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马哲试题

1、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回答该题,首先明确“才能”所属的范畴。才能属于知识、认识范畴。而作为认识范畴的才能,其高低“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B项)。它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C项),更不“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D项)。但是,人的才能一定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有关系,而不是没有关联。由于A、C、D都是错误的选项,因此,答案为B。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划分二者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用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后,才能进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B。

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旧唯物主义的理解,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主要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很容易得到答案C。

4、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以这些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它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所以“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5、“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中的观点坚持用物质世界本身具有的某种特性来解释自然界,但是它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自然界的一切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所以是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6、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D.科学的实践观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解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

7、“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是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命题承认感觉的内容是客观的世界,且是对客观世界近似正确的反映;感觉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8、“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关于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常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等观点。这种物质观承认和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缺乏科学的抽象。

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为,它以事实为依据,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和凝固化,通过概括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成果揭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选项ACD观点正确,但是与题干连接起来就不是正确的命题了,故排除。

10、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承认物质、自然和客观存在为第一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反之,凡把本原和第一性归结为精神、意识、思维的,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11、“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A。解析:本命题尽管以客观事实(天下之事物)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的推移的简单重复,这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哲学的党性是指( )。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哲学的党性是指在世界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还是坚持唯心主义,这里一定要把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区分开来。哲学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映。

1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题干加了“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其用意是迷惑考生,其考点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4、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唯一方式,没有脱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和物质是统一的。

15、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

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

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的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是前进的或上升的,但其发展又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出现这种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就是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不愿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要同进步势力进行顽强而持久的反抗。所以应选B。A、C和D项也是其中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不选。

16、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显然,马克思是从C项“人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或其他特点给人的本质加以规定的。

17、“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

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

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性自私论”这一观点的批判能力。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资产阶级人性论却制造了许多错误的理论,他从抽象的人出发,说人性自由,人性自私,这一观点恰与马克思所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相违背,因而是错误的。故选D。

1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价值内容的认识。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在于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人——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重性的表现。个人价值即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价值的承认和对个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贡献。依据以上分析,可知D为唯一正确答案。

19、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原因的把握。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即B项正确。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成员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如果考生对这一原理不熟悉的话,可能会误选A项。

2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两个不同的阶段 B.两条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结果 D.两种不同的状态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概念含义的掌握。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必然与自由这对范畴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必然王国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主要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一种社会形态;而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由二者各自的含义可知应选D。

21、“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是越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 )。

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答案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把握。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必然是自由的根据,自由以必然为前提,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必然不断向自由转化。依据自由与必然的这种辩证关系的理论,本题A为正确选项。至于其他选项并没有本题的题意,故排除掉。

22、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是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显然就是不可知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C选项。

2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指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 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

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它强调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不移的,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凡是被实践推翻的见解就是谬误。尽管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尽管今天的实践还不能完全证实证伪一切认识,但是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就是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条件性,它强调的是辩证的理解实践标准,不能把它绝对化。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推翻现存的一切思想和理论;因为客观世界是变动发展的,实践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而实践的检验不是一次性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5、“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 )。

A.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B.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D.是机械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以及动物和植物等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不能离开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人类必须通过劳动从地理环境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必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题干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26、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是( )。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案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的内涵。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进入生产过程中的人就是劳动者,而进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就是劳动对象,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便形成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这一统一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由(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提出的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

28、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中对“度”的问题。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或不及”。

29、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是( )。

A.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B.从唯物论和辩证法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C.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D.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植根于人们的实践之中,是对实践中主观和客观辩证关系的抽象概括。离开了实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将变得不可思议,因为实践既是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产生的根源,又是解决思维和存在之间矛盾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真正科学地、直接现实地解决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矛盾,只能靠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选项。

30、“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发展过程。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具体历史的统一。真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并以科学知识为根据,而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都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人对它的把握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这种运动变化是无限的,永远不会表现为某种一成不变的最终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31、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

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三要素。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以自然对象为前提,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改造、占有自然物的活动。它包含了劳动者及其活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3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了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

