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与实施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天性”,“我们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原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等。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也有着同样的推广的价值。

农村幼儿园经济条件稍差,大型玩具和操作材料有限;老师的专业素质差,户外游戏基本处于无组织的状态较多;与师资力量滞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心理,想要招生而在课程设置上严重的“超前”化、“小学化”。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大多数农村家长中间,“孩子能认识多少字、做多少算术题、背多少首古诗”已经成为他们衡量幼儿园好坏的标准。不少农村幼儿园为了招生,忽略孩子的接受能力与成长规律,大量开设认字、写字、英语和算术等课程,使幼儿园变得“小学化” ,我们不能就这样剥夺幼儿的 童年,然而在各方面条件都稍差,我们又如何让幼儿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呢?若让孩子们机械反复地练习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吗?而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游戏内容较生动具体,形式也很活泼轻松,足可以保证孩子们拥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民间游戏源远流长,一般很难确定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由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农村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条件与优势

民间游戏源于农村,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来受长辈的影响都会几个

民间小游戏如《炒蚕豆》、《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我园在农村,有美丽的村庄、农田等相伴,园内活动场地适中、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适合开展各类活动和游戏。

二、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展实施的意义

(一)、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与实施,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若让孩子们机械反复地练习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往往不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游戏内容生动有趣,形式也很活泼轻松,足可以让孩子们拥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如:用一块小瓦片让幼儿玩《跳房子》的游戏,不仅发展了幼儿跳的能力,而且巩固了他们对数的概念。在游戏中,幼儿情绪轻松愉快,不仅完成了锻炼的要求,而且还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达到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也为幼儿提高运动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与实施,有助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幼儿民间游戏中,一般都要若干名幼儿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如游戏《金锁银锁》、《炒黄豆》等。通过与同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在游戏《推磨磨》中,幼儿要自己准备豆子、洗豆子、泡豆子以及小石磨等工具,在磨豆子、加工豆浆的过程中,幼儿以游戏的方式,经历了一个小小的生活劳动片断,感受着劳动者的工作和价值,体验着分工合作的乐趣。

(三)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与实施,有助于幼儿提高积极情感和良好性格的发展。

民间游戏常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在游戏

中获胜时,他们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失败时,他们就要承受失败和挫折,然后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就能够学会自我控制,增强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民间游戏的娱乐性,还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自由,在舒适的环境下,情绪放松,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地想象,因此,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性格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四)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园的管理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勤俭办园”。由于民间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材料也简单,如几颗木珠子或废旧的钮扣串起来就可以玩跳格格游戏;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还有利于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纲要》中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许多环节,但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很好的解决:一是活动内容需要动静交替。二是环节过度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有运动量较大的《猫捉老鼠》、也有比较安静的《拍大麦》等,可供教师选择。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使幼儿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发展。另外还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联系。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时,可以向家长征集民间游戏,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三、幼儿园应有效地组织民间游戏,使其成为适合幼儿的活动

1、为幼儿营造和创设有利的民间游戏环境

(1)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外在环境。外在环境是民间游戏活动开展必要的引发和支持条件,主要包括游戏的时间、场地、玩具材料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在游戏活动的时间方面,要在保证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规定的游戏时间的同时,灵活的根据每一位幼儿在游戏中所选择的材料、玩伴和游戏的形式,对游戏的时间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在游戏场地方面,各个班可以根据活动室的大小做到一室多用。教师可以发动幼儿利用建构材料自己动手动脑,搭建简单的小矮墙、小栅栏等。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只需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各种游戏就可以按安静与喧闹的程度在各个区域中进行。如果在室外,那就可以在平整的操场上面画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圆圈”“格子”等,以方便幼儿在离园时自由自主地玩上几次“跳圈”“跳海”等游戏。

