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践行"三贴近"原则的探索

  摘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教材的“三贴近”原则,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三贴近”原则,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三贴近”原则;参与体验;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学生大部分是抱着来“学专业、学技术、练技能”的想法,所以,德育课程的教学往往不受学生关注和重视。此外,传统的德育课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太空洞抽象,学生不感兴趣。在2009年新版的中职德育课教材中,强调了“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职业”的三贴近原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践行“三贴近”原则,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文章就此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不是靠“灌输”,不是外界“给予”的,而是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依赖于主体的学习、思考,最后落实在行动上,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的内容,以社会热点和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找准学生关注的兴奋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体验到,德育课学习并不枯燥,完全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贴近学生实际,突出知识亮点   教师要根据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纪律自觉性差、学习主动性差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德育教师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同时,每节课要在众多的知识点中筛选出两三个知识亮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所谓知识亮点,就是教学内容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它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实用价值大,是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中“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本质”一节时,教材涉及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发展的实质、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知识点。如果按照教材顺序来讲,很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为此笔者灵活处理教材,先不讲空洞的理论和条款,而是从发生在学生中的打架斗殴事例入手,引导出具体导致此行为的原因,然后归纳出量变的概念和质变的概念,再进一步讲解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际案例。通过灵活处理教材,知识亮点更加突出、条理更加明晰。而且,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来接受知识更加容易,改变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   三、贴近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和现实问题,思考未来   讲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知识点时,笔者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身边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请把这些事例列举些出来!学生们纷纷列举了自己家乡的小纸厂、水泥厂、煤窑、乱垦乱伐等事例,还列举了寝室里水龙头不关、教室里大白天还开着日光灯、粉笔满地扔,食堂餐桌上到处都是剩饭剩菜,等等,气氛非常活跃。笔者接着就引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个基本概念及其要求。因为先让学生感触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时,认识清晰、理解透彻,知识与应用同时把握。接着顺势提醒同学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时关灯、关水龙头、检垃圾等等。后来一段时间,每一次上课前都要提醒学生: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他们一听这样说,就马上把大白天开着的灯关掉,把自己面前地上的垃圾检起来。再过了一段时间,教室里,大白天开着灯、地面到处是粉笔、垃圾等这些现象就少得多了。   四、设置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释放自己   德育课教学的质量,应与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增强和行为习惯的改善密切联系。如果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问题情景、或选择与学生实际贴近的案例,抛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释放自己,就能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来,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接触所要讲授的知识和观点,通过自身的理解牢牢掌握知识,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践中,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改善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教学《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时,讲到“常见的消费心理”——“求同心理”及其作用这个知识点时,叫学生预习两分钟时间后,首先抛出学生中的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家里吃着“低保”,自己吃着国家的“助学金”,还享受中职生“免学费”的国家政策,但是,看到身边许多同学都有手机上网和打游戏,于是千方百计哄骗父母、或节省生活费、甚至借钱也要买个手机来上网打游戏。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我们寝室就有!他们经常吃一个面包就当一顿饭,有时还不吃饭,借钱也要买手机……”。笔者马上抓过话题总结:这种现象就是“求同心理”。“求同心理”就是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受到周围或相关群体的影响,不由自主地与之保持同步、跟着去购买的消费心理。如果是健康合理的“求同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比如:人们在餐馆吃饭都不用一次性消费的饭盒和纸杯,在市场购物都自己带环保袋去,而不用塑料袋,这样的绿色消费习惯,就会减少白色污染,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一涉及学生现实问题的教学互动,学生深刻理解了“求同心理”及其作用这个知识点,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五、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德育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民主和谐,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诉说,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可以运用以下这些方法:   1.讲事例故事法。教师在执教德育课时,可以多使用故事、图片、音像资料等教学资源,将枯燥的基本概念、理论渗透在具体的、有趣的实际案例中进行讲解。   2.朗读体验法。教材上的名人名言、温馨提示或诗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齐声朗诵,体验和感受其情与理,强化印象、加深理解。   3.意见收集讨论法。在课堂中适时开展一些专题讨论,让学生通过对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事感悟对错,在潜移默化中校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4.心理干预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暗示。   5.问题引导法。即教师在讲课前先提出与本次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或现象,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多数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形体、图示等任何一种方式作答。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总之,在德育课的教学中,教师作为一个设计者和策划者,不仅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而且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案,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切实践行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才能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教材的“三贴近”原则,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三贴近”原则,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三贴近”原则;参与体验;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学生大部分是抱着来“学专业、学技术、练技能”的想法,所以,德育课程的教学往往不受学生关注和重视。此外,传统的德育课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太空洞抽象,学生不感兴趣。在2009年新版的中职德育课教材中,强调了“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职业”的三贴近原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践行“三贴近”原则,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文章就此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不是靠“灌输”,不是外界“给予”的,而是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依赖于主体的学习、思考,最后落实在行动上,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的内容,以社会热点和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找准学生关注的兴奋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体验到,德育课学习并不枯燥,完全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贴近学生实际,突出知识亮点   教师要根据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纪律自觉性差、学习主动性差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德育教师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同时,每节课要在众多的知识点中筛选出两三个知识亮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所谓知识亮点,就是教学内容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它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实用价值大,是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中“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本质”一节时,教材涉及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发展的实质、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知识点。如果按照教材顺序来讲,很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为此笔者灵活处理教材,先不讲空洞的理论和条款,而是从发生在学生中的打架斗殴事例入手,引导出具体导致此行为的原因,然后归纳出量变的概念和质变的概念,再进一步讲解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际案例。通过灵活处理教材,知识亮点更加突出、条理更加明晰。而且,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来接受知识更加容易,改变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   三、贴近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和现实问题,思考未来   讲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知识点时,笔者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身边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请把这些事例列举些出来!学生们纷纷列举了自己家乡的小纸厂、水泥厂、煤窑、乱垦乱伐等事例,还列举了寝室里水龙头不关、教室里大白天还开着日光灯、粉笔满地扔,食堂餐桌上到处都是剩饭剩菜,等等,气氛非常活跃。笔者接着就引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个基本概念及其要求。因为先让学生感触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时,认识清晰、理解透彻,知识与应用同时把握。接着顺势提醒同学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时关灯、关水龙头、检垃圾等等。后来一段时间,每一次上课前都要提醒学生: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他们一听这样说,就马上把大白天开着的灯关掉,把自己面前地上的垃圾检起来。再过了一段时间,教室里,大白天开着灯、地面到处是粉笔、垃圾等这些现象就少得多了。   四、设置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释放自己   德育课教学的质量,应与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增强和行为习惯的改善密切联系。如果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问题情景、或选择与学生实际贴近的案例,抛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释放自己,就能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来,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接触所要讲授的知识和观点,通过自身的理解牢牢掌握知识,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践中,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改善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教学《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时,讲到“常见的消费心理”——“求同心理”及其作用这个知识点时,叫学生预习两分钟时间后,首先抛出学生中的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家里吃着“低保”,自己吃着国家的“助学金”,还享受中职生“免学费”的国家政策,但是,看到身边许多同学都有手机上网和打游戏,于是千方百计哄骗父母、或节省生活费、甚至借钱也要买个手机来上网打游戏。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我们寝室就有!他们经常吃一个面包就当一顿饭,有时还不吃饭,借钱也要买手机……”。笔者马上抓过话题总结:这种现象就是“求同心理”。“求同心理”就是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受到周围或相关群体的影响,不由自主地与之保持同步、跟着去购买的消费心理。如果是健康合理的“求同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比如:人们在餐馆吃饭都不用一次性消费的饭盒和纸杯,在市场购物都自己带环保袋去,而不用塑料袋,这样的绿色消费习惯,就会减少白色污染,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一涉及学生现实问题的教学互动,学生深刻理解了“求同心理”及其作用这个知识点,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五、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德育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民主和谐,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诉说,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可以运用以下这些方法:   1.讲事例故事法。教师在执教德育课时,可以多使用故事、图片、音像资料等教学资源,将枯燥的基本概念、理论渗透在具体的、有趣的实际案例中进行讲解。   2.朗读体验法。教材上的名人名言、温馨提示或诗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齐声朗诵,体验和感受其情与理,强化印象、加深理解。   3.意见收集讨论法。在课堂中适时开展一些专题讨论,让学生通过对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事感悟对错,在潜移默化中校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4.心理干预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暗示。   5.问题引导法。即教师在讲课前先提出与本次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或现象,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多数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形体、图示等任何一种方式作答。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总之,在德育课的教学中,教师作为一个设计者和策划者,不仅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而且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案,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切实践行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才能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关内容

