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孔子诞辰日的简介

1、简介

孔子诞辰日指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阳历10月9日。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孔子被成为圣人,所以孔子诞辰日又被称为“中国的圣诞节”。

在孔子诞辰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等地都有纪念活动。在文庙举行“祭孔典礼”是常见的正式纪念活动。

圣诞节,但并没有被法定化。在中国目前尚未被官方确立为法定节日(1985年开始将9月10日订为教师节)。目前,台湾、香港等地多延续以往对孔子诞辰日的认知,将孔子诞辰日错认为阳历9月28日,并设为法定教师节。 在香港,孔子诞辰日不是法定假日或公众假期,只有部份学校会放假,但于2006年10月,香港孔教学院表示与香港的一些宗教团体就孔子诞辰日的夏历日子成为公众假期达成共识。

2孔子简介

孔丘(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XX省XX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3争论史料

关于孔子诞辰的早期记载,见于《公羊传》、《谷梁传》和《史记》。

《公羊传》

《公羊传》:“(鲁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谷梁传》

《谷梁传》:“"(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史记》

《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关于《公羊传》的“十有一月,庚子”,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曰:“按作‘十月’者是也。考杜氏《长历》,十月庚辰小,十一月己酉大,十一月无庚子,庚子乃十月二十一日也。齐召南说。”说明前人已经认定《公羊传》有误了。

推论

关于《史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史记索隐》曰:“《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为二十二年,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司马贞试图从三正的角度为调和二说。梁玉绳以之为大谬:“从来三正推法,只以后月属前月,并无以前月属后月。周正十一月第能为夏正九月,未闻倒而为夏正之正月者。”

历史上,认同“襄公二十一年”的主要有贾逵、何休、刘恕、马端临、宋濂、崔述、钱大昕等,认同“襄公二十二年”的则有杜预、袁枢、郑樵、朱熹、黄宗羲、阎若璩、梁玉绳、崔适等,可谓旗鼓相当。

宋濂专门写了一篇《孔子生卒岁月辨》,曰:“《公羊》《谷梁》二氏传经之家也,传经之家当有讲师以次相授,且去孔子时又为甚近,其言必有据依。司马迁固良史,则后于《谷梁》《公羊》者也,吾则无征乎尔。”[iii]

梁玉绳《史记志疑》则曰:“从《公》、《谷》者,《索隐》、《外纪》、《黄氏外纪》及宋濂《孔子生卒岁月辨》之类也。从《史》者杜注《左传》、《拾遗记》、《续博物志》、《古史》、《大纪》、《路史》、朱子《论语序说》、《通鉴前编》、余姚黄氏宗羲《南雷文约》之类也。

”梁氏又曰:“二十一处是已酉,二十二年是庚,当从《史记》为的。其徵有三:襄二十一年日食,必非生圣人之岁,一也。《公》、《谷》皆口授,《公羊》著于汉景之刊,《谷梁》显于汉宣之代,历世既久,宁得无讹,二也。杜注哀十六年传云‘仲尼至今七十三’。《五代史冯道传》,道卒年七十三,时人皆谓与孔子同寿,则非七十四可知,三也。《困学纪闻》两存其说,以为不可考。《索隐》深悼孔子生年莫定,致寿数不明,不然矣。若生月必当从谷梁在十月,以杜《长历》推之,是年十一月无庚子,况三《传》经文于十月既书庚辰朔,则庚子在十月,倘作十一月,则一月只二十日,大不可通。且陆氏《公羊释文》曰:‘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一本作“十一月”,又本无此句。’是知《公羊》传写讹异,非灼然可据者。至生日必庚子无疑,不但《公羊》书之,《南齐书》臧荣绪以宣尼生庚子日,陈《五经》拜之,固确证也。综而论之,年宜依《史记》,月宜用《谷梁》,日则庚子。《路史余论》定为八月廿七日孔子生,又引《五行书》谓生庚戌年二月二十三日甲申时,斯不足辨耳。”以此为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争论材料。

现在看来,梁玉绳孔子二十二年生的理由没有一条是坚实的,当然也不只是他一人,其实东汉以降诸人,无论持哪一说,均没有更多的理由。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时候,以《谷梁传》为依据要合理一些。

