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关于当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与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然而近年来,教育资源在分配上的不公平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事业建设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与空前的成就,但是教育公平领域依然存在着矛盾和问题。本文将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针对中国教育公平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改革思路与推进教育公平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公平 问题 改革策略

一、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公平,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即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资源教育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一般认为,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促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充分与自由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的公平又包括教育权利的公平与教育机会的公平。

19世纪初期,美国教育家贺拉斯·曼在《年度十二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是普及的,教育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此外他充分肯定了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视享受教育是人的“天赋民权”,任何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中谈到,在封建社会不存在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实现教育权利和机会的真正民主和平等,只有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人与人之间在教育上才是完全平等的,科学地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条件;而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鲍尔斯和金蒂斯在《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中以更敏锐的眼光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实现教育公平,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条件。

而在中国关于教育公平的著述中,学者们关于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有过深入研究分析。比如周洪宇在他《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一书中,通过对教育公平理论的阐释与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黄国泰在《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创新研究》中则从现代大学创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为教育公平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思

路和主张。但部分有关文献在某些理论认知上仍有混淆之处,比如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即使公平分配资源并不意味着机会均等,而张光丽在《教育公平新论》第四章中,却错误地将二者概念等同,从而导致结论不够客观和准确;而诸多文献中所分析的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大部分都局限于资源配置不公等方面,并不能做进一步的延伸与发散,比如毕业生就业难,这是当今的热点问题,教育不公平是引发该问题的因素之一,但是相关文献中却没有类似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因此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与措施。

二、问题提出

当代中国自建国以来,教育公平成为党和政府始终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机会,建立教育公平保障体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1、农村义务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中国政府日益关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两免一补”政策大大加快了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普九”进程,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经济、政策和法律上的保障。另外,国家利用科学技术,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解决我国广大农村教学资源匮乏问题,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2、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持续增长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一直保持了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稳定增长,高考招生录取过程逐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另外政府调控在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农民工子女是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衡量教育公平甚至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公平的有关规定以及一系列关于农民工

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政策性文件的出台,表明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改革发展重要成就,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和体制、机制等历史问题,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教育不公平问题还未得到根本好转。

1、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依然不平等,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仍不完善

近年来虽然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各级政府重视,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限制、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等原因,农民工子女依然无法享受平等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时,往往需要缴纳借读费,这不但反映了入学条件的不公,而且增加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另外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于政府搭建的简易学校,但是校舍环境差,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落后等原因,严重制约了农民工子女的进一步发展。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学业上成功的机会远远小于其他阶层,这种现象与教育不公平问题不无关联。与此同时,国家与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现有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政策和措施还不能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需要,例如国家关于每所高校贷款学生占在校学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0%的规定不可能照顾到所有贫困学生,另外现行高校资助政策在年最高贷款、限额最长还款期限及还款方式上有严格限制,这些现象都导致了贫困生教育公平权利的有效行使。

2、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生入学机会不公

现如今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一方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各个学校之间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例如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较好,并且拥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因此优秀教师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会首选城市,与此同时,更先进的教学资源也会更多流向城市而非落后的农村地区,导致城市学生能够比农村地区学生享有更加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广大学生家长出于为孩子前途考虑,他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从而导致优质教育资源供求矛盾突出,为一些学校借机乱收费从而获取利益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教育不公平问题。另外,受到学校分布、文化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以及考场腐败、“高考移民”等社会问题影响,学生入学机会不公问题凸显。例如2004年中央电视

台曾经披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自主招生非法敛财的事件以及几例“以钱买分”的恶性事件,均体现出当教育领域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弊端荼毒之时,社会对于教育秩序、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平等原则的维护仍然严重缺失,当学生无法享有平等的入学权利,那么教育公平则更是无从谈起。

3、教育不公平引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现如今由于毕业生人数过多,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据调查研究表明,毕业生就业在微观上会受到学校知名度、学生所学专业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中国的名牌院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会有更大的竞争力,用人单位往往会优先选择这一群体,而与此同时,更好的师资力量、更完备的教学资源也往往会优先流入这类院校,其余高校以及经济落后地区的院校由于条件限制,则无法给予本校学生优质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导致本校毕业生竞争力不足,就业面临困境。综上所述,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成为了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可行性建议