游戏材料方面则应该做到保持一定的新颖度和一定的连续性。首先要发动教师自制游戏中所需要的玩具,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并组织幼儿参观展示区,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引导并并参与到幼儿制作民间游戏玩具的过程中,并给幼儿相应的指导。最后,教师和幼儿要一起收集大量的废旧材料和一些半成品,鼓励和激发幼儿自由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制造出新的玩具。

(2)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如果说外在环境是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静态的,那么心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动态的了。心理环境是以幼儿的情绪情感和动机为中介的,它对幼儿的学习、认知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成为幼儿情绪上的安全基地,使得幼儿能够充满自信、大胆积极地去探索身边陌生的世界。教师还应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贴心的关怀,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教师只需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当的引导。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是幼儿的引导者。

(3)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首先,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编游戏,明确游戏的规则,并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同时注意调节

游戏的难易程度和活动量的大小,以符合幼儿个体水平特点。其次,在改编、运用幼儿民间游戏时,对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应加强安全检查,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抬轿子”这个民间游戏,原本是两个小朋友相对,俩人双手相互交叉,让另一个小朋友坐上去,然后由这两个小朋友架着坐上去的小朋友走。由于此游戏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幼儿会摔下来),所以要做一些调整,如自制一顶轿子,让幼儿坐在里面,另两名幼儿就可以抬着了。这样既保证了幼儿的游戏效果,又保证了安全。

2、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开展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可以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为民间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美术游戏、童谣说唱等四大类,并在各区域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

如在益智区投放“七巧板”“找东西南北”和各种民间游戏棋“考状

元”“过大梁”等,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幼儿在玩“七巧板”游戏时,在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不同的组合方式,能拼成单一图案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提供一些别的材料或者提供一些带有情景的图书。这一方面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且还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学探索区可以投放“绕饶转”“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幼儿在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如抽陀螺时,为什么用鞭子一抽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越转呢?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旋涡形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

在美工区可以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十字绣等材料。美工民间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可鼓励幼儿大胆实践和积极创新。如幼儿在泥塑游戏中,当幼儿把他自制的作品高高举起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的给予肯定并建议他们开展一次泥塑展,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由幼儿自己决定。这样一来,不仅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的提高,而且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增强。

在音乐表演区可以放些绸扇、小乐器、表演头饰、服装、音乐等,幼儿就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听着音乐、载歌载舞,感受着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体验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美,从而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并陶冶幼儿的情操。

在体育区可以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使得幼儿在快乐中、游戏中增强体质。

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些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以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总之,民间游戏在各活动区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扩展幼儿游戏空间,更为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结合找到了适合可行的道路。

不少民间游戏还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们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发掘它传承它、保护它不但体现着现代人类对于自己祖先的尊重,也更体现着对于我们自己历史的善待。我觉得不管是农村幼儿园还是市级省级幼儿园,我们都应该充分的运用民间游戏,为了孩子,为了以后,我们一定会把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做的更好,民间游戏一定会生生不息,越来越普及。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与实施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天性”,“我们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原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等。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也有着同样的推广的价值。

农村幼儿园经济条件稍差,大型玩具和操作材料有限;老师的专业素质差,户外游戏基本处于无组织的状态较多;与师资力量滞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心理,想要招生而在课程设置上严重的“超前”化、“小学化”。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大多数农村家长中间,“孩子能认识多少字、做多少算术题、背多少首古诗”已经成为他们衡量幼儿园好坏的标准。不少农村幼儿园为了招生,忽略孩子的接受能力与成长规律,大量开设认字、写字、英语和算术等课程,使幼儿园变得“小学化” ,我们不能就这样剥夺幼儿的 童年,然而在各方面条件都稍差,我们又如何让幼儿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呢?若让孩子们机械反复地练习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吗?而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游戏内容较生动具体,形式也很活泼轻松,足可以保证孩子们拥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民间游戏源远流长,一般很难确定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由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农村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条件与优势

民间游戏源于农村,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来受长辈的影响都会几个

民间小游戏如《炒蚕豆》、《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我园在农村,有美丽的村庄、农田等相伴,园内活动场地适中、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适合开展各类活动和游戏。

