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界 四 大 洋

世 界 四 大 洋

[四大洋] 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大部分,称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共36,2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面积的70.8%。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世界上最大、最深和岛屿最多的洋。大西洋在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北美洲之间,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在亚洲的南面,介于亚洲、非洲与大洋洲之间,向南极洲敞开。北冰洋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面,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最寒冷的洋。

[太平洋]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最多的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北部为陆地环抱,仅以白令海峡同北冰洋相通。西南界是沿马来半岛经过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帝汶岛、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东经147°00′到南极一线与印度洋接连。东以北美洲、南美洲和火地岛与南设得兰群岛间最短距离的连线为界,与大西洋相接。南北最长15,800公里,东西最宽19,500公里。面积17,967.9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平均深度4,028米。约有岛屿一万个,面积440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岛屿总面积的45%。主要岛屿有位于北部和西部的千岛群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中部多星散的火山岛和珊瑚岛,按地理分布,划分为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大洋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岛弧外侧有深海沟,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为世界已知最深处。大洋边缘海域,岛屿众多,大陆架及其附近的水域被分隔成不同

规模的边缘海。北、西部主要边缘海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南海、爪哇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珊瑚海等。南部主要边缘海有塔斯曼海、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等。主要海峡有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麦哲伦海峡等。主要港口亚洲有上海、香港、横滨、大阪、海参崴、新加坡等;北美洲有温哥华、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 等;南美洲有利马;大洋洲有悉尼、惠灵顿等。大洋跨有从极地至赤道的多种气候带,其中五分之三的洋面处于低纬地带,使大洋具有以热带、亚热带为主的海洋性气候。太平洋表面水温分布随纬度增高而降低。在赤道附近的水面平均温度约27~29℃,近极地区海面有结冰现象。盐度约35‰。在盛行风系的推动下在赤道至南、北纬40°左右的范围内,南北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北部为顺时针环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为反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此外,北太平洋尚有来自北冰洋的千岛寒流(亲潮) 。矿产资源丰富。太平洋沿岸渔场广布,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二分之一。秘鲁沿岸、日本北海道、中国舟山群岛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大洋航线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分别与印度洋和大西洋相通。

[大西洋] 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南北最长15,000公里,东西最宽2,830公里。北以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同北冰洋分开,南以南美洲南端合思角(西经68°04′) 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东经20°)同印度洋分界。面积9,336万平方公里,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是世界上仅小于太平洋的第二大洋。平均深度为3,626米。海底中央部有显著隆起,南北伸延,略成“S ”形,称“大西洋海岭”。海岭的东西两侧,

分布着宽广的深海盆地:边缘有深海沟,波多黎各海沟深9,219米,是大西洋的最深处。大西洋南部海岸线比较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海岸线曲折,多内海和海湾。较大的内海、边缘海和海湾有:地中海、黑海、比斯开湾、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几内亚湾。大洋中岛屿数量较少,主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冰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纽芬兰岛、法罗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巴哈马群岛、百幕大群岛、亚速尔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马尔维那斯群岛(福克兰群岛) 、南桑德维奇群岛、南乔治亚岛、布维岛以及地中海一些岛屿。有名的海峡有英吉利海峡(拉芒什海峡)、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以及进出波罗的海卡特加特海峡、厄勒海峡和大、小贝尔特海峡等。主要港口有鹿持丹、斯德哥尔摩、列宁格勒、伦敦、利物浦、汉堡、哥本哈根,开普敦、拉各斯、达尔贝达,纽约、魁北克、里约热内卢等。赤道附近水面温度平均为25~27℃,随纬度增加而递减。平均盐度34.9‰,最高达37.3‰。海水在盛行风系的推动下,南北洋流各成一环流:北部环流为顺时针方向,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南部环流为反时针方向,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组成。大西洋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重砂矿以及锰结核等。生物资源也很丰富,特别是渔类的捕获量相当大,每年约2,500万吨,占世界海洋捕鱼量的40%,主要渔场有北海的多格滩、纽芬兰岛东南的大浅滩。海运业发达,穿过巴拿马运河或麦哲伦海峡沟通太平洋,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或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北大西洋的欧洲——北美洲间是世界海运最繁忙的航线。

