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治疗

眩晕的治疗

翻译

吕文, 主任医师

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16-06 .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15-05-26.

There is a newer version of this topic available in English .

该主题有一个新的 英文版本。

引言 — 前庭系统异常经常会导致眩晕,而眩晕可导致严重失能,包括减少工作时间和干扰日常活动[1]。前庭性眩晕可能源自外周病变(如,迷路或前庭神经) 或中枢病变(如,脑干或小脑) 。对眩晕进行恰当治疗,需要做出正确的诊断。这包括确定头晕的原因是否为前庭系统病变,然后确定该病变的部位和来源。

本专题将总结眩晕的治疗。眩晕与其他类型头晕的区别、眩晕原因的确定和眩晕的鉴别诊断将单独讨论。 (参见“头晕患者的诊断方法”和“眩晕患者的评估”和“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眩晕治疗可分为3类:针对基础前庭疾病的治疗、针对缓解眩晕症状的治疗和旨在促进恢复的治疗。

疾病特异性治疗 — 眩晕由各种影响内耳外周前庭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所致(表 1) 。(参见“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tigo ”) 在某些情况下,治疗基础疾病可改善眩晕。在其他情况下,治疗基础疾病虽不能改善症状,但可能对患者的总体预后的其他方面很重要。

在以下情况下,治疗基础疾病可能减轻眩晕症状或改变疾病病程:

前庭神经炎(参见“前庭神经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参见) Cogan 综合征(参见“Cogan 综合征”) 带状疱疹(参见“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

Herpes zoster”, section on ‘Ramsay Hunt syndrome (Herpes zoster oticus)’

和“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带状疱疹的治疗”)

梅尼埃病(参见) 外淋巴瘘(参见“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tigo ”, section on ‘Perilymphatic fistula’)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参见“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tigo”, section on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 Ⅱ型发作性共济失调(参见“遗传性共济失调概述”,关于‘发作性共济失调’一节) 偏头痛性眩晕(参见) 多发性硬化(参见“成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和“成人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椎基底动脉缺血(参见“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体病因的二级预防”,关于‘大血管疾病’一节) 前庭神经鞘瘤(听神经瘤)(参见)

对症治疗 — 给予药物治疗以抑制前庭症状,是减轻持续数小时或数日的眩晕急性发作的最佳方式。这些药物对非常短暂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无效,除非发作很频繁。

用于抑制前庭系统的药物有3大类(表 2) [2]:

抗组胺药—、、 吩噻嗪类止吐药—丙氯拉嗪、异丙嗪、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昂丹司琼 苯二氮卓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

疗效通常与剂量有关。当对副作用的担心不是主要问题时,这些药物可有效减轻眩晕,特别是在急性眩晕时。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首选抗组胺药物。吩噻嗪类止吐药的镇静效果更强,通常仅用于严重呕吐的患者。苯二氮卓类药也有镇静效果,常用于禁用抗胆碱能药的患者,如前列腺病患者和青光眼患者。妊娠期患者首选美克洛嗪[3]。

除了镇静,这些药物的副作用通常轻微。锥体外系症状是吩噻嗪类止吐药和甲氧氯普胺的风险,但较少见于多潘立酮;多潘立酮是一种外周多巴胺能拮抗剂,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抗胆碱能药物可导致尿储留和口干。停用东莨菪碱可导致头晕加重。

在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119例由各种原因引起眩晕的患者,一种顺势疗法药品

“vertigoheel ”与倍他司汀的有效性相当[4]。一项meta 分析将vertigoheel 与倍他司汀和茶苯海明进行比较,其结果支持上述观察结果[5]。

患者呕吐停止(通常在1-2日内) 后,就应尽快停用这些药物,以防止损害大脑对前庭功能丧失的长期适应[6]。对动物模型的多项研究已显示,这些药物与中枢代偿作用受损有关[7]。

前庭康复 — 对人类和动物模型的研究已表明,外周前庭损伤后的临床恢复早于外周前庭功能的改善,这提示多数早期恢复和完全恢复中的大部分,均源自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作用[7-10]。这种中枢性代偿作用似乎为其范围内的多种感觉,是前庭功能康复的主要目标[11]。一些证据表明,早期进行康复比晚期干预更有效[12,13]。

