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设计公式

竖流沉淀池[3] 中心管面积:

f=q/vo=0.02/0.03=0.67m2

中心管直径:

do=√4f/∏ =√4*0.67/3.14=0.92

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h3=q/v1∏d1=0.02/0.03*3.14*0.92*1.35

沉淀部分有效端面积: A=q/v=0.02/0.0005=40m2

沉淀池直径:

D=/4(A+f)/∏ =/4*(40+0.67)/3.14=7.2m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vt*3600=0.0005*1.5*3600=2.7m

沉淀部分所需容积:

V=SNT/1000=0.5*1000*7/1000=3.5m3

圆截锥部分容积:

h5=(D/2-d`/2)tga=(7.2/2-0.3/2)tg45=3.45m

沉淀池总高度:

H=h1=h2=h3=h4=h5=0.3+2.7+0.18+0+3.45=6.63m 符号说明:

q ——每池最大设计流量,m³/s vo ——中心管内流速,m/s

v1 ——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速度,m/s d1 ——喇叭口直径,m

v ——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流速,m/s t ——沉淀时间,h

S ——每人每日污水量,L/(人?d ),一般采用0.3~0.8L/(人?d ) N ——设计人口数,人 h1——超高,m

h4——缓冲层高,m

h3——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 R ——圆锥上部半径,m r ——圆锥下部半径,m

污水处理中ABR 厌氧和SBR 的设计参数

1)进水时间TF

根据每一系列的反应池数、总进水量、最大变化系数和反应池的有效容积等因素确定。

2)曝气时间TA

根据MLSS 浓度、BOD -SS 负荷、排出比、进水BOD 浓度来确定。由于:

式中:Qs -污水进水量(m3/d ) Ce -进水平均BOD (mg /l ) V -反应池容积(m3)

e -曝气时间比:e =n×TA /24 n -周期数

TA -1个周期的曝气时间 又由于:

1/m -排出比 则:

将e =n×TA /24代人,则:

3)沉淀时间Ts

根据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排出比确定。

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和MLSS 浓度有关。由经验公式得出: 当MLSS≤3000mg/l 时

Vmax =7.4×104×t×MLSS-1.7 当MLSS >3000mg /l 时 Vmax =4.6×104×MLSS-1.26

式中 Vmax -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m /h ) t -水温℃

MLSS -开始沉降时的MLSS 浓度(mg /l ) 沉淀时间Ts =H×(1/m )+ε/Vmax 式中:H -反应池水深(m ) 1/m -排出比

ε-活性污泥界面上的最小水深(m )

Vmax -活性污泥界面的初期沉降速度(m /h )

TA 与污泥的沉降性能及反应池的表面积有关,由于SBR 系统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根据运行经验SVI 一般在100mg /l 左右),且为静止沉淀,沉淀时间一般为1-2小时。

4)排水时间TD

每一周期的排水时间可根据上清液排水装置的溢流负荷、排出比确定。通过增加排水装置的台数或扩大溢流负荷来缩短。反之,减少排水装置的台数,需将排水时间延长。

排水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TD =Q?TF /qD 式中:qD 为滗水器的排水速度排水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会扰动泥层,降低出水质量。 5)排泥时间Tw

排泥时间Tw 根据每周期要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及排泥设备的速度。 排泥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Tw =Qw /qw

式中:Qw -每周期要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qw -排泥设备的排放速度 周期数可由公式算出: n =24/(TA +Ts 十TD ) 用于设施设计的设计参数 项目参数

BOD-SS 负荷(kg-BOD/kg-ss?d) 0.03~0.4 MLSS(mg/l) 1500~5000 排出比(1/m) 1/2~1/6

安全高度ε(cm)(活性污泥界面以上的最小水深) 50以上 6)需氧量、曝气设备计算

不考虑脱氮因素 其过程于活性污泥法相同

设计计算 >技术参考

污水处理设计公式

竖流沉淀池[3] 中心管面积:

f=q/vo=0.02/0.03=0.67m2

中心管直径:

do=√4f/∏ =√4*0.67/3.14=0.92

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h3=q/v1∏d1=0.02/0.03*3.14*0.92*1.35

沉淀部分有效端面积: A=q/v=0.02/0.0005=40m2

沉淀池直径:

D=/4(A+f)/∏ =/4*(40+0.67)/3.14=7.2m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vt*3600=0.0005*1.5*3600=2.7m

沉淀部分所需容积:

V=SNT/1000=0.5*1000*7/1000=3.5m3

圆截锥部分容积:

h5=(D/2-d`/2)tga=(7.2/2-0.3/2)tg45=3.45m

沉淀池总高度:

H=h1=h2=h3=h4=h5=0.3+2.7+0.18+0+3.45=6.63m 符号说明:

q ——每池最大设计流量,m³/s vo ——中心管内流速,m/s

v1 ——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速度,m/s d1 ——喇叭口直径,m

v ——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流速,m/s t ——沉淀时间,h

S ——每人每日污水量,L/(人?d ),一般采用0.3~0.8L/(人?d ) N ——设计人口数,人 h1——超高,m

h4——缓冲层高,m

h3——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 R ——圆锥上部半径,m r ——圆锥下部半径,m

污水处理中ABR 厌氧和SBR 的设计参数

1)进水时间TF

根据每一系列的反应池数、总进水量、最大变化系数和反应池的有效容积等因素确定。

2)曝气时间TA

根据MLSS 浓度、BOD -SS 负荷、排出比、进水BOD 浓度来确定。由于:

式中:Qs -污水进水量(m3/d ) Ce -进水平均BOD (mg /l ) V -反应池容积(m3)

e -曝气时间比:e =n×TA /24 n -周期数

TA -1个周期的曝气时间 又由于:

1/m -排出比 则:

将e =n×TA /24代人,则:

3)沉淀时间Ts

根据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排出比确定。

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和MLSS 浓度有关。由经验公式得出: 当MLSS≤3000mg/l 时

Vmax =7.4×104×t×MLSS-1.7 当MLSS >3000mg /l 时 Vmax =4.6×104×MLSS-1.26

式中 Vmax -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m /h ) t -水温℃

MLSS -开始沉降时的MLSS 浓度(mg /l ) 沉淀时间Ts =H×(1/m )+ε/Vmax 式中:H -反应池水深(m ) 1/m -排出比

ε-活性污泥界面上的最小水深(m )

Vmax -活性污泥界面的初期沉降速度(m /h )

TA 与污泥的沉降性能及反应池的表面积有关,由于SBR 系统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根据运行经验SVI 一般在100mg /l 左右),且为静止沉淀,沉淀时间一般为1-2小时。

4)排水时间TD

每一周期的排水时间可根据上清液排水装置的溢流负荷、排出比确定。通过增加排水装置的台数或扩大溢流负荷来缩短。反之,减少排水装置的台数,需将排水时间延长。

排水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TD =Q?TF /qD 式中:qD 为滗水器的排水速度排水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会扰动泥层,降低出水质量。 5)排泥时间Tw

排泥时间Tw 根据每周期要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及排泥设备的速度。 排泥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Tw =Qw /qw

式中:Qw -每周期要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qw -排泥设备的排放速度 周期数可由公式算出: n =24/(TA +Ts 十TD ) 用于设施设计的设计参数 项目参数

BOD-SS 负荷(kg-BOD/kg-ss?d) 0.03~0.4 MLSS(mg/l) 1500~5000 排出比(1/m) 1/2~1/6

安全高度ε(cm)(活性污泥界面以上的最小水深) 50以上 6)需氧量、曝气设备计算

不考虑脱氮因素 其过程于活性污泥法相同

设计计算 >技术参考


相关内容

  • 数字化设计手册(软件版)
  • 制造业信息化最佳平台和产品开发设计途径 最前沿的制造业信息化资源库 最重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平台 最权威的开发研制机构阵容 最专业的制造业最新科研成果与技术 最有效的制造业产品开发设计途径 最广泛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支撑系统 试与争锋,舍我其谁.数字手册系列软件,震撼上市,强烈推荐!! 什么是制 ...

  • 袖珍机械设计师手册 (第三版)
  • 基本资料 袖珍机械设计师手册 (第三版) 作者: 毛谦德 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01月第3版 页数: 定价: 118.0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实用性强.查阅方便的机械设计用工具书.该手册按照一般机械产品设计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材,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工程设计常用的资料数据.数学. ...

  • 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 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一) 公共基础考试(上午段考试)科目和主要内容 1.数学(考题比例 20% )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和空间曲线等方面知识.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基本公式, ...

  • 油缸设计资料
  • 液压油缸的主要技术参数 一.液压油缸的主要技术参数: 1. 油缸直径:油缸缸径,内径尺寸. 2. 进出口直径及螺纹参数 3. 活塞杆直径: 4. 油缸压力:油缸工作压力,计算的时候经常是用试验压力,低于16MPa 乘以1.5,高于16乘以1.25 5. 油缸行程: 6. 是否有缓冲:根据工况情况定, ...

  • 大一计算机基础考试基本知识
  • 一.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概念.发展.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 数制的概念,二.八.十.十六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3. 计算机信息的表示:数.字符的编码包括西文字符与ASCII 码和汉字及其编码(外码,内码,汉字库,字模及点阵).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 ...

  • 张静 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 重庆三峡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 (论文)题目 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院 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环境科学 年 级 06级 学生学号 [1**********]13 学生姓名 张 静 指导教师 平 巍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2010 年 5 月 目 录 摘要........... ...

  • 机械类常见面试问题
  • 1.举例说明尺寸链的应用 尺寸链: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互相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而成的封闭尺寸组.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其中,在装配或加工过程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称为封闭环,其余尺寸称为组成环. 利用尺寸链,可以分析确定机器零件的尺寸精度,保证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

  • _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_的若干重要概念和研究依据_张其林
  • DOI:10.14006/j.jzjgxb.2009.05.001 建筑结构学报 JournalofBuildingStructures 文章编号:1000-6869(2009)05-0001-12 第30卷第5期2009年10月 Vol.30No.5Oct.2009 001 <铝合金结构设计 ...

  • 圆弧圆柱蜗杆
  • 圆弧圆柱蜗杆(ZC蜗杆)传动是一种非直纹面圆柱蜗杆,在中间平面上蜗杆的齿廓为凹圆弧,与之相配的涡轮齿廓为凸圆弧,如图7-6所示. 这种蜗杆的传动特点是: a.蜗杆与蜗轮两共轭齿面是凹凸啮合,增大了综合曲率半径,因而单位齿面接触应力减小,接触强度得以提高. b.瞬时啮合时的接触线方向与相对滑动速度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