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江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加快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省工信委、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联合转发了《行动计划》;省工信委与省委农工部联合开展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在编制的《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中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予以突出,并和有关部门联合着手开展编制《江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现将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和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江西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较快。近几年来,在省委、

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电信、移动、广电等通讯部门及企业累计投资约80亿元,铺设传输光缆27.7万公里,新建移动基站2.44万个,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宽带网向行政村覆盖。一是实现了100%行政村通电话。2010年底,全省农村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96万户,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43.6部/百人,全省100%的行政村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5%的乡镇实现了3G移动网络覆盖,农民手机普及率30%。二是实现了100%行政村通宽带。2010年底,实现全省100%行政村通宽带,全省电脑普及率11.5%。全省宽带用户总数达到37.53万户,农村宽带入户率达

到4.7户/百户。三是广播电视网发展迅速。全省的广播电视网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农村电视机普及率达 120 台/百户,全省乡镇有线电视覆盖率88.3%,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86.3%。四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已普及到行政村。

2、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有力推进。全省农村信息服务站从2006年开始与自然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同步启动,每年由通讯部门选择100个乡镇作为示范点,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同时,开展信息平台建设覆盖工作。2010年,省委农工部、省工信委牵头在全省3个设区市、7个县(市、区)、11个乡镇99个行政村开展了以实施“信息服务站”工程为标志的农村综合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试点地方初步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物理架构和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为农业、农村、农民架起了致富的信息桥梁。到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建设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1017个,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站4768个。 3、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逐步建立。2010年底,全省各地涉农网站总数大小二十多个。在各类涉农网站中,正常运转的大约60%,直接提供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的大约占40%,网站以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科学教育和政策与管理为主。如省农业厅的“江西农业信息网”、电信分公司的信息田园网、省委农工部的三农信息网(含新农村建设网)及江西农村网,省委组织部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这些网站都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各市县涉农网站发展较快。如赣州有赣州农网、新农村建设网、畜牧

水产网、南康甜柚网、信丰脐橙网、上犹县油茶网、农业特色产业网、农业信息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白莲网等。

4、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和队伍不断壮大。全省有 3个地(市)设立了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有31个设立了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占总数的31%;全省52.5%的乡镇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28.9%的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点。2010年,通过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培训中心、信息大篷车、综合信息服务站等,仅2010年信息大篷车在上饶、南昌两地,行驶里程达2万2千余公里,完成397课时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累计已达8716人次;婺源县江湾镇、共青城甘露镇的工信部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培训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在全省试点县(市)开展的“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已近百场,培训农民和信息员近3万名。全省共有农村信息员2632名。

5、农村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农民得到了实惠。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全省各地均出现了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业务和许多卓有成效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惠及了广大农民。如全省的农技呼叫中心12316、农村手机报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如“信息田园”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免费信息发布、查询和上网服务,目前,该平台建立了乡镇的子网站,注册会员近9万,累计促成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总访问量突破2500万次,供求信息发布达13.7万条,解决涉农问题7万个;如“号码百事通田园热线”,

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价格行情、农技知识等信息的查询。自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受农民咨询等382万人次,为农民在“信息田园”网站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1.67万条;“农信通”用户超过90万,累计收录特色农产品记录4413条,实现了农业信息的即时交流,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为科学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指导,近年来共发送农业相关信息1.5亿条。

6、以开展乡镇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电子政务建设,针对我省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基础较弱的情况,由省工信委、省监察厅牵头,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电子政务建设。一是把电子政务向乡村延伸,积极开展政务网“乡乡通”工程。我省已投资近8千万元,将省政务信息网延伸到全省所有乡镇,通过“一网通”方式,解决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面向农村乡镇的联网需要,实现省、市、县、乡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是建设全省基层政务公开与公共服务应用工程,项目通过建设和完善统一的一体化网上办公平台,覆盖全省各县(区)所有履行行政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及乡镇,并逐步向下部署到行政村,集中解决县、乡政务部门网上办公、业务协同的需要;实现乡镇、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面向农村基层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便民服务。

二、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总体起步较晚,进程较慢,城

乡“数字鸿沟”较大。

1、投入不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乡、村一级缺乏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信息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颈以及信息来源“最初一公里”断档,大多数村庄、农户通信设施缺乏,信息传输在乡、村、户之间出现“梗阻”。农村居住分散,通讯、光纤铺设线路的建设和运行成本高,造成农户使用成本过高。

