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 最大的麦穗教案

16 最大的麦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 学会生字“垄”, 理解“沉甸甸、埋头、如梦初醒、不失时机、错失良机”等词语。会用“虽然„„但„„”、“即使„„也„„”关联词造句。

教学重点: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关键相关词句。

教学难点: 掌握分号的用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通过网络、图书和请教别人, 了解苏格拉底的有关情况。

2.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苏格拉底的图片、与课文相关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阅读兴趣

公元前四五百年, 也就是离现在约2400多年的时候, 古希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

(多媒体出示苏格拉底图片。师:仔细观察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 说说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题目叫--(板书) 最大的麦穗, 就是讲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走近苏格拉底。

二、初读课文, 浅谈体会, 引导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

2. 读书交流:

(1)把自己最喜欢的或感觉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2)谈谈初读后的想法:同学们, 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古老的故事, 值得庆幸的是, 两千多年以后, 老师和大家又读到了这个故事。老师很想先听听你读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以后有什么想法。

(3)质疑问难:谁能提出真实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充分的对话, 了解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

3.总结学生提问。

(1)弟子们寻找最大麦穗时的所作所为有没有可取之处?(2)周围到处都是大麦穗, 弟子们为什么到头来两手空空?(3)为什么说最大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教师引导, 体验感悟

1.苏格拉底给弟子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其中的要点是什么?(师:我们读书听话都要抓住要点) 板书:一个、最大、只许„„不许„„

指导朗读苏格拉底说的话。(多媒体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 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2.交流:假如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 你觉得怎样才能圆满完成苏格拉底交给你的任务。

3.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是怎样去寻找那个最大的麦穗的?

(1)自读, 并划出描写弟子们动作的句子。

(2)指名读一读, 教师多媒体出示: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 摇了摇头; 看看那一株, 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 便随手扔掉了。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 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3) 比较一下多媒体出示的这段话和原文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表达好, 好在哪里?

(4) 朗读第4、5自然段, 仔细体会写法上的好处。

4.弟子们有没有完成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摘麦穗的结果。

5. 此时, 弟子们好像感到小麦在嘲笑他们什么?

四、回顾:

上课时大家提出的问题哪几个可以解决了? 请刚才提问的同学来回答一下。

五、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16 最大的麦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2. 能联系实际, 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3. 学会运用分号表达。

教学重点:能联系实际, 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分号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2.上一节课, 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二、继续学习课文, 探究感悟

1. 你觉得在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 弟子们的想法和苏格拉底的想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投影出示:“他们总认为最大的一穗还在前面哪。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 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引导讨论:不同的想法出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1)弟子们认为手中的麦穗不是最大的。(结果:一无所获)

(2)苏格拉底认为手中的麦穗就是最大的。(结果:手中总会保留一株麦穗)

2. 假如弟子们摘到了一株麦穗但不是最大的一株, 你可以原谅他们吗? 但弟子们现在是两手空空地去见苏格拉底的, 你觉得可以原谅吗? 请你分析一下, 弟子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弟子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明智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追问、引导, 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来理解消化第6自然段中苏格拉底的话, 尤其是最后一句。】

3.苏格拉底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他带领弟子到麦地里, 仅仅是为了让弟子们去摘到那个最大的麦穗吗? 你觉得苏格拉底让弟子摘麦穗的目的是什么?

(1) 小组讨论, 每人都要发言, 即使和别人观点相似, 也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组长负责汇总。

(2) 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谁会用关联词“既要„„又要„„”来说?

4.出示最后一句话: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请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四人小组交流。

(2)请各四人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谈谈感受。教师举例:

①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内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全县的名校, 但现在首先要保证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

②比如,某同学目标是考上全国的名牌大学, 那么现在就要将基础打扎实, 开发自己的才能。

5. 小练笔:作者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小事中却见大道理。想想你在生活中看过的、经历过的事,哪件事中蕴涵着道理?选一个写下来。

三、提供阅读材料, 拓展延伸

1. 阅读补充材料《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划出印象深刻的词句, 说说你对苏格拉底有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仅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小学生来了解西方文化是十分有限的,有必要补充相关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取要以本课内容为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2.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故事, 但现在却仍然能给我们启迪。苏格拉底的思想在两千多年以后, 仍然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他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四、课后作业

1.造句。 (1)虽然„„但是„„ (2)即使„„也„„

2. 搜集几句苏格拉底的名言, 想想他的哪些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16 最大的麦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 学会生字“垄”, 理解“沉甸甸、埋头、如梦初醒、不失时机、错失良机”等词语。会用“虽然„„但„„”、“即使„„也„„”关联词造句。

教学重点: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关键相关词句。

教学难点: 掌握分号的用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通过网络、图书和请教别人, 了解苏格拉底的有关情况。

2.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苏格拉底的图片、与课文相关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阅读兴趣

公元前四五百年, 也就是离现在约2400多年的时候, 古希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

(多媒体出示苏格拉底图片。师:仔细观察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 说说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题目叫--(板书) 最大的麦穗, 就是讲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走近苏格拉底。

二、初读课文, 浅谈体会, 引导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

2. 读书交流:

(1)把自己最喜欢的或感觉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2)谈谈初读后的想法:同学们, 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古老的故事, 值得庆幸的是, 两千多年以后, 老师和大家又读到了这个故事。老师很想先听听你读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以后有什么想法。

(3)质疑问难:谁能提出真实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充分的对话, 了解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

3.总结学生提问。

(1)弟子们寻找最大麦穗时的所作所为有没有可取之处?(2)周围到处都是大麦穗, 弟子们为什么到头来两手空空?(3)为什么说最大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教师引导, 体验感悟

1.苏格拉底给弟子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其中的要点是什么?(师:我们读书听话都要抓住要点) 板书:一个、最大、只许„„不许„„

指导朗读苏格拉底说的话。(多媒体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 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2.交流:假如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 你觉得怎样才能圆满完成苏格拉底交给你的任务。

3.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是怎样去寻找那个最大的麦穗的?

