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煽情(shān) 胴体(tïng) 打寒噤(jìn) 虚与委蛇(yí) ....

B. 胸脯(pú) 潜逃(qiǎn) 脖颈子(gěng) 开花结果(jiē) ....

C. 掀开(xuān) 涤纶(dí) 压轴戏(zhîu) 令人发指(fà) ....

D. 牌坊(fāng) 俯瞰(kàn) 紧箍咒(gū) 拾级而上(shè)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贻误 水龙头 势不两立 事实胜于雄辨

B. 青睐 马蜂窝 坐阵指挥 口惠而实不至

C. 绿洲 笑眯眯 至高无上 迅雷不及掩耳

D. 脉博 化妆品 声名鹊起 恭敬不如从命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生命是草,也决不因此自卑!要像其他同类那样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

的 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

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 地将根须钻进石缝, 生命的泉。在森林和沃

野做一棵参天大树 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

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A. 一抹 锲而不舍 汲取 当然

B. 一片 坚忍不拔 吸取 当然

C. 一抹 坚忍不拔 吸取 固然

D. 一片 锲而不舍 汲取 固然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武汉作家方方感叹,当下的知识分子正在逐渐堕落;不少知识分子都缺少勇于担当

社会 责任的精神,而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个人的利益。

B. 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经济犯外逃最多的三个国家,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

将与中国警方联手查没中国贪官在澳的非法资产,这是双方史无前例的一次合作。

C. 他对最近出版的这本书评价很高,书中讲述的是解放前一年的冬天发生在江城的一

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他说很少看到这样深刻的情感悲剧。

D.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一次质

的飞跃,今天,它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作品成功塑造了周朴园这个典型形象,他的专横暴戾,

冷酷无情,不仅造成周萍与蘩漪畸形反抗的乱伦关系,而且也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幻想。

B.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作了不同回答,公西

华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由勇于作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这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C. 《阿Q正传》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以“精神

胜利法”为基本性格特征的阿Q,成为了中国人精神缺陷和性格弱点的典型代表,他的不幸遭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整个民族苦难历史的写照。

D.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 小说以宝黛爱情

为主线,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人物,除了宝黛二人外,还有丫鬟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就是晴雯的判词。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冯友兰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教。

若照这种含义理解,就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比如,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具体说,按老庄思想,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对于中国知识分子说,佛学比佛教有趣得多。中国的丧祭仪式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有篇文章,《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

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信仰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昧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伦理之上的价值,毫无觉解?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似,后者是道德价值。所以,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现在回答上面的问题。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宗教意识不浓的,是因为他们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种损益的不同暂且不论,现在引用它,只是要表明,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

(有删改)

6.关于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与地位,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影响了中国哲学体系,使之不同于其他

大多数文化中的哲学体系。

B. 在中国文化中,丧祭仪式要求和尚与道士必须一齐参加,这一现象表明人们即使信

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C. 中国哲学的传统,旨在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反对哪种为了

增进积极的知识去“为学”的做法。

D. 中国哲学满足了中国人对超乎现世的追求。哲学也可以让中国人表达、欣赏、体验

到超越道德的价值。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这并不代表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

伦理之上的价值,没有觉解。

B. 道家是哲学学派,认为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主要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是宗教,教

人如何避免死亡,反乎自然。

C. 严格地讲,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基督教的爱上帝,与属于道德价值的子爱父类似,

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

D. 虽然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但是儒家不包括宗教中的上层建筑

成分,所以儒家就不是宗教。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不像其他大多数民族视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

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哲学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B. 中国人按照哲学去生活,体验了超道德价值,也就体验到了宗教价值,这就说明在

中国文化中,哲学的意义超越了宗教的意义。

C. 佛学与佛教是有区别的,佛学属于哲学范畴,佛教属于宗教范畴,这就让中国的知

识分子,对佛学比对佛教更感兴趣。

D. 老子认为,为学是为了增加积极的知识,因而是对人有益的;而为道是提高心灵的

境界,不及为学对人的影响大。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微道人①生圹记

[明]陈继儒 修微姓王,广陵人,自幼有洁癖、书癖、山水癖。七岁父见背,致飘落无所依,眉间常有恨色。已奉佛教,刺血写小品经,间读班马、孙吴书,人莫得而狎视也。

尝行灵隐寺门,见白猱坐树端,迫之,展翅疾飞去。包园夜半,有两炬炷射窗缝上,谛视之,虎也,修微挑灯吟自若。

其诗词娟秀幽妍,与李清照、朱淑真相上下。至于排调品题,颇能压倒一座客。慕翰墨者辐辏案前,如农诉水旱,修微攒眉应之,掷笔出避西子湖,避邓尉山,避广陵。寻获兄,指其父埋骨处,仆地哭失声,延僧作水陆道场凡十五日,以荐父灵。笥中绮繻环珍,随手立尽矣。

修微饭蔬衣布,绰约类藐姑仙,笔床茶灶,短棹逍遥,类天随子②。谒玉枢于太和,参憨公于庐阜,登高临深,飘忽数千里,智能卫足③,胆可包身,独往独,布帆无恙。既归,出《楚游稿》示余,冰雪净其矫饰,云霞汰其粉泽,抑名山大川之助乎!

生圹成,诸名士为弹《孔雀经》一卷,供鹦鹉舍利十馀粒,并穴置其诗稿百馀言,眉道人为之记。

注:①微道人:王修微,扬州妓,后为道士,自号草衣。 ②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③卫足:自卫。语出《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间读班马、孙吴书 间:有时 .

B. 见白猱坐树端,迫之 迫:靠近 .

C、抑名山大川之助乎 抑:或许 .

