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人遇到就业难问题

80年代生人终于遇到大麻烦了

“高考真苦”的感叹余音犹在,“就业真难”的抱怨已席卷而来。面对“高考人数历年来最高”和“毕业生人数历年来最多”这两个峰值在2006年的同时降临,一度风光无限的80年代生人在现实的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面前,终于遭遇到了他们人生的困惑期。

文/胡赳赳 图—阿灿/新周刊(除署名外)

2006年6月,两个峰值摆在中国人面前。一是880万人参加高考(全国统一),为历年来最多;二是413万人大学毕业,进入就业阶段,同样为历年来最多。

从中国人的代际观来看,1980一代也就是“我世代”,80年代生人,因为美国学者Jean M. Twenge长达13年的研究,而获得了“我世代”(Generation Me)的别称。在这位女学者长达13年超过百万份问卷针对我世代的研究报告中,我世代呈现出这样的群体特征:以自我为中心、藐视权威、缺乏责任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决断,可是却有前所未有的不快乐。

这些表现在国外年轻人身上的群体特征,虽然多年前就引起了我国青少年研究者的注意,并对中国同类人群的成长表现出相同的忧虑。而今天,这群人分别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压力。被广告商包装成最有消费力的这个群体迎来了他们自己的困惑期,如何进入大学以及如何进入社会,是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的切肤之痛。

就业真难?

把“毕业即失业”的口号挂在嘴边的413万人像空降兵一样迅速介入社会,因为不能及时就业而开始有了一些新的称谓:“啃老族”、“零工资就业者”、“城市母体的边缘人”等等。在西部地区,有贫困生因找不到工作愤而出走,在东部地区,少有人愿意去往或者留在二三线城市。

等待他们和他们家长的,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调适过程。经济学家茅于轼对本刊说:“上大学就是一项投资。”但现在,投资回报率显然没有当初预料的那么高。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毛寿龙说:“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虽然目前来看,上大学的直接投资回报率是降低了些,但上大学的需求在这儿明摆着。”

880万人参加高考,史上最壮观的一次,其中将录取530万人。三至四年后,又将形成更高的一个峰值。

著名教育专家杨东平解释说,有两个因素使今年就业大学生增多:一是三年制和两年制的研究生今年同时毕业,二是随着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也增加了。

谈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杨东平认为,中国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为5%,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30%,“根本谈不上饱和,远远不能说过剩了”。这位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以自己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科为例,这个专业以女生为主,那些女生在找工作时也叫苦连天,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在北京不落户的话,找工作容易得很,回原籍找工作也容易得很”。

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就业的确困难很多,甚至于一年比一年形势严峻,但供不应求和包分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杨东平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中国青年报》合作推出的一组报道,坦承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以此对应届毕业生发出警示。

杨东平说,就业统计率的统计模式有问题,一是依赖7月份的签约率,很多学生为了档案、派遣等,为符合管理条件而找户口接收,都是假的;二是依赖12月份就业率,这个指标就高很多,但也只是半年时间。国外一般是用一年就业率来评价就业指标,如果中国采用的话,得出来的结论会不一样。

“难就难在社会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压力上。”杨东平理解媒体对此的“发难”。

反而是西部地区出现真正严峻的就业难,相比较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学生也许是在“无病呻吟”,如果他们不把眼光放在大城市和留城户口这两件事上,找工作对他们而言并非太难。

而西部地区学生大多数是本地就业,劳动力市场容量有限,吸纳大学生的水平达不到。

“我们要拒绝情绪化的抱怨。”杨东平用了“雪上加霜”来形容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现状。“大学生找普通教书工作都很困难,一方面学校缺师资,但另一方面却编制超标。”杨东平指出,对于经济发展程度达不到的西部省份如甘肃等,要帮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一定会产生“溢出效应”的,从大城市到二线城市、从高分布到低分布。杨东平举例说,广州曾经就博士生毕业当幼儿园园长展开过是否人才浪费的讨论,而在日本,幼儿园园长博士并不少见。难的不是就业,而是人们的心理预期不断下跌。

