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心得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高的确是个很好的口号。可是当前这个社会明显是偏重与物质文明的。到大学读书四年了,我感觉我的确变了很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实在是太难了。我们有太多的束缚,如宿友都找到了女朋友而你没有时,同学都去聚会而你缺席时,别人都在狂欢而你却一个人静坐时,你还能从容的享受精神生活吗?尽管你不喜欢聚会,不喜欢唱歌,但是你别无选择。无奈,的确。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当少平得知小霞死亡的消息时他能接受吗?当少安收到润叶给他的那封告白时,他的痛苦你能理解吗?生活真如歌德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在推着石头到达山顶,然后石头滚下来,我们接着把它推上去,周而复始。

少平与少安相比,少平无疑是作者付出笔墨更多的一个。我们也往往因此而忽视了少安。对于他们两个,我更喜欢少安。少安生活的曲折并不比少平平坦。只是由于少平的经历更加的富有激情而让我们的目光投向了他。事实上作者也有意的把他们两人做了比较。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二者之间思想的区别,注意,这本书具有时代转折性。他们的青春处于不同的时代,少安的青春是一个十分混乱,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中。而少平的青春时期,改革开放开始萌芽到彻底实施,这注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少平注定了要走出去。时代的不同决定的他们是想的局限性不同。少平最成功之处是突破了时代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加开放,也更加的有点“自私”吧(因为我们的经济也有公转私了嘛)。

关于少平,我认为他们的爱情有点不平凡,有点牵强。如果说他们有缘分,那么他们谈恋爱也说得过去。但是感觉总有点别扭,对于少安来说,他也必须舍弃点什么。之前,少平说他的理想是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苦役,当晓霞来到矿井找到他后少平对晓霞说:他要报考局里办的煤炭技术学校,准备重新学习数理化,以便参加考试。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迫切的说出他的计划。我想他在潜意识里也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感到担忧,他迫切的想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为此,他不得不对他的理想做出妥协。到最后,晓霞牺牲后,他还是去重拾他的理想了。

是的,也许路遥也不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让他们之间一人离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任何书中主人翁是不能死的,所以我们的晓霞注定成为了牺牲品,为成全主人翁的完美而牺牲的。从而也锻造了一部凄美爱情。向来凄美的爱情更能打动人心,所以晓霞啊,可惜了。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哲学上讲的社会最终发展形态也并不让人有多少期待,因为它太远了,远到我们穷尽一生都不可达到时也就没必要追求了,我情愿不做伟大的人,不做英雄,也不可丢下我当前所追求的幸福。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人阅读的书,至于一些作家对这本书的批判,我想这位作家一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作家。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真正意义上的高明之处。这本书不单单从文

学上能够诠释的了的。红楼梦开始为什么不走红,因为他的真正价值没有得到发觉。《平凡的世界》在以后的某段历史也许会成为像红楼梦那样被很多专家研究的书。它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代人的启发,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

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不是那些读了以后毫无感觉的书。你们是否认同呢?

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方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路遥生于此,长于此。是这块贫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遥的求索奋斗、不畏艰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挥不去的生活经历使得路遥那么地热爱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岁之前要完成一部巨著:为了纪念那片贫瘠的土地,为了纪念那个辉煌的年代,更为了纪念那里朴实无华生生奋斗的人民。

路遥该是文坛中少有的英雄,他不仅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责任,更当成了一种无比神圣的使命。路遥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在创作手记中曾这样写道:“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是一次命运的‘赌博’,而赌注则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尽管不会让世俗的观念最后操纵我的意志,但如果说我在其间没有作出任何世俗的考虑,那就是谎言。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 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目所在。”最终路遥赌赢了这场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愿望,只是代价异乎寻常地惨重,他输掉地是生命!

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这本书还没有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想要写些东西了。说来也怪这本书只记述了10的时光里所发生的故事,而相比之下《明朝那些事》300多年的故事读下来,我虽有诸多感想但却从未想过要写篇什么读后感,后来似乎终于有点明白,我之所以对于这本书“情有独钟”是因为其中部分内容与我这个青年的成长有着一些共鸣之处。呵呵,看来我真是一个自私的人,连看书都只对和自己有关的东西感兴趣O(∩_∩)O~

其实当第一眼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主题之一便是“转变”,因为这本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1975年~~~~”很多人都知道在这一年之后的日子里都发生了许多关于转变的故事:社会的转变,价值观的转变,人物命运的转变,同时书中也描绘了很

多我并没有想到的转变:人物情感的转变,青少年由青涩向成熟的转变等等。我想特别提一下的是那个年代的社会对于许多青少年命运转变所起到的作用,无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对于那些意气风发的人来说,这种作用是不值得赞美的,它使人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他却磨练了这些孩子们的心智,强壮了他们的体格。苦难,使他们理想的翅膀不再华丽而丰满,但却结实而有力

关于田润叶和孙少安的爱情,从它初露端倪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会是一个悲剧,但想到书的名字“平凡的世界”,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平凡的幸福结局,但看到后来忽然明白,我这种“平凡观”实在是太过狭隘了,在作者笔下所发生的故事:青梅竹马的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相敬如宾许久的夫妻最终分离,相爱的人必要经过重重波折才能走到一起~~一切都是那麽的不完满,但又是那麽的顺理成章。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事情发生,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当我们孜孜不倦祈求快乐的时候,殊不知悲伤与痛苦其实也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美好。月有阴晴圆缺,如果说幸福与完满是人道的话,那么悲欢离合则是天道。面对纷繁的人世,我们唯一也最应该做的便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瞿恩说过一句话,其大概意思是:我和理想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一种,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前者自不必说,是值得赞美的,但后者在我看来则更显伟大,它不再是以“我”而是以“理想”为主体,为了大家的理想能够实现,而甘愿牺牲自我。可能当那个理想实现的时候,“我”却已牺牲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好处,但正是因为有了无数这样的人,我们的梦想才能够得以实现啊。可能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么伟大,连孙少安自己都没有察觉,人们对于那个至今仍躬耕于土地上的小农民究竟是怎样的可爱依然无法理解。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真正的善良是不计回报的,包括在理解上

的回报,阳光普照山河并不需要获得山河的理解;春风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表情。” 也许只有这句话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的结尾:我唯一知道的,便是我一无所知

