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理解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传达学习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

  FF示范区传达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会议在政务大厦圆楼报告厅举行。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做好FF示范区2015年各项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FF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全面传达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唐明传达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精神,全国人大代表、FF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燕君芳结合实际作了补充发言,全国人大代表、FF安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汶霞参加会议。FF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主持会议。

  会上,郭社荣就FF示范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了安排部署。郭社荣强调,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是示范区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宣传“两会”精神,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落实“两会”精神上来,形成以“两会”精神推动发展的新局面。要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扎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盯全国、全省经济发展动向,把稳增长摆在首位,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确保示范区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要深入学习贯彻中、省领导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力争在提升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能力、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扎实推进深化改革,切实做好中省确定改革任务的承接,继续抓好农业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力争在探索自主改革方面形成亮点、走在全省前列。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改进作风,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把学习“两会”精神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提升示范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辐射带动能力、自身发展能力,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5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加强协商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继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之后党中央的又一个专门的纲领性文献。《意见》全面总结了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成功经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意见》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协商民主、为什么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怎样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

  为什么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协商民主建设。中共十八大提出,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2014年9月,在庆祝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又发表了重要的讲话,集中谈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特别是今年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大家可以看出,党中央特别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这是为什么?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大问题,我认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就是要破解“民主”这个中国和世界的共同性难题。“民主”是一个难题,不光是中国碰到这个难题,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碰到了这样的难题。大家知道,民主是一个好概念,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人们对于民主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现在没有哪一个国家说我们不搞民主,但是究竟怎么样搞民主,搞的什么民主,这个差别就大了,这源自于对民主理解的分歧。

  先从中国来讲,我们有一个提法叫做“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我觉得这个判断是对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就是靠民主起家的。中国共产党不是靠竞争选举来掌握政权,我们是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在武装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打“民主”这张牌,我们提出要建立人民民主制度。过去有一首歌,现在还在唱,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其中有一句歌词“要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达到的目的,提出的口号。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要解决民主问题?是因为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缺乏民主的传统。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回答中外记者团的提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中国是有缺点,而且是很大的缺点,这种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中国人民非常需要民主,因为只有民主,抗战才有力量,中国内部关系与对外关系,才能走上轨道,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国家,亦只有民主才能使中国在战后继续团结。”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讲的。邓小平同志也有过这样的判断,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缺乏民主,所以中国共产党要建立民主制度。正因为此,中国共产党迅速争取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支持和响应,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并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当时,只有极少数的政党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大陆。这么多的民主人士为什么相信共产党?是因为他们觉得共产党是要真搞民主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1949年,我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政协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效应的共同纲领,完成了协商建国的使命。

  在第一届政协的时候,我们对民主人士做了很好的安排,民主人士也特别感动。大家知道,民主党派基本上是不掌握军队的,没有一兵一卒,而政权是中国共产党给打下来的,但是共产党以博大的胸怀对民主党派进行了很高的安排。比如说,当时的国家副主席,民主人士占了一半;政务院副总理,民主人士占了一半;中央人民政府各部的部长,民主人士占了40%。

  后来我们在民主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应该说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的。主要原因是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左”的错误。我们今天倡导协商民主,就是要恢复建国之初的民主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要纠正我们过去在民主问题上发生的失误。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小平同志对发展民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他说了一段话,这段话跟毛泽东同志1944年那段话的意思是很接近的。小平同志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和打击,有时又重新滋长。”小平同志这段话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的。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掀起了民主建设的高潮。我对邓小平理论还是有一些研究的,我注意到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我们的发展战略讲得比较多也比较实,但是关于如何发展民主方面,小平同志实际上讲得并不具体,他主要强调了“两个不搞”。

  第一个是不搞文革式的大民主,这个东西不能搞了,因为我们吃亏了,他说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大民主不能再搞了,那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后来,我们在修改宪法的时候就把1975年宪法上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所谓的“四大自由”给删除了。为什么要删除?就是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重新发生。

