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重难点及突破

《角的初步认识》重难点及突破

大辛店中心小学 郝瑾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会画角和直角。

1.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突破建议:

(1)抽象出角的图形

通过多媒体呈现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简单明了的、容易突出角的本质特征的物品或图形,如:剪刀、钟面、三角尺等,从上抽象出角的图形来,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开口方向可以是任意的。这些角既有静态的,如:三角尺;也有动态的,如:剪刀、钟面,感知动态角的存在。

(2)结合生活情境找一找角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除了在情境图上找角,还可以结合教室里的物体找一找角,如:桌角、墙角、窗角等。

2.探究角的大小

突破建议:

(1)学生自制一个活动角,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想把角变大一些,应该怎么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角的开口张大了,角就大了。那想角小点呢?可以请学生上台演试。知道角的大小跟角的开口度有关。

(2)出示学生的三角尺和老师的大三角尺。

师:(指着上面的直角问学生)猜猜哪个角大?

生:学生进行猜测(一般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老师三角板上的角大。)

师:同学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进行验证。(将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两个角的开口度怎么样? 生:相同。

师:开口度相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可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都认为老师这个三角尺的角要大一些呢?仔细观察,看看是什么不一样影响了同学们的判断?

生:原来是老师三角尺上的角的边长了。

师:真会分析。边长了,可是由于开口度一样,角的大小还是没变。这就说明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3.画直角

突破建议:

(1)按照教材20页画角步骤进行指导

先画顶点和一条边,确定角的位置。将三角尺直角的一条边与所画边重合,再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边。

(2)因为角的大小跟角的方向没有关系,可以让学生改变角的方向来画直角。这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直角,不至于直角换了方向就认不出来了。

4.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突破建议:

(1)回忆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

(2)学习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锐角。先顶点与顶点对齐,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角的另一条边在三角尺直角的另一条边的里面。)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角比三角尺的直角小,得出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3)学习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钝角。与判断锐角的方法相同,关键要再次提醒学生一条边一定要与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如果角的边在直角边的外面,说明比直角大,得出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4)在钉子板上任意围一图形,找出图形中的直角、锐角或钝角。比较大的钝角或比较小的锐角可以直接用直角表象判断,不能直接判断的再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巩固判断的方法,提高判断的效率。

《角的初步认识》重难点及突破

大辛店中心小学 郝瑾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会画角和直角。

1.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突破建议:

(1)抽象出角的图形

通过多媒体呈现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简单明了的、容易突出角的本质特征的物品或图形,如:剪刀、钟面、三角尺等,从上抽象出角的图形来,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开口方向可以是任意的。这些角既有静态的,如:三角尺;也有动态的,如:剪刀、钟面,感知动态角的存在。

(2)结合生活情境找一找角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除了在情境图上找角,还可以结合教室里的物体找一找角,如:桌角、墙角、窗角等。

2.探究角的大小

突破建议:

(1)学生自制一个活动角,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想把角变大一些,应该怎么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角的开口张大了,角就大了。那想角小点呢?可以请学生上台演试。知道角的大小跟角的开口度有关。

(2)出示学生的三角尺和老师的大三角尺。

师:(指着上面的直角问学生)猜猜哪个角大?

生:学生进行猜测(一般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老师三角板上的角大。)

师:同学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进行验证。(将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两个角的开口度怎么样? 生:相同。

师:开口度相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可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都认为老师这个三角尺的角要大一些呢?仔细观察,看看是什么不一样影响了同学们的判断?

生:原来是老师三角尺上的角的边长了。

师:真会分析。边长了,可是由于开口度一样,角的大小还是没变。这就说明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3.画直角

突破建议:

(1)按照教材20页画角步骤进行指导

先画顶点和一条边,确定角的位置。将三角尺直角的一条边与所画边重合,再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边。

(2)因为角的大小跟角的方向没有关系,可以让学生改变角的方向来画直角。这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直角,不至于直角换了方向就认不出来了。

4.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突破建议:

(1)回忆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

(2)学习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锐角。先顶点与顶点对齐,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角的另一条边在三角尺直角的另一条边的里面。)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角比三角尺的直角小,得出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3)学习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钝角。与判断锐角的方法相同,关键要再次提醒学生一条边一定要与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如果角的边在直角边的外面,说明比直角大,得出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4)在钉子板上任意围一图形,找出图形中的直角、锐角或钝角。比较大的钝角或比较小的锐角可以直接用直角表象判断,不能直接判断的再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巩固判断的方法,提高判断的效率。


相关内容

  • 时.分.秒单元重难点突破
  • <时.分.秒>重难点突破 本章重难点分析: 1.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内容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突破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1)初步建立对 ...

  • 八年级英语重难点突破.同步提升课
  • 课程分类:初一课程 主讲: 更新时间:2015-12-21 16:08 播放量:50 分享到:0 播放列表 同步课Unit5 Do you like to watch cartoons 同步课Unit5 Different kinds of movies 同步课Unit6 be going to+动 ...

  • 三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组记录本
  • 校 本 教 研 活 动 记 录 本(语文.数学学科备课组) 20 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 学 年校:厦门市云顶学校 科:语文 段: 三年级备课组长:王鲤凤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二0 一二 年 二 月 九 日工作职责1.按年级或跨年级成立学科备课小组,并设组长.组长组织同学 科教师 ...

  • 七下语文教学计划
  • 情况分析 一.大纲对本年级的要求: 1.掌握七年级(下) 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 ...

  • 四年数学下册教材分析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 四年数学 一 教材分析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方程: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 ...

  • 单元重难点指导
  • 单元重难点指导 大家好!今天我将对人教小学英语(PEP)教材六年级上Unit 1的教学重.难点向大家做一分析说明,接下来我将分Part A.B.C三部分向大家介绍: Part A 本单元Part A 部分的教学重难点有两个: 1.句型How do you go to -? I go by -. 并能 ...

  • 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 单元教学设计 具体要求如下: 1. 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意义 单元教学计划,是按照某一水平教学阶段的教学计划,把一项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步骤.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因素,按照课次相互衔接.科学系统地进行编排的计划.它反映教师对该项内容教学的整体构 ...

  • 学校"一人两课"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 [活动名称] "一人两课"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主题] 提高集体备课实效,解决单元教学问题,促进以老带新 [活动目标] 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中学部英语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把握教材整体的设计结构.编写思路.重难点的处理和 ...

  • 四年级上语文一单元导学案郭雨青
  •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课型 自主探究课 日期: 2012.09.11 年级:四年级 单元:第一单元 课型: 预习展示 日期:2012.09. 主备课人: 郭雨青 学科组负责人: 时 芳 学习目标: 1.学会并正确书写13个生字新词,会认7个生字.重点理解"天下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