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公共用纺织品国家标准的必要性

  公共用纺织品是在公共场所供大众重复使用的纺织产品,如被褥、被套、床单、枕巾、浴衣、浴巾和医院的病号服。主要存在于酒店、宾馆、医院、寄宿学校、娱乐场所、养老院等为公众服务的场所。这些年,新生产上市的纺织产品从标识到实际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对此非常重视。然而,公共用纺织品的质量状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对公共用纺织品目前还没有通用的标准。各地抽查公共用纺织品都是参照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以及地方标准,检验项目也未必全面。只有国家对公共用纺织品制定一套通用的、比较全面的考核标准,公共用纺织品的质量状况才能引起各地检测部门和提供公共用纺织品的有关单位的重视,也才能引起消费者的重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也能在使用过程中自觉地监督酒店、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提供的公共用纺织品的质量。   公共用纺织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1.外观质量   依据GB 18401—2010的技术要求,对公共用纺织品主要考核pH值、异味、和色污渍。异味的要求是不能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氯、汗、血腥味;使用GB/T 251—2008《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确定色污渍的程度,要求是大于等于4级。在抽检中有相当一部分使用时间长的产品虽然没有严重的异味,但色污渍较严重,一种是明显的脏污、尿污渍、汗污渍、血污渍或其他污渍,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它的严重程度判定合格与否;而对于使用时间过长,多次累积洗不净造成的整体变污却无法判定其不合格,这就造成即使看起来很旧很脏的公共用纺织品经检测后很有可能依然合格,造成检测结果和实际质量状况脱节的现象。   2.水萃取液pH值   正常人体皮肤表面呈弱酸性,GB 18401—2010的技术要求规定: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值分为三种,A类即婴幼儿纺织产品类pH值=4.0~7.5;B类即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4.0~8.5;C类即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类pH值=4.0~9.0。近几年的抽检中,公共用纺织品的pH值的合格率越来越高,说明随着监督力度的加大,生产业和服务业的质量意识也越来越强,但尽管如此,pH值的合格率也仅仅只有70%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不合格。有的床单、被罩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水萃取液pH值居然高达10.0以上,使用这样的产品时会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出现皮肤瘙痒、过敏或红肿。   3.填充物原料要求   填充物原料要求是根据GB 18383—200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进行检测,对于重复使用的公共用絮用纤维制品,如酒店、宾馆和医院等提供的重复使用的被褥、床垫、枕芯等尚没有专门的使用标准,各地的公共用纺织品都是本地质监部门根据自己制定的地方标准自行检测,因而,很多地方都不对公共用纺织品进行全面检测,有的地方甚至都不检测。根据GB 18383—2007的内容要求,都是看得见的问题或知道其真实来源才能知道的问题,而看不见的问题是无法检测出的,如果是有传染性的病人使用后就会有病菌渗入其内,然后慢慢地再传染给以后的使用者。而填充物原料质量如何,对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也至关重要。因为是重复使用的产品,有的被褥或床垫或枕芯多年不洗、不晒,极易滋生细菌。虽然色污渍和pH值都合格,也闻不出标准规定的几种异味,甚至检不出规定的几种菌类,但很可能储存着别的细菌。然而这一点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进行全面检测。   4.洗涤问题   公共用纺织品是重复使用的产品,每次使用后要经过洗涤,但是目前为止,尚没有见到国家对于公共用纺织品的洗涤要求的有关规定或文件或标准,有的地方制定了地方标准,但有的还没有。大部分的酒店、宾馆都是将产品承包给固定的洗衣店,由对方负责洗涤。至于怎样洗他们就不管了,他们只要看到洗出的产品看起来干净就可以了。在洗涤过程就很难避免传播疾病细菌。洗涤用品的使用也没有规范,过去只有洗衣粉、肥皂、皂粉或生产用洗涤剂,现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合成洗涤用品越来越多,为了增强洗涤效果,不惜使用强去污力的一些化学试剂,笔者在市场了解了一下专门供酒店等公共用纺织品洗涤用的洗剂,去污剂等就有几十种。   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制定统一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行业标准。在标准制定中至少应该满足GB18401—2010的技术要求规定,同时应该检测以下几项指标:(1)对于异味的检测,应该加上尿味、汗味、血腥味和其他怪味的检测;(2)对于色污渍的检测,应该加上整体色污渍的考核,即重复使用的产品,应该考核其整体洁净度与原来新产品的色差;(3)对于填充物原料要求,除了按新产品的填充物原料要求考核外,也应该考核其整体色污渍,避免已经用了很多年的变黄变污的填充物还在使用;(4)应检测产品的细菌项目;(5)规定洗涤要求。   2.加强系统管理。公共用纺织品的使用涉及面广,有多个行业:有医疗、酒店、娱乐等。分别属于不同的行业管理,质监部门只能检测其产品的结果。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只有加强管理,才能良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所以,加强公共用纺织品行业的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管理到位,产品自然就合格了。   公共用纺织品目前的质量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其使用面之广、涉及人员之众,使我们不能不对其加强监督,笔者几乎每天都面临其检测,因而不忍再沉默不言。期待我国能尽早制定出一整套有关公共用纺织品质量控制的有关标准,使公共用纺织品能够为大家提供健康舒适的服务,使我国的公共服务行业能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山西省纤维检验局)

