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九年级化学提纲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 2 、N 2 、CO 2、H 2O 等。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 、NH 4]和阴离子[如Cl 、

2—CO 3]。

9、原子结构:

(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0、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1、稳定结构: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层2电子。

12、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

(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

13、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Fe 3O 4四氧化三铁,P 2O 5五氧化二磷,Ca (OH )2氢氧化钙;

(2)金属与酸根化合:“某酸某”,如CaCO 3碳酸钙,CuSO 4硫酸铜,NH 4NO 3硝酸铵。

14、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2H2O + O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15、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16、灭火的方法:

(1)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房屋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17、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粉尘、在遇到明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也有物理变化的爆炸如车胎爆炸)。

18、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19、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20、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21、化学符号的意义:

a. 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 .化学式:①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c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微观意义。

2--2-3--22、常见的酸根离子:SO 4(硫酸根) 、NO 3(硝酸根) 、CO 3(碳酸根) 、PO 4(磷酸根) 、Cl (氯离子) 、

-2--2-HCO 3(碳酸氢根) 、HPO 4(磷酸氢根) 、H 2PO 4(磷酸二氢根) 、S (硫离子) 。

2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一、稳定。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5、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

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小,酸性越强;PH 值越大,碱性越强。

2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 Cu、 Hg、 Ag、 Pt、 Au ( 钾、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汞 、银、 铂、 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盐酸或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元素化合物部分

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1)铜丝的量不足(2)系统漏气 (3)加热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 (4)反应的充分程度不同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 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得出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

3、O 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难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淡蓝色液体和雪状固体。

4、O 2的化学性质: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燃烧的现象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点燃

C + O2═══CO2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点燃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O2 ═══ SO2

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点燃

4P + 5O2═══2P2O 5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3Fe + 2O2═══Fe3O 4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色固体。 点燃

2Mg+ O2═══ 2MgO

5.实验室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一般不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因为反应需要加热,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

收集氢气可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收集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N 2只能用排水法。

6、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

7、氧气的重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利用氧气易于其它物质反应并放热的化学性质。水通直流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 2),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前者与后者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8、水的净化: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沉降(加明矾);过滤;灭菌(氯气);煮沸。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向两种类型的水中分别加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否则为硬水。利用蒸馏、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9、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镁反应过快、铁反应缓慢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因有强氧化性,反应不能得到氢气。不用浓盐酸,生成的气体中会含有HCl 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HCl 气体。

10、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无色液体和无色固体(干冰)。

1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 2 + H2O ══ H2CO 3 ; 加热上述红色液体会恢复为紫色,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 2CO 3══ H2O + CO2↑ (2)C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 )2 ══ CaCO3↓+ H2O ,该反应可用于CO 2气体的检验,和其他碱也能反应。

12、CO 2的用途:(1)灭火(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使水蒸气液化);(3)光合作用的原料;(4)保存食品。 13、CO 2的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 3 + 2HCl═CaCl2+H2O+CO2↑,不用Na 2CO 3,因反应太快;不用稀硫酸,因为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 3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 4,会覆盖在石块的表面而阻止反应的进行;也不用浓盐酸,因浓盐酸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HCl 等杂质。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验满时用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看火柴是否熄灭。

14、CO 2与人体健康:CO 2无毒,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因为CO 2不能供给呼吸,故进入枯井或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15、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镁反应过快、铁反应缓慢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因有强氧化性,反应不能得到氢气。不用浓盐酸,生成的气体中会含有HCl 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HCl 气体

16、CO 中毒,又叫煤气中毒。CO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剧毒,不易被察觉。被吸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气。CO 一半以上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用CO 作还原氧化铜等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

17、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的状态大都是固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热和电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18、金属材料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19、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O 3 3Fe+2O2点燃Fe 3O 4 2Cu+O

(2)较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Fe+H244+H2↑ 2Al+6HCl══2AlCl32不与盐酸反应

(3)金属1 + 盐1 →金属2 +盐2(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Cu+2AgNO3══2Ag+Cu(NO 3)2 ★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 ★置换反应:单质1+化合物1══单质2+化合物2

20、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原理: 3CO + Fe2O 32 (赤铁矿:Fe 2O 3 ;磁铁矿:Fe 3O 4)

(2(3)钢铁锈蚀的条件是:①与O 2接触 ②与水接触

★在有酸或盐存在的条件下,会加速钢铁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Fe 2O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搪瓷、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红色的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于与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生成铜绿〔Cu 2(OH)2CO 3〕金属制品电镀、电焊前一般要用稀盐酸处理,目的是用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21、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质量分数会减小,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质量分数会减小,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aOH )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2O 不能用NaOH 干燥的气体是SO 2、CO 2、HCl 。

