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印刷常用的开本成品尺寸以及常用术语

图书出版印刷常用的开本成品尺寸以及常用术语

一、常用术语

1. 开本:图书开本的大小,是以印刷用纸的全张幅面为计算单位,裁切成多少小张,就称作多少开本。如全张纸裁切成16小张的,就叫做16开;裁切成32小张的,就叫做32开...... 等。

常用全张印刷用纸的幅面

787mm×1092mm 850mm×1168mm

880mm×1230mm 787mm×960mm

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国标)

系列

未裁切单张纸尺寸

已裁切成开本

代号

成品尺寸(mm )

A

890×1240M

890M ×1240

890 ×1240M

900 ×1280M

900M ×1280

900 ×1280M

A4(16K)

A5(32K)

A6(64K)

A4(16K)

A5(32K)

A6(64K)

210 ×297

148 ×210

105 ×144

210 ×297

148 ×210

105 ×144

B

1000M ×1400

1000 ×1400M

1000M ×1400

B5(32K)

B6(64K)

B7(128K)

169 ×239

119 ×165

82 ×115

说明:(1) A 和B 代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将全张纸对折长边裁切的次数,如A4,对折4次为16开,A5表示对折长边5次为32开。

(2)M 表示纸张的丝绺方向与该尺寸边平行。

中国学术图书出版网教材、图书常用版心和成品尺寸

纸张规格(mm)

开本及成品尺寸(mm )

字数/页

字数/印张

适合排版的图书种类

787×1092

1/16(正16开)(185×260)

40行×41字=1640字

26240

计算机,理工类等

787×960

1/16(异16开)(170×228 )

34行×33字=1122字

18000

文科、经管、法律

850×1168

1/16(大16开)(205×279 )

42行*45字=1890字

30240

有特殊要求或超大图表

787×1092

1/32(正32开)(130×185)

26行*26字=676字

21632

此类开本已经很少用到

850×1168

1/32(大32开)(140×203 )

28行×27字=756字

24192

文学等

880×1230

1/32(异32开)(145×209 )

29行×28字=812字

26000

文科、学术论文等

2.封面:在书心之前的称前封面,又称封一;靠书心的一面称封里,又称封二;在书心后面的称后封面,靠书心一面的称封底里,又称封三;最后的外表一面称封底,又称封四。前后封面相连护住书心订口一侧的部分称为书脊。在书籍封面外裹附一层纸张或其他片状物以保护书籍的,

叫做护封。封面或护封在切口处多留一定宽度向里折叠,叫做勒口。

3.版权页:是一本书的出版历史记录,版权页内应包括:书名、著作者、印刷厂、发行单位,出版时间以及开本、印张、插页、字数、版次、印次、定价等内容。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内封) 背面或内文最后一页。

4.版次:第一次出版的出版物称为“第一版”或“初版”,第一次出版后,内容经过大量修改、增删再版者,称为“第二版”,以次类推。

5.印次:即每一版印刷的次数。从每一版第一次印刷计算起,每重印一次都要累计并标注明确(如二版一次,二版二次,三版一次,三版二次)。

6.印张:版权页上的印张,表示该种出版物的一本书所需要的印刷纸张数量,它是计算定价的依据之一。一张全开纸有两个印刷面,即正面和反面,规定以一个印刷面为一个印张。这样,一张全开纸有2个印张。

印张的计算方法:全书总面数÷开本=印张

7.定价:印在书上的价格。一本书的定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根据规定的定价标准,按书籍的类别,选定每印张定价,再按每印张定价乘以印张数量得出的;另一部分是按标准计算的这本书的封面、装帧材料和插页等的价格。两部分相加就是这本书的定价。

8.版心:书刊幅面除去周围的白边,剩余的正文和图版部分称为版心。

9.白边:是版心与上切口、下切口,订口和外切口之间的空隙部分。版心上端的白边叫“天头”,版心下方的白边叫“地脚”,靠装订一侧的白边叫“订口”,和订口相对的白边叫“外切口”。

10.页码:是表示页数的数码,一般排在书籍版心的靠外切口的上角或下角,也有排在版心下方左右居中的。凡是另页起或另面起的篇名、章名和没有文字的插页和空白页,一般都不排页码,叫做“暗码”。扉页、版权页等虽然不排页码,但仍计算在全书的总页数之内。前言、目录等文前辅文部分,页码另计,也计算在全书总页数之内。一般习惯,正文开始为第一页。

11.书眉:印在版心以外空白处的书名或篇、章、节名,横排本印在上端,叫做书眉。一般双页码排篇名,单页码排章名;或双页码排章名,单页码排节名。总之,双页码的内容层次大于单页码的内容层次。读者在阅读时,可以直观地了解本页文字是归属某一篇、章、节的范围。如在一面之内出现两个同级标题时,书眉应排最后一个标题。

12.出血版:以图版为主的图书,为了美观和美化版面,将图版的边沿超出版心,经过裁切之后,不留白边,称之为出血版。一般常见于通俗读物、儿童读物、美术画册、大型画报等等。

13.页、面:页和面是两个概念,书籍的一页包括两面(与“张”同义) ,每面就是书刊中的一个页码(Page )。在实际工作中,页、面不能混淆。“另页起”表示每一篇文章或篇、章、标题必须是从单页码开始。如前面文字排到单码结束,则双码是白面。“另面起”表示每篇文章或篇章标题不接排,必须从另一面开始,它可以从单码排,也可以从双码起排。

14.通栏、分栏: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相等,叫做通栏排式;正文的行长如按版心的宽度分成相等的两栏或多栏,称为分栏排式。

15.另行、顶格、缩格、齐肩:正文每一段落的开始,一般要退进二字,叫做另行起;另行排之后在回转第二行时,要顶版口排,叫做顶格;不顶格的称缩格排,但要注明缩几格;若第一行缩进二字,转行时同样缩进两字,称为齐肩。

16.行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称为行距。一般行距至少要空正文字身高的1/2以上。

17.占行:为了使标题突出和醒目,标题要占行。如果是占5行,指的是占正文字的五行(包括行距)。标题字数如果较多,可以转行,两行之间的行距要大于正文的行距。

18.居中:标题占几行居中,即表示上下排在这几行的中间,左右居中;其他如公式,图表居中,即表示以版心宽度或最长行为准,左右居中。

19.串文:指标题、图表的旁边排正文。一般超过版心的1/2宽的图可不串文排。串文的目的是为了使版面紧凑,全书能容纳更多的内容,节约纸张。

20.背题:标题正好起在一面的最末一行,题下无法排文,也就是标题背离了文字,叫做背题。这样宁可在本面最下空白两行,将标题移至下一个版面上去排。这里所称的标题,一般指居中、占行的标题。