  • 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
  • 附件1: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教职成[200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 ...

  • "三贴近"原则下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德育观念.方法.手段必须改变,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从贴近职业特点.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三贴近"原则探讨了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的措施. 关键词:"三贴近":德育:教学实效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 ...

  •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理念 (一)课程性质: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二)课程的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 ...

  •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
  •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升学比例的提高,加上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也逐年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源不足导致生源素质下降的局面.有的学生厌学情绪比较强烈:有的学生道德修养严重欠缺: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作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努力加强对学生基本文明行为的 ...

  • 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 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摘要:中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而德育课程在内容上的选择则更应该突出实践体系的构建.实践课程因为具有较强的主观感受性和深刻的知觉反思性,在学生对个人的知行系统的整合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通过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对于学生自身的信念与修养 ...

  • 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自查报告
  • 贯彻落实全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自查报告 -揭东县现代职中 一.贯彻落实全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德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构. (二)学校德育培训项目及经费数 1.今年7月2日请揭阳市技工学校校长助理.高级技师邱主任到学校为教师开德育讲座. 列支经费3200.0 ...

  • 感受道德之美 说课稿
  • <感受道德之美>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感受道德之美>.(点击)我主要从这9个方面进行说课.(点击) 一.教材分析 1.选用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焦宏昌主编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特色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

  • 角色扮演法在德育课中的运用
  • 教育天地 jiaoyutiandi 2012年第 5-6 期 MODERN EDUCATION 教育与教学 角色扮演法在德育课中的运用 □ 季进全 李永青 王艳葵 摘 要:德育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顺应他们的兴趣爱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师生共同设计贴近现实的角 ...

  •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 教育部关于印发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的通知 职成[2014]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