感悟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 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 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 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感情, 平凡的故事。 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在搪塞我,因为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平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75至85年之间,黄土地上有一个双水村,作者就是将这十年间,双水人的故事。当时正是文革快要结束,改革开放也含在其中的十年,所以说这部小说是非常有现实的历史意义的。可以说,双水村也是当时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一个缩影,作者用近乎写实的手法,重现了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为一个读者,你可以有N 个理由喜欢他。比如,你可以仅仅把它当作一部长篇小说来欣赏,因为故事中的人物一个个都被描写得非常生动丰满。再如,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是学材料来研究,因为书中的人物风俗都是有原型的。或者,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励志图书来阅读,因为书中的人物即使正在遭遇苦难,那也是积极向上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书中的每个任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朴实的秀莲,开朗的晓霞,流里流气的王满银 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孙家两兄弟,孙少安和孙少平。 孙少安,是个耿直的农家汉子,虽然真心的爱过润叶,润叶也非常爱他,并主动追求过他,但少安受小农思想的束缚,觉得他和润也属于门不当,户不对。最终没有回应润叶的爱,以至于两个没有走到一起。也许老天真是公平的,虽然他孙少安没有得到润叶,但他却去了一个山西媳妇秀莲,秀莲不仅勤劳朴实,而且善解人意,她的出现使得少安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能但当责任的男人。 后来,少安在村里开了一家专长,其实他开这家厂子的本意并不光是为了赚钱,他还考虑了这样的厂子能给村里带来效益,虽然他在办厂时,遭遇了很多困难,但他凭借庄稼人那股特有的执着,硬是挺了过来,并最终把厂子越办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孙少平跟他哥哥不同,他读过高中,是知识分子,凡事都理想化,有点不切实际,骨子里是个高尚浪漫的人。 孙少平在学生时代就是一乐于助人,不计前嫌的人。当时同班同学郝红梅偷手拍被人发现,面临被开除的境地,郝红梅伤过孙少平,孙少平本可以置之不理,但她还是出面替他平息了风破。 少平是个纯粹的人,他觉得人活着不光是为了钱,还应当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总觉着前方有某种东西在等着他,他应该为之奋斗,所以,他不顾家人的蜷缩,只身一人来到了城市。来到了染梦寐以求的县城后,他发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难。这时温饱成了头等大事,为了生存,他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当了一名小工。 后来,他来到了铜城煤矿,成了一名煤碳工人,虽然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是他还是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每天晚上,他都会卷所在小床上,就这昏暗的煤油灯,静静有味地读着,那一刻,他是幸福的 总之,《平凡》讲的就是一群平凡的人的生活故事和变化,我们应当记住主人公们虽然都经历着苦难,但他们的心态却无一不是乐观向上的,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

《平凡的世界》——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长的一部小说,也是最认真看的一本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们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当我费力的捧起它打开第一页时,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吸引住了:“...... 细朦朦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淋淋的飘洒着...... ”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过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让我大览宏图。在这摘抄了几段,供大家欣赏:

......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到抽出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坡的枯草间,已经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时,还有写别的树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青的苞蕾,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

......远远近近的山峦,纵横交错的沟壑和川道,绿色已经开始渐渐浓重起来。玉米、高粱、谷子、向日葵...... 大部分的高杆作物都已经长了大半截。豆类作物在纷纷开花:雪白的黄豆花,金黄的蔓豆花...... 在绿丛中开得耀眼夺目。

随着岁月的流逝,街头的树叶在秋风中枯黄了。黄原城周围的山野,也在不知不觉被大片的黄色所覆盖。古塔山上,有些树叶被秋霜染成深红,如同燃烧起一堆堆大火。天格外高远而深邃,云彩像新棉一般洁白,黄源河不仅樟赛,而且变得清澈如镜,映照出两岸的山

这季节,寒冬的山野显得荒凉而又寂寞。山上或沟道,赤裸裸地再也没有什么遮盖。黄土地冻得像石板一样坚硬,远初的山坡上,偶尔有一拢高粱杆,被风吹得零零乱乱铺在地上。山野和河边的树木全部掉光了叶子,在寒风中孤零零地站立着,植物的种子深埋在土地里作者悠长的冬日梦。地面上,一群群的乌鸦非来飞去,寻觅遗漏的颗粒,“呱呱”的叫声里充满了凄凉。

陶醉在这些美丽的描写中,我渐渐进入了人物的角色。书中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普通的人在历史转换中所演绎的平凡的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孙家两兄弟。哥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脑袋灵活开花,是改革的前驱者和先锋者,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历经重重磨难,克服种种困难,最后终于走向成功;在上学时就受尽苦难的弟弟孙少平,知识丰富,视野开阔,不甘沦落于农村,在艰苦非人的包揽活中炼就了吃苦耐劳的倔强精神,最终在煤炭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性格各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出自农村的兄弟俩都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虽然出自贫寒的家庭,但正是这贫寒造就了他们的成熟和坚强。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不要嫌弃贫穷,应该把它当作一种财富,“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砺,才能取得成就,这将给我们以后人生道路上带来很大的益处。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用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到遥远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有是那么的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将会走向自己的终点。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同的最后归宿。热情的涛人高唱生命的恋歌,而冷静的哲学家却说:死亡是自然法则的胜利。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有多数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常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这就是我们对一个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够做的祭文。

读了这些哲理性的语言,我心胸豁然开朗,所有对生活的迷惑和不解,都在这找到了答案,使我更深一层懂得了生活的真谛,过去曾经为自己不公的命运而怨天忧人,为自己悲惨的遭遇而伤痛,这些人生哲理让我醒悟,给了我迷津,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体会. 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们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战,努力的进取,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

那我们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磨难,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微笑生活,战胜自己,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天,现实中的张海迪和吏铁生不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吗?他们身残而志不残,勇敢的和病魔做斗争,在逆境中抗挣,其坚韧刚毅的性格永远鼓励着我们

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看完这本书,但比起路遥的六年准备和写作时间,那是微不足道的,我再也不能用受益非浅来总结我的感受,其中的收获无法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作家路遥,他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留下的著作永远在人世间流芳千古,《平凡的世界》永远是矛盾文学奖作品上一颗璀璨的瑰星。

这个世界平凡吗?也许是吧,在那个十年里,每个人都经历着,每个人都承受着,每个人都哭过,笑过,面对生活和面对,他们只能无怨无悔的面对。在他们身上,尤其是少平那一代人,我看到了两个词语:青春、生命。这两个词语,在他们平凡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虽然那个平凡的世界离我们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我却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属于我的那个平凡的世界。我不愿我的世界受人瞩目,只希望,当我面对变换、苦难的时候,没能拥有少平的品质,用自己的力量冲过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让我的青春和生命绽放不一样的色彩,诠释另一种精彩。