3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x)

答案解释: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说,都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因此,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不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1)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引进到认识中来,承认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

(2)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认识论发展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满足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34、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解释:“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5、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即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3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x)

答案解释: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

37、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解释: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的共同错误都是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

3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劳动发展史。(√)

答案解释:“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它包括如下的含义:(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

39、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40、答案解释:识别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要看它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而不能只看它出现的时间上的先后,也不能以形式上是否新奇为依据,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也未必就是新事物。

41、答案解释: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42、答案解释:意识的个体差异使意识带有明显的主观的印记。造成意识个体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素质方面的原因,如弱智、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疾病等,也有后天实践方面的原因,如实践经验、社会环境、阶级立场、原有的认知定势或结构等,其中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后天实践的不同。无论是由于人们生理素质的差异,还是由于社会经验、经历的不同,个体意识的差别虽然是主观的,但其产生根源却是客观的。这些差异都可以而且必须用物质的过程(社会的和生理的)去说明。

43、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案解释:社会形态是标志着社会具体存在形式的范畴,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

44、“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外因论的观点。(x)

答案解释: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无条件的,而联系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即指具体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简单地说,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就是这个事物的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一种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45、一些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进而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斗争性原理。(x)

答案解释: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46、下列命题属于辩证法的有( )。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B.万物莫不有对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A项翻译:“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强调了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同时包含差异,不能因为存在同就否认不同。B项翻译:“万物都有与它相反的一面”,则强调了事物是由矛盾对立的双方构成的。C项说明事物是由对立的双方构成的,其变化与发展也是由对立面而引起的。D项把必然性绝对化了,因此不是辩证法的观点。

47、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

A.肯定不包括否定 B.否定中不包含肯定C.肯定中包含否定 D.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答案解释:【答案】CD。解析:辩证的否定观认为,肯定包含否定,否定也是包含肯定的。

4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答案解释:【答案】ACD。解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重要的知识点。二者的关系经常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9、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形而上学不变论

答案解释:【答案】AC。解析:BD两项不是否认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而出现的错误观点。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主要是说,人的认识先于经验,是人的认识自生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否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因此也就谈不上运动变化的趋势问题。而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问题。因此,不应选择BD两项。

50、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一命题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依赖于存在

C.意识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意识来源于人脑这一高度完善的物质存在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考生容易忽略C项,而又误选D项。题干的话,确实表明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含义,如果直接考这个内容,考生较容易答出来,而放在选项时,就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个知识点。所以一定要把每一个基本原理融会贯通地掌握,并善于综合地运用知识。D项之所以不应选,因为意识并不是来源于大脑,而是来源于客观世界。

5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

B.主观世界能动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

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答案解释:【答案】ABD。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C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C项。

5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

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

C.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

D.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答案解释:【答案】ABCD。解析: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是建立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53、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纸上谈兵 B.水中捞月 C.望梅止渴 D.实事求是

答案解释:【答案】CD。解析:纸上谈兵和水中捞月都是片面强调了主观意识的作用,C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D项既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所以应选后两项。

54、唯心主义都认为( )。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精神决定物质

C.世界是不可知的 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答案解释:【答案】AB。解析:这道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的实质。唯心主义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是承认精神是第一性的,精神决定物质。因此A、B两项是应选项。不可知论不是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因为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都是可知论。D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唯心主义的共同特点。

5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哲学

B.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答案解释:【答案】BCD。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哲学。

56、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们的态度是( )。

A.反对科学主义,赞同人本主义

B.注意批判吸取它们中某些合理、有启发性的东西

C.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

D.反对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

答案解释:【答案】BCD。解析:现代西方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因此对待现代西方哲学不能采取支持一种思潮,反对另一种思潮的方法,而应该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因素。

57、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答案解释:【答案】ACD。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涵义比较简单,只需理解识记即可,这里不再赘述,选项ACD均为其内容,B项明显错误。

5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而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论中渗透着世界观。所以,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