二、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展实施的意义

(一)、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与实施,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若让孩子们机械反复地练习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往往不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游戏内容生动有趣,形式也很活泼轻松,足可以让孩子们拥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如:用一块小瓦片让幼儿玩《跳房子》的游戏,不仅发展了幼儿跳的能力,而且巩固了他们对数的概念。在游戏中,幼儿情绪轻松愉快,不仅完成了锻炼的要求,而且还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达到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也为幼儿提高运动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与实施,有助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幼儿民间游戏中,一般都要若干名幼儿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如游戏《金锁银锁》、《炒黄豆》等。通过与同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在游戏《推磨磨》中,幼儿要自己准备豆子、洗豆子、泡豆子以及小石磨等工具,在磨豆子、加工豆浆的过程中,幼儿以游戏的方式,经历了一个小小的生活劳动片断,感受着劳动者的工作和价值,体验着分工合作的乐趣。

(三)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与实施,有助于幼儿提高积极情感和良好性格的发展。

民间游戏常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在游戏

中获胜时,他们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失败时,他们就要承受失败和挫折,然后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就能够学会自我控制,增强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民间游戏的娱乐性,还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自由,在舒适的环境下,情绪放松,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地想象,因此,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性格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四)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园的管理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勤俭办园”。由于民间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材料也简单,如几颗木珠子或废旧的钮扣串起来就可以玩跳格格游戏;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还有利于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纲要》中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许多环节,但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很好的解决:一是活动内容需要动静交替。二是环节过度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有运动量较大的《猫捉老鼠》、也有比较安静的《拍大麦》等,可供教师选择。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使幼儿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发展。另外还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联系。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时,可以向家长征集民间游戏,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三、幼儿园应有效地组织民间游戏,使其成为适合幼儿的活动

1、为幼儿营造和创设有利的民间游戏环境

(1)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外在环境。外在环境是民间游戏活动开展必要的引发和支持条件,主要包括游戏的时间、场地、玩具材料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在游戏活动的时间方面,要在保证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规定的游戏时间的同时,灵活的根据每一位幼儿在游戏中所选择的材料、玩伴和游戏的形式,对游戏的时间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在游戏场地方面,各个班可以根据活动室的大小做到一室多用。教师可以发动幼儿利用建构材料自己动手动脑,搭建简单的小矮墙、小栅栏等。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只需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各种游戏就可以按安静与喧闹的程度在各个区域中进行。如果在室外,那就可以在平整的操场上面画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圆圈”“格子”等,以方便幼儿在离园时自由自主地玩上几次“跳圈”“跳海”等游戏。

游戏材料方面则应该做到保持一定的新颖度和一定的连续性。首先要发动教师自制游戏中所需要的玩具,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并组织幼儿参观展示区,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引导并并参与到幼儿制作民间游戏玩具的过程中,并给幼儿相应的指导。最后,教师和幼儿要一起收集大量的废旧材料和一些半成品,鼓励和激发幼儿自由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制造出新的玩具。

(2)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如果说外在环境是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静态的,那么心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动态的了。心理环境是以幼儿的情绪情感和动机为中介的,它对幼儿的学习、认知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成为幼儿情绪上的安全基地,使得幼儿能够充满自信、大胆积极地去探索身边陌生的世界。教师还应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贴心的关怀,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教师只需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当的引导。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是幼儿的引导者。

(3)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首先,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编游戏,明确游戏的规则,并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同时注意调节

游戏的难易程度和活动量的大小,以符合幼儿个体水平特点。其次,在改编、运用幼儿民间游戏时,对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应加强安全检查,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抬轿子”这个民间游戏,原本是两个小朋友相对,俩人双手相互交叉,让另一个小朋友坐上去,然后由这两个小朋友架着坐上去的小朋友走。由于此游戏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幼儿会摔下来),所以要做一些调整,如自制一顶轿子,让幼儿坐在里面,另两名幼儿就可以抬着了。这样既保证了幼儿的游戏效果,又保证了安全。