  第二个小平同志主张不能搞的是什么?就是不能搞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因为资产阶级民主是三权分立,多党竞争两院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这个不能搞。“两个不搞”是我们当时对民主问题的认识,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发展民主问题上仍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现在有一个提法,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搞的比较好,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这个判断也不对。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这方面我们其实有很多重要的进展。比如,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普遍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度。这个就属于政治体制改革,比改革开放之前有很大进步。另外,我们努力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利的决策机制,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这个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进展。特别是我们积极发展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等等。这些都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进展。

  大家知道,中国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优先,首先是要实现温饱,改善群众生活水平,这个路子是对的。曾经有一个说法,说把中国的改革跟前苏联的改革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路子不大一样。中国是先从经济入手,首先实现温饱,改善群众生活水平,这个路子相对来说比较成功。前苏联的改革恰恰相反,他首先搞政治公开化,搞政治竞争,但是他的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搞好。比如,他的粮食产量还没有能够恢复到沙皇时期。在前苏联,一方面老百姓的生活很困难,另一方面高层又把过多的精力放到政治斗争中去,肯定是自找倒霉,但是中国的改革恰恰跟他相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民群众对行使表达权的要求就更为突出了。大家知道,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说我们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物质文化的需要应当包括政治上的需要,“需要”在不断地增长,你就要想办法满足这个需要,如果你满足不了,就会招致群众的不满。所以对我们来说,今天我们面临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民主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当时我们说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过去好改的东西都已经改完了,不好改的都留下来了,留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大家说什么东西最难啃?就是民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实际上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命题。这是从中国来看,民主问题越来越突出,今天我们要着手解决。

  从国际上看,民主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个问题解决没有?也没有解决。不少国家都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很好,要跟着他学,而西方国家也很重视民主模式的输出。有这么一个统计数字,实行选举民主的国家,1970年全世界有45个国家,现在大体上有115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都采取了这种竞争性选举民主的民主模式,而且从世界上看,这种民主模式还有蔓延的趋势。

  大家知道,这几年比较乱的地方是中东地区,就是伊斯兰世界。中东地区纷纷实行了西方的竞争性选举模式,这个确实是我们过去没有想到的。我举一个例子,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总统卡特的时候,曾经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说,美国人认为他们的民主制度是最好的,但是小平同志认为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不可能采取美国的民主制度。哪两类国家?第一个就是伊斯兰世界,伊斯兰世界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另外一个就是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人口也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这样的话世界上有五分之二的人口不会采取西方的民主模式,所以你美国也不要到处去推广你的制度。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是,伊拉克、叙利亚,然后埃及甚至利比亚等等国家都采取了这种制度。

  这些国家照搬西方民主模式,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可以说,总体上是经济滑坡、民不聊生、政局动荡、恶斗不断、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猖獗。特别是在伊拉克表现得最明显,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就是因为美国认为萨达姆搞独裁不民主,但是你不能因为别的国家没有民主制度就打人家,于是美国就找了一个理由,说萨达姆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以这个名义打伊拉克。美国把伊拉克打下来之后,建立了所谓的民主政府,但是伊拉克乱象丛生,宗教极端势力猖獗,所谓的民主政府一直控制不了局面。伊拉克有的老百姓就说了,过去萨达姆虽然独裁,但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还是不错的,因为当时伊拉克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9000多美元,比中国今天都高。结果萨达姆倒台后,经济一落千丈,出现了如此混乱的局面。有的老百姓就说,如果萨达姆还在,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结果把萨达姆给打死了,现在谁也控制不了局面。

  西方的民主制度究竟是好还是坏?说句实在话,西方往国外推销的民主制度,在别的国家往往“水土不服”。对这个问题,不光是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有切肤之痛,甚至包括西方的一些政治学家,有识之士也有这样的认识。去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名称是“西方的民主病在哪儿”。文章就是要反思这个问题,认为西方民主生病了,其中他们就承认说,独裁者被赶下台之后,反对派大多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政府。西方国家策动的所谓“颜色革命”,表面上看是得逞了一些图谋,但从根本上说是搬起石头既砸了别人的脚,也砸了自己的脚。

  可以说,民主问题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难题,我们党中央如果真破解了这个难题,那恐怕就不光是对中国的贡献了,那应当是对整个人类的贡献。