D. 司空图引平时故交 引:率领 .

10.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明王修微才华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刺血写小品经,间读班马、孙吴书 ②其诗词娟秀幽妍,与李清照、朱淑真相上下 ③慕翰墨者辐辏案前 ④才貌两艳,人间所慕

⑤修微达视死生,如昼夜寒暑之序 ⑥或教诗文,或授佛号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②④⑥ D. ①②③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修微虽然曾经为妓,但是胆识才华胜于众人,又笃信佛教、读史书知兵法,众人 都不敢轻慢地看待她。

B. 王修微登高临深、飘忽千里后,看淡了生死,决定隐居于山水之间。作者认为她是 受了名山大川的启发。

C、对于王修微给自己营建生圹这一行为,作者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王修微与陶渊明、 白居易、司空图一样都是达视死生的君子。

D. 在刻画人物时,作者笔墨繁简有别:详写王修微过人的胆识才华、对待生死的超脱, 略写其尽孝之心、蔑视钱财之意。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七岁父见背,致飘落无所依,眉间常有恨色。

(2)仆地哭失声,延僧作水陆道场凡十五日,以荐父灵。

(3)而未免闭于金笼,则韵语又可常恃乎?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孟子曰: 哀 哉

求其放心而已

矣。”(《孟子·告子上》)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①。

注:①青袍,古时读书人常穿的一种袍子,此指贫寒之士。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 是个地位低微的小官,经常要送迎贵客,饱受奚落和排挤,诗中常以青袍自嘲。玉珂,马鞍上的玉石类饰物,此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

(1)此诗题为“泪”,可全诗并不见一“泪”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此诗是如何扣题写“泪” 的。(4分)

(2)前人评价此诗“前六句一气赶下,忽以后二句拨转,手段高明”,这里的“手段”说

的是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 小题计分)(5分)

(1)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2)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兮辞》)

(3)___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5)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6)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7)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8)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司 机

李喜丹

孙华是个司机,不会别的,只会开车。大货、客车、小轿,孙华都开过,而且一开就是三十年。

孙华在医药公司上班,医药公司上至老总下至看大门的,都坐过孙华的车。都说孙师傅的车子开得好,开得稳,感觉不像坐在车上,倒像坐在船上,那么悠然自得,那么悄然无声。

医药公司是国营的。国营单位不景气,人浮于事,各怀心计,直至把医药公司逼得上气不接下气。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老总才不得不提出了改制。再不改,百号职工就要断粮了。改制改什么,就是改老总为老板。

公司财产连同百号职工,一起卖给了江苏老板,孙华也被江苏老板买了。老总离开医药公司时,特地请同事在天然居聚餐。自然孙华也要去。老总屡屡给孙华敬酒,回忆风雨同车的往事,不禁潸然落泪。作为司机,没有谁比你更优秀了。老总这么评价孙华。

老板会开车,但老板不开车。老板的车是劳斯莱斯,五六百万呢。老板要在公司里选最好的司机。没有悬念,孙华当之无愧地做了老板的司机。

孙华做了三十年的司机,还是第一次开这么名贵的车,很是忐忑。坐上劳斯莱斯,孙华像坐在金銮殿上,战战兢兢。老板又是不苟言笑的人,坐在后面一言不发,孙华便越发地紧张。

孙华发现老板和老总不一样。老总坐车时,坐在副驾驶室,和孙华一路交谈,偶尔还讲点笑话,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可老板不然。老板坐在后排,要么打电话,要么看风景,或打个瞌睡,或者抽支烟。除发出指令外,不和孙华多说一句话。

老板还有许多特别的规定,老总没有。老板说,你是司机,只管开车,一句话都不要多说。孙华说,我总该知道去哪里吧?老板说,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该你知道的,我会让你知道。老板说,你要擦车,天天擦,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孙华说,这么贵的车,最好去洗车场去才洗得干净。老板说,洗车要钱,几十块钱也要节约。

老板还规定孙华不能穿西装,因为老板个矮,比孙华矮半个头。有次孙华穿西装,客户就把孙华当成老板,把老板当成司机了。

高速路上开车,孙华特别反感别人指手画脚,可老板偏偏喜欢。有时车子快了,老板便敲孙华的座椅:慢点,再慢点,你赶着去投胎呢。孙华解释,一百,不快啊。老板不高兴了。孙华记住了老板的规定,车速定格在一百左右。老板又敲孙华的座椅,快点,再快点。孙华说,一点不慢啊。老板不悦了。老板说,以后记住了,你是给我开车,不是我搭你的车,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你做什么就是什么。车速的快慢,不是由你的技术决定,而是由我的时间决定的。我赶时间呢,速度要快;我没急事呢,速度要慢。

老板还和孙华约法三章:老板的安全至高无上,老板的利益至高无上,老板的命令至高无上。老板说,老孙啊,你很会开车,但你很不会做人哦。有些道理你是不懂的。老板和普

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出了车祸,赔点钱就知足了。可老板多少钱也不在乎,在乎的是生命。只要活着,多少钱老板都能赚。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你第一时间要考虑的,是确保老板的安全。

一向开车得心应手的孙华,现在不再应付自如了,时刻要听从老板的指挥。劳斯莱斯像是虎穴,每次上车,孙华都提着胆子,等着老板发落。

孙华是个好人,更是个实在人。老板发落了,孙华心里便沉甸甸的。孙华很想做好,让老板满意,可越想做好,就越做不好。

开车不果断,做事没主见,老板对孙华越越不满意了。

春天里,老板要去北京和一家大医院谈一笔大生意。老板说,这次事关重要,你开车要快,要稳,要安全。孙华不敢怠慢,让劳斯莱斯稳健飞驰。

可是到了河北境内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时,劳斯莱斯正匀速地行驶在高速上,突然前方的右侧,蹿出一条黑狗。黑狗高大,健硕,正快步跑着,欲横穿高速。

黑狗本以为它的速度能迅速过马路,但与劳斯莱斯相比,它的速度不过是劳斯莱斯的百分之一。劳斯莱斯像一粒子弹,射向黑狗。孙华看见黑狗了,本能地点了点刹车。

老板感觉到了,命令孙华:我赶时间,一分钟都耽搁不得,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冲过去!冲过去!

