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

2013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

一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10分)

1投我以木桃, 。

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3行者见罗敷, 。少年见罗敷, 。

4青青园中葵, 。 ,万物生光辉。

5遥望是君家, 。兔从狗窦入, 。

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

二 考眼力,看谁选得快,选得准:(10分)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瞩目(zhǔ) 创伤(chuàng) 脊背(jǐ)痉挛(jīng luán)

B拾级(shâ) 张罗(luo) 恐吓(hâ) 恣睢 (zì suī)

C坯子(pēi) 舷梯(xuán) 充塞(sâ) 拮据(jiã jū)

D胡楂子(zhā)栈桥(zhàn) 一泓(hóng)晦涩(huì sâ)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利飕 和谐 憨态可掬 莫名其妙

B煞白 诧异 油然而生 奄奄一息

C嗤笑 萧瑟 无精打采 五彩斑斓

D焦躁 惘然 意想天开 与日具增

9排列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1还有摇荡的水草 ○2游人从桥上望去 ○3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4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 ○2○3○4○1 B○3○1○2○4 C ○2○3○1○4 D ○2○4○1○3

10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②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

③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

④乡亲们好奇地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 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

B 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

C 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

D 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

11下列作品的体裁、作者或朝代国别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变色龙》 契诃夫 俄国

B 《窗》 欧亨利 澳大利亚

C 《陌上桑》 诗歌 选自《乐府诗选》

D 《故乡》 鲁迅 小说

三 汉语训练营:看谁记得最牢。

1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分)

馊臭( )啜泣( )削弱( ) 褴褛( )( )

13 看拼音写汉字 (5分)

chuò zhě chù liè qie

阔( ) ( )皱 相形见( ) ( )( )

四 在综合学习中提高, 在综合实践中锻炼。请你参加有关 “新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14 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能超过10字。(2分)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今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1260亿元。工程安装了26台70万千瓦的特大机组,年发电可达847亿度。高峡平湖的出现,还结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 (摘自《大众日报》2005年5月21日)

15 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一句话,使之意思完整。(2分)

南方网讯 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自姊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协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

16 天气预报也是一种重要新闻消息,根据下面天气预报材料,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人性化的提醒。(2分) (30字左右)

西双版纳 晴 25℃~32℃

昆 明 多云转小雨 7℃~12℃

17 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新闻联播的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4分)

①沈阳人要不了多久将有第二个“身份证”,因为沈阳市公安局将把市民的指掌纹集中起来,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华商晨报》)

②上海市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制下月开始实施,凡遇有台风、暴雨、高温、低温等灾

害性天气,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将统一发布预警信号,以便市民及时调整衣食住行等活动计划。(《解放日报》)

③发生在广东揭东县、湖南武冈市、安徽马鞍山市山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2师的4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被扑灭,昨天疫区封锁被解除。(新华社)

①与②之间:

②与③之间:

第二卷 阅读能力考查

五 文言精华 阅读《核舟记》回答下面的问题: (16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观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为宫室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高可二黍许 水波不兴

中峨冠而多髯者 神情与苏、黄不属

诎右臂支船 石青糁之

19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0 文中写东坡外貌的句子是: ,文中写佛印情态的句子是:。(4分)

六 经典重现: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回答下面的问题:(14分)

①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给您多少钱,先生?”

②他回答道:“2法郎40生丁”

③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④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

叔。”

⑤我给了他几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⑥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⑦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⑧我的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⑨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⑩我们前面,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⑾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21第④段中加横线的语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对于勒叔叔既充满同情,又对他弄到穷困潦倒的境地暗加指责。

B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 C受父母的影响,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非常失望,不愿意上前相认。

D于勒叔叔的穷困,使“我”父母的许多愿望落空,因此“我”非常气愤。

22 上文哪几个地方表现出我对于勒叔叔的亲情?请写出三处。(6分)

23 第⑧段中母亲骂“我”的一番话,表现了母亲哪两方面的性格?