前庭康复(理疗) 能促进单侧或双侧永久性外周前庭功能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12,14]。虽然尚不清楚前庭康复对中枢性前庭功能紊乱是否有帮助,但是初步证据表明它可能有益[15]。可通过大多数理疗科或头晕门诊为此类患者安排转诊。

大多数眩晕患者更愿意躺着并保持头部不动。前庭康复强制患者进行挑战平衡性的训练,这些训练有以下几点潜在益处:

活动可促进适应能力—前庭输入减少,大脑重新调整或适应其对前庭输入的反应,特别

是一侧前庭功能仍正常时。最好在头部运动的同时有视觉传入来完成,以判断病变引起

错觉的严重程度[16]。

活动可促进策略性替代—即使前庭系统不能恢复,还有其他方法可减少空间位置的不确

定性。颈-眼反射能增加前庭输入,其他眼球运动可有助于使凝视稳定[17]。来自视觉

和本体感觉的替代空间提示,都可改善平衡和行走能力。

静止不动会带来继发性负效应—患者的身体失健,而这会使姿势反射的不充分性恶化。

患者在心理上也会变得脆弱,有时会发现“恐惧性姿势性眩晕”成为其康复的最大障碍

[18]。老年患者发生一次前庭事件后,害怕跌倒是特别的问题,如果没有康复计划,害

怕跌倒可无限期地限制患者的活动性[19]。

前庭训练已有60年的应用历史[20,21]。然而,直到最近才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对其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研究为非盲和随访时间短。

急性外周性眩晕—常用于发生急性前庭事件患者的训练,方法为让患者注视一个物体,

背景为空白,并向左右缓慢转头。这一训练在俯仰(向上/向下) 和偏航(向左/向右) 平面

完成。前庭功能受损后不久,应鼓励患者缓慢移动头部以避免严重恶心。然后随患者逐

渐耐受,增加移动的速度。要求多数患者每日进行2-3次上述训练,每次持续数分钟。

两项试验显示,在前庭神经炎或前庭手术导致急性单侧前庭功能减退后不久,就开始前

庭训练,可在1个月时明显改善平衡能力[22,23]。尚不清楚这种改善能否持续超过1

个月。

慢性外周性眩晕—推荐慢性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的训练,通常比急性患者的训练要积极

得多。要求患者在站立、向前走和向后退时,以及在弹性平面或不平坦平面上站立或行

走时,进行眼球和头部运动。这一项目的重点是,在保持能控制症状的前提下,进行眼

球和头部运动越来越多、难度逐渐增大的姿势训练。

一项研究纳入单侧外周性前庭功能障碍导致慢性头晕持续至少6个月的患者,结果发现,

前庭治疗或药物治疗后头晕都有改善,但平衡功能改善仅见于接受理疗的患者组[24]。

家庭训练治疗可能与有监督的门诊治疗同样有效[25-27]。在两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全

科医学机构中慢性外周性前庭功能紊乱患者,评估了一种标准的家庭前庭功能训练项目

[25,26]。在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所有主要结局测量指标(头

晕、头晕相关的生活质量和姿势稳定性) 均有明显改善[12]。这些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在

于,参与者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治疗情况。

双侧前庭功能损伤—双侧前庭功能完全丧失会使机体彻底失去适应的可能,患者常常无

法改善[28]。尽管如此,训练仍可能促进患者的策略性替代[29]。对于双侧前庭功能丧

失的患者,着重于眼球扫视训练和尝试尽量优化颈部牵张感受器有效性的训练。若患者

可能存在任何残余的前庭功能,也要尝试进行前庭-眼训练。

对于丧失双侧前庭功能的患者,指导其防止跌倒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跌倒风险特别高

[30]。环境黑暗和不平坦的路面,会给这些患者带来更多困难。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8例双侧前庭功能受损的患者在理疗后取得平衡能力

和步行速度的改善,尽管其前庭功能仍然受损[31]。

中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患者常有持续性症状。进行眼球和头部运动时,应同时强调步

态和平衡性。要求多数患者每周进行2-3次上述训练。恶心可能会限制患者进行训练;

应用药物并联合理疗,可能改善患者的参与性和最终结局[32]。常教导患者进行功能活

动的适应方法。与外周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相比,中枢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需要更长的