以上我们提到的高考移民、教育乱收费等现象,不但破坏了教育秩序,影响了教育事业的良好形象,增加了贫困人群的教育负担,而且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最终造成了教育不公平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发挥主人翁作用,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督促强有力措施的出台。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逐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面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平等,农村教育条件落后等问题,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应当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领导,把农村教育当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来抓;同时政府应当加大教育投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并多渠道筹措农村教育经费;农村教育人员应当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大胆创新,加强远程教育,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另外,国家应当加大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通过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与相应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保证贫困生教育权利的公平行使。

2、加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由于我国存在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当加大对落后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采用优惠政策积极引导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流入,鼓励、扶植民办教育的发展,并使得教育增量部分向落后地区倾斜,例如使得高等院校扩招的增量部分集中于贫困地区或者人口大省,从而加强城乡间、地区间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另外,面对“高考移民”、“以钱买分”、考场腐败等恶性现象,教育部门应当加强考试制度改革,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为重点工作,严格录取管理,加强对招生考试的监督工作,同时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以保障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的进程。

3、政府与学校应当强化毕业生服务区域的观念,毕业生应当调整就业心态 现如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与此同时,很多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一心想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而不愿在地方或基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对此,政府应该规定地方大学与区域的内在联系,强化毕业生服务区域的观念,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趋向,找准定位,以区域市场的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主动与地方对接和互动,根据基层媒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于地方和基层。另外,毕业生应当转变就业心态,制订长远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到基层媒体工作,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M].安徽合肥:教育出版社,2007.11

(2)黄国泰.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

(3)张光丽.教育公平新论[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9

关于当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与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然而近年来,教育资源在分配上的不公平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事业建设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与空前的成就,但是教育公平领域依然存在着矛盾和问题。本文将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针对中国教育公平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改革思路与推进教育公平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公平 问题 改革策略

一、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公平,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即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资源教育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一般认为,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促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充分与自由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的公平又包括教育权利的公平与教育机会的公平。

19世纪初期,美国教育家贺拉斯·曼在《年度十二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是普及的,教育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此外他充分肯定了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视享受教育是人的“天赋民权”,任何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中谈到,在封建社会不存在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实现教育权利和机会的真正民主和平等,只有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人与人之间在教育上才是完全平等的,科学地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条件;而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鲍尔斯和金蒂斯在《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中以更敏锐的眼光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实现教育公平,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条件。

而在中国关于教育公平的著述中,学者们关于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有过深入研究分析。比如周洪宇在他《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一书中,通过对教育公平理论的阐释与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黄国泰在《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创新研究》中则从现代大学创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为教育公平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思

路和主张。但部分有关文献在某些理论认知上仍有混淆之处,比如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即使公平分配资源并不意味着机会均等,而张光丽在《教育公平新论》第四章中,却错误地将二者概念等同,从而导致结论不够客观和准确;而诸多文献中所分析的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大部分都局限于资源配置不公等方面,并不能做进一步的延伸与发散,比如毕业生就业难,这是当今的热点问题,教育不公平是引发该问题的因素之一,但是相关文献中却没有类似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因此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与措施。

二、问题提出

当代中国自建国以来,教育公平成为党和政府始终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机会,建立教育公平保障体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1、农村义务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中国政府日益关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两免一补”政策大大加快了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普九”进程,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经济、政策和法律上的保障。另外,国家利用科学技术,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解决我国广大农村教学资源匮乏问题,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2、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持续增长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一直保持了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稳定增长,高考招生录取过程逐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另外政府调控在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农民工子女是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衡量教育公平甚至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公平的有关规定以及一系列关于农民工

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政策性文件的出台,表明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改革发展重要成就,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和体制、机制等历史问题,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教育不公平问题还未得到根本好转。

1、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依然不平等,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仍不完善

近年来虽然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各级政府重视,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限制、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等原因,农民工子女依然无法享受平等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时,往往需要缴纳借读费,这不但反映了入学条件的不公,而且增加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另外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于政府搭建的简易学校,但是校舍环境差,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落后等原因,严重制约了农民工子女的进一步发展。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学业上成功的机会远远小于其他阶层,这种现象与教育不公平问题不无关联。与此同时,国家与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现有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政策和措施还不能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需要,例如国家关于每所高校贷款学生占在校学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0%的规定不可能照顾到所有贫困学生,另外现行高校资助政策在年最高贷款、限额最长还款期限及还款方式上有严格限制,这些现象都导致了贫困生教育公平权利的有效行使。

