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答题万能模版

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万能模版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

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2. 经纬度位置;3. 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 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 经济和军事位置;6. 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 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 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影响气温的因素:

1. 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 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 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 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 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④.天气:晴天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阴雨天多的地区,如新疆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②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③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④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⑤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 ☆某两地气候特点比较:①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②降水(降水量总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及雨季长短)。

☆西风带的风力夏季弱冬季强:(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夏季反之。 ☆大陆性气候的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②降水少。②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海洋性气候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②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干湿度影响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

☆雾、霜的影响因素: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2. 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 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风力的影响因素:

1. 气压梯度力大小;2. 距高压中心远近;3. 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4. 植被多少;5. 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 ☆河流的水文特征:

1.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 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

4. 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6.

1. 4. 状

7. 1. 2. 3. 4. 1. 线低等2. 12. 3. 1. 2. ?

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温度高,降水少易

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风小,海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

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自然原因:

1. 水系特征(有哪些方面?) 2.水文特征(有哪些方面?) 3.降水特征(降水

4. 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 人为原因:

1. 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

2. 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3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

☆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河流有凌汛的条件:①由低纬向高纬流。②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

如:(1)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 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量大) 2. 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 淹没区大小(移民和搬迁;文物淹没;农田淹没) ☆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人手: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②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③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④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⑤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分析要素:

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方向和原因

☆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4

南亚、东南亚地区)

☆河流水量大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区,降水丰富;②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③支流众多,水系庞大。

☆河流的补给:雨水(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河流与地下水和湖泊水的补给关系:丰水期河水补给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枯水期反之。

☆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1. 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墨西哥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 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 河流(供水、水运功能);4. 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 交通条件;2. 政治因素;3. 军事因素;4. 宗教因素;5. 科技因素;6. 旅游因素 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②乡村和城镇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③交通发达。

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困难。⑤社会秩序混乱

4、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5、卫星城的作用: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 便利的交通条件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 广阔的市场 4.地价

中心商务区(CBD ):市场最优,零售、高端、耐用品(人口密集、消费者众多) 大型批发中心: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 地形(山区、平原)2. 地质(地质构造、岩石特点)

3. 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大雾、大风、台风飓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 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适用于:地方公路) 2. 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高速公路)

3. 远离重要文物古迹(震动、尾气污染等) 4.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植被破坏、避免噪音污染扰民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 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 加强地区交流和联系,促进当地和沿线的经济发展 3. 有利于当地资源外运,所需产品运入

4. 巩固国防、民族团结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 地理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靠近发达地区) 2. 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 农业因素:提供农副产品和消费市场

4. 交通因素: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 5. 市场因素:消费水平、消费意识 6. 科技因素:大学、科研单位

7.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 8. 历史因素:工业基础

9. 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 环境因素: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有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协作配套条件

☆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1. 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

4. 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生态建设 5.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6.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 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 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数量 5.科技(基因、保鲜、冷藏等) 6.工业基础

注意: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等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季节时段)分析。

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实例:古巴的甘蔗——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靠近上海市场。

☆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 水域条件:水深、岸陡、避风 2.陆域条件:地质、地形、坡度 社会经济条件:

1. 经济腹地条件(服务范围大小、客货流量大小) 2.城市依托(城市规模大小) 3. 交通联系(与河流、铁路、高速公路联运) 4.政策条件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 地形(水流速度) 2.气候(流量,季节变化,结冰期) 3.河道(宽度,水深度)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数量密度、经济水平,运输需求量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 气候(降水、蒸发、风力) 2.地形(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 大陆架情况(面积广阔、海水浅) 2.水温情况(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搅动)

3. 河口处(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1. 地质构造(在背斜处、避开断层):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天然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2.岩石性质(坚固、不破碎、不松软) 3.长短(造价成本)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1.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排水);2. 地质:地基稳定;3. 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1. 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2. 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环境要求:距市区有一定距离,附近不能有学校、医院(疗养院)、养殖场不能有高大建筑物和山峰。 ☆交通条件评价:

1. 交通方式和种类; 2.交通线路密度; 3.交通方向与经济点关系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地区)

6

能源:常规能源以外的均属新能源。

☆能源按来源分类:①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和核能。②来自天体引力:潮汐能。③来自太阳辐射:上述三种以外的,均是。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得到为一次能源,加工过的为二次能源。 ☆水能的优点:清洁,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缺点:季节变化大。

☆核能的优点:能源巨大,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

☆产业结构评价、调整方向

☆旅游条件的评价

①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②市场距离(长度、经济发达程度);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④地区接待能力; ⑤环境承载量。 ☆旅游价值的评价

7

☆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

影响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防御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某地自然灾害包括:(1)气象灾害(台风、干旱、洪涝、寒潮、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冻雨、低温冻害等)。(2)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3)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等)。