(4分)

答: 一是

二是

24第⑩段中“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句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样的心情。(2分)

七有一种爱,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走了就无法追溯,它就是亲情!让我们走进亲情!阅读《母亲的贺卡》,回答问题。(15分)

母亲的贺卡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

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25 本文依次写: 写贺卡→ → 等情节。(4分)

26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

(1)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2)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27 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2分)

28 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3分)

29 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

B.本文既刻画r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一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

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

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八北京的春天到来了。你对春天有多少了解?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30 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6分)

(1)

(2)

(3)

31 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答:

3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 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33 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3分)

答:

34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2分)

(甲)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首,我的发现是:

2013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

一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10分)

1投我以木桃, 。

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3行者见罗敷, 。少年见罗敷, 。

4青青园中葵, 。 ,万物生光辉。

5遥望是君家, 。兔从狗窦入, 。

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

二 考眼力,看谁选得快,选得准:(10分)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瞩目(zhǔ) 创伤(chuàng) 脊背(jǐ)痉挛(jīng luán)

B拾级(shâ) 张罗(luo) 恐吓(hâ) 恣睢 (zì suī)

C坯子(pēi) 舷梯(xuán) 充塞(sâ) 拮据(jiã jū)

D胡楂子(zhā)栈桥(zhàn) 一泓(hóng)晦涩(huì sâ)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利飕 和谐 憨态可掬 莫名其妙

B煞白 诧异 油然而生 奄奄一息

C嗤笑 萧瑟 无精打采 五彩斑斓

D焦躁 惘然 意想天开 与日具增

9排列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1还有摇荡的水草 ○2游人从桥上望去 ○3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4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 ○2○3○4○1 B○3○1○2○4 C ○2○3○1○4 D ○2○4○1○3

10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②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

③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

④乡亲们好奇地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 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

B 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

C 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

D 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

11下列作品的体裁、作者或朝代国别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变色龙》 契诃夫 俄国

B 《窗》 欧亨利 澳大利亚

C 《陌上桑》 诗歌 选自《乐府诗选》

D 《故乡》 鲁迅 小说

三 汉语训练营:看谁记得最牢。

1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分)

馊臭( )啜泣( )削弱( ) 褴褛( )( )

13 看拼音写汉字 (5分)

chuò zhě chù liè qie

阔( ) ( )皱 相形见( ) ( )( )

四 在综合学习中提高, 在综合实践中锻炼。请你参加有关 “新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14 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能超过10字。(2分)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今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1260亿元。工程安装了26台70万千瓦的特大机组,年发电可达847亿度。高峡平湖的出现,还结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 (摘自《大众日报》2005年5月21日)

15 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一句话,使之意思完整。(2分)

南方网讯 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自姊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协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

16 天气预报也是一种重要新闻消息,根据下面天气预报材料,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人性化的提醒。(2分) (30字左右)

西双版纳 晴 25℃~32℃

昆 明 多云转小雨 7℃~12℃

17 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新闻联播的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4分)

①沈阳人要不了多久将有第二个“身份证”,因为沈阳市公安局将把市民的指掌纹集中起来,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华商晨报》)

②上海市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制下月开始实施,凡遇有台风、暴雨、高温、低温等灾

害性天气,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将统一发布预警信号,以便市民及时调整衣食住行等活动计划。(《解放日报》)

③发生在广东揭东县、湖南武冈市、安徽马鞍山市山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2师的4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被扑灭,昨天疫区封锁被解除。(新华社)

①与②之间:

②与③之间:

第二卷 阅读能力考查

五 文言精华 阅读《核舟记》回答下面的问题: (16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观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为宫室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高可二黍许 水波不兴

中峨冠而多髯者 神情与苏、黄不属

诎右臂支船 石青糁之

19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0 文中写东坡外貌的句子是: ,文中写佛印情态的句子是:。(4分)

六 经典重现: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回答下面的问题:(14分)

①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给您多少钱,先生?”

