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反思网络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比 例 尺

陕西省佛坪县栗子坝小学 李剑飞

教材内容分析:

1.编写意图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本册教材一方面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比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丰富,增加了将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的实例,安排了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进行实际作图的例题。使这部分内容不仅对于前两小节的概念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是很好的素材和机会。

比例在现实中是普遍的,但却难以直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本册书编者首先从生活素材入手,运用中国地图、北京地图、零件的放大图,让学生真正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数学的价值。

2.编写

教材内容的编写结构是:标题、例题、课堂活动、练习。标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例题呈现教学内容,体现具体目标要求,课堂活动是师生互动,建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理解,练习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而设立的。

在比例的应用中:认识比例尺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会求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教材先后整合的内容

因为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比例作为数学领域的重要知识和重要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占有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在中学学习数、理、化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1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地图、互联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北京是我们伟大的首都,这里曾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所向往的地方。

中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洗礼,已成为全世界泱泱大国之一。

师:今天老师把我们的祖国和首都北京搬进了课堂。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

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1 师:滚动鼠标使地图扩大与缩小。

问:你发现图中左下角线段上的数据是怎样随着地图的变化而变化的? 生:数据随着地图的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

师:你们知道我们的大中国和北京是如何画在这么小的地图上吗?(出示中国地图。)

生:地图是把实际形状缩小后的图形。

师:你想知道哪两个地方的距离,老师可以根据地图告诉你。

生1:我想知道乌鲁木齐到西安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我的父母在乌鲁木齐打工,我想知道距我们有多远。

生2:我想知道我们栗子坝乡到岳坝乡的实际距离

(师用地图量出地图中北京到上海、栗子坝乡到岳坝乡的图上距离,很快回答学生的问题)

2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

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1 把比例尺缩小到1:200000后量出栗子坝乡到岳坝乡图上距离

生:老师,你是怎样计算出两地的距离的?

二、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师:关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生1:什么叫比例尺?

生2:怎样求比例尺?

生3:比例尺是尺吗?

生4:比例尺有几种形式?

三、实验对比,得出概念

师:我们的黑板长6米,宽1.5米,请你画在纸上。

展示学生的画图结果。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自己是怎么画的。

生1:我用1厘米表示实际6米。

生2:我用6厘米表示实际6米。

师:图上画的1厘米,6厘米叫“图上距离”,6米叫“实际距离”。

师:为了看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

展示学生求的比。

师:这些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后项又代表什么呢?

生:前项代表图上距离,后项代表实际距离。

师: 1:600 和 1:100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

师:像1:600和1:100这样的比叫做比例尺,课件出示比例尺的定义。 师:(同桌讨论)根据比例尺的定义,你能得出求比例尺的方法吗? 3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上“比例尺1:10000000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师:你们发现1:100,1:600,1:100000000这些比例尺都是把实际距离怎么样?

生:缩小

师:课件显示机器上的小零件,你们觉得它怎么样?

生:很小

师:这么小的零件如何把它画在图纸上。

生:把它放大

师:很好!课件出示机器零件的放大图纸。

师:你知道图中3:1表示什么吗?

生:图中3厘米表示实际的1厘米。

师:你们发现这些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点:

生1: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

生2:比的前项或后项为1

不同点:

生:1:100,1:600,1:100000000是把实际距离缩小,3:1是把实际距离放大 师: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出示课本第49页的“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探讨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呈现北京市地图让生找出“比例尺”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把北京市地图比例尺缩小到1cm:50km

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1 师:(观察左下角线段)这种表示方法叫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

师:如何把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4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尝试改写。

师:谁能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课件出示: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50千米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量时,50后面应补5个0

(2)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3)比的前项为1

师:怎样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呢?

呈现课本第53页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师强调实际距离的单位要改写成所要求的单位。

五、巩固练习,深化概念

1、我会判断

(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尺子

(2)一副图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实际距离扩大80倍()

(3)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2、教师黑板的长为3米,在图纸上的长为3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3、精密仪表上的一个零件4毫米,量得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8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

七、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八的第2、3题

课后反思:课上,我通过互联网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观察地图放大与缩小线段比例尺的不断变化情况,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实际的距离在图上的大小是由比例尺决定的,通过学生很想知道的两地距离,从图中可以计算出而产生疑惑。同时把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点,为后面比例尺的认识打下了基础。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出示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让学生充分理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

=比例尺”并意识到图上1cm表示100000000cm的距离(也就是1000km)。之后通过北京市地图1cm表示50km的基础上认识线段比例尺。整个过程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习不再枯燥。

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比 例 尺

陕西省佛坪县栗子坝小学 李剑飞

教材内容分析:

1.编写意图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本册教材一方面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比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丰富,增加了将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的实例,安排了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进行实际作图的例题。使这部分内容不仅对于前两小节的概念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是很好的素材和机会。

比例在现实中是普遍的,但却难以直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本册书编者首先从生活素材入手,运用中国地图、北京地图、零件的放大图,让学生真正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数学的价值。

2.编写

教材内容的编写结构是:标题、例题、课堂活动、练习。标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例题呈现教学内容,体现具体目标要求,课堂活动是师生互动,建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理解,练习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而设立的。