[印度洋] 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及南极洲之间。西南以通

过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东经20°线与大西洋为界,东南以东经147°经线与太平洋分界。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7,491.7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海洋总面积20.8%。平均深度3,897米,最大深度为爪哇海沟,达7,450米。印度洋在东、西、南三面与澳、非和南极大陆接近部分比较平直,无突出的边缘海和内海。在与亚洲相滨临的印度洋的北部有一些边海、内海、海湾和海峡。它们是阿拉伯海、安达曼海、波斯湾、红海、孟加拉湾、亚丁湾、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曼德海峡。印度洋中岛屿数量较少,较大的岛有马达加斯加岛和斯里兰卡岛。主要港口有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亚丁、科伦坡、吉大、达累斯萨拉姆、佩思等,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26℃,平均盐度34.8‰,红海达41‰,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南部的海流比较稳定,形成一大环流,由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寒流组成。北部的海流因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暖流,冬季流向相反:冬季反时针方向,夏季顺时针方向。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为突出。波斯湾是世界最大石油产区。海运地位重要。印度洋是三洲(亚、非、大洋洲) 和两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之间的国际航运要道。从印度洋向东经马六甲海峡通太平洋;向西北可沟通红海相地中海,向西南绕过好望角可通大西洋。

[北冰洋] 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和最寒冷的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岸之间,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经白令海峡可通太平洋,以威维亚·汤姆孙海岭与大西洋分界。罗蒙诺索夫海岭把它分成两个海盆。平均深度1,296米,最大深度5,449米。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多浅而宽阔的边缘海。主要的海有巴伦支海、喀拉每、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克奇

海等。主要岛屿有新地岛。主要港口有摩尔曼斯克。该洋表面水温大多为-1~-1.8℃。盐度为28~32‰。北冰洋地处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洋面大部为冰层覆盖。岛上植物以苔鲜为主,动物以白熊为主,此外还有鲸、海豹等。矿藏资源丰富。北冰洋的地理位置重要,它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加拿大北部的一些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以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沿岸有固定的航空线和航海线。越过北冰洋的航空线是联系亚、欧、北美的捷径。巴伦支海海域南部一般不冻,经常有客货轮航行,北极海域仅苏联沿岸夏季有定期航线,并须有破冰船领航。

世 界 四 大 洋

[四大洋] 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大部分,称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共36,2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面积的70.8%。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世界上最大、最深和岛屿最多的洋。大西洋在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北美洲之间,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在亚洲的南面,介于亚洲、非洲与大洋洲之间,向南极洲敞开。北冰洋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面,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最寒冷的洋。

[太平洋]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最多的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北部为陆地环抱,仅以白令海峡同北冰洋相通。西南界是沿马来半岛经过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帝汶岛、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东经147°00′到南极一线与印度洋接连。东以北美洲、南美洲和火地岛与南设得兰群岛间最短距离的连线为界,与大西洋相接。南北最长15,800公里,东西最宽19,500公里。面积17,967.9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平均深度4,028米。约有岛屿一万个,面积440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岛屿总面积的45%。主要岛屿有位于北部和西部的千岛群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中部多星散的火山岛和珊瑚岛,按地理分布,划分为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大洋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岛弧外侧有深海沟,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为世界已知最深处。大洋边缘海域,岛屿众多,大陆架及其附近的水域被分隔成不同

规模的边缘海。北、西部主要边缘海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南海、爪哇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珊瑚海等。南部主要边缘海有塔斯曼海、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等。主要海峡有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麦哲伦海峡等。主要港口亚洲有上海、香港、横滨、大阪、海参崴、新加坡等;北美洲有温哥华、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 等;南美洲有利马;大洋洲有悉尼、惠灵顿等。大洋跨有从极地至赤道的多种气候带,其中五分之三的洋面处于低纬地带,使大洋具有以热带、亚热带为主的海洋性气候。太平洋表面水温分布随纬度增高而降低。在赤道附近的水面平均温度约27~29℃,近极地区海面有结冰现象。盐度约35‰。在盛行风系的推动下在赤道至南、北纬40°左右的范围内,南北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北部为顺时针环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为反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此外,北太平洋尚有来自北冰洋的千岛寒流(亲潮) 。矿产资源丰富。太平洋沿岸渔场广布,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二分之一。秘鲁沿岸、日本北海道、中国舟山群岛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大洋航线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分别与印度洋和大西洋相通。