59、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 )。

A.所有唯心主义 B.有些唯心主义

C.所有唯物主义 D.有些唯物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BC。解析: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或思维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60、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具有形而上学性

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解释:【答案】AB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置于实践的基础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彻底驳倒了唯心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和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61、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 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答案解释:【答案】BCD。解析: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思维能认识存在,即都是可知论。而只要承认思维能认识存在,也就必须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这是一致的。所以在回答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唯物主义都是肯定的回答,而有些唯心主义做出肯定回答,有些则不是。由于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当然也就否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62、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 )。

A.存在主义 B.生命哲学 C.逻辑实证主义 D.实用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CD。解析:自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至今一百多年中,在欧美各国产生和流传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主要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思潮: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推崇科学知识,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贬低人文科学;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和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则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把科学技术作为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而予以批判。

6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

A.直观性 B.非科学性 C.辩证性 D.机械性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水、火、气、土等具体实物作为世界的本原,承认世界由运动变化的物质组成,物质之间存在对立、斗争和相互转化。它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说明自然界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也具有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选项D机械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

6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表现在(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现代西方哲学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立的

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 答案解释:【答案】ABCD。解析: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注意到现代西方哲学中某些合理的有启发的东西,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65、下列各项属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有( )。

A.意志是万物的本原和墓地 B.生命本身是权利意志

C.超人哲学 D.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提倡悲观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ABCD。解析: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和存在主义为代表,其核心思想是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本原和墓地,生命本身是权利意志,把科学技术作为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而予以批判,提倡超人哲学,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提倡悲观主义。

6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科技优先”的方针,其哲学依据是(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D.科学技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C

67、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理念生万物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C.万物归于理 D.物是观念的复合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意识变成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本题ABC都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所以都选。而D主张物质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能选。

68、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人为自然界立法 D.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案解释:【答案】AD。解析:选项BC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为( )。

A.变“科学之科学”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把旧哲学变革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把抽象的原理变革为具体的哲学原理

D.把仅仅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变革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答案解释:【答案】AB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0、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

B.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概括材料

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

答案解释:【答案】BCD。解析:本题不难选择,选项BCD均为科学技术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选项A错误。

71、唯心主义在现代哲学中其基本形态是( )。

A.现代实用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C.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ACD。解析: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种主要思潮,两者虽然都有合理的思想和内容,但都是(包括现代实用主义)从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愿望、好恶出发有取舍地研究客观现实,最终都滑向了唯心主义。

1、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回答该题,首先明确“才能”所属的范畴。才能属于知识、认识范畴。而作为认识范畴的才能,其高低“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B项)。它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C项),更不“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D项)。但是,人的才能一定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有关系,而不是没有关联。由于A、C、D都是错误的选项,因此,答案为B。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划分二者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用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后,才能进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B。

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旧唯物主义的理解,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主要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很容易得到答案C。

4、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以这些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它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所以“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5、“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中的观点坚持用物质世界本身具有的某种特性来解释自然界,但是它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自然界的一切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所以是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6、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D.科学的实践观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解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

7、“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是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命题承认感觉的内容是客观的世界,且是对客观世界近似正确的反映;感觉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8、“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关于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常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等观点。这种物质观承认和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缺乏科学的抽象。

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为,它以事实为依据,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和凝固化,通过概括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成果揭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选项ACD观点正确,但是与题干连接起来就不是正确的命题了,故排除。

10、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承认物质、自然和客观存在为第一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反之,凡把本原和第一性归结为精神、意识、思维的,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11、“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A。解析:本命题尽管以客观事实(天下之事物)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的推移的简单重复,这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哲学的党性是指( )。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哲学的党性是指在世界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还是坚持唯心主义,这里一定要把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区分开来。哲学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映。

1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题干加了“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其用意是迷惑考生,其考点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4、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唯一方式,没有脱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和物质是统一的。

15、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

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

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的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是前进的或上升的,但其发展又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出现这种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就是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不愿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要同进步势力进行顽强而持久的反抗。所以应选B。A、C和D项也是其中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不选。