22、紫色石蕊与无色酚酞都属于酸碱指示剂,可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石蕊遇之变红色,酚酞不变色,pH7。中性溶液:石蕊不变色(仍为紫色),酚酞不变色,pH =7 。

23、氢氧化钠固体要密闭保存,原因是氢氧化钠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产Na 2CO 3而变质,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用过量的稀盐酸检验(看是否有气泡产生)。除Na 2CO 3时可加适量的石灰水即Ca(OH)2。 氢氧化钠溶液存放在试剂瓶中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玻璃中的SiO 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产黏性的物质。

24、Ca(OH)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水溶液称石灰水,不饱和石灰水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温(与大部分固体相反)或加石灰。石灰水的保存与氢氧化钠溶液相同。

25、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Na 2CO 3 ) 的俗称是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的俗称是小苏打。

26、工业上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 3)、水、纯碱(Na 2CO 3)制烧碱的方法:(1)高温锻烧石灰石生成CaO ;(2)CaO 与水反应生成Ca(OH)2;(3)Ca(OH)2与Na 2CO 3反应可生成烧碱(NaOH )。

27、纯碱(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pH>7,但它不是碱,属于盐;碳酸钠晶体即Na 2CO 3•10H2O 是纯净物,属于盐类,俗称口碱;碳酸钠晶体易风化,属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蓝矾,是蓝色晶体,化学式为CuSO 4·5H2O ;无水硫酸铜CuSO 4是白色固体,易吸收水分而变蓝,可用其检验水的存在。

化学与生活部分

1. 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主要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这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采取 溶解→过滤 →蒸发结晶等步骤除去。“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

2-2+ 2+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加入氯化钡、纯碱、烧碱等物质,使SO 4 、Ca 、Mg 等可溶性杂质

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盐酸将溶液的pH 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3. 从海水中制取金属镁的原理是: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产生Mg(OH)2沉淀,然后将沉淀过滤,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MgCl 2, 再将熔融状态的MgCl 2电解,就能制得金属镁。(方程式要掌握)

4.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常用的方法,目前多采用“多级闪急蒸馏法”

5.Na 2CO 3(俗称纯碱或苏打)就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反应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得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产生的碳酸氢钠(NaHCO 3)由于溶解度小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方程式要掌握)

6.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 、CO 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4)

7. 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素,前四种是有机物。其中能提供能量的有蛋白质、糖类、油脂三大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它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淀粉、葡萄糖、蔗糖等。淀粉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遇到碘水变蓝色,它在人体内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 6H 12O 6,它在人体内氧化释放出能量(方程式要掌握)。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维生素在人体内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缺乏维生素A 患夜盲症,缺乏的维生素C 会引起坏血病。

8、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11种,排在前四位的元素依次为 O、 C、H 、C 。微量元素有Fe 、Zn 、Se 、I 等。如果人体内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缺乏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症。人体中必需的元素长期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9. 除毒气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还有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而变性,在急救重金属盐中毒时,可给患者吃大量牛乳或蛋清,其目的是使牛乳或蛋清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成不溶解的变性蛋白质,从而阻止重金属离子被吸收进入人体内,最后设法将沉淀物从肠胃中洗出。可溶性的重金属盐有毒如BaCl 2有毒,却BaSO 4无毒,但BaCO 3虽然不溶于水,但能和胃酸反应生成BaCl 2,因此有毒,万一不慎服用氯化钡,应吞服鸡蛋白解毒, 并加服一定量的解毒剂如MgSO 4使其变为BaSO 4沉淀。

10. 烟草中的最为有害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和重金属盐。常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巴比妥类、大麻类等。

11. 人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而实验室用做热源的酒精是可再生能源。(1)煤:也叫煤炭,“工业的粮食”,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元素为碳;(2)石油:“工业的血液”,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元素为碳、氢;(3)天然气:“西气东输”的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CH 4)。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简单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引发温室效应,产生热污染,释放SO 2、CO 等有毒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一方面我们要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开发氢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12. 要积极开发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因为氢气燃烧的产热量高,资源丰富(可以由水制得),燃烧后又生成水,不污染环境。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该过程可以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由于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难液化,贮存和运输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如何安全贮存氢气是氢能开发研究的又一关键的问题。

13.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适合宇宙飞船上使用的燃料电池是O2--H2燃料电池。

