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发展状况调查

粤剧发展状况调查

粤剧又称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有着600多年历史,曾经辉煌一时。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看粤剧曾是广州人以及粤语地区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粤剧中表现出的民族思绪、道德标准、美感,为那个年代人们生活提供理想信念和审美标准。近代由于社会变革,粤剧的发展受到巨大影响。粤剧在今天到底有没有观众,它的认同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后又如何使粤剧发展下去,使粤剧有一个美好发展前景。为此,我决定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2009年8月20日上午我在广州越秀、荔湾区对部分居民(包括各个年龄层次)进行问卷调查。收回40份问卷。采用调查分析法对答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18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人为主。所以我们认为要使粤剧能够流传下去、能够继续发展,就必须培养起这些人对粤剧的兴趣,否则粤剧只能继续走原来的老路,得不到更好发展。

2.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从下图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喜欢粤剧是因为这是文化传统,不喜欢的人当中分两种,本身不喜欢或因为某种外部原因导致和粤剧接触少,谈不上喜欢。

3.接触粤剧途径

电视媒体对现代人的影响之大在数据

中也可见一斑。看电视接触粤剧是占人数最

多的一项。

七成以上的被访问者认为政府应该也有能力支持粤剧。但也有不到6%的人表示政府更应该把钱放在一些公共建设上,而粤剧就算没有政府支持也会有粤剧“发烧友”支持,不至于没有发展。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调查中,53%的人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支持粤剧的发展。也有5.6%的人不赞同,他们觉得现在还是稳打稳扎,先搞活本地市场,况且开拓海外市场也需要一定资金。相当多的人表示无所谓,这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人们对粤剧的不关注程度仍占相当的比例。

5.粤剧名曲和粤剧名伶

在对19部粤剧名曲的调查中,《帝女花》、《关汉卿》、《胡不归》、《牡丹亭》和《白蛇传》有65%以上的被访问者表示欣赏过,其他名曲83%的被访者只听过名字,真正欣赏过的却不多。

在关于粤剧名伶的调查中,对红线女、马师曾、薛觉仙等表演艺术家,97%的被访者表示认识,而其他的不到50%的认识率。通过这项调查,让我们了解到真正广为人知的粤剧名伶们确实寥寥可数,大部分的粤剧名伶们只在行内被认知。

综上所述,我认为粤剧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粤剧人才青黄不接,受电视冲击太大,资金投入不足。粤剧并不具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大多数年轻人不喜欢粤剧。接触少、不理解是粤剧不被喜欢的主要原因。

粤剧发展状况调查

粤剧又称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有着600多年历史,曾经辉煌一时。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看粤剧曾是广州人以及粤语地区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粤剧中表现出的民族思绪、道德标准、美感,为那个年代人们生活提供理想信念和审美标准。近代由于社会变革,粤剧的发展受到巨大影响。粤剧在今天到底有没有观众,它的认同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后又如何使粤剧发展下去,使粤剧有一个美好发展前景。为此,我决定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2009年8月20日上午我在广州越秀、荔湾区对部分居民(包括各个年龄层次)进行问卷调查。收回40份问卷。采用调查分析法对答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18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人为主。所以我们认为要使粤剧能够流传下去、能够继续发展,就必须培养起这些人对粤剧的兴趣,否则粤剧只能继续走原来的老路,得不到更好发展。

2.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从下图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喜欢粤剧是因为这是文化传统,不喜欢的人当中分两种,本身不喜欢或因为某种外部原因导致和粤剧接触少,谈不上喜欢。

3.接触粤剧途径

电视媒体对现代人的影响之大在数据

中也可见一斑。看电视接触粤剧是占人数最

多的一项。

七成以上的被访问者认为政府应该也有能力支持粤剧。但也有不到6%的人表示政府更应该把钱放在一些公共建设上,而粤剧就算没有政府支持也会有粤剧“发烧友”支持,不至于没有发展。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调查中,53%的人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支持粤剧的发展。也有5.6%的人不赞同,他们觉得现在还是稳打稳扎,先搞活本地市场,况且开拓海外市场也需要一定资金。相当多的人表示无所谓,这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人们对粤剧的不关注程度仍占相当的比例。