二、版式设计的要求

1. 版式设计的原则

(1)美学原则:版式是一种形式美,它就象绘画一样,也是由点、线、面所组成。版面中的字是“点”,文字排列成行就是“线”,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字行”就是“面”。除文字以外,图书中的插图、表格、各级标题、书眉、脚注以及扉页、序文、目录、索引、版权甚至白页,把它们按美学原则配置整合起来,就能树立起独特的书刊艺术美学形象。

(2)科学性原则:

①从生理角度讲:版式设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使人们阅读方便、舒适。人的视觉最大纵向角从上视55°到下视65°,横向向外能看到90°,向内能看到60°。所以,横排本优于直排本。横排本的行长一般以80~100mm 为适,超过120mm 时,阅读速度会下降。因此,32开本的书版心都控制在这一范围内。16开的杂志一般排成双栏或三栏。

②从心理角度讲,版面的排列与分割和版面的中心点有关。版面的中心点有两个:一个是几何中心,它在纵横中轴线的交会处。一个为视觉中心,它比几何中心高1/10左右。版面重心的安排影响整个版面的稳定。我国图书版面习惯天头大于地脚,这是由古籍版本的传统发展而来的。但

是在标题的安排上,仍遵循视觉中心这一规律。如一面上仅有卷、篇的顺序和名称,往往安放在版心居中偏上的位置。版面上各个不同的部位,给人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横排书上方的左侧,直排书上方的右侧,均为视觉的焦点,是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部位。

③黄金分割率:取近似值为1∶0.618。图书的开本、版面的分割都在应用这个规律。如:大32开本的外观尺寸203mm :140mm = 1:0.689,最接近黄金分割率。所以,大32开本的长乘宽的比例看起来最舒服。

2. 版式设计对稿件的要求

(1)发稿的齐、清、定

齐:指原稿齐全(封面、内封、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图稿等),完整无缺,一次交齐。

清:指全稿文字抄写清楚、准确无误;插图中的注字清楚,图清晰无误;全书批注清楚;章、节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统一。

定:指发稿时要定稿,防止在校样上随意增删或修改。要求做到五个“衔接”、六个“统一”、七个“对应”。

①五个“衔接”:章节的序号、表号、图号、公式号、页码要衔接好,不得有重复或跳号。

②六个“统一”:格式、层次、名词述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要统一。

③七个“对应”:目录与正文标题、标题与内容、正文与插图、正文与表格、呼应注与注释内容、图字代号与图注、书中内容前后对应。避免重复和矛盾。

(2)对图稿的技术要求

①绘图稿要清洁,防止污物、折皱。

②图盘的图,线条均匀,字迹清楚。注意要与开本一致,一般不能超过版心。

③照片图、网图层次分明、黑白反差明显。照片图指的是人物、事物、风景等,网图主要是指从计算机上抓下来的屏幕图。要求图里面的文字清晰、照片和网图层次分明,要达到印刷的要求。

④彩色插页或黑白插页尽量集中放在书前或书后。

⑤不能用印刷制品作图稿,因印刷制品本身有网点,当作原稿再制版时,网点不易重合。

(3)对封面的要求: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而且制作成本较高,所以要慎重斟酌:

①书名、作者的名字要准确,内封、外封、书脊字要一致,要有“×××出版社”的字样。

②开本与正文必须一致。如大32开的正文要配大32开的封面。

③书脊厚度要做到与书心的厚度一致。(55g书写纸和胶版纸厚0.072mm/张;60g胶版纸厚约0.076mm/张;70g胶版纸厚0.088mm/张) 。

④封面制好后,打出效果样,要求编辑在彩色效果样上签字认可后方可印刷。

3. 版式设计的整体要求

(1)开本的大小

开本的大小需要根据书刊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一般插图较大、插图较多的稿子,如建筑、机械类图书和期刊类刊物可用16开本。经典著作、理论书籍、各类词典和高等院校教材,篇幅较多,可用787×1092mm 的16开或850×1168mm 的大32开本。经常携带的一般通俗读物,用32开本即可。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还可用64开本。文艺类的图书可用长32开或小长32开。儿童读物多用接近正方形开本,如用787×1092mm 的12开、20开、24开等。开本的确定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做到形式美观,便于阅读。

(2)装订形式:主要分平装本和精装本两种

①平装:分骑马订(杂志)和平订(胶订、锁线订等)。

②精装:一般用加硬纸板裱衬的壳做封面,有全布面,也有涂塑纸面,还有纸面布脊,外有加护封的。除正规形式外,还有软面装(不加硬纸板,而用白板卡代替) 、假精装(书心上下两面加粘白板卡外套塑料书壳,如软皮新华字典) 。

(3)字体的选择:最最常用的汉字字体有四种: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①宋体:特点是字体笔画横细竖粗,结构稳健,均匀,字体平正端庄。体现了汉字字形的质朴,给人以爽朗、舒适之感。排成版面后,整齐醒目,是书刊正文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字体。

②仿宋体:特点是横竖笔画基本相同,字体秀丽、典雅,纤细轻巧。常用于书刊的前言、后记等。

③楷体:字体方正,笔画浑圆端庄,柔中有刚,与手写楷书相似,从整版看,不如宋体整齐醒目,一般正文很少采用。多用于引文、小标题等。

④黑体:横竖笔画粗细一致,首尾方正如刀切,粗壮有力,特点是醒目。一般用于标题或重要的内容提示,不适宜用做正文。

书刊中常见的:部分、篇、章、节、段、小目等所标示的文章题目,称为“标题”,标题是对文章的概括,是突出文章的主题。

一般按不同的层次来划分标题的级别。若以章为一级标题,则节、条、款、项为二、三、四、五……级标题。随着级数的增加,字号也应逐级减小,最小一级标题的字号,不得小于正文的字号,同

时用不同的字体变换来突出标题。字体应该由重至轻,由粗至细,例如:黑、宋、楷、仿宋。

一本书的同级标题除字体、字号应完全相同外,排版格式也应完全相同,包括占行、序码、标点符号以及在版面中的位置均应完全相同。

(4)字号的选择

①常用的字号有:三号、四号、小四号、五号、小五号。

国家规定:政治理论、经典著作以及中小学课本的正文一般用四号或小四号字;文艺类、科技类图书的正文,一般用五号字;我社出版的各类教材,其正文一般用五号字;练习题、思考题或表题、图题等,一般用小五号字;注释、表格等一般用六号字。

②汉字字号的计量和称谓:

点数制:“点”的英文名是point ,音译为“磅”,简写为P,我国规定1P=0.35mm。以磅为单位来计量字形大小的体制就是“点数制”。

号数制:铅活字的大小用号来称谓的体制叫“号数制”,常用的有九种:一号、二号、……七号,还有小五号和小四号。过去是指铅字,但现在还沿用这种叫法。计算机中Windows word录入也是用号数制称谓的。

③汉字字号体制的换算。

一号 28.5P 9.665mm

二号 21P 7.48mm

三号 16P 5.625mm

四号 14P 4.929mm

小四号 12P 4.218mm

五号 10.5P 3.69mm

小五号 9P 3.163mm

六号 8P 2.812mm

七号 5.25P 1.845mm

(5)版面设计的要求

书刊的版面设计,一般由文字、标题、插图、插表、公式以及切口、页码或书眉等组成。版面的设计就是根据书刊的性质,作出与该书刊内容相协调的版面构图。

行长、行数及行距

行长等于字身宽度*字数,也等于版心宽度。

行数*(字身高度+行距)-行距=版心高度。

下面是字、行的计算。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交叉相乘。

1英吋≈72P≈25.4mm。

例1 已知大32开,104mm (宽)*160mm(高)的版心,问每面排多少行、多少字?

字数计算:

72P∶25.4mm x 104mm =72P×104mm÷25.4mm=295P

295P÷10.5P(五号字)=28字

即每行排28字。

行数计算:

72P×160mm÷25.4P=453.5P

453.5P÷15.75P (10.5P+5.25P)=28.79≈29行

即每面排29行。

例2 已知16开: 38行*41字 问版心宽度是多少毫米?

求版心宽度:

41字×10.5P=430.5P

72P∶25.4mm

430.5P∶ x

x=430.5P*25.472P=151mm

求版心高:

38行(10.5P+5.25P)-5.25P≈593P

72P∶25.4mm

593P∶Y

593×25.4÷72P≈209mm

Y=209mm

答:版心宽为151mm ,版心高为209mm 。

注文类别

注文是在行文中需另加说明的文字,有“脚注”、“页后注”、“段后注”、“书后注”等,一般应小于正文, 用六号字排。

A.脚注:也称“面末注”。把一个页面上的注文排于本面正文下脚,注文条目按正文中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比较合理, 便于对照阅读。

B.页后注:也称“单码面末注”。它是把左右两个码上的注文,集中排在后一面的正文末。

C.段后注:注文排在文章的每一段后面,形成注文与正文的夹排形式。有便与正文对照阅读的优点,适宜于古文类注释频繁的书稿。

D.书后注:把注文集中放在全书最后。

注文格式

△起行顶格,回行齐肩。

适用于注文条目多,注文长的文稿,成版后注文井然有序。

△起行顶格,回行顶格。

①适用于多条目、条目中并有分段的稿件。

△起行缩格,回行顶格:

①适用于少条目,多段落类的文稿。

△起行缩格,回行齐肩。

①适用于条目众多,注文简短的文稿。

页码和书眉

页码是书页的顺序编码,有单、双码之分。页码的作用是便于读者检索。书刊排版时,页码的版面位置是固定的,不论页码数字有几位,是单码还是双码,页码距切口和版心的距离全书应统一。书刊在印刷上版、装订折页、都是以页码作为定位的依据。

页码字体、字号的大小,无一定限制,可小于正文、等于正文或大于正文;可用白体、黑体、正体、斜体等各种字体。一般的图书页码所用字体、字号,应小于或等于正文的字号。我社多用五号斜体。为使页码醒目,两旁可加中圆点、短线。“·1·”“-1-”。

页码的位置多数书刊排在版心下角,上距版心为一个整文字的空隙,左右齐版心外切口,也可缩一格。页码排在版心天头,再加上篇、章、节标题的,称为“书眉”或“天眉”,天眉一般居中放,用字一般小于正文。

特殊情况:凡有天眉并另面起的,或有插图时,图超出整个版面的,往往不排页码,但占有相应的面数。这种情况叫“暗码”。书中的空白面,如扉页、序文或另页起排的文字末尾白面,称为“背白”。

有些期刊,第一期第一面1—1;第二期第二面用2—2;或第一期1—64,第二期65—128……年终合成一卷。我社的书,上、下卷页码也有接排的。

表格的处理

表格由行与列组成,无论表格多么复杂,行、列对应清楚是表格的基本原则。

表格应紧跟文字,一般情况下,先见文,后见表。

表格分类:有无线表、方框程序表、三线表等。三线表在书刊中应用最广泛。

表格组成:有“表头”、“表身”两部分,表顶线以上所列的文字称“表题”,表底线以下加的注释称“表

注”。

表格的版式:根据表格项目的多少,在版面上可分为半栏、通栏、卧排、双跨单、转面接排等各种版式。

当横表头栏目过多、竖表头项目过少、形成狭长的表式,甚至还超出版心,就应在横表头适当处断开,将表置换成上、下叠排的形式。

如竖向项目过多,而横向栏目过少,成竖向长条形,甚至超出版心高,可在竖向适当项目处断开,排成双列。列与列间用双线分隔。

标题的层次及变化

书刊中常见的:部分、篇、章、节、段、小目等所标示的文章题目,称为“标题”。标题是对文章的概括,突出文章主题。标题的特点:一般变化较少,要求分级详细、层次分明、格式统一,字体、字号的选择与正文的对比度不宜过于强烈。各级标题字体、字号的选择一般根据开本的大小。一般来说:开本越大,标题字号也就越大。同时根据书中标题分级的多少来选择字号。分级多,一级标题可适当放大,分级少则可适当缩小字号。一般16开本的一级标题用二号或三号字;32开本的一级标题用三号或四号字。逐级减小。

各级标题的字体最好是黑白相间,这样可使标题更加美观,层次更加分明。

通常书刊中的标题层次越高,所占的版面面积应越突出。按这一规律划分,可分为另页标题、另面标题、接排标题三种。

另页标题:另页标题必须从单码开始,下面可以接排正文,也可让标题单占一页。一般用于“部分”或“篇”级标题。

另面标题:为篇、章的一级标题所常用,表明下一篇文章的开始。另面标题,一般下面接排正文,可从单码起,也可从双码起。

接排标题:为低级标题所常用,如节、段、目等小标题,它是按正文行文次序接排的一种形式,它使版面紧凑。接排标题可分为居中排、边排和顶格排等各种版式,以区分各级标题的不同层次。

标题的版式:标题占行是指应占正文的行数,如正文排五号字,标题占4行,即包括标题字在内占五号字的四行,字越大,占行越多。

标题的版式应注意:

①标题中可加标点符号,但标题末尾一般不加标点。

②标题不可排在一面的正文之末,题后至少要带1~2行正文,不要“背题。”