《公羊》《谷梁》二传均有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十月频食的记载,《谷梁传》杨士勋疏曰:“据今历无有频食之理,但古或有之。”现代天文学证明,频食虽有,但鲁襄公21年即公元前552年没有,儒略历该年8月20日在曲阜可以看到一次食分达到0.7的日偏食,这一天的纪日干支恰为庚戌,这就与《公羊传》和《谷梁传》中的“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记载吻合,至于《公羊》《谷梁》二传所载该年十月庚辰朔日食无疑有误了。

4农历来源

晋明帝太宁三年诏四时祀孔子。据说以后历代加增,每年的祭孔活动大小有50多次。但以春秋两次大祭为主,尤以秋祭为重。将每年的大祭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据说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谱,国民政府曾据此定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作为教师节,后来又邀请历法及考据专家把它换算为公历9月28日,值得注意的换算成是9月28日采用的是格里历。

分析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如何得来的及其可靠性:

如梁玉绳所述那样,把《史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拉到一起,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再根据“三正说”把周正“十月”改为夏正“八月”,把日干“庚子”换算成数字纪日“二十七”,“鲁襄公二十二年夏正八月二十七”就出来了。

但是,《史记》仅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无孔子生日的干支,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是“鲁襄公二十一年”,这样把两者给合起来,显然不合理的。

从历法发展来看,战国以前是干支纪日,“二十七日”这种数字纪日不大可能是西汉前期的记载。

殷墟甲骨刻辞采用干支纪日。

徐锡台先生说:“周原甲骨文中出‘既吉’,‘既魄’,‘既死’,说明在周文王时就已用月相补充殷的干支纪日方法”。而《尚书》及出土铜器铭文中大量使用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来描述月相辅助纪日。夏商周工程阶段性成果倾向于“月相四分”,并归纳出西周时期置闰规律:1.西周历法采用“朔”或“朏”为月首。认识朔以前,当以“朏”为月首。2.西周历法的建正多为建子、建丑。3.西周历法一般采用年终置闰。这说明当时的历法水平还没达到“四分历”的程度。

《后汉书·律历志》贾逵论历曰:“以《太初历》考汉元尽太初元年日食二十三事,其十七得朔,四得晦,二得二日。新历七得朔,十四得晦,二得二日。以《太初历》考太初元年尽更始二年二十四事,十得晦。以新历十六得朔,七得二日,一得晦。以《太初历》考建武元年尽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以新历十七得朔,三得晦,三得二日。”《汉书·五行志》:“凡汉著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后汉书·律历志》:“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

从西周和两汉历法水平来看,春秋时期当不能准确预推朔日,但春秋所记载的“日有食之”均在朔日,春秋中的朔日能与日食相吻合的原因何在?我们推测,春秋时期只能大体按一个月29天有余,30天不足定出朔日来进行“告朔”,并随时根据发生的日食来调整朔日,如《说文》所云“日蚀则朔,月蚀则望”。《春秋》中与日食相关的“朔日”,并不是事前推算出来的,而是发生日食之后,把“日食”记载于日之“干支”之后,并书上“朔”,所以才有那么准确,也算是“事以系日”的内容之一吧。

朔日不定,也就无法用数字纪日。数字纪日当在《历术甲子篇》所记载的“四分历”历法出现之后。利用四分历的“月朔旦甲子日法”才能比较准确地定出朔日及月的大小,此后数字纪日才流行开来。从存世文献看,我国以数字纪日大概当从西汉后期才开始,至魏晋才日见通行起来。楚简中尚是干支纪日,疏勒河汉简中已有数字纪日,其年代一般认为是东汉,也有人认为“疏勒纪年简上下时限为公元前98年至公元137年”,但也不会早于《谷梁》、《公羊》二传。孔氏家谱的“八月二十七”不大可能是于西汉前期的记载,当是后人的追记。

5相关新闻

国务院法制办:教师节拟改为9月28日孔子诞辰日

延续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师节”,今后可能要改日期了。国务院法制办于2013年9月6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并增加了校长任职资格要求、提高民办校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条[1]款。