一旦冲过去,黑狗必然当场毙命,孙华犹豫着,一只脚在刹车和油门上徘徊。老板再命令:撞死它!于是劳斯莱斯一点点射向黑狗。

孙华看清了这是一条很高很壮的狗,毛色发亮,四肢轻盈,像一匹黑马,在疾步飞奔,在争夺生存的权利。孙华不再犹豫,一点刹车,削弱了劳斯莱斯咄咄逼人的杀气。但还是晚了,孙华听到了悲惨的一声狗叫。

孙华停车,下去看黑狗。黑狗卧倒在宽阔的高速路上,在春风中苟延残喘。

孙华抱起黑狗,黑狗轻轻地哼了一声。孙华检查黑狗的伤处,好几处撞伤了,腿也折了,不过伤势不算太严重。

孙华想带上黑狗,找个卫生所包扎一下。可等孙华回过头,才发现劳斯莱斯早已没有影子了。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14年第6期,有删改)

16.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 ...

分,有错项得0分)

A. 小说叙事时,繁简相宜,既有简笔勾画,也有细节描绘,前者如企业改制前的生存 状况,后者如老总给孙华敬酒时的“潸然落泪”。

B. 孙华驾驶的劳斯莱斯价值五六百万,所以“每次上车,孙华都提着胆子”,这一处心 理描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孙华对车的爱惜。

C. 小说在情节设计上注意了前后照应,“老板会开车”是伏笔,“孙华回过头,才发 现劳斯莱斯早已没有影子了”是照应。

D. 在对比中写人物,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孙华行为和心理的前后对比,老总 和老板不同处事方式的对比,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E.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了人物的个性,这篇小说的特色之一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都没 有用引号标明,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17.孙华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8.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处设计“车撞黑狗”这一情节的用意。(4分)

19.这篇小说虽然情节简单,但意蕴却十分丰富,请对主题作简要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共12分,共3小题)

21.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

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

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

右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

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

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

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

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

重倒置的感觉。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

明,每条限18字以内做答(不含标点)。(4分)

(1)

(2)

22.《红楼梦》第七回有焦大醉后骂人的情节,焦大有句话,存在两个不同版本: A版本 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

B版本 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

从语言生动性角度看,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精彩?简述理由。(4分) 答:我认为( )版本更精彩。

理由:

六、写作 (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放到牛棚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大伯,你为什么不把草料直接放在地上,这样牛吃起岂不方便?”老农说:“放在地上,全堆在它面前,食物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糟践厉害;我现在放到让它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作家听后,连连感叹:“哦,哦,真是喂牛有道,我明白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

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答 案

二.6.D(A项偷换概念。阅读区间在第五段“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B项以偏概全。阅读区间在第四段“中国的丧祭仪式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C项曲解原意。反对“为学”于文无据,阅读区间在最后一段。)7.B(B项说法绝对。“主要教人顺乎自然”说法绝对。)8.A(B项无中生有。“哲学的意义超越了宗教的意义”没有依据。C项强加因果。前后没有因果关系。D项曲解原意。对“《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解不准确,“不及为学对人的影响大”没有依据。) 三.9. D应解释为:邀请。如:公子引侯生坐上坐。10. B①只能说明王修微醉心佛学、涉猎广泛,不能说明其才华过人;②直接说明其才华过人;③通过众人的反应侧面说明王修微文章出众、才华过人; ④是作者对王修微出众才华及容貌的评论;⑤是说王修微对待生死的态度;⑥是他人对待鹦鹉的做法。11.B“抑名山大川之助乎!”这是作者对王修微创作《楚游稿》的评述,而不是对修微出世之盟的评述。此处犯了移花接木的错误。

12.(1)(修微)七岁时父亲弃她离世/死去,以至于飘零人间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眉宇间常有遗憾的神情。(“见背”、“恨”各1分,句意准确1分)

(2)倒在地上痛哭失声,请佛僧为自己的父亲做水陆道场一共十五日,用祭拜超度父亲的亡灵。(“仆”、“延”各1分,句意准确1分)

(3)却不能免于被关闭在华丽的鸟笼中,那么又怎能长久地依仗/依赖动听的语言呢?(被动句式“闭于金笼”、“恃”各1分,句意准确1分)

13.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善)心,义是人的(正)路。放弃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丢失了他的善心而不寻找,可悲啊!有人走失了鸡狗还知道去寻找;有人丢失了善心却不知道去寻找。求学请教的道理不在于别的,在于找回他丢失了的善心罢了。”

14.(1)此诗句句写“泪”,前六句用典。(1分)这些典故讲的都是前朝那些令人悲伤流泪的事,如:首句用汉武帝时宫女的不幸遭遇言宫女失宠之悲,第二句化用江淹《别赋》诗意言游子思乡之悲,第三句用了湘妃竹的典故言逝者永别之悲,第四句用了《晋书》有关羊祜的典故言思念先贤之悲,第五句用了王昭君的典故感念昭君远嫁之悲,第六句用楚霸王项羽典故言兵败受困之悲。(2分,六个典故只要指出两个即

可)最后两句写作者亲身经历的伤痛流泪之事。(1分)(2)①“手段”说的是对比(衬托)手法。前六句用了六个有关泪的典故,衬托后两句“青袍送玉珂”的痛苦。(2分)②前六句所述古时伤心之泪,皆不及诗人以一介寒士送显贵出京时感伤之泪,从而抒发了诗人仕途坎坷、宦海沉浮、职位卑微、耻居人下的悲愤之情(2分) 15.⑴停杯投箸不能食 ⑵将有事于西畴 ⑶积善成德 ⑷环珮空归夜月魂

⑸东船西舫悄无言 ⑹辩乎荣辱之境 ⑺春与秋其代序 ⑻梦入芙蓉浦

四.16.B、E(B项,“反映了孙华对车的爱惜”不恰当,应该是“对老板要求的无所适从”。E项,人物对话不用引号,是为了使叙事更紧凑连贯,而不是为了“体现人物的个性”。)