14. 我们学过的材料有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四类. 玻璃是一种硅酸盐材料。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是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 2)、纯碱、石灰石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在玻璃窑中高温烧制而成,它是混合物。常见的塑料有聚乙烯、被誉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商品名称叫特氟隆,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15. 土壤里常缺乏N 、P 、K 等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因此需对农作物施用化肥。常见的氮肥有硝酸铵NH 4NO 3、硫酸铵(NH4) 2SO 4、碳酸氢铵NH 4HCO 3、氯化铵NH 4Cl 、氨水NH 3•H2O 、尿素CO(NH2) 2前四种氮肥又称为铵态氮肥,它们不能和碱性物质如熟石灰、草木灰K 2CO 3混用,因为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 3,使肥效降低。常见的复合肥有NH 4H 2PO 4、KNO 3等。

16. 农药波尔多液用是胆矾CuSO 4·5H2O 和生石灰混合制得的,不能用铁桶盛装。(方程式要掌握)

17. 水的污染源: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渣、废水、废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防治: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处理酸性污水的方法是加入CaO 或Ca(OH)2或CaCO 3 ,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最好用CaCO 3。

18. 大气污染可分为烟尘和有害气体两类,烟尘可来自工厂、建筑工地;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 2、NO 2、CO ,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我们既要处理工厂废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又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19. 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PH

20.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符合“绿色化学”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1.“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防治措施是: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化学计算部分

1. 在化学式的计算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该元素的的质量分数;物质的质量等于该元素的的质量除以该元素的的质量分数。

2. 相同质量的铝、镁、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正比,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因此上述四种金属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顺序是:Al>Mg>Fe>Zn。

3. 金属与酸反应时,溶液的质量都增大。金属与盐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增大还是减小,要根据反应前后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判断。

4.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无论溶液质量是多少,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除以100+溶解度。

5. 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后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

6、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反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7. 化学实验数据分析计算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出两种反应物质量各是多少时,恰好完全反应,且生成多少气体(或沉淀)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或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出与计算相关的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时,生成多少气体(或沉淀)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

三、化学实验部分

1、常用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试管、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用于加热的是:量筒、水槽、集气瓶。

2、玻璃棒的作用:在过滤开始时,用于引流,结束后,用于转移物质;溶解时,用于搅拌,加速溶解;蒸发开始时,用于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结束时,用于转移物质。

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加液体时,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不可把滴管放在试验桌上,不可倒持滴管。

4、酒精灯的使用:酒精不能超过灯体的2/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过多溅出;试管斜持o 45 , 不要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6、称量固体物质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错放后,实际质量少于读数,实际质量=砝码-游码

7、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眼睛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出读数。俯视会导致读数大于实际体积,仰视导致读数小于实际体积。

8、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配制液体溶质溶液,需要的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溶质是固体时,需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

9、pH 试纸的使用:取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沾在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先用水湿润,会稀释待测溶液,导致测得的pH 不准;不能把pH 试纸直接伸进试液,会污染试液。

10、实验室制取H 2的原料是锌和稀硫酸,制取CO 2的原料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O 2的原料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装置都是固液不加热装置,仪器是锥形瓶(或大试管,或广口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带双孔塞的导管。

11、鉴别O 2、H 2、CO 、CO 2、CH 4气体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O 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 2。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可以鉴别H 2、CO 、CH 4: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H2,烧杯内壁无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 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H 4(或其他含C 、H 、O 元素的有机物)。

12、鉴别盐酸和硫酸: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盐酸;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同理,鉴别NaCl 和Na 2SO 4, 也可用这个方法) 。

13、鉴别Ca(OH)2: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通入CO 2,变浑浊;或加入Na 2C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4、鉴别碳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 3, 草木灰含有K 2CO 3, 纯碱(面碱)是Na 2CO 3,鉴别碳酸盐的方法是: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水溶解,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5、分离和提纯:(括号内是要除去的杂质)

(1)NaOH(Na2CO 3) 加入适量的Ca(OH)2,过滤

(2)NaCl (MgCl 2或HCl )加入适量的NaOH

(3)CaCl 2(HCl )加入过量CaCO 3粉末,过滤

(4)BaCI 2粉末(BaSO4) 溶解、过滤、蒸发(与粗盐提纯的方法相同)

(5)KNO 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分离Na 2CO 3和NaCl 方法相同)

(6)H 2O (NaCl )蒸馏法 (7)Cu 粉(Fe 粉)磁铁吸附;加入过量CuSO 4溶液,过滤;加入过量酸,过滤。

16、验证和除杂

(1)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 2: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 2。除去CO 2: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