《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双水村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位于横断山脉环抱的黄土高原。1975年,由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社会许多方面都处在一种非常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中。在农村,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孙少安是贫农出身的孙玉厚的大儿子,上学时考试总是班上第一,学校的老师都说这个孩子将来准有出息。怎奈孙家家境贫寒,少安勉强读完高小便回到队里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和父亲一起挑起这副养家糊口的沉重担子。但少安绝不是平庸之辈,他有他的打算,也有他的抱负,他要通过他健壮的体魄和机敏的心智使他家和全村父老摆脱世代的贫困。乡亲们选他当了一队的生产队长,连村支书田福堂也不敢小看这个后生一眼。 孙玉厚的大女儿兰花嫁给了外村的王银满,这个好逸恶劳的二流子女婿因倒腾耗子药,眼下正被公社拉到工地上“劳教”呢,拖连得全家都抬不起头。二女儿兰香和二儿子少平都在上学,家里再穷也得省吃俭用供孩子学点文化啊。每当提起这个话茬儿,孙玉厚总觉得对不住大儿子少安。 田福堂的女儿名叫润叶,比少安小一岁。儿时,两个娃娃吃睡在一起,彼此不分你我。稍大一点,又一同外出玩耍,经常脱得精光泡在河里互相打闹往对方身上糊泥巴。一来二去,两人都长大了,又一起上了小学,不但在一个班,而且是同桌,成了名副其实的“同桌的你”。读完高小,少安务农,润叶则到县里读中学去了,毕业之后留在县城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住在任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二爸田福军家。但她一直没有忘记孩提时代的好友孙少安,对眼下正在县城读中学的孙少平格外关照。这天,润叶托少平捎个口信,让他哥抽空儿来一趟城里。细心的少平早已经猜出了个中的奥秘,他很喜欢润叶姐,也非常希望她能成为自己未来的嫂子。可少安却有点犯难了,他清楚自己的家庭条件和自身的社会地位,他不想委屈了所钟爱的润叶。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吃官饭的“公家人”,这其间的距离太遥远了!但少安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县城。润叶告诉他,她二叔给她瞅了个人家,男方是县革委会的另一位副主任李登云的儿子李向前,让少安帮她拿拿主意。见少安反应木然,急得润叶哭出了声。此后,润叶几次回村,明里是给学校办事,暗中是来会少安。可春去秋来,少安依然故我,使润叶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她在别人说合的婚姻和自由的爱情之间苦苦地挣扎着。田福堂自然发觉了其中的隐秘,但他不想正面干涉,便使出一招,决

定暗中制止事态的发展。 少安从社员的切身利益出发,给每户多分了点猪饲料。原先田福堂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半依半就,装着不知道。现在,他决定把此事当做整治孙少安的炮弹打出去,便把此事告发到了公社。公社认为少安的作法是在明目张胆地带领社员走资本主义道路。于是立即召开全公社大会,公开批判了孙少安,给孙家老小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孙玉厚虽然不知道润叶正单恋着自家的大小子,但也觉得少安该娶媳妇了,就托弟弟孙玉亭和弟妹贺凤英帮着物色一个。事也凑巧,贺凤英的娘家那边有个远门侄女还真就不要彩礼,一说合,女方对少安的条件非常满意,这下可乐坏了孙玉厚老两口。少安最后审视了一下他同润叶的关系,仍然觉得不可能成为夫妻,于是便动身前往山西相亲去了。一个月后,少安领回来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几乎令双水村所有的人都开了眼界。及至第二年春节,少安便和这位名秀莲的姑娘结了婚。孙玉厚两口子如释重负,当然也了却了田福堂的一块心病。少安的成婚使润叶的内心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翻腾了好久。她现在正处于感情葬礼后的“忌日”。对于二妈徐爱云和向前妈刘志英的轮番进攻,她似乎还抵挡得住,但一想起她所敬重的二爸来,润叶也不免犯难了。原来,田福军和“左”得要命的李登云向来搞不到一块儿,李登云在诸多问题上是凭着他的政治嗅觉压着田福军一头。有人开导润叶,如果你能成为李登云的儿媳,李登云就不会再同你二爸作对了,这个县城也就成了李田两家联手后的一统天下。由于对爱情的绝望,加上对二爸的热爱,润叶终于痛苦地答应嫁给向前。婚后,他们夫妇同室不同床,打一开始便过着几无感情的生活。少安的弟弟少平在县城学习,几年既漫长又短暂的学习生活有愉快也有痛楚,当然最大的收获是抛弃了许多纯属“乡巴佬”式的狭隘与偏见,视野也拓宽了不少。本来,在同学中,与他处境相近的女生郝红梅对他很好,可郝红梅出身地主家庭,一心想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因而渐渐疏远了少平,攀上了干部子弟顾养民,感情上伤害了少平;而共同的志趣,又使少平与田福军的女儿、不同班的同学田晓霞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毕业前夕,郝红梅因无钱购买纪念品赠送给同学,偷了供销社的手绢。别人将此事告诉了少平,给他提供了一个报复郝红梅的机会。谁知少平却十分大度,他解囊替郝红梅如数付清了手绢款,从而保全了她的声誉。 毕业了,同学们天各一方,少平回到了生养他的双水村。恰逢双水村学校办起了初中班,少平便和同他一块儿毕业回村的田福堂的儿子田润生一起,被推荐当上民办教师。这时的少安已经当上了父亲,秀莲为他了一个大胖小子。转眼到了1978年初,少安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的家乡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如今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便凭直觉依葫画瓢,把他所领导的生产队也划成了几个农业作业组,搞起了“小承包”。谁知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立即引起了大队、公社乃至县里一些领导的恐慌,最后,地区革委会做“终审判决”:坚决制止双水村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正月十五,农村闹秧歌,田福军也带着妻子、女儿回到了乡亲们中间。见到少安并没有被压垮,他很欣慰,便拍着少安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鼓励道:“好好干吧,我相信农村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后来,少安又承包了公社快要倒闭的砖厂,赚了钱的他出资重修了双水村小学,在竣工的那天,县乡领导还亲自参加了“落成典礼”。可是,少安的妻子这时却患上了肺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似乎都让少安感受到了。

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

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 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遥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最好的辅助教材。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贷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2002年我就买了《平凡的世界》的盗版,直到半年前将其送人,我也只读了两章,而且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直到前一阵子重新买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正版,才又萌发阅读的念头。

萌发阅读《平凡的世界》的念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自己从事小说创作已经五年时间了,至今仍未取得突破。当然,这也许跟我的阅读和创作取向有关。几年下来,我所阅读的90%的书籍都是外国名著,中国的书仅仅限于几个先锋作家,最多可以算上巴金的《家》和《憩园》,钱重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阿Q 正传》,《红楼梦》也只读到第40回。这样的阅读结果,使得我自己所写小说缺少本土的气息。我一直坚持纯文学写作。在纯文学日益被通俗文学淹没的中国,坚持纯文学创作,势必会非常艰辛,我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说我要阅读一点中国小说。初步打算从最权威的文学奖——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读起,之前读过阿来的《尘埃落定》。老实说,《尘埃落定》无非是让我温习了一遍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而已,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也算得上是金字塔尖上的好东