(1)自读, 并划出描写弟子们动作的句子。

(2)指名读一读, 教师多媒体出示: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 摇了摇头; 看看那一株, 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 便随手扔掉了。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 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3) 比较一下多媒体出示的这段话和原文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表达好, 好在哪里?

(4) 朗读第4、5自然段, 仔细体会写法上的好处。

4.弟子们有没有完成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摘麦穗的结果。

5. 此时, 弟子们好像感到小麦在嘲笑他们什么?

四、回顾:

上课时大家提出的问题哪几个可以解决了? 请刚才提问的同学来回答一下。

五、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16 最大的麦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2. 能联系实际, 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3. 学会运用分号表达。

教学重点:能联系实际, 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分号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2.上一节课, 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二、继续学习课文, 探究感悟

1. 你觉得在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 弟子们的想法和苏格拉底的想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投影出示:“他们总认为最大的一穗还在前面哪。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 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引导讨论:不同的想法出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1)弟子们认为手中的麦穗不是最大的。(结果:一无所获)

(2)苏格拉底认为手中的麦穗就是最大的。(结果:手中总会保留一株麦穗)

2. 假如弟子们摘到了一株麦穗但不是最大的一株, 你可以原谅他们吗? 但弟子们现在是两手空空地去见苏格拉底的, 你觉得可以原谅吗? 请你分析一下, 弟子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弟子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明智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追问、引导, 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来理解消化第6自然段中苏格拉底的话, 尤其是最后一句。】

3.苏格拉底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他带领弟子到麦地里, 仅仅是为了让弟子们去摘到那个最大的麦穗吗? 你觉得苏格拉底让弟子摘麦穗的目的是什么?

(1) 小组讨论, 每人都要发言, 即使和别人观点相似, 也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组长负责汇总。

(2) 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谁会用关联词“既要„„又要„„”来说?

4.出示最后一句话: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请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四人小组交流。

(2)请各四人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谈谈感受。教师举例:

①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内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全县的名校, 但现在首先要保证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

②比如,某同学目标是考上全国的名牌大学, 那么现在就要将基础打扎实, 开发自己的才能。

5. 小练笔:作者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小事中却见大道理。想想你在生活中看过的、经历过的事,哪件事中蕴涵着道理?选一个写下来。

三、提供阅读材料, 拓展延伸

1. 阅读补充材料《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划出印象深刻的词句, 说说你对苏格拉底有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仅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小学生来了解西方文化是十分有限的,有必要补充相关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取要以本课内容为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2.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故事, 但现在却仍然能给我们启迪。苏格拉底的思想在两千多年以后, 仍然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他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四、课后作业

1.造句。 (1)虽然„„但是„„ (2)即使„„也„„

2. 搜集几句苏格拉底的名言, 想想他的哪些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总结
  • 六年级第五单元:感悟人生 15.天游峰上的扫路人 1.<天游峰的扫路人> 本文通过描写 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 ,刻画了一位 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 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和 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2.<天游峰的扫路人>从题目中的"天 ...

  • [精品][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 篇一: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最大的麦穗>一文,深深感悟到了"所有的方法都要从实际入手,切忌生搬硬套." "固定的教学模式最终只能导致作茧自缚."这些观点的真正含义.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带有深刻哲理的文章, ...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 小学六年级期末语文水平测试卷 一. 听写(4分) 二.看拼音,写汉字.(10分) ku í wú ɡu àn ɡài hã ǎi tián jìn ɡ ɡù fù ( ) ( ) ( ) ( ) ( ) sh ōu liǎn jiān miâ xī shēn ɡ chú fán ɡ qī lín ɡ ...

  •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精选
  •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精选[1] 一.看拼音写词语. diǎn yǎ qǐ méng quán suō chōu yē- jī ' è dàn shēng juān zèng pèi fú gǔ lì róng yù 二.选字填空. 段 断 继 概 慨 溉 ( )续 片( ) ( )落 灌( ) 梗 ...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出现的人物特点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事物特点 1.<长江之歌>长江:气势磅礴,源远流长 2.<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神奇瑰丽 3.<烟台的海>景观独特,绚丽壮观 4.<金华双龙洞>内洞:黑.奇.大 5.<卢沟桥烽火>中国守军:英勇善战.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六年级语文(苏教)下册-1
  • 六年级语文(苏教)下册课文内容复习要点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 ...

  • 六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手法
  • 复习修辞手法 一.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 ( )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 ) 3.广场上挤得连根针也插不进去.. ( ) 4.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 ...

  •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5课泉水(1)
  •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5课泉水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 1."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