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莫斯科红场

  1      5月9日,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俄罗斯,聚焦红场。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俄罗斯在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苏联、俄罗斯、红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对像我这样20世纪50年代出生,60年代末参军,70年代初入党的一代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记忆沉淀,寄托着爱恨交加的款款情愫。   时至今日,我看过遍数最多的影片是《列宁在十月》。“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那一句句经典对白,至今可以大段背诵。我看过最长的影片是《解放》。同为坦克兵,我为库尔斯克坦克大战的惨烈而震撼。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我读得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无疑是18、19世纪的俄罗斯和苏联的作品。   我一入伍就来到了被称为“反修前哨”的黑龙江。我所在的师曾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在老兵中流传着许多与报上不一样的、关于那场特殊战斗的一个个故事。   70年代初,我踏上了重兵屯集的珍宝岛战区,隔着乌苏里江第一次眺望苏联的土地,尽管茂密的森林遮住了我的视线,可内心却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70年代末,为策应南方战事,我所在的部队悉数开赴黑河战区。在黑龙江畔,我第一次看到了苏联的城市,尽管近在咫尺,却天各一方。   从我记事起,中苏两大盟国就开始论战、交恶,直到水火不容、兵戈相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89年5月16日,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手终于又握到了一起。对那段历史,一贯主张向前看的小平同志,以“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一言以蔽之。   “结束过去”不等于忘记过去。对于中苏两党的意识形态论战,小平同志作了这样的评价:“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很多空话。”然而,对于中苏两国领土主权的争端,小平同志却毫不相让地谈及了被沙俄侵占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以至于1929年苏联还占据了我们的黑瞎子岛。   在近现代史上,占领中国土地最多的是俄国人,杀中国人最多的是日本人。对此,每个中国人都没齿不忘。   环顾当今世界格局,与毛泽东1971年打开中美关系之门一样,小平同志1989年重启中苏关系大门,2005年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握手,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历史意义的大手笔。      2      2006年秋,我和我的同事们终于踏上了那片心驰神往的国土。在那里的每时每刻,现实中的俄罗斯与记忆中的俄罗斯,在我脑海里不停地切换和比对。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不论远东还是欧洲腹地,尽管三色旗取代了红色旗,双头鹰取代了镰刀斧头,但苏维埃的痕迹俯拾即是,就像在前苏时期,沙俄时代的痕迹俯拾即是一样。彼得大帝、十月革命、卫国战争,几乎在俄罗斯的每一个城市都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这使我想到了俄罗斯文化的包容性。   在与俄罗斯警界同仁和普通市民交流中,尽管政治态度、宗教信仰不尽相同,但多数人都给予历史以应有的尊重,他们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先人曾经创造的辉煌而自豪。这令我很欣慰,也很感动。   一到莫斯科,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了红场。   眼前的红场,比天安门广场小多了,比我心目中的红场也要小很多很多。红场上铺着小石块,使我想起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同行的几位同事也都生于50年代,大家都很兴奋,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终于来到了世界革命的心脏,咱们合个影吧!”   随着静穆的长队,我们走进了列宁的寝陵。列宁在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心目中都有着至高的地位。