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建筑四大师

世界现代建筑四大师

一、现代建筑的先驱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

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

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

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

适应于

工业化

社会的

条件、

要求的

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

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

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

全世界。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

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仍然

正确,但需修正补充。70年代以来,有的文献

在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还冠以“20年代”或

“正统”字样。

水晶宫(帕克斯顿,1850)

巴黎铁塔(埃菲尔,1898)

二、富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

赖特是20世纪美国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他走的

是一条独特的道路,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

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

赖特于1869年出生在美国威斯新州,他在大学中

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达而从事建筑。他从十九

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曾经

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等众的建筑事务所中

工作过。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

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

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

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赖特对于

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

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

他在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新州、伊利诺州和密

执安州等地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别墅。这些住

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

环境优美。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

檐很大的坡屋顶。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

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赖特这个时期设

计的住宅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赖特这一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建造在大草原上。

赖特的青年时代在十九世纪度过,那是惠特

曼(W.Whitman,1819-1892)美国诗人)和马克.

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的

时代。赖特的祖父和父辈在威斯康星州的山谷中

耕地土地,他在农庄上长大,对农村和大自然有

深厚的感情。他的“塔里埃森”就造在祖传的土

地上,他在八十岁的时候谈到这一点还兴奋地

说:“在塔里埃森,我这第三代人又回到了土地

上,在那块土地上发展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对

祖辈和土地的眷恋溢于言表。

但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

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他的

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

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他既运用新材料

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象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

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

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他的成就不能

到处被采用,但却是建筑史上的一笔

珍贵财富。

1959年,赖特以89岁(92岁)

的高龄离开人世。

赖特的主要作品有:东京帝国饭

店、流水别墅、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

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

斯大厦、唯一教堂、佛罗里达南方学

院教堂等。

三、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

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

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

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

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

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

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

楼。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

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

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

即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1928

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

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纳

粹德国期间,他受到迫害和驱逐,他

所创建的包豪斯学校几经辗转后于

1932年被纳粹强行关闭。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

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

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

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

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他

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

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格罗皮乌斯

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

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

起到一定作用。其代表作是1965年完

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

四、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Rohe,1886-1970)

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本为

一石匠,甚至没有正式的高中学

历。但是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已很难有人能超越,被称为钢铁

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 。l930年,

密斯继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之

后成为包豪斯学校第三任也是最

后一任校长,随着纳粹不断增加

的政治压力,密斯于l933年4月

关闭包豪斯。1969年密斯在芝加

哥去世。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内部不少设施也由密斯与他的徒弟菲利浦•约翰逊一手包办。大楼前的广场约占地基一半,这在当时也是创举。现代主义被带到美国后,结合资本家的力量,实践了许多作品。由于形式上的精简,容易模仿,因此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也影响了其它 领域的设计。因此称为「国际风格」。然国际风格却已缺乏早期现代主义乌扥邦式的社会理想及批判精神。并且后来的模仿者未必如密斯一 般注

重对细部结构的处理。但现代主义却至此达到一个高峰。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密斯从事建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

以运用。密斯•范•德•罗运

用直线特征的风格进行设

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

和技术而定。在公共建筑和

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他

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

面描绘等方法进行设计;而

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

用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

等方法进行设计。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归功于他父亲对其技术的教导。虽然他从 未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同时,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密斯并不是特别关注装饰原料的选择,但是他特别注意室内架构的稳固性。像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勒 • 柯布西耶一样,密斯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由他所设计的郊外别墅、展厅、工厂、博物馆以及纪念碑等建筑均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密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

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

(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代

的建筑天才。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 一直孤身呆在芝加

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五、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

柯布出生于瑞士西北的一个小镇,父母从事钟表制造,

少年时在故乡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他丰富

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

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萨伏伊别墅、马赛

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

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

终将追随者远远抛在身后。柯布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

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对于柯布的更

多介绍,请看本博勒·柯布西耶一文

朗香教堂:无可替代的世界建筑典范。它的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西耶独

力,也形象地反映出现代西方宗教的特质 。

谢谢大家!

世界现代建筑四大师

一、现代建筑的先驱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

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

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

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

适应于

工业化

社会的

条件、

要求的

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

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

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

全世界。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

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仍然

正确,但需修正补充。70年代以来,有的文献

在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还冠以“20年代”或

“正统”字样。

水晶宫(帕克斯顿,1850)

巴黎铁塔(埃菲尔,1898)

二、富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

赖特是20世纪美国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他走的

是一条独特的道路,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

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

赖特于1869年出生在美国威斯新州,他在大学中

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达而从事建筑。他从十九

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曾经

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等众的建筑事务所中

工作过。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

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

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

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赖特对于

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

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

他在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新州、伊利诺州和密

执安州等地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别墅。这些住

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

环境优美。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

檐很大的坡屋顶。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

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赖特这个时期设

计的住宅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赖特这一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建造在大草原上。

赖特的青年时代在十九世纪度过,那是惠特

曼(W.Whitman,1819-1892)美国诗人)和马克.

