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

论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

摘要: 善于描写女性是孙犁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孙犁笔下的女性既有纯情的少女,又有青年媳妇,有正面人物、中间人物,也有反面人物,甚至有另类人物,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以其自身的独特个性,展示了她们的美,令人们常读常新。同时在女性塑造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赋予女性一定的时代意义。这种独特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与作者的女性崇拜思想、个性气质和情感经历及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孙犁 小说 女性形象 独特个性

前言: 孙犁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斗争的,他的战争生活小说,几乎全部远离战争中心,而津津乐道于战争状态下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善于从急剧变化的时代风云中再现农民群众的美好心灵,尤其是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这些自然清新、秀美隽永的作品,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深深扎根在读者心里。他的创作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分析

孙犁“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他笔下解放了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活泼可爱、多姿多彩。

孙犁曾长期在根据地斗争生活,对那些可爱可敬的青年妇女有着深深的了解,他说:“我在农村遇到的那些妇女,她们并没有多少学问,但她们都能直觉地认识到斗争的实质,她们总是那么奋发、乐观、勇敢,特别是那些青年妇女,为了解放斗争,情愿献出自己最心爱的人:丈夫、情人、儿子,献出她们全部的爱,她们不光有民族解放的要求,再共产党的领导下,还有她们本身的要求,从封建压迫里得到自由和解放,紧接着又打蒋介石,土地改革,经济上也要得到民主,因此精神才那么焕发。”

正是基于这种了解和对她们的高尚情操、美好心灵的敬佩,作者才能够把满腔的热情和炽热的爱倾注于笔端,为我们塑造出栩栩如生,纷然多姿的玉女群像。这些妇女,个个像明澈的淀水,又像妩媚的荷花。在斗争和劳动中,和男子一样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敌人和困难面前,亦无反顾,从不退缩。她们乐观、向上、热情的生活给残酷的战争生活添上了光辉的一笔,也为现代文学史贡献了崭新的女性形象。如《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勤劳能干,通情达理;《嘱咐》中的水生嫂,刚强乐观,性格柔中有刚;《光荣》中的秀梅,爱憎分明,大胆泼辣;此外《浇园》中的香菊,《芦花荡》里的大菱、二菱、《麦收》中的二梅、《钟》里的尼姑慧秀、《丈夫》中的媳妇,以及《藏》中的浅花······这些女性神采各异,在恶劣的环境下,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坚毅的品质,乐观的精神,开朗的性格。作者从她们的身上挖掘出了时代的精神的美,看到了“美的极致”。

文学是人学,塑造各种各样鲜活的人物形象是其主要内容。纵观孙犁的小说,他笔下的女性大概有三类:正面型的女性人物、中间型的女性人物、反动落后型的女性人物。下面将着重论述这一部分。

1.1 正面人物分析

孙犁说:“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1]”。 “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去回忆它。”作者正是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了冀中平原战争年代中抗日军民许许多多的“美的极致”,才以饱满的热情,生花的妙笔描写了众多“美的极致”的人物。她们有的“手脚麻利,干净利落”,如《藏》中的浅花:媳妇叫浅花,这个女人,好说好笑,说起话来,像车轴上新抹了油,转的快叫的又好听。这个女人,嘴快脚快手快,织织纺纺全能行,地理活赛过一个好长工。她纺线,纺车像疯了似的转;她织布挺拍乱响,梭飞的像流星;她做饭,切菜刀案板一齐响。走起路来,两只手甩起,像扫过平原的一股小旋风。

婆婆有时说她一句:“你消停着点。”她是担心她把纺车轮坏,把机子碰坏,把案板切坏,走路栽倒。可是这都是多操心,她只是快,却什么也损坏不了。

透过这段优美的文字,我们显然看到了“一个手脚麻利、心直口快、大胆泼辣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就站立起来了,可谓‘如闻其

[2]声,如见其人’”。

还有《荷花淀》里识大局、顾大体、勇敢乐观的水生嫂,以及以水生嫂为首的一群妇女。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千斤的单担子”就要落在了她的肩上,但她并没有反对丈夫上前线,一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让我们看到了她是如此的支持、理解丈夫,临别时还对丈夫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作者以细腻的笔法,精妙独到的动作描写,以个性的语言把一个深明大义,识大局的妇女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孙犁说:“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3]”。正是因为在抗日战争的环境里,才能够使得作者把女性这种丰富的情感与高尚的情操展现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山地回忆》里的妞儿,《光荣》里的秀梅,《浇园》里的香菊,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里的春儿,《吴召儿》里的吴召儿,《瓜的故事》里的马金霞,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里的九儿等等。这些众多的正面女性,在战争年代里生活,在作者的笔下,个个都是那样的坚贞美丽,活泼可爱,作者赋予她们纯洁的心灵,质朴的情怀。她们入则能操持家务,出则能奋勇杀敌,在她们的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时期纯真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1.2 中间人物分析

