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心理护理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学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医护人员仅满足于过硬的治疗、护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肿瘤、癌症、患者、心理、情绪、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作斗争,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近年来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上广泛通过各种量表来评定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也逐渐科学、规范,但目前临床护士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非常局限,大多数停留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水平,如鼓励安慰患者、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倾听、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及对患者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等【1】,这些护理措施大多针对性不强,虽能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但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患者效果欠佳,笔者认为,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全面收集资料,观察病人的言行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心理干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预防和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也将是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的发展方向。

肿瘤病人心理特点:

肿瘤病人与普通急慢性患者不同,他们大多存在幻想、恐惧、悲观、焦虑、愤怒、暴躁、自私等心理和情绪,自认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到头来也是人财两空,加之长期忍受肿瘤疼痛的折磨,常产生异常行为。护士应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观察病人的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止发生不良后果。

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类型与自身个性、心理特征、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癌症认识有关。癌症病人主要心理反应可分为六个阶段:体验期、怀疑期、恐惧期、幻想期、绝望期、平静期[2]。

1、体验期:当病人看到化验结果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霎时间方寸大乱,天塌地陷,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自己被判了死刑,由此麻木不仁、甚至晕厥,这种震惊成为“诊断性休克”。此期短暂,可数时或数日。此期的的护理目标是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支持,向病人表达情感上的安慰和关心。护士应动员家人陪在病人身边,轻轻握住病人的手或保持适宜的身体接触,使病人有安全感,让他体会到并非在独自面对不幸。

2、怀疑期:病人对诊断结果极力否认,甚至去几家医院看病或假充病人家属找医生咨询,此时病人与医生并未建立信任关系,既希望确诊,又希望听到不是癌的诊断。对病人的否认态度不能简单地评价为负性心理状态,这种拒绝接受事实的做法是一种对创伤或应激状态的心理反应,属于保护性反应,可降低病人的恐惧程度,缓解痛苦的体验,逐渐适应意外打击。护士不需急于让病人接受现实,尽可能使病人不受太大的打击。应采取适合此病人的策略,使他能逐渐了解事实真相,让病人尽情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最终接受治疗方案。在说服过程中,应始终让病人感到自己是主人,维护其自尊,满足病人在心里和治疗方面的需要,提供能支持病人的精神力量。

3、恐惧期:当极力否认仍不能改变诊断结果时,会产生恐惧。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离开家人及朋友的恐惧,对身体缺损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等。病人表现为恐慌、哭泣、警惕、挑衅行为、冲动行为及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颤抖、心悸、血压升高、皮肤苍白、出汗等。恐惧是一种适应性反应,恐惧可以让人对于危险因素提高注意力和警惕性,采取逃避或进攻来降低危险性。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让病人将自己感到恐惧的前后讲述出来,通过有关知识的教育,纠正病人感知错误,或让其他病友讲述已成功对付了同样的恐惧情景,使病人增加安全感。恐惧虽属于人类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但恐惧感长期存在,会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和躯体疾病。

4、幻想期: 当病人经历了得病后各种痛苦的体验时,已能正视现实,但存在许多幻想,如希望能出现奇迹,希望能发明一种新药来根除自己的疾病。当然,幻想不一定对病人产生负性影响,相反可以支持病人与疾病抗争,增强信心,提高应对能力,改善恐惧、焦虑程度。我们在临床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当人们存在某些幻想时,容易接受别人的劝慰,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一旦幻想破灭,病人失去治疗信心产生绝食,拒绝治疗行为,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5、绝望期:当各种治疗方法均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时,病人产生绝望,对治疗失去信心,听不进医护人

员和家人、朋友的劝说,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病人表现为易怒,对立情绪,不服从,不遵医嘱等。此时应多给予病人抚慰,允许病人发泄愤怒,让病人最亲密的家人陪伴身边。

6、平静期:病人已能接受现实,承认了病人角色,情绪平稳,配合治疗,对死亡已不太恐惧,当病情发展到晚期,病人处于消极被动应付状态,不再考虑自己对家庭与社会的义务,专注自己的症状,处于无望、无助状态。护士应多与病人交流,满足病人的要求。向其提供充满生活希望的信息,与病人共同制定生存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心理特征的人在心理变化分期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期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出现顺序也有所不同,在护理中也因人而异,注意个体化差异。有些病人内心焦虑、绝望,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但并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但实际上这类病人发生自我伤害的危险性更高。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微小的变化及病人的异常行为,关键是护士要对这些微小异常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采取措施,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避免不幸的发生。个体化差异包括:年龄差异、文化社会背景差异、人格特征差异。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分期并结合其个体化特点,采取合适的心理干预,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及性格特点进行护理,采取辨病辨人护理,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措施,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心理反应的各个阶段,最终能平静的面对疾病,并接受治疗。

