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管理及计算

第十一章 产品成本计算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成本计算制度的分类

(1)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和区别

(2)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和区别 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的应用 3.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4.三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重点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考点一】成本计算概述 一、成本的分类 二、成本计算的要求

1.正确划分各会计期间成本的费用界限; 2.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费用界限;

3.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4.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三、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注意不同成本计算制度之比较) 1.实际成本计算制度和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2.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3.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考点二】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主要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 类方法:一是“倒挤法”,即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用待分配费用减月末在产品成本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二是“分配法”,即将待分配费用按一定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配方法(六种)

分配率=

待分配的费用

完工产品分配标准产量+月末在产品分配标准

统一公式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分配标准

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分配标准

②定额比例法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1)联产品成本计算过程

第一阶段(分离前):联合产品明细账 第二阶段(分离后):分产品分设明细账 (2)联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

【考点三】成本计算的方法 一、三种方法的比较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及应用 (1)逐步结转分步法

第十二章 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作业成本计算概述

(1)产量基础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计算法 (2)作业的分类 2.作业成本计算

(1)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 (2)作业动因的分类

(3)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的相关程度 (4)作业成本的分配 3.作业成本管理

(1)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2)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分析 (3)成本降低的途径 【考点一】 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1.作业动因的分类 2.作业的分类

3.检查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相关程度 判断原则:

可决系数越接近1越好,但好坏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往往取决于主观态度。 4.建立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的作业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必须属于同一类作业;第二个条件是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三、作业成本计算

1.按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计算公式:

当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

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

当期实际作业产出

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成本=Σ(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

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成本+该产品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 2.按预算(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计算步骤及公式

(1)确定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

预计作业成本

预计(正常)作业产出

(2)按预算(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某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预算(正常)分配率×该产品实际耗用的作业量。 (3)计算当期投入的总成本。

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该产品当期发生的实际直接成本+该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 (4)计算、结转作业成本差异

作业成本差异=当期实际作业成本-已分配的作业成本(2) (5)会计期末进行作业成本差异调整 调整的方法有两种选择:

方法1: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调整当期营业成本(已销产品销售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作业成本

方法2:计算差异调整率,分配作业成本差异(将已分配作业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计算调整率

要区别不同作业,逐一计算调整率(有一个成本库就需计算一个调整率)。

某作业成本调整率=

该作业本期实际发生成本-本期已分配成本

本期已分配成本

②计算调整额

某项作业成本调整额=该项已分配作业成本×该作业成本调整率 ③将已分配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产品实际作业成本=Σ(某项已分配作业成本+该作业成本调整额) ④重新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直接成本+调整后的实际作业成本③ 重新计算完工产品、在产品成本,以及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账务处理:

分配差异: 借:生产成本 -X产品-XX作业

贷:作业成本-XX作业 【考点二】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区别 二、产品盈利分析

1.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为什么会使产品成本扭曲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容易造成成本扭曲。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夸大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虚减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扭曲现象会越严重。

2.产品盈利分析

1.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判断

2.增值与非增值成本的计算 (1)含义 (2)计算公式: 四、降低成本的途径

从作业成本管理的角度看,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是改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消除无增值作业。具体包括:

1.作业消除。作业消除主要是针对非增值作业而言的。

2.作业减少。是指降低作业的需求,包括对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需求。立即消除一项非增资作业是难于实现的,但是,经过努力可以降低对它的需求。

3.作业分享。这也是提高作业效率的一个途径。所谓分享,是说几种产品分享一项作业的产出。可为多种产品提供服务,扩大产出,则可避免能力的闲置。

4.作业选择。采用不同的作业,可以达到相同目的情况下,应选择成本最低的作业。

第十三章 成本控制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成本控制的原则

重点掌握经济原则(实用性、例外管理原则、重要性、灵活性)

2.标准成本的概念、种类(正常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和现行标准成本的含义及特点); 3.成本差异的计算

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考点一】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考点二】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分类

1.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2.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考点三】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1.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公式

价差(包括混合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量差(纯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考点四】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一、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特点 1.“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

无论是借方和贷方均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其余额亦反映这些资产的标准成本。 2.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成本差异

各差异账户借方登记超支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 3.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