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的

时代。赖特的祖父和父辈在威斯康星州的山谷中

耕地土地,他在农庄上长大,对农村和大自然有

深厚的感情。他的“塔里埃森”就造在祖传的土

地上,他在八十岁的时候谈到这一点还兴奋地

说:“在塔里埃森,我这第三代人又回到了土地

上,在那块土地上发展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对

祖辈和土地的眷恋溢于言表。

但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

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他的

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

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他既运用新材料

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象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

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

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他的成就不能

到处被采用,但却是建筑史上的一笔

珍贵财富。

1959年,赖特以89岁(92岁)

的高龄离开人世。

赖特的主要作品有:东京帝国饭

店、流水别墅、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

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

斯大厦、唯一教堂、佛罗里达南方学

院教堂等。

三、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

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

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

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

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

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

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

楼。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

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

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

即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1928

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

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纳

粹德国期间,他受到迫害和驱逐,他

所创建的包豪斯学校几经辗转后于

1932年被纳粹强行关闭。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

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

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

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

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他

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

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格罗皮乌斯

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

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

起到一定作用。其代表作是1965年完

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

四、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Rohe,1886-1970)

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本为

一石匠,甚至没有正式的高中学

历。但是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已很难有人能超越,被称为钢铁

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 。l930年,

密斯继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之

后成为包豪斯学校第三任也是最

后一任校长,随着纳粹不断增加

的政治压力,密斯于l933年4月

关闭包豪斯。1969年密斯在芝加

哥去世。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内部不少设施也由密斯与他的徒弟菲利浦•约翰逊一手包办。大楼前的广场约占地基一半,这在当时也是创举。现代主义被带到美国后,结合资本家的力量,实践了许多作品。由于形式上的精简,容易模仿,因此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也影响了其它 领域的设计。因此称为「国际风格」。然国际风格却已缺乏早期现代主义乌扥邦式的社会理想及批判精神。并且后来的模仿者未必如密斯一 般注

重对细部结构的处理。但现代主义却至此达到一个高峰。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密斯从事建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

以运用。密斯•范•德•罗运

用直线特征的风格进行设

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

和技术而定。在公共建筑和

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他

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

面描绘等方法进行设计;而

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

用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

等方法进行设计。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归功于他父亲对其技术的教导。虽然他从 未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同时,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密斯并不是特别关注装饰原料的选择,但是他特别注意室内架构的稳固性。像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勒 • 柯布西耶一样,密斯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由他所设计的郊外别墅、展厅、工厂、博物馆以及纪念碑等建筑均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密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

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

(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代

的建筑天才。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 一直孤身呆在芝加

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五、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

柯布出生于瑞士西北的一个小镇,父母从事钟表制造,

少年时在故乡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他丰富

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

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萨伏伊别墅、马赛

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

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

终将追随者远远抛在身后。柯布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

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对于柯布的更

多介绍,请看本博勒·柯布西耶一文

朗香教堂:无可替代的世界建筑典范。它的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西耶独

力,也形象地反映出现代西方宗教的特质 。

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 大师与中国
  • 我曾在北京两所高校就/你们最 大 与师 国 董豫赣喜爱的现代建筑大师是谁?0为卷,两校建筑系的学生除一张纸上写着柯布西耶的名字外,其余的一律是赖特或贝聿铭.赖特确是本世纪最具天才及个性的大师.活了九十二岁的赖特拥有七十 二年的建筑生涯,几十种著作及论文 集,四百余件建成作品,使他成为大中 师中的大师 ...

  • 世界现代设计史
  • 世界现代设计史对现今设计的影响与发展 作者姓名 xx 摘要:世界现代设计史,其实包括范围很广阔,主要包括了现代建筑史论.工业产品设计理论.平面设计史论.时装设计史论.广告设计史论等.又有派生的理论分支,比如在建筑理论中,又有室内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等的理论分科,体系庞大.先慢慢一个个 ...

  • 建筑五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瓦
  • 现代建筑五大师 --对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 赖特.阿尔托的分析 内 容 摘 要: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阿尔瓦·阿尔托作为现代建筑的五位大师坚决反对复古,创时代之新,他们的建筑有新功能.新技术,形式符合抽象的几何美学,他们承认建筑的艺 ...

  •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
  •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 ...

  • 2017年中国权威起名大师排行榜
  • 2017年中国权威周易起名大师,由世界易经学会.全球华人易学联合会.世界易学联盟.全球易经研究院.国际建筑设计堪舆院.全球周易堪舆专家委员会.国际易学研究院.台湾中华易经研究会.香港易经研究会.澳门易经学会.南京大学周易研究所.中华周易联合会.中华周易文化学院.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中国道家易经研究学 ...

  • 发现︱贝聿铭今天一百岁了,让我们走进经典现代建筑
  • 今天我们要聊得是世界级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这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师在其长达70的职业生涯中,融合中西方的设计理念,创造了无数经典作品.恰逢大师百岁生日,我们将从作品出发,与各位一起走近经典现代主义代表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美籍华人建筑师.被誉为"现 ...

  • 北欧设计大师家具介绍
  • 丹麦设计大师潘顿(Verner Panton) Verner Panton(1926~1998) 潘顿是丹麦著名工业设计师,1947-1951在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曾在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的事务所工作过,后定居瑞士巴塞尔.他打破北欧传统工艺的束缚,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崭新的素材,开发 ...

  • 中外建筑赏析6th2
  • 第二十三章: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 (三)密斯-凡-德-罗 • 主要思想:  建筑要有时代特点  建筑必须满足现实与功能需要  重视结构和建造方法的革新  结构和构造是建筑的基础  用少数墙体和构件组成流动空间  提倡"少就是多"的装饰原则  "皮包骨&quo ...

  • 著名建筑大师网站 建筑大师事务所
  • 博物馆设计参考作品分析 1. 马里奥·博塔 Mario Botta, Switzerland 5 1943.4.1生.欧洲风格代表性人物.学徒.米兰艺术学院.威尼斯建筑学院.He achieved international renown and important awards (Merit A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