时间才能改善[33,34]。对于中枢性前庭功能紊乱,目前只有观察性、非对照的报道支

持进行前庭康复训练[35]。

总之,多数人认可前庭功能训练能在短期改善头晕和对姿势的信心。理想状况下,训练方案应在症状发作后立即开始,因为动物研究显示这是适应和代偿的关键时期[7,36]。我们将患者转诊到受过前庭功能康复培训的治疗师处,以制定个体化的前庭功能训练计划。

关于前庭功能康复的获益能否长期维持,以及在降低跌倒风险、改善步态和促进正常生活方式方面这种长期获益是否明显并且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患者教育 — UpToDate 提供两种类型的患者教育资料:“基础篇”和“高级篇”。基础篇通俗易懂,相当于5-6级阅读水平(美国) ,可以解答关于某种疾病患者可能想了解的4-5个关键问题。基础篇更适合想了解疾病概况且喜欢阅读简短易读资料的患者。高级篇篇幅较长,内容更深入详尽;相当于10-12级阅读水平(美国) ,适合想深入了解并且能接受一些医学术语的患者。 以下是与此专题相关的患者教育资料。我们建议您以打印或电子邮件的方式给予患者。(您也可以通过检索“患者教育”和关键词找到更多相关专题内容。)

基础篇(参见“Patient information: Vertigo (a type of dizziness) (The Basics) ”) 高级篇(参见) 总结与推荐 — 眩晕的治疗可分为3类:针对基础前庭疾病的特异性治疗、针对眩晕症状的治疗和旨在促进恢复的治疗。

因为病因特异性治疗可减轻症状并影响短期和长期预后,所以在眩晕的治疗中,准确诊

断基础病因是重要的第一步。 (参见“眩晕患者的评估”和“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tigo”)

多种对症治疗可缓解急性症状(表 2) 。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产生积极作用或副作用。 (参见上文‘对症治疗’) 我们建议,若患者症状允许,在48小时内停止急性对症治疗() 。一些资料显示,这些药物会影响中枢代偿作用和长期恢复。 我们推荐,对外周性前庭功能紊乱患者进行前庭训练,以促进其早期恢复() 。

前庭康复可由一名理疗师通过一系列训练项目完成,或可培训患者在家中独立完成这些

内容。一些资料显示,早期开始进行上述治疗可能会使获益最大化。 (参见上文‘前庭康复’)

我们建议,对中枢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尝试进行前庭治疗(Grade 2C) 。虽然关于前庭治

疗对这些患者益处的资料极少,但也几乎没有其他可选的治疗方案。 (参见上文‘前庭康复’)

使用UpToDate 临床顾问须遵循用户协议。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专题 5097 版本 10.0.zh-Hans.1.0

眩晕的治疗

翻译

吕文, 主任医师

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16-06 .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15-05-26.

There is a newer version of this topic available in English .

该主题有一个新的 英文版本。

引言 — 前庭系统异常经常会导致眩晕,而眩晕可导致严重失能,包括减少工作时间和干扰日常活动[1]。前庭性眩晕可能源自外周病变(如,迷路或前庭神经) 或中枢病变(如,脑干或小脑) 。对眩晕进行恰当治疗,需要做出正确的诊断。这包括确定头晕的原因是否为前庭系统病变,然后确定该病变的部位和来源。

本专题将总结眩晕的治疗。眩晕与其他类型头晕的区别、眩晕原因的确定和眩晕的鉴别诊断将单独讨论。 (参见“头晕患者的诊断方法”和“眩晕患者的评估”和“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眩晕治疗可分为3类:针对基础前庭疾病的治疗、针对缓解眩晕症状的治疗和旨在促进恢复的治疗。

疾病特异性治疗 — 眩晕由各种影响内耳外周前庭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所致(表 1) 。(参见“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tigo ”) 在某些情况下,治疗基础疾病可改善眩晕。在其他情况下,治疗基础疾病虽不能改善症状,但可能对患者的总体预后的其他方面很重要。

在以下情况下,治疗基础疾病可能减轻眩晕症状或改变疾病病程:

前庭神经炎(参见“前庭神经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参见) Cogan 综合征(参见“Cogan 综合征”) 带状疱疹(参见“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

