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分类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

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2.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所谓规范经济学,是首先确立一个伦理价值判断标准,然后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所确立的标准,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简言之,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所谓实证经济学,是试图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现象各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分析、预测各种经济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据此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它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他们拥护资本主义制度。

3.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以某些经济变量为自变量(不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组合选择分析,其中自变量与函数的不同取值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和前后演替关系。这种分析体现的是机械论思维方式,它假定其它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在此前提下,孤立地研究可变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某种铁定不变的精确关系。

如以需求定理为例,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有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在变化,其中价格为自变量,商品需求量为函数。一般的规律是,当商品价格比较高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少;当商品价格比较低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大。这就属于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过程演化分析,其中不同的变量状态之间是一种生长生成、演替进化关系,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前因后果关系。这里体现的是系统论和随机概率论思维方式,它将各种相关因素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考虑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它们各自以及它们共同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并非铁定不变,而呈一种概率关系。例如,仍以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来讲,若用动态分析,就是首先搜集若干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销售量)数据,建立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时间序列,从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然后进一步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最后再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可能使人大吃一惊:当商品价格较高时,商品需求量也较高,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商品需求量也较低,二者呈同方向变化,民

间俗语称之为“买涨不买跌”,与上述需求定理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结论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没有错,只是分析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罢了。

目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普遍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以及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等,都是静态分析方法的杰作。

5.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普遍应用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例如,在小麦地里施用化肥,施肥量少了,产量上不去,施肥量多了,同样也可能使麦苗致病,甚至可能将麦苗“烧死”,导致产量下降。那么,施多少化肥才合适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一般的做法是,将一块试验田分成若干试验小区,各试验小区其它条件保持一致,只是施肥量分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然后观察比较各试验小区间小麦产量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的增加呈什么规律,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施肥量和最佳的小麦产量,这就是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

注意:边际分析只适用于存在极值的函数关系。如函数单调递减,或单调递增,或呈正比例关系,等,就不适用边际分析。

6.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其中,“环境”被定义为一个事物从中产生并影响这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所有周围因素的综合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其物质和能量都来自其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从而事物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周围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事物的发

展变化说到底无非都是事物内部的能量和物质在发生变化。这就是“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据此,一个事物只有联系它所处的环境,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如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政策的正确性,从理论上来讲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体现。再打个比方来讲,好比一颗鸡蛋,单独拿来,无论怎样颠来倒去地观察和测试,都搞不清它的来历。但只要抓一只母鸡过来,一切便轻而易举,迎刃而解:鸡蛋是母鸡生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状态下,随着世界各国日益加速开放融合,传统内因论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我们应当及时更新观念,代之以全新的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才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实际的、对外开放的哲学理论。

7.系统分析

19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

2)提出“机体生物学”,强调生命现象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举例来讲,一台拖拉机由许许多多个零件组成,每个零件都可以拆下来,拆下来之后,每个零件还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零件,这些零件重新组装起来,还是一台完整的拖拉机,这样“部分可以脱离整体单独存在”就是机械论的观点。显然,这种机械论的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生命现象的,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是,一只手被砍下来,虽然仍然叫做“手”,但实际上作为一只手的生命机能已经完全消失了,也就是说,部分不能脱离整体单独存在,这就是系统论的观点。一定的系统结构能够提高系统能量的有效系数,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内部各元素孤立功能之和,这就是著名的“系统效应”,也即俗话所谓“1+1>2”。

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系统方法,最重要的是形成“系统结构观点”,要看到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事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共同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

8..历史分析

历史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学术界也有人提倡。但到底什么是历史方法,看法并不一致。

例如,在评价原始农业生产水平时,人们常常讲:“原始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这就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它实际上是以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作为标准,来判断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严格来讲,二者没有可比性。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原始农业在它所处的历史时期,相对于采集、狩猎来讲,是一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9.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方法,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分支,即计量经济学(又称“经济计量学”)这个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于1926年模仿“Biometrics”一词创造的,他在1933年写道:“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种观点对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数量关系来说,每一种观点都是一种必要的但本身并非充分的条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是强有力的研究方法。正是这种结合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10..复杂形式逻辑