(2)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 :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变红色,证明有CO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尾气中的CO:点燃尾气。

(3)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Cl 气体并除去: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或通入硝酸银中有白色沉淀,证明有HCI ;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HCl 气体。

(4)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 2O 蒸气:混合气体通过无水CuSO 4, 无水CuSO 4变蓝色,证明有H 2O 。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通过装有CaCl 2的干燥管,或通过装有碱石灰(固体NaOH 和CaO 的混合物)可以除去H 2O ;

(5)检验气体的顺序: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气体净化的顺序:先除杂,后干燥(除去水分) 。

17、鉴定和判断

2+2+(1)观察颜色。蓝色溶液:含有Cu 的盐溶液,如CuCl 2、CuSO 4、Cu(NO3) 2。浅绿色溶液:含有Fe

的盐溶液, 如FeCl 2、FeSO 4、Fe(NO3) 2。黄色溶液:含有Fe3+的盐溶液,如FeCl 3、Fe 2(SO4)3 。

(2)闻气味:盐酸、硝酸有刺激性气味;氢硫酸(H 2S 气体的水溶液)有臭鸡蛋气味;氨气(NH 3)、SO 2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观察生成沉淀。一般是:白色:、BaSO 4、AgCl 、Mg(OH)2, 蓝色:CuSO 4, 红褐色:Fe(OH)3,且不溶于稀硝酸有:BaSO 4、AgCl 。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有气体(CO 2)放出的是CaCO 3、BaCO 3。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无气体放出的是Mg(OH)2 。黑色固体有:C 、MnO 2、CuO 、Fe 3O 4、、Fe 粉。

(4)检验生成气体。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是:CO 2或NH 3 (NH 3是碱性气体,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

18、离子的检验

(1)检验H+:石蕊试液;pH 试纸;碳酸盐溶液;活泼金属,有氢气产生;滴入酚酞的碱的红色溶液;不溶性的金属氧化物如CuO Fe2O 3; 不溶性的碱如Cu(OH)2。

-:(2)检验OH 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 试纸;石蕊试液和酸溶液。加入MgCl 2或CuCl 2或FeCl 3溶液,

分别产生白色、蓝色、红褐色沉淀。

-(3)检验Cl 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4)检验SO 4:加入BaCl 2或Ba(NO3) 2溶液,有BaSO 4白色沉淀产生。

3—(5)检验CO :加入HCl 或稀H 2SO 4溶液,有气体产生;加入CaCl 2或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9、实验探究 (1)CO2与NaOH 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探究的原理是:CO 2与NaOH 溶液的反应,使气压减小(如软塑料变瘪等)进一步探究的方法CO 2与NaOH 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CO 2与NaOH 发生了反应,生成了Na 2CO 3。 (2)无明显现象的酸与碱中和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然后滴加酸,至红色突然消失,证明酸碱恰好中和。

(3)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或气体后,是否完全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取上层清液,加入上述溶液中的一种,看是否还有沉淀或气体产生。

20、常用干燥剂:(1)浓H 2SO 4, 气体干燥剂。(2)固体CaCl, 气体干燥剂。(3)碱石灰(固体NaOH 和CaO 混合物) 气体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含CO 2、SO 2的气体,(4)CaO或Fe 粉,食品干燥剂(不能食用) 。

21、常用仪器联接方法:铁架台:从下向上、从左到右。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U 型管:左进右出。 22、实验评价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安全;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消耗能量;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物是否便于分离。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 2 、N 2 、CO 2、H 2O 等。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 、NH 4]和阴离子[如Cl 、

2—CO 3]。

9、原子结构:

(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0、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1、稳定结构: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层2电子。

12、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

(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

13、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Fe 3O 4四氧化三铁,P 2O 5五氧化二磷,Ca (OH )2氢氧化钙;

(2)金属与酸根化合:“某酸某”,如CaCO 3碳酸钙,CuSO 4硫酸铜,NH 4NO 3硝酸铵。

14、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2H2O + O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15、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16、灭火的方法:

(1)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房屋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17、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粉尘、在遇到明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也有物理变化的爆炸如车胎爆炸)。

18、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19、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20、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21、化学符号的意义:

a. 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 .化学式:①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c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微观意义。

2--2-3--22、常见的酸根离子:SO 4(硫酸根) 、NO 3(硝酸根) 、CO 3(碳酸根) 、PO 4(磷酸根) 、Cl (氯离子) 、

-2--2-HCO 3(碳酸氢根) 、HPO 4(磷酸氢根) 、H 2PO 4(磷酸二氢根) 、S (硫离子) 。

2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一、稳定。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5、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