Herpes zoster”, section on ‘Ramsay Hunt syndrome (Herpes zoster oticus)’

和“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带状疱疹的治疗”)

梅尼埃病(参见) 外淋巴瘘(参见“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tigo ”, section on ‘Perilymphatic fistula’)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参见“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tigo”, section on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 Ⅱ型发作性共济失调(参见“遗传性共济失调概述”,关于‘发作性共济失调’一节) 偏头痛性眩晕(参见) 多发性硬化(参见“成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和“成人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椎基底动脉缺血(参见“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体病因的二级预防”,关于‘大血管疾病’一节) 前庭神经鞘瘤(听神经瘤)(参见)

对症治疗 — 给予药物治疗以抑制前庭症状,是减轻持续数小时或数日的眩晕急性发作的最佳方式。这些药物对非常短暂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无效,除非发作很频繁。

用于抑制前庭系统的药物有3大类(表 2) [2]:

抗组胺药—、、 吩噻嗪类止吐药—丙氯拉嗪、异丙嗪、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昂丹司琼 苯二氮卓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

疗效通常与剂量有关。当对副作用的担心不是主要问题时,这些药物可有效减轻眩晕,特别是在急性眩晕时。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首选抗组胺药物。吩噻嗪类止吐药的镇静效果更强,通常仅用于严重呕吐的患者。苯二氮卓类药也有镇静效果,常用于禁用抗胆碱能药的患者,如前列腺病患者和青光眼患者。妊娠期患者首选美克洛嗪[3]。

除了镇静,这些药物的副作用通常轻微。锥体外系症状是吩噻嗪类止吐药和甲氧氯普胺的风险,但较少见于多潘立酮;多潘立酮是一种外周多巴胺能拮抗剂,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抗胆碱能药物可导致尿储留和口干。停用东莨菪碱可导致头晕加重。

在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119例由各种原因引起眩晕的患者,一种顺势疗法药品

“vertigoheel ”与倍他司汀的有效性相当[4]。一项meta 分析将vertigoheel 与倍他司汀和茶苯海明进行比较,其结果支持上述观察结果[5]。

患者呕吐停止(通常在1-2日内) 后,就应尽快停用这些药物,以防止损害大脑对前庭功能丧失的长期适应[6]。对动物模型的多项研究已显示,这些药物与中枢代偿作用受损有关[7]。

前庭康复 — 对人类和动物模型的研究已表明,外周前庭损伤后的临床恢复早于外周前庭功能的改善,这提示多数早期恢复和完全恢复中的大部分,均源自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作用[7-10]。这种中枢性代偿作用似乎为其范围内的多种感觉,是前庭功能康复的主要目标[11]。一些证据表明,早期进行康复比晚期干预更有效[12,13]。

前庭康复(理疗) 能促进单侧或双侧永久性外周前庭功能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12,14]。虽然尚不清楚前庭康复对中枢性前庭功能紊乱是否有帮助,但是初步证据表明它可能有益[15]。可通过大多数理疗科或头晕门诊为此类患者安排转诊。

大多数眩晕患者更愿意躺着并保持头部不动。前庭康复强制患者进行挑战平衡性的训练,这些训练有以下几点潜在益处:

活动可促进适应能力—前庭输入减少,大脑重新调整或适应其对前庭输入的反应,特别

是一侧前庭功能仍正常时。最好在头部运动的同时有视觉传入来完成,以判断病变引起

错觉的严重程度[16]。

活动可促进策略性替代—即使前庭系统不能恢复,还有其他方法可减少空间位置的不确

定性。颈-眼反射能增加前庭输入,其他眼球运动可有助于使凝视稳定[17]。来自视觉

和本体感觉的替代空间提示,都可改善平衡和行走能力。

静止不动会带来继发性负效应—患者的身体失健,而这会使姿势反射的不充分性恶化。

患者在心理上也会变得脆弱,有时会发现“恐惧性姿势性眩晕”成为其康复的最大障碍

[18]。老年患者发生一次前庭事件后,害怕跌倒是特别的问题,如果没有康复计划,害

怕跌倒可无限期地限制患者的活动性[19]。

前庭训练已有60年的应用历史[20,21]。然而,直到最近才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对其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研究为非盲和随访时间短。

