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概论

1.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③对于 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 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三同时”原则,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室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具体落 实和检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范畴。 3.

4.

5. 工程分析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6.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臵法、组合计算辅

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7. 环境影响预测阶段和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

运行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

工程分析

1. 污染型项目工程从: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成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臵方案等基础资料入手。 2.

3. 扩建项目须提出:“以新带老”计划。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①总物料衡算

②有毒有害物料衡算

③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详实或对生成工艺熟悉的条件下,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4. 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

5. 环境影响评价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

和数量。

6. 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

大负荷计算。

7. 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应算清“两本账”: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

量、实现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削减量

8. 对于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应算清“三本账”: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

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老带新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

9. 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10. 重复用水量:生产厂(建设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的总水量

11. 耗水量: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总和。

12. 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②符合其他相关环保要求③技术上可行

13. 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定位无组织排放,其确

定方法有三种: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

14. 非正常排污包括两部分:①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②其他

非正常工况排污是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行时的排污。

15.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2)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16. 总图布臵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

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臵的合理性(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外处臵措施的可行性。

17. 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以施工期和运营期

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18. 工程概况应给出:地理位臵图、总平面布臵图、施工平面布臵图、物料(含土石方)图、水平衡图等工程基本图件。

19. 工程行为为分析时,应明确给出:土地征用量、临时用地量、地表植被破坏面

积、取土量、弃渣量、库存淹没面积和移民数量等。

20. 辅助工程包括:进场道路、施工便道、施工营地、作业场地、各类废料和废弃

渣料场

21. 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地理位臵、地质、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面水

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

22. 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文物与景观、人群健康调查、社会经济、观众参与

23. 污染物调查与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对于新建项

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对于现有项目和改建、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24.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现场监测法、收集已有资料法。现场监测应确定:监

测因子、监测时间、监测点位

2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各监测点大气污染不同取值时间的

浓度变化范围;统计年平均浓度最大值、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和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占标率或超标倍数;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6. 气象资料调查要求

27.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温度: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

中每月评价温度的保护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风速: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变化。风向、风频: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主导风向: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30%,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28. 恒定均匀流,基本方程:v=CRi Q=v⋅A

29. 径流模数M:M=1000Q F

30. 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区别方法:当α<10,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

α>20,认为水库、湖泊为混合型。当β<1/2,洪水对湖泊水温分层几乎没有影响,β>1,认为大洪水时可能是临时性混合型。

31. 河口是指入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河流,又称感潮河流,它与一般河流最

显著地区别是受到潮汐的影响。陆架浅水区是指位于大陆架上水深200m以下,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是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连接部。陆架浅海中的潮汐现象主要来自大洋。水流的动力条件是污染物在河口海湾中得以输移扩散的决定性因素。

32. 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河流工作内容: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北方

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冰封、解冻等现象。感潮河口工作内容: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记其分布;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河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湖泊、水库:面积和形状,应附有平面图;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水力滞留时间和交换周期;水量的调度和储量;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情况。

33. 河流水质采样断面的布设:在调查范围的两端、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筑物(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

34. 河流水质采样方式:一级评价:每个采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

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天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将断面上各处所取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三级评价:原则上只取断面混合水样。

35. 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常采用单项指数法,推荐采用标准指数。

36. 径流深度Y: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

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37. 径流系数α:为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Y

(mm)与降水量X(mm)的比值Y/X,以小数或百分比表示。

38. 含水层:分为承压含水层、潜水含水层

39. 包气带水: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土层中的水,包括土壤水、

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中季节性存在的水。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

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旱。

40. 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水质

主要取决于气候、地形及岩性条件,潜水以蒸发排泄为主,往往形成含盐量不高的淡水,潜水易受污染,水质易受地面建设项目影响,对潜水水源应注意卫生防护。主要特征是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决定这一特定的根本原因是其埋藏特征,位臵浅且上面没有连续的隔水层。

41. 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承

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42.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入渗补给(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地表水补给、凝结水补给、来自其他含水层的补给、人工补给。

43. 地下水的径流强度与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基本上与含水层的透水性,补给区与排

泄区之间的水力坡度成正比,对承压水来说,还与蓄水构造的开启与封闭程度有关。

44. 地下水径流强度规律:从地表向下随着深度增加,地下径流强度逐渐减弱,地

下水甲苯处于停滞状态。

45. 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径流、排泄3个环节来实现交替循环的。

46. 蒸发排泄:往往造成水的浓缩,导致地下水矿化的增加。

47. 渗透系数K: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

一般采用m/d或cm/s为单位。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岩石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介质颗粒的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水的粘滞性。

48. 地下水调查问题:(1)水文地质条件(2)地下水水质特征(3)地下水污染源

分布(4)环境水文地质问题(5)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49. 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水文地质试验法、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

50. 贮水率和贮水系数:是含水层中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它们表明含水层中弹性

贮存水量的变化和承压水头相应变化之间的关系。

5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采用标准指数法、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方法。

52. 获得噪声源数据的两个途径:类比测量法(一级评价)、引用已有的数据(二、

三级评价)

53. 主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

污染危害。

54. 生态问题调查方法:资料收集法、现场勘查法、生态监测法、遥感调查法

55. 植物的样方调查: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 m以上,乔木

林样地在100 m以上

56. 建设项目的水生生态调查:包括水质、水温、水文和水生生物群落

57.