  这次《意见》中讲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形势上的分析,谈了“四个新”。其中一个“新”就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中国有中国的发展道路,西方有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现在就是这个发展道路在博弈,那究竟谁能取得成功,那就看谁搞的好。我们中国要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就要有我们所倡导的民主模式,所以协商民主就要提到前台。这是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破解民主难题。

  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政协的新年茶话会上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过去习总书记也多次讲过,“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共产党不怕问题,因为共产党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思考,来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总书记特别认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句话的含义很深,我们要琢磨这个“新的历史特点”,他的表现什么?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我们今天面临新的挑战,有新的课题。这个新的挑战是什么?我们看一看中国共产党先后所面临的问题就清楚了。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问题,按历史顺序是三个。最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打仗的问题。因为你要夺取政权,所以军事斗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证明了共产党能打仗,没有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我们又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搞经济?能不能搞建设?你打仗行,能征善战,但是你搞经济建设行吗?我们后来有一段时间确实不是很适应,你比如说我们用群众运动的办法搞经济,搞了大跃进、人民公社,那显然是不成功的,但是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解决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成果证明了共产党能搞经济搞建设。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来进行测算,说中国现在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当然我们不认这个帐。中国经济总量不小,但是按人均计算我们仍然是世界的80位之后,中国仍然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不要认这个老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搞经济搞建设,这个问题可以说得到了证明。

  中国共产党今天面临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回答。前面两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我们这一代来解决了,甚至我们这一代也解决不了,还需要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回答。

  2015全国两会解读:食品安全问题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近几年的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3月初,在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承办的“两会议食厅:2015年两会代表委员食品安全恳谈会”上,委员们就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提到,在产品上,要更多地运用新技术、新资源、新原料来保证更安全、更可靠的产品生产;在区域结构上,应特别注重推动行业内的均衡发展。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全产业链的发展,从原料基地、运输到末端储存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发展冷链物流就是提升和发展产品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近年来,虽然我国消费水平整体提升,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行业却屡遭质疑,福喜过期肉、顶新“黑心油”、昆明毒米线等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显示,82%的公众都高度关注食品安全,而38%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敲响警钟,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维护公众健康与安全,完善突发性的食品安全公共责任应急管理机制,并保障大众的食品安全责任问题,成为政府与消费者时下最关心的问题。

  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已高度重视,并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市场。但食品物流安全仍是许多食品生产企业的短板,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冷链物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更是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市场开发的重要时期。

  一个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是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组成。冷链物流要求食品在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但由于我国食品冷链尚未形成完整体系,部分产品在流入市场后存在冷链中断的现象。我国农副产品流通量中80%以上的生鲜食品是采取常温保存,个别国外媒体把中国冷冻冷藏供应链定位为“昂贵易耗损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要想消除此类的负面评价,必须长远规划,从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开始,

  此外,政府监管的不利也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频发的原因之一。比起冷链物流,我国政府更注重对于食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的把控,而忽视了冷链过程中的监管以及问责。据统计,仅2013年,我国就发布了冷链相关标准(国标、行标、地标)50余条,但冷链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或改善。一方面,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出台的冷链标准大多是推荐性的,而非强制性,这对于部分缺乏责任心的企业并非造成约束力。

  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保鲜是重点,也是难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食品市场,“十二五”期间,食品零售额、餐饮收入预计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新鲜冷冻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供需不平衡给冷链物流市场带来了无限商机,但能否把握机会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个保证食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供应链系统。同时,政府的有力监管也将维护整个食品行业的有序发展。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传达学习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

  FF示范区传达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会议在政务大厦圆楼报告厅举行。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做好FF示范区2015年各项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FF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全面传达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唐明传达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精神,全国人大代表、FF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燕君芳结合实际作了补充发言,全国人大代表、FF安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汶霞参加会议。FF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主持会议。

