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4中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

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

①肉食者鄙, 。 (《左传·庄公十年》) ②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③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④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⑥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① 把头藏在翅膀下面, ② 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它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颤( )动 家chù( ) 哺( )乳 ..

(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 ”改为“ ” (要求:符合语境)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 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 ,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 。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

(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

(3)莉莉朗诵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到,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二、阅 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红 书 包

秦文君

20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升了起来:我一定也要有一只这样的红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会儿( ),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就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妈妈摸摸我发烫的额头,

①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活,而且还很紧张很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又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乐过之后,才看见妈妈正在给爸爸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看见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不是件坏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三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已换了一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② 从那天起,我似乎更加关注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

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注】①打烊:关门停止营业。 ②旖旎:柔和美好。

5.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3分)

6.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捂只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 凑近着 捂只眼 退远点

C. 凑近着 退远点 捂只眼 D. 退远点 捂只眼 凑近着

7.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6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8.文中画线句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4分)

修改前:晚上,妈妈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9.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答出三点即可)(6分)

【二】(18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

①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更没有无理的谩骂,

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看可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着真理,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很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第一种的生命。小己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新学者应具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0.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4分)

12.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6分)

13.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4分)

【三】(15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

(5)宜乎众矣 宜: .

15.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写 作(55分)

18.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来源:Zxxk.Com]

1. (1)① 未能远谋② 受任于败军之际③ 山气日夕佳

④潮平两岸阔 ⑤家书抵万金 ⑥ 黑云压城城欲摧⑦月有阴晴圆缺

⑧ 梦回吹角连营(6分,选填的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1)chàn 畜 bǔ( 3分,各1分)

(2)①常常 ②偶尔(2分,各1分)

(3)鸟类和爬行动物都很少做梦。(2分,意思对即可)

(4)警告 警惕(2分)

3.(1)鲁迅 藤野先生(2分,各1 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2分,各1分)

4.(1)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2分)

(2)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3)示例:我也会一种“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这个“美丽的姿势”它带着自信,带着迎难而上不怕困难越挫越勇的精神。

(4)示例:文文,不敢在讲台上诵读是你人生的一道坎,成功跨过去,你会发现一片灿烂的天地,那里有你的自信,有你的荣耀。文文,用你“最美丽的姿势”最美的嗓音大胆去读吧,你失去的将是怯懦,收获的将是成功!(3分,要有称呼,要结合本诗,要有鼓励性话语。)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5. 对美的无比热爱,但又不知如何去体会美;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虚荣心在作怪,也想人前显贵。(3分)

6. C(3分)

7.非常喜欢红书包并渴望得到它 磨父母买红书包 珍藏回忆红书包获得教益(6分)

8.把“妈妈”改为“爸爸”,正和前文“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的情节相照应,还和后文写红书包来之不易并受到父亲的教育相一致。这样一改不但结构上更加严谨,而且更能体现父母对“我”疼爱。(4分,意思对即可)

9. (1)人都应追求美好的东西

(2)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3)追求美但不一定要得到它。(6分)

【二】(18分)

10.B(4分)[来源:学.科.网]

11.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在失败后常“作狡辩”,常“作遁词”,甚至出现“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4分)

12. 通过对比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失“真正的学者精神”;为文末中心论点的提出提供了论据。(6分)

13.(中国)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4分)

三、写作。(55分)

评分标准(略)

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

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

①肉食者鄙, 。 (《左传·庄公十年》) ②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③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④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⑥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① 把头藏在翅膀下面, ② 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它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颤( )动 家chù( ) 哺( )乳 ..

(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 ”改为“ ” (要求:符合语境)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 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 ,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 。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

(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

(3)莉莉朗诵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到,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二、阅 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红 书 包

秦文君

20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升了起来:我一定也要有一只这样的红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会儿( ),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就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妈妈摸摸我发烫的额头,

①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活,而且还很紧张很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又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乐过之后,才看见妈妈正在给爸爸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看见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不是件坏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三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已换了一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② 从那天起,我似乎更加关注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

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注】①打烊:关门停止营业。 ②旖旎:柔和美好。

5.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3分)

6.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捂只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 凑近着 捂只眼 退远点

C. 凑近着 退远点 捂只眼 D. 退远点 捂只眼 凑近着

7.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6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8.文中画线句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4分)

修改前:晚上,妈妈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9.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答出三点即可)(6分)

【二】(18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

①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更没有无理的谩骂,

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看可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着真理,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很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第一种的生命。小己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新学者应具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0.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4分)

12.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6分)

13.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4分)

【三】(15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

(5)宜乎众矣 宜: .