2、涉农信息应用系统推广使用面临难题。农民信息网络知识匮乏。农民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知识相对贫乏,接受计算机知识也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农民不会使用电脑;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信息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在我省,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不到0.8%。同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的电子商务规模很小,通过计算机网络购买生产资料的农户不足0.2%,依据互联网信息出售农产品的农户不足0.5%。

3、农业信息收集困难、发布渠道单一,信息使用效率不高。全省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信息网络基本建成,但信息资源短缺分散、信息进村入户难等问题日益凸显,信息高速公路“有路无车”的矛盾急需解决。 虽然“江西三农信息网”、“农业信息网”、“农村信息网”“信息田园网”等站点已到县乡,但信息面源窄,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下载信息的多,上传信息的少;种植业信息多,林牧副渔业信息少;现状信息多,趋势信息少;娱乐信息多,实用信息少;城市信息多,农村信息少。农村信息缺乏针对性。

4、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共享。全省涉农网站大小有20多个。各涉农部门都独立建设网站和农业信息化服务系统,都配备了信息化软硬件设备,造成设备重复建设,资源没有整合,数据无法共享。

5、农业信息化人才和机构缺失。大部分乡村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和人员;农村信息服务人才少,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乡镇、村普遍缺乏懂电脑、会上网、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信息管理员。

三、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及措施

江西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较快发展,为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将信息化转为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共同推进。

(一)宏观方面

1、解决认识问题。有些人认为江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农村信息化建设条件不成熟,通过对国内外、省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研究,推进江西农村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江西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使劲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只有农村信息化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才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加快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江西是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农业农村资源,只有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种后发优势,快速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才能使江西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

2、解决统一规划问题

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前瞻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需要科

学规划,准确定位。要把农村信息化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制定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其目标任务。结合江西实际,当前要大力实施“11236”农村信息化工程,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江西“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大平台;共建一个全省涉农信息共享的资源库;健全“信息化乡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两个体系;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园基地、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和农产品电子交易基地;重点实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计划、基层电子政务进村计划、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计划、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计划、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展计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农村信息化推进目标实现“三个100%、两个过半”,即在2015年前实现全省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宽带100%,100%乡镇建立信息服务中心站和信息数据库,100%行政村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和农副特产品信息栏;农村电话普及率超过50%,农业信息入户率超过50%。

3、解决推进体制问题

当前,我省农村信息化存在的多头建设、重复建设和信息资

源不共享的问题,主要来源于部门职能壁垒和利益分割。从江苏、浙江、山东、宁夏等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突出省份的经验看,关键是要完善农村信息化组织推进体制。成立由省党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村信息化工作协调小组,协调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督促20多个涉农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合作,整合资源,协同推动我省农村信息化有序进行。各市县也要相应成立了农村信息化协调机构,提高工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同时,要并把农村信息化工作列入民生工程项目考核管理,形成激励机制,更好地推动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

4、解决好政策支持问题。

农村信息化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各级政府要履行公共职

能,要扶助农村信息化发展,制定推动农村信息发展产业政策、财税及金融政策等,综合运用好行政机制、公益机制和市场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加快我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将农民的信息化培训,纳入政府的补贴范畴,对农民实施免费培训,提高他们了解和掌握信息的技能;在适农通信的研发、农民上网、农村资费、信息服务站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对通信基础运营企业对农村的信息平台建设、开发、维护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并给予相应税费减免政策;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及时出台政策,在土地供应、征地补偿安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微观方面

1、加大投入,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农村信息化具有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双重性,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走 “多元化投资”的路子,既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投资和支持,又要建立各级政府财政补助、帮扶企业投资、商业投资等“多元化”的资金投资体系,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格局。有效地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继续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光纤进村。扩大3G网络覆盖。强化3G移动网络覆盖,实现所有乡镇实现3G网络信号覆盖。继续推进宽带网向自然村延伸,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宽带。推动有线和无线宽带接入能力的提升。实现农村家庭具备4M并逐步过渡到8M宽带接入条件,实现农村电话普及率和信息入户率50%以上。利用云计算技术,降低农民使用成本,推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建设和完善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和支付平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物联网应用平台等,促进农村信息化应用的逐步普及。

2、整合资源,建立省级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由省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整合农口和涉农系统资源,组建江西省“三农”信息网络中心和“三农”信息综合网站,集成省级及省级以下政府的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共建一个涉农服务平台。并以信息应用服务为中心,在省级集中规划和建立涉农部门信息资数据库,从建立“三农”政策数据库、农村农情数据库、农业专家服务数据库、农村人口及土地资源数据库、乡村政务管理系统

等,逐步实现与各部门涉农信息系统的应用接入和资源共享,从而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同时要有效整合市县乡各级、各地的信息化资源,包括硬件资源的整合,如电脑设备、服务站场所等,也包括软件资源的整合,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