这类女性人物较为复杂丰富,她们自身虽然有缺点,甚至是严重的缺点,但也有可爱、可取之处。她们因有独特的性格,往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村歌》中的双眉,她聪明美丽,热情泼辣,倔强好胜“她们一天卸一个半布,我一天卸三个”,好“强迫命令”,“她瞧不起不如她的人,她说话刻薄”,她好打扮的天性很惹县妇救会王同志的讨厌,说她“很坏”,“是个流氓”,连互助组都不让她参加。在区长的劝说下,才允许双眉成立起由落后的分子组成的互助组,还被王同志讽刺为“模范组”。脱离群众,自傲自大,领袖欲等这样的缺点在她身上存在。在党的教育下,双眉不断进步,经过她的努力,把村里最差的互助组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模范组”,同时战胜了周围保守落后分子的偏见,不断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最后成了村里的妇女大队长。她鼓励男友兴儿参军打仗,当兴儿从部队跑回家

后,她说:“好好的你跑回来干什么!”“你为什么跑回来?你不怕丢人,你怕死!”她先是气他,后来又给兴儿做思想工作,使兴儿又重返部队。她很有艺术天赋,村里成立了剧团,她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如文中众人所说的那样:“双眉就是行,能文能武。”“就是男人,有多少比得上!”进步中的她,一方面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另一方面她还能正视自己,对自己很自信,“我觉得我在工作上,比起你们里面一些人并不弱!”“就凭这次复查,我觉得就够入党条件。”令我们惊叹的是,“她敢于向旧传统、旧习惯挑战,是一名新时代的闯将[4]”。三更半夜帮“牲口车辆保管郭老改”为牲口接生,作为大家闺秀的她,在当时的社会,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了我们。

至于《铁木前传》里的小满儿,她是作者所塑造的女性人物里内心最复杂的一个人物。她热情美丽,心灵手巧,机敏能干而又有才,她的美丽是这样的:“走动起来,真像招展的花枝,满城关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她,大家公认她是这一带地方的人尖儿。”文中也这样描述:“不管多么复杂的花布,多么新鲜的鞋样,她从来一看就会,织做起来又快又好。她的聪明,像春天的薄水,薄薄的窗纸,一指点就透。高兴的时候,她到菜园里生产,浇起园来,可以和最壮实的小伙子竞赛,一个早晨把井水浇干。她可以担八十斤的豆角儿走出十里去上市。”正因为这一点,她的举止言行都会引起小小村庄里人们的注意,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子的注意。

她也很会说笑,“说笑起来,嘴上像撩上油儿似的。”当干部们要改造她,在这种场合,被派去和她谈话的女同志,总是被她热情的招待和青春热情的面孔所感动,有些喜欢起她来,因此,“在批评上,那口气就自然软和起多了。”她们被软化了。同时她也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容忍,在无辜受到别人辱骂,恶语相向的时候,甚至不愿意让自己的姐姐为她出气,而是把姐姐手里的棍子给拦住了。就是这样一个少女,她却放纵自己,在生活上放荡无羁。刚去姐姐家甚是安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多几天,就不安静起来,抽空就往外跑,惹的一些卖胭脂水粉的小贩也往她姐门口跑。以占碾子借磨为借口往街上跑,引得村里一场动乱,青年人内心激动狂想,意乱神迷。在一些事上表现的很不积极,“如果村里有什么运动,连续开会,她会几天几夜不露面儿。有时,她也到民校晃晃。她总是坐在灯光不亮的地方,在讲课刚开始,人们安静不下来的时候,她装作安静的听讲。当人们渐渐入神的时候,她就偷偷溜出来了。”她喜欢晚上出来活动,四处飘荡,胆子还比较大。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回到家里。其实,在她晃荡的时候,偶尔也“很难过,一个人掩着脸,啼哭起来。在这一时刻,她了解自己,可怜自己,也痛恨自己。过去的路,是走错了吧?她开始回味着人们对她的批评和劝告。”此时此刻的小满儿,头脑是清醒的,思想是纯洁的。心底里她也“希望有一种力量,能把她引纳到人生的正规上来。”实际上,“谁都相信,如果是种植在适当的土壤里,她可以结下丰盛的果实。”但她又“明白自己的身世:她是没有亲人的,她是要自己走路的。”事物总是矛盾的,小满儿在矛盾的边缘徘徊着,潜伏着。一方面她渴望婚姻自由,希冀真正的知心人出现,在与六儿的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她就认真地说:“你和我交情不在吃穿上面!”另一方面,她又不自尊自强,缺乏进取心,自甘堕落,只想在享乐与懒散中过舒心的日子,在感官的享乐中得过且过。“她的青春是无限的”,但是却无所顾忌地抛掷自己的青春年华,最后令人惋惜地走上了歧路,“在危险的悬崖上回荡着。”