各成本差异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反映了本期成本控制的业绩。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提示】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历史的一致性,以便使成本数据保持可比性,并防止信息使用人发生误解。 二、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程序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投产约当产量=月末在产约当产量+完工产品产量

第十四章 本量利分析与短期经营决策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成本按性态分类以及成本性态分析的历史资料分析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中重点掌握高低点法 2.本量利分析

(1)盈亏临界点和安全边际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2)敏感性系数的应用;

3.全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区别及有关计算; 4.短期经营决策

(1)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2)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5.短期经营决策方法的应用

重点掌握:特殊订单接收与否决策 与 联产品深加工与否决策 【考点一】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的进一步分类及特点

二、总成本性态模型的历史成本分析法 1.高低点法(代表性差)

2.散布图法(不可能十分精确,结果会因人而异) 3.回归直线法(计算精确,计算过程比较繁琐) 【考点二】本量利分析 一、基本损益方程

11

【考点三】盈亏临界分析

12

【考点五】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吸收成本法)的区别

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考点六】短期经营决策 一、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1.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2.无关成本

如果无论是否存在某决策方案,均会发生某项成本,那么就可以断定该项成本是上述方 14

1.总的方法与原则

(1)基本公式: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相关损益 (2

)决策原则:

单一方案:相关损益大于0,方案可行;

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选择相关损益最大的方案为优。 2.决策的具体方法

(1)若只有变动成本是相关成本 【提示】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单位贡献边际

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2)若除变动成本外还有其他成本是相关成本

决策方法: 决策原则:选择相关损益最大的方案为优

②差别损益法

15

决策原则:若差别损益(A-B)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 【提示】两个以上的方案比较,应用相关损益法简洁。 (3)若相关收入为0 ①当相关业务量确定时

16

第十五章 全面预算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全面预算的构成内容

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 2.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的特点和区别 (2)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掌握弹性预算法的两类:列表法和公式法的区别 3.现金预算的编制

4.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的编制 【考点一】全面预算的体系 一、全面预算的涵义及内容

二、全面预算的方法

1.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2.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 3.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三、弹性预算法

17

1.弹性预算的特点

(1)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2)弹性预算是按成本性态分类列示的,在预算执行中可以计算一定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便于预算执行的评价和考核。

五、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

18

六、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的编制

第十六章 责任会计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责任会计的原则 2.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

(1)成本中心: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两种类型不同的考核指标 制造费用的归属和分摊方法

(2)利润中心:掌握可控边际贡献和部门边际贡献的计算 (3)投资中心:投资贡献率和剩余收益的优缺点及其计算 3.各种内部结算价格的作用和制定原则 4.内部结算价格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考点一】责任会计的基础 19

【考点二】成本中心的定义、类型和考核指标

【考点三】 责任成本与可控成本

1.责任成本的定义: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2.责任成本计算的特点(与变动成本计算、制造成本计算的主要区别) 3.可控成本及其确定

【考点四】制造费用归属和分摊方法

制造费用的归属则比较困难。一般依次按下述五个步骤来处理:

20

【考点六】投资中心

一、投资中心的特点 1.特点:投资中心的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经理不仅能控制除公司分摊管理费用外的成本和收入,而且能控制占用的资产。

21

【考点七】内部结算价格

第十七章 绩效评价及激励模式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22

1.沃尔评分法

(1)财务指标选择的原则 代表性、相关性和可比性 (2)相对比率的计算 2.经济增加值 3.平衡记分卡

(1)由卡普兰和诺顿提出

(2)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财务、客户、运营和员工

(3)四方面的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平衡、绩效结果评价与营运过程的平衡 4.设计激励的原则以及激励模式

【考点一】沃尔评分法

综合评分=指标权重×相对比率 一、相对比率的计算

1.凡是实际数值大于标准数值属于理想的财务指标,其相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相对比率=

实际数值

标准数值

2.凡是实际数值大于标准数值属于不理想的财务指标,其相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相对比率=

标准数值-(实际数值-标准数值)

标准数值

3.凡是实际数值大于或小于标准数值,均属于不理想的财务指标,其相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相对比率=

标准数值-实际数值-标准数值

【考点三】资本成本的测算 23

【考点四】经济增加值的局限性

1.经济增加值是在利润的基础上计算的,基本属于财务指标,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