  会上,郭社荣就FF示范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了安排部署。郭社荣强调,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是示范区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宣传“两会”精神,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落实“两会”精神上来,形成以“两会”精神推动发展的新局面。要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扎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盯全国、全省经济发展动向,把稳增长摆在首位,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确保示范区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要深入学习贯彻中、省领导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力争在提升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能力、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扎实推进深化改革,切实做好中省确定改革任务的承接,继续抓好农业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力争在探索自主改革方面形成亮点、走在全省前列。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改进作风,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把学习“两会”精神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提升示范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辐射带动能力、自身发展能力,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5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加强协商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继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之后党中央的又一个专门的纲领性文献。《意见》全面总结了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成功经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意见》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协商民主、为什么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怎样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

  为什么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协商民主建设。中共十八大提出,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2014年9月,在庆祝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又发表了重要的讲话,集中谈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特别是今年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大家可以看出,党中央特别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这是为什么?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大问题,我认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就是要破解“民主”这个中国和世界的共同性难题。“民主”是一个难题,不光是中国碰到这个难题,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碰到了这样的难题。大家知道,民主是一个好概念,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人们对于民主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现在没有哪一个国家说我们不搞民主,但是究竟怎么样搞民主,搞的什么民主,这个差别就大了,这源自于对民主理解的分歧。

  先从中国来讲,我们有一个提法叫做“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我觉得这个判断是对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就是靠民主起家的。中国共产党不是靠竞争选举来掌握政权,我们是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在武装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打“民主”这张牌,我们提出要建立人民民主制度。过去有一首歌,现在还在唱,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其中有一句歌词“要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达到的目的,提出的口号。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要解决民主问题?是因为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缺乏民主的传统。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回答中外记者团的提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中国是有缺点,而且是很大的缺点,这种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中国人民非常需要民主,因为只有民主,抗战才有力量,中国内部关系与对外关系,才能走上轨道,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国家,亦只有民主才能使中国在战后继续团结。”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讲的。邓小平同志也有过这样的判断,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缺乏民主,所以中国共产党要建立民主制度。正因为此,中国共产党迅速争取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支持和响应,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并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当时,只有极少数的政党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大陆。这么多的民主人士为什么相信共产党?是因为他们觉得共产党是要真搞民主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1949年,我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政协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效应的共同纲领,完成了协商建国的使命。

  在第一届政协的时候,我们对民主人士做了很好的安排,民主人士也特别感动。大家知道,民主党派基本上是不掌握军队的,没有一兵一卒,而政权是中国共产党给打下来的,但是共产党以博大的胸怀对民主党派进行了很高的安排。比如说,当时的国家副主席,民主人士占了一半;政务院副总理,民主人士占了一半;中央人民政府各部的部长,民主人士占了40%。

  后来我们在民主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应该说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的。主要原因是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左”的错误。我们今天倡导协商民主,就是要恢复建国之初的民主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要纠正我们过去在民主问题上发生的失误。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小平同志对发展民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他说了一段话,这段话跟毛泽东同志1944年那段话的意思是很接近的。小平同志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和打击,有时又重新滋长。”小平同志这段话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的。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掀起了民主建设的高潮。我对邓小平理论还是有一些研究的,我注意到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我们的发展战略讲得比较多也比较实,但是关于如何发展民主方面,小平同志实际上讲得并不具体,他主要强调了“两个不搞”。

  第一个是不搞文革式的大民主,这个东西不能搞了,因为我们吃亏了,他说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大民主不能再搞了,那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后来,我们在修改宪法的时候就把1975年宪法上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所谓的“四大自由”给删除了。为什么要删除?就是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重新发生。

  第二个小平同志主张不能搞的是什么?就是不能搞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因为资产阶级民主是三权分立,多党竞争两院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这个不能搞。“两个不搞”是我们当时对民主问题的认识,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发展民主问题上仍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现在有一个提法,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搞的比较好,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这个判断也不对。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这方面我们其实有很多重要的进展。比如,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普遍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度。这个就属于政治体制改革,比改革开放之前有很大进步。另外,我们努力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利的决策机制,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这个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进展。特别是我们积极发展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等等。这些都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进展。