(6)纸张材料的选择

常用书刊印制材料的质量、种类和规格

常用书刊印刷材料有:胶印书刊纸、书写纸、胶版纸、铜版纸、字典纸等。按形状划分,有平板纸和卷筒纸;按定量划分,胶印书刊纸一般为52克/m2,书写纸一般为55克/ m2、60克/ m2,胶版纸一般为60克/ m2——150克/ m2,铜版纸一般为80克/ m2——200克/ m2,字典纸一般为40克/ m2;按规格划分,卷筒纸有787mm 、850mm 、880mm ,平板纸有787mm ╳960mm 、787mm ╳1092mm 、850mm ╳1168mm 、880mm ╳1230mm 、889mm ╳1194mm 等等。

纸张一般以“令”作为计算单位,每500张纸称为1令。每吨纸折合的令数与其克重和规格有直接关系。先计算令重,再求吨出纸率。

令重=长*宽*500*克重/1000

每吨纸的出纸率=1000/令重

克重越低、规格越小,每吨纸的出纸率就越高,每令纸的纸张价格就越便宜。但克重越低,纸张越薄,作正文用太薄的纸容易透印,作封面用时,较薄的纸容易破损。

材料的选择和购买

目前,我国单色印刷的书籍、杂志最常用的正文纸是52克胶印书刊纸和55克书写纸或55克、60克胶版纸。彩色印刷的书籍、杂志的封面一般采用128克、157克、200克铜版纸。

三、排 版

1. 排版工作的意义

排版,就是把文稿、图稿转变成可印制的胶片。它是通过版式设计、文字录入、插图分裁、图文合一、校对、改样、出胶片等程序来完成的。

排版,是印制工作的基础,排版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印刷物的质量,因为只有制作出合格的胶片,才能保证印制出合格的书籍。

2. 排版工作的程序

(1)根据书稿的开本,确定版心、行距

(2)文字录入

(3)插图分裁,图文合一:在文字录入的同时,将图盘中的图进行分裁,然后进行图文合一的处理。一般来讲, 图中的字要小于正文,图与文之间相距5-10mm 。

(4)打样,校对、改样

(5)核红、出胶片

3. 排版中的注意事项

(1)全书版式要统一

①标题的字体、字号、占行自始至终要一致。还要注意占行的标题不要背题。

②全书的版心、行距要统一。每一个版面的高度和宽度要一致,这样印出书来才显得规范、漂亮。有特殊情况不能撑满版心时,在插图、表格和标题、公式处进行调整。

③页码的字体、字号、位置也必须一致。因为印刷拼版是靠页码对齐来确定的。如页码距版口的尺寸不一致,则印刷时无法拼版。

(2)插图及表格的排法

①插图的排法

第一,遇到较大的插图时,可以横排,即将书顺时针转90°,双页码时图注排在订口,单页码时图注排在切口,不能头顶头或脚对脚。

第二,为节省版面,一般来讲,当图的尺寸不足版心宽度的1/2时,图旁应排文字,这叫做串文排。

第三,图注一般用小于正文的字号排在图下,居中,转行时可齐肩。

② 表格的排法

第一,为美观起见,用小于正文的字号,表题可用黑体。

第二,表线上下为粗线,其余用细线。

第三,超过版心宽度的表,可作卧排或跨面处理,卧排时,双码表头应沿切口,单码表头应沿订口。跨面排的表格,应在分栏处分拆,双码不再排竖线。

第四,表格在一面排不下时,可作续表处理,为便于阅读,另面时应重复排表头,并在左上或右上角排“续表”二字。

第五,当横表头栏目过多,竖表头项目过少,形成狭长的表式,有时还超出版心宽度,可将表置换成上下叠排的形式。

当竖向项目过多,而横向栏目过少、成竖向长条形、影响版面均衡,甚至超出版心高度,可在竖向适当项目处断开,排成双列或多列版式。横向表头上的栏目,应重复排出,列与列间用双细线分隔。

第六,表里的数字、个位、十位要对齐,与线之间稍有距离。

(3)插页的处理

插图的图面或表格超过开本的幅面,又不适宜采用和合版的方式,以及不同于正文印刷工艺的印件,在书刊装订时需作插页处理。插页在印装过程中需单独制作,既费工时又增加成本,所以一般尽量不采用。如必须使用插页才能说明问题时,要注意:

①集中插:一般排版,要求先见文字,后见插图,插页就要打破这条规律,将插页集中在全书前或全书后,这样不仅简化工艺,也可节省时间。

② 书外附页:幅面特大或插页特多的书籍,由于插页经折叠后膨起,不仅影响书籍的外形美观,也会给生产施工带来困扰。遇到这类插页,可配用套壳,经折叠与书一起,装用套壳配套出售。

(4)零件与正文的区别:零件是指正文以外的部分。比如:内封、版权、前言、目录、序、编者的话等等。在排版时注意:第一,页码不要与正文衔接;第二,字体与正文要有所区别。

图书出版印刷常用的开本成品尺寸以及常用术语

一、常用术语

1. 开本:图书开本的大小,是以印刷用纸的全张幅面为计算单位,裁切成多少小张,就称作多少开本。如全张纸裁切成16小张的,就叫做16开;裁切成32小张的,就叫做32开...... 等。

常用全张印刷用纸的幅面

787mm×1092mm 850mm×1168mm

880mm×1230mm 787mm×960mm

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国标)

系列

未裁切单张纸尺寸

已裁切成开本

代号

成品尺寸(mm )

A

890×1240M

890M ×1240

890 ×1240M

900 ×1280M

900M ×1280

900 ×1280M

A4(16K)

A5(32K)

A6(64K)

A4(16K)

A5(32K)

A6(64K)

210 ×297

148 ×210

105 ×144

210 ×297

148 ×210

105 ×144

B

1000M ×1400

1000 ×1400M

1000M ×1400

B5(32K)

B6(64K)

B7(128K)

169 ×239

119 ×165

82 ×115

说明:(1) A 和B 代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将全张纸对折长边裁切的次数,如A4,对折4次为16开,A5表示对折长边5次为32开。

(2)M 表示纸张的丝绺方向与该尺寸边平行。

中国学术图书出版网教材、图书常用版心和成品尺寸

纸张规格(mm)

开本及成品尺寸(mm )

字数/页

字数/印张

适合排版的图书种类

787×1092

1/16(正16开)(185×260)

40行×41字=1640字

26240

计算机,理工类等

787×960

1/16(异16开)(170×228 )

34行×33字=1122字

18000

文科、经管、法律

850×1168

1/16(大16开)(205×279 )

42行*45字=1890字

30240

有特殊要求或超大图表

787×1092

1/32(正32开)(130×185)

26行*26字=676字

21632

此类开本已经很少用到

850×1168

1/32(大32开)(140×203 )