2.经济增加值实际上是一种经营业绩指标,主要用于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绩效,未能融合外部市场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经济增加值用于评价企业绩效,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限,需要结合经营管理的全程做出合理有效的改进。

【考点五】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系统引入一系列非财务因素,包括客户方面、运营方面

【考点六】短期激励模式与长期激励模式

企业短期激励有多种具体模式,目前主要是年终奖金制和年度薪酬制。 1.年终奖金制

年终奖通常有单项贡献奖和综合提成奖。 2.年度薪酬制

年度薪酬制,通常简称年薪制,是以年度为考核周期,将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绩效挂钩的一种薪酬模式。

一般而言,年薪主要有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绩效薪酬通常实行分档浮动,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又称风险薪酬。

长期激励的模式多种多样,一般有持续加薪、延期奖金和股票期权等。其中,股票期权是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份的权利。

24

25

第十一章 产品成本计算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成本计算制度的分类

(1)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和区别

(2)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和区别 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的应用 3.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4.三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重点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考点一】成本计算概述 一、成本的分类 二、成本计算的要求

1.正确划分各会计期间成本的费用界限; 2.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费用界限;

3.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4.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三、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注意不同成本计算制度之比较) 1.实际成本计算制度和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2.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3.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考点二】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主要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 类方法:一是“倒挤法”,即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用待分配费用减月末在产品成本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二是“分配法”,即将待分配费用按一定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配方法(六种)

分配率=

待分配的费用

完工产品分配标准产量+月末在产品分配标准

统一公式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分配标准

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分配标准

②定额比例法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1)联产品成本计算过程

第一阶段(分离前):联合产品明细账 第二阶段(分离后):分产品分设明细账 (2)联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

【考点三】成本计算的方法 一、三种方法的比较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及应用 (1)逐步结转分步法

第十二章 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作业成本计算概述

(1)产量基础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计算法 (2)作业的分类 2.作业成本计算

(1)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 (2)作业动因的分类

(3)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的相关程度 (4)作业成本的分配 3.作业成本管理

(1)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2)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分析 (3)成本降低的途径 【考点一】 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1.作业动因的分类 2.作业的分类

3.检查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相关程度 判断原则:

可决系数越接近1越好,但好坏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往往取决于主观态度。 4.建立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的作业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必须属于同一类作业;第二个条件是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三、作业成本计算

1.按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计算公式:

当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

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

当期实际作业产出

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成本=Σ(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

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成本+该产品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 2.按预算(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计算步骤及公式

(1)确定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

预计作业成本

预计(正常)作业产出

(2)按预算(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某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预算(正常)分配率×该产品实际耗用的作业量。 (3)计算当期投入的总成本。

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该产品当期发生的实际直接成本+该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 (4)计算、结转作业成本差异

作业成本差异=当期实际作业成本-已分配的作业成本(2) (5)会计期末进行作业成本差异调整 调整的方法有两种选择:

方法1: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调整当期营业成本(已销产品销售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作业成本

方法2:计算差异调整率,分配作业成本差异(将已分配作业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计算调整率

要区别不同作业,逐一计算调整率(有一个成本库就需计算一个调整率)。

某作业成本调整率=

该作业本期实际发生成本-本期已分配成本

本期已分配成本

②计算调整额

某项作业成本调整额=该项已分配作业成本×该作业成本调整率 ③将已分配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产品实际作业成本=Σ(某项已分配作业成本+该作业成本调整额) ④重新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直接成本+调整后的实际作业成本③ 重新计算完工产品、在产品成本,以及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账务处理:

分配差异: 借:生产成本 -X产品-XX作业

贷:作业成本-XX作业 【考点二】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区别 二、产品盈利分析

1.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为什么会使产品成本扭曲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容易造成成本扭曲。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夸大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虚减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扭曲现象会越严重。

2.产品盈利分析

1.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判断

2.增值与非增值成本的计算 (1)含义 (2)计算公式: 四、降低成本的途径

从作业成本管理的角度看,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是改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消除无增值作业。具体包括:

1.作业消除。作业消除主要是针对非增值作业而言的。

2.作业减少。是指降低作业的需求,包括对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需求。立即消除一项非增资作业是难于实现的,但是,经过努力可以降低对它的需求。