70年代,我曾买过一幅杭州织锦画,画的是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位于芬兰的一个湖畔与斯大林会面。苏联解体后,我收藏了一幅作于60年代初的油画《列宁在十月》。我对列宁的了解,来自苏联影片,来自他的著作。从不到二十岁起,我就似懂非懂地一遍又一遍读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谈到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毛泽东有两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选择。”   列宁陵墓的规模不是很大,也很简朴,但很厚重,给人踏实感。其设计风格有点像天安门两侧的观礼台,与身后的克里姆林宫很呼应,与整个红场建筑群浑然一体。据介绍,这是由有着“苏联人民建筑师”称号的阿・舒舍夫设计的。   陵寝内光线很暗,全部光线都聚焦在列宁那张生动的脸上,这使得列宁宽阔的额头泛着睿智的光芒。1924年1月21日,由于几年前遇刺,列宁56岁就去世了。与毛泽东一样,列宁生前也曾反对保留遗体、建造陵寝。但两位伟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使他们的遗体都以特殊方式保留了下来。   对待这一问题,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既然已经建了,作为历史,就应长久地保存下去。据说,列宁墓七十年来已接待了上亿名瞻仰者。与毛泽东纪念堂前每天络绎不绝的长队一样,这不正反映了人民对伟大导师的崇敬吗?   我也曾到过华盛顿。一向主张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对华盛顿纪念碑,林肯、杰弗逊纪念堂,罗斯福公园,也是顶礼膜拜的。   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有思想和精神的高地,需要有英雄情结的人民。因为在那片土地之上,英雄寄托着人民的期望。所以,要想摧毁一个民族,先要铲平这个民族思想和精神的高地,把这个民族心目中的英雄一个一个打翻在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历史人物私德上的瑕疵,大可不必求全责备。西方谚语说“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我坚信,尽管世事难料,但俄罗斯人民、中国人民对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永远不会抹杀。      3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庆典,并且亲切会见了20位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看到这些白发苍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前辈,作为同样参加过抗日战争老战士的后代,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我很感动。   尽管对于苏联在二战中的作为,西方和从苏联分离出去的国家有越来越多的非议,但我断言,面对法西斯的肆虐,如果没有苏联军民付出巨大牺牲的殊死抗击,如果斯大林也如法国的贝当一般举起白旗,世界历史将会改写。我注意到,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出席了庆典。   在克里姆林宫侧门广场,二战英雄朱可夫身着戎装,骑着高头大马,旁边是无名烈士墓。在深红色的大理石陵墓上,陈设着钢盔和转盘枪的青铜雕塑,墓碑上镌刻着一段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到处立碑是苏联的文化传统。在东北,不论是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样的大城市,还是绥芬河这样的边陲小城,都立有苏军纪念碑。在柏林国会大厦一侧,苏军更建造了一个硕大的纪念碑群。在我看来这是传承历史的有效方法。   在旅顺口,有一块鲜为人知的苏联红军墓地,那里安葬着参加过对日作战牺牲的苏军官兵,也葬着一些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苏联飞行员。据我抗美援朝纪念馆记载,在那场战争中,苏联空军始终有4-7个飞行团参战,共击落258架美国飞机。回家探亲时,我曾去那杂草丛生的陵园拜谒。大多数墓碑上都镶着照片,一张张年轻的脸,使我难以忘怀。   在和平年代生活久了的人,对战争的印象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中,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古训。   当我们一行恋恋不舍地告别红场,告别俄罗斯时,在老阿尔巴特大街上,我买了一尊列宁头像,买了一幅穿着裙子的俄罗斯少女伫立在海边放帆船的小幅油画。列宁那永向前驱的身姿、画中金发碧眼的小姑娘那天真无邪的眼神和彼得大帝那咄咄逼人的鹰一般目光,长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发稿编辑/姬鸿霞