17.①技术精湛。开车30多年,爱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②敬业本分。开车兢兢业业,听从指挥,从不多言多语。③善良而有爱心。违背老板命令下车救狗。(答对一点得1分,二对得2分,三点得4分)

18.①情节的设计上:陡生波澜,增强起伏跌宕的艺术效果。②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进一步突出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如孙华善良、有爱心,老板看重金钱、忽视生命。③主题表现上:进一步丰富小说主题的表现内容。(答对两点即可,每点2分。)

19.①企业在改制中,既要关注职工的物质生活,也要关注职工的精神世界。②人和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③珍爱一切生命,是人类的责任。④爱岗敬业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⑤生命重于金钱。(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四点得8分。如答成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五. 20. 短评可以从积极的角度肯定、认同,也可以从消极的角度否定、批评,但应言之成理。答案示例一:借诺奖得主科技辉煌,激莘莘学子发愤图强;示例二:攀洋亲附诺奖沽名钓誉,丧格调失风骨滑稽庸俗。

21.示例: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美的形体含有一个原则:平衡或匀称。(答对任意两条均可,每条2分)

22.B版本更佳。理由:两句话都是威胁的语言(指持刀行凶),但B版本的颠倒更能显示醉人的酒态。(可以单论,也可以比较着分析;大意对即可)

附文言文译文:王修微,广陵人,自幼有洁癖、书癖、山水癖。七岁时父亲背弃她离世,以至于自己飘零人间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眉宇间常有遗憾的神情。后信奉佛教,刺血写经,间或读史书读兵书,没有人能够轻视她。

王修微曾经到灵隐寺门,看见一只白猱坐在树颠,修微靠近它,白猱张开双臂象飞鸟展翅一样迅疾地离开。包园夜半之时,发现有两盏火光射到窗缝上,仔细一看,竟然是只老虎,而修微镇定自若地读书。

修微的诗词娟秀含蓄,可以与李清照、朱淑真的作品相比较。 至于戏弄调笑、点评人物书画,都能压倒在座的客人。倾慕她文章的人如同辐条伸向车轴一样聚集在她的书桌前,如同农人诉说水灾旱灾一样,修微皱着眉头应酬他们,丢下笔避到西子湖、邓尉山、广陵。不久,修微找到了自己的哥哥,哥哥把父亲埋骨的地方指给她看。王修微倒在地上痛哭失声,

请佛僧为自己的父亲做水陆道场一共十五日,用祭拜超度父亲的亡灵。箱子中的锦衣珍宝,随手送人毫不在意。

修微粗衣陋食,风姿绰约如同神仙;又过着归隐生活,驾船四处游玩,类似于天随子陆龟蒙先生。到太和去拜谒玉枢真人,到庐山去拜谒高僧憨公,登上高山面对深渊,飘忽数千里,智慧足以用自卫,胆略足够用防身,独往独,旅途平安。回后,拿出《楚游稿》给我看,自然的冰雪洗净了文字的浮华,天上的云霞涤净了文字中的脂粉气。或许这是名山大川的帮助吧!

修微说:“从现在开始,请允许我为从前浮华之语忏悔,买山湖上,为自己凿一个小小的墓穴,置办一处简陋的住处,长伴老母,哪里还有心思留恋世俗中如王孙芳草、刘郎种桃、苏小小栽下同心松柏这些事呢?”我对她说:“如今您才貌两艳,是人们所向往的,隐居出世的盟誓,恐怕太早了吧?”修微说:“唉呀,怎么能这样说!孔雀华美的尾羽,春天到的时候长出,到了四月就凋落,与花朵同荣同衰。孔雀每每要居于山中时,都会提前给自己物色葬身之地,在这之后才会停下。但是宫廷会采集它的尾羽做除尘,蛮夷之人会采用它的尾羽做扇子,甚至有人把孔雀烹熟做成肉干,那么孔雀艳丽的毛色会常保吗?鹦鹉驯顺聪明,洞晓人的语言,做官之人特别喜欢,有的鹦鹉被教以诗文,有的鹦鹉被授以佛家名号,却不能免于被关闭在华丽的鸟笼中,那么动听的语言又怎可长久地依仗呢?”我感叹道:“人之常情是做官之人忌讳罢归,上年纪的人忌讳衰老,而修微年少不避讳死亡,面对死亡不避讳墓穴。以往陶渊明为自己做祭文,白居易为自己写墓志铭,司空图邀请平时故交在自己的墓穴中痛饮。这三个君子之后,很少有人能延续他们的高风亮节,修微能够很旷达地看待生死,就如同对待日夜寒暑的交替,是饱读诗书的女史呢,还是侠风义骨的女侠呢?一变又成为道人了。”

六.关于材料的解读:这是一则比喻性材料,可从作家“喂牛之道”的角度发掘材料寓意。亦可从材料中牛糟践得之容易的饲料而不浪费靠自己费力得的饲料这一角度提炼观点。作家所说“喂牛之道”即生活之道,育人之道,治学之道。能从材料中的喂牛之道展开谈生活之道、育人之道和治学求学之道即算切合题意。

作文评分的具体要求 (参照《2014年6月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煽情(shān) 胴体(tïng) 打寒噤(jìn) 虚与委蛇(yí) ....