58. 水库渔业水样的固定于保存:溶解氧:加入2mL硫酸锰溶液和2mL碱性碘化钾

溶液固定;总碱度、总硬度、氮量、磷量、氯化物、硫酸盐、总铁、钠、钾:每升水样加2~4mL氯仿固定;化学需氧量:每升加入1mL+1硫酸溶液固定,低温避光保存。

59. 水库渔业水样测定项目:必做:水温、透明度、电导率、pH值、溶解氧、化学

需氧量、总碱度、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酸盐选作:重碳酸盐、碳酸盐、钙、镁、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氮、总铁、钠、钾。

60. 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要素调查: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细菌生产力

61. 海洋生态压力评价:富营养化压力评价:(1)考虑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

叶绿素a,当营养指数大于4,认为达到富营养化(2)考虑化学需氧量、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当营养指数大于1,认为水体富营养化。

62.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是应用最广泛的植被指数。

63. 生物量的测定: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

64. 陆地生态系统生成能力估测:通过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测来完成的。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 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象、环境影响程度、环

境影响方式

2.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清单法、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 222

3. 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需要调查的水质参数:包括两类:常规水质参数、特殊水

质参数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污染源分类:新增加污染源、削减污染源、被取代污染源、评价范围内的其他

污染源。

2. 常规预测情景组合

3. 气象参数收集与统计:地面气象参数: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干球湿

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站点处大气压8项,前5项属于AERMOD预测模式必

需参数。

地表水

1. 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是:溶解氧的含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微

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2.

3.

4. 在河流中,影响污染物移输的最主要物理过程:对流、横向、纵向扩散混合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 水质预测因子的筛选: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收纳水体的数环境状况、

评价工作等级、当地环境管理要求

5.

地下水

1. 地下水运动基本形式:饱和水带中的地下水运动,无论是潜水还是承压水,均

表现为重力水在岩土层的空隙中运动,从其流态的类型可分为层流运动和紊流

运动,大多数情况下为层流运动,只有在裂隙或溶隙比较发育的局部地区,或

者在抽水井及矿井附近、井水位降落很大的情况下,表现为紊流状态。

2.

3. 达西定律使用于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 污染物进入包气带中和含水层将发生:机械过滤、溶解和沉淀、氧化和还原、、

吸附和解析、对流和弥散等一系列化学和生物过程,有机污染物在一定温度、

pH和包气带中的微生物作用,还可能发生生物降解作用。

4. 吸附和解吸:是污染物在地下水中与水相、气相、固相介质之间发生的重要物

理化学过程,物质的吸附有两种机理: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作用。

5. 地下水污染方式:直接污染: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

的性质不变,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间接污染:地下水并非由于污染物直

接进入含水层引起的,而是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

成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如污染引起的地下水硬度增加、溶解氧减少。)

6. 地下水污染途径:(1)间歇式入渗型:主要污染对象时潜水,(固体废物在淋滤

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2)连续入渗型:主要污染潜水(废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稳态或准稳态进行预测。

水池、废水渠、废水渗井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3)

越流型:污染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

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4)径流型: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

溶孔道进入含水层)

7.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①解析法

(DL:纵向弥散系数,m/d、DT:横向y方向的弥散系数,m/d)②数值法:适

用复杂便捷条件、含水层非均质、多个含水层的地下水系统。(2)Ⅱ类建设项

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①水量均衡法: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②解析法③

数值法

声环境

1. 声音三要素:声源、介质、接收器 22

2. 声压:L总Li=Lp+10lgN L总=10lg(∑10)

i=1n

Lp:单个声压级,dB

N:相同声压级的个数。

3. 分贝和的增值

例如:L1=100 dB,L2=98 dB,L1+2=100+2.1=102.1

3. 等声级线图绘制: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应大于5 dB(一般选5 dB),等声级线最

低值应与相应功能区夜间标准一致,最高值可为75 dB;对于LWECPN,一般应

有70 dB、80 dB、85 dB、90 dB的等声级线。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1. 生态影响评价:重在阐明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

和可能的后果,目的是寻求有效地保护、恢复、补偿、建设和改善生态的途径。

2. 生态影响评价通过:分析项目影响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项目

对区域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3.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

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利用同度量因素的相对值来表明因素变化情况的方法。类比法:一种比较常见的定性和半定量结合的方法。生产力评价法:绿色植物的生产力是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的基础。生物多样性评价法:重在实际调查,分析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的历史变迁、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

4. 水土流失:又称土壤侵蚀,并且主要是指水力侵蚀,一般有侵蚀模数(或侵蚀

强度)、侵蚀面积、侵蚀量几个定量数据。

5. 水体富营养化: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氮、磷增加对其水生生态产生不

良的影响。一般认为水体磷的增加时导致富营养化的主因。春季湖水循环期间总磷浓度在10mg/m以下时,基本上不会发生水华和降低水的透明度;总磷在20mg/m时,常常伴随着数量较大的藻类,因此,可用总磷浓度10mg/m作为最大可接受的负荷量,大于20mg/m则是不可接受的。

6. 湖泊富营养化等级:TP<10mg/m,贫营养;10~20mg/m,中营养;>20mg/m,

富营养。TSI<40,贫营养;40~50,中营养;>50,富营养。

7. 用TN/TP比率评估湖泊或水库何种营养盐不足,对藻类生长来说,TN/TP比率

在20:1以上时,表现为磷不足;比率小于13:1时,表现为氮不足。

8.

9. 生态风险的类别:存在的性质:客观风险、主观风险;产生原因:自然风险、

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风险性质:静态风险、动态风险;对风险的承受力:可接受的风险、不可接受的风险

10. 生态风险的特征:①目标性②不确定性③动态性④复杂性⑤内在价值性⑥危害

性⑦客观性

11. 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影响评价的区别在于:生态影响评价强调因果关系,突出33333333

必然性;生态风险评价强调不确定性,突出风险程度。

12. 生态风险表征包括两部分:风险评估、风险描述

13.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按框架分为生态风险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生态风险识别

方法、生态风险损失计算方法、生态风险路径分析方法、生态风险受体分析方法、生态风险源分析方法

14. 生态风险识别方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分析因素预先分析

法、环境分析法

15. 景观阈值评价:对外界干扰的耐受能力、同化能力、恢复能力

固体废物

1.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

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臵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业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臵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2. 固体废物分类:污染特性:一般废物、危险废物;废物来源:城市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3.

4. 城市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粪便 工业固体废物:冶金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

物、矿业固体废物、轻工业固体废物、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5.

6.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 固体废物特点: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7.