☆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

①旅游资源质量(旅游景区的等级、称号) ②集群状况(数量多、密集)

③地域组合状况(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旅游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灿烂,各地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丰富)

④与周边旅游资源组合(不雷同)

☆区域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 的答题思路:

了答“水土流失”外,还要答“酸雨”。当然还可以考虑答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 ☆我国各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如下:①东北:森林减少、黑土冲刷(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②西北(含内蒙古):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③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⑤南方山区:水土流失。⑥西南:地质灾害多。⑦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湿地减少,湖泊萎缩、草场退化、物种减少。⑧宁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

三、要答好地理题,你一定要熟记以下地图,这是做题的基础。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因为这些年高考很多都是只画经纬线出来让考生来做题的。

2、世界地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 ☆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 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的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开发) 分析思路: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 、30°N 、40°N 、45°N 、90°E 、105°E 、110°E 、115°E 、120°E 、125°E 穿过的地形区)。

1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治理。

☆问某地有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干旱地区)。③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④滥砍乱伐森林。⑤草场退化。⑥物种减少(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⑦湖泊萎缩。⑧湿地减少。⑨滑坡、泥石流

☆问某地有什么环境问题:除了从以上考虑方面考虑外,还要考虑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和固废弃物、噪声等)问题,如要问我国南方低山丘陵主要的环境问题,除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14、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

8

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万能模版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

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2. 经纬度位置;3. 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 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 经济和军事位置;6. 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 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 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影响气温的因素:

1. 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 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 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 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 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④.天气:晴天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阴雨天多的地区,如新疆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②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③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④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⑤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 ☆某两地气候特点比较:①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②降水(降水量总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及雨季长短)。

☆西风带的风力夏季弱冬季强:(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夏季反之。 ☆大陆性气候的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②降水少。②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海洋性气候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②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干湿度影响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

☆雾、霜的影响因素: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2. 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 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风力的影响因素:

1. 气压梯度力大小;2. 距高压中心远近;3. 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4. 植被多少;5. 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 ☆河流的水文特征:

1.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 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

4. 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6.

1. 4. 状

7. 1. 2. 3. 4. 1. 线低等2. 12. 3. 1. 2. ?

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温度高,降水少易

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风小,海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

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自然原因:

1. 水系特征(有哪些方面?) 2.水文特征(有哪些方面?) 3.降水特征(降水

4. 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 人为原因:

1. 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

2. 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3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

☆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河流有凌汛的条件:①由低纬向高纬流。②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

如:(1)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 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量大) 2. 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 淹没区大小(移民和搬迁;文物淹没;农田淹没) ☆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人手: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②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③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④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⑤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分析要素:

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方向和原因

☆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4

南亚、东南亚地区)

☆河流水量大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区,降水丰富;②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③支流众多,水系庞大。

☆河流的补给:雨水(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河流与地下水和湖泊水的补给关系:丰水期河水补给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枯水期反之。

☆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1. 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墨西哥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 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 河流(供水、水运功能);4. 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 交通条件;2. 政治因素;3. 军事因素;4. 宗教因素;5. 科技因素;6. 旅游因素 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②乡村和城镇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③交通发达。

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困难。⑤社会秩序混乱

4、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5、卫星城的作用: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 便利的交通条件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 广阔的市场 4.地价

中心商务区(CBD ):市场最优,零售、高端、耐用品(人口密集、消费者众多) 大型批发中心: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 地形(山区、平原)2. 地质(地质构造、岩石特点)

3. 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大雾、大风、台风飓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 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适用于:地方公路) 2. 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高速公路)

3. 远离重要文物古迹(震动、尾气污染等) 4.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植被破坏、避免噪音污染扰民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 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 加强地区交流和联系,促进当地和沿线的经济发展 3. 有利于当地资源外运,所需产品运入

4. 巩固国防、民族团结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 地理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靠近发达地区) 2. 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 农业因素:提供农副产品和消费市场

4. 交通因素: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 5. 市场因素:消费水平、消费意识 6. 科技因素:大学、科研单位

7.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 8. 历史因素:工业基础

9. 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 环境因素: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有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协作配套条件

☆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1. 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

4. 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生态建设 5.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6.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 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 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数量 5.科技(基因、保鲜、冷藏等) 6.工业基础

注意: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等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季节时段)分析。

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实例:古巴的甘蔗——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靠近上海市场。

☆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 水域条件:水深、岸陡、避风 2.陆域条件:地质、地形、坡度 社会经济条件:

1. 经济腹地条件(服务范围大小、客货流量大小) 2.城市依托(城市规模大小) 3. 交通联系(与河流、铁路、高速公路联运) 4.政策条件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 地形(水流速度) 2.气候(流量,季节变化,结冰期) 3.河道(宽度,水深度)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数量密度、经济水平,运输需求量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 气候(降水、蒸发、风力) 2.地形(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 大陆架情况(面积广阔、海水浅) 2.水温情况(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搅动)