心理护理:

不适应和应激反应会加速器官结构的损伤和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疾病

进一步恶化。肿瘤病人经过一系列的诊查、治疗,身心和肉体都会受到损伤,生活上打乱了正常秩序,一时难以适应医院生活,不论是卧床或不卧床的病人,都会产生较重的心理变异。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及不同的客观条件,应采取谈心、交流感情、帮助病人安排食谱,安排作息时间,鼓励病人进行适宜文娱、文体活动,以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提高和产生对生活的兴趣。除以往常用的支持治疗法外,辅以下面几种措施效果更佳。具体如下:

1、音乐疗法 音乐能影响大脑半球,并使垂体分泌具有止痛作用的内啡呔,使儿茶酚胺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血压和心率下降。音乐疗法实施时间25~90分钟不等,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效果更好【3】。有人对设有对照组的鼻咽癌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其方法是根据心理测试的结果将患者分为抑郁型、焦虑型、恐惧型等类型,组织患者分别听不同的乐曲,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心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

2、暗示治疗 正面暗示可使患者处于幻想的希望中,培养患者的乐观情绪及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其乐于配合治疗, 疼痛程度也有所减低,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3、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即指导患者通过鼻部做比正常频率慢的呼吸2分钟,可缓和紧张情绪及缓解恶心、呕吐等反应。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是一种借助仪器,使患者学会自我控制放松,对抗应激的新方法。

4、认知行为治疗 现代医学多主张对癌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让患者掌握一些病理和护理知识,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控制某些不良反

应。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尊重的,每个人都希望他人能尊重自己的人格,癌症病人更需要,他们不仅需要同情、关怀和照顾,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4]。护理工作是服务性很强的专业工作,护士的服务态度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士的行为、语言、仪表、态度均可反映其道德情操。良好的仪表、热情周到的服务、恰当的语言,可增加互相依赖的情感,可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5】。心理护理应结合病人的需要,帮助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配合治疗,恢复健康。

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我们的天职,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家属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 1 ] 侯少洋,罗泽民,王玉琴等. 心理因素对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护理对策[ J ]. 中华护理杂志, 1995, 30 (4):228-230.

[ 2 ] 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37-38

[ 3 ] 华陵莉,王素芬. 患者焦虑的评估及处理[ J ]. 实用护理杂 志, 1999, 15 (11) : 46-47.

[ 4 ] 邓月仙. 浅谈护士与肿瘤病人的心理沟通 2001 年第22 卷第3 期

[ 5 ] 王冰,赵敏。肿瘤病人的心理疏导 黑龙江医学第29 卷

2005 年第10 期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学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医护人员仅满足于过硬的治疗、护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肿瘤、癌症、患者、心理、情绪、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作斗争,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近年来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上广泛通过各种量表来评定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也逐渐科学、规范,但目前临床护士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非常局限,大多数停留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水平,如鼓励安慰患者、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倾听、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及对患者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等【1】,这些护理措施大多针对性不强,虽能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但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患者效果欠佳,笔者认为,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全面收集资料,观察病人的言行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心理干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预防和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也将是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的发展方向。

肿瘤病人心理特点:

肿瘤病人与普通急慢性患者不同,他们大多存在幻想、恐惧、悲观、焦虑、愤怒、暴躁、自私等心理和情绪,自认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到头来也是人财两空,加之长期忍受肿瘤疼痛的折磨,常产生异常行为。护士应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观察病人的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止发生不良后果。

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类型与自身个性、心理特征、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癌症认识有关。癌症病人主要心理反应可分为六个阶段:体验期、怀疑期、恐惧期、幻想期、绝望期、平静期[2]。

1、体验期:当病人看到化验结果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霎时间方寸大乱,天塌地陷,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自己被判了死刑,由此麻木不仁、甚至晕厥,这种震惊成为“诊断性休克”。此期短暂,可数时或数日。此期的的护理目标是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支持,向病人表达情感上的安慰和关心。护士应动员家人陪在病人身边,轻轻握住病人的手或保持适宜的身体接触,使病人有安全感,让他体会到并非在独自面对不幸。