[大西洋] 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南北最长15,000公里,东西最宽2,830公里。北以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同北冰洋分开,南以南美洲南端合思角(西经68°04′) 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东经20°)同印度洋分界。面积9,336万平方公里,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是世界上仅小于太平洋的第二大洋。平均深度为3,626米。海底中央部有显著隆起,南北伸延,略成“S ”形,称“大西洋海岭”。海岭的东西两侧,

分布着宽广的深海盆地:边缘有深海沟,波多黎各海沟深9,219米,是大西洋的最深处。大西洋南部海岸线比较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海岸线曲折,多内海和海湾。较大的内海、边缘海和海湾有:地中海、黑海、比斯开湾、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几内亚湾。大洋中岛屿数量较少,主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冰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纽芬兰岛、法罗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巴哈马群岛、百幕大群岛、亚速尔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马尔维那斯群岛(福克兰群岛) 、南桑德维奇群岛、南乔治亚岛、布维岛以及地中海一些岛屿。有名的海峡有英吉利海峡(拉芒什海峡)、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以及进出波罗的海卡特加特海峡、厄勒海峡和大、小贝尔特海峡等。主要港口有鹿持丹、斯德哥尔摩、列宁格勒、伦敦、利物浦、汉堡、哥本哈根,开普敦、拉各斯、达尔贝达,纽约、魁北克、里约热内卢等。赤道附近水面温度平均为25~27℃,随纬度增加而递减。平均盐度34.9‰,最高达37.3‰。海水在盛行风系的推动下,南北洋流各成一环流:北部环流为顺时针方向,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南部环流为反时针方向,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组成。大西洋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重砂矿以及锰结核等。生物资源也很丰富,特别是渔类的捕获量相当大,每年约2,500万吨,占世界海洋捕鱼量的40%,主要渔场有北海的多格滩、纽芬兰岛东南的大浅滩。海运业发达,穿过巴拿马运河或麦哲伦海峡沟通太平洋,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或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北大西洋的欧洲——北美洲间是世界海运最繁忙的航线。

[印度洋] 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及南极洲之间。西南以通

过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东经20°线与大西洋为界,东南以东经147°经线与太平洋分界。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7,491.7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海洋总面积20.8%。平均深度3,897米,最大深度为爪哇海沟,达7,450米。印度洋在东、西、南三面与澳、非和南极大陆接近部分比较平直,无突出的边缘海和内海。在与亚洲相滨临的印度洋的北部有一些边海、内海、海湾和海峡。它们是阿拉伯海、安达曼海、波斯湾、红海、孟加拉湾、亚丁湾、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曼德海峡。印度洋中岛屿数量较少,较大的岛有马达加斯加岛和斯里兰卡岛。主要港口有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亚丁、科伦坡、吉大、达累斯萨拉姆、佩思等,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26℃,平均盐度34.8‰,红海达41‰,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南部的海流比较稳定,形成一大环流,由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寒流组成。北部的海流因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暖流,冬季流向相反:冬季反时针方向,夏季顺时针方向。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为突出。波斯湾是世界最大石油产区。海运地位重要。印度洋是三洲(亚、非、大洋洲) 和两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之间的国际航运要道。从印度洋向东经马六甲海峡通太平洋;向西北可沟通红海相地中海,向西南绕过好望角可通大西洋。

[北冰洋] 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和最寒冷的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岸之间,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经白令海峡可通太平洋,以威维亚·汤姆孙海岭与大西洋分界。罗蒙诺索夫海岭把它分成两个海盆。平均深度1,296米,最大深度5,449米。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多浅而宽阔的边缘海。主要的海有巴伦支海、喀拉每、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克奇

海等。主要岛屿有新地岛。主要港口有摩尔曼斯克。该洋表面水温大多为-1~-1.8℃。盐度为28~32‰。北冰洋地处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洋面大部为冰层覆盖。岛上植物以苔鲜为主,动物以白熊为主,此外还有鲸、海豹等。矿藏资源丰富。北冰洋的地理位置重要,它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加拿大北部的一些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以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沿岸有固定的航空线和航海线。越过北冰洋的航空线是联系亚、欧、北美的捷径。巴伦支海海域南部一般不冻,经常有客货轮航行,北极海域仅苏联沿岸夏季有定期航线,并须有破冰船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