西了。

此次之所以选择从《平凡的世界》读起——然后接着读《穆斯林的葬礼》,接着读《白鹿原》,接着读《长恨歌》,最多再考虑阅读《历史的天空》——是因为它最长,一来挑战自己的阅读耐心,二来如果可以将《平凡的世界》读完,其他几部也就能读完。

之所以我只选择以上几部来读,是因为虽说矛盾文学奖已经评了六届,评出来的作品接近30部,但只要站在书店随便翻一翻,再看看今天还有哪些书的名字仍然被人们记住或挂在嘴边,你就会知道除开上面几部之外,其他的书到底有多少阅读的必要性。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提国内一位批评家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许多作家创作一部作品花去了他们十年的时间,但读者只需花二十年便将其遗忘。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内一些大作家们鼓捣出来的作品生命力之弱。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路遥始终关注着国家和人们生活的变化或者说改变,作家的使命感促使他如实的反应这些变化。《平凡的世界》以1975年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背景,描写了一幅当代农村生活的全景图。确切地说是描写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以孙、田、金三家为代表的人民的生活在这十年之间所发生的变化。

路遥一生最佩服的作家是《创业史》的作者柳青,二人在写作题材上乃至艺术追求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跟柳青一样,他的创作心理始终缠绕着沉重的乡土情结,他始终深情地关注着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

既然已经了解了上面这些,既已经了解了《平凡的世界》的大致内容,作为一个骄傲的读者的我来说,自然不会对其感兴趣的。因此当我捧起《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的时候,我就在想,读《平凡的世界》到底读什么?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正如《小城无故事》,此处题目所取反意。众所周知,人一生无非与衣、食、住、行打交道,《平凡的世界》中活着的这些人无非如此。想到这里,我当初对能否阅读下去产生了疑虑。好在这次阅读一开始,我就改变了阅读方式:完全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阅读,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带着批评和学习的眼光,也就是说,这次阅读仅仅是当作消遣,而不是带着去发现其中是否有什么高明的写作技巧,从而借鉴。

但当我读到第二部,读到孙少平只身来到黄原揽工,经过一番折腾并尝到生活的辛酸,半年之后,在秋天一个细雨菲菲的下午,在黄原城市的电影院门口遇到田晓霞的时候,那一刻,我终于知道读《平凡的世界》应当阅读什么了。

对,《平凡的世界》从写成之日到今天二十年过去了,最为值得阅读的只有爱情,《平凡的世界》中能够不朽的也只能是爱情。至于那些发生在土地上的变化都已经属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仍会不断地变化着,唯有爱情永恒。

如果仔细阅读过路遥的小长篇小说《人生》和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及短篇小说《杏树下》,就一定会发现,在某种不是很高的程度上,路遥算是一个写爱情的高手。我们甚至可以从他的这些作品当中推测出来,其实在不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都来自一个生活原型。

特别是《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吴亚玲和《人生》中的刘巧珍乃至《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霞。三个人物三个不同的名字,但有几点都是相同的。首先,这三个人物都是领导家的孩子(其中刘巧珍的父亲是大队书记,吴亚玲的父亲是县武装部部长,至于田小霞的父亲,官是越做越大,开始出场我们知道他是县革委会副主任,县上的二把手,后来升为地委二把手——行署专员,紧接着升为地委书记,在小说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是省委副书记兼省所在市市长),家庭地位远远高于男主人公。

其次,这三个人都非常高尚,思想也非常之前卫,同时总是年龄比男主人公小但却

比男主人公成熟(《在困难的日子里》男主人公我叫“马健强”,《人生》男主人公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叫孙少平)。

再次,这位同一个原型演变出来的女子,最终总是没有和男主人公走到一起。《在困难的日子里》没有写结局,《人生》中刘巧珍一气之下嫁了人,《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霞被洪水冲走了。其实这不难理解,虽然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读过关于路遥的任何只言片语,但我们很容易推测,田晓霞的结局应当就是路遥心目中的“她”即路遥用心良苦将其放到每一部作品当中的小仙女。

言归正传,下面我将细致讨论《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

以上标注实心符号的两人表示生活在了一起,空心符号的作品中暗示将生活在一起。没有标注符号的表示只有爱情关系,没有生活到一起。以下我将着重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讨论发生在他们二人身上的一些爱情关系,同时顺带交待出书中其他人之间的爱情纠葛。

一点补充:书中关于孙少安和田润叶两人间小时候的生活,作者大多采用了是叙述的方式,真正细致描写的不多,其中田润叶为孙少安缝补衣服算作一个特例。如果我们阅读过作者的短篇小说《杏树下》中王小萍为“我”缝补裤子,就知道这是直接挪移,但显然失去了《杏树下》中的感人力量。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高的确是个很好的口号。可是当前这个社会明显是偏重与物质文明的。到大学读书四年了,我感觉我的确变了很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实在是太难了。我们有太多的束缚,如宿友都找到了女朋友而你没有时,同学都去聚会而你缺席时,别人都在狂欢而你却一个人静坐时,你还能从容的享受精神生活吗?尽管你不喜欢聚会,不喜欢唱歌,但是你别无选择。无奈,的确。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当少平得知小霞死亡的消息时他能接受吗?当少安收到润叶给他的那封告白时,他的痛苦你能理解吗?生活真如歌德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在推着石头到达山顶,然后石头滚下来,我们接着把它推上去,周而复始。

少平与少安相比,少平无疑是作者付出笔墨更多的一个。我们也往往因此而忽视了少安。对于他们两个,我更喜欢少安。少安生活的曲折并不比少平平坦。只是由于少平的经历更加的富有激情而让我们的目光投向了他。事实上作者也有意的把他们两人做了比较。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二者之间思想的区别,注意,这本书具有时代转折性。他们的青春处于不同的时代,少安的青春是一个十分混乱,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中。而少平的青春时期,改革开放开始萌芽到彻底实施,这注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少平注定了要走出去。时代的不同决定的他们是想的局限性不同。少平最成功之处是突破了时代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加开放,也更加的有点“自私”吧(因为我们的经济也有公转私了嘛)。

