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方才先生祭

  听闻噩耗,震惊之余,十分悲痛。老昝就这样走了,走得突然,让所有人不敢相信。   这是2016年2月2日,离春节还有5天。上午,他还以县农戏协会会长的身份召集班子成员在德丰寺开会,商量布置下步工作。散会后骑电动车回家。然后在沙发上坐等吃饭。想不到,这一坐竟然成了永诀,成了亲人和朋友们的一个痛。   老昝是突发心肌梗塞去逝的。无疑,他的逝世,是姚安戏剧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全州乃至全省戏剧界的一个损失。   缅怀老昝的一生,感慨良多。首先,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犁田踩坝春耕秋收,各种农活无不精通。其次,他还是一个敢闯敢干的创业者。他跑过供销,跟别人合伙开过矿,搞过冶炼。最后,他还是一个木匠,农闲时为他人做家具赚点外快。   但这些都不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   老昝一生最精彩的华章,是与花灯结缘,与姚安县农戏协会(农戏组)相伴一生。   众所周知,老昝的家乡启明村,是个大村子,还是有名的花灯窝子。老昝的父亲昝祥东,是花灯班的台柱子,专攻旦角,兼演小生。解放前后经常外出贩货,走到哪里就把花灯崴到哪里。演唱时,同伴拉二胡,他右手舞凉扇,左手舞毛巾,边崴边唱,以此招揽生意或在店家歇脚时消遣娱乐。受其父影响,老昝15岁就成了村文艺队的台柱子,17岁任文艺队队长,以饰小生见长。以后,除参加表演外,开始创作剧本,编导节目。1983年,参与筹划成立农戏组,任副组长,1994年改任组长(农戏协会会长)至今。   接手农戏协会的21年里,老昝承先启后,不断拓展协会空间,改善协会工作条件。除定期开展活动、讨论剧本、修改剧本、排练节目处,还多方奔走,拉合作,拉赞助,想方设法筹集活动经费和办刊经费。同时,义务主编不定期戏剧刊物《姚安花灯》(《农民戏剧》)计56期,全部刊载会员戏剧作品。   老昝笔耕不辍。虽只有初中文化,但好学上进,勤于钻研,多次参加省州培训,先后得到著名剧作家马少波、蒋星炫、金重、孙少文的辅导指点,还受到楚雄州知名花灯艺人陶叶彩的长期指导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老昝先后创作花灯小戏30多件,歌舞、相声、小品、小彝剧40多件。其中的18件作品,结集为“昝方才戏剧作品选”《三开井盖》,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老昝创作的戏剧作品,乡土气息浓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一旦搬上舞台,深受观众追捧,深得专家好评。《老俩口约会》《奖品风波》《送鱼》《县爷观灯》《大补缸》《敬酒令》等花灯剧目先后获省、州各种奖项。获国家级第七届“群星奖”银奖的花灯小戏《三开井盖》,其创意和创作技巧,受到省州戏剧专家好评。可以这样说,老昝以及他所带领的姚安县农戏协会,已经成为姚安花灯的一张名片,为县上所倚重,为省州所关注。   老昝的一生,因花灯而精彩,因花灯而得过各种荣誉。比如云南省第二届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剧本创作)传承人、省剧协会员、州级农村(民间戏剧)高级技师等。   老昝性格温和,宅心仁厚,乐于助人,既有才,又好处,部门或企业都喜欢与他合作,花灯艺人及戏剧作者都愿意与他交往,是大家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得益于老昝的人格魅力和协调能力,姚安县农戏协会历经风风雨雨,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了资金积累,有了自己的表演队,有了越来越多的会员,有了越来越好的口碑,有了越来越大的作为。   老昝享年67岁。如果假以时日,他的艺术人生还会更加精彩,奉献给大家的剧作还会更多,农戏协会的工作还会更加蒸蒸日上。但天妒英才,无情的病魔,突然间就把他从我们身边带走了。   但愿老昝一路走好!衷心祝愿老昝在天堂里还能写剧本,还能崴花灯!