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小,酸性越强;PH 值越大,碱性越强。

2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 Cu、 Hg、 Ag、 Pt、 Au ( 钾、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汞 、银、 铂、 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盐酸或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元素化合物部分

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1)铜丝的量不足(2)系统漏气 (3)加热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 (4)反应的充分程度不同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 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得出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

3、O 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难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淡蓝色液体和雪状固体。

4、O 2的化学性质: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燃烧的现象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点燃

C + O2═══CO2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点燃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O2 ═══ SO2

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点燃

4P + 5O2═══2P2O 5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3Fe + 2O2═══Fe3O 4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色固体。 点燃

2Mg+ O2═══ 2MgO

5.实验室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一般不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因为反应需要加热,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

收集氢气可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收集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N 2只能用排水法。

6、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

7、氧气的重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利用氧气易于其它物质反应并放热的化学性质。水通直流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 2),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前者与后者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8、水的净化: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沉降(加明矾);过滤;灭菌(氯气);煮沸。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向两种类型的水中分别加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否则为硬水。利用蒸馏、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9、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镁反应过快、铁反应缓慢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因有强氧化性,反应不能得到氢气。不用浓盐酸,生成的气体中会含有HCl 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HCl 气体。

10、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无色液体和无色固体(干冰)。

1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 2 + H2O ══ H2CO 3 ; 加热上述红色液体会恢复为紫色,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 2CO 3══ H2O + CO2↑ (2)C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 )2 ══ CaCO3↓+ H2O ,该反应可用于CO 2气体的检验,和其他碱也能反应。

12、CO 2的用途:(1)灭火(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使水蒸气液化);(3)光合作用的原料;(4)保存食品。 13、CO 2的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 3 + 2HCl═CaCl2+H2O+CO2↑,不用Na 2CO 3,因反应太快;不用稀硫酸,因为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 3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 4,会覆盖在石块的表面而阻止反应的进行;也不用浓盐酸,因浓盐酸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HCl 等杂质。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验满时用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看火柴是否熄灭。

14、CO 2与人体健康:CO 2无毒,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因为CO 2不能供给呼吸,故进入枯井或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15、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镁反应过快、铁反应缓慢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因有强氧化性,反应不能得到氢气。不用浓盐酸,生成的气体中会含有HCl 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HCl 气体

16、CO 中毒,又叫煤气中毒。CO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剧毒,不易被察觉。被吸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气。CO 一半以上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用CO 作还原氧化铜等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

17、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的状态大都是固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热和电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18、金属材料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19、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O 3 3Fe+2O2点燃Fe 3O 4 2Cu+O

(2)较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Fe+H244+H2↑ 2Al+6HCl══2AlCl32不与盐酸反应

(3)金属1 + 盐1 →金属2 +盐2(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Cu+2AgNO3══2Ag+Cu(NO 3)2 ★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 ★置换反应:单质1+化合物1══单质2+化合物2

20、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原理: 3CO + Fe2O 32 (赤铁矿:Fe 2O 3 ;磁铁矿:Fe 3O 4)

(2(3)钢铁锈蚀的条件是:①与O 2接触 ②与水接触

★在有酸或盐存在的条件下,会加速钢铁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Fe 2O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搪瓷、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红色的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于与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生成铜绿〔Cu 2(OH)2CO 3〕金属制品电镀、电焊前一般要用稀盐酸处理,目的是用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21、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质量分数会减小,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质量分数会减小,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aOH )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2O 不能用NaOH 干燥的气体是SO 2、CO 2、HCl 。

22、紫色石蕊与无色酚酞都属于酸碱指示剂,可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石蕊遇之变红色,酚酞不变色,pH7。中性溶液:石蕊不变色(仍为紫色),酚酞不变色,pH =7 。

23、氢氧化钠固体要密闭保存,原因是氢氧化钠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产Na 2CO 3而变质,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用过量的稀盐酸检验(看是否有气泡产生)。除Na 2CO 3时可加适量的石灰水即Ca(OH)2。 氢氧化钠溶液存放在试剂瓶中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玻璃中的SiO 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产黏性的物质。

24、Ca(OH)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水溶液称石灰水,不饱和石灰水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温(与大部分固体相反)或加石灰。石灰水的保存与氢氧化钠溶液相同。

25、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Na 2CO 3 ) 的俗称是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的俗称是小苏打。