2、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开展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可以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为民间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美术游戏、童谣说唱等四大类,并在各区域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

如在益智区投放“七巧板”“找东西南北”和各种民间游戏棋“考状

元”“过大梁”等,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幼儿在玩“七巧板”游戏时,在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不同的组合方式,能拼成单一图案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提供一些别的材料或者提供一些带有情景的图书。这一方面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且还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学探索区可以投放“绕饶转”“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幼儿在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如抽陀螺时,为什么用鞭子一抽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越转呢?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旋涡形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

在美工区可以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十字绣等材料。美工民间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可鼓励幼儿大胆实践和积极创新。如幼儿在泥塑游戏中,当幼儿把他自制的作品高高举起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的给予肯定并建议他们开展一次泥塑展,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由幼儿自己决定。这样一来,不仅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的提高,而且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增强。

在音乐表演区可以放些绸扇、小乐器、表演头饰、服装、音乐等,幼儿就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听着音乐、载歌载舞,感受着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体验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美,从而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并陶冶幼儿的情操。

在体育区可以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使得幼儿在快乐中、游戏中增强体质。

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些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以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总之,民间游戏在各活动区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扩展幼儿游戏空间,更为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结合找到了适合可行的道路。

不少民间游戏还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们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发掘它传承它、保护它不但体现着现代人类对于自己祖先的尊重,也更体现着对于我们自己历史的善待。我觉得不管是农村幼儿园还是市级省级幼儿园,我们都应该充分的运用民间游戏,为了孩子,为了以后,我们一定会把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做的更好,民间游戏一定会生生不息,越来越普及。


相关内容

  •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1
  •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 ...

  • 农村幼儿园游戏doc
  • 让农村幼儿园更具"农味" --利用农村资源,丰富幼儿游戏活动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 ...

  •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
  •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古溪幼儿园 何素芳 [内容摘要] 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幼儿整体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足以看出 ...

  • 2016年关于幼儿园学前教育考察报告
  • 2016年关于幼儿园学前教育考察报告 12月5日,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由成教办邹小平主任.李军涛副主任带领彬县8所幼儿园园长赴三原县考察三原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 根据三原县成教办张主任的介绍,近年来,三原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的目标,大力 ...

  • 我的游戏我做主
  • 我的游戏我做主 ----乡土游戏的开发和利用 常州市钟楼区新闸中心幼儿园/苏美娟 <幼儿园课程指导>指出"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一个有意图而可灵活调整的开放的系统."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儿的求知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活动应该围绕幼儿周围的世界展开,这样有利于使 ...

  • 创造条件丰富农村幼儿的游戏活动
  • <纲要>要求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图书和可操作材料,并能给幼儿提供多种感官.多种方式与事物不断互动的条件,为他们创造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农村幼儿园由于受经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各类游戏活动材料尚很欠缺,但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只要教师充分把握,发挥这个广阔天地的环境和优势,因地制宜 ...

  • 琴瑟和鸣巧夺天工
  • 琴瑟和鸣 巧夺天工 ____<品德与生活>与<民间体育>的融合案例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小学低年级(1-2年级)的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 ...

  • 农村幼儿园建设策略
  • 农村幼儿园建设策略 作者:马文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4期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早就为我们建立起了"广义教材"的概念和观念,我们该从"课本才是教材"的狭隘观念中走出来,我们需要从社会文化活动中寻找丰富且适宜的教育内容.城市幼儿 ...

  • 2011年幼儿园园本培训计划
  • 一、培训项目名称 《基于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 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经过三年在总园带动园本培训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在活动教材的运用、活动组织、随机教育、班级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民间游戏在我园的开展,经过我们老师不断的学习、探讨,让我们在民间游戏的运用上把握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