3、构建终端,大力实施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示范工程。

农村信息服务站是整个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按照“有一个固定场所,有一套信息设备,有一名信息员,有一个长效机制,有一套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办法”五个有的标准,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农村信息服务中心站,每个行政村建设多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站,直接与省信息服务中心平台相连,实现信息服务“扁平化”。农村信息服务站一站多用、一机多能,既要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气象、农业技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服务,还要逐步增加面向农民的政策法规、教育文化、卫生计生、消费维权、行政审批等服务,力求把政府服务、转移就业、民政救济、低保发放、社会保障、文化服务、农技推广、水电气收费等业务送到农民家门口。在全省重点开展“信息化示范乡镇”建设,拟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省城乡统筹试验区和“百镇示范工程”区、新农村建设村点三大重点区域,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先行开展乡村信息服务站示范工程建设。

4、加强培训,促进农村信息人才队伍素质和农民信息意识提高

加强教育培训,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在乡镇农技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大户和乡村组干部中培训发展农村信息员。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院校协助”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员的重点培训、农村重点人群的技能培训和广大农民的普及培训,有效地提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技能。同时建立农村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农资、农产品营销活动,保持信息服务站持续高效发挥作用。在农村信息化人才建设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农村信息化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1

江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加快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省工信委、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联合转发了《行动计划》;省工信委与省委农工部联合开展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在编制的《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中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予以突出,并和有关部门联合着手开展编制《江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现将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和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江西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较快。近几年来,在省委、

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电信、移动、广电等通讯部门及企业累计投资约80亿元,铺设传输光缆27.7万公里,新建移动基站2.44万个,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宽带网向行政村覆盖。一是实现了100%行政村通电话。2010年底,全省农村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96万户,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43.6部/百人,全省100%的行政村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5%的乡镇实现了3G移动网络覆盖,农民手机普及率30%。二是实现了100%行政村通宽带。2010年底,实现全省100%行政村通宽带,全省电脑普及率11.5%。全省宽带用户总数达到37.53万户,农村宽带入户率达

到4.7户/百户。三是广播电视网发展迅速。全省的广播电视网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农村电视机普及率达 120 台/百户,全省乡镇有线电视覆盖率88.3%,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86.3%。四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已普及到行政村。

2、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有力推进。全省农村信息服务站从2006年开始与自然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同步启动,每年由通讯部门选择100个乡镇作为示范点,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同时,开展信息平台建设覆盖工作。2010年,省委农工部、省工信委牵头在全省3个设区市、7个县(市、区)、11个乡镇99个行政村开展了以实施“信息服务站”工程为标志的农村综合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试点地方初步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物理架构和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为农业、农村、农民架起了致富的信息桥梁。到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建设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1017个,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站4768个。 3、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逐步建立。2010年底,全省各地涉农网站总数大小二十多个。在各类涉农网站中,正常运转的大约60%,直接提供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的大约占40%,网站以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科学教育和政策与管理为主。如省农业厅的“江西农业信息网”、电信分公司的信息田园网、省委农工部的三农信息网(含新农村建设网)及江西农村网,省委组织部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这些网站都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各市县涉农网站发展较快。如赣州有赣州农网、新农村建设网、畜牧

水产网、南康甜柚网、信丰脐橙网、上犹县油茶网、农业特色产业网、农业信息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白莲网等。

4、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和队伍不断壮大。全省有 3个地(市)设立了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有31个设立了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占总数的31%;全省52.5%的乡镇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28.9%的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点。2010年,通过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培训中心、信息大篷车、综合信息服务站等,仅2010年信息大篷车在上饶、南昌两地,行驶里程达2万2千余公里,完成397课时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累计已达8716人次;婺源县江湾镇、共青城甘露镇的工信部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培训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在全省试点县(市)开展的“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已近百场,培训农民和信息员近3万名。全省共有农村信息员2632名。

5、农村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农民得到了实惠。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全省各地均出现了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业务和许多卓有成效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惠及了广大农民。如全省的农技呼叫中心12316、农村手机报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如“信息田园”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免费信息发布、查询和上网服务,目前,该平台建立了乡镇的子网站,注册会员近9万,累计促成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总访问量突破2500万次,供求信息发布达13.7万条,解决涉农问题7万个;如“号码百事通田园热线”,

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价格行情、农技知识等信息的查询。自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受农民咨询等382万人次,为农民在“信息田园”网站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1.67万条;“农信通”用户超过90万,累计收录特色农产品记录4413条,实现了农业信息的即时交流,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为科学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指导,近年来共发送农业相关信息1.5亿条。

