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拓跋浚,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本文是【大鹏说《通鉴》之148】

《锦绣未央》中,拓跋浚是在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革命奋斗,收拾掉最大的死敌拓跋余后,才经过千难万险当上皇帝、君临天下的。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拓跋浚成就大业的过程虽然颇多曲折、一波三折,但其个人并没有付出太多的心血汗水,基本上是被人推着往前走,属于坐享其成、伸手摘桃子那种。

拓跋浚登基时,年仅13岁。

一个13岁的翩翩少年,无论如何也没有那样腹黑的心机与手腕去争夺帝王之位。而现有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拓跋浚主动参与夺位之争的记载。

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那些事,拓跋浚本可以没有任何悬念的成为九五之尊。

爷爷拓跋焘是皇帝,父亲拓跋晃是太子,“少聪达,世祖爱之,常置左右,号世嫡皇孙”的他本来就是北魏皇位合法继承人。

拓跋浚很小也就以北魏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自居。

五岁那年,拓跋浚跟随爷爷拓跋焘北巡视察,遇到一个奴隶主正要鞭打一个奴隶,拓跋浚当即喝令:放下你的鞭子!“奴今遭我,汝宜释之”,即使这个奴隶有罪,但今天遇到了我,你也要把他放了。

拓跋焘听说这件事后,很是啧啧惊奇,“此儿虽小,欲以天子自处”,这明显是已经做好了为人民服务的准备。从此拓跋焘便让拓跋浚参与朝政,“每有大政,常参决可否”。

皇位似乎就在向拓跋浚招手,直到发生了一连串的意外事件。

先是因为死太监宗爱的谗言,父亲拓跋晃被爷爷拓跋焘活活吓死(此事详见“拓跋浚的父亲拓跋晃,是怎么被爷爷吓死的”一文),接着拓跋焘被宗爱抹了脖子(此事详见“拓跋浚的爹叔爷俩皇帝一太子,都被这个太监干掉”一文)。

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在大内掌握实权的有中常侍宗爱、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人,几个人的意见都不一致。

兰延、和疋认为拓跋浚年龄太小,最好立个大点的长君,支持年龄最大的拓跋焘三儿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帝。

宗爱怕拓跋浚报仇,首先将其排除;又不喜欢拓跋翰,要求立好基友南安王拓跋余。

只有薛提,“以浚嫡皇孙,不可废”,认为拓跋浚是根正苗红的接班人,不能废掉。

但把刀子是掌握在宗爱手中的,其他人有意见也只能保留,坚持己见的兰延等人和其支持的拓跋翰被宗爱削掉脑袋,再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拓跋浚只能默默看着皇位被坏蜀黍拓跋余抢去。

世事如棋局局新,手拉手将北魏党政军大权收进囊中的好基友宗爱与拓跋余,不久就因为争权夺利开撕,拓跋余和老爹一样,被握有刀把子的宗爱给干掉,血染皇袍(此事详见“拓跋浚的爹叔爷俩皇帝一太子,都被这个太监干掉”和“拓跋余不腹黑,只是IQ低”两文)。

皇位再次空出来,掌握另外一部分刀把子的北魏羽林郎中刘尼、殿中尚书源贺、南部尚书陆丽等人决定正本清源,拥立嫡皇孙拓跋浚为帝。

公元452年十月初三,源贺率军进驻大内,刘尼、陆丽带兵去上林苑迎接拓跋浚。

13岁的拓跋浚比较紧张,上不了马,陆丽就抱着他坐在马上,“丽抱皇孙于马上”,在源贺的配合下,顺利进入皇宫,继位登基,将宗爱用刺字、削鼻、砍脚、鞭死、剁成肉酱的五刑处死,并诛杀父、母、妻三族。

就这样,13岁的拓跋浚,在北魏朝廷掌握刀把子的健康力量支持下,没有经过自身太多努力就顺利将天下握在手中。

在拓跋浚向帝位攀登的过程中,身边陪伴他的,并不是李未央一个女人,而是三个男人。

亲爱的朋友,如您喜欢本文,请关注大鹏微信公众号“大鹏说书”(dapengshuoshu)。

本文是【大鹏说《通鉴》之148】

《锦绣未央》中,拓跋浚是在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革命奋斗,收拾掉最大的死敌拓跋余后,才经过千难万险当上皇帝、君临天下的。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拓跋浚成就大业的过程虽然颇多曲折、一波三折,但其个人并没有付出太多的心血汗水,基本上是被人推着往前走,属于坐享其成、伸手摘桃子那种。

拓跋浚登基时,年仅13岁。

一个13岁的翩翩少年,无论如何也没有那样腹黑的心机与手腕去争夺帝王之位。而现有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拓跋浚主动参与夺位之争的记载。

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那些事,拓跋浚本可以没有任何悬念的成为九五之尊。

爷爷拓跋焘是皇帝,父亲拓跋晃是太子,“少聪达,世祖爱之,常置左右,号世嫡皇孙”的他本来就是北魏皇位合法继承人。

拓跋浚很小也就以北魏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自居。

五岁那年,拓跋浚跟随爷爷拓跋焘北巡视察,遇到一个奴隶主正要鞭打一个奴隶,拓跋浚当即喝令:放下你的鞭子!“奴今遭我,汝宜释之”,即使这个奴隶有罪,但今天遇到了我,你也要把他放了。

