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试卷分析教案

四年级(下)期终试卷分析

黄玮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书写汉字、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及各类句式的改变,巩固用不同的句

式表达同一意思的能力。

2、 分析在阅读练习中出现的错题,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根据提示复

述、概括课文”的方法。

3、巩固已经掌握的句式的改变、按要求写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并回答问

题等内容,针对出错的习题举一反三 ,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总评:

本次期终练习我班共有40人参加考试,总分 分 ,平均分 分,及格

率为 %,优秀率为 %。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

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

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

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

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

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

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

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

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

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

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三、四题,学生的得分情

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二题学生基本上能回答出“目”、“眼”的思。

第八题的考察的是上半学期的课文,节选课文不是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对此有

些遗忘了,回答得不是很好。这说明学生平时对课文重理解轻积累,今后应加强

这方面的练习。

2、阅读练习中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答题情况不尽如人意。如让学生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句、根据节选内容选用关联词造句中,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很理想,有些

同学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也有些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

3、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劲。如请学生写出“从和狗的争斗的过程

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看到这样的理解性较强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

有些同学只是针对课文内容就事论事,不能透过表面事例去看实质,有的学生知

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对于习作《发生在( )的一件事》,有些学生写的事情地点有所变动,有

的学生没有写出这件事所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今后应在平时多加进行生活中的小

练笔,加强对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二、分析:

(一)基础:

典型错题:

1、老师亲切地对张兰说:“只要你认真仔细,就一定会有进步。”(改为间接叙述

的句子,意思不变)

(1)错误:

老师亲切地告诉张兰,只要张兰认真仔细,就一定会有进步。

(2)分析指导:

句中“张兰”属于第二次出现了,可以用她来替代。

(3)巩固练习:

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4.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5.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4)练习讲评

2、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想象他做实验时的环境、

动作,把他的“勇”写具体。

(1)错误:

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那天,(电闪雷鸣,富兰克林到

野外去放风筝。)

(2)分析指导:

练习中要求写出富兰克林的动作,学生只是说到“放风筝”,没有写出文中

为表达他的“勇”而用到的一系列动词。学生的答题中没有通过对动作的描写来

反映出富兰克林的“勇”。

(3)巩固练习:

哥伦布是个善于发现、勇于实践的人。(想象他在竖立鸡蛋时的环境、动作,

把他的“勇于实践”写具体)。

(4)学生练习、交流,讲评:

有没有在动作的描绘中,体现哥伦布的“勇于实践”。

(二)阅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纠缠不清”在文中具体指:( )。

(1)错误:

“纠缠不清”在文中具体指:( 狗跟着我,对着我叫 )。

(2)分析指导:

“纠缠不清” 的意思是:有意找麻烦,抓住一点不肯放手。学生的答题中没

有体现:不肯放手,反复的意思,只是在文中找到了相应的句子,没有根据词语

做进一步的解释。

(3)巩固练习:

1.“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可耻”在文中具体指( )。

2.“我看见狗便不再逃避。”“逃避”在文中具体指( )。

(4)评讲:

“可耻、逃避”的意思,一定要练习上下文,写出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2、简答题:从和狗的抗争的过程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1)错误:

从和狗的抗争的过程中,作者想告诉我们看到狗不要害怕,狗并不会伤害我

们,它只是朝我们叫。

(2)分析指导:

学生看到这样的理解性较强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学生只是针对课文内容就

事论事,不能透过表面事例去看实质。狗,是虚张声势的,那么,我们把它引申

到我们的生活中,“狗”又代表着哪些人或者事物呢?

学生交流后再小结:我们看完一篇文章,要去想一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

么,他想告诉我们的一定是文章内容中所包含的更进一步地深刻道理,比如该如

何做人,如何处事等等。在表达中,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

(3)巩固练习:

《烧开一壶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

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 顷)

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

于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

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 净)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

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

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准备充足,水不一会就烧开了。

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烧开?”青年想了一会,

摇了摇头。智者说:“( )那样,( )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水壶装

了太多水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的柴,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水烧开,你或

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

青年(晃 恍)然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去掉了许多,只留

下了最近的几个,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几年后,他的目标基本

上都实现了。

( )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 )会一步步走向成

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另外,我们只有不断地捡拾“柴”,才能使人生

不断加温,最终让生命沸腾起来。

1. 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青年回来的时候,发现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他想(

)。

(2)当智者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他该怎样把水烧开?他又想( )。

2.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读了短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4)练习讲评:

通过用一定量的柴火烧一定量的水,引申到生活中,文章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年级(下)期终试卷分析

黄玮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书写汉字、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及各类句式的改变,巩固用不同的句

式表达同一意思的能力。

2、 分析在阅读练习中出现的错题,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根据提示复

述、概括课文”的方法。

3、巩固已经掌握的句式的改变、按要求写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并回答问

题等内容,针对出错的习题举一反三 ,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总评:

本次期终练习我班共有40人参加考试,总分 分 ,平均分 分,及格

率为 %,优秀率为 %。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

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

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

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

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

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

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

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

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

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

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三、四题,学生的得分情

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二题学生基本上能回答出“目”、“眼”的思。

第八题的考察的是上半学期的课文,节选课文不是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对此有

些遗忘了,回答得不是很好。这说明学生平时对课文重理解轻积累,今后应加强

这方面的练习。

2、阅读练习中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答题情况不尽如人意。如让学生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句、根据节选内容选用关联词造句中,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很理想,有些

同学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也有些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

3、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劲。如请学生写出“从和狗的争斗的过程

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看到这样的理解性较强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