6、以开展乡镇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电子政务建设,针对我省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基础较弱的情况,由省工信委、省监察厅牵头,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电子政务建设。一是把电子政务向乡村延伸,积极开展政务网“乡乡通”工程。我省已投资近8千万元,将省政务信息网延伸到全省所有乡镇,通过“一网通”方式,解决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面向农村乡镇的联网需要,实现省、市、县、乡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是建设全省基层政务公开与公共服务应用工程,项目通过建设和完善统一的一体化网上办公平台,覆盖全省各县(区)所有履行行政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及乡镇,并逐步向下部署到行政村,集中解决县、乡政务部门网上办公、业务协同的需要;实现乡镇、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面向农村基层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便民服务。

二、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总体起步较晚,进程较慢,城

乡“数字鸿沟”较大。

1、投入不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乡、村一级缺乏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信息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颈以及信息来源“最初一公里”断档,大多数村庄、农户通信设施缺乏,信息传输在乡、村、户之间出现“梗阻”。农村居住分散,通讯、光纤铺设线路的建设和运行成本高,造成农户使用成本过高。

2、涉农信息应用系统推广使用面临难题。农民信息网络知识匮乏。农民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知识相对贫乏,接受计算机知识也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农民不会使用电脑;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信息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在我省,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不到0.8%。同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的电子商务规模很小,通过计算机网络购买生产资料的农户不足0.2%,依据互联网信息出售农产品的农户不足0.5%。

3、农业信息收集困难、发布渠道单一,信息使用效率不高。全省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信息网络基本建成,但信息资源短缺分散、信息进村入户难等问题日益凸显,信息高速公路“有路无车”的矛盾急需解决。 虽然“江西三农信息网”、“农业信息网”、“农村信息网”“信息田园网”等站点已到县乡,但信息面源窄,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下载信息的多,上传信息的少;种植业信息多,林牧副渔业信息少;现状信息多,趋势信息少;娱乐信息多,实用信息少;城市信息多,农村信息少。农村信息缺乏针对性。

4、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共享。全省涉农网站大小有20多个。各涉农部门都独立建设网站和农业信息化服务系统,都配备了信息化软硬件设备,造成设备重复建设,资源没有整合,数据无法共享。

5、农业信息化人才和机构缺失。大部分乡村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和人员;农村信息服务人才少,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乡镇、村普遍缺乏懂电脑、会上网、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信息管理员。

三、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及措施

江西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较快发展,为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将信息化转为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共同推进。

(一)宏观方面

1、解决认识问题。有些人认为江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农村信息化建设条件不成熟,通过对国内外、省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研究,推进江西农村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江西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使劲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只有农村信息化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才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加快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江西是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农业农村资源,只有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种后发优势,快速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才能使江西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

2、解决统一规划问题

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前瞻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需要科

学规划,准确定位。要把农村信息化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制定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其目标任务。结合江西实际,当前要大力实施“11236”农村信息化工程,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江西“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大平台;共建一个全省涉农信息共享的资源库;健全“信息化乡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两个体系;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园基地、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和农产品电子交易基地;重点实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计划、基层电子政务进村计划、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计划、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计划、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展计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农村信息化推进目标实现“三个100%、两个过半”,即在2015年前实现全省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宽带100%,100%乡镇建立信息服务中心站和信息数据库,100%行政村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和农副特产品信息栏;农村电话普及率超过50%,农业信息入户率超过50%。

3、解决推进体制问题

当前,我省农村信息化存在的多头建设、重复建设和信息资

源不共享的问题,主要来源于部门职能壁垒和利益分割。从江苏、浙江、山东、宁夏等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突出省份的经验看,关键是要完善农村信息化组织推进体制。成立由省党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村信息化工作协调小组,协调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督促20多个涉农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合作,整合资源,协同推动我省农村信息化有序进行。各市县也要相应成立了农村信息化协调机构,提高工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同时,要并把农村信息化工作列入民生工程项目考核管理,形成激励机制,更好地推动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

4、解决好政策支持问题。

农村信息化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各级政府要履行公共职

能,要扶助农村信息化发展,制定推动农村信息发展产业政策、财税及金融政策等,综合运用好行政机制、公益机制和市场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加快我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将农民的信息化培训,纳入政府的补贴范畴,对农民实施免费培训,提高他们了解和掌握信息的技能;在适农通信的研发、农民上网、农村资费、信息服务站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对通信基础运营企业对农村的信息平台建设、开发、维护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并给予相应税费减免政策;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及时出台政策,在土地供应、征地补偿安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微观方面