B. 胸脯(pú) 潜逃(qiǎn) 脖颈子(gěng) 开花结果(jiē) ....

C. 掀开(xuān) 涤纶(dí) 压轴戏(zhîu) 令人发指(fà) ....

D. 牌坊(fāng) 俯瞰(kàn) 紧箍咒(gū) 拾级而上(shè)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贻误 水龙头 势不两立 事实胜于雄辨

B. 青睐 马蜂窝 坐阵指挥 口惠而实不至

C. 绿洲 笑眯眯 至高无上 迅雷不及掩耳

D. 脉博 化妆品 声名鹊起 恭敬不如从命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生命是草,也决不因此自卑!要像其他同类那样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

的 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

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 地将根须钻进石缝, 生命的泉。在森林和沃

野做一棵参天大树 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

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A. 一抹 锲而不舍 汲取 当然

B. 一片 坚忍不拔 吸取 当然

C. 一抹 坚忍不拔 吸取 固然

D. 一片 锲而不舍 汲取 固然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武汉作家方方感叹,当下的知识分子正在逐渐堕落;不少知识分子都缺少勇于担当

社会 责任的精神,而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个人的利益。

B. 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经济犯外逃最多的三个国家,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

将与中国警方联手查没中国贪官在澳的非法资产,这是双方史无前例的一次合作。

C. 他对最近出版的这本书评价很高,书中讲述的是解放前一年的冬天发生在江城的一

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他说很少看到这样深刻的情感悲剧。

D.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一次质

的飞跃,今天,它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作品成功塑造了周朴园这个典型形象,他的专横暴戾,

冷酷无情,不仅造成周萍与蘩漪畸形反抗的乱伦关系,而且也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幻想。

B.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作了不同回答,公西

华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由勇于作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这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C. 《阿Q正传》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以“精神

胜利法”为基本性格特征的阿Q,成为了中国人精神缺陷和性格弱点的典型代表,他的不幸遭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整个民族苦难历史的写照。

D.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 小说以宝黛爱情

为主线,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人物,除了宝黛二人外,还有丫鬟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就是晴雯的判词。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冯友兰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教。

若照这种含义理解,就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比如,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具体说,按老庄思想,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对于中国知识分子说,佛学比佛教有趣得多。中国的丧祭仪式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有篇文章,《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

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信仰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昧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伦理之上的价值,毫无觉解?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似,后者是道德价值。所以,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现在回答上面的问题。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宗教意识不浓的,是因为他们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种损益的不同暂且不论,现在引用它,只是要表明,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

(有删改)

6.关于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与地位,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影响了中国哲学体系,使之不同于其他

大多数文化中的哲学体系。

B. 在中国文化中,丧祭仪式要求和尚与道士必须一齐参加,这一现象表明人们即使信

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C. 中国哲学的传统,旨在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反对哪种为了

增进积极的知识去“为学”的做法。

D. 中国哲学满足了中国人对超乎现世的追求。哲学也可以让中国人表达、欣赏、体验

到超越道德的价值。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这并不代表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

伦理之上的价值,没有觉解。

B. 道家是哲学学派,认为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主要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是宗教,教

人如何避免死亡,反乎自然。

C. 严格地讲,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基督教的爱上帝,与属于道德价值的子爱父类似,

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

D. 虽然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但是儒家不包括宗教中的上层建筑

成分,所以儒家就不是宗教。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不像其他大多数民族视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

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哲学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B. 中国人按照哲学去生活,体验了超道德价值,也就体验到了宗教价值,这就说明在

中国文化中,哲学的意义超越了宗教的意义。

C. 佛学与佛教是有区别的,佛学属于哲学范畴,佛教属于宗教范畴,这就让中国的知

识分子,对佛学比对佛教更感兴趣。

D. 老子认为,为学是为了增加积极的知识,因而是对人有益的;而为道是提高心灵的

境界,不及为学对人的影响大。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微道人①生圹记

[明]陈继儒 修微姓王,广陵人,自幼有洁癖、书癖、山水癖。七岁父见背,致飘落无所依,眉间常有恨色。已奉佛教,刺血写小品经,间读班马、孙吴书,人莫得而狎视也。

尝行灵隐寺门,见白猱坐树端,迫之,展翅疾飞去。包园夜半,有两炬炷射窗缝上,谛视之,虎也,修微挑灯吟自若。

其诗词娟秀幽妍,与李清照、朱淑真相上下。至于排调品题,颇能压倒一座客。慕翰墨者辐辏案前,如农诉水旱,修微攒眉应之,掷笔出避西子湖,避邓尉山,避广陵。寻获兄,指其父埋骨处,仆地哭失声,延僧作水陆道场凡十五日,以荐父灵。笥中绮繻环珍,随手立尽矣。

修微饭蔬衣布,绰约类藐姑仙,笔床茶灶,短棹逍遥,类天随子②。谒玉枢于太和,参憨公于庐阜,登高临深,飘忽数千里,智能卫足③,胆可包身,独往独,布帆无恙。既归,出《楚游稿》示余,冰雪净其矫饰,云霞汰其粉泽,抑名山大川之助乎!

生圹成,诸名士为弹《孔雀经》一卷,供鹦鹉舍利十馀粒,并穴置其诗稿百馀言,眉道人为之记。

注:①微道人:王修微,扬州妓,后为道士,自号草衣。 ②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③卫足:自卫。语出《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间读班马、孙吴书 间:有时 .

B. 见白猱坐树端,迫之 迫:靠近 .

C、抑名山大川之助乎 抑:或许 .

D. 司空图引平时故交 引:率领 .

10.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明王修微才华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刺血写小品经,间读班马、孙吴书 ②其诗词娟秀幽妍,与李清照、朱淑真相上下 ③慕翰墨者辐辏案前 ④才貌两艳,人间所慕

⑤修微达视死生,如昼夜寒暑之序 ⑥或教诗文,或授佛号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②④⑥ D. ①②③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修微虽然曾经为妓,但是胆识才华胜于众人,又笃信佛教、读史书知兵法,众人 都不敢轻慢地看待她。

B. 王修微登高临深、飘忽千里后,看淡了生死,决定隐居于山水之间。作者认为她是 受了名山大川的启发。

C、对于王修微给自己营建生圹这一行为,作者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王修微与陶渊明、 白居易、司空图一样都是达视死生的君子。

D. 在刻画人物时,作者笔墨繁简有别:详写王修微过人的胆识才华、对待生死的超脱, 略写其尽孝之心、蔑视钱财之意。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七岁父见背,致飘落无所依,眉间常有恨色。

(2)仆地哭失声,延僧作水陆道场凡十五日,以荐父灵。

(3)而未免闭于金笼,则韵语又可常恃乎?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孟子曰: 哀 哉