  听闻噩耗,震惊之余,十分悲痛。老昝就这样走了,走得突然,让所有人不敢相信。   这是2016年2月2日,离春节还有5天。上午,他还以县农戏协会会长的身份召集班子成员在德丰寺开会,商量布置下步工作。散会后骑电动车回家。然后在沙发上坐等吃饭。想不到,这一坐竟然成了永诀,成了亲人和朋友们的一个痛。   老昝是突发心肌梗塞去逝的。无疑,他的逝世,是姚安戏剧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全州乃至全省戏剧界的一个损失。   缅怀老昝的一生,感慨良多。首先,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犁田踩坝春耕秋收,各种农活无不精通。其次,他还是一个敢闯敢干的创业者。他跑过供销,跟别人合伙开过矿,搞过冶炼。最后,他还是一个木匠,农闲时为他人做家具赚点外快。   但这些都不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   老昝一生最精彩的华章,是与花灯结缘,与姚安县农戏协会(农戏组)相伴一生。   众所周知,老昝的家乡启明村,是个大村子,还是有名的花灯窝子。老昝的父亲昝祥东,是花灯班的台柱子,专攻旦角,兼演小生。解放前后经常外出贩货,走到哪里就把花灯崴到哪里。演唱时,同伴拉二胡,他右手舞凉扇,左手舞毛巾,边崴边唱,以此招揽生意或在店家歇脚时消遣娱乐。受其父影响,老昝15岁就成了村文艺队的台柱子,17岁任文艺队队长,以饰小生见长。以后,除参加表演外,开始创作剧本,编导节目。1983年,参与筹划成立农戏组,任副组长,1994年改任组长(农戏协会会长)至今。   接手农戏协会的21年里,老昝承先启后,不断拓展协会空间,改善协会工作条件。除定期开展活动、讨论剧本、修改剧本、排练节目处,还多方奔走,拉合作,拉赞助,想方设法筹集活动经费和办刊经费。同时,义务主编不定期戏剧刊物《姚安花灯》(《农民戏剧》)计56期,全部刊载会员戏剧作品。   老昝笔耕不辍。虽只有初中文化,但好学上进,勤于钻研,多次参加省州培训,先后得到著名剧作家马少波、蒋星炫、金重、孙少文的辅导指点,还受到楚雄州知名花灯艺人陶叶彩的长期指导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老昝先后创作花灯小戏30多件,歌舞、相声、小品、小彝剧40多件。其中的18件作品,结集为“昝方才戏剧作品选”《三开井盖》,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老昝创作的戏剧作品,乡土气息浓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一旦搬上舞台,深受观众追捧,深得专家好评。《老俩口约会》《奖品风波》《送鱼》《县爷观灯》《大补缸》《敬酒令》等花灯剧目先后获省、州各种奖项。获国家级第七届“群星奖”银奖的花灯小戏《三开井盖》,其创意和创作技巧,受到省州戏剧专家好评。可以这样说,老昝以及他所带领的姚安县农戏协会,已经成为姚安花灯的一张名片,为县上所倚重,为省州所关注。   老昝的一生,因花灯而精彩,因花灯而得过各种荣誉。比如云南省第二届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剧本创作)传承人、省剧协会员、州级农村(民间戏剧)高级技师等。   老昝性格温和,宅心仁厚,乐于助人,既有才,又好处,部门或企业都喜欢与他合作,花灯艺人及戏剧作者都愿意与他交往,是大家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得益于老昝的人格魅力和协调能力,姚安县农戏协会历经风风雨雨,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了资金积累,有了自己的表演队,有了越来越多的会员,有了越来越好的口碑,有了越来越大的作为。   老昝享年67岁。如果假以时日,他的艺术人生还会更加精彩,奉献给大家的剧作还会更多,农戏协会的工作还会更加蒸蒸日上。但天妒英才,无情的病魔,突然间就把他从我们身边带走了。   但愿老昝一路走好!衷心祝愿老昝在天堂里还能写剧本,还能崴花灯!


相关内容

  • 吴敬梓[儒林外史]38第三十八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狭路逢仇
  • 话说杜少卿留郭孝子在河房里吃酒饭,自己同武书到虞博士署内,说如此这样一个人,求老师一封书子去到西安.虞博士细细听了,说道:"这书我怎么不写?但也不是只写书子的事,他这万里长途,自然盘费也难,我这里拿十两银子,少卿,你去送与他,不必说是我的."慌忙写了书子,和银子拿出来交与杜少卿. ...

  •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
  • 人物百态: 梅 玖,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秀才. 周 进,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 荀玫,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人,进士,官至工部主事. ( ),南海人,进士,官至山东学道. 张乡绅,南海人,举人,做过一任知县,别号静斋. ( ),字致中,高要县人,贡生,无恶不作. ( ),字致和 ...

  • 20世纪中外历史名人刘文典
  • 刘文典-- 亦狂亦癫亦君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活跃着一大批至今令人心仪不已的宏学巨儒.他们的魅力不仅在于他们那经天纬地的学问.汪洋恣肆的才华,更在于他们那傲骨嶙峋的风度.舍我其谁的自信.换句话说,他们不仅是学术中人,更是性情中人.刘文典算是其中一个.他精通英.德.日.意等语言,学贯中西, ...

  •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鲁迅:吴敬梓之[儒林外史]
  • 鲁迅--吴敬梓之<儒林外史> 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然此类小说, 大抵设一庸人,极形其陋劣之态,借以衬托俊士,显其才华,故往往大不近 情,其用才比于"打诨".若较胜之作,描写时亦刻深,讥刺之切,或逾锋 刃,而<西游补>之外,每 ...

  • [怎样读书]读后感
  • <怎样读书>读后感 看了胡适先生的<怎样读书>一书,得到一些感悟,胡适先生在书中提到,"读书"可以有三种说法:(一)要读何书.这个问题,不易解决,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二)读书的功用.从前有人说&q ...

  • [庄子]天道
  • 天 道 [题解] 跟<天地>篇一样,中心还是倡导"无为":所谓"天道",也就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 全文大体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谓之天乐",指出自然规律不停地运行,万事万物全都自我运动,因而圣明之道只能是宁寂 ...

  • 第一张必读作品与文献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一) 我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以来,已有一年多了.这十几个月之中,这个问题居然引起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讨论,居然受了许多很可使人乐观的响应.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什么桐城派 ...

  •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俞平伯:红楼梦辨·引论
  • 我从前不但没有研究<红楼梦>底兴趣,十二三岁时候,第一次当他闲书读,且并不觉得十分好.那时我心目中的好书,是<西游>.<三国>.<荡寇志>之类,<红楼梦>算不得什么的.我还记得,那时有人告诉我姊姊说:"<红楼梦>是不可 ...

  • 匡超人,教案
  • 篇一:匡超人 教案 <匡超人>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儒林外史>的主题. 2.掌握匡超人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精读文章,立足文本,分析匡超人人物形象. 2.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述中读出作者借人物所表达出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