2、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生入学机会不公

现如今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一方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各个学校之间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例如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较好,并且拥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因此优秀教师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会首选城市,与此同时,更先进的教学资源也会更多流向城市而非落后的农村地区,导致城市学生能够比农村地区学生享有更加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广大学生家长出于为孩子前途考虑,他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从而导致优质教育资源供求矛盾突出,为一些学校借机乱收费从而获取利益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教育不公平问题。另外,受到学校分布、文化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以及考场腐败、“高考移民”等社会问题影响,学生入学机会不公问题凸显。例如2004年中央电视

台曾经披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自主招生非法敛财的事件以及几例“以钱买分”的恶性事件,均体现出当教育领域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弊端荼毒之时,社会对于教育秩序、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平等原则的维护仍然严重缺失,当学生无法享有平等的入学权利,那么教育公平则更是无从谈起。

3、教育不公平引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现如今由于毕业生人数过多,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据调查研究表明,毕业生就业在微观上会受到学校知名度、学生所学专业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中国的名牌院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会有更大的竞争力,用人单位往往会优先选择这一群体,而与此同时,更好的师资力量、更完备的教学资源也往往会优先流入这类院校,其余高校以及经济落后地区的院校由于条件限制,则无法给予本校学生优质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导致本校毕业生竞争力不足,就业面临困境。综上所述,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成为了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可行性建议

以上我们提到的高考移民、教育乱收费等现象,不但破坏了教育秩序,影响了教育事业的良好形象,增加了贫困人群的教育负担,而且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最终造成了教育不公平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发挥主人翁作用,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督促强有力措施的出台。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逐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面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平等,农村教育条件落后等问题,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应当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领导,把农村教育当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来抓;同时政府应当加大教育投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并多渠道筹措农村教育经费;农村教育人员应当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大胆创新,加强远程教育,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另外,国家应当加大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通过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与相应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保证贫困生教育权利的公平行使。

2、加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由于我国存在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当加大对落后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采用优惠政策积极引导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流入,鼓励、扶植民办教育的发展,并使得教育增量部分向落后地区倾斜,例如使得高等院校扩招的增量部分集中于贫困地区或者人口大省,从而加强城乡间、地区间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另外,面对“高考移民”、“以钱买分”、考场腐败等恶性现象,教育部门应当加强考试制度改革,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为重点工作,严格录取管理,加强对招生考试的监督工作,同时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以保障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的进程。

3、政府与学校应当强化毕业生服务区域的观念,毕业生应当调整就业心态 现如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与此同时,很多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一心想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而不愿在地方或基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对此,政府应该规定地方大学与区域的内在联系,强化毕业生服务区域的观念,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趋向,找准定位,以区域市场的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主动与地方对接和互动,根据基层媒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于地方和基层。另外,毕业生应当转变就业心态,制订长远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到基层媒体工作,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M].安徽合肥:教育出版社,2007.11

(2)黄国泰.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

(3)张光丽.教育公平新论[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9


相关内容

  •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论当代社会的公平正义
  •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论当代社会的公平正义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对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当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公平正义问题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然后分析了当代中 ...

  • 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当代法治,社会公平的伦理基础
  • 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当代法治. 社会公平的伦理基础 李瑜青倡 Abstract Thehumanitiesspirithasarichcontentconcept,theauthorhascarriedonthethoroughanalysisforthis,simultaneouslypointedo ...

  • 关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心得体会范文3篇
  • 关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心得体会范文3篇 关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心得体会怎么写? 下面是xx 整理的关于决定当代中 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 关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心得体会范文一 "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 ...

  • 社会调查题目
  • 第一类:大学生的实际 1.关于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14.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调查 15.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 2.关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性的调查 3.关于大学生学风问题的调查 4.关于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调查 5.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 ...

  • 关于当代青年思想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 [特别关注] 关于当代青年思想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陈敏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当代青年群体可以概括为"70后"."80后"与"90后"三个年龄层次,其表现出来的共同思想状况为:价值观受市场经济影响,利益杠杆 ...

  • 公平的原则及当代意义
  • 公平的原则及当代意义 公平,从词义上来分析,公指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平指平等.平均.公平就是任何活动或组织的参与者的投入.获得等属性都是平均的,也就是公正而不偏袒.<管子·形势解>中就有"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战国 ...

  •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 ...

  • 试论墨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试论墨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杨列义 [摘要]墨子是我国最早的躬身实践的教育家.当今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做事.会做人,并在工作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墨子的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公平性,重视启发式教育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其注重实践性教学,并因材施教 ...

  •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教案
  •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思想政治必修模块一<经济生活>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综合探究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