拓跋焘听说这件事后,很是啧啧惊奇,“此儿虽小,欲以天子自处”,这明显是已经做好了为人民服务的准备。从此拓跋焘便让拓跋浚参与朝政,“每有大政,常参决可否”。

皇位似乎就在向拓跋浚招手,直到发生了一连串的意外事件。

先是因为死太监宗爱的谗言,父亲拓跋晃被爷爷拓跋焘活活吓死(此事详见“拓跋浚的父亲拓跋晃,是怎么被爷爷吓死的”一文),接着拓跋焘被宗爱抹了脖子(此事详见“拓跋浚的爹叔爷俩皇帝一太子,都被这个太监干掉”一文)。

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在大内掌握实权的有中常侍宗爱、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人,几个人的意见都不一致。

兰延、和疋认为拓跋浚年龄太小,最好立个大点的长君,支持年龄最大的拓跋焘三儿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帝。

宗爱怕拓跋浚报仇,首先将其排除;又不喜欢拓跋翰,要求立好基友南安王拓跋余。

只有薛提,“以浚嫡皇孙,不可废”,认为拓跋浚是根正苗红的接班人,不能废掉。

但把刀子是掌握在宗爱手中的,其他人有意见也只能保留,坚持己见的兰延等人和其支持的拓跋翰被宗爱削掉脑袋,再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拓跋浚只能默默看着皇位被坏蜀黍拓跋余抢去。

世事如棋局局新,手拉手将北魏党政军大权收进囊中的好基友宗爱与拓跋余,不久就因为争权夺利开撕,拓跋余和老爹一样,被握有刀把子的宗爱给干掉,血染皇袍(此事详见“拓跋浚的爹叔爷俩皇帝一太子,都被这个太监干掉”和“拓跋余不腹黑,只是IQ低”两文)。

皇位再次空出来,掌握另外一部分刀把子的北魏羽林郎中刘尼、殿中尚书源贺、南部尚书陆丽等人决定正本清源,拥立嫡皇孙拓跋浚为帝。

公元452年十月初三,源贺率军进驻大内,刘尼、陆丽带兵去上林苑迎接拓跋浚。

13岁的拓跋浚比较紧张,上不了马,陆丽就抱着他坐在马上,“丽抱皇孙于马上”,在源贺的配合下,顺利进入皇宫,继位登基,将宗爱用刺字、削鼻、砍脚、鞭死、剁成肉酱的五刑处死,并诛杀父、母、妻三族。

就这样,13岁的拓跋浚,在北魏朝廷掌握刀把子的健康力量支持下,没有经过自身太多努力就顺利将天下握在手中。

在拓跋浚向帝位攀登的过程中,身边陪伴他的,并不是李未央一个女人,而是三个男人。

亲爱的朋友,如您喜欢本文,请关注大鹏微信公众号“大鹏说书”(dapengshuoshu)。


相关内容

  • 传奇太后之文明太后
  • 传奇太后之文明太后> 周思源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2日 14:39 主讲人简介:周思源: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化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红楼梦魅力探密><红楼梦创作方法论>.先后在四十余种报刊上发表学术性文章一百多篇,主编多部文化类教材.现任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作家 ...

  • [锦绣未央]没让你看的大结局:拓跋浚与李未央的最后十三年
  • 本文是[大鹏说<通鉴>之149] <锦绣未央>大结局中,拓跋浚把仅有的解药留给了李未央,几年后毒发身亡,二人的感情留下"要是能跟你一起慢慢变老,该多好"的永远遗憾. "只望回首太匆匆""爱到最后要分离"的虐心结局,不 ...

  • 傅斯鸿 : 热爱展示力量的第三代
  • [导读]在领导国家这件事上,第二代往往谨慎守成,反倒是第三代往往大胆,一团冒险精神,生于顺境和祖辈影响可能是他们乐于展示强大原因. -------------------- 文/傅斯鸿 这人似乎不是特别讳谈死亡. 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朝鲜最近进行了一系列的演习,应对的乃是最极端的情况 ...

  • 中国皇帝庙号谥号
  • 中国皇帝庙号谥号 **************************子氏商朝**************************** 太宗 讳伷 中宗 讳滕 高宗 讳昭 **************************姬氏周朝**************************** 太王 讳亶 ...

  •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24---南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 道武帝拓拔珪 (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一说为什翼犍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秦灭代国,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10年后即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前秦灭亡. ...

  • 拓跋珪十六岁建立锦绣未央中的北魏,还击败慕容复的祖先灭了燕国
  • 开国皇帝中西汉刘邦是五十四岁继位,东汉刘秀是三十岁,蜀汉刘备是四十岁,北宋赵匡胤是三十三岁,朱元璋是四十岁继位.即使是同处乱世的,宋齐梁陈的开国君主分别是刘宋的 刘裕是五十七岁.齐朝的萧道成是五十二岁,琅琊榜中的梁武帝四十八岁继位,陈霸先是五十四岁. 不管什么时期的开国皇帝,大多数人到中年的时期,少 ...

  • 七年级历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 第3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东汉末起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各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 要史实,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学习,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 ...

  • 拓跋濬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文成皇帝拓跋濬
  • 拓跋濬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文成皇帝拓跋濬 拓跋濬(440年―465年),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恭皇后闾氏

  • 北方民族大融合01
  • 示范教案一(北方民族大融合1课时)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2.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过程. 3.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4.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民族大融合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