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优秀导学案

一厘米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 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 体会文中比喻的妙处。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2. 难点: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皲j n裂:手足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皲同“龟”。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矜j n持:拘束。

检点: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战战兢兢:因害怕而微微发抖;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锲qi 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

雕刻。

犀x 利:(武器、语言等)锋利;锐利。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释然:形容疑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秉b ng公: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事)。

彬b n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沮丧:灰心失望。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

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

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

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现在,毕氏为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有《毕淑敏

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3.背景链接

毕淑敏常常把笔端深入到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揭示普通人最深的情感。在小

说《不变形的金刚》中,她描写了一位收入不高的母亲对儿子接受世俗感染的焦

虑与无奈,而在《一厘米》中,那位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的母亲,坚持为孩

子买车票的小事读来让人感动,让人亲切。在散文《婚姻鞋》中,她把婚姻比作

鞋,得出这样的结论“削足适履是一种遇人的残酷,郑人买履是一种智者的迂腐,步履艰难时,鞋与脚要精诚团结,平步青云时切不要将鞋抛弃„„当然,鞋比脚

贵重。当鞋确定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寥寥数语道出了她的婚姻观,霍达而明智。优美而不浮躁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毕淑敏的散文中处处散发着女性

的优美,《呵护心灵》、《你永不要说》、《带白蘑菇回家》等作品,没有华丽的词

语堆砌,然而文笔的流畅,字里行间的韵味和感情有一种表里如一的美感,这种

美感远比“一盏台灯、一帘窗纱、一只小猫等等”的气势真实得多,可爱得多,深沉得多。

二、研读课文

1. 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脉络。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2. 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

出的艰辛努力?

3. 做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三、小结

本文描写了一位普通母亲为孩子的成长所做出的艰辛努力,真是可怜天下父

母心。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预习

再次阅读课文,欣赏课文,说说陶影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

人物形象的?

二、课文分析

1. 陶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

2. 文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十分得要的作用,试找出几

处,加以分析。

讨论归纳:

3. 课文中用了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结合上下文,体会比喻句的表

达效果。

举例分析:

三、拓展

小说的主人公形象自身并不完美,家境也不富裕,但她对孩子进行了“全力

以赴的正面教育”,你能理解这位母亲的苦心吗?请谈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新的体验和认识。

四、作业

一、基础驿站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皲裂( ) ②吝惜( ) ③内疚( )④矜持(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刹那 古筝 竹笋 报消

B 、秉公 释然 耐烦 配服

C 、挑剔 帐蓬 冰晶 潇洒

D 、狡黠 内疚 反驳 无措

3. 判断下列词语解释的对错。

(1)温文尔雅:说话办事谦虚谨慎。( )

(2)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3)狡黠:本指狡猾奸诈,文中指耍小聪明。( )

(4)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

4. 按原文填空。

(1)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

像 。

(2)他顺手一指,墙上有条红线, 。

5. 《一厘米》是当代女作家 的作品。主人公是 ,作为一位

普通的母亲,她为孩子的 作出艰辛的努力。本文的情节是围绕 而展开的,而其中的关键是“ ”,但这一点关系着 ,虽然

引发的是一桩小事,折射出的却是母亲 ,映照的却是 。

二、综合园地

6. 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小也,你不够的。还差一厘米。”她温柔地说。 ( )

(2)陶影一个箭步冲过去,啪地一下打在孩子的头颅上,声音清脆,仿佛踩

破一个乒乓球。 ( )

(3)陶影觉得见了鬼:莫非孩子像竹笋一样见风就长? ( )

(4)她勃然大怒了:“谁叫你把瓜皮啃成这样! ” ( )

(5)陶影突然有些伤心,不就是一座庙吗? 怎么连妈妈都不等了,旋即又释然,

带儿子出来,不就是要让他快乐嘛! ( )

7.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本来不太喜欢网络歌曲, 不爱听《丁香花》,觉得它太平淡,

太简单,可我何曾知道它背后竞还有这样一段凄美的故事。 忍不住把它

重新听了一遍,不禁潸然泪下,才明白原来平淡才是 ,简单才是 。

A.更 于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B.也 但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C.更 但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D.也 于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8. 文中有不少独特形象的比喻句,如:“以她现有的家境培育出具有大家风

范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

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请分析下这句话。

9. 母亲节,班上开展“母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把这次活动的内容、收

获制作成手抄报,作为送给母亲的特殊礼物。请为手抄报写一段“编者的话”,

说明这期手抄报的主题。

一厘米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 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 体会文中比喻的妙处。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2. 难点: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皲j n裂:手足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皲同“龟”。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矜j n持:拘束。

检点: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战战兢兢:因害怕而微微发抖;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锲qi 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

雕刻。

犀x 利:(武器、语言等)锋利;锐利。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释然:形容疑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秉b ng公: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事)。

彬b n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沮丧:灰心失望。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

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

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

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现在,毕氏为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有《毕淑敏

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3.背景链接

毕淑敏常常把笔端深入到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揭示普通人最深的情感。在小

说《不变形的金刚》中,她描写了一位收入不高的母亲对儿子接受世俗感染的焦

虑与无奈,而在《一厘米》中,那位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的母亲,坚持为孩

子买车票的小事读来让人感动,让人亲切。在散文《婚姻鞋》中,她把婚姻比作

鞋,得出这样的结论“削足适履是一种遇人的残酷,郑人买履是一种智者的迂腐,步履艰难时,鞋与脚要精诚团结,平步青云时切不要将鞋抛弃„„当然,鞋比脚

贵重。当鞋确定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寥寥数语道出了她的婚姻观,霍达而明智。优美而不浮躁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毕淑敏的散文中处处散发着女性

的优美,《呵护心灵》、《你永不要说》、《带白蘑菇回家》等作品,没有华丽的词

语堆砌,然而文笔的流畅,字里行间的韵味和感情有一种表里如一的美感,这种

美感远比“一盏台灯、一帘窗纱、一只小猫等等”的气势真实得多,可爱得多,深沉得多。

二、研读课文

1. 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脉络。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2. 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

出的艰辛努力?

