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资料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一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这一章内容不太复杂,掌握划定的重点即可。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3 、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它们放在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来研究。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

2 、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 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

3 、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4 、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5 、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后,郡县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国。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尚书省。

7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惯称为三大阶梯。

8 、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是吐鲁蕃盘地。

9 、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乾隆年间最终确定的。

10、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注意前面是先分自然和人文,再从人文中分出经济和社会文化)

2 、地理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严格区分越来越难。

3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4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注意:这一条很可能考简答题,简记:为人类决定一切生物能量守恒一切活动)

5 、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的活动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因为第一它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6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

8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

9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11、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注意,江苏卷2001年专门考了简答题)

13、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三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 、自然经济就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

2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

3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们为了斗争而进行的改革,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如商鞅的“耕战”政策。

4 、农耕文明是指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成的人类文明。

5 、中国的农耕文明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由于黄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故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得到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发展,农耕区域才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

6 、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7 、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长期的对垒,也有相互的融合。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常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在对垒的同时,两种民族也在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8 、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文化。

9 、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10、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11、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四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1 、中国数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最显著的标志是土地所有制,因为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2 、夏商周时期,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接受,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这种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作制是由当时的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众人、协田是当时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

3 、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也就是“井田制”。

4 、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

5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促进了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的过度。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6 、中国的商品经济呈现波浪式前进的态势,较之于西欧,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它既是补充农耕经济不足的需要,也是满足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由于它对农耕经济的依附性,决定了它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7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简记:复多熟)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五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有三: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二是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三是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简记:早熟失调束缚)

2 、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从早熟的一面讲,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于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土地买卖出现在秦汉之际、农民较早地拥有了离开土地的自由等。从不成熟的一面讲,过于早熟的经济形态及时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否定作用被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及时化解或吸收。

3 、中国农耕社会经历多次王朝的盛衰交替,经历了多次的稳定与战乱交替,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4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对于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尤为明显。 5 、中国农耕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五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6 、西方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经济单位是领土庄园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六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简记:延续力包容力凝重性)

2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这种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和中华文明的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3 、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国文化的守旧性的重要原因。

4 、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5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一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这一章内容不太复杂,掌握划定的重点即可。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3 、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它们放在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来研究。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

2 、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 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

3 、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4 、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5 、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后,郡县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国。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尚书省。

7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惯称为三大阶梯。

8 、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是吐鲁蕃盘地。

9 、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乾隆年间最终确定的。

10、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注意前面是先分自然和人文,再从人文中分出经济和社会文化)

2 、地理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严格区分越来越难。

3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4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注意:这一条很可能考简答题,简记:为人类决定一切生物能量守恒一切活动)

5 、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的活动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因为第一它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6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

8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

9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11、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注意,江苏卷2001年专门考了简答题)

13、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三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 、自然经济就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

2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

3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们为了斗争而进行的改革,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如商鞅的“耕战”政策。

4 、农耕文明是指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成的人类文明。

5 、中国的农耕文明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由于黄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故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得到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发展,农耕区域才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

6 、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7 、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长期的对垒,也有相互的融合。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常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在对垒的同时,两种民族也在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8 、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文化。

9 、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10、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11、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四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1 、中国数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最显著的标志是土地所有制,因为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2 、夏商周时期,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接受,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这种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作制是由当时的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众人、协田是当时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

3 、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也就是“井田制”。

4 、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

5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促进了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的过度。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6 、中国的商品经济呈现波浪式前进的态势,较之于西欧,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它既是补充农耕经济不足的需要,也是满足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由于它对农耕经济的依附性,决定了它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7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简记:复多熟)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五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有三: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二是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三是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简记:早熟失调束缚)

2 、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从早熟的一面讲,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于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土地买卖出现在秦汉之际、农民较早地拥有了离开土地的自由等。从不成熟的一面讲,过于早熟的经济形态及时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否定作用被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及时化解或吸收。

3 、中国农耕社会经历多次王朝的盛衰交替,经历了多次的稳定与战乱交替,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4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对于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尤为明显。 5 、中国农耕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五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6 、西方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经济单位是领土庄园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六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简记:延续力包容力凝重性)

2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这种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和中华文明的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3 、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国文化的守旧性的重要原因。

4 、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5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相关内容

  • 语言学概论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 3.8.变形成词中的简缩成词 3.9.复合构词 3.10.附加构词 3.11.离合词和词组词 4.1.语法 4.2.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 4.3.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 9.3.外语教学的听说法 9.4.母语语言教学和语文教学 9.5.词典 9.6.语言词典 9.7.应用语言学 9.8.第二语言教学 9. ...

  • 全国2011年07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examebook.com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全国 2011年 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 ...

  • 2015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 ...

  • 2015年湖北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考试大纲国际经济组织法
  • 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信息最齐全最实用的湖北自考门户网站. 2015年湖北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考试大纲国际经济组织法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国际经济组织有关组织结构方面的法律规范,理解国际经济组织法的一般理论知识,着重领会对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影响较大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区域性国际 ...

  • 有2010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 2010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 ...

  •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

  • 全国2013年4月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 ...

  • 社会学概论_自考
  • 社会学概论_自考.txt2008太不正常了,一切都不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男足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男足还是正常的!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qu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一.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