教育GDP的神话

大学扩招的首倡者、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认为:毕业生应该投身到能代表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民营经济领域中去,那里才最活跃。

但他仍没避免被“讨伐”的命运。从1999年大学扩招算起,大学扩招进入第7年,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进入一个全面爆发期。大学扩招的优势和弊端在这个年份里广受争议。其利为:更多人能接受高等教育;老百姓把钱从银行取出花在教育投资上。其弊为:穷人孩子上不起学;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汤敏不得不多次面对媒体,直陈其“大学扩招观”。有媒体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为“都是扩招惹的祸”,很多人开始怀疑几年前的扩招到底对不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能不能容纳这么多大学生。

汤敏认为,从宏观和深层次分析看,当前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就业结构变化产生的暂时困难。“当前,不但是大学生就业较难,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一部分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整不够而没能很好地抓住机会,还有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过剩,人才过剩。”

杨东平在思考的问题则是:为什么注册招生规模控制不住?为什么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扩招?为什么扩招速度年年加快?

“1999年是教育部要扩招,下面有想法,现在教育部想收,却收不住。”杨东平关注到,在某省的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将高等教育GDP要达到的指标定得很高。

某些省份地方高等教育难以为继,但为了政绩和既得利益,扩张和扩招是当然之举。

扩招的结果是什么?前几年伴随着大规模的扩招,随之兴起的是“大学城”的遍地开花,高校对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饥渴”状态。“高校对银行的贷款有两个版本,一是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所说的1千个亿的版本,一是3千个亿的版本。”杨东平说,这些贷款已经“国企化”了,如果规模不控制,高校贷款会成为新的不良贷款,现在已经是欠债警戒线了。

为什么地方院校有“万人大学的扩张冲动”?一般而言,学费比例占到大学收入的30%左右,政府投入少的地方,学费比重大,“万人大学”的规模效应可以使得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脚步迈得更快。

杨东平说,从教育部的角度,不想扩招速度这么快,“一开始是希望比较理性。”按5%的规模扩招,2010年扩招15%,但在2002年也就是提前8年就达到了这个规模,控制下来比较难。杨东平总结说:“大学扩招出现了房地产热。”

我世代怎么办?

我世代注定要为中国转型期间的产业结构付出代价。

他们不是最早一批买单者,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批买单者,但他们是最不服气的一批买单者:凭什么到我们了就找不到工作?

高增长率低就业率的现象,并没有给大学毕业生留下多少职位。汤敏说:“原因在于,市场经济转型首先是由于追求GDP的高增长,政府的经济政策都是追求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但缺点就是尽管投资比较大,就业容纳量不大。”

最近几年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GDP产生的新增就业可能还不到1980年代的三分之一,同样是8%增长,现在产生新就业仅等于80年代的3%的经济增长。但是人口还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上亿的农民到城市来找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只是就业大军中的一支。

同样,大学作为知识分子供应商,而扩招正在使知识分子贬值。经济学家茅于轼对本刊分析说:“假定其他条件不变:高中情况不变,就业情况不变,扩招多的学生怎么来的?那就是录取线降低,大学生质量下降。大学里的情况就是教育质量下降,忽然扩招,全国大学都缺老师,师资力量不足,一个好的大学老师的培养需要10年的功夫。这样必然造成毕业生质量的下降。”

茅于轼就曾碰到这样的例子,天则研究所要招一名大学生,结果发现对方“不会接电话,不会讲话,不会表现自己,只会解题”。

大学生尽可以对茅于轼所言“大学生成色不好”不悦和存疑,但“一方面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杨东平说,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应从刚进大学开始,大学不是纯粹学习知识的地方。茅于轼说:“民办大学反而就业不成问题。因为它们离市场更近。”