15.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写 作(55分)

18.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来源:Zxxk.Com]

1. (1)① 未能远谋② 受任于败军之际③ 山气日夕佳

④潮平两岸阔 ⑤家书抵万金 ⑥ 黑云压城城欲摧⑦月有阴晴圆缺

⑧ 梦回吹角连营(6分,选填的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1)chàn 畜 bǔ( 3分,各1分)

(2)①常常 ②偶尔(2分,各1分)

(3)鸟类和爬行动物都很少做梦。(2分,意思对即可)

(4)警告 警惕(2分)

3.(1)鲁迅 藤野先生(2分,各1 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2分,各1分)

4.(1)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2分)

(2)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3)示例:我也会一种“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这个“美丽的姿势”它带着自信,带着迎难而上不怕困难越挫越勇的精神。

(4)示例:文文,不敢在讲台上诵读是你人生的一道坎,成功跨过去,你会发现一片灿烂的天地,那里有你的自信,有你的荣耀。文文,用你“最美丽的姿势”最美的嗓音大胆去读吧,你失去的将是怯懦,收获的将是成功!(3分,要有称呼,要结合本诗,要有鼓励性话语。)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5. 对美的无比热爱,但又不知如何去体会美;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虚荣心在作怪,也想人前显贵。(3分)

6. C(3分)

7.非常喜欢红书包并渴望得到它 磨父母买红书包 珍藏回忆红书包获得教益(6分)

8.把“妈妈”改为“爸爸”,正和前文“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的情节相照应,还和后文写红书包来之不易并受到父亲的教育相一致。这样一改不但结构上更加严谨,而且更能体现父母对“我”疼爱。(4分,意思对即可)

9. (1)人都应追求美好的东西

(2)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3)追求美但不一定要得到它。(6分)

【二】(18分)

10.B(4分)[来源:学.科.网]

11.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在失败后常“作狡辩”,常“作遁词”,甚至出现“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4分)

12. 通过对比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失“真正的学者精神”;为文末中心论点的提出提供了论据。(6分)

13.(中国)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4分)

三、写作。(55分)

评分标准(略)


相关内容

  • 稳中求变,守正出新
  • 摘 要: 研究中考语文试题,对一线语文老师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试题的有效评析,或纵向或横向比较,发现"变"与"不变"之处,探索语文命题规律,指导日常教学,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体现课程理念. 关键词: 中考 语文试题 试题评析 2014年安徽省 ...

  • (安徽第一卷)201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 (安徽第一卷)201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q ...

  • 专题05 句子仿写与修辞
  • 备战2015年中考二轮讲练测 专题5:句子仿写与修辞(测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上海浦东新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语文质量测试)下列没有比喻的一句是( )(3分) .. A .额头上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 .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 ...

  • 2017安徽中考考纲解读(语文)
  • 安徽省2017年中考考纲新鲜出炉,对考纲进行研究解读,既能够对中考命题内容与要求有系统的认识与了解,将考点知识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以便学生和老师更好地应对中考,也能够使学生和老师更好地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编写依据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 ...

  • [一模汇总]2014上海中考一模各区试题汇总
  • 上海各区2014学年中考一模(即期末)试题汇总 浦东区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黄浦区 上海市 ...

  • 2014安徽铜陵中考考试时间公布
  • 2014安徽铜陵中考考试时间公布:6月14日至6月16日 一.考试时间 2014年全省统一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是:6月14日至6月16日.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6月14日上午8:30-11:00 语文 下午3:00-5:00 物理和化学 6月15日上午8:30-10:30 数学 下午3:00-5:00 ...

  • 从2014中考命题看_语文课程标准_的落实
  • 本版编辑/张志刚 测评 ◆命题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从2014中考命题看 筅贾龙弟 (黄姑中学,浙江平湖314203) 文章以2014年中考命题为例,从"由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的语文性看语文教学的根摘要: 本任务"与"由现代文阅读题的设问看中考命题人对个性 ...

  • 安徽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2014年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8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考生答题时可参考思想品德教科书.初中时事政治教育材料及其它资料:但应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不相互讨论,不相互借阅教科书等资料.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 ...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河南省长垣县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口语交际.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书店门口遇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被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