求其放心而已

矣。”(《孟子·告子上》)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①。

注:①青袍,古时读书人常穿的一种袍子,此指贫寒之士。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 是个地位低微的小官,经常要送迎贵客,饱受奚落和排挤,诗中常以青袍自嘲。玉珂,马鞍上的玉石类饰物,此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

(1)此诗题为“泪”,可全诗并不见一“泪”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此诗是如何扣题写“泪” 的。(4分)

(2)前人评价此诗“前六句一气赶下,忽以后二句拨转,手段高明”,这里的“手段”说

的是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 小题计分)(5分)

(1)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2)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兮辞》)

(3)___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5)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6)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7)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8)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司 机

李喜丹

孙华是个司机,不会别的,只会开车。大货、客车、小轿,孙华都开过,而且一开就是三十年。

孙华在医药公司上班,医药公司上至老总下至看大门的,都坐过孙华的车。都说孙师傅的车子开得好,开得稳,感觉不像坐在车上,倒像坐在船上,那么悠然自得,那么悄然无声。

医药公司是国营的。国营单位不景气,人浮于事,各怀心计,直至把医药公司逼得上气不接下气。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老总才不得不提出了改制。再不改,百号职工就要断粮了。改制改什么,就是改老总为老板。

公司财产连同百号职工,一起卖给了江苏老板,孙华也被江苏老板买了。老总离开医药公司时,特地请同事在天然居聚餐。自然孙华也要去。老总屡屡给孙华敬酒,回忆风雨同车的往事,不禁潸然落泪。作为司机,没有谁比你更优秀了。老总这么评价孙华。

老板会开车,但老板不开车。老板的车是劳斯莱斯,五六百万呢。老板要在公司里选最好的司机。没有悬念,孙华当之无愧地做了老板的司机。

孙华做了三十年的司机,还是第一次开这么名贵的车,很是忐忑。坐上劳斯莱斯,孙华像坐在金銮殿上,战战兢兢。老板又是不苟言笑的人,坐在后面一言不发,孙华便越发地紧张。

孙华发现老板和老总不一样。老总坐车时,坐在副驾驶室,和孙华一路交谈,偶尔还讲点笑话,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可老板不然。老板坐在后排,要么打电话,要么看风景,或打个瞌睡,或者抽支烟。除发出指令外,不和孙华多说一句话。

老板还有许多特别的规定,老总没有。老板说,你是司机,只管开车,一句话都不要多说。孙华说,我总该知道去哪里吧?老板说,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该你知道的,我会让你知道。老板说,你要擦车,天天擦,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孙华说,这么贵的车,最好去洗车场去才洗得干净。老板说,洗车要钱,几十块钱也要节约。

老板还规定孙华不能穿西装,因为老板个矮,比孙华矮半个头。有次孙华穿西装,客户就把孙华当成老板,把老板当成司机了。

高速路上开车,孙华特别反感别人指手画脚,可老板偏偏喜欢。有时车子快了,老板便敲孙华的座椅:慢点,再慢点,你赶着去投胎呢。孙华解释,一百,不快啊。老板不高兴了。孙华记住了老板的规定,车速定格在一百左右。老板又敲孙华的座椅,快点,再快点。孙华说,一点不慢啊。老板不悦了。老板说,以后记住了,你是给我开车,不是我搭你的车,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你做什么就是什么。车速的快慢,不是由你的技术决定,而是由我的时间决定的。我赶时间呢,速度要快;我没急事呢,速度要慢。

老板还和孙华约法三章:老板的安全至高无上,老板的利益至高无上,老板的命令至高无上。老板说,老孙啊,你很会开车,但你很不会做人哦。有些道理你是不懂的。老板和普

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出了车祸,赔点钱就知足了。可老板多少钱也不在乎,在乎的是生命。只要活着,多少钱老板都能赚。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你第一时间要考虑的,是确保老板的安全。

一向开车得心应手的孙华,现在不再应付自如了,时刻要听从老板的指挥。劳斯莱斯像是虎穴,每次上车,孙华都提着胆子,等着老板发落。

孙华是个好人,更是个实在人。老板发落了,孙华心里便沉甸甸的。孙华很想做好,让老板满意,可越想做好,就越做不好。

开车不果断,做事没主见,老板对孙华越越不满意了。

春天里,老板要去北京和一家大医院谈一笔大生意。老板说,这次事关重要,你开车要快,要稳,要安全。孙华不敢怠慢,让劳斯莱斯稳健飞驰。

可是到了河北境内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时,劳斯莱斯正匀速地行驶在高速上,突然前方的右侧,蹿出一条黑狗。黑狗高大,健硕,正快步跑着,欲横穿高速。

黑狗本以为它的速度能迅速过马路,但与劳斯莱斯相比,它的速度不过是劳斯莱斯的百分之一。劳斯莱斯像一粒子弹,射向黑狗。孙华看见黑狗了,本能地点了点刹车。

老板感觉到了,命令孙华:我赶时间,一分钟都耽搁不得,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冲过去!冲过去!

一旦冲过去,黑狗必然当场毙命,孙华犹豫着,一只脚在刹车和油门上徘徊。老板再命令:撞死它!于是劳斯莱斯一点点射向黑狗。

孙华看清了这是一条很高很壮的狗,毛色发亮,四肢轻盈,像一匹黑马,在疾步飞奔,在争夺生存的权利。孙华不再犹豫,一点刹车,削弱了劳斯莱斯咄咄逼人的杀气。但还是晚了,孙华听到了悲惨的一声狗叫。

孙华停车,下去看黑狗。黑狗卧倒在宽阔的高速路上,在春风中苟延残喘。

孙华抱起黑狗,黑狗轻轻地哼了一声。孙华检查黑狗的伤处,好几处撞伤了,腿也折了,不过伤势不算太严重。

孙华想带上黑狗,找个卫生所包扎一下。可等孙华回过头,才发现劳斯莱斯早已没有影子了。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14年第6期,有删改)

16.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 ...