有些同学只是针对课文内容就事论事,不能透过表面事例去看实质,有的学生知

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对于习作《发生在( )的一件事》,有些学生写的事情地点有所变动,有

的学生没有写出这件事所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今后应在平时多加进行生活中的小

练笔,加强对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二、分析:

(一)基础:

典型错题:

1、老师亲切地对张兰说:“只要你认真仔细,就一定会有进步。”(改为间接叙述

的句子,意思不变)

(1)错误:

老师亲切地告诉张兰,只要张兰认真仔细,就一定会有进步。

(2)分析指导:

句中“张兰”属于第二次出现了,可以用她来替代。

(3)巩固练习:

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4.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5.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4)练习讲评

2、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想象他做实验时的环境、

动作,把他的“勇”写具体。

(1)错误:

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那天,(电闪雷鸣,富兰克林到

野外去放风筝。)

(2)分析指导:

练习中要求写出富兰克林的动作,学生只是说到“放风筝”,没有写出文中

为表达他的“勇”而用到的一系列动词。学生的答题中没有通过对动作的描写来

反映出富兰克林的“勇”。

(3)巩固练习:

哥伦布是个善于发现、勇于实践的人。(想象他在竖立鸡蛋时的环境、动作,

把他的“勇于实践”写具体)。

(4)学生练习、交流,讲评:

有没有在动作的描绘中,体现哥伦布的“勇于实践”。

(二)阅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纠缠不清”在文中具体指:( )。

(1)错误:

“纠缠不清”在文中具体指:( 狗跟着我,对着我叫 )。

(2)分析指导:

“纠缠不清” 的意思是:有意找麻烦,抓住一点不肯放手。学生的答题中没

有体现:不肯放手,反复的意思,只是在文中找到了相应的句子,没有根据词语

做进一步的解释。

(3)巩固练习:

1.“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可耻”在文中具体指( )。

2.“我看见狗便不再逃避。”“逃避”在文中具体指( )。

(4)评讲:

“可耻、逃避”的意思,一定要练习上下文,写出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2、简答题:从和狗的抗争的过程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1)错误:

从和狗的抗争的过程中,作者想告诉我们看到狗不要害怕,狗并不会伤害我

们,它只是朝我们叫。

(2)分析指导:

学生看到这样的理解性较强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学生只是针对课文内容就

事论事,不能透过表面事例去看实质。狗,是虚张声势的,那么,我们把它引申

到我们的生活中,“狗”又代表着哪些人或者事物呢?

学生交流后再小结:我们看完一篇文章,要去想一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

么,他想告诉我们的一定是文章内容中所包含的更进一步地深刻道理,比如该如

何做人,如何处事等等。在表达中,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

(3)巩固练习:

《烧开一壶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

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 顷)

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

于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

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 净)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

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

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准备充足,水不一会就烧开了。

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烧开?”青年想了一会,

摇了摇头。智者说:“( )那样,( )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水壶装

了太多水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的柴,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水烧开,你或

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

青年(晃 恍)然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去掉了许多,只留

下了最近的几个,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几年后,他的目标基本

上都实现了。

( )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 )会一步步走向成

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另外,我们只有不断地捡拾“柴”,才能使人生

不断加温,最终让生命沸腾起来。

1. 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青年回来的时候,发现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他想(

)。

(2)当智者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他该怎样把水烧开?他又想( )。

2.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读了短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4)练习讲评:

通过用一定量的柴火烧一定量的水,引申到生活中,文章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相关内容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讲评教案
  • 数一数考试卷讲评教案 讲评目标:1.通过讲评,使学生会辨认1-10这十个数字. 2.通过讲评,使学生初步掌会识别握用10以内的数字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讲评重点:通过讲评,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题目意思,会分析题目. 教具准备:试卷 讲评过程: 一. 成绩情况分析. ...

  • 期中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 一、工作回顾 开学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筹备召开了山东省语文学科“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实验现场会,在会上,我们展示了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师生素养及学生诵读活动,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基本功比赛,经过层层推选,我校刘芳、杨秋云获区基本功一等奖,王琨获 ...

  • 2010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 第二周:教案检查。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传达学校工作精神,布置教研组 工作计划。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各备课组布置备课任务,每人 准备一节课。有教学课件的制作。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第四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 ...

  • 牛津8年级试卷讲评教案
  • 期末试卷分析讲评课教案 讲评内容:初二英语期终测试试卷 讲评目标:1.通过讲评,让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内容. 2.通过讲评,举一反三,弄清各类题得阶梯规律和技巧,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3.通过讲评,梳理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讲评重点:释疑,点拨,总结规律. 讲评难点:掌握各类题得解 ...

  •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讲评课教案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 ...

  • 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学情分析 1. 总体分析 班级 人数 均分 优秀率(>=90) 优良率(>=80) 合格率(>=60) 极差率(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七(2)班 37 七(4)班 39 年级 190 81.7 10 27% 22 59% ...

  • 七上语文期末试卷讲评教案
  • 篇一: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梁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字词正音: ② 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 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 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③ 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 ...

  • 2013秋期末工作安排
  •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工作安排 各教研组.各年级组: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有条不紊地做好本学期后期阶段的各项工作,现将期末工作安排如下,望遵照执行. 一.新课结束.期考备考要求: 1.各学科结束新课时间为18周(1月1日前):18周周四至19周进行复习(每科至少应该有一周课的时间进行 ...

  •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教案
  •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教案 逯东辉 一.教学目标 1. 能记住人类的直系祖先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 2. 能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3. 能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起点和终点,并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二.试卷分析 本次七年级历史考试,考试范围1-14课,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