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高三期末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苏州市高三期末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荣 苓

一、 各题得分情况和试题难度

(二)主观题(市区抽样)

二、命题思路

本次模拟考试的平均分苏州大市85.50分,苏州市区82.66分,比较接近05年高考全省地理82.17分的平均成绩,说明难度看上去虽然偏大,确是符合地理学科实际情况(包括学科本身的特征和选修地理的学生群体特征)的。我们的命题思路如下。 1、努力抓住基础知识与地理能力两个重点

我们在研究最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特别是研究04、05年江苏省地理试卷的基础上,对本次统考试卷作了精心命制,并组织专家与骨干教师对试题作了多次调整与“磨合”。确立了强化区域地理内容,关注课本重点知识,重视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立足点,把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地理能力训练作为两个重点。 2、知识覆盖全面,争取良好的区分度

试卷在继续沿袭近年高考中重视人文地理的前提下,较多地关注了反映地理学科科学特征的自然地理内容,知识覆盖较为全面。从各题得分情况分析可知,题目难度从0.165至0.868,跨度大,区分度明显。

3、充分利用地图和图表,力求显著的地理特征

利用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地理和学好地理的基础和基本能力要求。试卷呈现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类型多样,题型较为丰富,有助于对学生的全面训练。

4、关注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

学习“身边的地理与有用的地理”始终是高考关注的目标,也是我们关注的目标。试卷中并努力体现了这一目标。 三、学生答题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1、 审题仍不够仔细

这是一个反复提出的问题,在主、客观题的审题中都出现类似的问题。其中,有的是理解方面的问题;有的是粗枝大叶潦草马虎所导致。在地理试题中,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有时候图是熟悉的,问题是新的;有时候资料是带有时效性的,但问题却是你所熟悉的地理常规问题。有时候材料中的一句话是你解题的“钥匙”。如31题中,许多学生忽略了材料中“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这一关键词。错误地把位于纬度40度以南的甲地判断为北半球,导致连锁错误。所以,一定要认真审题,把材料看懂了、把题目读通了才能动笔。有问必答,问什么,答什么。不要漏答,也不要画蛇添足。 2、地理基础知识薄弱

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约有50%的学生不知道南通的位置;近30%的学生不知道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海域该填琼州海峡。对一些很重要的水电站,很多学生不能确定是在在长江水系还是黄河干支流。区域地理知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05年地理高考题中,涉及区域地理的内容占比例很高,许多地理考题是以各种区域图,包括地区、国家、大洲地图的平面、剖面图等不同的面貌呈现的,答题的第一步就必须准确判断图所示区域的位置、地名。第一步判断错误,后面的分也许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把好区域地理关。二是基本地理概念混淆不清。如出现较多晨线与昏线判断错误,气候类型判断错误等。另外,对于“自然条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回答这样的基本问题,思绪仍然很乱。这些都是不该发生的错误。 3、对课本知识缺乏“归属感”

如果考题中提出问题时,不用教材中相同的话语,很多同学就会慌神、抓瞎,找不着“北”。不能将教材中现成的相应知识“对号入座,”而是凭感觉“用自己的话”随意回答,导致失分很多,甚至全功尽弃。如32题中关于新兴工业区生产特点的提问,其实只是一个记忆性问题,只需把课本中归纳好的一些特点稍加整理搬过来。但不少同学把简单问复杂化,回答了许多却全不在点上,错误率达到60%以上。同理,一些学生在回答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该采取的措施时,未能想到合理借鉴鲁尔区的治理措施,自由发挥肯定不可能全答在点子上。

4、受思维定势影响,思路不开阔

综合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弱,思路不开阔是一个普遍问题。回答问题自己感觉是对的(反而忽略了检查),其实是错的,似是而非。如33题,回答海南岛的自然环境特征时,好多学生都答“中部高,四周低”,实际上这只是海南岛的地形大势,并非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但说明这个答案好记,在学生大脑里印象深刻,所以就取而代之,成为自然环境的总特征。这也提示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教会学生去记忆。还是该题,问到在海南岛建卫星发射场有哪些地理优势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被材料中“纬度与线速度”问题“圈住”,很少有人再考虑到“海岛”这一重要的地理环境优势,导致因问题没有答全而失分。学生思路不开阔也暴露了我们作为老师平时引导得不够。 四、 下阶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要加强区域地理知识的训练与巩固。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有策略地加强对基本地理概念、地理规律的学习、理解和运用,确保在涉及基础知识的问题上人人过关。总而言之,一定要把基础牢牢地打扎实。 2、进一步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选择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必须记忆掌握的概念和结论,指导学生恰当把握自己记忆范围和程度的“度”。