  公共用纺织品是在公共场所供大众重复使用的纺织产品,如被褥、被套、床单、枕巾、浴衣、浴巾和医院的病号服。主要存在于酒店、宾馆、医院、寄宿学校、娱乐场所、养老院等为公众服务的场所。这些年,新生产上市的纺织产品从标识到实际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对此非常重视。然而,公共用纺织品的质量状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对公共用纺织品目前还没有通用的标准。各地抽查公共用纺织品都是参照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以及地方标准,检验项目也未必全面。只有国家对公共用纺织品制定一套通用的、比较全面的考核标准,公共用纺织品的质量状况才能引起各地检测部门和提供公共用纺织品的有关单位的重视,也才能引起消费者的重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也能在使用过程中自觉地监督酒店、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提供的公共用纺织品的质量。   公共用纺织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1.外观质量   依据GB 18401—2010的技术要求,对公共用纺织品主要考核pH值、异味、和色污渍。异味的要求是不能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氯、汗、血腥味;使用GB/T 251—2008《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确定色污渍的程度,要求是大于等于4级。在抽检中有相当一部分使用时间长的产品虽然没有严重的异味,但色污渍较严重,一种是明显的脏污、尿污渍、汗污渍、血污渍或其他污渍,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它的严重程度判定合格与否;而对于使用时间过长,多次累积洗不净造成的整体变污却无法判定其不合格,这就造成即使看起来很旧很脏的公共用纺织品经检测后很有可能依然合格,造成检测结果和实际质量状况脱节的现象。   2.水萃取液pH值   正常人体皮肤表面呈弱酸性,GB 18401—2010的技术要求规定: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值分为三种,A类即婴幼儿纺织产品类pH值=4.0~7.5;B类即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4.0~8.5;C类即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类pH值=4.0~9.0。近几年的抽检中,公共用纺织品的pH值的合格率越来越高,说明随着监督力度的加大,生产业和服务业的质量意识也越来越强,但尽管如此,pH值的合格率也仅仅只有70%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不合格。有的床单、被罩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水萃取液pH值居然高达10.0以上,使用这样的产品时会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出现皮肤瘙痒、过敏或红肿。   3.填充物原料要求   填充物原料要求是根据GB 18383—200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进行检测,对于重复使用的公共用絮用纤维制品,如酒店、宾馆和医院等提供的重复使用的被褥、床垫、枕芯等尚没有专门的使用标准,各地的公共用纺织品都是本地质监部门根据自己制定的地方标准自行检测,因而,很多地方都不对公共用纺织品进行全面检测,有的地方甚至都不检测。根据GB 18383—2007的内容要求,都是看得见的问题或知道其真实来源才能知道的问题,而看不见的问题是无法检测出的,如果是有传染性的病人使用后就会有病菌渗入其内,然后慢慢地再传染给以后的使用者。而填充物原料质量如何,对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也至关重要。因为是重复使用的产品,有的被褥或床垫或枕芯多年不洗、不晒,极易滋生细菌。虽然色污渍和pH值都合格,也闻不出标准规定的几种异味,甚至检不出规定的几种菌类,但很可能储存着别的细菌。然而这一点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进行全面检测。   4.洗涤问题   公共用纺织品是重复使用的产品,每次使用后要经过洗涤,但是目前为止,尚没有见到国家对于公共用纺织品的洗涤要求的有关规定或文件或标准,有的地方制定了地方标准,但有的还没有。大部分的酒店、宾馆都是将产品承包给固定的洗衣店,由对方负责洗涤。至于怎样洗他们就不管了,他们只要看到洗出的产品看起来干净就可以了。在洗涤过程就很难避免传播疾病细菌。洗涤用品的使用也没有规范,过去只有洗衣粉、肥皂、皂粉或生产用洗涤剂,现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合成洗涤用品越来越多,为了增强洗涤效果,不惜使用强去污力的一些化学试剂,笔者在市场了解了一下专门供酒店等公共用纺织品洗涤用的洗剂,去污剂等就有几十种。   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制定统一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行业标准。在标准制定中至少应该满足GB18401—2010的技术要求规定,同时应该检测以下几项指标:(1)对于异味的检测,应该加上尿味、汗味、血腥味和其他怪味的检测;(2)对于色污渍的检测,应该加上整体色污渍的考核,即重复使用的产品,应该考核其整体洁净度与原来新产品的色差;(3)对于填充物原料要求,除了按新产品的填充物原料要求考核外,也应该考核其整体色污渍,避免已经用了很多年的变黄变污的填充物还在使用;(4)应检测产品的细菌项目;(5)规定洗涤要求。   2.加强系统管理。公共用纺织品的使用涉及面广,有多个行业:有医疗、酒店、娱乐等。分别属于不同的行业管理,质监部门只能检测其产品的结果。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只有加强管理,才能良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所以,加强公共用纺织品行业的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管理到位,产品自然就合格了。   公共用纺织品目前的质量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其使用面之广、涉及人员之众,使我们不能不对其加强监督,笔者几乎每天都面临其检测,因而不忍再沉默不言。期待我国能尽早制定出一整套有关公共用纺织品质量控制的有关标准,使公共用纺织品能够为大家提供健康舒适的服务,使我国的公共服务行业能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山西省纤维检验局)