关于少平,我认为他们的爱情有点不平凡,有点牵强。如果说他们有缘分,那么他们谈恋爱也说得过去。但是感觉总有点别扭,对于少安来说,他也必须舍弃点什么。之前,少平说他的理想是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苦役,当晓霞来到矿井找到他后少平对晓霞说:他要报考局里办的煤炭技术学校,准备重新学习数理化,以便参加考试。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迫切的说出他的计划。我想他在潜意识里也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感到担忧,他迫切的想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为此,他不得不对他的理想做出妥协。到最后,晓霞牺牲后,他还是去重拾他的理想了。

是的,也许路遥也不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让他们之间一人离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任何书中主人翁是不能死的,所以我们的晓霞注定成为了牺牲品,为成全主人翁的完美而牺牲的。从而也锻造了一部凄美爱情。向来凄美的爱情更能打动人心,所以晓霞啊,可惜了。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哲学上讲的社会最终发展形态也并不让人有多少期待,因为它太远了,远到我们穷尽一生都不可达到时也就没必要追求了,我情愿不做伟大的人,不做英雄,也不可丢下我当前所追求的幸福。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人阅读的书,至于一些作家对这本书的批判,我想这位作家一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作家。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真正意义上的高明之处。这本书不单单从文

学上能够诠释的了的。红楼梦开始为什么不走红,因为他的真正价值没有得到发觉。《平凡的世界》在以后的某段历史也许会成为像红楼梦那样被很多专家研究的书。它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代人的启发,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

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不是那些读了以后毫无感觉的书。你们是否认同呢?

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方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路遥生于此,长于此。是这块贫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遥的求索奋斗、不畏艰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挥不去的生活经历使得路遥那么地热爱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岁之前要完成一部巨著:为了纪念那片贫瘠的土地,为了纪念那个辉煌的年代,更为了纪念那里朴实无华生生奋斗的人民。

路遥该是文坛中少有的英雄,他不仅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责任,更当成了一种无比神圣的使命。路遥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在创作手记中曾这样写道:“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是一次命运的‘赌博’,而赌注则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尽管不会让世俗的观念最后操纵我的意志,但如果说我在其间没有作出任何世俗的考虑,那就是谎言。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 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目所在。”最终路遥赌赢了这场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愿望,只是代价异乎寻常地惨重,他输掉地是生命!

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这本书还没有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想要写些东西了。说来也怪这本书只记述了10的时光里所发生的故事,而相比之下《明朝那些事》300多年的故事读下来,我虽有诸多感想但却从未想过要写篇什么读后感,后来似乎终于有点明白,我之所以对于这本书“情有独钟”是因为其中部分内容与我这个青年的成长有着一些共鸣之处。呵呵,看来我真是一个自私的人,连看书都只对和自己有关的东西感兴趣O(∩_∩)O~

其实当第一眼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主题之一便是“转变”,因为这本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1975年~~~~”很多人都知道在这一年之后的日子里都发生了许多关于转变的故事:社会的转变,价值观的转变,人物命运的转变,同时书中也描绘了很

多我并没有想到的转变:人物情感的转变,青少年由青涩向成熟的转变等等。我想特别提一下的是那个年代的社会对于许多青少年命运转变所起到的作用,无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对于那些意气风发的人来说,这种作用是不值得赞美的,它使人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他却磨练了这些孩子们的心智,强壮了他们的体格。苦难,使他们理想的翅膀不再华丽而丰满,但却结实而有力

关于田润叶和孙少安的爱情,从它初露端倪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会是一个悲剧,但想到书的名字“平凡的世界”,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平凡的幸福结局,但看到后来忽然明白,我这种“平凡观”实在是太过狭隘了,在作者笔下所发生的故事:青梅竹马的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相敬如宾许久的夫妻最终分离,相爱的人必要经过重重波折才能走到一起~~一切都是那麽的不完满,但又是那麽的顺理成章。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事情发生,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当我们孜孜不倦祈求快乐的时候,殊不知悲伤与痛苦其实也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美好。月有阴晴圆缺,如果说幸福与完满是人道的话,那么悲欢离合则是天道。面对纷繁的人世,我们唯一也最应该做的便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瞿恩说过一句话,其大概意思是:我和理想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一种,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前者自不必说,是值得赞美的,但后者在我看来则更显伟大,它不再是以“我”而是以“理想”为主体,为了大家的理想能够实现,而甘愿牺牲自我。可能当那个理想实现的时候,“我”却已牺牲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好处,但正是因为有了无数这样的人,我们的梦想才能够得以实现啊。可能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么伟大,连孙少安自己都没有察觉,人们对于那个至今仍躬耕于土地上的小农民究竟是怎样的可爱依然无法理解。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真正的善良是不计回报的,包括在理解上

的回报,阳光普照山河并不需要获得山河的理解;春风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表情。” 也许只有这句话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的结尾:我唯一知道的,便是我一无所知

感悟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 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 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 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感情, 平凡的故事。 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在搪塞我,因为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平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75至85年之间,黄土地上有一个双水村,作者就是将这十年间,双水人的故事。当时正是文革快要结束,改革开放也含在其中的十年,所以说这部小说是非常有现实的历史意义的。可以说,双水村也是当时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一个缩影,作者用近乎写实的手法,重现了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为一个读者,你可以有N 个理由喜欢他。比如,你可以仅仅把它当作一部长篇小说来欣赏,因为故事中的人物一个个都被描写得非常生动丰满。再如,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是学材料来研究,因为书中的人物风俗都是有原型的。或者,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励志图书来阅读,因为书中的人物即使正在遭遇苦难,那也是积极向上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书中的每个任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朴实的秀莲,开朗的晓霞,流里流气的王满银 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孙家两兄弟,孙少安和孙少平。 孙少安,是个耿直的农家汉子,虽然真心的爱过润叶,润叶也非常爱他,并主动追求过他,但少安受小农思想的束缚,觉得他和润也属于门不当,户不对。最终没有回应润叶的爱,以至于两个没有走到一起。也许老天真是公平的,虽然他孙少安没有得到润叶,但他却去了一个山西媳妇秀莲,秀莲不仅勤劳朴实,而且善解人意,她的出现使得少安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能但当责任的男人。 后来,少安在村里开了一家专长,其实他开这家厂子的本意并不光是为了赚钱,他还考虑了这样的厂子能给村里带来效益,虽然他在办厂时,遭遇了很多困难,但他凭借庄稼人那股特有的执着,硬是挺了过来,并最终把厂子越办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孙少平跟他哥哥不同,他读过高中,是知识分子,凡事都理想化,有点不切实际,骨子里是个高尚浪漫的人。 孙少平在学生时代就是一乐于助人,不计前嫌的人。当时同班同学郝红梅偷手拍被人发现,面临被开除的境地,郝红梅伤过孙少平,孙少平本可以置之不理,但她还是出面替他平息了风破。 少平是个纯粹的人,他觉得人活着不光是为了钱,还应当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总觉着前方有某种东西在等着他,他应该为之奋斗,所以,他不顾家人的蜷缩,只身一人来到了城市。来到了染梦寐以求的县城后,他发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难。这时温饱成了头等大事,为了生存,他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当了一名小工。 后来,他来到了铜城煤矿,成了一名煤碳工人,虽然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是他还是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每天晚上,他都会卷所在小床上,就这昏暗的煤油灯,静静有味地读着,那一刻,他是幸福的 总之,《平凡》讲的就是一群平凡的人的生活故事和变化,我们应当记住主人公们虽然都经历着苦难,但他们的心态却无一不是乐观向上的,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