(2)加强地理信息采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训练时要避免思维定势的干扰。读图要从读图名、图例开始,步步深入,要正确分辨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注意挖掘图的内涵;读文字必须逐字逐行地读,并将材料与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列出可借鉴的方面和应该以此发散开来思考的方面。防止疏漏。

(3)回归课本知识的能力。要熟记每个单元、每一课的主干知识,遇到问题时能够准确判断该问题应该归属到哪一部分的课本知识中,并从中寻找答案。

(4)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方面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这样能够尽量减少遇到具体问题时因常识的缺乏而产生的无从下手。另一方面要对所学知识的用途有所了解,理解什么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概括和运用地理语言正确表述的能力。要着力培养学生在正确判断、理解、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运用地理语言,组织文句,有针对性地、合理阐述问题的能力。 3、 注意把握恰当的课堂容量和适当的深度,杜绝以练代讲

我们一直强调,一堂课并不是内容越多越好,跨度越大越好,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接受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对知识的挖掘也不是越深越好,认识问题的深刻程度不等于加深知识的难度。一堂课无论复习多少内容,都要尽可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弄通弄懂。教师课堂上讲过,不等于教学任务已完成,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尽量做到分层次教学。只有学生能够正确反馈时,教师的任务才算基本完成。

总之,经过前段时间的教学,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研究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抓住最后一学期的有限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006年2月12日

苏州市高三期末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荣 苓

一、 各题得分情况和试题难度

(二)主观题(市区抽样)

二、命题思路

本次模拟考试的平均分苏州大市85.50分,苏州市区82.66分,比较接近05年高考全省地理82.17分的平均成绩,说明难度看上去虽然偏大,确是符合地理学科实际情况(包括学科本身的特征和选修地理的学生群体特征)的。我们的命题思路如下。 1、努力抓住基础知识与地理能力两个重点

我们在研究最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特别是研究04、05年江苏省地理试卷的基础上,对本次统考试卷作了精心命制,并组织专家与骨干教师对试题作了多次调整与“磨合”。确立了强化区域地理内容,关注课本重点知识,重视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立足点,把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地理能力训练作为两个重点。 2、知识覆盖全面,争取良好的区分度

试卷在继续沿袭近年高考中重视人文地理的前提下,较多地关注了反映地理学科科学特征的自然地理内容,知识覆盖较为全面。从各题得分情况分析可知,题目难度从0.165至0.868,跨度大,区分度明显。

3、充分利用地图和图表,力求显著的地理特征

利用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地理和学好地理的基础和基本能力要求。试卷呈现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类型多样,题型较为丰富,有助于对学生的全面训练。

4、关注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

学习“身边的地理与有用的地理”始终是高考关注的目标,也是我们关注的目标。试卷中并努力体现了这一目标。 三、学生答题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1、 审题仍不够仔细

这是一个反复提出的问题,在主、客观题的审题中都出现类似的问题。其中,有的是理解方面的问题;有的是粗枝大叶潦草马虎所导致。在地理试题中,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有时候图是熟悉的,问题是新的;有时候资料是带有时效性的,但问题却是你所熟悉的地理常规问题。有时候材料中的一句话是你解题的“钥匙”。如31题中,许多学生忽略了材料中“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这一关键词。错误地把位于纬度40度以南的甲地判断为北半球,导致连锁错误。所以,一定要认真审题,把材料看懂了、把题目读通了才能动笔。有问必答,问什么,答什么。不要漏答,也不要画蛇添足。 2、地理基础知识薄弱

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约有50%的学生不知道南通的位置;近30%的学生不知道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海域该填琼州海峡。对一些很重要的水电站,很多学生不能确定是在在长江水系还是黄河干支流。区域地理知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05年地理高考题中,涉及区域地理的内容占比例很高,许多地理考题是以各种区域图,包括地区、国家、大洲地图的平面、剖面图等不同的面貌呈现的,答题的第一步就必须准确判断图所示区域的位置、地名。第一步判断错误,后面的分也许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把好区域地理关。二是基本地理概念混淆不清。如出现较多晨线与昏线判断错误,气候类型判断错误等。另外,对于“自然条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回答这样的基本问题,思绪仍然很乱。这些都是不该发生的错误。 3、对课本知识缺乏“归属感”