28行×27字=756字

24192

文学等

880×1230

1/32(异32开)(145×209 )

29行×28字=812字

26000

文科、学术论文等

2.封面:在书心之前的称前封面,又称封一;靠书心的一面称封里,又称封二;在书心后面的称后封面,靠书心一面的称封底里,又称封三;最后的外表一面称封底,又称封四。前后封面相连护住书心订口一侧的部分称为书脊。在书籍封面外裹附一层纸张或其他片状物以保护书籍的,

叫做护封。封面或护封在切口处多留一定宽度向里折叠,叫做勒口。

3.版权页:是一本书的出版历史记录,版权页内应包括:书名、著作者、印刷厂、发行单位,出版时间以及开本、印张、插页、字数、版次、印次、定价等内容。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内封) 背面或内文最后一页。

4.版次:第一次出版的出版物称为“第一版”或“初版”,第一次出版后,内容经过大量修改、增删再版者,称为“第二版”,以次类推。

5.印次:即每一版印刷的次数。从每一版第一次印刷计算起,每重印一次都要累计并标注明确(如二版一次,二版二次,三版一次,三版二次)。

6.印张:版权页上的印张,表示该种出版物的一本书所需要的印刷纸张数量,它是计算定价的依据之一。一张全开纸有两个印刷面,即正面和反面,规定以一个印刷面为一个印张。这样,一张全开纸有2个印张。

印张的计算方法:全书总面数÷开本=印张

7.定价:印在书上的价格。一本书的定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根据规定的定价标准,按书籍的类别,选定每印张定价,再按每印张定价乘以印张数量得出的;另一部分是按标准计算的这本书的封面、装帧材料和插页等的价格。两部分相加就是这本书的定价。

8.版心:书刊幅面除去周围的白边,剩余的正文和图版部分称为版心。

9.白边:是版心与上切口、下切口,订口和外切口之间的空隙部分。版心上端的白边叫“天头”,版心下方的白边叫“地脚”,靠装订一侧的白边叫“订口”,和订口相对的白边叫“外切口”。

10.页码:是表示页数的数码,一般排在书籍版心的靠外切口的上角或下角,也有排在版心下方左右居中的。凡是另页起或另面起的篇名、章名和没有文字的插页和空白页,一般都不排页码,叫做“暗码”。扉页、版权页等虽然不排页码,但仍计算在全书的总页数之内。前言、目录等文前辅文部分,页码另计,也计算在全书总页数之内。一般习惯,正文开始为第一页。

11.书眉:印在版心以外空白处的书名或篇、章、节名,横排本印在上端,叫做书眉。一般双页码排篇名,单页码排章名;或双页码排章名,单页码排节名。总之,双页码的内容层次大于单页码的内容层次。读者在阅读时,可以直观地了解本页文字是归属某一篇、章、节的范围。如在一面之内出现两个同级标题时,书眉应排最后一个标题。

12.出血版:以图版为主的图书,为了美观和美化版面,将图版的边沿超出版心,经过裁切之后,不留白边,称之为出血版。一般常见于通俗读物、儿童读物、美术画册、大型画报等等。

13.页、面:页和面是两个概念,书籍的一页包括两面(与“张”同义) ,每面就是书刊中的一个页码(Page )。在实际工作中,页、面不能混淆。“另页起”表示每一篇文章或篇、章、标题必须是从单页码开始。如前面文字排到单码结束,则双码是白面。“另面起”表示每篇文章或篇章标题不接排,必须从另一面开始,它可以从单码排,也可以从双码起排。

14.通栏、分栏: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相等,叫做通栏排式;正文的行长如按版心的宽度分成相等的两栏或多栏,称为分栏排式。

15.另行、顶格、缩格、齐肩:正文每一段落的开始,一般要退进二字,叫做另行起;另行排之后在回转第二行时,要顶版口排,叫做顶格;不顶格的称缩格排,但要注明缩几格;若第一行缩进二字,转行时同样缩进两字,称为齐肩。

16.行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称为行距。一般行距至少要空正文字身高的1/2以上。

17.占行:为了使标题突出和醒目,标题要占行。如果是占5行,指的是占正文字的五行(包括行距)。标题字数如果较多,可以转行,两行之间的行距要大于正文的行距。

18.居中:标题占几行居中,即表示上下排在这几行的中间,左右居中;其他如公式,图表居中,即表示以版心宽度或最长行为准,左右居中。

19.串文:指标题、图表的旁边排正文。一般超过版心的1/2宽的图可不串文排。串文的目的是为了使版面紧凑,全书能容纳更多的内容,节约纸张。

20.背题:标题正好起在一面的最末一行,题下无法排文,也就是标题背离了文字,叫做背题。这样宁可在本面最下空白两行,将标题移至下一个版面上去排。这里所称的标题,一般指居中、占行的标题。

二、版式设计的要求

1. 版式设计的原则

(1)美学原则:版式是一种形式美,它就象绘画一样,也是由点、线、面所组成。版面中的字是“点”,文字排列成行就是“线”,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字行”就是“面”。除文字以外,图书中的插图、表格、各级标题、书眉、脚注以及扉页、序文、目录、索引、版权甚至白页,把它们按美学原则配置整合起来,就能树立起独特的书刊艺术美学形象。

(2)科学性原则:

①从生理角度讲:版式设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使人们阅读方便、舒适。人的视觉最大纵向角从上视55°到下视65°,横向向外能看到90°,向内能看到60°。所以,横排本优于直排本。横排本的行长一般以80~100mm 为适,超过120mm 时,阅读速度会下降。因此,32开本的书版心都控制在这一范围内。16开的杂志一般排成双栏或三栏。

②从心理角度讲,版面的排列与分割和版面的中心点有关。版面的中心点有两个:一个是几何中心,它在纵横中轴线的交会处。一个为视觉中心,它比几何中心高1/10左右。版面重心的安排影响整个版面的稳定。我国图书版面习惯天头大于地脚,这是由古籍版本的传统发展而来的。但

是在标题的安排上,仍遵循视觉中心这一规律。如一面上仅有卷、篇的顺序和名称,往往安放在版心居中偏上的位置。版面上各个不同的部位,给人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横排书上方的左侧,直排书上方的右侧,均为视觉的焦点,是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部位。

③黄金分割率:取近似值为1∶0.618。图书的开本、版面的分割都在应用这个规律。如:大32开本的外观尺寸203mm :140mm = 1:0.689,最接近黄金分割率。所以,大32开本的长乘宽的比例看起来最舒服。

2. 版式设计对稿件的要求

(1)发稿的齐、清、定

齐:指原稿齐全(封面、内封、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图稿等),完整无缺,一次交齐。