《平凡的世界》——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长的一部小说,也是最认真看的一本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们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当我费力的捧起它打开第一页时,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吸引住了:“...... 细朦朦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淋淋的飘洒着...... ”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过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让我大览宏图。在这摘抄了几段,供大家欣赏:

......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到抽出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坡的枯草间,已经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时,还有写别的树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青的苞蕾,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

......远远近近的山峦,纵横交错的沟壑和川道,绿色已经开始渐渐浓重起来。玉米、高粱、谷子、向日葵...... 大部分的高杆作物都已经长了大半截。豆类作物在纷纷开花:雪白的黄豆花,金黄的蔓豆花...... 在绿丛中开得耀眼夺目。

随着岁月的流逝,街头的树叶在秋风中枯黄了。黄原城周围的山野,也在不知不觉被大片的黄色所覆盖。古塔山上,有些树叶被秋霜染成深红,如同燃烧起一堆堆大火。天格外高远而深邃,云彩像新棉一般洁白,黄源河不仅樟赛,而且变得清澈如镜,映照出两岸的山

这季节,寒冬的山野显得荒凉而又寂寞。山上或沟道,赤裸裸地再也没有什么遮盖。黄土地冻得像石板一样坚硬,远初的山坡上,偶尔有一拢高粱杆,被风吹得零零乱乱铺在地上。山野和河边的树木全部掉光了叶子,在寒风中孤零零地站立着,植物的种子深埋在土地里作者悠长的冬日梦。地面上,一群群的乌鸦非来飞去,寻觅遗漏的颗粒,“呱呱”的叫声里充满了凄凉。

陶醉在这些美丽的描写中,我渐渐进入了人物的角色。书中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普通的人在历史转换中所演绎的平凡的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孙家两兄弟。哥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脑袋灵活开花,是改革的前驱者和先锋者,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历经重重磨难,克服种种困难,最后终于走向成功;在上学时就受尽苦难的弟弟孙少平,知识丰富,视野开阔,不甘沦落于农村,在艰苦非人的包揽活中炼就了吃苦耐劳的倔强精神,最终在煤炭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性格各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出自农村的兄弟俩都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虽然出自贫寒的家庭,但正是这贫寒造就了他们的成熟和坚强。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不要嫌弃贫穷,应该把它当作一种财富,“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砺,才能取得成就,这将给我们以后人生道路上带来很大的益处。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用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到遥远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有是那么的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将会走向自己的终点。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同的最后归宿。热情的涛人高唱生命的恋歌,而冷静的哲学家却说:死亡是自然法则的胜利。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有多数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常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这就是我们对一个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够做的祭文。

读了这些哲理性的语言,我心胸豁然开朗,所有对生活的迷惑和不解,都在这找到了答案,使我更深一层懂得了生活的真谛,过去曾经为自己不公的命运而怨天忧人,为自己悲惨的遭遇而伤痛,这些人生哲理让我醒悟,给了我迷津,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体会. 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们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战,努力的进取,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

那我们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磨难,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微笑生活,战胜自己,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天,现实中的张海迪和吏铁生不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吗?他们身残而志不残,勇敢的和病魔做斗争,在逆境中抗挣,其坚韧刚毅的性格永远鼓励着我们

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看完这本书,但比起路遥的六年准备和写作时间,那是微不足道的,我再也不能用受益非浅来总结我的感受,其中的收获无法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作家路遥,他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留下的著作永远在人世间流芳千古,《平凡的世界》永远是矛盾文学奖作品上一颗璀璨的瑰星。

这个世界平凡吗?也许是吧,在那个十年里,每个人都经历着,每个人都承受着,每个人都哭过,笑过,面对生活和面对,他们只能无怨无悔的面对。在他们身上,尤其是少平那一代人,我看到了两个词语:青春、生命。这两个词语,在他们平凡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虽然那个平凡的世界离我们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我却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属于我的那个平凡的世界。我不愿我的世界受人瞩目,只希望,当我面对变换、苦难的时候,没能拥有少平的品质,用自己的力量冲过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让我的青春和生命绽放不一样的色彩,诠释另一种精彩。

《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双水村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位于横断山脉环抱的黄土高原。1975年,由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社会许多方面都处在一种非常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中。在农村,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孙少安是贫农出身的孙玉厚的大儿子,上学时考试总是班上第一,学校的老师都说这个孩子将来准有出息。怎奈孙家家境贫寒,少安勉强读完高小便回到队里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和父亲一起挑起这副养家糊口的沉重担子。但少安绝不是平庸之辈,他有他的打算,也有他的抱负,他要通过他健壮的体魄和机敏的心智使他家和全村父老摆脱世代的贫困。乡亲们选他当了一队的生产队长,连村支书田福堂也不敢小看这个后生一眼。 孙玉厚的大女儿兰花嫁给了外村的王银满,这个好逸恶劳的二流子女婿因倒腾耗子药,眼下正被公社拉到工地上“劳教”呢,拖连得全家都抬不起头。二女儿兰香和二儿子少平都在上学,家里再穷也得省吃俭用供孩子学点文化啊。每当提起这个话茬儿,孙玉厚总觉得对不住大儿子少安。 田福堂的女儿名叫润叶,比少安小一岁。儿时,两个娃娃吃睡在一起,彼此不分你我。稍大一点,又一同外出玩耍,经常脱得精光泡在河里互相打闹往对方身上糊泥巴。一来二去,两人都长大了,又一起上了小学,不但在一个班,而且是同桌,成了名副其实的“同桌的你”。读完高小,少安务农,润叶则到县里读中学去了,毕业之后留在县城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住在任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二爸田福军家。但她一直没有忘记孩提时代的好友孙少安,对眼下正在县城读中学的孙少平格外关照。这天,润叶托少平捎个口信,让他哥抽空儿来一趟城里。细心的少平早已经猜出了个中的奥秘,他很喜欢润叶姐,也非常希望她能成为自己未来的嫂子。可少安却有点犯难了,他清楚自己的家庭条件和自身的社会地位,他不想委屈了所钟爱的润叶。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吃官饭的“公家人”,这其间的距离太遥远了!但少安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县城。润叶告诉他,她二叔给她瞅了个人家,男方是县革委会的另一位副主任李登云的儿子李向前,让少安帮她拿拿主意。见少安反应木然,急得润叶哭出了声。此后,润叶几次回村,明里是给学校办事,暗中是来会少安。可春去秋来,少安依然故我,使润叶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她在别人说合的婚姻和自由的爱情之间苦苦地挣扎着。田福堂自然发觉了其中的隐秘,但他不想正面干涉,便使出一招,决