对于经济学来讲,它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是一种随机概率过程,并不存在精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需要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复杂形式逻辑”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多因多果,有主有次,概然对应。

总之,原因与结果之间是一种概然关系,而不是一种绝对的必然关系;而各个具体原因之间,则同属于一个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机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

西方经济学与我国

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即:它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它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结。换言之,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我们应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态度,而在它的部分的概念,论点和方法上,还要看到它的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虑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分类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

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2.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所谓规范经济学,是首先确立一个伦理价值判断标准,然后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所确立的标准,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简言之,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所谓实证经济学,是试图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现象各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分析、预测各种经济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据此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它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他们拥护资本主义制度。

3.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以某些经济变量为自变量(不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组合选择分析,其中自变量与函数的不同取值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和前后演替关系。这种分析体现的是机械论思维方式,它假定其它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在此前提下,孤立地研究可变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某种铁定不变的精确关系。

如以需求定理为例,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有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在变化,其中价格为自变量,商品需求量为函数。一般的规律是,当商品价格比较高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少;当商品价格比较低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大。这就属于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过程演化分析,其中不同的变量状态之间是一种生长生成、演替进化关系,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前因后果关系。这里体现的是系统论和随机概率论思维方式,它将各种相关因素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考虑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它们各自以及它们共同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并非铁定不变,而呈一种概率关系。例如,仍以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来讲,若用动态分析,就是首先搜集若干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销售量)数据,建立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时间序列,从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然后进一步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最后再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可能使人大吃一惊:当商品价格较高时,商品需求量也较高,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商品需求量也较低,二者呈同方向变化,民

间俗语称之为“买涨不买跌”,与上述需求定理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结论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没有错,只是分析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罢了。

目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普遍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以及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等,都是静态分析方法的杰作。

5.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普遍应用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例如,在小麦地里施用化肥,施肥量少了,产量上不去,施肥量多了,同样也可能使麦苗致病,甚至可能将麦苗“烧死”,导致产量下降。那么,施多少化肥才合适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一般的做法是,将一块试验田分成若干试验小区,各试验小区其它条件保持一致,只是施肥量分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然后观察比较各试验小区间小麦产量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的增加呈什么规律,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施肥量和最佳的小麦产量,这就是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

注意:边际分析只适用于存在极值的函数关系。如函数单调递减,或单调递增,或呈正比例关系,等,就不适用边际分析。

6.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其中,“环境”被定义为一个事物从中产生并影响这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所有周围因素的综合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其物质和能量都来自其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从而事物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周围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事物的发

展变化说到底无非都是事物内部的能量和物质在发生变化。这就是“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据此,一个事物只有联系它所处的环境,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如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政策的正确性,从理论上来讲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体现。再打个比方来讲,好比一颗鸡蛋,单独拿来,无论怎样颠来倒去地观察和测试,都搞不清它的来历。但只要抓一只母鸡过来,一切便轻而易举,迎刃而解:鸡蛋是母鸡生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状态下,随着世界各国日益加速开放融合,传统内因论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我们应当及时更新观念,代之以全新的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才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实际的、对外开放的哲学理论。

7.系统分析

19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

2)提出“机体生物学”,强调生命现象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举例来讲,一台拖拉机由许许多多个零件组成,每个零件都可以拆下来,拆下来之后,每个零件还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零件,这些零件重新组装起来,还是一台完整的拖拉机,这样“部分可以脱离整体单独存在”就是机械论的观点。显然,这种机械论的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生命现象的,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是,一只手被砍下来,虽然仍然叫做“手”,但实际上作为一只手的生命机能已经完全消失了,也就是说,部分不能脱离整体单独存在,这就是系统论的观点。一定的系统结构能够提高系统能量的有效系数,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内部各元素孤立功能之和,这就是著名的“系统效应”,也即俗话所谓“1+1>2”。