8.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渗滤液、填埋气体 “年轻”填埋场特点:填埋时间在5年以下,pH较低,BOD5及COD浓度较高,

色度大,且BOD5/COD的比值较高,同时各类金属离子浓度也较高。

9. “年老”填埋场特点:填埋时间在5年以上,pH接近中性或弱碱性(6-8),BOD5

及COD浓度较低,且BOD5/COD的比值较低,而NH4-N的浓度高,重金属离子浓度则开始下降,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差。

10. 填埋场释放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

11.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1)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

表水的污染(2)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3)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4)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5)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6)填埋场姿势的害虫、昆虫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7)填埋场的塑料袋、纸张可能飘出,造成环境污染(8)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1. 环境容量: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环

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2.

3.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修正的A-P值法、模拟法、线性优化法 污染因子应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

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

清洁生产

1. 清洁生产分析:是对计划进行的生产和服务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因此,

在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时应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和实施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

2. 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可以抽象成8个方面: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

管理、员工等6方面的输入,得出产品和废弃物的输出。

3. 清洁生产指标分为3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

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

5. 清洁生产指标要力求定量化。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分类:依据生命周期分为6类,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

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六类指标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在清洁生产审核中是非常重要的两类指标,因此,必须有定量指标,其余4类指标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指标。

6. 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指标对比法、分值评定法

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1.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法: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或乳浊物,格栅、筛滤、

离心、澄清、过滤(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微电解(3)生物处理法:微生物代谢作用,使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

2. 废水处理技术:(1)一级处理:沉淀过程,可除去90%~95%的可沉降颗粒物、

50%~的总固体悬浮固形物以及25%~35%的BOD5,但无法除去溶解性污染物。

(2)二级处理:除去大于85%的BOD5及悬浮固体物质,但无法显著地除去氮、磷或重金属,也难以完全除去病原菌和病毒,一般工业废水经二级处理后,以能达到排放标准。(3)三级处理: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气态污染成分,能除去99%的BOD5、磷、悬浮固体和细菌,以及95%的含氮物质。

3.

4.

5.

6. 调节池分为:均量池、均质池、均化池、事故池 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 沉淀池:分为平流沉淀池、辅流式沉淀池、竖流沉淀池 酸性废水的中和药剂有:石灰(CaO)、石灰石(CaCO3)、氢氧化钠(NaOH),碱

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采用工业盐酸。

7. 化学沉淀处理:除磷通常加入铝盐或铁盐及石灰,最常用的铝盐是明矾(十二

谁硫酸铝钾)

8.

9. 气浮:除去水中密度小于1KG/l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 吸附:去除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单元难以去除的微量污染物质。

10. 化学氧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离子及致病微生物等。氯氧适用氰化物、

硫化物、酚、醇、醛、油类。空气氧化适用除铁、锰及含二价硫废水。

11. 离子交换:原水脱盐净化,回收工业废水中有价金属离子、阳离子化工原料。

12. 电渗析:去除废水中的溶质离子。

13. 废水的生物处理:分为好氧法、厌氧法,好氧生物处理宜用于进水BOD5/COD≥

0.3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宜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和污泥等的处理。

14. 好氧处理包括:传统活性污泥:适用去除污水中碳源有机物为主要目标,无氮、

磷去除要求的情况。氧化沟:适用土地资源较丰富地区,不适用寒冷地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RB):适用于间歇排放工业污水。生物接触氧化:适用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和具有可生化性的工业废水处理。生物滤池:适用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和具有可生化性的工业废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等。

15. 厌氧处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适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滤池(AF)、

厌氧流化床(AFB)

16. 污泥的主要特性:总固态物含量、易挥发固态物含量、pH值、营养物、有机物、

病原体、重金属、有机化学品、危险性污染物。

17. 恶臭污染治理方法:物理法:掩蔽法、稀释法、冷凝法、吸附法;化学法

:燃烧法、氧化法、化学吸收法;生物法

18.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生产性污染(2)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

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3)交通运输性污染

19. 除尘器:机械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

20. 袋式除尘器:包括机械振动袋式除尘器、逆气流反吹袋式除尘器、脉冲喷吹袋

式除尘器。主要用于处理风量大、浓度范围广和波动较大的含尘气体,当粉尘具有较高回收价值或烟气排放标准很严格时,优先采用袋式除尘器。焚烧炉除尘装臵应选用袋式除尘器。

21. 气态污染物吸收: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液

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主要用于吸收效率和速率较高的有毒的有害气体的净化,使用最多的吸收剂是水。

22. 高温气体应采取降温措施,对于含尘气体,需回收副产品时应进行预除尘。

23. 气态污染物吸附: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

组分吸附选择性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净化。

24. 吸附装臵: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工业应采用固定床。

25. 吸附剂:活性炭、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硅胶。

26. 气态污染物催化燃烧:利用固体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将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氧

化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净化效率不应低于95%。

27. 气态污染物热力燃烧:利用辅助燃料燃烧产生额热能、废气本身的燃烧热能、

或者利用蓄热装臵所贮存的反应热能,将废气加热到着火温度,进行氧化反应。

28. 大气污染治理的典型工艺:除尘、气态污染物吸收、气态污染物吸附、气态污

染物催化燃烧、气态污染物热力燃烧

29. 二氧化硫治理工艺:分为湿法、干法、半干法,常用工艺包括石灰石/石灰-石

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氨法、镁法、海水法、吸附法、炉内喷钙法、旋转喷雾法、有机胺法、氧化锌法、亚硫酸钠法,其中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海水法、回流式循环流化床法比较成熟,占有脱硫市场的95%以上,是常用的主流技术。

30. 烟气循环流化床法:与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相比,具有脱硫效率更高(99%)、

不产生废水、不受烟气负荷限制、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

31. 氮氧化物控制措施:主要通过低氮燃烧技术从根本上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当

采用低氮燃烧器后氮氧化物的排放仍不能达标,还须采用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装臵来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