16、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显然,马克思是从C项“人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或其他特点给人的本质加以规定的。

17、“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

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

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性自私论”这一观点的批判能力。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资产阶级人性论却制造了许多错误的理论,他从抽象的人出发,说人性自由,人性自私,这一观点恰与马克思所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相违背,因而是错误的。故选D。

1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价值内容的认识。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在于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人——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重性的表现。个人价值即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价值的承认和对个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贡献。依据以上分析,可知D为唯一正确答案。

19、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原因的把握。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即B项正确。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成员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如果考生对这一原理不熟悉的话,可能会误选A项。

2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两个不同的阶段 B.两条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结果 D.两种不同的状态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概念含义的掌握。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必然与自由这对范畴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必然王国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主要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一种社会形态;而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由二者各自的含义可知应选D。

21、“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是越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 )。

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答案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把握。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必然是自由的根据,自由以必然为前提,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必然不断向自由转化。依据自由与必然的这种辩证关系的理论,本题A为正确选项。至于其他选项并没有本题的题意,故排除掉。

22、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是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显然就是不可知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C选项。

2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指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 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

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它强调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不移的,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凡是被实践推翻的见解就是谬误。尽管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尽管今天的实践还不能完全证实证伪一切认识,但是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就是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条件性,它强调的是辩证的理解实践标准,不能把它绝对化。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推翻现存的一切思想和理论;因为客观世界是变动发展的,实践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而实践的检验不是一次性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5、“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 )。

A.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B.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D.是机械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以及动物和植物等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不能离开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人类必须通过劳动从地理环境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必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题干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26、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是( )。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案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的内涵。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进入生产过程中的人就是劳动者,而进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就是劳动对象,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便形成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这一统一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由(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提出的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

28、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中对“度”的问题。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或不及”。

29、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是( )。

A.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B.从唯物论和辩证法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C.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D.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答案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植根于人们的实践之中,是对实践中主观和客观辩证关系的抽象概括。离开了实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将变得不可思议,因为实践既是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产生的根源,又是解决思维和存在之间矛盾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真正科学地、直接现实地解决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矛盾,只能靠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选项。

30、“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答案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发展过程。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具体历史的统一。真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并以科学知识为根据,而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都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人对它的把握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这种运动变化是无限的,永远不会表现为某种一成不变的最终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31、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

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三要素。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以自然对象为前提,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改造、占有自然物的活动。它包含了劳动者及其活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3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了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

3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x)

答案解释: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说,都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因此,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不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1)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引进到认识中来,承认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

(2)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认识论发展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满足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34、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解释:“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5、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即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3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x)

答案解释: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

37、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解释: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的共同错误都是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

3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劳动发展史。(√)

答案解释:“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它包括如下的含义:(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

39、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40、答案解释:识别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要看它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而不能只看它出现的时间上的先后,也不能以形式上是否新奇为依据,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也未必就是新事物。

41、答案解释: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42、答案解释:意识的个体差异使意识带有明显的主观的印记。造成意识个体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素质方面的原因,如弱智、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疾病等,也有后天实践方面的原因,如实践经验、社会环境、阶级立场、原有的认知定势或结构等,其中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后天实践的不同。无论是由于人们生理素质的差异,还是由于社会经验、经历的不同,个体意识的差别虽然是主观的,但其产生根源却是客观的。这些差异都可以而且必须用物质的过程(社会的和生理的)去说明。

43、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案解释:社会形态是标志着社会具体存在形式的范畴,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

44、“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外因论的观点。(x)

答案解释: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无条件的,而联系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即指具体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简单地说,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就是这个事物的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一种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45、一些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进而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斗争性原理。(x)

答案解释: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46、下列命题属于辩证法的有( )。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B.万物莫不有对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A项翻译:“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强调了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同时包含差异,不能因为存在同就否认不同。B项翻译:“万物都有与它相反的一面”,则强调了事物是由矛盾对立的双方构成的。C项说明事物是由对立的双方构成的,其变化与发展也是由对立面而引起的。D项把必然性绝对化了,因此不是辩证法的观点。