1、加大投入,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农村信息化具有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双重性,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走 “多元化投资”的路子,既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投资和支持,又要建立各级政府财政补助、帮扶企业投资、商业投资等“多元化”的资金投资体系,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格局。有效地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继续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光纤进村。扩大3G网络覆盖。强化3G移动网络覆盖,实现所有乡镇实现3G网络信号覆盖。继续推进宽带网向自然村延伸,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宽带。推动有线和无线宽带接入能力的提升。实现农村家庭具备4M并逐步过渡到8M宽带接入条件,实现农村电话普及率和信息入户率50%以上。利用云计算技术,降低农民使用成本,推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建设和完善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和支付平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物联网应用平台等,促进农村信息化应用的逐步普及。

2、整合资源,建立省级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由省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整合农口和涉农系统资源,组建江西省“三农”信息网络中心和“三农”信息综合网站,集成省级及省级以下政府的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共建一个涉农服务平台。并以信息应用服务为中心,在省级集中规划和建立涉农部门信息资数据库,从建立“三农”政策数据库、农村农情数据库、农业专家服务数据库、农村人口及土地资源数据库、乡村政务管理系统

等,逐步实现与各部门涉农信息系统的应用接入和资源共享,从而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同时要有效整合市县乡各级、各地的信息化资源,包括硬件资源的整合,如电脑设备、服务站场所等,也包括软件资源的整合,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

3、构建终端,大力实施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示范工程。

农村信息服务站是整个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按照“有一个固定场所,有一套信息设备,有一名信息员,有一个长效机制,有一套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办法”五个有的标准,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农村信息服务中心站,每个行政村建设多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站,直接与省信息服务中心平台相连,实现信息服务“扁平化”。农村信息服务站一站多用、一机多能,既要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气象、农业技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服务,还要逐步增加面向农民的政策法规、教育文化、卫生计生、消费维权、行政审批等服务,力求把政府服务、转移就业、民政救济、低保发放、社会保障、文化服务、农技推广、水电气收费等业务送到农民家门口。在全省重点开展“信息化示范乡镇”建设,拟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省城乡统筹试验区和“百镇示范工程”区、新农村建设村点三大重点区域,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先行开展乡村信息服务站示范工程建设。

4、加强培训,促进农村信息人才队伍素质和农民信息意识提高

加强教育培训,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在乡镇农技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大户和乡村组干部中培训发展农村信息员。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院校协助”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员的重点培训、农村重点人群的技能培训和广大农民的普及培训,有效地提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技能。同时建立农村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农资、农产品营销活动,保持信息服务站持续高效发挥作用。在农村信息化人才建设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农村信息化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1


相关内容

  • 中国农业市场运行态势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陕西新农村建设中信贷产品问题及创新研究
  • 4陕西新农村建设中信贷产品问题及创新研究 4.1国内外研究现状 4.1.1在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方面 Romer [1]和Lucas [2]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Glodsmith [3]认为金融结构与一国经济发展存在相关性,并且提出金融发展能加速经济的增长.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从 ...

  • 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农村知识之农业农村政策五
  • 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农村知识之农业农村政策五 三支一扶考试网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考试公告来看,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有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等,三支一扶考试网整理为了辅助伙伴儿们备考,整理了一些专业知识复习资料,方便考生顺利备考. 13.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本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

  • 江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
  • 江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2014-2020年) 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精神,结合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 ...

  • 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文章选登之一
  • 接地气.听民意.看变化.促发展 --江西省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文章选登 <江西日报>编者按: 根据省委主要领导倡议.省直机关工委部署,全省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利用春节回乡过年的机会接地气.听民意.看变化.谋发展,并撰写调研报告.本报今日起推出"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集锦&qu ...

  • 陕西省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 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陕农业计财[2011]45号 各设区市农业(畜牧)局(委).财政局,杨凌示范区农业局.财政局,各省管县农业(畜牧)局.财政局,省级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11年,我省省级农业 ...

  • 农业推广论文论文(1)
  •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业推广>论文 论文题目: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学号: [1**********]91 姓名: 贺 娟 年级:10春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校: 文安电大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江西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实际调查资料,就农业产业组织与 ...

  • 烟花爆竹销售项目可行性报告
  • XX县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烟花爆竹批发中心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

  • 加快农村就业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心得体会
  • 按照国际普遍承认的"就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时,就业结构偏离度农业为-0.3,按此计算,我省还有250万人需要从农业分离出来,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万人的存量,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850万人.xx年我省第一产业就业占总数的41%,而创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