26、工业上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 3)、水、纯碱(Na 2CO 3)制烧碱的方法:(1)高温锻烧石灰石生成CaO ;(2)CaO 与水反应生成Ca(OH)2;(3)Ca(OH)2与Na 2CO 3反应可生成烧碱(NaOH )。

27、纯碱(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pH>7,但它不是碱,属于盐;碳酸钠晶体即Na 2CO 3•10H2O 是纯净物,属于盐类,俗称口碱;碳酸钠晶体易风化,属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蓝矾,是蓝色晶体,化学式为CuSO 4·5H2O ;无水硫酸铜CuSO 4是白色固体,易吸收水分而变蓝,可用其检验水的存在。

化学与生活部分

1. 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主要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这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采取 溶解→过滤 →蒸发结晶等步骤除去。“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

2-2+ 2+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加入氯化钡、纯碱、烧碱等物质,使SO 4 、Ca 、Mg 等可溶性杂质

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盐酸将溶液的pH 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3. 从海水中制取金属镁的原理是: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产生Mg(OH)2沉淀,然后将沉淀过滤,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MgCl 2, 再将熔融状态的MgCl 2电解,就能制得金属镁。(方程式要掌握)

4.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常用的方法,目前多采用“多级闪急蒸馏法”

5.Na 2CO 3(俗称纯碱或苏打)就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反应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得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产生的碳酸氢钠(NaHCO 3)由于溶解度小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方程式要掌握)

6.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 、CO 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4)

7. 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素,前四种是有机物。其中能提供能量的有蛋白质、糖类、油脂三大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它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淀粉、葡萄糖、蔗糖等。淀粉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遇到碘水变蓝色,它在人体内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 6H 12O 6,它在人体内氧化释放出能量(方程式要掌握)。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维生素在人体内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缺乏维生素A 患夜盲症,缺乏的维生素C 会引起坏血病。

8、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11种,排在前四位的元素依次为 O、 C、H 、C 。微量元素有Fe 、Zn 、Se 、I 等。如果人体内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缺乏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症。人体中必需的元素长期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9. 除毒气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还有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而变性,在急救重金属盐中毒时,可给患者吃大量牛乳或蛋清,其目的是使牛乳或蛋清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成不溶解的变性蛋白质,从而阻止重金属离子被吸收进入人体内,最后设法将沉淀物从肠胃中洗出。可溶性的重金属盐有毒如BaCl 2有毒,却BaSO 4无毒,但BaCO 3虽然不溶于水,但能和胃酸反应生成BaCl 2,因此有毒,万一不慎服用氯化钡,应吞服鸡蛋白解毒, 并加服一定量的解毒剂如MgSO 4使其变为BaSO 4沉淀。

10. 烟草中的最为有害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和重金属盐。常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巴比妥类、大麻类等。

11. 人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而实验室用做热源的酒精是可再生能源。(1)煤:也叫煤炭,“工业的粮食”,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元素为碳;(2)石油:“工业的血液”,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元素为碳、氢;(3)天然气:“西气东输”的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CH 4)。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简单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引发温室效应,产生热污染,释放SO 2、CO 等有毒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一方面我们要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开发氢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12. 要积极开发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因为氢气燃烧的产热量高,资源丰富(可以由水制得),燃烧后又生成水,不污染环境。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该过程可以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由于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难液化,贮存和运输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如何安全贮存氢气是氢能开发研究的又一关键的问题。

13.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适合宇宙飞船上使用的燃料电池是O2--H2燃料电池。

14. 我们学过的材料有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四类. 玻璃是一种硅酸盐材料。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是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 2)、纯碱、石灰石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在玻璃窑中高温烧制而成,它是混合物。常见的塑料有聚乙烯、被誉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商品名称叫特氟隆,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15. 土壤里常缺乏N 、P 、K 等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因此需对农作物施用化肥。常见的氮肥有硝酸铵NH 4NO 3、硫酸铵(NH4) 2SO 4、碳酸氢铵NH 4HCO 3、氯化铵NH 4Cl 、氨水NH 3•H2O 、尿素CO(NH2) 2前四种氮肥又称为铵态氮肥,它们不能和碱性物质如熟石灰、草木灰K 2CO 3混用,因为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 3,使肥效降低。常见的复合肥有NH 4H 2PO 4、KNO 3等。

16. 农药波尔多液用是胆矾CuSO 4·5H2O 和生石灰混合制得的,不能用铁桶盛装。(方程式要掌握)

17. 水的污染源: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渣、废水、废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防治: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处理酸性污水的方法是加入CaO 或Ca(OH)2或CaCO 3 ,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最好用CaCO 3。