3.作业分享。这也是提高作业效率的一个途径。所谓分享,是说几种产品分享一项作业的产出。可为多种产品提供服务,扩大产出,则可避免能力的闲置。

4.作业选择。采用不同的作业,可以达到相同目的情况下,应选择成本最低的作业。

第十三章 成本控制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成本控制的原则

重点掌握经济原则(实用性、例外管理原则、重要性、灵活性)

2.标准成本的概念、种类(正常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和现行标准成本的含义及特点); 3.成本差异的计算

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考点一】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考点二】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分类

1.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2.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考点三】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1.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公式

价差(包括混合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量差(纯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考点四】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一、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特点 1.“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

无论是借方和贷方均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其余额亦反映这些资产的标准成本。 2.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成本差异

各差异账户借方登记超支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 3.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

各成本差异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反映了本期成本控制的业绩。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提示】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历史的一致性,以便使成本数据保持可比性,并防止信息使用人发生误解。 二、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程序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投产约当产量=月末在产约当产量+完工产品产量

第十四章 本量利分析与短期经营决策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成本按性态分类以及成本性态分析的历史资料分析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中重点掌握高低点法 2.本量利分析

(1)盈亏临界点和安全边际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2)敏感性系数的应用;

3.全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区别及有关计算; 4.短期经营决策

(1)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2)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5.短期经营决策方法的应用

重点掌握:特殊订单接收与否决策 与 联产品深加工与否决策 【考点一】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的进一步分类及特点

二、总成本性态模型的历史成本分析法 1.高低点法(代表性差)

2.散布图法(不可能十分精确,结果会因人而异) 3.回归直线法(计算精确,计算过程比较繁琐) 【考点二】本量利分析 一、基本损益方程

11

【考点三】盈亏临界分析

12

【考点五】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吸收成本法)的区别

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考点六】短期经营决策 一、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1.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2.无关成本

如果无论是否存在某决策方案,均会发生某项成本,那么就可以断定该项成本是上述方 14

1.总的方法与原则

(1)基本公式: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相关损益 (2

)决策原则:

单一方案:相关损益大于0,方案可行;

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选择相关损益最大的方案为优。 2.决策的具体方法

(1)若只有变动成本是相关成本 【提示】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单位贡献边际

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2)若除变动成本外还有其他成本是相关成本

决策方法: 决策原则:选择相关损益最大的方案为优

②差别损益法

15

决策原则:若差别损益(A-B)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 【提示】两个以上的方案比较,应用相关损益法简洁。 (3)若相关收入为0 ①当相关业务量确定时

16

第十五章 全面预算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全面预算的构成内容

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 2.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的特点和区别 (2)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掌握弹性预算法的两类:列表法和公式法的区别 3.现金预算的编制

4.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的编制 【考点一】全面预算的体系 一、全面预算的涵义及内容

二、全面预算的方法

1.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2.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 3.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三、弹性预算法

17

1.弹性预算的特点

(1)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2)弹性预算是按成本性态分类列示的,在预算执行中可以计算一定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便于预算执行的评价和考核。

五、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

18

六、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的编制

第十六章 责任会计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责任会计的原则 2.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

(1)成本中心: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两种类型不同的考核指标 制造费用的归属和分摊方法

(2)利润中心:掌握可控边际贡献和部门边际贡献的计算 (3)投资中心:投资贡献率和剩余收益的优缺点及其计算 3.各种内部结算价格的作用和制定原则 4.内部结算价格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考点一】责任会计的基础 19

【考点二】成本中心的定义、类型和考核指标

【考点三】 责任成本与可控成本

1.责任成本的定义: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2.责任成本计算的特点(与变动成本计算、制造成本计算的主要区别) 3.可控成本及其确定

【考点四】制造费用归属和分摊方法

制造费用的归属则比较困难。一般依次按下述五个步骤来处理:

20

【考点六】投资中心

一、投资中心的特点 1.特点:投资中心的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经理不仅能控制除公司分摊管理费用外的成本和收入,而且能控制占用的资产。

21

【考点七】内部结算价格

第十七章 绩效评价及激励模式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22

1.沃尔评分法

(1)财务指标选择的原则 代表性、相关性和可比性 (2)相对比率的计算 2.经济增加值 3.平衡记分卡

(1)由卡普兰和诺顿提出

(2)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财务、客户、运营和员工

(3)四方面的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平衡、绩效结果评价与营运过程的平衡 4.设计激励的原则以及激励模式