3. 做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三、小结

本文描写了一位普通母亲为孩子的成长所做出的艰辛努力,真是可怜天下父

母心。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预习

再次阅读课文,欣赏课文,说说陶影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

人物形象的?

二、课文分析

1. 陶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

2. 文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十分得要的作用,试找出几

处,加以分析。

讨论归纳:

3. 课文中用了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结合上下文,体会比喻句的表

达效果。

举例分析:

三、拓展

小说的主人公形象自身并不完美,家境也不富裕,但她对孩子进行了“全力

以赴的正面教育”,你能理解这位母亲的苦心吗?请谈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新的体验和认识。

四、作业

一、基础驿站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皲裂( ) ②吝惜( ) ③内疚( )④矜持(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刹那 古筝 竹笋 报消

B 、秉公 释然 耐烦 配服

C 、挑剔 帐蓬 冰晶 潇洒

D 、狡黠 内疚 反驳 无措

3. 判断下列词语解释的对错。

(1)温文尔雅:说话办事谦虚谨慎。( )

(2)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3)狡黠:本指狡猾奸诈,文中指耍小聪明。( )

(4)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

4. 按原文填空。

(1)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

像 。

(2)他顺手一指,墙上有条红线, 。

5. 《一厘米》是当代女作家 的作品。主人公是 ,作为一位

普通的母亲,她为孩子的 作出艰辛的努力。本文的情节是围绕 而展开的,而其中的关键是“ ”,但这一点关系着 ,虽然

引发的是一桩小事,折射出的却是母亲 ,映照的却是 。

二、综合园地

6. 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小也,你不够的。还差一厘米。”她温柔地说。 ( )

(2)陶影一个箭步冲过去,啪地一下打在孩子的头颅上,声音清脆,仿佛踩

破一个乒乓球。 ( )

(3)陶影觉得见了鬼:莫非孩子像竹笋一样见风就长? ( )

(4)她勃然大怒了:“谁叫你把瓜皮啃成这样! ” ( )

(5)陶影突然有些伤心,不就是一座庙吗? 怎么连妈妈都不等了,旋即又释然,

带儿子出来,不就是要让他快乐嘛! ( )

7.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本来不太喜欢网络歌曲, 不爱听《丁香花》,觉得它太平淡,

太简单,可我何曾知道它背后竞还有这样一段凄美的故事。 忍不住把它

重新听了一遍,不禁潸然泪下,才明白原来平淡才是 ,简单才是 。

A.更 于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B.也 但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C.更 但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D.也 于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8. 文中有不少独特形象的比喻句,如:“以她现有的家境培育出具有大家风

范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

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请分析下这句话。

9. 母亲节,班上开展“母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把这次活动的内容、收

获制作成手抄报,作为送给母亲的特殊礼物。请为手抄报写一段“编者的话”,

说明这期手抄报的主题。


相关内容

  • 月季品种资料整理(一)
  • 本文转自百度月季花吧http://tieba.baidu.com/p/2398384767 1.戏弄乔治亚 灌木,可做藤本,四季,黄色或杏黄色,芳香,开花性好,平均直径3.25英寸.中大型株型,丛生,抗病性好,高抗黑斑病,可做拱门等中小型藤本栽培,株高105-300厘米.花后需要常修剪以便促进开花. ...

  • 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天天练(强烈推荐)75
  • 34+41-13= 28+17+18= 78-20-40= 19+( )=61 65-( )=43 ( )-25=58 8角+5角=( )元( )角 2元+14元=( )元 44角=( ) 元( )角 12元6角=( ) 角 7×7= 7×4-14= 6×2+10= 95+14= 8+8+8+8+8 ...

  • 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题归纳
  • 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典型的应用题汇总 一.解题技巧: 最大公因数解题技巧: 通常从问题入手,所求的数量处于小数(即处于除数.商.因数)的地位时,因为小数(即处于除数.商.因数)是大数(即处于被除数.被除数.积)的因数,此时,所求的数量就处于因数的地位.如果出现相同的(公有的)/最长的所求数量,即求 ...

  • 浙教版全效学习八年级下册3章复习课
  • 类型之一 平均数 1.[2013·衡阳]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以班为单位参赛,评委组的各位评委给九(3)班的演唱打分情况为:89,92,92,95,95,96,97,从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的分数的平均数是最后得分,则该班的得分为__94__. 2.[2013·福州]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 ...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要求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指标及运用 (一)各年级的测试项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里设置了符合我国学校实际情况.简便易行的测试项目,他们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在多年来的学校体育实践中得到了证明,这些测试项目涵盖了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多个 ...

  •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 <毫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 ...

  • 2016年苏教版六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冲刺试题及答案(4)
  •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把1∶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改编题) 2.( )∶( )=0.6=( )÷10=( )% (改编题) 3.湖滨新区环湖大道,甲车5小时行完,乙车4小时 ...

  •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设计
  • 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1 ...

  • 六年级数学模拟考试卷
  • 六年级数学模拟考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611113 ÷6= += -= ×0= 7344857135÷= ×= (2.4+1.2)÷6= 0.25×4= 102109 71 1--= 24×20%= 88 二.填空题:(第13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