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教师节的决定》,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当年9月10日,全国各地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迎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发出了《致全国教师的信》。29年过去了,尽管后来又出现了记者节、护士节等一系列行业节日,但对国人而言,教师节的影响是最大的。

调整教师节日期的呼吁由来已久,大规模的呼吁则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呼吁,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并建议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日期。经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实际上,我国台湾的教师节就是9月28日。

在实际操作中,9月10日由于适逢开学伊始,教师通常忙碌于开学的各项工作,很难有时间与心情享受节日,而改到月底,能与中秋国庆假期有一个衔接,对教师而言会更加方便。

教师节为何定在9月10日?

教师节的日期,当年设立在9月10日,这必须要提一个时代背景,8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的地位上升,但很多教师还对过去“臭老九”的地位留有深刻的心灵阴影。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在1984年年末,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觉得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随后在12月9日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简介

孔子诞辰日指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阳历10月9日。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孔子被成为圣人,所以孔子诞辰日又被称为“中国的圣诞节”。

在孔子诞辰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等地都有纪念活动。在文庙举行“祭孔典礼”是常见的正式纪念活动。

圣诞节,但并没有被法定化。在中国目前尚未被官方确立为法定节日(1985年开始将9月10日订为教师节)。目前,台湾、香港等地多延续以往对孔子诞辰日的认知,将孔子诞辰日错认为阳历9月28日,并设为法定教师节。 在香港,孔子诞辰日不是法定假日或公众假期,只有部份学校会放假,但于2006年10月,香港孔教学院表示与香港的一些宗教团体就孔子诞辰日的夏历日子成为公众假期达成共识。

2孔子简介

孔丘(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XX省XX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3争论史料

关于孔子诞辰的早期记载,见于《公羊传》、《谷梁传》和《史记》。

《公羊传》

《公羊传》:“(鲁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谷梁传》

《谷梁传》:“"(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史记》

《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关于《公羊传》的“十有一月,庚子”,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曰:“按作‘十月’者是也。考杜氏《长历》,十月庚辰小,十一月己酉大,十一月无庚子,庚子乃十月二十一日也。齐召南说。”说明前人已经认定《公羊传》有误了。

推论

关于《史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史记索隐》曰:“《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为二十二年,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司马贞试图从三正的角度为调和二说。梁玉绳以之为大谬:“从来三正推法,只以后月属前月,并无以前月属后月。周正十一月第能为夏正九月,未闻倒而为夏正之正月者。”

历史上,认同“襄公二十一年”的主要有贾逵、何休、刘恕、马端临、宋濂、崔述、钱大昕等,认同“襄公二十二年”的则有杜预、袁枢、郑樵、朱熹、黄宗羲、阎若璩、梁玉绳、崔适等,可谓旗鼓相当。

宋濂专门写了一篇《孔子生卒岁月辨》,曰:“《公羊》《谷梁》二氏传经之家也,传经之家当有讲师以次相授,且去孔子时又为甚近,其言必有据依。司马迁固良史,则后于《谷梁》《公羊》者也,吾则无征乎尔。”[iii]

梁玉绳《史记志疑》则曰:“从《公》、《谷》者,《索隐》、《外纪》、《黄氏外纪》及宋濂《孔子生卒岁月辨》之类也。从《史》者杜注《左传》、《拾遗记》、《续博物志》、《古史》、《大纪》、《路史》、朱子《论语序说》、《通鉴前编》、余姚黄氏宗羲《南雷文约》之类也。