清:指全稿文字抄写清楚、准确无误;插图中的注字清楚,图清晰无误;全书批注清楚;章、节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统一。

定:指发稿时要定稿,防止在校样上随意增删或修改。要求做到五个“衔接”、六个“统一”、七个“对应”。

①五个“衔接”:章节的序号、表号、图号、公式号、页码要衔接好,不得有重复或跳号。

②六个“统一”:格式、层次、名词述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要统一。

③七个“对应”:目录与正文标题、标题与内容、正文与插图、正文与表格、呼应注与注释内容、图字代号与图注、书中内容前后对应。避免重复和矛盾。

(2)对图稿的技术要求

①绘图稿要清洁,防止污物、折皱。

②图盘的图,线条均匀,字迹清楚。注意要与开本一致,一般不能超过版心。

③照片图、网图层次分明、黑白反差明显。照片图指的是人物、事物、风景等,网图主要是指从计算机上抓下来的屏幕图。要求图里面的文字清晰、照片和网图层次分明,要达到印刷的要求。

④彩色插页或黑白插页尽量集中放在书前或书后。

⑤不能用印刷制品作图稿,因印刷制品本身有网点,当作原稿再制版时,网点不易重合。

(3)对封面的要求: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而且制作成本较高,所以要慎重斟酌:

①书名、作者的名字要准确,内封、外封、书脊字要一致,要有“×××出版社”的字样。

②开本与正文必须一致。如大32开的正文要配大32开的封面。

③书脊厚度要做到与书心的厚度一致。(55g书写纸和胶版纸厚0.072mm/张;60g胶版纸厚约0.076mm/张;70g胶版纸厚0.088mm/张) 。

④封面制好后,打出效果样,要求编辑在彩色效果样上签字认可后方可印刷。

3. 版式设计的整体要求

(1)开本的大小

开本的大小需要根据书刊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一般插图较大、插图较多的稿子,如建筑、机械类图书和期刊类刊物可用16开本。经典著作、理论书籍、各类词典和高等院校教材,篇幅较多,可用787×1092mm 的16开或850×1168mm 的大32开本。经常携带的一般通俗读物,用32开本即可。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还可用64开本。文艺类的图书可用长32开或小长32开。儿童读物多用接近正方形开本,如用787×1092mm 的12开、20开、24开等。开本的确定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做到形式美观,便于阅读。

(2)装订形式:主要分平装本和精装本两种

①平装:分骑马订(杂志)和平订(胶订、锁线订等)。

②精装:一般用加硬纸板裱衬的壳做封面,有全布面,也有涂塑纸面,还有纸面布脊,外有加护封的。除正规形式外,还有软面装(不加硬纸板,而用白板卡代替) 、假精装(书心上下两面加粘白板卡外套塑料书壳,如软皮新华字典) 。

(3)字体的选择:最最常用的汉字字体有四种: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①宋体:特点是字体笔画横细竖粗,结构稳健,均匀,字体平正端庄。体现了汉字字形的质朴,给人以爽朗、舒适之感。排成版面后,整齐醒目,是书刊正文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字体。

②仿宋体:特点是横竖笔画基本相同,字体秀丽、典雅,纤细轻巧。常用于书刊的前言、后记等。

③楷体:字体方正,笔画浑圆端庄,柔中有刚,与手写楷书相似,从整版看,不如宋体整齐醒目,一般正文很少采用。多用于引文、小标题等。

④黑体:横竖笔画粗细一致,首尾方正如刀切,粗壮有力,特点是醒目。一般用于标题或重要的内容提示,不适宜用做正文。

书刊中常见的:部分、篇、章、节、段、小目等所标示的文章题目,称为“标题”,标题是对文章的概括,是突出文章的主题。

一般按不同的层次来划分标题的级别。若以章为一级标题,则节、条、款、项为二、三、四、五……级标题。随着级数的增加,字号也应逐级减小,最小一级标题的字号,不得小于正文的字号,同

时用不同的字体变换来突出标题。字体应该由重至轻,由粗至细,例如:黑、宋、楷、仿宋。

一本书的同级标题除字体、字号应完全相同外,排版格式也应完全相同,包括占行、序码、标点符号以及在版面中的位置均应完全相同。

(4)字号的选择

①常用的字号有:三号、四号、小四号、五号、小五号。

国家规定:政治理论、经典著作以及中小学课本的正文一般用四号或小四号字;文艺类、科技类图书的正文,一般用五号字;我社出版的各类教材,其正文一般用五号字;练习题、思考题或表题、图题等,一般用小五号字;注释、表格等一般用六号字。

②汉字字号的计量和称谓:

点数制:“点”的英文名是point ,音译为“磅”,简写为P,我国规定1P=0.35mm。以磅为单位来计量字形大小的体制就是“点数制”。

号数制:铅活字的大小用号来称谓的体制叫“号数制”,常用的有九种:一号、二号、……七号,还有小五号和小四号。过去是指铅字,但现在还沿用这种叫法。计算机中Windows word录入也是用号数制称谓的。

③汉字字号体制的换算。

一号 28.5P 9.665mm

二号 21P 7.48mm

三号 16P 5.625mm

四号 14P 4.929mm

小四号 12P 4.218mm

五号 10.5P 3.69mm

小五号 9P 3.163mm

六号 8P 2.812mm

七号 5.25P 1.845mm

(5)版面设计的要求

书刊的版面设计,一般由文字、标题、插图、插表、公式以及切口、页码或书眉等组成。版面的设计就是根据书刊的性质,作出与该书刊内容相协调的版面构图。

行长、行数及行距

行长等于字身宽度*字数,也等于版心宽度。

行数*(字身高度+行距)-行距=版心高度。

下面是字、行的计算。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交叉相乘。

1英吋≈72P≈25.4mm。

例1 已知大32开,104mm (宽)*160mm(高)的版心,问每面排多少行、多少字?

字数计算:

72P∶25.4mm x 104mm =72P×104mm÷25.4mm=295P

295P÷10.5P(五号字)=28字

即每行排28字。

行数计算:

72P×160mm÷25.4P=453.5P

453.5P÷15.75P (10.5P+5.25P)=28.79≈29行

即每面排29行。

例2 已知16开: 38行*41字 问版心宽度是多少毫米?