②他回答道:“2法郎40生丁”

③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④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

叔。”

⑤我给了他几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⑥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⑦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⑧我的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⑨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⑩我们前面,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⑾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21第④段中加横线的语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对于勒叔叔既充满同情,又对他弄到穷困潦倒的境地暗加指责。

B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 C受父母的影响,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非常失望,不愿意上前相认。

D于勒叔叔的穷困,使“我”父母的许多愿望落空,因此“我”非常气愤。

22 上文哪几个地方表现出我对于勒叔叔的亲情?请写出三处。(6分)

23 第⑧段中母亲骂“我”的一番话,表现了母亲哪两方面的性格?

(4分)

答: 一是

二是

24第⑩段中“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句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样的心情。(2分)

七有一种爱,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走了就无法追溯,它就是亲情!让我们走进亲情!阅读《母亲的贺卡》,回答问题。(15分)

母亲的贺卡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

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25 本文依次写: 写贺卡→ → 等情节。(4分)

26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

(1)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2)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27 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2分)

28 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3分)

29 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

B.本文既刻画r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一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

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

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八北京的春天到来了。你对春天有多少了解?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30 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6分)

(1)

(2)

(3)

31 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答:

3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 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33 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3分)

答:

34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2分)

(甲)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首,我的发现是:


相关内容

  • 三年级上册寒假作业
  • 三年级上册寒假作业(所有作业要求家长督促.检查并签字). 语文:1.认真完成寒假生活作业,并预习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2.自买本子抄写书p128.p129生字,一个四个,组词两个. 3.完成三个作文,以写事为主,350字以上. 数学:1.认真完成寒假生活作业,并预习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2.自己出应用题 ...

  • 二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测试题
  • 五.将下列各组中不同类的用"/"划掉.(8分) 1.老虎 燕子 狐狸 山羊 马 2.梅花 桂花 茶花 菊花 竹子 学校: 年班: 姓名: 得分: 3.火红 碧蓝 金子 洁白 碧绿 一.读拼音写词语.(16分) 4.太阳 月亮 火星 星星 地球 shān pō xiāng xìn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3)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3) 一.按要求填空. 1.仔细读下面这段话,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呢?我想:()老师平时能耐心地指导 和帮助我们,(),()每个优秀学生能主动负责帮助一名后进生,那么 后进生的学习()能很快提高了. 2.读下面这段文字,体会句中的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2013年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一)
  • 2013年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绘制图幅一样大的四幅地图,所选比例尺最小的是( ) A.学校平面图 B.保定市地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 图1为"厦门市某一路牌",读图回答2-3题. 2.金尚路的走向大致为(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 ...

  • 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之预习篇--[马说]导读篇
  • 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之预学篇 --<马说> 一.试用"四行对译法"疏通文意. 世 有 伯 乐,然 后 有 千 里 马.千 里 马 常 有,而 伯 乐 不 常 有. 故 虽 有 名 马,祗(zhǐ) 辱 于 奴 隶 人 之 手,骈(pián) 死 于 槽(cáo) 枥(l ...

  • 2013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 2013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的绝对值等于( ). A. B. C. D. 2.根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2月16日,北京市机动车 保有量比十年前增加了 辆,将 用科 ...

  • 2013年广州市小升初日程安排表
  • 2013年广州市小升初日程安排表 2013年广州市小升初日程安排表 时间 注意 事项 内容安排 辅导建议 1.确定目标:根据自身成绩和潜力,建立错题归类本: 选择一两所可以择校的公立中学和一如有较大潜力,可以请有小升初经验的关注升两所心仪的民办中学作为奋斗目标: 2012年7.8老师加强阅读和作文. ...

  • 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寒假活动计划]
  • 寒假活动计划 [文题设计]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寒假马上就要到了,为了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假期,就得制定一个寒假活动计划,这次习作就是学写寒假活动计划. [思路点拨] (1)想一想:A.今年寒假你有哪些安排? B.计划的格式是怎样的? C.写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2)试一试:A.简洁明了地写明制订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