毕业了,你会不会去领低保?毕业了,你会不会成为新盲流?毕业了,你会不会去参加超女比赛?毕业了,你会不会回家当屠夫?种种疑问,成为我世代毕业一族的心病。

20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3万,与上年相比增幅达22%,而另一个预计的数据则比较悲观,全国对于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减少22%,这意味着,将有六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

现在,家庭已经开始在自我消化这种社会就业压力了。“啃老族”的出现就是其中一种现象,上海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沪上不在读的未婚子女中85%需要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分析认为,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从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缺乏竞争意识,以及对责任心、对勤俭意识的淡漠,使其面对挫折时习惯性地选择逃避。

当我世代日益成为消费主体并被广告商不断灌输最新的生活方式时,当他们作为最被看好的一代人并被套上种种光环时,他们不得不从“我世代”的天上掉到“现世代”的地下,毕竟这个社会,人人都有压力。只有继续父辈拼搏进取的精神,励志向上才有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毛寿龙提醒说:“这两个高考和就业的峰值并未到最高点,还会往上升。而且,第三个高峰也会出现,更多人在工作后,有继续受教育的需要。”

80年代生人终于遇到大麻烦了

“高考真苦”的感叹余音犹在,“就业真难”的抱怨已席卷而来。面对“高考人数历年来最高”和“毕业生人数历年来最多”这两个峰值在2006年的同时降临,一度风光无限的80年代生人在现实的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面前,终于遭遇到了他们人生的困惑期。

文/胡赳赳 图—阿灿/新周刊(除署名外)

2006年6月,两个峰值摆在中国人面前。一是880万人参加高考(全国统一),为历年来最多;二是413万人大学毕业,进入就业阶段,同样为历年来最多。

从中国人的代际观来看,1980一代也就是“我世代”,80年代生人,因为美国学者Jean M. Twenge长达13年的研究,而获得了“我世代”(Generation Me)的别称。在这位女学者长达13年超过百万份问卷针对我世代的研究报告中,我世代呈现出这样的群体特征:以自我为中心、藐视权威、缺乏责任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决断,可是却有前所未有的不快乐。

这些表现在国外年轻人身上的群体特征,虽然多年前就引起了我国青少年研究者的注意,并对中国同类人群的成长表现出相同的忧虑。而今天,这群人分别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压力。被广告商包装成最有消费力的这个群体迎来了他们自己的困惑期,如何进入大学以及如何进入社会,是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的切肤之痛。

就业真难?

把“毕业即失业”的口号挂在嘴边的413万人像空降兵一样迅速介入社会,因为不能及时就业而开始有了一些新的称谓:“啃老族”、“零工资就业者”、“城市母体的边缘人”等等。在西部地区,有贫困生因找不到工作愤而出走,在东部地区,少有人愿意去往或者留在二三线城市。

等待他们和他们家长的,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调适过程。经济学家茅于轼对本刊说:“上大学就是一项投资。”但现在,投资回报率显然没有当初预料的那么高。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毛寿龙说:“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虽然目前来看,上大学的直接投资回报率是降低了些,但上大学的需求在这儿明摆着。”

880万人参加高考,史上最壮观的一次,其中将录取530万人。三至四年后,又将形成更高的一个峰值。

著名教育专家杨东平解释说,有两个因素使今年就业大学生增多:一是三年制和两年制的研究生今年同时毕业,二是随着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也增加了。

谈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杨东平认为,中国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为5%,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30%,“根本谈不上饱和,远远不能说过剩了”。这位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以自己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科为例,这个专业以女生为主,那些女生在找工作时也叫苦连天,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在北京不落户的话,找工作容易得很,回原籍找工作也容易得很”。

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就业的确困难很多,甚至于一年比一年形势严峻,但供不应求和包分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杨东平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中国青年报》合作推出的一组报道,坦承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以此对应届毕业生发出警示。

杨东平说,就业统计率的统计模式有问题,一是依赖7月份的签约率,很多学生为了档案、派遣等,为符合管理条件而找户口接收,都是假的;二是依赖12月份就业率,这个指标就高很多,但也只是半年时间。国外一般是用一年就业率来评价就业指标,如果中国采用的话,得出来的结论会不一样。

