民. 袁新华. 岳春梅. 佟雪红. 张守领 三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池塘水质的改良效果[期刊论文]-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6(2)

69. 张兰芳. 朱伟. 操家顺. 梅新敏. 张俊 污染水体中悬浮物对菹草(Potamageton crispus)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湖泊科学 2006(1)

70. 赵永波. 陈东玫. 王文江 葡萄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2006(1)

71. 张俊 底质性质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6

72. 张兰芳 水质条件对沉水植物(伊乐藻、菹草)生长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6

73. 林连升 精养鱼池水质生物净化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74. 刘金祥. 蔡瑜. 肖生鸿 模拟酸雨对矮象草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6)

75. 闵运江. 马锦绣 NaHSO3对大豆光合产量的影响[期刊论文]-皖西学院学报 2005(5)

76. 刘金祥. 邝宴筹. 肖生鸿 模拟酸雨对种子繁殖香根草生理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草业学报 2005(5)

77. 包维楷. 冷俐 苔藓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以暖地大叶藓为例[期刊论文]-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2)

78. 段辉国. 黎晓红. 钟燕. 胡蓉. 王芳 三唑酮对小麦离体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2)

79. 胡志群. 王惠聪 荔枝果皮组织中疏水色素提取方法比较[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1)

80. 陈东玫. 赵永波. 俎文芳. 张新忠 桃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1)

81. 周娴 红香椿嫩茎贮藏生理品质及化学物质对酚和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82. 庄应强 花前叶面喷施复合制剂对非洲菊生长及切花保鲜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农业学报 2004(4)

83. 徐亚军. 郭华春 盾叶薯蓣、黄山药、小花盾叶薯蓣的光合特性比较[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4)

84. 罗晓莹. 唐光大. 许涵. 黄永芳. 庄雪影. 张坤洪 非灭菌条件下VA菌根菌对肉桂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期刊论文]-广东林业科技 2004(3)

85. 武卫华. 刘忠荣. 黄先敏. 康道坤. 陈屏昭. 蔡兆翔. 张桦. 李祥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改进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0(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psys200204015.aspx


相关内容

  • 植物生理学研究法
  • <植物生理学研究法> (课程实习) 论文题目:秋海棠和一串红对水分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目 录 一.实验设计方案 ---------------------------3 二.实验预习报告----------------------------------4 实验一 植物组织中过氧化氢含量的 ...

  •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海南大学)
  • 实验1 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乙醇)(分光光度法) 一.目的 学会Chla.b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b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漏斗.滤纸.乙醇(95%) 三.原理 叶绿素a.b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 ...

  • 3个桂花品种生长.花量及光合作用的年周期变化
  • 第26卷第4期2007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J.umaIofHua出ongAgriculturalUnⅣersi'y V01.26No.4 Aug.2007,546-551 3个桂花品种生长.花量及光合作用的年周期变化' 陈洪国 (湖北成宁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成宁437loo) 摘要对柳叶桂.山 ...

  • 利用光谱反射率估算叶片生化组分和籽粒品质指标研究_王纪华
  • 第7卷第4期2003年7月 遥 感 学 报 Vol . 7, No . 4 Jul y , 2003 文章编号:1007-4619(2003) 04-0277-08 利用光谱反射率估算叶片生化组分 和籽粒品质指标研究 王纪华, 黄文江, 赵春江, 杨敏华, 王之杰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农大本科论文范例
  • 编号(学号):06014010 毕 业 论 文 ( 2006届本科) 题 目:不同大豆品种生理性状. 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指导教师: 谢甫绨 教授 完成日期: 2006年 06月 15 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说明:此任务由指导教师填写一式两份,一份发给学生,一份 ...

  • 不同光照强度对叉花草叶片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_杨秉建3
  • 52 )RASSLANDANDTURF(2014ol.34No.4 G V 不同光照强度对叉花草叶片结构和 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杨秉建,朱敏群,黄慧青,陈志锋,杜小姣 ()深圳市日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 为探讨叉花草的耐荫特性,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其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结构的 ...

  •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_柯玉琴_期末试卷A.B
  •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A 卷) 2006 -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 考试时间 90分钟 专业 年级 班 学号 姓名 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标准曲线: 2.离心技术: 3.同工酶: 4.酶活力: 5.诱导酶: 6.呼吸速率: 7.种子生活力: ...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 10(3) :19-24 Journal o 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水分胁迫对长期UV 2B 辐射下柚树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聂 磊1, 刘鸿先2, 彭少麟3 (1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 广东南海528231; 21中国科 ...

  • 遮阴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 第25卷第4期2009年11月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SYSTE 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 ULTURE Vol 125, No 14Nov. , 2009 遮阴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王 洋1, 齐晓宁1, 邵金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