  1      5月9日,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俄罗斯,聚焦红场。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俄罗斯在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苏联、俄罗斯、红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对像我这样20世纪50年代出生,60年代末参军,70年代初入党的一代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记忆沉淀,寄托着爱恨交加的款款情愫。   时至今日,我看过遍数最多的影片是《列宁在十月》。“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那一句句经典对白,至今可以大段背诵。我看过最长的影片是《解放》。同为坦克兵,我为库尔斯克坦克大战的惨烈而震撼。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我读得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无疑是18、19世纪的俄罗斯和苏联的作品。   我一入伍就来到了被称为“反修前哨”的黑龙江。我所在的师曾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在老兵中流传着许多与报上不一样的、关于那场特殊战斗的一个个故事。   70年代初,我踏上了重兵屯集的珍宝岛战区,隔着乌苏里江第一次眺望苏联的土地,尽管茂密的森林遮住了我的视线,可内心却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70年代末,为策应南方战事,我所在的部队悉数开赴黑河战区。在黑龙江畔,我第一次看到了苏联的城市,尽管近在咫尺,却天各一方。   从我记事起,中苏两大盟国就开始论战、交恶,直到水火不容、兵戈相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89年5月16日,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手终于又握到了一起。对那段历史,一贯主张向前看的小平同志,以“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一言以蔽之。   “结束过去”不等于忘记过去。对于中苏两党的意识形态论战,小平同志作了这样的评价:“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很多空话。”然而,对于中苏两国领土主权的争端,小平同志却毫不相让地谈及了被沙俄侵占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以至于1929年苏联还占据了我们的黑瞎子岛。   在近现代史上,占领中国土地最多的是俄国人,杀中国人最多的是日本人。对此,每个中国人都没齿不忘。   环顾当今世界格局,与毛泽东1971年打开中美关系之门一样,小平同志1989年重启中苏关系大门,2005年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握手,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历史意义的大手笔。      2      2006年秋,我和我的同事们终于踏上了那片心驰神往的国土。在那里的每时每刻,现实中的俄罗斯与记忆中的俄罗斯,在我脑海里不停地切换和比对。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不论远东还是欧洲腹地,尽管三色旗取代了红色旗,双头鹰取代了镰刀斧头,但苏维埃的痕迹俯拾即是,就像在前苏时期,沙俄时代的痕迹俯拾即是一样。彼得大帝、十月革命、卫国战争,几乎在俄罗斯的每一个城市都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这使我想到了俄罗斯文化的包容性。   在与俄罗斯警界同仁和普通市民交流中,尽管政治态度、宗教信仰不尽相同,但多数人都给予历史以应有的尊重,他们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先人曾经创造的辉煌而自豪。这令我很欣慰,也很感动。   一到莫斯科,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了红场。   眼前的红场,比天安门广场小多了,比我心目中的红场也要小很多很多。红场上铺着小石块,使我想起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同行的几位同事也都生于50年代,大家都很兴奋,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终于来到了世界革命的心脏,咱们合个影吧!”   随着静穆的长队,我们走进了列宁的寝陵。列宁在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心目中都有着至高的地位。70年代,我曾买过一幅杭州织锦画,画的是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位于芬兰的一个湖畔与斯大林会面。苏联解体后,我收藏了一幅作于60年代初的油画《列宁在十月》。我对列宁的了解,来自苏联影片,来自他的著作。从不到二十岁起,我就似懂非懂地一遍又一遍读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谈到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毛泽东有两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选择。”   列宁陵墓的规模不是很大,也很简朴,但很厚重,给人踏实感。其设计风格有点像天安门两侧的观礼台,与身后的克里姆林宫很呼应,与整个红场建筑群浑然一体。据介绍,这是由有着“苏联人民建筑师”称号的阿・舒舍夫设计的。   陵寝内光线很暗,全部光线都聚焦在列宁那张生动的脸上,这使得列宁宽阔的额头泛着睿智的光芒。1924年1月21日,由于几年前遇刺,列宁56岁就去世了。与毛泽东一样,列宁生前也曾反对保留遗体、建造陵寝。但两位伟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使他们的遗体都以特殊方式保留了下来。   对待这一问题,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既然已经建了,作为历史,就应长久地保存下去。据说,列宁墓七十年来已接待了上亿名瞻仰者。与毛泽东纪念堂前每天络绎不绝的长队一样,这不正反映了人民对伟大导师的崇敬吗?   我也曾到过华盛顿。一向主张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对华盛顿纪念碑,林肯、杰弗逊纪念堂,罗斯福公园,也是顶礼膜拜的。   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有思想和精神的高地,需要有英雄情结的人民。因为在那片土地之上,英雄寄托着人民的期望。所以,要想摧毁一个民族,先要铲平这个民族思想和精神的高地,把这个民族心目中的英雄一个一个打翻在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历史人物私德上的瑕疵,大可不必求全责备。西方谚语说“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我坚信,尽管世事难料,但俄罗斯人民、中国人民对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永远不会抹杀。      3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庆典,并且亲切会见了20位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看到这些白发苍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前辈,作为同样参加过抗日战争老战士的后代,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我很感动。   尽管对于苏联在二战中的作为,西方和从苏联分离出去的国家有越来越多的非议,但我断言,面对法西斯的肆虐,如果没有苏联军民付出巨大牺牲的殊死抗击,如果斯大林也如法国的贝当一般举起白旗,世界历史将会改写。我注意到,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出席了庆典。   在克里姆林宫侧门广场,二战英雄朱可夫身着戎装,骑着高头大马,旁边是无名烈士墓。在深红色的大理石陵墓上,陈设着钢盔和转盘枪的青铜雕塑,墓碑上镌刻着一段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到处立碑是苏联的文化传统。在东北,不论是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样的大城市,还是绥芬河这样的边陲小城,都立有苏军纪念碑。在柏林国会大厦一侧,苏军更建造了一个硕大的纪念碑群。在我看来这是传承历史的有效方法。   在旅顺口,有一块鲜为人知的苏联红军墓地,那里安葬着参加过对日作战牺牲的苏军官兵,也葬着一些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苏联飞行员。据我抗美援朝纪念馆记载,在那场战争中,苏联空军始终有4-7个飞行团参战,共击落258架美国飞机。回家探亲时,我曾去那杂草丛生的陵园拜谒。大多数墓碑上都镶着照片,一张张年轻的脸,使我难以忘怀。   在和平年代生活久了的人,对战争的印象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中,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古训。   当我们一行恋恋不舍地告别红场,告别俄罗斯时,在老阿尔巴特大街上,我买了一尊列宁头像,买了一幅穿着裙子的俄罗斯少女伫立在海边放帆船的小幅油画。列宁那永向前驱的身姿、画中金发碧眼的小姑娘那天真无邪的眼神和彼得大帝那咄咄逼人的鹰一般目光,长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发稿编辑/姬鸿霞