5.粤剧名曲和粤剧名伶

在对19部粤剧名曲的调查中,《帝女花》、《关汉卿》、《胡不归》、《牡丹亭》和《白蛇传》有65%以上的被访问者表示欣赏过,其他名曲83%的被访者只听过名字,真正欣赏过的却不多。

在关于粤剧名伶的调查中,对红线女、马师曾、薛觉仙等表演艺术家,97%的被访者表示认识,而其他的不到50%的认识率。通过这项调查,让我们了解到真正广为人知的粤剧名伶们确实寥寥可数,大部分的粤剧名伶们只在行内被认知。

综上所述,我认为粤剧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粤剧人才青黄不接,受电视冲击太大,资金投入不足。粤剧并不具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大多数年轻人不喜欢粤剧。接触少、不理解是粤剧不被喜欢的主要原因。


相关内容

  • 粤剧_申遗_成功的思考
  • 2009.6 南国红豆 粤剧"申遗"成功的思考 罗 铭 恩 在广州荔湾广场,市民观看粤剧演出 老市长黎子流为迎春粤剧嘉年华题词 2009年9月下旬,从权威媒体传来消息,由粤港 澳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粤剧成功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粤 ...

  • 广东专家热论_广东粤剧粤曲的现状与憧憬_上_
  • 广东专家热论: 广东粤剧粤曲的现状与憧憬(上) 9月中旬,广东粤剧工作者联谊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霍英东澳门基金会在广州番禺南沙大酒店会议厅,联合举办了一次题为"广东粤剧粤曲的现状与憧憬"的艺术研讨会. 与会者主要有广东粤剧工作者联谊会名誉顾问黎子流,创会会长红线女,顾问罗家宝. ...

  • 电影[小凤仙]通讯稿(长篇)
  • <小凤仙>:不随瑰宝渐式微 锐意创新登荧屏 "粤剧是南国的红豆"这是周恩来总理在观看完粤剧名伶红线女的<搜书院>后,对粤剧发出的高度赞赏.1956年,粤剧两位名伶红线女.马师曾更拍摄了新中国首部粤剧电影<搜书院>,蜚声海内外.2013年,佛山粤 ...

  • 三下乡实践报告-岭南印象园
  • 三下乡实践报告--岭南印象园 院系:佛科院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09中文非师范一班 姓名:梁** 学号: xx114432 实践单位: 广州岭南印象园 实践时间:xx 年7月15日 -- xx 年7月15日 共1天 一.实践目的: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府文化的内容, ...

  • 岭南文化篇-岭南文化艺术导游词
  • 岭南文化篇-岭南文化艺术导游词 2008-06-10 13:50:46 来源: 不详 作者:佚名 [大 中 小] 点击: 31 次 (一)岭南文化艺术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秦始皇统一岭南前,越族先民已经在负山带海的岭南地区,创造了自己的土著文化,虽然它远不及已经发展到相当高水平的中原汉文化和 ...

  • 粤剧的一场生死劫
  • 粤剧最近申请世遗成功,但在清朝,它曾被禁演了十多年 清朝外销画"通草画"上的粤剧表演 艺苑 旧话 □梁绵昌 粤剧最近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清朝的后期,它曾遭遇过一场生死劫. 1854年(清咸丰四年)李文茂领导红巾军起义,他把会武功的梨园子弟分编为文虎.猛虎.飞虎等三军, ...

  • 论十八大精神对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指引
  • 摘要: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对茂名市粤剧团有限公司来说,只有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创新,才能发挥企业应有的作用,才能实现企业的价值. 关键词:十八大:党支部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 ...

  • 粤剧名家[陈燕莺]粤剧粤曲表演艺术欣赏
  • <陈燕莺> 陈燕莺少时随其父(陈鉴,名"瞽师",番禺沙湾人氏)在广州.番禺等大街小巷.茶寮酒肆卖唱,受其父熏陶.教诲,深得其父真传.陈燕莺演绎南音,自有其特色,嗓音嘹亮,运腔传神,幽怨婉转,情真意切,深受广大听众赞誉.1953年她参加广州音乐曲艺联谊会及广州市中区穗花 ...

  • 广州传统文化
  • 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发展完善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广东音乐在演奏上采用装饰音和加花所产生的音色和风格,明显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20年代初到建国前的30年间,广东音乐创作乐曲达300首以上,其中约50首至今仍流传于海内外. 广东木偶戏,我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