47、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

A.肯定不包括否定 B.否定中不包含肯定C.肯定中包含否定 D.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答案解释:【答案】CD。解析:辩证的否定观认为,肯定包含否定,否定也是包含肯定的。

4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答案解释:【答案】ACD。解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重要的知识点。二者的关系经常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9、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形而上学不变论

答案解释:【答案】AC。解析:BD两项不是否认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而出现的错误观点。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主要是说,人的认识先于经验,是人的认识自生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否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因此也就谈不上运动变化的趋势问题。而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问题。因此,不应选择BD两项。

50、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一命题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依赖于存在

C.意识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意识来源于人脑这一高度完善的物质存在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考生容易忽略C项,而又误选D项。题干的话,确实表明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含义,如果直接考这个内容,考生较容易答出来,而放在选项时,就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个知识点。所以一定要把每一个基本原理融会贯通地掌握,并善于综合地运用知识。D项之所以不应选,因为意识并不是来源于大脑,而是来源于客观世界。

5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

B.主观世界能动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

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答案解释:【答案】ABD。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C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C项。

5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

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

C.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

D.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答案解释:【答案】ABCD。解析: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是建立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53、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纸上谈兵 B.水中捞月 C.望梅止渴 D.实事求是

答案解释:【答案】CD。解析:纸上谈兵和水中捞月都是片面强调了主观意识的作用,C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D项既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所以应选后两项。

54、唯心主义都认为( )。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精神决定物质

C.世界是不可知的 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答案解释:【答案】AB。解析:这道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的实质。唯心主义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是承认精神是第一性的,精神决定物质。因此A、B两项是应选项。不可知论不是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因为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都是可知论。D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唯心主义的共同特点。

5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哲学

B.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答案解释:【答案】BCD。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哲学。

56、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们的态度是( )。

A.反对科学主义,赞同人本主义

B.注意批判吸取它们中某些合理、有启发性的东西

C.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

D.反对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

答案解释:【答案】BCD。解析:现代西方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因此对待现代西方哲学不能采取支持一种思潮,反对另一种思潮的方法,而应该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因素。

57、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答案解释:【答案】ACD。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涵义比较简单,只需理解识记即可,这里不再赘述,选项ACD均为其内容,B项明显错误。

5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而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论中渗透着世界观。所以,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

59、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 )。

A.所有唯心主义 B.有些唯心主义

C.所有唯物主义 D.有些唯物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BC。解析: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或思维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60、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具有形而上学性

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解释:【答案】AB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置于实践的基础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彻底驳倒了唯心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和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61、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 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答案解释:【答案】BCD。解析: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思维能认识存在,即都是可知论。而只要承认思维能认识存在,也就必须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这是一致的。所以在回答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唯物主义都是肯定的回答,而有些唯心主义做出肯定回答,有些则不是。由于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当然也就否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62、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 )。

A.存在主义 B.生命哲学 C.逻辑实证主义 D.实用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CD。解析:自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至今一百多年中,在欧美各国产生和流传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主要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思潮: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推崇科学知识,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贬低人文科学;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和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则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把科学技术作为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而予以批判。

6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

A.直观性 B.非科学性 C.辩证性 D.机械性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水、火、气、土等具体实物作为世界的本原,承认世界由运动变化的物质组成,物质之间存在对立、斗争和相互转化。它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说明自然界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也具有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选项D机械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

6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表现在(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现代西方哲学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立的

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 答案解释:【答案】ABCD。解析: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注意到现代西方哲学中某些合理的有启发的东西,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65、下列各项属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有( )。

A.意志是万物的本原和墓地 B.生命本身是权利意志

C.超人哲学 D.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提倡悲观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ABCD。解析: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和存在主义为代表,其核心思想是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本原和墓地,生命本身是权利意志,把科学技术作为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而予以批判,提倡超人哲学,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提倡悲观主义。

