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四. 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什么(本体)的特点,使抽象的事物具体(或形象化)等。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加强语言气势。

5,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6,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7、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五. 表达方式

1. 记叙 2.议论 3.抒情 4.描写(环境、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5.说明

注意:考表达方式,一般是考某个句子或某个段落(某几个段落),不会是全文。

六、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见写作方法(或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 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

11,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2,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渲染气氛。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13,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烘托故事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

14,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引起读者兴趣

题目的理解:以„为线索,体现了作者XX 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或反映„„)的主题(情感)

15,首段作用:

(1)环境(背景)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背景,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

16,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 照应开头, 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

17,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物:是一种象征,一个线索,围绕中心,体现„„主题.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散文知识

(一)、明确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1、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 衬托 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托物言志 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1,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主线(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些散文有明线和暗线) 2,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3,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4,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4)多用修辞手法。

四. 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什么(本体)的特点,使抽象的事物具体(或形象化)等。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加强语言气势。

5,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6,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7、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五. 表达方式

1. 记叙 2.议论 3.抒情 4.描写(环境、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5.说明

注意:考表达方式,一般是考某个句子或某个段落(某几个段落),不会是全文。

六、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见写作方法(或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 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

11,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2,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渲染气氛。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13,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烘托故事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

14,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引起读者兴趣

题目的理解:以„为线索,体现了作者XX 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或反映„„)的主题(情感)

15,首段作用:

(1)环境(背景)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背景,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

16,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 照应开头, 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

17,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物:是一种象征,一个线索,围绕中心,体现„„主题.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散文知识

(一)、明确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1、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 衬托 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托物言志 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1,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主线(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些散文有明线和暗线) 2,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3,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4,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4)多用修辞手法。


相关内容

  •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
  • 基础知识: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文章题目的作用: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4.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 ...

  •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上)
  •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上) 阅读天地 0422 1936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上)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 ...

  • 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臵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 ...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零八八班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 ...

  • 语文阅读考试技巧总汇
  • 语文阅读考试技巧总汇 一.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 ...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 [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 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有的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 ...

  • 高中语文阅读技巧
  •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答题总体要求: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 ※高考题型: 一).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 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 ...

  •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 ...

  •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
  • 初中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一.现代文阅读方向: 注重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注重对选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注重联系生活中的体验与感悟:鼓励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二.试题结构 先段落再整体 先整体再段落 结构.情节.内容.语言.主题.开放 字.词.句.段.章.写作特点.主题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