“难就难在社会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压力上。”杨东平理解媒体对此的“发难”。

反而是西部地区出现真正严峻的就业难,相比较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学生也许是在“无病呻吟”,如果他们不把眼光放在大城市和留城户口这两件事上,找工作对他们而言并非太难。

而西部地区学生大多数是本地就业,劳动力市场容量有限,吸纳大学生的水平达不到。

“我们要拒绝情绪化的抱怨。”杨东平用了“雪上加霜”来形容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现状。“大学生找普通教书工作都很困难,一方面学校缺师资,但另一方面却编制超标。”杨东平指出,对于经济发展程度达不到的西部省份如甘肃等,要帮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一定会产生“溢出效应”的,从大城市到二线城市、从高分布到低分布。杨东平举例说,广州曾经就博士生毕业当幼儿园园长展开过是否人才浪费的讨论,而在日本,幼儿园园长博士并不少见。难的不是就业,而是人们的心理预期不断下跌。

教育GDP的神话

大学扩招的首倡者、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认为:毕业生应该投身到能代表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民营经济领域中去,那里才最活跃。

但他仍没避免被“讨伐”的命运。从1999年大学扩招算起,大学扩招进入第7年,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进入一个全面爆发期。大学扩招的优势和弊端在这个年份里广受争议。其利为:更多人能接受高等教育;老百姓把钱从银行取出花在教育投资上。其弊为:穷人孩子上不起学;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汤敏不得不多次面对媒体,直陈其“大学扩招观”。有媒体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为“都是扩招惹的祸”,很多人开始怀疑几年前的扩招到底对不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能不能容纳这么多大学生。

汤敏认为,从宏观和深层次分析看,当前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就业结构变化产生的暂时困难。“当前,不但是大学生就业较难,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一部分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整不够而没能很好地抓住机会,还有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过剩,人才过剩。”

杨东平在思考的问题则是:为什么注册招生规模控制不住?为什么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扩招?为什么扩招速度年年加快?

“1999年是教育部要扩招,下面有想法,现在教育部想收,却收不住。”杨东平关注到,在某省的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将高等教育GDP要达到的指标定得很高。

某些省份地方高等教育难以为继,但为了政绩和既得利益,扩张和扩招是当然之举。

扩招的结果是什么?前几年伴随着大规模的扩招,随之兴起的是“大学城”的遍地开花,高校对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饥渴”状态。“高校对银行的贷款有两个版本,一是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所说的1千个亿的版本,一是3千个亿的版本。”杨东平说,这些贷款已经“国企化”了,如果规模不控制,高校贷款会成为新的不良贷款,现在已经是欠债警戒线了。

为什么地方院校有“万人大学的扩张冲动”?一般而言,学费比例占到大学收入的30%左右,政府投入少的地方,学费比重大,“万人大学”的规模效应可以使得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脚步迈得更快。

杨东平说,从教育部的角度,不想扩招速度这么快,“一开始是希望比较理性。”按5%的规模扩招,2010年扩招15%,但在2002年也就是提前8年就达到了这个规模,控制下来比较难。杨东平总结说:“大学扩招出现了房地产热。”

我世代怎么办?

我世代注定要为中国转型期间的产业结构付出代价。

他们不是最早一批买单者,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批买单者,但他们是最不服气的一批买单者:凭什么到我们了就找不到工作?