2、怀疑期:病人对诊断结果极力否认,甚至去几家医院看病或假充病人家属找医生咨询,此时病人与医生并未建立信任关系,既希望确诊,又希望听到不是癌的诊断。对病人的否认态度不能简单地评价为负性心理状态,这种拒绝接受事实的做法是一种对创伤或应激状态的心理反应,属于保护性反应,可降低病人的恐惧程度,缓解痛苦的体验,逐渐适应意外打击。护士不需急于让病人接受现实,尽可能使病人不受太大的打击。应采取适合此病人的策略,使他能逐渐了解事实真相,让病人尽情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最终接受治疗方案。在说服过程中,应始终让病人感到自己是主人,维护其自尊,满足病人在心里和治疗方面的需要,提供能支持病人的精神力量。

3、恐惧期:当极力否认仍不能改变诊断结果时,会产生恐惧。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离开家人及朋友的恐惧,对身体缺损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等。病人表现为恐慌、哭泣、警惕、挑衅行为、冲动行为及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颤抖、心悸、血压升高、皮肤苍白、出汗等。恐惧是一种适应性反应,恐惧可以让人对于危险因素提高注意力和警惕性,采取逃避或进攻来降低危险性。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让病人将自己感到恐惧的前后讲述出来,通过有关知识的教育,纠正病人感知错误,或让其他病友讲述已成功对付了同样的恐惧情景,使病人增加安全感。恐惧虽属于人类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但恐惧感长期存在,会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和躯体疾病。

4、幻想期: 当病人经历了得病后各种痛苦的体验时,已能正视现实,但存在许多幻想,如希望能出现奇迹,希望能发明一种新药来根除自己的疾病。当然,幻想不一定对病人产生负性影响,相反可以支持病人与疾病抗争,增强信心,提高应对能力,改善恐惧、焦虑程度。我们在临床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当人们存在某些幻想时,容易接受别人的劝慰,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一旦幻想破灭,病人失去治疗信心产生绝食,拒绝治疗行为,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5、绝望期:当各种治疗方法均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时,病人产生绝望,对治疗失去信心,听不进医护人

员和家人、朋友的劝说,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病人表现为易怒,对立情绪,不服从,不遵医嘱等。此时应多给予病人抚慰,允许病人发泄愤怒,让病人最亲密的家人陪伴身边。

6、平静期:病人已能接受现实,承认了病人角色,情绪平稳,配合治疗,对死亡已不太恐惧,当病情发展到晚期,病人处于消极被动应付状态,不再考虑自己对家庭与社会的义务,专注自己的症状,处于无望、无助状态。护士应多与病人交流,满足病人的要求。向其提供充满生活希望的信息,与病人共同制定生存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心理特征的人在心理变化分期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期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出现顺序也有所不同,在护理中也因人而异,注意个体化差异。有些病人内心焦虑、绝望,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但并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但实际上这类病人发生自我伤害的危险性更高。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微小的变化及病人的异常行为,关键是护士要对这些微小异常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采取措施,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避免不幸的发生。个体化差异包括:年龄差异、文化社会背景差异、人格特征差异。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分期并结合其个体化特点,采取合适的心理干预,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及性格特点进行护理,采取辨病辨人护理,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措施,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心理反应的各个阶段,最终能平静的面对疾病,并接受治疗。

心理护理:

不适应和应激反应会加速器官结构的损伤和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疾病

进一步恶化。肿瘤病人经过一系列的诊查、治疗,身心和肉体都会受到损伤,生活上打乱了正常秩序,一时难以适应医院生活,不论是卧床或不卧床的病人,都会产生较重的心理变异。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及不同的客观条件,应采取谈心、交流感情、帮助病人安排食谱,安排作息时间,鼓励病人进行适宜文娱、文体活动,以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提高和产生对生活的兴趣。除以往常用的支持治疗法外,辅以下面几种措施效果更佳。具体如下:

1、音乐疗法 音乐能影响大脑半球,并使垂体分泌具有止痛作用的内啡呔,使儿茶酚胺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血压和心率下降。音乐疗法实施时间25~90分钟不等,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效果更好【3】。有人对设有对照组的鼻咽癌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其方法是根据心理测试的结果将患者分为抑郁型、焦虑型、恐惧型等类型,组织患者分别听不同的乐曲,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心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

