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高华病逝

时间: 2011-12-28 09:16:09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孟迷  发表评论>>

关键词: 高华 对苏外交 著名主持人 革命年代 思想

内容摘要: 据了解,高华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30日上午8时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前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著名历史学家高华老师

高华年轻时候的照片。

高华著作《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孟迷)据南京大学官方微博昨日公布的消息,南京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高华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2月26日晚辞世。

高华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史专家。他于1954年生于南京,1971年到1978年曾做过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后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此后还先后在台湾政治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

高华的学术研究、著作以严谨客观著称,其学术成果得到杨振宁、王元化、陈方正、吴敬琏等一大批学者的肯定。高华的著作和重要论文包括:《革命年代》、《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1932-1945)》、《论孙科革新国民党的努力及其失败》、《关于国民政府“南京十年”的若干问题》等。

据了解,高华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30日上午8时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

名家微博悼念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刚刚接到高华学生的通知,告诉我高华在凌晨去世了。上星期六我去见他,感觉他的生命已经无多,但没想到这么快。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前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著名主持人杨锦麟:朱大可年前曾发短信,告高华因治病花费甚多,经济上有些读书人难以启口的窘迫,盼我能代为呼吁有钱的熟人募一点款,解燃眉之急。我认识的有钱人不多,有钱的人不一定都会慷慨解囊,我只能借助微博呼吁,后来大可又说,高华教授不喜欢这样的做法,我只好删除了那则微博。想起这段事,心里很是酸楚。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高华教授生命不息,笔耕不辍。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发表的遗作:《读王鼎钧的【文学江湖】:冷战年代一位读书人的困窘和坚守》,发表在今年6月的台湾《思想》杂志18期,感谢主编钱永祥先生提供电子版文档,作为最后的纪念。

评论家鄢烈山:听到高华教授去世的消息很难过。他与肝病苦斗了4年,多么渴望能写完他想写的著作。难忘高华先生对我的知遇之恩。高华兄在天上注视着中国的改革进程!

悼高华

http://fenglanrui.blog.hexun.com/71810328_d.html

哀哉高华, 壮年早殇。

忘年之交, 岂不心伤?

感君辛劳, 直指骄阳。

思君坚强, 勇于担当。

忽尔永别, 愁肠千结。

呜呼痛哉, 伏维尚飨。

——冯兰瑞

2011.12.28

温相:高华的可贵之处 [原创 2011-12-30 08:46:27]

http://wenxiang007.blog.hexun.com/71815522_d.html

以前傅斯年把史学叫做史料学,有些极言之,但也生动的说明史料之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所在。俗话说,一条史料打翻一船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就党史而言,史料极难求证者比比皆是,因为党史从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历史,而首先是政治史。这也就注定了它的研究的不易。举凡研究党史的人也都该知道这份冷暖。这个史料求证的难度除开散失、错漏等客观因素外,主观因素中更占了很大比例。比如说你要去档案馆省级以上的了解一下党史上的某些资料,好吧,提供若干证件不说,有些史料不仅不准你引用,也不准你复印,有时候甚至抄写都很困难。当然,除非你认识人,不过,认识人的前提下也要看这个史料的保密程度和重要程度。自古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里的“失身”可不是流氓要干你前面或者后面,而是要砍你的脑袋。

近些年以来,党史研究引用大量外国解密资料或者本国内罕见资料的成了香饽饽,这也难怪,一分辛苦一分耕耘也就应该有一份收获或者一份喝彩。但这些资料的来源也有若干不足为外人道的地方。就以国内的资料来说,有些教授或者学者利用自己的学生或者熟人的关系弄到这些宝贝,放在自己书中,没出事还算是万幸,一旦有人较真的话,牵连的就不止是作者了。

有人说高华的书都是引用公开资料的,不足为奇云云,这是傻逼们的论调,不值一驳。其实,只要了解高华的为人,就会知道这正是高华的难能可贵之处,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个史学研究者的厚朴之处。

高华不是没有这方面的便利条件,但他从来不借用,也不使用,他知道党史研究的风险和意外,他不想因为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导致局外人受伤害,这么多年来,为了文字而蒙冤的事情太多了。

而且,高华从公开资料中梳理出来的东西并不见得比“独得之秘”减色多少,相反有些地方更为精彩。

历史学者的史德不独在修史本身,也在修史之外。

时间: 2011-12-28 09:16:09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孟迷  发表评论>>

关键词: 高华 对苏外交 著名主持人 革命年代 思想

内容摘要: 据了解,高华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30日上午8时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前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著名历史学家高华老师

高华年轻时候的照片。

高华著作《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孟迷)据南京大学官方微博昨日公布的消息,南京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高华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2月26日晚辞世。

高华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史专家。他于1954年生于南京,1971年到1978年曾做过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后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此后还先后在台湾政治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

高华的学术研究、著作以严谨客观著称,其学术成果得到杨振宁、王元化、陈方正、吴敬琏等一大批学者的肯定。高华的著作和重要论文包括:《革命年代》、《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1932-1945)》、《论孙科革新国民党的努力及其失败》、《关于国民政府“南京十年”的若干问题》等。

据了解,高华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30日上午8时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

名家微博悼念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刚刚接到高华学生的通知,告诉我高华在凌晨去世了。上星期六我去见他,感觉他的生命已经无多,但没想到这么快。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前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著名主持人杨锦麟:朱大可年前曾发短信,告高华因治病花费甚多,经济上有些读书人难以启口的窘迫,盼我能代为呼吁有钱的熟人募一点款,解燃眉之急。我认识的有钱人不多,有钱的人不一定都会慷慨解囊,我只能借助微博呼吁,后来大可又说,高华教授不喜欢这样的做法,我只好删除了那则微博。想起这段事,心里很是酸楚。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高华教授生命不息,笔耕不辍。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发表的遗作:《读王鼎钧的【文学江湖】:冷战年代一位读书人的困窘和坚守》,发表在今年6月的台湾《思想》杂志18期,感谢主编钱永祥先生提供电子版文档,作为最后的纪念。

评论家鄢烈山:听到高华教授去世的消息很难过。他与肝病苦斗了4年,多么渴望能写完他想写的著作。难忘高华先生对我的知遇之恩。高华兄在天上注视着中国的改革进程!