3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基本处理技术:回收类方法:吸附法、吸收法、冷

凝法、膜分离法;消除类方法:燃烧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催化氧化法(1)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有效分离与去除,是目前最广泛的VOCS回收法(2)吸收法:适用于废气流量较大、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和压力较高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处理,主要处理苯胺有机废气。(3)冷凝法:适用于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回收,VOCS废气体积在0.5%以上有限采用冷凝法处理。(4)膜分离法:适用于较高浓度VOCS的分离VOCS,气体体积分数在0.1%以上优先采用膜分离法。

33. 恶臭气体的种类:含硫的化合物、含氮的化合物、卤素及衍生物、氧的有机物、

烃类

34. 大气中应重点控制的重金属污染物:汞、铅、砷、铬、镉及其化合物。(1)汞

及其化合物废气处理:吸收法、吸附法(含汞废气)、冷凝法(回收高浓度的汞蒸气)、燃烧法(燃煤电厂含汞烟气)。(2)铅及其化合物的处理:吸收法处理,酸液吸收用于净化氧化铅和蓄电池生产中产生的含铅烟气;碱液用于净化铅锅、

冶炼炉生产的含铅烟气。(3)砷、铬、镉:吸收法和过滤法。

35. 确定环境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对策的一般原则:

(1)从声音的三要素为出发点控制环境噪声的影响,以从声源上或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为主;

(2)以城市规划为先,避免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影响;

(3)关注环境敏感人群的保护,体现以人为本;

(4)以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控制环境噪声污染;

(5)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原则。

36.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优先源强控制;其次尽可能靠近污染源采取传输途径的控制技术措施;必要时再考虑敏感点防护措施。

37.降低噪声的常用工程措施:隔声、吸声、消声、隔振

38.降噪水平检测:通常采用插入损失、传递损失、声压级降低量来检测。

39.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40.固体废物处臵常用方法:压实、破碎、分选

41.一个完整的填埋场应包括:废物接收与贮存系统、分析监测系统、预处理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雨水及地下水集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渗滤液监测系统、管理系统、公用工程。

42.卫生填埋场的合理使用年限应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不应低于8年,填埋库区应一次性设计、分期建设。进入卫生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或是符合相关标准的废物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不得进入填埋场,不得直接填埋医疗废物和与衬层不相容的废物。

43.含硫量大于1.5%的煤矸石,应采取措施防止自燃。

44.焚烧厂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填埋场厂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之上;厌氧消化厂应避免建在地质不稳定及易发生坍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

45.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尽可能位于:①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②靠近公路干线及交通方便的地方③居民和环境危害最少的地方④进行建设和作业最经济的地方。

46.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

略(3)体现产业政策方向与要求(预防为主是首要的政策取向)(4)满足多方面的目的要求(5)遵循生态保护科学原理(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措施包括勘探期、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建设期、运营期及运营后期的措施)(7)提出针对性与可行性(8)应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实施空间和时序。

47.补充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

48.环境风险关心的主要是生产和贮运中的风险。

49.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选址、总图布臵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2)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

(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4)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5)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7)紧急救援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50.国家规定12.5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大气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环境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单位为每年排放多少吨)

竣工验收

1. 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1)有组织排放的点源:分别考核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2)无组织排放的点源:考核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或周界外最高浓度点浓度值

2. 污水排放口的考核:(1)对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

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2)对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总排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排放口或针对性治理设施排放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外排口以排放标准进一步考核

3. 噪声考核:由于噪声在夜间比昼间影响大,故计算昼间等效声级时,需要将夜

间等效声级加上10dB后再计算。

4. 监测结果的评价: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按污染物日均浓度进行评价;水环境质

量标准按季度、月均值进行评价;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按监测期间污染物

最高排放浓度进行评价。

5.

6.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原则: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验收和排污总量达标验收并重。 验收调查工作程序: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

告5个阶段。

7. 验收调查报告编制技术要求:(1)正确确定验收调查范围(2)明确验收调查重

点(3)选取验收调查因子(4)确定适用调查方法(5)分析评价方法(6)评价判别标准

8. 验收监测工况要求: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情

况下进行。对于无法整体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负荷的建设项目,调整工况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的部分,验收监测应在满足75%以上负荷或国家及地方标准中所要求的生产负荷的条件下进行,无法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的部分,验收监测应在主体工程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并征得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同时注明监测时的工况。

9. 水质采样过程中应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一般应加不少于

10%的平行样;对可以得到标样的,同时做10%的质控;可进行加标回收的,同时做10%加标回收。

21

概论

1.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③对于 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 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三同时”原则,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室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具体落 实和检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范畴。 3.

4.

5. 工程分析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6.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臵法、组合计算辅

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7. 环境影响预测阶段和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

运行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

工程分析

1. 污染型项目工程从: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成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臵方案等基础资料入手。 2.

3. 扩建项目须提出:“以新带老”计划。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①总物料衡算

②有毒有害物料衡算

③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详实或对生成工艺熟悉的条件下,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4. 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

5. 环境影响评价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

和数量。

6. 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

大负荷计算。

7. 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应算清“两本账”: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

量、实现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削减量

8. 对于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应算清“三本账”: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

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老带新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

9. 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10. 重复用水量:生产厂(建设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的总水量

11. 耗水量: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总和。

12. 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②符合其他相关环保要求③技术上可行

13. 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定位无组织排放,其确

定方法有三种: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

14. 非正常排污包括两部分:①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②其他

非正常工况排污是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行时的排污。

15.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2)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16. 总图布臵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

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臵的合理性(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外处臵措施的可行性。

17. 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以施工期和运营期

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18. 工程概况应给出:地理位臵图、总平面布臵图、施工平面布臵图、物料(含土石方)图、水平衡图等工程基本图件。

19. 工程行为为分析时,应明确给出:土地征用量、临时用地量、地表植被破坏面

积、取土量、弃渣量、库存淹没面积和移民数量等。

20. 辅助工程包括:进场道路、施工便道、施工营地、作业场地、各类废料和废弃

渣料场

21. 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地理位臵、地质、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面水

