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长补短教案

全等三角形专题课——截长补短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运用截长补短的方法解决线段的和差问题。

2. 数学思考 :①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教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 学思维过程的条理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线段的和差 问题的探究,体会辅助线在数学中的作用。

3. 解决问题 :学会运用“截长补短法”作辅助线解决问题。

4. 情感态度

①使学生经历探索线段的和差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以及数 学方法确定性。

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 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创设:(3分钟)

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C =2∠B ,求证:AB =AC +CD

A

C B D

(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关于线段和差问题)

问题一:如何证明此题?(学生提出截长补短)

问题二:你这样做辅助线的理由是什么?(可以得到全等,证明截下的线段等于CD )

总结:

二.课题引入:同学们,为了解决像这样线段与线段关系的题目,今天我们来学

问题一:已知三条线段AB 、CD 、EF 的长度分别为8cm,5cm,3cm ,你能用CD 和EF 表示AB 吗?(AB=CD+EF)

问题二:如果图中线段长度分别变为a 、b 、c ,并且a=b+c,你能采用适当的工

方法一:用圆规在AB 上截取b ,再用圆规测量余下的部分(a-b), 与c 相比较, 得到a-b=c,即证明。

方法二:在CD (EF )补一部分EF (CD )得到b+c,再用圆规和a 进行比较得到a=b+c。

像刚才这样,通过在较长截取另一条线段,在较短线段上补一条线段研究线段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截长补短”。

三、例题讲解

回头来看刚在的例题:

例1: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C =2∠B ,求证:AB =AC +CD

A

C C B D

法一:截长法

证明:在AB 上截取AE ,使得AE=AC,连接DE

∵AD 平分∠BAC

∴∠1=∠2

∵ AE =AB

∠1=∠2 =AD ∴△AED ≌△ACD (SAS ) ∴∠3=∠C CD=DE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又∵ ∠C=2∠B ∴∠3=2∠B 又∵∠3=∠4+∠B (外角定理) ∴∠4=∠B ∴EB=DE=CD(等角对等边) ∵AB=AE+EB AE=AC,EB=CD

∴AB=AC+CD(等量代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补短法

法二:补短法

证明:延长AC 至点E ,使AE =AB ,连接DE

∵AD 平分∠BAC

∴∠EAD =∠CAD

∵ AE =AB

∠EAD =∠CAD

AD =AD ∴△AED ≌△ACD (SAS )

∴∠E =∠C

又∵∠ACB =2∠C

∴∠ACB =∵∠ACB ∴∠E=∠∴CE=CD∵AE = AE=AB,∴AB =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中,∠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E ,求证:AB+BE=AC

2、4、6、8列同学用补短法,时间3分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不同的方法,在黑板上两个学生展示板书)

五.学以致用

请对下面的题进行分析,要求只做出辅助线,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1.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截长补短皆可)

辅助线:

解题简要步骤:

2. 已知,在△ABC 中,AB>AC,AD 是∠BAC 的平分线,P 为AD 上的一点,求证:AB-AC >PB-PC 。

辅助线:

解题简要步骤:

3.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中,AF 为∠EAD 的角平分线,求证:EF=BE+DF.

辅助线:

解题简要步骤:

4. 选做,思考题 A 如图,在∆ABC 中,∠BAC =60︒,AD 是∠BAC 的平分线,

且AC =AB +BD ,求∠ABC 的度数.

C D B

总结:

1. 什么样的题型适合截长补短?

(题的共同特征)有角平分线,并且都求的是线段与线段的关系;(说明:并不是所有有角平分线、线段关系就用截长补短,并且有的题只能用截长或补短一种)

2. 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截长补短,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性对所求线段进行转化。

作业:

将以上题目过程完整写出。

全等三角形专题课——截长补短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运用截长补短的方法解决线段的和差问题。

2. 数学思考 :①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教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 学思维过程的条理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线段的和差 问题的探究,体会辅助线在数学中的作用。

3. 解决问题 :学会运用“截长补短法”作辅助线解决问题。

4. 情感态度

①使学生经历探索线段的和差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以及数 学方法确定性。

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 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创设:(3分钟)

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C =2∠B ,求证:AB =AC +CD

A

C B D

(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关于线段和差问题)

问题一:如何证明此题?(学生提出截长补短)

问题二:你这样做辅助线的理由是什么?(可以得到全等,证明截下的线段等于CD )

总结:

二.课题引入:同学们,为了解决像这样线段与线段关系的题目,今天我们来学

问题一:已知三条线段AB 、CD 、EF 的长度分别为8cm,5cm,3cm ,你能用CD 和EF 表示AB 吗?(AB=CD+EF)

问题二:如果图中线段长度分别变为a 、b 、c ,并且a=b+c,你能采用适当的工

方法一:用圆规在AB 上截取b ,再用圆规测量余下的部分(a-b), 与c 相比较, 得到a-b=c,即证明。

方法二:在CD (EF )补一部分EF (CD )得到b+c,再用圆规和a 进行比较得到a=b+c。

像刚才这样,通过在较长截取另一条线段,在较短线段上补一条线段研究线段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截长补短”。

三、例题讲解

回头来看刚在的例题:

例1: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C =2∠B ,求证:AB =AC +CD

A

C C B D

法一:截长法

证明:在AB 上截取AE ,使得AE=AC,连接DE

∵AD 平分∠BAC

∴∠1=∠2

∵ AE =AB

∠1=∠2 =AD ∴△AED ≌△ACD (SAS ) ∴∠3=∠C CD=DE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又∵ ∠C=2∠B ∴∠3=2∠B 又∵∠3=∠4+∠B (外角定理) ∴∠4=∠B ∴EB=DE=CD(等角对等边) ∵AB=AE+EB AE=AC,EB=CD

∴AB=AC+CD(等量代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补短法

法二:补短法

证明:延长AC 至点E ,使AE =AB ,连接DE

∵AD 平分∠BAC

∴∠EAD =∠CAD

∵ AE =AB

∠EAD =∠CAD

AD =AD ∴△AED ≌△ACD (SAS )

∴∠E =∠C

又∵∠ACB =2∠C

∴∠ACB =∵∠ACB ∴∠E=∠∴CE=CD∵AE = AE=AB,∴AB =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中,∠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E ,求证:AB+BE=AC

2、4、6、8列同学用补短法,时间3分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不同的方法,在黑板上两个学生展示板书)

五.学以致用

请对下面的题进行分析,要求只做出辅助线,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1.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截长补短皆可)

辅助线:

解题简要步骤:

2. 已知,在△ABC 中,AB>AC,AD 是∠BAC 的平分线,P 为AD 上的一点,求证:AB-AC >PB-PC 。

辅助线:

解题简要步骤:

3.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中,AF 为∠EAD 的角平分线,求证:EF=BE+DF.

辅助线:

解题简要步骤:

4. 选做,思考题 A 如图,在∆ABC 中,∠BAC =60︒,AD 是∠BAC 的平分线,

且AC =AB +BD ,求∠ABC 的度数.

C D B

总结:

1. 什么样的题型适合截长补短?

(题的共同特征)有角平分线,并且都求的是线段与线段的关系;(说明:并不是所有有角平分线、线段关系就用截长补短,并且有的题只能用截长或补短一种)

2. 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截长补短,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性对所求线段进行转化。

作业:

将以上题目过程完整写出。


相关内容

  •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我认为集体备课优点颇多:第一,集体备课集众人的智慧与经验于一体,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第二,有利于教师的取长补短,这样能站在更高起点上发展 ...

  • 老鼠娶新娘教案
  • 大班语言活动--老鼠娶新娘 班级:大三班 时间: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执教者:林雪晴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含义,明白任何事物.人物都是不完美的,是有缺点的. 2.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体验婚嫁带来的喜悦气氛和抬轿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

  • 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 2007--200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备课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本学期我们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改变教学观念,尽快熟悉新课标,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今年适逢"先学后教"困难 ...

  • 认识我自己教案
  • <认识我自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态度与精神. 二.教学重点 ...

  • 2010年秋季学期小学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在局、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平川区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按计划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一学 ...

  • 2012年秋季学期小学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李 建 成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在局、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围绕xx区教育局xx年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按计划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一学 ...

  • 教务处教学教研制度
  • 备 课 制 度 一.掌握课标要求.各备课组在期初和期中要组织组员学习课程标准,吃透基本精神,以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二.合理安排进度.期初各备课组要及时制定好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组活动计划.计划的制定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深入钻研教材.每位教师都要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

  • 暑期备课计划
  • 岳楼小学2014年暑期备课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帮助广大教师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深度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进一步提高课程执行力, 根据张店乡中心校工作安排,2014年暑假我校开展全校教师备课活动. 一.时间安排: 全乡暑期备课时间统一安排在8月22日-8 ...

  • [五味瓶]教案
  • <五味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