6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科技优先”的方针,其哲学依据是(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D.科学技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C

67、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理念生万物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C.万物归于理 D.物是观念的复合

答案解释:答案】ABC。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意识变成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本题ABC都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所以都选。而D主张物质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能选。

68、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人为自然界立法 D.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案解释:【答案】AD。解析:选项BC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为( )。

A.变“科学之科学”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把旧哲学变革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把抽象的原理变革为具体的哲学原理

D.把仅仅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变革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答案解释:【答案】AB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0、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

B.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概括材料

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

答案解释:【答案】BCD。解析:本题不难选择,选项BCD均为科学技术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选项A错误。

71、唯心主义在现代哲学中其基本形态是( )。

A.现代实用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C.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

答案解释:【答案】ACD。解析: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种主要思潮,两者虽然都有合理的思想和内容,但都是(包括现代实用主义)从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愿望、好恶出发有取舍地研究客观现实,最终都滑向了唯心主义。


相关内容

  • 临沂事业单位历年真题
  • 通过2010年临沂事业编试题透析其出题规律(上) 招财猫猫 2011年度临沂事业单位招考已经开始,考生为了备考.考好,非常有必要就2010年度的真题进行一番分析.找出规律,总结规律,指导备考. 2010年以前的事业编真题题型规律 2010年以前临沂市事业编考试的题型和出题质量叫人不敢恭维.原因一是考 ...

  • 福建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和面试真题
  • 一.考试题目 1.请你谈谈辅导员的岗位价值,并谈谈你为什么要争取成为一名辅导员? 2.如何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请你简要评价一下你在大学期间的一位辅导员,并谈谈你将如何超越她? 4.有一位学生买彩票中了500万,他(她)立即卷铺盖退校回家不读书了.如果你是这位学生的辅 ...

  •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
  •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 前记: 考研一路下来,我的心情起伏过N次,我感觉这是以往任何时刻都没有体会到过的.从最初的迷茫到选择专业和院校时的踌躇与恐惧,到复习过程中的枯燥,再到考前的紧张不安.这六个月是痛苦的,但也是充实的.我始终觉得没有退路就是最好的退路! 心理学中有一种成就动机的说法:一 ...

  • 大学生资料查询大全
  • 本文由湿婆之舞李磊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大学生查询信息只有你想不到 来源: 崔英慧的日志 大学生查询信息 只有你想不到 英语四级考试网 http://www.cet4v.com/ 英语六级考试网 http://www.cet6w. ...

  • 潍坊事业单位考试部分试题整理
  • 2010年潍坊事业单位考试部分试题整理 单选:40*0.9=36 1. 世博会中国国家管主题:A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创下世博会历史的十项第一:1.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2.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3.志愿者人数最多4.自建馆数量最多 5.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6.世界最大单体面 ...

  • 2015级马哲复习考试重点(1)
  • 2015级马哲复习考试重点 1.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 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4. (一)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

  • 事业单位考试复习方法
  • 一.(1)笔试 ①行测 行测部分,知识点有限,一张白纸可以写下所有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同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考点,甚至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样的战线太长.所以复习的第一步应该尽快的把所有知识点熟练掌握,赢在起点. 熟知考点之后,用每个考点的规律解题,反复练习,熟练应用,铺垫好每个部分的解题思路,打 ...

  • 考研暑期复习:细致规划,认真执行
  • 考研暑期复习:细致规划,认真执行 忙忙碌碌的考试月随着高考.中考的结束,终于在喧嚣中渐行渐远.从焦灼的期末考试中挣扎出来的同学们终于能够专心备战考研了.对于尚未完成本科学业的大部分同学来说,这是唯一的完整的可以不受任何干扰的复习时间,是整场考研战役的一个转折点. 无论是已经长时间准备的英语,知识面较 ...

  •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财会类)试题答案与解析
  •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财会类)试题答 案与解析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江苏事业单位历年笔试真题解读. 第一部分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题型]时事 [考点]科技 [解析]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的成功职能说明我国空间交会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