18. 大气污染可分为烟尘和有害气体两类,烟尘可来自工厂、建筑工地;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 2、NO 2、CO ,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我们既要处理工厂废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又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19. 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PH

20.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符合“绿色化学”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1.“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防治措施是: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化学计算部分

1. 在化学式的计算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该元素的的质量分数;物质的质量等于该元素的的质量除以该元素的的质量分数。

2. 相同质量的铝、镁、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正比,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因此上述四种金属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顺序是:Al>Mg>Fe>Zn。

3. 金属与酸反应时,溶液的质量都增大。金属与盐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增大还是减小,要根据反应前后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判断。

4.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无论溶液质量是多少,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除以100+溶解度。

5. 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后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

6、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反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7. 化学实验数据分析计算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出两种反应物质量各是多少时,恰好完全反应,且生成多少气体(或沉淀)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或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出与计算相关的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时,生成多少气体(或沉淀)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

三、化学实验部分

1、常用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试管、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用于加热的是:量筒、水槽、集气瓶。

2、玻璃棒的作用:在过滤开始时,用于引流,结束后,用于转移物质;溶解时,用于搅拌,加速溶解;蒸发开始时,用于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结束时,用于转移物质。

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加液体时,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不可把滴管放在试验桌上,不可倒持滴管。

4、酒精灯的使用:酒精不能超过灯体的2/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过多溅出;试管斜持o 45 , 不要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6、称量固体物质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错放后,实际质量少于读数,实际质量=砝码-游码

7、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眼睛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出读数。俯视会导致读数大于实际体积,仰视导致读数小于实际体积。

8、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配制液体溶质溶液,需要的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溶质是固体时,需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

9、pH 试纸的使用:取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沾在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先用水湿润,会稀释待测溶液,导致测得的pH 不准;不能把pH 试纸直接伸进试液,会污染试液。

10、实验室制取H 2的原料是锌和稀硫酸,制取CO 2的原料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O 2的原料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装置都是固液不加热装置,仪器是锥形瓶(或大试管,或广口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带双孔塞的导管。

11、鉴别O 2、H 2、CO 、CO 2、CH 4气体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O 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 2。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可以鉴别H 2、CO 、CH 4: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H2,烧杯内壁无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 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H 4(或其他含C 、H 、O 元素的有机物)。

12、鉴别盐酸和硫酸: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盐酸;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同理,鉴别NaCl 和Na 2SO 4, 也可用这个方法) 。

13、鉴别Ca(OH)2: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通入CO 2,变浑浊;或加入Na 2C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4、鉴别碳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 3, 草木灰含有K 2CO 3, 纯碱(面碱)是Na 2CO 3,鉴别碳酸盐的方法是: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水溶解,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5、分离和提纯:(括号内是要除去的杂质)

(1)NaOH(Na2CO 3) 加入适量的Ca(OH)2,过滤

(2)NaCl (MgCl 2或HCl )加入适量的NaOH

(3)CaCl 2(HCl )加入过量CaCO 3粉末,过滤

(4)BaCI 2粉末(BaSO4) 溶解、过滤、蒸发(与粗盐提纯的方法相同)

(5)KNO 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分离Na 2CO 3和NaCl 方法相同)

(6)H 2O (NaCl )蒸馏法 (7)Cu 粉(Fe 粉)磁铁吸附;加入过量CuSO 4溶液,过滤;加入过量酸,过滤。

16、验证和除杂

(1)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 2: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 2。除去CO 2: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

(2)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 :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变红色,证明有CO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尾气中的CO:点燃尾气。

(3)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Cl 气体并除去: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或通入硝酸银中有白色沉淀,证明有HCI ;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HCl 气体。

(4)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 2O 蒸气:混合气体通过无水CuSO 4, 无水CuSO 4变蓝色,证明有H 2O 。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通过装有CaCl 2的干燥管,或通过装有碱石灰(固体NaOH 和CaO 的混合物)可以除去H 2O ;

(5)检验气体的顺序: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气体净化的顺序:先除杂,后干燥(除去水分) 。