相关内容

  • 解放军副军长:俄十月革命应是中共思想故乡|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应是我党"思想故乡 安卫平 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莫斯科红场上盛大的阅兵活动,唤醒笔者对这个神圣日子的再思考:我们以怎样的姿态看待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胜利日".对待送给中国马克思主义"火种"的那场革命,是今日之华夏大地每名共产 ...

  • 走近纳米技术阅读答案
  • 阅读<走近纳米技术>一文,完成下题. 走近纳米技术 [阅读提示]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发生革命性的飞跃.从最初的分子.原子到电子以及质子.中子等更小的微粒的发现,人类正在不断揭开微观物质世界的神秘面纱.随着这一认识的不断深入,纳米技术应运而生.纳米技术也叫超微科技,是21世纪的一个全 ...

  • 普京为何极度蔑视中国的抗战贡献
  • 我国长期宣传,中国抗日战争为反法西斯作出重要贡献,伤亡3500万人.普京,在许多中国人心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形象,他的讲话被许多中国人奉为至理.那么,看看强悍的普京如何评价中国的抗战表现的. 5月9日电,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总统普京出席阅兵式,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 ...

  • 走近周恩来:讲述"总理与酒"的故事
  • 再过几天就是1月8日了,41年前的这天,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总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周总理身上的传奇故事永远不会消失,比如下面小红果要讲的"周总理能喝酒"这件事. 周总理与酒的故事有很多,下面,小红果讲述其中的三个经典故事~ 重庆谈判与国民党高层"拼酒" 1945 ...

  • 世界各国标志性建筑大全
  • 世界各国标志性建筑大全 2010-10-15 15:11:51|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世界各国标志性建筑大全 中国--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战国时期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王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 ...

  • 七下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 期末复习(一) 复习内容 认识大洲(一)(亚洲和欧洲) 复习要点 1 2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 ...

  • 前苏联笑话大全
  • 转发:史上最全苏联 GCD 笑话--每天看一段, 有助身心健康.史上最全苏联共产党笑话--每天看一段,有助身心健康."共产主义实现时警察还存 在吗?" "当然不.那时候所有公民都已经学会自己逮捕自己"0.某个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幅油画,题名叫<列宁在华沙& ...

  • 5.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 5.<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自己,我能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内容,体会本文"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一中心主题. 2.正确理解正文之前的引文的作用和表达的内容. 3.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片段
  • [精彩片段1]海浪在他脚下拍打着零乱的石堆,从遥远的土耳其刮来的干燥海风吹拂着他的脸.港湾的海岸呈不规则的弓形,一条钢骨水泥筑成的防波堤挡住了海浪.蜿蜒起伏的山脉延伸至海滨突然中断.城郊一幢幢白色小屋排列在山峰之中,伸展到很远的地方. 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秋风扫下的枯黄的枫叶缓缓地落在已很久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