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 子

【智海踏浪】

孔子这句话说的就是儒学极为推崇的“安仁乐道”的思想。

安仁乐道的思想,是由孔子开创的。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就个体修养而言,道即是仁或仁道,即做人的大道理;就社会目标而言 ,道即是大道或大同的理想状态 。乐道即是在追求“道”的过程中纵有贫穷困苦,但想到理想的社会目标将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因此虽苦亦乐,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以德为乐,指不以物质享受之多寡衡量苦乐,而是以追求道德精神上的完成和满足为乐,即使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物质生活极端困苦,也不改其乐,这就是所谓“仁者安仁”和“孔颜乐处”。

孔子号称弟子三千,但最为他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将孔子的乐道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孔子曾经叹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由孔子开创的乐道思想并不是简单地以道为乐,而是指人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所自然享有的精神上的乐。这就是孔颜乐道的精髓。可以说,孔子的安仁乐道向我们展示了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静和安宁,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无限的价值,在理性的内容中蕴含着感性的形式这一壮美的图卷。这与其说是一种人生态度,毋宁说是一种审美态度,因为它已摆脱了物欲的羁绊、世事的纷扰,对生活进行了艺术的观照,趋向于诗意的人生境界。

【知心小语】

孔子“安仁乐道”的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表现出了禁欲主义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孔子说“安贫乐道”,是说“以苦为乐”。通俗一点说,就是因为“得道”的快乐而忘记了自己在受苦。但是,随着时代愈往后移 ,禁欲主义倾向愈明显。孔子宣扬“一箪食,一瓢饮”的苦行精神,孟子也有过“寡欲”的主张,但尚无明确的禁欲主义主张。苟子的“以道制欲”则出现了禁欲主义的倾向。而到朱熹那里以“一切声色嗜好洗得净,一切荣辱得丧看得破”方为“至乐”的说法,则把德行的完善和人的个人利益和欲望相对立起来,这就表现出明显的禁欲主义 。

把禁欲主义当着安贫乐道的先决条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待而言。因为当“贫固自在,富贵多忧”、“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君子固穷”、“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等谚语在民间广为流行时,也很可能造就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敢竞争、缺乏冒险精神的国民性格。但综观历史,儒家安仁乐道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更多地是起着积极的作用的。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专心致志研究学术的知识分子,不追求声色货利,不谋富贵利达,惟一的兴趣是揭发自然的奥秘,探求人生的准则。历代许多知识分子经常过着清贫的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屋,穿着粗布的衣质,而志气高昂,奋发向上,这是一个可贵的传统”。此言得之。

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指以天下之兴为乐,而不以小我之兴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而不以小我之忧为忧。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深刻表述了乐以天下思想的精髓。如果说义理之乐体现了乐道思想的个体内在意蕴,那么乐以天下则体现了乐道思想的社会外在价值。

——孔 子

【智海踏浪】

孔子这句话说的就是儒学极为推崇的“安仁乐道”的思想。

安仁乐道的思想,是由孔子开创的。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就个体修养而言,道即是仁或仁道,即做人的大道理;就社会目标而言 ,道即是大道或大同的理想状态 。乐道即是在追求“道”的过程中纵有贫穷困苦,但想到理想的社会目标将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因此虽苦亦乐,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以德为乐,指不以物质享受之多寡衡量苦乐,而是以追求道德精神上的完成和满足为乐,即使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物质生活极端困苦,也不改其乐,这就是所谓“仁者安仁”和“孔颜乐处”。

孔子号称弟子三千,但最为他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将孔子的乐道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孔子曾经叹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由孔子开创的乐道思想并不是简单地以道为乐,而是指人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所自然享有的精神上的乐。这就是孔颜乐道的精髓。可以说,孔子的安仁乐道向我们展示了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静和安宁,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无限的价值,在理性的内容中蕴含着感性的形式这一壮美的图卷。这与其说是一种人生态度,毋宁说是一种审美态度,因为它已摆脱了物欲的羁绊、世事的纷扰,对生活进行了艺术的观照,趋向于诗意的人生境界。

【知心小语】

孔子“安仁乐道”的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表现出了禁欲主义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孔子说“安贫乐道”,是说“以苦为乐”。通俗一点说,就是因为“得道”的快乐而忘记了自己在受苦。但是,随着时代愈往后移 ,禁欲主义倾向愈明显。孔子宣扬“一箪食,一瓢饮”的苦行精神,孟子也有过“寡欲”的主张,但尚无明确的禁欲主义主张。苟子的“以道制欲”则出现了禁欲主义的倾向。而到朱熹那里以“一切声色嗜好洗得净,一切荣辱得丧看得破”方为“至乐”的说法,则把德行的完善和人的个人利益和欲望相对立起来,这就表现出明显的禁欲主义 。

把禁欲主义当着安贫乐道的先决条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待而言。因为当“贫固自在,富贵多忧”、“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君子固穷”、“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等谚语在民间广为流行时,也很可能造就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敢竞争、缺乏冒险精神的国民性格。但综观历史,儒家安仁乐道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更多地是起着积极的作用的。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专心致志研究学术的知识分子,不追求声色货利,不谋富贵利达,惟一的兴趣是揭发自然的奥秘,探求人生的准则。历代许多知识分子经常过着清贫的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屋,穿着粗布的衣质,而志气高昂,奋发向上,这是一个可贵的传统”。此言得之。

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指以天下之兴为乐,而不以小我之兴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而不以小我之忧为忧。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深刻表述了乐以天下思想的精髓。如果说义理之乐体现了乐道思想的个体内在意蕴,那么乐以天下则体现了乐道思想的社会外在价值。


相关内容

  • 颜回的人物评传
  • 孔子得意弟子--颜回 个人简介 颜回,字子渊,亦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今山东宁阳县),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据说他因病早死.<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说:"颜回 ...

  •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安阳县实验中学 王秀平 参加国学种子培训班将近一年了,一年来,通过学习论语,听专家讲课,觉得自己受益匪浅,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可操作性强.宋初宰相赵普曾说用半部& ...

  • 生活总是平淡的
  • 生活总是平淡的,平淡得用"两点一线"形容足矣.可是我觉得越平淡越快乐,因为在平淡中才会愈发懂得平淡的快乐,愈发会珍惜这种平淡的快乐. 小时候的我总是编织一个又一个的梦,无边无际的幻想,未来于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是一部情节跌宕的小说.就像是勾勒一幅山水长卷,每一笔起伏.每一笔飘 ...

  • 孔子名言,警句,格言,语录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答案+过关_三合一
  • NO.10 桂凤中学 七 年级 语文 上导学案 主备人: 复备人: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课时: 3课时 班级:七()班 小组: 组内学号: 姓名: 学号: 10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作家作品 2.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重 ...

  • 论语选读:君子之风(重点版)
  • <君子之风>(重点版) 一.核心解读: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的文献如<尚书><诗经>中就已提及.它最初的涵义是指大夫以上的当权者,当时并无明显的人格特征.孔子借用了这一称谓,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儒家培养人才的规范标准,成为儒家的理想人格. 在<论语> ...

  • [论语]七则2
  • <〈论语〉七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题:<论语>七则 课型:新授 执笔:周霞 审核: 时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诗><书><礼><易>< ...

  • 国学中的自由
  • 曹雅欣 < 人民文摘 >(2014年第9期)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自由".自由,在国学里也是随处可见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 ...

  •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人教版)
  • 1 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课时)_八_年级 学科 语文 班级 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思想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