3. 河口处(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1. 地质构造(在背斜处、避开断层):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天然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2.岩石性质(坚固、不破碎、不松软) 3.长短(造价成本)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1.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排水);2. 地质:地基稳定;3. 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1. 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2. 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环境要求:距市区有一定距离,附近不能有学校、医院(疗养院)、养殖场不能有高大建筑物和山峰。 ☆交通条件评价:

1. 交通方式和种类; 2.交通线路密度; 3.交通方向与经济点关系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地区)

6

能源:常规能源以外的均属新能源。

☆能源按来源分类:①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和核能。②来自天体引力:潮汐能。③来自太阳辐射:上述三种以外的,均是。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得到为一次能源,加工过的为二次能源。 ☆水能的优点:清洁,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缺点:季节变化大。

☆核能的优点:能源巨大,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

☆产业结构评价、调整方向

☆旅游条件的评价

①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②市场距离(长度、经济发达程度);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④地区接待能力; ⑤环境承载量。 ☆旅游价值的评价

7

☆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

影响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防御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某地自然灾害包括:(1)气象灾害(台风、干旱、洪涝、寒潮、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冻雨、低温冻害等)。(2)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3)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等)。

☆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

①旅游资源质量(旅游景区的等级、称号) ②集群状况(数量多、密集)

③地域组合状况(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旅游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灿烂,各地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丰富)

④与周边旅游资源组合(不雷同)

☆区域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 的答题思路:

了答“水土流失”外,还要答“酸雨”。当然还可以考虑答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 ☆我国各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如下:①东北:森林减少、黑土冲刷(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②西北(含内蒙古):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③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⑤南方山区:水土流失。⑥西南:地质灾害多。⑦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湿地减少,湖泊萎缩、草场退化、物种减少。⑧宁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

三、要答好地理题,你一定要熟记以下地图,这是做题的基础。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因为这些年高考很多都是只画经纬线出来让考生来做题的。

2、世界地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 ☆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 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的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开发) 分析思路: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 、30°N 、40°N 、45°N 、90°E 、105°E 、110°E 、115°E 、120°E 、125°E 穿过的地形区)。

1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治理。

☆问某地有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干旱地区)。③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④滥砍乱伐森林。⑤草场退化。⑥物种减少(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⑦湖泊萎缩。⑧湿地减少。⑨滑坡、泥石流

☆问某地有什么环境问题:除了从以上考虑方面考虑外,还要考虑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和固废弃物、噪声等)问题,如要问我国南方低山丘陵主要的环境问题,除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14、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

8


相关内容

  • 2017高考英语无耻得分法 万能变态得分公式技巧
  • 2017年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最好能了解高考英语无耻得分法,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争取多得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提高英语分数,高三网小编整理了<2017高考英语无耻得分法 万能变态得分公式技巧>,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 12017高考英语单选题无耻得分法 1.题眼法&q ...

  • 2017年高考全国III卷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 2017年高考全国III 卷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2017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高考试题早已呈现在师生面前.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安排,现我对本次高考地理试卷进行分析,除了参考部分专家的观点外,还有一些我个人主观的想法,说的不妥之处,还望大家能包涵和指点!本报告包括"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分 ...

  • 答题模板|高考地理万能模板(重制版3)
  • Part 3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答题模板系列 本模板来自网络,在此为大家做一个整合,每天只发一个部分的内容,方便消化吸收,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模板以概念为主,故还需同学们结合模板多加实战练习,Fighting!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大洲交界或国 ...

  • 高考加油 | 详细解读2017年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送给正在努力的你
  • 看60万高中生喜欢的杂志 2017年高考热点是什么?每一门课程哪些知识点出题率最高?随着省高考"一诊"的结束,高考备考也逐渐进入了最紧张阶段. 近日,省教科所组织召开了全省2017年高考备考研讨会,邀请省内外骨干教师对2017年的高考试题.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做了详细解读.预测与分 ...

  • 2017年高考海南地理试题
  • 2017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

  • 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炼字型
  • 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炼字型 2009-12-22 15:47:41 来源:天利网友评论0条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诗歌赏析术语梳理 古诗词常见意象顺口溜 金牌备考:高考语文130分夺分方案 3.解 ...

  • 2017年重庆市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与答案
  • 2017年重庆市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与答案 (Word 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

  • 备战期中考资料: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你一定需要!
  • 备战期中考资料: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2016年备战期中考之万能答题模板,这是好多同学在后台留言要的东西,今天就给你们要的东西,助你轻松搞定期中! 一.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 ...

  • 2017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技巧
  • 2017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技巧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