”梁氏又曰:“二十一处是已酉,二十二年是庚,当从《史记》为的。其徵有三:襄二十一年日食,必非生圣人之岁,一也。《公》、《谷》皆口授,《公羊》著于汉景之刊,《谷梁》显于汉宣之代,历世既久,宁得无讹,二也。杜注哀十六年传云‘仲尼至今七十三’。《五代史冯道传》,道卒年七十三,时人皆谓与孔子同寿,则非七十四可知,三也。《困学纪闻》两存其说,以为不可考。《索隐》深悼孔子生年莫定,致寿数不明,不然矣。若生月必当从谷梁在十月,以杜《长历》推之,是年十一月无庚子,况三《传》经文于十月既书庚辰朔,则庚子在十月,倘作十一月,则一月只二十日,大不可通。且陆氏《公羊释文》曰:‘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一本作“十一月”,又本无此句。’是知《公羊》传写讹异,非灼然可据者。至生日必庚子无疑,不但《公羊》书之,《南齐书》臧荣绪以宣尼生庚子日,陈《五经》拜之,固确证也。综而论之,年宜依《史记》,月宜用《谷梁》,日则庚子。《路史余论》定为八月廿七日孔子生,又引《五行书》谓生庚戌年二月二十三日甲申时,斯不足辨耳。”以此为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争论材料。

现在看来,梁玉绳孔子二十二年生的理由没有一条是坚实的,当然也不只是他一人,其实东汉以降诸人,无论持哪一说,均没有更多的理由。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时候,以《谷梁传》为依据要合理一些。

《公羊》《谷梁》二传均有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十月频食的记载,《谷梁传》杨士勋疏曰:“据今历无有频食之理,但古或有之。”现代天文学证明,频食虽有,但鲁襄公21年即公元前552年没有,儒略历该年8月20日在曲阜可以看到一次食分达到0.7的日偏食,这一天的纪日干支恰为庚戌,这就与《公羊传》和《谷梁传》中的“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记载吻合,至于《公羊》《谷梁》二传所载该年十月庚辰朔日食无疑有误了。

4农历来源

晋明帝太宁三年诏四时祀孔子。据说以后历代加增,每年的祭孔活动大小有50多次。但以春秋两次大祭为主,尤以秋祭为重。将每年的大祭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据说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谱,国民政府曾据此定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作为教师节,后来又邀请历法及考据专家把它换算为公历9月28日,值得注意的换算成是9月28日采用的是格里历。

分析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如何得来的及其可靠性:

如梁玉绳所述那样,把《史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拉到一起,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再根据“三正说”把周正“十月”改为夏正“八月”,把日干“庚子”换算成数字纪日“二十七”,“鲁襄公二十二年夏正八月二十七”就出来了。

但是,《史记》仅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无孔子生日的干支,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是“鲁襄公二十一年”,这样把两者给合起来,显然不合理的。

从历法发展来看,战国以前是干支纪日,“二十七日”这种数字纪日不大可能是西汉前期的记载。

殷墟甲骨刻辞采用干支纪日。

徐锡台先生说:“周原甲骨文中出‘既吉’,‘既魄’,‘既死’,说明在周文王时就已用月相补充殷的干支纪日方法”。而《尚书》及出土铜器铭文中大量使用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来描述月相辅助纪日。夏商周工程阶段性成果倾向于“月相四分”,并归纳出西周时期置闰规律:1.西周历法采用“朔”或“朏”为月首。认识朔以前,当以“朏”为月首。2.西周历法的建正多为建子、建丑。3.西周历法一般采用年终置闰。这说明当时的历法水平还没达到“四分历”的程度。

《后汉书·律历志》贾逵论历曰:“以《太初历》考汉元尽太初元年日食二十三事,其十七得朔,四得晦,二得二日。新历七得朔,十四得晦,二得二日。以《太初历》考太初元年尽更始二年二十四事,十得晦。以新历十六得朔,七得二日,一得晦。以《太初历》考建武元年尽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以新历十七得朔,三得晦,三得二日。”《汉书·五行志》:“凡汉著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后汉书·律历志》:“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

从西周和两汉历法水平来看,春秋时期当不能准确预推朔日,但春秋所记载的“日有食之”均在朔日,春秋中的朔日能与日食相吻合的原因何在?我们推测,春秋时期只能大体按一个月29天有余,30天不足定出朔日来进行“告朔”,并随时根据发生的日食来调整朔日,如《说文》所云“日蚀则朔,月蚀则望”。《春秋》中与日食相关的“朔日”,并不是事前推算出来的,而是发生日食之后,把“日食”记载于日之“干支”之后,并书上“朔”,所以才有那么准确,也算是“事以系日”的内容之一吧。