求版心宽度:

41字×10.5P=430.5P

72P∶25.4mm

430.5P∶ x

x=430.5P*25.472P=151mm

求版心高:

38行(10.5P+5.25P)-5.25P≈593P

72P∶25.4mm

593P∶Y

593×25.4÷72P≈209mm

Y=209mm

答:版心宽为151mm ,版心高为209mm 。

注文类别

注文是在行文中需另加说明的文字,有“脚注”、“页后注”、“段后注”、“书后注”等,一般应小于正文, 用六号字排。

A.脚注:也称“面末注”。把一个页面上的注文排于本面正文下脚,注文条目按正文中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比较合理, 便于对照阅读。

B.页后注:也称“单码面末注”。它是把左右两个码上的注文,集中排在后一面的正文末。

C.段后注:注文排在文章的每一段后面,形成注文与正文的夹排形式。有便与正文对照阅读的优点,适宜于古文类注释频繁的书稿。

D.书后注:把注文集中放在全书最后。

注文格式

△起行顶格,回行齐肩。

适用于注文条目多,注文长的文稿,成版后注文井然有序。

△起行顶格,回行顶格。

①适用于多条目、条目中并有分段的稿件。

△起行缩格,回行顶格:

①适用于少条目,多段落类的文稿。

△起行缩格,回行齐肩。

①适用于条目众多,注文简短的文稿。

页码和书眉

页码是书页的顺序编码,有单、双码之分。页码的作用是便于读者检索。书刊排版时,页码的版面位置是固定的,不论页码数字有几位,是单码还是双码,页码距切口和版心的距离全书应统一。书刊在印刷上版、装订折页、都是以页码作为定位的依据。

页码字体、字号的大小,无一定限制,可小于正文、等于正文或大于正文;可用白体、黑体、正体、斜体等各种字体。一般的图书页码所用字体、字号,应小于或等于正文的字号。我社多用五号斜体。为使页码醒目,两旁可加中圆点、短线。“·1·”“-1-”。

页码的位置多数书刊排在版心下角,上距版心为一个整文字的空隙,左右齐版心外切口,也可缩一格。页码排在版心天头,再加上篇、章、节标题的,称为“书眉”或“天眉”,天眉一般居中放,用字一般小于正文。

特殊情况:凡有天眉并另面起的,或有插图时,图超出整个版面的,往往不排页码,但占有相应的面数。这种情况叫“暗码”。书中的空白面,如扉页、序文或另页起排的文字末尾白面,称为“背白”。

有些期刊,第一期第一面1—1;第二期第二面用2—2;或第一期1—64,第二期65—128……年终合成一卷。我社的书,上、下卷页码也有接排的。

表格的处理

表格由行与列组成,无论表格多么复杂,行、列对应清楚是表格的基本原则。

表格应紧跟文字,一般情况下,先见文,后见表。

表格分类:有无线表、方框程序表、三线表等。三线表在书刊中应用最广泛。

表格组成:有“表头”、“表身”两部分,表顶线以上所列的文字称“表题”,表底线以下加的注释称“表

注”。

表格的版式:根据表格项目的多少,在版面上可分为半栏、通栏、卧排、双跨单、转面接排等各种版式。

当横表头栏目过多、竖表头项目过少、形成狭长的表式,甚至还超出版心,就应在横表头适当处断开,将表置换成上、下叠排的形式。

如竖向项目过多,而横向栏目过少,成竖向长条形,甚至超出版心高,可在竖向适当项目处断开,排成双列。列与列间用双线分隔。

标题的层次及变化

书刊中常见的:部分、篇、章、节、段、小目等所标示的文章题目,称为“标题”。标题是对文章的概括,突出文章主题。标题的特点:一般变化较少,要求分级详细、层次分明、格式统一,字体、字号的选择与正文的对比度不宜过于强烈。各级标题字体、字号的选择一般根据开本的大小。一般来说:开本越大,标题字号也就越大。同时根据书中标题分级的多少来选择字号。分级多,一级标题可适当放大,分级少则可适当缩小字号。一般16开本的一级标题用二号或三号字;32开本的一级标题用三号或四号字。逐级减小。

各级标题的字体最好是黑白相间,这样可使标题更加美观,层次更加分明。

通常书刊中的标题层次越高,所占的版面面积应越突出。按这一规律划分,可分为另页标题、另面标题、接排标题三种。

另页标题:另页标题必须从单码开始,下面可以接排正文,也可让标题单占一页。一般用于“部分”或“篇”级标题。

另面标题:为篇、章的一级标题所常用,表明下一篇文章的开始。另面标题,一般下面接排正文,可从单码起,也可从双码起。

接排标题:为低级标题所常用,如节、段、目等小标题,它是按正文行文次序接排的一种形式,它使版面紧凑。接排标题可分为居中排、边排和顶格排等各种版式,以区分各级标题的不同层次。

标题的版式:标题占行是指应占正文的行数,如正文排五号字,标题占4行,即包括标题字在内占五号字的四行,字越大,占行越多。

标题的版式应注意:

①标题中可加标点符号,但标题末尾一般不加标点。

②标题不可排在一面的正文之末,题后至少要带1~2行正文,不要“背题。”

(6)纸张材料的选择

常用书刊印制材料的质量、种类和规格

常用书刊印刷材料有:胶印书刊纸、书写纸、胶版纸、铜版纸、字典纸等。按形状划分,有平板纸和卷筒纸;按定量划分,胶印书刊纸一般为52克/m2,书写纸一般为55克/ m2、60克/ m2,胶版纸一般为60克/ m2——150克/ m2,铜版纸一般为80克/ m2——200克/ m2,字典纸一般为40克/ m2;按规格划分,卷筒纸有787mm 、850mm 、880mm ,平板纸有787mm ╳960mm 、787mm ╳1092mm 、850mm ╳1168mm 、880mm ╳1230mm 、889mm ╳1194mm 等等。

纸张一般以“令”作为计算单位,每500张纸称为1令。每吨纸折合的令数与其克重和规格有直接关系。先计算令重,再求吨出纸率。

令重=长*宽*500*克重/1000

每吨纸的出纸率=1000/令重

克重越低、规格越小,每吨纸的出纸率就越高,每令纸的纸张价格就越便宜。但克重越低,纸张越薄,作正文用太薄的纸容易透印,作封面用时,较薄的纸容易破损。

材料的选择和购买

目前,我国单色印刷的书籍、杂志最常用的正文纸是52克胶印书刊纸和55克书写纸或55克、60克胶版纸。彩色印刷的书籍、杂志的封面一般采用128克、157克、200克铜版纸。

三、排 版

1. 排版工作的意义

排版,就是把文稿、图稿转变成可印制的胶片。它是通过版式设计、文字录入、插图分裁、图文合一、校对、改样、出胶片等程序来完成的。

排版,是印制工作的基础,排版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印刷物的质量,因为只有制作出合格的胶片,才能保证印制出合格的书籍。