高增长率低就业率的现象,并没有给大学毕业生留下多少职位。汤敏说:“原因在于,市场经济转型首先是由于追求GDP的高增长,政府的经济政策都是追求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但缺点就是尽管投资比较大,就业容纳量不大。”

最近几年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GDP产生的新增就业可能还不到1980年代的三分之一,同样是8%增长,现在产生新就业仅等于80年代的3%的经济增长。但是人口还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上亿的农民到城市来找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只是就业大军中的一支。

同样,大学作为知识分子供应商,而扩招正在使知识分子贬值。经济学家茅于轼对本刊分析说:“假定其他条件不变:高中情况不变,就业情况不变,扩招多的学生怎么来的?那就是录取线降低,大学生质量下降。大学里的情况就是教育质量下降,忽然扩招,全国大学都缺老师,师资力量不足,一个好的大学老师的培养需要10年的功夫。这样必然造成毕业生质量的下降。”

茅于轼就曾碰到这样的例子,天则研究所要招一名大学生,结果发现对方“不会接电话,不会讲话,不会表现自己,只会解题”。

大学生尽可以对茅于轼所言“大学生成色不好”不悦和存疑,但“一方面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杨东平说,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应从刚进大学开始,大学不是纯粹学习知识的地方。茅于轼说:“民办大学反而就业不成问题。因为它们离市场更近。”

毕业了,你会不会去领低保?毕业了,你会不会成为新盲流?毕业了,你会不会去参加超女比赛?毕业了,你会不会回家当屠夫?种种疑问,成为我世代毕业一族的心病。

20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3万,与上年相比增幅达22%,而另一个预计的数据则比较悲观,全国对于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减少22%,这意味着,将有六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

现在,家庭已经开始在自我消化这种社会就业压力了。“啃老族”的出现就是其中一种现象,上海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沪上不在读的未婚子女中85%需要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分析认为,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从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缺乏竞争意识,以及对责任心、对勤俭意识的淡漠,使其面对挫折时习惯性地选择逃避。

当我世代日益成为消费主体并被广告商不断灌输最新的生活方式时,当他们作为最被看好的一代人并被套上种种光环时,他们不得不从“我世代”的天上掉到“现世代”的地下,毕竟这个社会,人人都有压力。只有继续父辈拼搏进取的精神,励志向上才有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毛寿龙提醒说:“这两个高考和就业的峰值并未到最高点,还会往上升。而且,第三个高峰也会出现,更多人在工作后,有继续受教育的需要。”


相关内容

  • 现代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经济方面有哪些现象
  • 就业性别歧视,执政一把手不会是女生. 女性与男性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两性的平等和谐与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民族和谐.生态和谐等一样,都是实现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条件,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应当承认,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男性中心化已构成主导倾向,性别不平等客观存在.在当代社会急剧转型和变革的进程中 ...

  •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调查报告
  • 大学生专业调研调查报告 学院: 理 学 院 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 14信算3班 2015年4月25 日 大学生信算专业问卷调查报告 摘要:为全面了解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的对专业看法的差异,我们以调查问卷为形式,以在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下沙地区大学学生对信算专业的看法情况为调 ...

  • 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
  • 我国失业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已构成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尖锐挑战.在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同时, 失业人口.失业率亦不断攀升. 关键词: 失业:失业率:就业 引 言 失业是我国进入2l 世纪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它不仅与人民的生 ...

  •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1)
  • 大学生自主创业探析 摘 要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就是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事的多是规模小的个体经营的行业,成功率低,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还不成熟,尚需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 自主创业 ...

  •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 2009.9. < 目 录 > 摘要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现状 2. 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因素 3. 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在与将来 5. 政策建议 作者:李牧群 (Li Muqun) 首席研究员 刘金贺(Liu Jinhe)首席研究员 马兹晖(M ...

  • 大学四年规划
  •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做出合理的安排.大学生活是快乐而短暂的,多姿多彩也充满诱惑,随时随地地可能偏离正规.因而从大一开 ...

  • 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 2002年11月 第6期(总第115期)宁夏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NingxiaNo.6.Nov.2002Gen.No.115 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沈伟基 陈 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摘要:,它的合理确定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力 .本文从联系与发展的角度提出货 ...

  • 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欧洲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福利国家的概念及模式特征 福利国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福利国家是以"福利"进行界定的一种国家形态,即以统一的.大规模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为基本特征,以追求社会团结和公正为目标的一种国家 ...

  • 2012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 2012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第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现在 一.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