朔日不定,也就无法用数字纪日。数字纪日当在《历术甲子篇》所记载的“四分历”历法出现之后。利用四分历的“月朔旦甲子日法”才能比较准确地定出朔日及月的大小,此后数字纪日才流行开来。从存世文献看,我国以数字纪日大概当从西汉后期才开始,至魏晋才日见通行起来。楚简中尚是干支纪日,疏勒河汉简中已有数字纪日,其年代一般认为是东汉,也有人认为“疏勒纪年简上下时限为公元前98年至公元137年”,但也不会早于《谷梁》、《公羊》二传。孔氏家谱的“八月二十七”不大可能是于西汉前期的记载,当是后人的追记。

5相关新闻

国务院法制办:教师节拟改为9月28日孔子诞辰日

延续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师节”,今后可能要改日期了。国务院法制办于2013年9月6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并增加了校长任职资格要求、提高民办校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条[1]款。

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教师节的决定》,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当年9月10日,全国各地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迎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发出了《致全国教师的信》。29年过去了,尽管后来又出现了记者节、护士节等一系列行业节日,但对国人而言,教师节的影响是最大的。

调整教师节日期的呼吁由来已久,大规模的呼吁则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呼吁,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并建议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日期。经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实际上,我国台湾的教师节就是9月28日。

在实际操作中,9月10日由于适逢开学伊始,教师通常忙碌于开学的各项工作,很难有时间与心情享受节日,而改到月底,能与中秋国庆假期有一个衔接,对教师而言会更加方便。

教师节为何定在9月10日?

教师节的日期,当年设立在9月10日,这必须要提一个时代背景,8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的地位上升,但很多教师还对过去“臭老九”的地位留有深刻的心灵阴影。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在1984年年末,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觉得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随后在12月9日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相关内容

  • 学院9.28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策划方案2014
  • 学院9.28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策划方案2014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东方圣人--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精神.智慧,拟于2011年9月28日孔子圣诞日,由学院图书馆主办,在学院大礼堂举办纪念这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62周年.此次活动的主题是 ...

  • 孔子诞辰日
  • 孔子诞辰日 弘扬传统文化 1000字 百科名片 培养高雅人文素质 塑造全面发展人才 孔子诞辰日指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为夏历八月廿七或阳历9月28日.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诞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八月廿七,依西历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 ...

  • 教师节的简介和由来
  •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qu ...

  • 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推荐)
  • 基本资料 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推荐) 作者: 王国乡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42.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当代中国人在道德实践和道德理念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并通过对四种著名高校伦理学教材的一系列质疑,指出当代中国 ...

  • 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倡议书
  • 孔子诞辰纪念倡议书 文:smile zhang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他是一个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老者。 他是一个气备四时、教垂万世的师者。 他是文化中国最坚实的奠基者——孔子。定六艺于杏坛,藏诸经与鲁壁,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奔走游说,扬儒家文明,传道解惑,惠莘莘学子。 ...

  • 首都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座谈会
  • 作者: 中国文化报 1999年10期 本报讯 (记者张小兰)由文化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座谈会",9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孔子 ...

  • 孔子诞辰2567周年纪念活动简报
  • 孔子诞辰2567周年纪念活动简报 格尔木市小太阳国学馆 李天俊 2016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7周年纪念日,先圣孔子,将其深刻的思想精髓,高远的价值取向贯注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中,而儒家思想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财富.长期以来小太阳国学馆一直将促进幼儿自主.全面.和谐发展放在首位, ...

  • 纪念孔子诞辰2566年(不能不学的儒家道理)
  • 佛醫堂  已收听 欢迎加入中国领先的佛医文化平台--"佛医堂"... 纪念孔子诞辰2566年(不能不学的儒家道理) 2015-09-28 http://p.t.qq.com/longweibo/page.php?lid=[***********]58 (国子监祭孔大典) 编者按: ...

  • 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
  • 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庄严地站在这里,就是要纪念一位教师. 他的工作平凡而辛苦:他曾为物质生活的困顿苦恼过,为自己的主张不被人重视牢骚满腹,即使这样,他依然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做着"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是所有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