相关内容

  •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科技论坛◇ 科技一向导 2014年01期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杨丽娟 (沈阳春异绒线有限公司辽宁康平110500) [摘要]纺织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 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纺织 ...

  • 河南省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通知 豫政 [2009]75号 各省辖市.重点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纺织工业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增加劳动就业和扩大产品出口等方面具有 ...

  • 关于考察纺织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 4月18日至23日,在副市长的带领下,我市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一行15人,赴浙江兰溪.江苏湖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对接活动,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国立马控股集团.浙江佳而美纺织.浙江鑫浪纺织.浙江七星纺织.江苏旷达集团.常州马杭色织布.江苏瓯堡纺织染整等企业,以及湖塘纺织城.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并分别 ...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切实解决我区传统产业内部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区委<关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委[2008]21号),以 ...

  •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文件
  •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文件 =============================== 浙科协发„2010‟9号 关于申报2010年浙江省科协 软科学研究课题的通知 各有关省级学会,有关单位,有关专家: 2010年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公开征集工作已经结束,征集到各类软课题研究项目130余项.经有关专 ...

  • 国家.江苏省.苏州市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 发布时间:2009-08-26 15:32:19 字体:[大 中 小]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从1月14日到2月25日,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钢铁.汽车.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5月份,江苏省在与国家十大产业 ...

  • [行政案例分析]例题答案
  • 第一章行政环境 案例1.贫困县的"摆谱症" 1.本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官场上较为流行的"政绩工程"(超大豪华广场),职务消费(超标准的公车消费),绩效评估指标单一,不根据具体经济与社会环境,高调消费的公共行政现象. 2."摆谱"的基本内涵是无实 ...

  • 三明市绿色出行方案
  • 绿色宝库绿色出行 构建"旅游+互联网"产业链 --三明市新能源汽车出行生态圈建设方案 恒天易开汽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二月十九日 目 录 一.项目总论„„„„„„„„„„„„„„„„„„„„„„„„„„„„ 3 二.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

  •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纺织工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