  大家知道,中国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优先,首先是要实现温饱,改善群众生活水平,这个路子是对的。曾经有一个说法,说把中国的改革跟前苏联的改革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路子不大一样。中国是先从经济入手,首先实现温饱,改善群众生活水平,这个路子相对来说比较成功。前苏联的改革恰恰相反,他首先搞政治公开化,搞政治竞争,但是他的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搞好。比如,他的粮食产量还没有能够恢复到沙皇时期。在前苏联,一方面老百姓的生活很困难,另一方面高层又把过多的精力放到政治斗争中去,肯定是自找倒霉,但是中国的改革恰恰跟他相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民群众对行使表达权的要求就更为突出了。大家知道,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说我们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物质文化的需要应当包括政治上的需要,“需要”在不断地增长,你就要想办法满足这个需要,如果你满足不了,就会招致群众的不满。所以对我们来说,今天我们面临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民主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当时我们说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过去好改的东西都已经改完了,不好改的都留下来了,留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大家说什么东西最难啃?就是民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实际上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命题。这是从中国来看,民主问题越来越突出,今天我们要着手解决。

  从国际上看,民主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个问题解决没有?也没有解决。不少国家都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很好,要跟着他学,而西方国家也很重视民主模式的输出。有这么一个统计数字,实行选举民主的国家,1970年全世界有45个国家,现在大体上有115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都采取了这种竞争性选举民主的民主模式,而且从世界上看,这种民主模式还有蔓延的趋势。

  大家知道,这几年比较乱的地方是中东地区,就是伊斯兰世界。中东地区纷纷实行了西方的竞争性选举模式,这个确实是我们过去没有想到的。我举一个例子,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总统卡特的时候,曾经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说,美国人认为他们的民主制度是最好的,但是小平同志认为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不可能采取美国的民主制度。哪两类国家?第一个就是伊斯兰世界,伊斯兰世界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另外一个就是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人口也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这样的话世界上有五分之二的人口不会采取西方的民主模式,所以你美国也不要到处去推广你的制度。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是,伊拉克、叙利亚,然后埃及甚至利比亚等等国家都采取了这种制度。

  这些国家照搬西方民主模式,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可以说,总体上是经济滑坡、民不聊生、政局动荡、恶斗不断、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猖獗。特别是在伊拉克表现得最明显,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就是因为美国认为萨达姆搞独裁不民主,但是你不能因为别的国家没有民主制度就打人家,于是美国就找了一个理由,说萨达姆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以这个名义打伊拉克。美国把伊拉克打下来之后,建立了所谓的民主政府,但是伊拉克乱象丛生,宗教极端势力猖獗,所谓的民主政府一直控制不了局面。伊拉克有的老百姓就说了,过去萨达姆虽然独裁,但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还是不错的,因为当时伊拉克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9000多美元,比中国今天都高。结果萨达姆倒台后,经济一落千丈,出现了如此混乱的局面。有的老百姓就说,如果萨达姆还在,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结果把萨达姆给打死了,现在谁也控制不了局面。

  西方的民主制度究竟是好还是坏?说句实在话,西方往国外推销的民主制度,在别的国家往往“水土不服”。对这个问题,不光是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有切肤之痛,甚至包括西方的一些政治学家,有识之士也有这样的认识。去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名称是“西方的民主病在哪儿”。文章就是要反思这个问题,认为西方民主生病了,其中他们就承认说,独裁者被赶下台之后,反对派大多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政府。西方国家策动的所谓“颜色革命”,表面上看是得逞了一些图谋,但从根本上说是搬起石头既砸了别人的脚,也砸了自己的脚。

  可以说,民主问题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难题,我们党中央如果真破解了这个难题,那恐怕就不光是对中国的贡献了,那应当是对整个人类的贡献。

  这次《意见》中讲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形势上的分析,谈了“四个新”。其中一个“新”就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中国有中国的发展道路,西方有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现在就是这个发展道路在博弈,那究竟谁能取得成功,那就看谁搞的好。我们中国要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就要有我们所倡导的民主模式,所以协商民主就要提到前台。这是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破解民主难题。