17、鉴定和判断

2+2+(1)观察颜色。蓝色溶液:含有Cu 的盐溶液,如CuCl 2、CuSO 4、Cu(NO3) 2。浅绿色溶液:含有Fe

的盐溶液, 如FeCl 2、FeSO 4、Fe(NO3) 2。黄色溶液:含有Fe3+的盐溶液,如FeCl 3、Fe 2(SO4)3 。

(2)闻气味:盐酸、硝酸有刺激性气味;氢硫酸(H 2S 气体的水溶液)有臭鸡蛋气味;氨气(NH 3)、SO 2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观察生成沉淀。一般是:白色:、BaSO 4、AgCl 、Mg(OH)2, 蓝色:CuSO 4, 红褐色:Fe(OH)3,且不溶于稀硝酸有:BaSO 4、AgCl 。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有气体(CO 2)放出的是CaCO 3、BaCO 3。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无气体放出的是Mg(OH)2 。黑色固体有:C 、MnO 2、CuO 、Fe 3O 4、、Fe 粉。

(4)检验生成气体。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是:CO 2或NH 3 (NH 3是碱性气体,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

18、离子的检验

(1)检验H+:石蕊试液;pH 试纸;碳酸盐溶液;活泼金属,有氢气产生;滴入酚酞的碱的红色溶液;不溶性的金属氧化物如CuO Fe2O 3; 不溶性的碱如Cu(OH)2。

-:(2)检验OH 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 试纸;石蕊试液和酸溶液。加入MgCl 2或CuCl 2或FeCl 3溶液,

分别产生白色、蓝色、红褐色沉淀。

-(3)检验Cl 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4)检验SO 4:加入BaCl 2或Ba(NO3) 2溶液,有BaSO 4白色沉淀产生。

3—(5)检验CO :加入HCl 或稀H 2SO 4溶液,有气体产生;加入CaCl 2或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9、实验探究 (1)CO2与NaOH 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探究的原理是:CO 2与NaOH 溶液的反应,使气压减小(如软塑料变瘪等)进一步探究的方法CO 2与NaOH 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CO 2与NaOH 发生了反应,生成了Na 2CO 3。 (2)无明显现象的酸与碱中和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然后滴加酸,至红色突然消失,证明酸碱恰好中和。

(3)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或气体后,是否完全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取上层清液,加入上述溶液中的一种,看是否还有沉淀或气体产生。

20、常用干燥剂:(1)浓H 2SO 4, 气体干燥剂。(2)固体CaCl, 气体干燥剂。(3)碱石灰(固体NaOH 和CaO 混合物) 气体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含CO 2、SO 2的气体,(4)CaO或Fe 粉,食品干燥剂(不能食用) 。

21、常用仪器联接方法:铁架台:从下向上、从左到右。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U 型管:左进右出。 22、实验评价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安全;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消耗能量;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物是否便于分离。


相关内容

  • 历届初中生物重点资料汇总
  • 历届 学期 下学期 月考/期中/期末 开学/2月月考 期末 第四次月考 推荐专题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更新中)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更新中)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更新中) ...

  • [初三各科]九年级七科学习方法指导
  • [前言]同学们,大家到初三复习时间越来越少,每科还要协调分配时间去学习,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掌握各科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节省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不妨试试.... 语文科: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 ...

  • 黄石市九中2014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 黄石市九中2014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8分) 11-26为化学学科试题每题3分. 11.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醋酸除水壶内的水垢 B. 提纯混有少量泥沙的食盐 C.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线 D. 用石灰水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CO 2 12.下列物质 ...

  • 初三数学圆知识点专题训练:圆的切线与垂径定理
  • 全国站 中考报考 中考备考 知识点库 试题大全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英语 重点高中 中考大事记 展开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中考体育中考分数线2016中考中考报名中招计划中考查分志愿填报教育动态中考大事记 中考备考 中考复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 中考真题:数学语文英 ...

  • 九年级备考计划
  • 逍 遥 镇 回 民 中 学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备考计划 逍 遥 回 中 校 委 会 2014年3 月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备考计划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九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增强我校九年级各科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确保我校顺利完成镇中心校分 ...

  • 201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三)
  • 201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一12 O一16 Na-23 Cl一35.5 S-32 Mg一24 Fe一56 N一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 ...

  • 乡镇中心学校2014届中考工作方案
  • 乡镇中心学校2012届中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实现“让人民满意,社会称赞,学生向往”的办学目标,提供较高升学率作支撑,依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愿景,根据九年级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年级组工作新思路。充分发挥年级组管理的职能作用,讲求实效,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关注差异、严格要求与生动活泼发展、打好基础 ...

  • 2014中考作文提分学习方法
  • 提分慢,丢分多,很多学生提起作文都会无所适从.于是中考作文变成了很多中学生头疼的项目之一.有没有一些应试小技巧呢?以下是中考作文提分的技巧: 第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 ...

  • 2010年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