在比例的应用中:认识比例尺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会求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教材先后整合的内容

因为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比例作为数学领域的重要知识和重要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占有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在中学学习数、理、化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1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地图、互联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北京是我们伟大的首都,这里曾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所向往的地方。

中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洗礼,已成为全世界泱泱大国之一。

师:今天老师把我们的祖国和首都北京搬进了课堂。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

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1 师:滚动鼠标使地图扩大与缩小。

问:你发现图中左下角线段上的数据是怎样随着地图的变化而变化的? 生:数据随着地图的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

师:你们知道我们的大中国和北京是如何画在这么小的地图上吗?(出示中国地图。)

生:地图是把实际形状缩小后的图形。

师:你想知道哪两个地方的距离,老师可以根据地图告诉你。

生1:我想知道乌鲁木齐到西安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我的父母在乌鲁木齐打工,我想知道距我们有多远。

生2:我想知道我们栗子坝乡到岳坝乡的实际距离

(师用地图量出地图中北京到上海、栗子坝乡到岳坝乡的图上距离,很快回答学生的问题)

2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

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1 把比例尺缩小到1:200000后量出栗子坝乡到岳坝乡图上距离

生:老师,你是怎样计算出两地的距离的?

二、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师:关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生1:什么叫比例尺?

生2:怎样求比例尺?

生3:比例尺是尺吗?

生4:比例尺有几种形式?

三、实验对比,得出概念

师:我们的黑板长6米,宽1.5米,请你画在纸上。

展示学生的画图结果。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自己是怎么画的。

生1:我用1厘米表示实际6米。

生2:我用6厘米表示实际6米。

师:图上画的1厘米,6厘米叫“图上距离”,6米叫“实际距离”。

师:为了看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

展示学生求的比。

师:这些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后项又代表什么呢?

生:前项代表图上距离,后项代表实际距离。

师: 1:600 和 1:100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

师:像1:600和1:100这样的比叫做比例尺,课件出示比例尺的定义。 师:(同桌讨论)根据比例尺的定义,你能得出求比例尺的方法吗? 3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上“比例尺1:10000000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师:你们发现1:100,1:600,1:100000000这些比例尺都是把实际距离怎么样?

生:缩小

师:课件显示机器上的小零件,你们觉得它怎么样?

生:很小

师:这么小的零件如何把它画在图纸上。

生:把它放大

师:很好!课件出示机器零件的放大图纸。

师:你知道图中3:1表示什么吗?

生:图中3厘米表示实际的1厘米。

师:你们发现这些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点:

生1: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

生2:比的前项或后项为1

不同点:

生:1:100,1:600,1:100000000是把实际距离缩小,3:1是把实际距离放大 师: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出示课本第49页的“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探讨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呈现北京市地图让生找出“比例尺”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把北京市地图比例尺缩小到1cm:50km

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1 师:(观察左下角线段)这种表示方法叫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

师:如何把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4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尝试改写。

师:谁能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课件出示: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50千米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量时,50后面应补5个0

(2)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3)比的前项为1

师:怎样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呢?

呈现课本第53页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师强调实际距离的单位要改写成所要求的单位。

五、巩固练习,深化概念

1、我会判断

(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尺子

(2)一副图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实际距离扩大80倍()

(3)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2、教师黑板的长为3米,在图纸上的长为3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3、精密仪表上的一个零件4毫米,量得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8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

七、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八的第2、3题

课后反思:课上,我通过互联网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观察地图放大与缩小线段比例尺的不断变化情况,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实际的距离在图上的大小是由比例尺决定的,通过学生很想知道的两地距离,从图中可以计算出而产生疑惑。同时把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点,为后面比例尺的认识打下了基础。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出示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让学生充分理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

=比例尺”并意识到图上1cm表示100000000cm的距离(也就是1000km)。之后通过北京市地图1cm表示50km的基础上认识线段比例尺。整个过程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习不再枯燥。

6


相关内容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复习教案
  •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第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六个平面图形的纸片,关于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102页"练习与实践"9-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会对三角形.平行四边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实验教材与原义务教材相比.创设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青岛版5单元) 五.小小存钱罐 __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通过到商店观察或实际购物,在体验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 ...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分析及教案
  • 城市之光小学六年级数学 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单元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学科 第 单元 主备教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巢湖市城市之光小学六年级数学电子教案(NO. 17 ) 班级: 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曹阳 执教人: 2014-2015学年度 ...

  •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_克和千克_教案
  • <克和千克>教案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页.88.89页练习十八1-4题 二.设计思想: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quo ...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案设计
  • 第七单元<认识小数> 新会区睦洲镇墟镇小学 执教者:吴友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1-92页内容的"认识小数和例1"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主题图呈现了四幅场景,分别是食品商店的一角,货架上的两种文具及其单价,医生给小朋友量体温以及一位小 ...

  • 2014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计划及教案
  • 北师大 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复习计划: 一.本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总体上看,整个班的孩子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并按时完成作业. 二.复习内容 本册复习内容分为三大板快: 1,数与运算.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每种运算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