2. 排版工作的程序

(1)根据书稿的开本,确定版心、行距

(2)文字录入

(3)插图分裁,图文合一:在文字录入的同时,将图盘中的图进行分裁,然后进行图文合一的处理。一般来讲, 图中的字要小于正文,图与文之间相距5-10mm 。

(4)打样,校对、改样

(5)核红、出胶片

3. 排版中的注意事项

(1)全书版式要统一

①标题的字体、字号、占行自始至终要一致。还要注意占行的标题不要背题。

②全书的版心、行距要统一。每一个版面的高度和宽度要一致,这样印出书来才显得规范、漂亮。有特殊情况不能撑满版心时,在插图、表格和标题、公式处进行调整。

③页码的字体、字号、位置也必须一致。因为印刷拼版是靠页码对齐来确定的。如页码距版口的尺寸不一致,则印刷时无法拼版。

(2)插图及表格的排法

①插图的排法

第一,遇到较大的插图时,可以横排,即将书顺时针转90°,双页码时图注排在订口,单页码时图注排在切口,不能头顶头或脚对脚。

第二,为节省版面,一般来讲,当图的尺寸不足版心宽度的1/2时,图旁应排文字,这叫做串文排。

第三,图注一般用小于正文的字号排在图下,居中,转行时可齐肩。

② 表格的排法

第一,为美观起见,用小于正文的字号,表题可用黑体。

第二,表线上下为粗线,其余用细线。

第三,超过版心宽度的表,可作卧排或跨面处理,卧排时,双码表头应沿切口,单码表头应沿订口。跨面排的表格,应在分栏处分拆,双码不再排竖线。

第四,表格在一面排不下时,可作续表处理,为便于阅读,另面时应重复排表头,并在左上或右上角排“续表”二字。

第五,当横表头栏目过多,竖表头项目过少,形成狭长的表式,有时还超出版心宽度,可将表置换成上下叠排的形式。

当竖向项目过多,而横向栏目过少、成竖向长条形、影响版面均衡,甚至超出版心高度,可在竖向适当项目处断开,排成双列或多列版式。横向表头上的栏目,应重复排出,列与列间用双细线分隔。

第六,表里的数字、个位、十位要对齐,与线之间稍有距离。

(3)插页的处理

插图的图面或表格超过开本的幅面,又不适宜采用和合版的方式,以及不同于正文印刷工艺的印件,在书刊装订时需作插页处理。插页在印装过程中需单独制作,既费工时又增加成本,所以一般尽量不采用。如必须使用插页才能说明问题时,要注意:

①集中插:一般排版,要求先见文字,后见插图,插页就要打破这条规律,将插页集中在全书前或全书后,这样不仅简化工艺,也可节省时间。

② 书外附页:幅面特大或插页特多的书籍,由于插页经折叠后膨起,不仅影响书籍的外形美观,也会给生产施工带来困扰。遇到这类插页,可配用套壳,经折叠与书一起,装用套壳配套出售。

(4)零件与正文的区别:零件是指正文以外的部分。比如:内封、版权、前言、目录、序、编者的话等等。在排版时注意:第一,页码不要与正文衔接;第二,字体与正文要有所区别。


相关内容

  • 拼版和印刷知识
  • 版和印刷知识 1.滚反版,上面有两个叼口,自反和大反,有一个叼口. 2.裁口.叼口和咬口,应该是一样的 3.在拼彩页版的时候,一般咬口都够,所以放哪边都可以 4.但盒子拼版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咬口最少要10mm 5.也就是说放咬口的那个边上最少要留够10mm的白边 6.有时候纸张紧张的话,可以拿盒子的 ...

  • 书籍装帧教案
  •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案 第一部分 书籍设计 一.书籍及其构成 书籍的定义 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书籍装帧:书,在一定媒体上按照一定的形式经过印刷.抄写.光映等传递文化信息的载体. 籍,最早指的是户口簿,登记.现在泛指图书簿册.装,装订,包装.帧,其实是个量 ...

  • 印刷纸张标准尺寸表介绍
  • 全张纸的规格有以下几种: 787×1092mm .850×1168mm 880×1230mm .889×1194mm 等 其中787号纸为正度纸张,做出的书刊除去修边以后的成品为正度开本,常见尺寸为8开:368x260;16开:260x184;32开:184x130 850号为大度纸张,成品就为大度 ...

  • 图书基础知识
  • 图书基础知识 一.常用术语 1. 开本:图书开本的大小,是以印刷用纸的全张幅面为计算单位,裁切成多少小张,就称作多少开本.如全张纸裁切成16小张的,就叫做16开:裁切成32小张的,就叫做32开...... 等. 2.封面:在书心之前的称前封面,又称封一:靠书心的一面称封里,又称封二:在书心后面的称后 ...

  • 印刷业务员
  •   什么叫手挽袋一边粘.两边粘? 么叫手挽袋一边粘.两边粘? 一边粘:是常见的手挽袋.两边粘:是手挽袋展开尺寸大于一倍的印刷设备尺寸.需将大于一倍的尺寸,分两半印刷.用两张粘合成手挽袋,就是两边粘的边粘怎样报价.施工? 印刷数量改为多一倍.成品展开尺寸减一半<分开>再选择两边粘和小一 ...

  • 出版社排版介绍及word培训
  • 排版工作流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书刊的排版中,古老的铅字排版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日新月异的理代科学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今天的各种功能强大的排版软件.这些软件能完成文稿录入.排版编辑.校对修改,输出激光样或胶片等全部工序,且图文并茂,在国内外中文电子出版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工作流程 出版流 ...

  • 印刷部分常见名词解释
  • 印刷部分常见名词解释 词语 含义 出血 印刷品设计制作和印刷过程中的一个特有名词,即制作时需要保留,但最终成品要被裁切掉的部分,称为出血 成品尺寸 指最终印刷完毕(或者装订完毕),裁切后的尺寸大小,也称为净尺寸 主页 如果一个出版物中许多页面都有相同的元素(如页眉和页脚等),要是逐一插入这些元素到每 ...

  • 印刷工艺学
  • 第二章文字信息处理文字排版的基础知识 o文字的字体和规格 o书刊版面的组成及其常用术语 o书刊版面的要求 o校对知识 计算机排版 o计算机排版系统的组成 o计算机排版系统的工作过程 第一节文字排版的基础知识 .文字的字体和规格 印刷字体特点: 笔画粗细统一,笔画的结构布局疏密合理: 字形符合 ...

  • A4纸的规格
  • 为什么A4纸的规格为210x297mm 一. 开数与开本的概念通常把一张按国家标准分切好的平板原纸称为全开纸.在以不浪费纸张.便于印刷和装订生产作业为前提下,把全开纸裁切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张称之为多少开数:将它们装订成册,则称为多少开本. 对一本书的正文而言,开数与开本的涵义相同,但以其封面和插页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