2、暗示治疗 正面暗示可使患者处于幻想的希望中,培养患者的乐观情绪及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其乐于配合治疗, 疼痛程度也有所减低,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3、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即指导患者通过鼻部做比正常频率慢的呼吸2分钟,可缓和紧张情绪及缓解恶心、呕吐等反应。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是一种借助仪器,使患者学会自我控制放松,对抗应激的新方法。

4、认知行为治疗 现代医学多主张对癌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让患者掌握一些病理和护理知识,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控制某些不良反

应。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尊重的,每个人都希望他人能尊重自己的人格,癌症病人更需要,他们不仅需要同情、关怀和照顾,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4]。护理工作是服务性很强的专业工作,护士的服务态度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士的行为、语言、仪表、态度均可反映其道德情操。良好的仪表、热情周到的服务、恰当的语言,可增加互相依赖的情感,可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5】。心理护理应结合病人的需要,帮助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配合治疗,恢复健康。

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我们的天职,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家属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 1 ] 侯少洋,罗泽民,王玉琴等. 心理因素对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护理对策[ J ]. 中华护理杂志, 1995, 30 (4):228-230.

[ 2 ] 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37-38

[ 3 ] 华陵莉,王素芬. 患者焦虑的评估及处理[ J ]. 实用护理杂 志, 1999, 15 (11) : 46-47.

[ 4 ] 邓月仙. 浅谈护士与肿瘤病人的心理沟通 2001 年第22 卷第3 期

[ 5 ] 王冰,赵敏。肿瘤病人的心理疏导 黑龙江医学第29 卷

2005 年第10 期


相关内容

  • 肿瘤专科护理探讨
  • 肿瘤专科护理特点探讨 广东省中医院大院内一科 胡利敏 摘要:当今世界,肿瘤逐渐上升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越来越多的人正 承受着病痛与心理的折磨.本文通过对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以此来谈谈肿瘤病人的护理特点,抛砖引玉,共同为肿瘤病人提供优越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肿瘤 护理 一.肿 ...

  • 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
  • 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及对其影响. [方法]对20例肿瘤患者各阶段治疗进行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 [结果]通过对各阶段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精心中医护理, 大部分患者恢复较好, 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精心护理是整体治疗 ...

  • 乳腺癌的心理护理论文
  • 黑龙江省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专升本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学 科: 考 号: 考生姓名: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目 录 1.中文摘要 „„„„„„„„„„„„„„„„„„„„„„„ 2.文献综述 „„„„„„„„„„„„„„„„„„„„„„„ 3.正 文 „„„„„„„„„„„„„„„„„„„„ ...

  • 新内科护理常规
  • 内 科 护 理 常 规 南通市肿瘤医院 二0一0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节 肺炎护理常规 第三节 高血压护理常规 第四节 糖尿病护理常规 第五节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第二章 肿瘤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肿瘤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节 化疗护理常规 ...

  • 肝癌病人的护理
  • 肝癌病人的护理 [摘要]: 肝癌病人的护理是对护理护士整体素质的考验,做好肝癌病人的护理是每一个护理护士应尽的职责.本文从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两个方面介绍了肝癌病人的护理措施. [关键字]:肝癌 护理 临床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简称肝癌,为我国常见 ...

  •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当病人得知自己患肺癌时,会面临巨大的身心应激,而心理应对结果会对疾病产生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护士应通过多种途径给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与社会支持.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2例,均为2002年7月-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 ...

  • 肿瘤科 护理常规(全)
  • 肿瘤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入院.出院护理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1)一般新入院病人,3次/天,连测3天,如体温正常,则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低热病人,2次/天,体温正常3天后,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3)中度热病人,3次/ ...

  • 晚期癌症疼痛的护理综述
  •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概论 摘要: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技术概况做一系统性介绍,希望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做好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工作,帮助晚期癌症患者积极应对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晚期癌症.疼痛.护理进展 国内的调查表明:在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各期癌症患者中,51.1% ...

  • 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护理查房
  • 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护理查房 主讲人:尹婷婷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地点:护理办公室 时间:2012/09 主持人:高素丽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从幼年到老年均可发生,组织学类型多且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卵巢肿瘤原因不明,无从预防,唯有通过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及早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方法一般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