如果考题中提出问题时,不用教材中相同的话语,很多同学就会慌神、抓瞎,找不着“北”。不能将教材中现成的相应知识“对号入座,”而是凭感觉“用自己的话”随意回答,导致失分很多,甚至全功尽弃。如32题中关于新兴工业区生产特点的提问,其实只是一个记忆性问题,只需把课本中归纳好的一些特点稍加整理搬过来。但不少同学把简单问复杂化,回答了许多却全不在点上,错误率达到60%以上。同理,一些学生在回答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该采取的措施时,未能想到合理借鉴鲁尔区的治理措施,自由发挥肯定不可能全答在点子上。

4、受思维定势影响,思路不开阔

综合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弱,思路不开阔是一个普遍问题。回答问题自己感觉是对的(反而忽略了检查),其实是错的,似是而非。如33题,回答海南岛的自然环境特征时,好多学生都答“中部高,四周低”,实际上这只是海南岛的地形大势,并非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但说明这个答案好记,在学生大脑里印象深刻,所以就取而代之,成为自然环境的总特征。这也提示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教会学生去记忆。还是该题,问到在海南岛建卫星发射场有哪些地理优势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被材料中“纬度与线速度”问题“圈住”,很少有人再考虑到“海岛”这一重要的地理环境优势,导致因问题没有答全而失分。学生思路不开阔也暴露了我们作为老师平时引导得不够。 四、 下阶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要加强区域地理知识的训练与巩固。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有策略地加强对基本地理概念、地理规律的学习、理解和运用,确保在涉及基础知识的问题上人人过关。总而言之,一定要把基础牢牢地打扎实。 2、进一步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选择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必须记忆掌握的概念和结论,指导学生恰当把握自己记忆范围和程度的“度”。

(2)加强地理信息采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训练时要避免思维定势的干扰。读图要从读图名、图例开始,步步深入,要正确分辨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注意挖掘图的内涵;读文字必须逐字逐行地读,并将材料与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列出可借鉴的方面和应该以此发散开来思考的方面。防止疏漏。

(3)回归课本知识的能力。要熟记每个单元、每一课的主干知识,遇到问题时能够准确判断该问题应该归属到哪一部分的课本知识中,并从中寻找答案。

(4)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方面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这样能够尽量减少遇到具体问题时因常识的缺乏而产生的无从下手。另一方面要对所学知识的用途有所了解,理解什么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概括和运用地理语言正确表述的能力。要着力培养学生在正确判断、理解、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运用地理语言,组织文句,有针对性地、合理阐述问题的能力。 3、 注意把握恰当的课堂容量和适当的深度,杜绝以练代讲

我们一直强调,一堂课并不是内容越多越好,跨度越大越好,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接受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对知识的挖掘也不是越深越好,认识问题的深刻程度不等于加深知识的难度。一堂课无论复习多少内容,都要尽可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弄通弄懂。教师课堂上讲过,不等于教学任务已完成,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尽量做到分层次教学。只有学生能够正确反馈时,教师的任务才算基本完成。

总之,经过前段时间的教学,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研究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抓住最后一学期的有限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006年2月12日


相关内容

  • 中学地理教研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本学期苏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教研室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努力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思路 以区地理学科中心组为核心,以全 ...

  • 中学教务处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 本学期以“埋头苦干,争先进位”为教学工作的总要求。以“规范教学过程、细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切实强化了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学“五认真”工作,基本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一、课堂教学管理 1.实行了“三项制度”。一是校内教学调研制度。二是行政人员听评课制度。本学期进行了三次听评课活动,每次 ...

  •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名师堂提供的2017年全国高考调研仿真试卷 (四),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主干知识和选修一.三.四.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 ...

  • 县教育局教研室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xxxx"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年工作思路,围绕&quo ...

  • 2009年学校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本学期学校的工作意见,牢固确立“素质为本、质量立校”的观念,继续以“规范教学过程、细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团结一致、细化措施、扎实工作,全面完成本学期各项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

  • 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工作意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牢固确立“素质为本,质量第一”的观念,切实推进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深化教学研究,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思路,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教育“两个率先”目 ...

  • 教务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工作意见,牢固确立“素质为本、质量第一”的观念,继续以“规范教学过程、细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团结一致、负重奋进,脚踏实地、积极进取,高质量实现质量目标和争先创优,向建校六十周年献 ...

  •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 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高三地理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尤其是学校教导处和教研室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严密的备考计划,发挥优势,通力合作,认真备考,全力备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上学期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 ...

  • 武进区礼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武进区礼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实施《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增强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步伐;必须严格实施市、区教研室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加强中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