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

22. 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文物与景观、人群健康调查、社会经济、观众参与

23. 污染物调查与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对于新建项

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对于现有项目和改建、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24.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现场监测法、收集已有资料法。现场监测应确定:监

测因子、监测时间、监测点位

2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各监测点大气污染不同取值时间的

浓度变化范围;统计年平均浓度最大值、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和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占标率或超标倍数;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6. 气象资料调查要求

27.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温度: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

中每月评价温度的保护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风速: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变化。风向、风频: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主导风向: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30%,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28. 恒定均匀流,基本方程:v=CRi Q=v⋅A

29. 径流模数M:M=1000Q F

30. 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区别方法:当α<10,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

α>20,认为水库、湖泊为混合型。当β<1/2,洪水对湖泊水温分层几乎没有影响,β>1,认为大洪水时可能是临时性混合型。

31. 河口是指入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河流,又称感潮河流,它与一般河流最

显著地区别是受到潮汐的影响。陆架浅水区是指位于大陆架上水深200m以下,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是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连接部。陆架浅海中的潮汐现象主要来自大洋。水流的动力条件是污染物在河口海湾中得以输移扩散的决定性因素。

32. 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河流工作内容: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北方

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冰封、解冻等现象。感潮河口工作内容: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记其分布;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河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湖泊、水库:面积和形状,应附有平面图;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水力滞留时间和交换周期;水量的调度和储量;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情况。

33. 河流水质采样断面的布设:在调查范围的两端、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筑物(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

34. 河流水质采样方式:一级评价:每个采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

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天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将断面上各处所取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三级评价:原则上只取断面混合水样。

35. 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常采用单项指数法,推荐采用标准指数。

36. 径流深度Y: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

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37. 径流系数α:为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Y

(mm)与降水量X(mm)的比值Y/X,以小数或百分比表示。

38. 含水层:分为承压含水层、潜水含水层

39. 包气带水: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土层中的水,包括土壤水、

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中季节性存在的水。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

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旱。

40. 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水质

主要取决于气候、地形及岩性条件,潜水以蒸发排泄为主,往往形成含盐量不高的淡水,潜水易受污染,水质易受地面建设项目影响,对潜水水源应注意卫生防护。主要特征是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决定这一特定的根本原因是其埋藏特征,位臵浅且上面没有连续的隔水层。

41. 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承

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42.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入渗补给(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地表水补给、凝结水补给、来自其他含水层的补给、人工补给。

43. 地下水的径流强度与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基本上与含水层的透水性,补给区与排

泄区之间的水力坡度成正比,对承压水来说,还与蓄水构造的开启与封闭程度有关。

44. 地下水径流强度规律:从地表向下随着深度增加,地下径流强度逐渐减弱,地

下水甲苯处于停滞状态。

45. 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径流、排泄3个环节来实现交替循环的。

46. 蒸发排泄:往往造成水的浓缩,导致地下水矿化的增加。

47. 渗透系数K: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

一般采用m/d或cm/s为单位。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岩石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介质颗粒的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水的粘滞性。

48. 地下水调查问题:(1)水文地质条件(2)地下水水质特征(3)地下水污染源

分布(4)环境水文地质问题(5)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49. 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水文地质试验法、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

50. 贮水率和贮水系数:是含水层中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它们表明含水层中弹性

贮存水量的变化和承压水头相应变化之间的关系。

5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采用标准指数法、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方法。

52. 获得噪声源数据的两个途径:类比测量法(一级评价)、引用已有的数据(二、

三级评价)

53. 主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

污染危害。

54. 生态问题调查方法:资料收集法、现场勘查法、生态监测法、遥感调查法

55. 植物的样方调查: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 m以上,乔木

林样地在100 m以上

56. 建设项目的水生生态调查:包括水质、水温、水文和水生生物群落

57.

58. 水库渔业水样的固定于保存:溶解氧:加入2mL硫酸锰溶液和2mL碱性碘化钾

溶液固定;总碱度、总硬度、氮量、磷量、氯化物、硫酸盐、总铁、钠、钾:每升水样加2~4mL氯仿固定;化学需氧量:每升加入1mL+1硫酸溶液固定,低温避光保存。

59. 水库渔业水样测定项目:必做:水温、透明度、电导率、pH值、溶解氧、化学

需氧量、总碱度、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酸盐选作:重碳酸盐、碳酸盐、钙、镁、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氮、总铁、钠、钾。

60. 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要素调查: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细菌生产力

61. 海洋生态压力评价:富营养化压力评价:(1)考虑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

叶绿素a,当营养指数大于4,认为达到富营养化(2)考虑化学需氧量、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当营养指数大于1,认为水体富营养化。

62.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是应用最广泛的植被指数。

63. 生物量的测定: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

64. 陆地生态系统生成能力估测:通过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测来完成的。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 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象、环境影响程度、环

境影响方式

2.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清单法、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 222

3. 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需要调查的水质参数:包括两类:常规水质参数、特殊水

质参数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污染源分类:新增加污染源、削减污染源、被取代污染源、评价范围内的其他

污染源。

2. 常规预测情景组合

3. 气象参数收集与统计:地面气象参数: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干球湿

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站点处大气压8项,前5项属于AERMOD预测模式必

需参数。

地表水

1. 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是:溶解氧的含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微

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2.

3.

4. 在河流中,影响污染物移输的最主要物理过程:对流、横向、纵向扩散混合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 水质预测因子的筛选: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收纳水体的数环境状况、

评价工作等级、当地环境管理要求

5.

地下水

1. 地下水运动基本形式:饱和水带中的地下水运动,无论是潜水还是承压水,均

表现为重力水在岩土层的空隙中运动,从其流态的类型可分为层流运动和紊流

运动,大多数情况下为层流运动,只有在裂隙或溶隙比较发育的局部地区,或

者在抽水井及矿井附近、井水位降落很大的情况下,表现为紊流状态。

2.