定暗中制止事态的发展。 少安从社员的切身利益出发,给每户多分了点猪饲料。原先田福堂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半依半就,装着不知道。现在,他决定把此事当做整治孙少安的炮弹打出去,便把此事告发到了公社。公社认为少安的作法是在明目张胆地带领社员走资本主义道路。于是立即召开全公社大会,公开批判了孙少安,给孙家老小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孙玉厚虽然不知道润叶正单恋着自家的大小子,但也觉得少安该娶媳妇了,就托弟弟孙玉亭和弟妹贺凤英帮着物色一个。事也凑巧,贺凤英的娘家那边有个远门侄女还真就不要彩礼,一说合,女方对少安的条件非常满意,这下可乐坏了孙玉厚老两口。少安最后审视了一下他同润叶的关系,仍然觉得不可能成为夫妻,于是便动身前往山西相亲去了。一个月后,少安领回来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几乎令双水村所有的人都开了眼界。及至第二年春节,少安便和这位名秀莲的姑娘结了婚。孙玉厚两口子如释重负,当然也了却了田福堂的一块心病。少安的成婚使润叶的内心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翻腾了好久。她现在正处于感情葬礼后的“忌日”。对于二妈徐爱云和向前妈刘志英的轮番进攻,她似乎还抵挡得住,但一想起她所敬重的二爸来,润叶也不免犯难了。原来,田福军和“左”得要命的李登云向来搞不到一块儿,李登云在诸多问题上是凭着他的政治嗅觉压着田福军一头。有人开导润叶,如果你能成为李登云的儿媳,李登云就不会再同你二爸作对了,这个县城也就成了李田两家联手后的一统天下。由于对爱情的绝望,加上对二爸的热爱,润叶终于痛苦地答应嫁给向前。婚后,他们夫妇同室不同床,打一开始便过着几无感情的生活。少安的弟弟少平在县城学习,几年既漫长又短暂的学习生活有愉快也有痛楚,当然最大的收获是抛弃了许多纯属“乡巴佬”式的狭隘与偏见,视野也拓宽了不少。本来,在同学中,与他处境相近的女生郝红梅对他很好,可郝红梅出身地主家庭,一心想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因而渐渐疏远了少平,攀上了干部子弟顾养民,感情上伤害了少平;而共同的志趣,又使少平与田福军的女儿、不同班的同学田晓霞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毕业前夕,郝红梅因无钱购买纪念品赠送给同学,偷了供销社的手绢。别人将此事告诉了少平,给他提供了一个报复郝红梅的机会。谁知少平却十分大度,他解囊替郝红梅如数付清了手绢款,从而保全了她的声誉。 毕业了,同学们天各一方,少平回到了生养他的双水村。恰逢双水村学校办起了初中班,少平便和同他一块儿毕业回村的田福堂的儿子田润生一起,被推荐当上民办教师。这时的少安已经当上了父亲,秀莲为他了一个大胖小子。转眼到了1978年初,少安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的家乡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如今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便凭直觉依葫画瓢,把他所领导的生产队也划成了几个农业作业组,搞起了“小承包”。谁知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立即引起了大队、公社乃至县里一些领导的恐慌,最后,地区革委会做“终审判决”:坚决制止双水村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正月十五,农村闹秧歌,田福军也带着妻子、女儿回到了乡亲们中间。见到少安并没有被压垮,他很欣慰,便拍着少安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鼓励道:“好好干吧,我相信农村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后来,少安又承包了公社快要倒闭的砖厂,赚了钱的他出资重修了双水村小学,在竣工的那天,县乡领导还亲自参加了“落成典礼”。可是,少安的妻子这时却患上了肺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似乎都让少安感受到了。

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

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 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遥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最好的辅助教材。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贷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2002年我就买了《平凡的世界》的盗版,直到半年前将其送人,我也只读了两章,而且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直到前一阵子重新买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正版,才又萌发阅读的念头。

萌发阅读《平凡的世界》的念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自己从事小说创作已经五年时间了,至今仍未取得突破。当然,这也许跟我的阅读和创作取向有关。几年下来,我所阅读的90%的书籍都是外国名著,中国的书仅仅限于几个先锋作家,最多可以算上巴金的《家》和《憩园》,钱重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阿Q 正传》,《红楼梦》也只读到第40回。这样的阅读结果,使得我自己所写小说缺少本土的气息。我一直坚持纯文学写作。在纯文学日益被通俗文学淹没的中国,坚持纯文学创作,势必会非常艰辛,我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说我要阅读一点中国小说。初步打算从最权威的文学奖——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读起,之前读过阿来的《尘埃落定》。老实说,《尘埃落定》无非是让我温习了一遍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而已,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也算得上是金字塔尖上的好东

西了。

此次之所以选择从《平凡的世界》读起——然后接着读《穆斯林的葬礼》,接着读《白鹿原》,接着读《长恨歌》,最多再考虑阅读《历史的天空》——是因为它最长,一来挑战自己的阅读耐心,二来如果可以将《平凡的世界》读完,其他几部也就能读完。

之所以我只选择以上几部来读,是因为虽说矛盾文学奖已经评了六届,评出来的作品接近30部,但只要站在书店随便翻一翻,再看看今天还有哪些书的名字仍然被人们记住或挂在嘴边,你就会知道除开上面几部之外,其他的书到底有多少阅读的必要性。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提国内一位批评家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许多作家创作一部作品花去了他们十年的时间,但读者只需花二十年便将其遗忘。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内一些大作家们鼓捣出来的作品生命力之弱。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路遥始终关注着国家和人们生活的变化或者说改变,作家的使命感促使他如实的反应这些变化。《平凡的世界》以1975年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背景,描写了一幅当代农村生活的全景图。确切地说是描写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以孙、田、金三家为代表的人民的生活在这十年之间所发生的变化。