急性外周性眩晕—常用于发生急性前庭事件患者的训练,方法为让患者注视一个物体,

背景为空白,并向左右缓慢转头。这一训练在俯仰(向上/向下) 和偏航(向左/向右) 平面

完成。前庭功能受损后不久,应鼓励患者缓慢移动头部以避免严重恶心。然后随患者逐

渐耐受,增加移动的速度。要求多数患者每日进行2-3次上述训练,每次持续数分钟。

两项试验显示,在前庭神经炎或前庭手术导致急性单侧前庭功能减退后不久,就开始前

庭训练,可在1个月时明显改善平衡能力[22,23]。尚不清楚这种改善能否持续超过1

个月。

慢性外周性眩晕—推荐慢性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的训练,通常比急性患者的训练要积极

得多。要求患者在站立、向前走和向后退时,以及在弹性平面或不平坦平面上站立或行

走时,进行眼球和头部运动。这一项目的重点是,在保持能控制症状的前提下,进行眼

球和头部运动越来越多、难度逐渐增大的姿势训练。

一项研究纳入单侧外周性前庭功能障碍导致慢性头晕持续至少6个月的患者,结果发现,

前庭治疗或药物治疗后头晕都有改善,但平衡功能改善仅见于接受理疗的患者组[24]。

家庭训练治疗可能与有监督的门诊治疗同样有效[25-27]。在两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全

科医学机构中慢性外周性前庭功能紊乱患者,评估了一种标准的家庭前庭功能训练项目

[25,26]。在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所有主要结局测量指标(头

晕、头晕相关的生活质量和姿势稳定性) 均有明显改善[12]。这些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在

于,参与者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治疗情况。

双侧前庭功能损伤—双侧前庭功能完全丧失会使机体彻底失去适应的可能,患者常常无

法改善[28]。尽管如此,训练仍可能促进患者的策略性替代[29]。对于双侧前庭功能丧

失的患者,着重于眼球扫视训练和尝试尽量优化颈部牵张感受器有效性的训练。若患者

可能存在任何残余的前庭功能,也要尝试进行前庭-眼训练。

对于丧失双侧前庭功能的患者,指导其防止跌倒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跌倒风险特别高

[30]。环境黑暗和不平坦的路面,会给这些患者带来更多困难。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8例双侧前庭功能受损的患者在理疗后取得平衡能力

和步行速度的改善,尽管其前庭功能仍然受损[31]。

中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患者常有持续性症状。进行眼球和头部运动时,应同时强调步

态和平衡性。要求多数患者每周进行2-3次上述训练。恶心可能会限制患者进行训练;

应用药物并联合理疗,可能改善患者的参与性和最终结局[32]。常教导患者进行功能活

动的适应方法。与外周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相比,中枢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需要更长的

时间才能改善[33,34]。对于中枢性前庭功能紊乱,目前只有观察性、非对照的报道支

持进行前庭康复训练[35]。

总之,多数人认可前庭功能训练能在短期改善头晕和对姿势的信心。理想状况下,训练方案应在症状发作后立即开始,因为动物研究显示这是适应和代偿的关键时期[7,36]。我们将患者转诊到受过前庭功能康复培训的治疗师处,以制定个体化的前庭功能训练计划。

关于前庭功能康复的获益能否长期维持,以及在降低跌倒风险、改善步态和促进正常生活方式方面这种长期获益是否明显并且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患者教育 — UpToDate 提供两种类型的患者教育资料:“基础篇”和“高级篇”。基础篇通俗易懂,相当于5-6级阅读水平(美国) ,可以解答关于某种疾病患者可能想了解的4-5个关键问题。基础篇更适合想了解疾病概况且喜欢阅读简短易读资料的患者。高级篇篇幅较长,内容更深入详尽;相当于10-12级阅读水平(美国) ,适合想深入了解并且能接受一些医学术语的患者。 以下是与此专题相关的患者教育资料。我们建议您以打印或电子邮件的方式给予患者。(您也可以通过检索“患者教育”和关键词找到更多相关专题内容。)

基础篇(参见“Patient information: Vertigo (a type of dizziness) (The Basics) ”) 高级篇(参见) 总结与推荐 — 眩晕的治疗可分为3类:针对基础前庭疾病的特异性治疗、针对眩晕症状的治疗和旨在促进恢复的治疗。