3. 达西定律使用于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 污染物进入包气带中和含水层将发生:机械过滤、溶解和沉淀、氧化和还原、、

吸附和解析、对流和弥散等一系列化学和生物过程,有机污染物在一定温度、

pH和包气带中的微生物作用,还可能发生生物降解作用。

4. 吸附和解吸:是污染物在地下水中与水相、气相、固相介质之间发生的重要物

理化学过程,物质的吸附有两种机理: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作用。

5. 地下水污染方式:直接污染: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

的性质不变,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间接污染:地下水并非由于污染物直

接进入含水层引起的,而是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

成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如污染引起的地下水硬度增加、溶解氧减少。)

6. 地下水污染途径:(1)间歇式入渗型:主要污染对象时潜水,(固体废物在淋滤

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2)连续入渗型:主要污染潜水(废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稳态或准稳态进行预测。

水池、废水渠、废水渗井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3)

越流型:污染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

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4)径流型: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

溶孔道进入含水层)

7.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①解析法

(DL:纵向弥散系数,m/d、DT:横向y方向的弥散系数,m/d)②数值法:适

用复杂便捷条件、含水层非均质、多个含水层的地下水系统。(2)Ⅱ类建设项

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①水量均衡法: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②解析法③

数值法

声环境

1. 声音三要素:声源、介质、接收器 22

2. 声压:L总Li=Lp+10lgN L总=10lg(∑10)

i=1n

Lp:单个声压级,dB

N:相同声压级的个数。

3. 分贝和的增值

例如:L1=100 dB,L2=98 dB,L1+2=100+2.1=102.1

3. 等声级线图绘制: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应大于5 dB(一般选5 dB),等声级线最

低值应与相应功能区夜间标准一致,最高值可为75 dB;对于LWECPN,一般应

有70 dB、80 dB、85 dB、90 dB的等声级线。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1. 生态影响评价:重在阐明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

和可能的后果,目的是寻求有效地保护、恢复、补偿、建设和改善生态的途径。

2. 生态影响评价通过:分析项目影响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项目

对区域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3.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

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利用同度量因素的相对值来表明因素变化情况的方法。类比法:一种比较常见的定性和半定量结合的方法。生产力评价法:绿色植物的生产力是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的基础。生物多样性评价法:重在实际调查,分析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的历史变迁、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

4. 水土流失:又称土壤侵蚀,并且主要是指水力侵蚀,一般有侵蚀模数(或侵蚀

强度)、侵蚀面积、侵蚀量几个定量数据。

5. 水体富营养化: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氮、磷增加对其水生生态产生不

良的影响。一般认为水体磷的增加时导致富营养化的主因。春季湖水循环期间总磷浓度在10mg/m以下时,基本上不会发生水华和降低水的透明度;总磷在20mg/m时,常常伴随着数量较大的藻类,因此,可用总磷浓度10mg/m作为最大可接受的负荷量,大于20mg/m则是不可接受的。

6. 湖泊富营养化等级:TP<10mg/m,贫营养;10~20mg/m,中营养;>20mg/m,

富营养。TSI<40,贫营养;40~50,中营养;>50,富营养。

7. 用TN/TP比率评估湖泊或水库何种营养盐不足,对藻类生长来说,TN/TP比率

在20:1以上时,表现为磷不足;比率小于13:1时,表现为氮不足。

8.

9. 生态风险的类别:存在的性质:客观风险、主观风险;产生原因:自然风险、

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风险性质:静态风险、动态风险;对风险的承受力:可接受的风险、不可接受的风险

10. 生态风险的特征:①目标性②不确定性③动态性④复杂性⑤内在价值性⑥危害

性⑦客观性

11. 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影响评价的区别在于:生态影响评价强调因果关系,突出33333333

必然性;生态风险评价强调不确定性,突出风险程度。

12. 生态风险表征包括两部分:风险评估、风险描述

13.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按框架分为生态风险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生态风险识别

方法、生态风险损失计算方法、生态风险路径分析方法、生态风险受体分析方法、生态风险源分析方法

14. 生态风险识别方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分析因素预先分析

法、环境分析法

15. 景观阈值评价:对外界干扰的耐受能力、同化能力、恢复能力

固体废物

1.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

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臵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业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臵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2. 固体废物分类:污染特性:一般废物、危险废物;废物来源:城市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3.

4. 城市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粪便 工业固体废物:冶金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

物、矿业固体废物、轻工业固体废物、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5.

6.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 固体废物特点: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7.

8.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渗滤液、填埋气体 “年轻”填埋场特点:填埋时间在5年以下,pH较低,BOD5及COD浓度较高,

色度大,且BOD5/COD的比值较高,同时各类金属离子浓度也较高。

9. “年老”填埋场特点:填埋时间在5年以上,pH接近中性或弱碱性(6-8),BOD5

及COD浓度较低,且BOD5/COD的比值较低,而NH4-N的浓度高,重金属离子浓度则开始下降,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差。

10. 填埋场释放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

11.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1)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

表水的污染(2)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3)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4)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5)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6)填埋场姿势的害虫、昆虫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7)填埋场的塑料袋、纸张可能飘出,造成环境污染(8)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1. 环境容量: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环

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2.

3.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修正的A-P值法、模拟法、线性优化法 污染因子应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

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

清洁生产

1. 清洁生产分析:是对计划进行的生产和服务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因此,

在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时应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和实施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

2. 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可以抽象成8个方面: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

管理、员工等6方面的输入,得出产品和废弃物的输出。

3. 清洁生产指标分为3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

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

5. 清洁生产指标要力求定量化。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分类:依据生命周期分为6类,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

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六类指标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在清洁生产审核中是非常重要的两类指标,因此,必须有定量指标,其余4类指标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指标。

6. 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指标对比法、分值评定法

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1.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法: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或乳浊物,格栅、筛滤、

离心、澄清、过滤(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微电解(3)生物处理法:微生物代谢作用,使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

2. 废水处理技术:(1)一级处理:沉淀过程,可除去90%~95%的可沉降颗粒物、

50%~的总固体悬浮固形物以及25%~35%的BOD5,但无法除去溶解性污染物。

(2)二级处理:除去大于85%的BOD5及悬浮固体物质,但无法显著地除去氮、磷或重金属,也难以完全除去病原菌和病毒,一般工业废水经二级处理后,以能达到排放标准。(3)三级处理: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气态污染成分,能除去99%的BOD5、磷、悬浮固体和细菌,以及95%的含氮物质。

3.