路遥一生最佩服的作家是《创业史》的作者柳青,二人在写作题材上乃至艺术追求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跟柳青一样,他的创作心理始终缠绕着沉重的乡土情结,他始终深情地关注着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

既然已经了解了上面这些,既已经了解了《平凡的世界》的大致内容,作为一个骄傲的读者的我来说,自然不会对其感兴趣的。因此当我捧起《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的时候,我就在想,读《平凡的世界》到底读什么?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正如《小城无故事》,此处题目所取反意。众所周知,人一生无非与衣、食、住、行打交道,《平凡的世界》中活着的这些人无非如此。想到这里,我当初对能否阅读下去产生了疑虑。好在这次阅读一开始,我就改变了阅读方式:完全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阅读,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带着批评和学习的眼光,也就是说,这次阅读仅仅是当作消遣,而不是带着去发现其中是否有什么高明的写作技巧,从而借鉴。

但当我读到第二部,读到孙少平只身来到黄原揽工,经过一番折腾并尝到生活的辛酸,半年之后,在秋天一个细雨菲菲的下午,在黄原城市的电影院门口遇到田晓霞的时候,那一刻,我终于知道读《平凡的世界》应当阅读什么了。

对,《平凡的世界》从写成之日到今天二十年过去了,最为值得阅读的只有爱情,《平凡的世界》中能够不朽的也只能是爱情。至于那些发生在土地上的变化都已经属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仍会不断地变化着,唯有爱情永恒。

如果仔细阅读过路遥的小长篇小说《人生》和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及短篇小说《杏树下》,就一定会发现,在某种不是很高的程度上,路遥算是一个写爱情的高手。我们甚至可以从他的这些作品当中推测出来,其实在不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都来自一个生活原型。

特别是《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吴亚玲和《人生》中的刘巧珍乃至《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霞。三个人物三个不同的名字,但有几点都是相同的。首先,这三个人物都是领导家的孩子(其中刘巧珍的父亲是大队书记,吴亚玲的父亲是县武装部部长,至于田小霞的父亲,官是越做越大,开始出场我们知道他是县革委会副主任,县上的二把手,后来升为地委二把手——行署专员,紧接着升为地委书记,在小说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是省委副书记兼省所在市市长),家庭地位远远高于男主人公。

其次,这三个人都非常高尚,思想也非常之前卫,同时总是年龄比男主人公小但却

比男主人公成熟(《在困难的日子里》男主人公我叫“马健强”,《人生》男主人公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叫孙少平)。

再次,这位同一个原型演变出来的女子,最终总是没有和男主人公走到一起。《在困难的日子里》没有写结局,《人生》中刘巧珍一气之下嫁了人,《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霞被洪水冲走了。其实这不难理解,虽然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读过关于路遥的任何只言片语,但我们很容易推测,田晓霞的结局应当就是路遥心目中的“她”即路遥用心良苦将其放到每一部作品当中的小仙女。

言归正传,下面我将细致讨论《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

以上标注实心符号的两人表示生活在了一起,空心符号的作品中暗示将生活在一起。没有标注符号的表示只有爱情关系,没有生活到一起。以下我将着重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讨论发生在他们二人身上的一些爱情关系,同时顺带交待出书中其他人之间的爱情纠葛。

一点补充:书中关于孙少安和田润叶两人间小时候的生活,作者大多采用了是叙述的方式,真正细致描写的不多,其中田润叶为孙少安缝补衣服算作一个特例。如果我们阅读过作者的短篇小说《杏树下》中王小萍为“我”缝补裤子,就知道这是直接挪移,但显然失去了《杏树下》中的感人力量。


相关内容

  • 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国税
  • 主编 :陈友训 目录 1. 在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地活着 „„„„„„„„„„„„ 资兴市国家税务局 马琳洁(4) 2.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 郴州市苏仙区国家税务局 曹和飞(9) 3.读<珍惜你的工作>读后感 „„„„„„„„„„„„„ 北湖区国家税务 ...

  •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 读书心得--<成为你自己> 在网上看到周国平的<成为你自己>销量很高,而且老师也要求我们写读书心得,所以就买来看了,一开始是抱着看过就看过的心态去看这本书的,因为现在大学了,真的"挤"不出时间去看书,总把时间挤去煲电视剧,挤去参加机构,社团的活动,就是不想 ...

  • 100字心得体会
  • 1今天.我读了一篇小短文,名字叫做<滴水穿石>,读了这篇小短文我感触很多.短文主要 讲了一个大石头对在一滴一滴滴下的水珠说大话,说自己坚硬无比,什么都不如它,更不能 在它身上找出一丝被击的痕迹.水滴说:"别太得意了,石头大哥.你也有缺点啊„„"然后 石头当然不服气,就 ...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00字
  • 最近我在看<平凡的世界>,只是看到第二本书,并没有完成,但是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与感想,与大家共勉下. 这本书的主角就是孙家的两个儿子,哥哥少安和弟弟少平.其实这本书和<人生>有相似之处,就是通过描写在一个家庭的生活,一个村,一个地区的生活变化来凸显当时时代的变迁,应该就是以小见 ...

  • 中学生阅读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生阅读  >> 首页                  为了方便阅读,请点击此处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学生作文 [初中作文]隐形的翅膀 04-05 [初中作文]别样舞剧 03-07 [初中作文]雨的诉说 02-23 [初中作文]种子的对话 02-23 [初中作文]幸福 ...

  • 2015银行新员工年终总结
  • 2015银行职员个人工作总结 在xx支行,我从事着一份最平凡的工作--柜员.也许有人会说,普通的柜员何谈事业,不,柜台上一样可以干出一番辉煌的事业.卓越始于平凡,完美源于认真.我热爱这份工作,把它作为我事业的一个起点.作为一名农行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我深切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柜台服务是展示农行系 ...

  •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后感
  •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问题就是机会>一书,因反响较大同年4月重印,最近我读了这本书,有了一些感悟.首先使我想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一书,我感到这本书比较好的运用了毛泽东同志有关矛盾论的观点,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而比较客观地解决了问题就是机会的命题.例 ...

  •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感想观后感
  •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感想观后感:掌声,献给英雄的中国人民 (新华社记者 本稿执笔:杨维汉,参与采写:周玮.常志鹏.谭晶晶.常璐.于文静) 灯光闪亮,聚焦讲台.他们不曾是明星,如今却胜过明星,成为亿万人心中的偶像-- 他们中,有基层干部.人民教师.沙场军人.白衣天使,还有铁骨铮铮的干警.稚气 ...

  • 平凡的世界主要内容
  • 平凡的世界主要内容(一)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第一部写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尊:学习和劳动都好,与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互相爱怜,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