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系统方法,最重要的是形成“系统结构观点”,要看到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事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共同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

8..历史分析

历史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学术界也有人提倡。但到底什么是历史方法,看法并不一致。

例如,在评价原始农业生产水平时,人们常常讲:“原始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这就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它实际上是以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作为标准,来判断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严格来讲,二者没有可比性。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原始农业在它所处的历史时期,相对于采集、狩猎来讲,是一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9.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方法,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分支,即计量经济学(又称“经济计量学”)这个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于1926年模仿“Biometrics”一词创造的,他在1933年写道:“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种观点对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数量关系来说,每一种观点都是一种必要的但本身并非充分的条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是强有力的研究方法。正是这种结合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10..复杂形式逻辑

对于经济学来讲,它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是一种随机概率过程,并不存在精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需要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复杂形式逻辑”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多因多果,有主有次,概然对应。

总之,原因与结果之间是一种概然关系,而不是一种绝对的必然关系;而各个具体原因之间,则同属于一个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机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

西方经济学与我国

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即:它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它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结。换言之,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我们应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态度,而在它的部分的概念,论点和方法上,还要看到它的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虑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体育史话]读书笔记
  • 中国现代体育史本书由崔乐泉编辑,是中国第一个专业运动史博士学位获得者,发表于1998年中华书局.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前四章按时间顺序编写.第一,现代中国体育的兴起,从1840年到1911年,随后是现代中国体育的演变,从1912年到1927年,然后现代中国体育的成熟,时间是从1928年到1937年,最后 ...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于1993年在<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该文号称是自1947年乔治·凯南<苏联行动的根源>出笼以来,在外交理论界引起反响最强烈.争论最多的文章,立 ...

  • 西方新闻史-[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 西方新闻思想史 题目:<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与思考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与思考 在看郭庆光的<传播学概论>和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的范式与流派>两本书中,涉及到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其中"控制研究"则是其中之一.传播学的控制 ...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永远要有我们自己的的声音 --中国的法治本土化之路 "构建法治社会",一直是我们不变的目标.西方的法治发展之路,远远早于中国,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法治体系.中国的法治之路,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慢慢地,我们也有了自己完整的体 ...

  • 马克思晚年哲学创新的思想升华
  • [关键词] 晚年笔记:唯物史观:世界史观:<资本论> [摘 要] 马克思留下的晚年笔记群是一个巨大的理论宝库,对这些笔记群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晚年思想所实现的哲学创新.晚年马克思既没有放弃.中断<资本论>的写作,更没 ...

  •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
  •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 --信息经济学概述及发展史 看到"信息经济学概述及发展史"这个主题时,我主要带着以下几个疑问和要点进行相关文献的查找和阅读:1.什么是信息经济学:2.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3.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和传统经济学有哪些关联和区别: ...

  • [乡村建设理论]读书笔记
  • 谷田丰:<乡村建设理论>读书笔记 2151105036 谷田丰 摘要:<乡村建设理论>是梁漱溟社会政治思想和乡村建设理论的代表作.本书分为甲部和乙部两部分,构成了梁漱溟对乡村建设见解的系统阐述.甲部认识问题中主要分析了乡村运动建设的起源.旧社会组织构造和当今面临崩溃的原因,是 ...

  • 读书笔记二
  • <货币战争>读书笔记 <货币战争>是一本引起很大轰动的书,长期雄踞畅销书榜首,但这本书同时广受争议.<货币战争>的核心思想便是阴谋论,书里描述的事情是世界经济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这些银行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1929的经济危机,两次世 ...

  • [货币战争]读书笔记1500字
  • <货币战争>是一本引起很大轰动的书,长期雄踞畅销书榜首,但这本书同时广受争议.<货币战争>的核心思想便是阴谋论,书里描述的事情是世界经济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这些银行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1929 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这些银行家甚至控制了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