4.

5.

6. 调节池分为:均量池、均质池、均化池、事故池 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 沉淀池:分为平流沉淀池、辅流式沉淀池、竖流沉淀池 酸性废水的中和药剂有:石灰(CaO)、石灰石(CaCO3)、氢氧化钠(NaOH),碱

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采用工业盐酸。

7. 化学沉淀处理:除磷通常加入铝盐或铁盐及石灰,最常用的铝盐是明矾(十二

谁硫酸铝钾)

8.

9. 气浮:除去水中密度小于1KG/l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 吸附:去除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单元难以去除的微量污染物质。

10. 化学氧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离子及致病微生物等。氯氧适用氰化物、

硫化物、酚、醇、醛、油类。空气氧化适用除铁、锰及含二价硫废水。

11. 离子交换:原水脱盐净化,回收工业废水中有价金属离子、阳离子化工原料。

12. 电渗析:去除废水中的溶质离子。

13. 废水的生物处理:分为好氧法、厌氧法,好氧生物处理宜用于进水BOD5/COD≥

0.3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宜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和污泥等的处理。

14. 好氧处理包括:传统活性污泥:适用去除污水中碳源有机物为主要目标,无氮、

磷去除要求的情况。氧化沟:适用土地资源较丰富地区,不适用寒冷地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RB):适用于间歇排放工业污水。生物接触氧化:适用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和具有可生化性的工业废水处理。生物滤池:适用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和具有可生化性的工业废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等。

15. 厌氧处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适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滤池(AF)、

厌氧流化床(AFB)

16. 污泥的主要特性:总固态物含量、易挥发固态物含量、pH值、营养物、有机物、

病原体、重金属、有机化学品、危险性污染物。

17. 恶臭污染治理方法:物理法:掩蔽法、稀释法、冷凝法、吸附法;化学法

:燃烧法、氧化法、化学吸收法;生物法

18.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生产性污染(2)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

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3)交通运输性污染

19. 除尘器:机械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

20. 袋式除尘器:包括机械振动袋式除尘器、逆气流反吹袋式除尘器、脉冲喷吹袋

式除尘器。主要用于处理风量大、浓度范围广和波动较大的含尘气体,当粉尘具有较高回收价值或烟气排放标准很严格时,优先采用袋式除尘器。焚烧炉除尘装臵应选用袋式除尘器。

21. 气态污染物吸收: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液

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主要用于吸收效率和速率较高的有毒的有害气体的净化,使用最多的吸收剂是水。

22. 高温气体应采取降温措施,对于含尘气体,需回收副产品时应进行预除尘。

23. 气态污染物吸附: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

组分吸附选择性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净化。

24. 吸附装臵: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工业应采用固定床。

25. 吸附剂:活性炭、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硅胶。

26. 气态污染物催化燃烧:利用固体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将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氧

化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净化效率不应低于95%。

27. 气态污染物热力燃烧:利用辅助燃料燃烧产生额热能、废气本身的燃烧热能、

或者利用蓄热装臵所贮存的反应热能,将废气加热到着火温度,进行氧化反应。

28. 大气污染治理的典型工艺:除尘、气态污染物吸收、气态污染物吸附、气态污

染物催化燃烧、气态污染物热力燃烧

29. 二氧化硫治理工艺:分为湿法、干法、半干法,常用工艺包括石灰石/石灰-石

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氨法、镁法、海水法、吸附法、炉内喷钙法、旋转喷雾法、有机胺法、氧化锌法、亚硫酸钠法,其中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海水法、回流式循环流化床法比较成熟,占有脱硫市场的95%以上,是常用的主流技术。

30. 烟气循环流化床法:与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相比,具有脱硫效率更高(99%)、

不产生废水、不受烟气负荷限制、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

31. 氮氧化物控制措施:主要通过低氮燃烧技术从根本上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当

采用低氮燃烧器后氮氧化物的排放仍不能达标,还须采用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装臵来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

3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基本处理技术:回收类方法:吸附法、吸收法、冷

凝法、膜分离法;消除类方法:燃烧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催化氧化法(1)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有效分离与去除,是目前最广泛的VOCS回收法(2)吸收法:适用于废气流量较大、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和压力较高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处理,主要处理苯胺有机废气。(3)冷凝法:适用于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回收,VOCS废气体积在0.5%以上有限采用冷凝法处理。(4)膜分离法:适用于较高浓度VOCS的分离VOCS,气体体积分数在0.1%以上优先采用膜分离法。

33. 恶臭气体的种类:含硫的化合物、含氮的化合物、卤素及衍生物、氧的有机物、

烃类

34. 大气中应重点控制的重金属污染物:汞、铅、砷、铬、镉及其化合物。(1)汞

及其化合物废气处理:吸收法、吸附法(含汞废气)、冷凝法(回收高浓度的汞蒸气)、燃烧法(燃煤电厂含汞烟气)。(2)铅及其化合物的处理:吸收法处理,酸液吸收用于净化氧化铅和蓄电池生产中产生的含铅烟气;碱液用于净化铅锅、

冶炼炉生产的含铅烟气。(3)砷、铬、镉:吸收法和过滤法。

35. 确定环境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对策的一般原则:

(1)从声音的三要素为出发点控制环境噪声的影响,以从声源上或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为主;

(2)以城市规划为先,避免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影响;

(3)关注环境敏感人群的保护,体现以人为本;

(4)以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控制环境噪声污染;