悼高华

http://fenglanrui.blog.hexun.com/71810328_d.html

哀哉高华, 壮年早殇。

忘年之交, 岂不心伤?

感君辛劳, 直指骄阳。

思君坚强, 勇于担当。

忽尔永别, 愁肠千结。

呜呼痛哉, 伏维尚飨。

——冯兰瑞

2011.12.28

温相:高华的可贵之处 [原创 2011-12-30 08:46:27]

http://wenxiang007.blog.hexun.com/71815522_d.html

以前傅斯年把史学叫做史料学,有些极言之,但也生动的说明史料之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所在。俗话说,一条史料打翻一船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就党史而言,史料极难求证者比比皆是,因为党史从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历史,而首先是政治史。这也就注定了它的研究的不易。举凡研究党史的人也都该知道这份冷暖。这个史料求证的难度除开散失、错漏等客观因素外,主观因素中更占了很大比例。比如说你要去档案馆省级以上的了解一下党史上的某些资料,好吧,提供若干证件不说,有些史料不仅不准你引用,也不准你复印,有时候甚至抄写都很困难。当然,除非你认识人,不过,认识人的前提下也要看这个史料的保密程度和重要程度。自古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里的“失身”可不是流氓要干你前面或者后面,而是要砍你的脑袋。

近些年以来,党史研究引用大量外国解密资料或者本国内罕见资料的成了香饽饽,这也难怪,一分辛苦一分耕耘也就应该有一份收获或者一份喝彩。但这些资料的来源也有若干不足为外人道的地方。就以国内的资料来说,有些教授或者学者利用自己的学生或者熟人的关系弄到这些宝贝,放在自己书中,没出事还算是万幸,一旦有人较真的话,牵连的就不止是作者了。

有人说高华的书都是引用公开资料的,不足为奇云云,这是傻逼们的论调,不值一驳。其实,只要了解高华的为人,就会知道这正是高华的难能可贵之处,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个史学研究者的厚朴之处。

高华不是没有这方面的便利条件,但他从来不借用,也不使用,他知道党史研究的风险和意外,他不想因为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导致局外人受伤害,这么多年来,为了文字而蒙冤的事情太多了。

而且,高华从公开资料中梳理出来的东西并不见得比“独得之秘”减色多少,相反有些地方更为精彩。

历史学者的史德不独在修史本身,也在修史之外。


相关内容

  • 省级四好少年事迹材料
  • 篇一: "四好少年"高华事迹材料 高华,倪洼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范文之事迹材料:"四好少年"事迹材料-高华.在班中担任学习委员职务,开朗热情,乐于助人;学习优秀,兴趣广泛;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同学们的好朋友,老师的好帮手.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乐于助人.每当有 ...

  • 私募股权投资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 私募股权投资(VC/PE).资本运营与企业上市高级研修班 ★强大的师资阵容-----国内首次汇集政府.资本运营.投融资.金融行业领袖.顶级专家和知名学者 ★专业视角解读.家教式研修-----现场实时分析解答问题 ★政策及市场变化的及时剖析-----及时解读最前沿的政策及 ...

  • 评东晋的风流宰相--谢安
  • 第17卷第1期 2004年2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Ⅵ17No1ofNenji"gUniversityofScienceendTechnologyFeb2004 评东晋的风流宰相--谢安 高华平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武汉430079) 摘要:对于东晋的一代名相- ...

  • 包遵信先生病逝 11月3日举行告别仪式
  • 著名学者包遵信先生病逝 著名学者包遵信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0月28日1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在6天之前,包遵信突发大面积脑溢血,经抢救, 处于深度昏迷之中,靠仪器和药物维持生命.包遵信先生的告别仪式等善后事宜另行通告. 包遵信先生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他主编的&l ...

  • 细说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天皇,排第一那位绝对当之无愧!
  • 经常有很多关于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排行榜,可以说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排行,这是见仁见智的,无非就是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明成祖.清圣祖等皇帝,现在来看看有点新意的排名,就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天皇,看看你对日本天皇的了解有多深,排第一那位绝对是当之无愧(注意:日本第一代神武天皇有大 ...

  • 英雄难过美人关
  • -- 历史中的男女那些事(一) 彭超 今天 11:37 分享 (图注:电视剧新<三国>中的吕布与貂蝉: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才知道,法国总统奥郎德同志,不仅没跟他女友结婚,他女友也没跟其丈夫离婚!在法国政治与性哪有美国那样的界限啊!"早上在床上看到朋友圈的这条感慨后 ...

  • 沈从文与边城
  • 沈从文介绍: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 ...

  • 100条历史典故_读懂古中国
  •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古中国 2015-10-21 此文收录了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存下来,慢慢看.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 ...

  • [今日历史]1月28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一.大事记 84年前的今天,1932年1月28日: 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 30年前的今天,1986年1月28日: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 48年前的今天,1968年1月28日: 美载有氢弹的飞机坠毁于格陵兰. 19年前的今天,1997年1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