因为病因特异性治疗可减轻症状并影响短期和长期预后,所以在眩晕的治疗中,准确诊

断基础病因是重要的第一步。 (参见“眩晕患者的评估”和“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tigo”)

多种对症治疗可缓解急性症状(表 2) 。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产生积极作用或副作用。 (参见上文‘对症治疗’) 我们建议,若患者症状允许,在48小时内停止急性对症治疗() 。一些资料显示,这些药物会影响中枢代偿作用和长期恢复。 我们推荐,对外周性前庭功能紊乱患者进行前庭训练,以促进其早期恢复() 。

前庭康复可由一名理疗师通过一系列训练项目完成,或可培训患者在家中独立完成这些

内容。一些资料显示,早期开始进行上述治疗可能会使获益最大化。 (参见上文‘前庭康复’)

我们建议,对中枢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尝试进行前庭治疗(Grade 2C) 。虽然关于前庭治

疗对这些患者益处的资料极少,但也几乎没有其他可选的治疗方案。 (参见上文‘前庭康复’)

使用UpToDate 临床顾问须遵循用户协议。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专题 5097 版本 10.0.zh-Hans.1.0


相关内容

  • 颈椎眩晕症的治疗方法
  • 颈椎眩晕症的治疗方法 虽然很多人对于颈椎眩晕症不了解,甚至很陌生,但是现实生活中颈椎眩晕症还是很常见的,它是颈椎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典型症状是当头转到某一个位置的时候突然出现头晕,严重起来天旋地转,甚至晕倒,所以,如果你想判断自己是否得病,可以转动头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颈椎眩晕症的治疗方法吧. ...

  • 卫生系列论文及病案或技术工作报告-模板
  •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评定系统 论文及病案或技术工作报告电子档案 姓名: 陆文龙 拟评审资格:副主任医师 档案制作时间: 2016 年 06 月11 日 目 录 1. 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双承诺"保证书..................................... ...

  • 眩晕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
  • 眩晕综合症的病因及治疗 [摘要]目的:通过对眩晕综合症病因的分析,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眩晕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其病因,结合临床治疗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发现引起眩晕综合症的病因高达25多种,需要综合采取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结合治疗:结论:中西药的有机 ...

  •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 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相关实施.分 析.总结.评价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评价及总结(2010年) 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对于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且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按中风科中风病的诊疗方案实施.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 中医怎样治疗眩晕症
  • 求医问药Q iuyiwenyao 中医大观中医怎样治疗眩晕症 ◆徐大平 眩晕, 通常也叫头旋眼花, 型的眩晕多由于患者饮食不节, 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症损伤脾胃, 脾失健运, 使水谷运状.轻者如坐舟车, 发作的时间化失常, 湿聚而生痰, 痰阻中焦短暂, 平卧闭目片刻即安; 重者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 ...

  • 肝阳上亢型眩晕给予天麻建瓴汤的疗效分析
  • 肝阳上亢型眩晕给予天麻建瓴汤的疗效分析 王秋生 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454171 [摘要]目的:分析肝阳上亢型眩晕给予天麻建瓴汤的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考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4人.常规组应用尼莫地平.脑灵素及氟桂利嗪口服治疗,考察组应用天麻建瓴汤治疗,比照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 ...

  • 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 生堡物理区堂皇压复盘盔2Q!!生§旦筮22鲞簋§翅£b垫』£h!!丛鲴基£h坐i!,丛业2Q!!:y塑:塑.盟2:§ ・399・ 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杨燕珍黄静辉王少贞 郑美贞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涉及临床众多学科,而且 发病率高,眩晕发作时,平衡功能障碍更为明显,患者极易跌 ...

  • 神经内科常见病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 ...

  • 眩晕系列讲座(四)
  • 黄海:得了眩晕病真令人烦恼,服药治疗效果也不好,能否通过手术治疗呢?江医生,哪些病人适合做手术呢? 江教授:最早的手术是在1927年由法国医生Portmann针对膜迷路积水所进行的,以后又扩大到听神经瘤.血管性眩晕等. 手术的种类分为保守性及破坏性两种.保守性手术有球囊切开术.内淋巴减压术.星状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