(5)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原则。

36.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优先源强控制;其次尽可能靠近污染源采取传输途径的控制技术措施;必要时再考虑敏感点防护措施。

37.降低噪声的常用工程措施:隔声、吸声、消声、隔振

38.降噪水平检测:通常采用插入损失、传递损失、声压级降低量来检测。

39.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40.固体废物处臵常用方法:压实、破碎、分选

41.一个完整的填埋场应包括:废物接收与贮存系统、分析监测系统、预处理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雨水及地下水集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渗滤液监测系统、管理系统、公用工程。

42.卫生填埋场的合理使用年限应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不应低于8年,填埋库区应一次性设计、分期建设。进入卫生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或是符合相关标准的废物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不得进入填埋场,不得直接填埋医疗废物和与衬层不相容的废物。

43.含硫量大于1.5%的煤矸石,应采取措施防止自燃。

44.焚烧厂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填埋场厂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之上;厌氧消化厂应避免建在地质不稳定及易发生坍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

45.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尽可能位于:①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②靠近公路干线及交通方便的地方③居民和环境危害最少的地方④进行建设和作业最经济的地方。

46.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

略(3)体现产业政策方向与要求(预防为主是首要的政策取向)(4)满足多方面的目的要求(5)遵循生态保护科学原理(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措施包括勘探期、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建设期、运营期及运营后期的措施)(7)提出针对性与可行性(8)应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实施空间和时序。

47.补充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

48.环境风险关心的主要是生产和贮运中的风险。

49.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选址、总图布臵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2)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

(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4)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5)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7)紧急救援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50.国家规定12.5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大气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环境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单位为每年排放多少吨)

竣工验收

1. 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1)有组织排放的点源:分别考核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2)无组织排放的点源:考核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或周界外最高浓度点浓度值

2. 污水排放口的考核:(1)对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

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2)对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总排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排放口或针对性治理设施排放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外排口以排放标准进一步考核

3. 噪声考核:由于噪声在夜间比昼间影响大,故计算昼间等效声级时,需要将夜

间等效声级加上10dB后再计算。

4. 监测结果的评价: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按污染物日均浓度进行评价;水环境质

量标准按季度、月均值进行评价;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按监测期间污染物

最高排放浓度进行评价。

5.

6.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原则: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验收和排污总量达标验收并重。 验收调查工作程序: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

告5个阶段。

7. 验收调查报告编制技术要求:(1)正确确定验收调查范围(2)明确验收调查重

点(3)选取验收调查因子(4)确定适用调查方法(5)分析评价方法(6)评价判别标准

8. 验收监测工况要求: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情

况下进行。对于无法整体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负荷的建设项目,调整工况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的部分,验收监测应在满足75%以上负荷或国家及地方标准中所要求的生产负荷的条件下进行,无法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的部分,验收监测应在主体工程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并征得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同时注明监测时的工况。

9. 水质采样过程中应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一般应加不少于

10%的平行样;对可以得到标样的,同时做10%的质控;可进行加标回收的,同时做10%加标回收。

21


相关内容

  • 注册环评工程师考后的经验总结与感悟
  • 我是第一次参加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以上是今年的考试分数,合格标准为120,90,90,72,正好四科全过.环评与建造师考试形式类似,实行2年四科滚动制,对于一个几个月前连啥叫环评都弄不懂的人,能一次过全科,实属不易.回想起备考的点点滴滴,我在欣喜之余,也有良多感慨,再此愿与各位朋友一同分享. ...

  •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总结
  •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总结 我是第一次参加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以上是今年的考试分数,合格标准为120,90,90,72,正好四科全过.环评与建造师考试形式类似,实行2年四科滚动制,对于一个几个月前连啥叫环评都弄不懂的人,能一次过全科,实属不易.回想起备考的点点滴滴,我在欣喜之余,也有良多 ...

  • 文档行政许可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 各位领导: 在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行政许可科全体窗 口人员按照局党组要求,遵循"热情.高效.规范.严细. 清廉"的服务原则,围绕建设项目审批.环保"三同时"管 理及窗口服务等职能开展工作.上半年共办理许可事项 252 件,其中报告书33 个.报告表1 ...

  • 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探讨
  • 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探讨 [摘要] 本文分析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加强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学的研究,加强规划环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突出评价重点等建议完善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能彻底落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 一次性通过环评考试复习心得体会
  • 一次性通过环评考试复习心得体会 从通过考试的同学那里得到复习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利于我们拨开环评复习的神秘面纱,学到许多经验和体会.案例考试是通过是环评考试的关键,许多考友在环评案例折戟沉砂.我一直觉得人生除了考试,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做,比如陪陪家人.孩子,出去旅行,总要比枯燥的准备环 ...

  • 环评案例总结尾矿库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 篇一: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选试题 2013 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选试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 例分析精选一] 煤矿开采项目 某地一国家规划矿 区内拟"上大压小",关闭周边6个小煤矿整合新建一个大型煤矿,产煤涉及规模为400万 t/a.根据项目设计文件,矿区地面有设计主 ...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42观点观察思考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摘 要 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环评机构在资质.人员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环评机构建设改进的针对性建议.关键词 环评机构建设:资质管理:人员管理:质量控制 ■文/侯可斌 杨芳 李卫波 徐振强 从1986年< ...

  • 大学生研究院实习感想
  • 大学生研究院实习感想范文 今年暑假我被导师安排到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实习,该所主要承担省内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课题研究,编写各级生态规划报告,此外还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近两个月的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课题研究,并直接参与了报告的编写工作.在研究工作完成后自己还协助所内工程师编制 ...

  • 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初探
  • 杨 洁等 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初探 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初探* 杨 洁 毕 军 顾朝林 周鲸波 1,2 1 3 4 (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大学-江苏省环保厅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2.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江苏苏州215011;3.南京大学城资系,江苏南 ...

  • 环保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设想
  • 今年来,区环保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保局的帮助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建设为重点,以污染减排为核心,以确保环境安全为己任,以创亭湖环保品牌为特色,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2011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全面提升环境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