  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政协的新年茶话会上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过去习总书记也多次讲过,“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共产党不怕问题,因为共产党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思考,来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总书记特别认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句话的含义很深,我们要琢磨这个“新的历史特点”,他的表现什么?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我们今天面临新的挑战,有新的课题。这个新的挑战是什么?我们看一看中国共产党先后所面临的问题就清楚了。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问题,按历史顺序是三个。最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打仗的问题。因为你要夺取政权,所以军事斗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证明了共产党能打仗,没有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我们又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搞经济?能不能搞建设?你打仗行,能征善战,但是你搞经济建设行吗?我们后来有一段时间确实不是很适应,你比如说我们用群众运动的办法搞经济,搞了大跃进、人民公社,那显然是不成功的,但是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解决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成果证明了共产党能搞经济搞建设。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来进行测算,说中国现在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当然我们不认这个帐。中国经济总量不小,但是按人均计算我们仍然是世界的80位之后,中国仍然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不要认这个老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搞经济搞建设,这个问题可以说得到了证明。

  中国共产党今天面临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回答。前面两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我们这一代来解决了,甚至我们这一代也解决不了,还需要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回答。

  2015全国两会解读:食品安全问题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近几年的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3月初,在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承办的“两会议食厅:2015年两会代表委员食品安全恳谈会”上,委员们就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提到,在产品上,要更多地运用新技术、新资源、新原料来保证更安全、更可靠的产品生产;在区域结构上,应特别注重推动行业内的均衡发展。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全产业链的发展,从原料基地、运输到末端储存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发展冷链物流就是提升和发展产品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近年来,虽然我国消费水平整体提升,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行业却屡遭质疑,福喜过期肉、顶新“黑心油”、昆明毒米线等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显示,82%的公众都高度关注食品安全,而38%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敲响警钟,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维护公众健康与安全,完善突发性的食品安全公共责任应急管理机制,并保障大众的食品安全责任问题,成为政府与消费者时下最关心的问题。

  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已高度重视,并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市场。但食品物流安全仍是许多食品生产企业的短板,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冷链物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更是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市场开发的重要时期。

  一个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是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组成。冷链物流要求食品在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但由于我国食品冷链尚未形成完整体系,部分产品在流入市场后存在冷链中断的现象。我国农副产品流通量中80%以上的生鲜食品是采取常温保存,个别国外媒体把中国冷冻冷藏供应链定位为“昂贵易耗损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要想消除此类的负面评价,必须长远规划,从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开始,

  此外,政府监管的不利也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频发的原因之一。比起冷链物流,我国政府更注重对于食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的把控,而忽视了冷链过程中的监管以及问责。据统计,仅2013年,我国就发布了冷链相关标准(国标、行标、地标)50余条,但冷链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或改善。一方面,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出台的冷链标准大多是推荐性的,而非强制性,这对于部分缺乏责任心的企业并非造成约束力。

  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保鲜是重点,也是难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食品市场,“十二五”期间,食品零售额、餐饮收入预计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新鲜冷冻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供需不平衡给冷链物流市场带来了无限商机,但能否把握机会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个保证食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供应链系统。同时,政府的有力监管也将维护整个食品行业的有序发展。


相关内容

  •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试题研究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一.试题类型与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32分. ...

  •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 ...

  • 2015年两会团日活动策划
  • 1409团日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 "化"说两会,聚焦民生 二.活动背景: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15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 黑雅静2015第二一学期教师个人档案
  • 教师个人 专业发展档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 校: 职 务:所教学科: 姓 名: 抚宁六中 政 治 黑雅静 1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目 录 一.教师周学时及工作安排统计 表·························· 二.教师教学技能情 况··············· ...

  • 2015年"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
  • 今年5月17日是第25个"全国助残日",为推动我校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发展,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在学生中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校园环境,落实教育局及残联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二.活动宗 ...

  • 2016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 把准特点,灵活选做 ------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解读 高三语文教师 汤吉祥 2016年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2016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但仍需要认真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提升复习 ...

  • 2015党员冬训学习计划
  • 2015党员冬训学习计划一:2015党员冬训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为主线,团结和带领全校党员干部,以建幸福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要工作目标,为完成2 ...

  • 试论校园足球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 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体育科学进展, 2015, 3, 32-36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Research on the Campus Football 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 ...

  • 2015年医生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 2015医生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2015医生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一)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了在沪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烈反响.大家认为,"三严三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