分,有错项得0分)

A. 小说叙事时,繁简相宜,既有简笔勾画,也有细节描绘,前者如企业改制前的生存 状况,后者如老总给孙华敬酒时的“潸然落泪”。

B. 孙华驾驶的劳斯莱斯价值五六百万,所以“每次上车,孙华都提着胆子”,这一处心 理描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孙华对车的爱惜。

C. 小说在情节设计上注意了前后照应,“老板会开车”是伏笔,“孙华回过头,才发 现劳斯莱斯早已没有影子了”是照应。

D. 在对比中写人物,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孙华行为和心理的前后对比,老总 和老板不同处事方式的对比,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E.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了人物的个性,这篇小说的特色之一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都没 有用引号标明,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17.孙华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8.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处设计“车撞黑狗”这一情节的用意。(4分)

19.这篇小说虽然情节简单,但意蕴却十分丰富,请对主题作简要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共12分,共3小题)

21.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

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

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

右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

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

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

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

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

重倒置的感觉。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

明,每条限18字以内做答(不含标点)。(4分)

(1)

(2)

22.《红楼梦》第七回有焦大醉后骂人的情节,焦大有句话,存在两个不同版本: A版本 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

B版本 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

从语言生动性角度看,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精彩?简述理由。(4分) 答:我认为( )版本更精彩。

理由:

六、写作 (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放到牛棚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大伯,你为什么不把草料直接放在地上,这样牛吃起岂不方便?”老农说:“放在地上,全堆在它面前,食物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糟践厉害;我现在放到让它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作家听后,连连感叹:“哦,哦,真是喂牛有道,我明白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

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答 案

二.6.D(A项偷换概念。阅读区间在第五段“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B项以偏概全。阅读区间在第四段“中国的丧祭仪式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C项曲解原意。反对“为学”于文无据,阅读区间在最后一段。)7.B(B项说法绝对。“主要教人顺乎自然”说法绝对。)8.A(B项无中生有。“哲学的意义超越了宗教的意义”没有依据。C项强加因果。前后没有因果关系。D项曲解原意。对“《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解不准确,“不及为学对人的影响大”没有依据。) 三.9. D应解释为:邀请。如:公子引侯生坐上坐。10. B①只能说明王修微醉心佛学、涉猎广泛,不能说明其才华过人;②直接说明其才华过人;③通过众人的反应侧面说明王修微文章出众、才华过人; ④是作者对王修微出众才华及容貌的评论;⑤是说王修微对待生死的态度;⑥是他人对待鹦鹉的做法。11.B“抑名山大川之助乎!”这是作者对王修微创作《楚游稿》的评述,而不是对修微出世之盟的评述。此处犯了移花接木的错误。

12.(1)(修微)七岁时父亲弃她离世/死去,以至于飘零人间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眉宇间常有遗憾的神情。(“见背”、“恨”各1分,句意准确1分)

(2)倒在地上痛哭失声,请佛僧为自己的父亲做水陆道场一共十五日,用祭拜超度父亲的亡灵。(“仆”、“延”各1分,句意准确1分)

(3)却不能免于被关闭在华丽的鸟笼中,那么又怎能长久地依仗/依赖动听的语言呢?(被动句式“闭于金笼”、“恃”各1分,句意准确1分)

13.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善)心,义是人的(正)路。放弃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丢失了他的善心而不寻找,可悲啊!有人走失了鸡狗还知道去寻找;有人丢失了善心却不知道去寻找。求学请教的道理不在于别的,在于找回他丢失了的善心罢了。”

14.(1)此诗句句写“泪”,前六句用典。(1分)这些典故讲的都是前朝那些令人悲伤流泪的事,如:首句用汉武帝时宫女的不幸遭遇言宫女失宠之悲,第二句化用江淹《别赋》诗意言游子思乡之悲,第三句用了湘妃竹的典故言逝者永别之悲,第四句用了《晋书》有关羊祜的典故言思念先贤之悲,第五句用了王昭君的典故感念昭君远嫁之悲,第六句用楚霸王项羽典故言兵败受困之悲。(2分,六个典故只要指出两个即

可)最后两句写作者亲身经历的伤痛流泪之事。(1分)(2)①“手段”说的是对比(衬托)手法。前六句用了六个有关泪的典故,衬托后两句“青袍送玉珂”的痛苦。(2分)②前六句所述古时伤心之泪,皆不及诗人以一介寒士送显贵出京时感伤之泪,从而抒发了诗人仕途坎坷、宦海沉浮、职位卑微、耻居人下的悲愤之情(2分) 15.⑴停杯投箸不能食 ⑵将有事于西畴 ⑶积善成德 ⑷环珮空归夜月魂

⑸东船西舫悄无言 ⑹辩乎荣辱之境 ⑺春与秋其代序 ⑻梦入芙蓉浦

四.16.B、E(B项,“反映了孙华对车的爱惜”不恰当,应该是“对老板要求的无所适从”。E项,人物对话不用引号,是为了使叙事更紧凑连贯,而不是为了“体现人物的个性”。)

17.①技术精湛。开车30多年,爱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②敬业本分。开车兢兢业业,听从指挥,从不多言多语。③善良而有爱心。违背老板命令下车救狗。(答对一点得1分,二对得2分,三点得4分)

18.①情节的设计上:陡生波澜,增强起伏跌宕的艺术效果。②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进一步突出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如孙华善良、有爱心,老板看重金钱、忽视生命。③主题表现上:进一步丰富小说主题的表现内容。(答对两点即可,每点2分。)

19.①企业在改制中,既要关注职工的物质生活,也要关注职工的精神世界。②人和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③珍爱一切生命,是人类的责任。④爱岗敬业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⑤生命重于金钱。(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四点得8分。如答成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五. 20. 短评可以从积极的角度肯定、认同,也可以从消极的角度否定、批评,但应言之成理。答案示例一:借诺奖得主科技辉煌,激莘莘学子发愤图强;示例二:攀洋亲附诺奖沽名钓誉,丧格调失风骨滑稽庸俗。

21.示例: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美的形体含有一个原则:平衡或匀称。(答对任意两条均可,每条2分)

