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2011年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XX乡2011年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劳务输转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个大项目。引导、组织和培训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市转移、向沿海和东部地区转移,是乡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我们劳动保障工作者的职责,XX乡认真做好2011年劳务经济工作,按时完成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达的劳务经济目标(x人社发[2011]45号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3796人次,其中组织输出1816人次,培训1829人次,创劳务收入3794万元。现将2011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统一思想、明确责任、量化考核。

根据省市县对劳务输转工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统一思想,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XX乡劳动保障事务所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输转计划和实施方案,使今年劳务输转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各项目标超额完成,并取得实效。

二、摸清底数、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地区间的劳务协作,将“走出去”与“请进来”密切结合,搭建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积极主动与输入地政府和用工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以及工作配合,加强在组织输出、技能培训、维权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建劳务基地,充分发挥驻外工作机构的职能,广泛搜集用工需求信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及时发布。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培育壮大劳务中介组织,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调整工作重心,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实现输出就业。充分发挥乡劳动保障所的职能,摸清已输转农民工出处,对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及时登记,为输转和培训打好基础。

三、 集中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农民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按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和相关资金中给予补贴,按照“各级政府决策政出一门、各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县区一级捆绑使用”的原则,采取统一制定培训规划、统一审定培训机构、统一检查验收的办法进行管理;推动全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及其他培训项目进行整合。按照省委、

省政府关于“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切实落实培训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初次技能鉴定的,及时给予补贴。

四、积极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

认真贯彻落实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完善以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培训为主的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的通知》(甘政办发【2008】56号)规定,对持有劳务工作机构证明的回乡创业带头人,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开辟针对各类产业人员的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专家指导、开业办证、创业见习、跟踪服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落实职业培训、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培训的回乡创业农民工,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五、认真做好统计报表工作。

乡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县外打工、就地转移、回乡创业、境外就业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情况认真统计,登记造册

按月上报有关报表。

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够,部分群众盲目外出打工,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导致外出人员有组织输出率较低,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季节性、体力型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是经费短缺。由于乡财政困难,解决外出人员培训、护送、基地考察、跟踪回访等各方面的时效性不够。

下一步的打算:

按照“巩固西部,扩大沿海,拓展规模,提升层次”的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乡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乡积极培养劳务输

转明星和劳务输转骨干,支持和鼓励发展民营企业,使输出劳务进入市场化运作。

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东南沿海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确保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计划在近几年内,将全乡40岁以下富余劳动力全部培训一次,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

3、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XX乡2011年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劳务输转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个大项目。引导、组织和培训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市转移、向沿海和东部地区转移,是乡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我们劳动保障工作者的职责,XX乡认真做好2011年劳务经济工作,按时完成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达的劳务经济目标(x人社发[2011]45号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3796人次,其中组织输出1816人次,培训1829人次,创劳务收入3794万元。现将2011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统一思想、明确责任、量化考核。

根据省市县对劳务输转工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统一思想,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XX乡劳动保障事务所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输转计划和实施方案,使今年劳务输转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各项目标超额完成,并取得实效。

二、摸清底数、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地区间的劳务协作,将“走出去”与“请进来”密切结合,搭建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积极主动与输入地政府和用工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以及工作配合,加强在组织输出、技能培训、维权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建劳务基地,充分发挥驻外工作机构的职能,广泛搜集用工需求信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及时发布。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培育壮大劳务中介组织,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调整工作重心,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实现输出就业。充分发挥乡劳动保障所的职能,摸清已输转农民工出处,对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及时登记,为输转和培训打好基础。

三、 集中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农民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按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和相关资金中给予补贴,按照“各级政府决策政出一门、各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县区一级捆绑使用”的原则,采取统一制定培训规划、统一审定培训机构、统一检查验收的办法进行管理;推动全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及其他培训项目进行整合。按照省委、

省政府关于“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切实落实培训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初次技能鉴定的,及时给予补贴。

四、积极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

认真贯彻落实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完善以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培训为主的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的通知》(甘政办发【2008】56号)规定,对持有劳务工作机构证明的回乡创业带头人,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开辟针对各类产业人员的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专家指导、开业办证、创业见习、跟踪服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落实职业培训、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培训的回乡创业农民工,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五、认真做好统计报表工作。

乡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县外打工、就地转移、回乡创业、境外就业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情况认真统计,登记造册

按月上报有关报表。

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够,部分群众盲目外出打工,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导致外出人员有组织输出率较低,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季节性、体力型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是经费短缺。由于乡财政困难,解决外出人员培训、护送、基地考察、跟踪回访等各方面的时效性不够。

下一步的打算:

按照“巩固西部,扩大沿海,拓展规模,提升层次”的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乡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乡积极培养劳务输

转明星和劳务输转骨干,支持和鼓励发展民营企业,使输出劳务进入市场化运作。

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东南沿海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确保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计划在近几年内,将全乡40岁以下富余劳动力全部培训一次,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

3、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相关内容

  • 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
  • 按照工作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月时间,深入原安.灵芝.城川.雷大.治平和贾河6乡18村,采取走访农户.座谈交流.听取乡村汇报及核算对比等点面结合.归纳梳理的方式,对xx年以来农村劳务输转情况进行了调查.为确保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分别选择县域内位于北.中.南不同区域的好.中.差村进行了调查,共走 ...

  • 2011党寨中学劳动预备制培训计划
  • 甘州区党寨中学 2011年初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 培 训 计 划 二零一一年六月 党 寨 中 学 2011年初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培训 计 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工程,根据<张掖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大纲> ...

  • 2010考核汇报材料
  • 关于全市劳务输转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工作情况的汇报 敦煌市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8日 今天,酒泉市就业服务局副局长马剑同志一行检查考核我市2010年劳务输转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情况,这是对我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指导.首先,我代表敦煌市人民政府对马局长一行检查考核表示热烈欢 ...

  • 某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 区政府: 上半年我区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一手抓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 ...

  • 乡镇劳务工作总结
  • **乡属全县山区贫困乡镇之一,辖*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现有*户,*人。共有劳动力*人,其中:男*人,女*人;18—30岁的*人,31—40岁的*人,40岁以上的*人;小学文化的*人,初中文化的*人,高中文化的*人,高中以上的*人。20xx年全乡粮食总产量*万公斤,人均纯收入*元。由于受自然条件限 ...

  • 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 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立足优势,整合资源, 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 ...

  • 乡镇长培训心得体会
  • 2011年XX州乡镇长培训心得体会 XXX县XX乡人民政府乡长 XXX 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按排下,在县组织部的精心组织下,我参加了在州委党校的培训学习,在校期间,认真聆听了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各位学术专家深入浅出.非常精彩的讲课,使我们每位学员耳目一新,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强了信心, ...

  • 全民创业工作思路
  •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贯彻<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决定>的实施意见>,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业理念,掀起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热潮,推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创业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

  • 2013年春风行动工作总结
  • XX县 "2013年春风行动"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开展2013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的通知>(黔人社厅通 [2012]552号)文件精神及州局工作部署,我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和县妇联联合开展了"春风行动&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