【考点一】沃尔评分法

综合评分=指标权重×相对比率 一、相对比率的计算

1.凡是实际数值大于标准数值属于理想的财务指标,其相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相对比率=

实际数值

标准数值

2.凡是实际数值大于标准数值属于不理想的财务指标,其相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相对比率=

标准数值-(实际数值-标准数值)

标准数值

3.凡是实际数值大于或小于标准数值,均属于不理想的财务指标,其相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相对比率=

标准数值-实际数值-标准数值

【考点三】资本成本的测算 23

【考点四】经济增加值的局限性

1.经济增加值是在利润的基础上计算的,基本属于财务指标,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

2.经济增加值实际上是一种经营业绩指标,主要用于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绩效,未能融合外部市场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经济增加值用于评价企业绩效,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限,需要结合经营管理的全程做出合理有效的改进。

【考点五】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系统引入一系列非财务因素,包括客户方面、运营方面

【考点六】短期激励模式与长期激励模式

企业短期激励有多种具体模式,目前主要是年终奖金制和年度薪酬制。 1.年终奖金制

年终奖通常有单项贡献奖和综合提成奖。 2.年度薪酬制

年度薪酬制,通常简称年薪制,是以年度为考核周期,将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绩效挂钩的一种薪酬模式。

一般而言,年薪主要有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绩效薪酬通常实行分档浮动,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又称风险薪酬。

长期激励的模式多种多样,一般有持续加薪、延期奖金和股票期权等。其中,股票期权是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份的权利。

24

25


相关内容

  •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一. 生产特点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因素: 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是区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二. 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我们知道,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有不同的特 ...

  • [成本会计]计算题
  • 成本会计计算及表格练习题 1..200×年某工业企业的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年度计划大修理费用为36000元,当年9月份, 该车间以支票实际支付的大修理费用为34500元. 要求:(1)编制1月份起到9月份止每月预提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 (2)编制9月份实际支付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 (3)编制10月份 ...

  • 成本会计学教案
  • <成本会计学>讲义 第1章 总论 学习目标: 1. 理解成本的内涵,以及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了解成本会计演进发展的几个阶段,理解成本会计的学科定位. 3. 明确成本会计的职能和成本会计的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之间.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 ...

  • 继续教育[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第十章生产成本的核算
  • 第 十 章 生产成本的核算 字体:大中小 打印:省纸版>>清晰版>>自定义>> 行距: 单倍 1.2单倍 1.5倍 1.7倍 2倍 字体: 大 中 小 隐藏: 答疑编号 手写板 ·怎样划分外商投资企业的支出.费用和成本? ·品种法和分类法的核算程序有何不同?其各自 ...

  • 注会财管-基础班-闫华红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
  • 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成本管理中比较重要的章节.从近三年的考试来看,除客观题外,还有可能出 本章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与2016年的教材相比增加了产品成本分类与变动成本法以及非制造业的成本计算等有关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 产品成本分类与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分类 1. ...

  • 第六章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 第六章 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与分批法 一.填空题 1.按照产品的 和成本计算的 ,可将品种法分为单一品种的品种法和多品种的品种法. 2.如果企业(或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是 费用:如果企业(或车间)生产两种或两种 以上以上的产品,就需要按照 分别开设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对于能够 ...

  • 2016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 <成本会计> 一.单选 A 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 ). 季节性生产企业 2.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 )条件. 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3.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时, ...

  •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平行结转分步法
  •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初级会计实务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知识点:平行结转分步法 ● 详细描述: ★平行结转分步法也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它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的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 ...

  • 用友NC-制造业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 制造业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1.关键目标 本解决方案重点解决制造业成本管理领域的如下关键问题: (1) 如何建立包括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于一体的闭环成本管理体系: (2) 如何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 (3) 如何对具有不同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制造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 (4) 如何将传统的多级成 ...

  • 成本会计机考复习(总)
  • 1 2 3 4 5 6 7 8 9 " 待摊费用" 账户月末可能( B ).B. 有借方余额 " 废品损失" 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 B ).B.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 废品损失" 账户借方不能反映( D ).D. 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