22.B版本更佳。理由:两句话都是威胁的语言(指持刀行凶),但B版本的颠倒更能显示醉人的酒态。(可以单论,也可以比较着分析;大意对即可)

附文言文译文:王修微,广陵人,自幼有洁癖、书癖、山水癖。七岁时父亲背弃她离世,以至于自己飘零人间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眉宇间常有遗憾的神情。后信奉佛教,刺血写经,间或读史书读兵书,没有人能够轻视她。

王修微曾经到灵隐寺门,看见一只白猱坐在树颠,修微靠近它,白猱张开双臂象飞鸟展翅一样迅疾地离开。包园夜半之时,发现有两盏火光射到窗缝上,仔细一看,竟然是只老虎,而修微镇定自若地读书。

修微的诗词娟秀含蓄,可以与李清照、朱淑真的作品相比较。 至于戏弄调笑、点评人物书画,都能压倒在座的客人。倾慕她文章的人如同辐条伸向车轴一样聚集在她的书桌前,如同农人诉说水灾旱灾一样,修微皱着眉头应酬他们,丢下笔避到西子湖、邓尉山、广陵。不久,修微找到了自己的哥哥,哥哥把父亲埋骨的地方指给她看。王修微倒在地上痛哭失声,

请佛僧为自己的父亲做水陆道场一共十五日,用祭拜超度父亲的亡灵。箱子中的锦衣珍宝,随手送人毫不在意。

修微粗衣陋食,风姿绰约如同神仙;又过着归隐生活,驾船四处游玩,类似于天随子陆龟蒙先生。到太和去拜谒玉枢真人,到庐山去拜谒高僧憨公,登上高山面对深渊,飘忽数千里,智慧足以用自卫,胆略足够用防身,独往独,旅途平安。回后,拿出《楚游稿》给我看,自然的冰雪洗净了文字的浮华,天上的云霞涤净了文字中的脂粉气。或许这是名山大川的帮助吧!

修微说:“从现在开始,请允许我为从前浮华之语忏悔,买山湖上,为自己凿一个小小的墓穴,置办一处简陋的住处,长伴老母,哪里还有心思留恋世俗中如王孙芳草、刘郎种桃、苏小小栽下同心松柏这些事呢?”我对她说:“如今您才貌两艳,是人们所向往的,隐居出世的盟誓,恐怕太早了吧?”修微说:“唉呀,怎么能这样说!孔雀华美的尾羽,春天到的时候长出,到了四月就凋落,与花朵同荣同衰。孔雀每每要居于山中时,都会提前给自己物色葬身之地,在这之后才会停下。但是宫廷会采集它的尾羽做除尘,蛮夷之人会采用它的尾羽做扇子,甚至有人把孔雀烹熟做成肉干,那么孔雀艳丽的毛色会常保吗?鹦鹉驯顺聪明,洞晓人的语言,做官之人特别喜欢,有的鹦鹉被教以诗文,有的鹦鹉被授以佛家名号,却不能免于被关闭在华丽的鸟笼中,那么动听的语言又怎可长久地依仗呢?”我感叹道:“人之常情是做官之人忌讳罢归,上年纪的人忌讳衰老,而修微年少不避讳死亡,面对死亡不避讳墓穴。以往陶渊明为自己做祭文,白居易为自己写墓志铭,司空图邀请平时故交在自己的墓穴中痛饮。这三个君子之后,很少有人能延续他们的高风亮节,修微能够很旷达地看待生死,就如同对待日夜寒暑的交替,是饱读诗书的女史呢,还是侠风义骨的女侠呢?一变又成为道人了。”

六.关于材料的解读:这是一则比喻性材料,可从作家“喂牛之道”的角度发掘材料寓意。亦可从材料中牛糟践得之容易的饲料而不浪费靠自己费力得的饲料这一角度提炼观点。作家所说“喂牛之道”即生活之道,育人之道,治学之道。能从材料中的喂牛之道展开谈生活之道、育人之道和治学求学之道即算切合题意。

作文评分的具体要求 (参照《2014年6月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内容

  • 2014年小升初英语模拟题试卷及答案(三)
  • http://xiaoxue.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4-05-29 字体: 1-6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全国重点中学信息库 1-6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图解小升初择校热降温 养育孩子那些难题 图解小升初就近入学流程 ·幼儿园 ·幼升小 ·小学频道 ·小升初 ·初中频道 ·中考频道 ...

  • 质点的直线运动
  • 一.单项选择题 1. [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2016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 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50 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3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00 m B.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 ...

  • 蒋方舟支招高考
  • 蒋方舟支招高考:聪明人不会被考试玩弄 核心提示:从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蒋方舟踩着冲刺拼来的高考分数和自主招生加分,来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我的中学生活很凄惨."蒋方舟说."天才儿童"."美少女作家",这些贴在蒋方舟 ...

  • [最新 备战2015高考]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第二期):T单元 选修
  • T 单元 选修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

  • 文化常识题汇编1
  • 文化常识题汇编 1.(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 ...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 Ⅰ 卷 一.基础知识(共18分) 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6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庇(b ì)护 订(d īng )正 ...

  • 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级1.2.3.班计算机科教学,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取的一定成绩,也暴露出问题分析如下: ①试卷方面 本次试卷与高考模式保持一致,共三个大题26个小题,共100分.不足之处在于选择题中有6个小题及一个简答题超出了高二学生现阶段掌握范围,共23分.另外试卷时按 ...

  •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鹰隼三朝展羽翼 蛟龙一跃上九天" 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 第五次摸底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

  • 高考学习方法(共2篇)
  • 篇一:高考学习方法高考经验 学习并不累 名校学子高考学习方法共同分 享 近日,近2000名学生及家长涌入省艺术中心演出大厅,名校学子高考成功经验报告会在这里成功举行.张艳霞.周冲.袁建宇.边旭.仝十一妹5位同学结合自身的拼搏经历,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听众深感信服,本报特邀衡中名师孙庆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