作者以极富诗性的语言描绘了小满儿这样的形象,“不仅体现出作家对于女性更为复杂的思想观念以及独特的女性观,更蕴含着作

[5]家对于生命独特的感受与深刻的体悟”。

像双眉、小满儿这类人物,在孙犁的笔下,已“冲破了某些理论的框框,也突破了作家自己以往小说中的女孩清新单纯的性格构

成,成为他的人物谱系中别具一格的角色。这些人物由于各自生活环境的独特,都不同程度的带有某种缺陷、不足,但她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美’的资质,动人的魅力。作为女性,她们的性格与行为,十分鲜活真实而丰富,能够给农村生活带来更丰富的色彩和生气。面对这些鲜明而性格复杂的人物,仅仅从批判视角统统嗤之以鼻,显然是太简单了”。在作品中,孙犁以辩证的眼光,既给予她们赞美、关注、同情,同时又加以批评、惋惜。“作家透过这个人物曲折的人生道路,呼唤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以更宽阔的胸襟去尊重人的个性,并且改良和发展这种个性[6]” 。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中的人是复杂的,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孙犁在反映生活时,是不能不把这种复杂性写出来的。当同期作家笔下人物多为单一时,孙犁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生活的复杂性”。

1.3 反面人物分析

从孙犁小说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作者着意刻画、赞美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塑造的人物大都是妇女,她们表现了“美好的极致。”“孙犁正是执着地追求着生活的‘美的极致’,不愿意让社会的丑恶现象进入自己的作品。因此,在他的作品里,同样表现抗日战争,他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而着意表现战争中的民族正气;他不着重表现农民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努力表现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与美好心灵的闪光”。但美好、善良的东西不是本身就体现出来的,是经过衬托、对比才显现出来的。红花的鲜艳,是有绿叶的衬托,美好的东西,是有丑恶的东西来陪衬得到的。很显然,除了正面女性人物、中间女性人物在作者的小说里出现,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堕落反动的女性人物出现,尽管她们的比例、篇幅占得少,但这些人物却有着独特的个性,在作者的作品里有着特殊的位置,如《光荣》里的原生媳妇小五,丈夫参军后,经常和婆婆吵架,一回娘家就不回来,收麦也不来,即便回来了,家务什么都不干,和摆手掌柜一样,竞找气生,变得明目张胆。好往街上跑,人家在纺线,她却在一边闲磕牙,还竟说落后话,埋怨是村里的秀梅把她丈夫挑着去当兵的,和人家在村里嚷嚷,在村里的财主—尹大恋的挑拨离间之下,她一回到婆家就闹,闹着离婚,说是丈夫在外,她在家待着没有个头,无奈之下公婆只能叫她离婚走人。

作者在小五这个人物身上花的笔墨并不多,寥寥几笔就把她描绘的极其丑陋,从外到内都透着一股恶的气质:“这个媳妇并不胖,可是就在她高兴的时候,她的眼皮和脸上的肉也是松鬈的搭拉。”

《钟》里的尼姑慧秀的师父,是作者笔下反面人物里比较典型的一个女性。文中这样描述:“这是个很泼辣狠毒的人。她活着的时候,孩子们不能到庙里去玩,偷偷进去了,她会拿拐杖把你赶出去,还骂到街上来。”慧秀怀孕了,肚子大了,看到了她就痛骂,并到药店里买了一服药逼着慧秀吃掉,“你不吃就得给我死!”说着满脸横肉的师父,举起拐杖,就敲在那肚子上去。并压低声音骂:“你不吃药,我就用乱棒给你砸下来。你不吃我灌死你。”孩子生下来,趁慧秀昏迷的时候,“师父狠狠地骂着,从地上捡起孩子来,不管死活,隔着墙就丢到苇地里去了。”活活一小生命,她心不跳眼不眨就扔了,作为一个女人,她如此狠心。“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她在丈士面前那么修福行善,嘴里却有这么一大堆尖酸刻薄的语言。难怪人们叫她‘坏烂舌头’的师父。”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的俗儿这个人物也塑造的比较成功。“她水性杨花,道德堕落。在抗日工作的开始,她沽名钓誉进了妇女工作队,待到露出她的‘庐山真面目’时,她就直接与汉奸串通一气,对春儿进行造谣诽谤,想方设法破坏村里的抗日工作,后来发

展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她以日本和汉奸为后台,竞带领武装特务决堤生灾,最终被抓获而受到了严惩[7]”。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为封建社会的残渣、余孽,她再典型不过了。作者把她塑造的简直太逼真了,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充满了恨意。

除了以上人物,还有中篇小说《村歌》里的县妇救会王同志、小黄梨,《懒马的故事》中的“懒马”,《女保管》中的陈春玉等等,这些人物都是坏人,但她们血肉充盈和栩栩如生的行为,性格千差万别,给人毫无雷同之感,让很多读者非常注视。

不管是哪类性的女性人物,作者都精心塑造,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读后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这些动人心脾,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曾经激励和教育了一代满怀革命乐观主义、向往光明、争取自由的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一样会鼓舞人们工作热情,对净化人们的心灵,有着很高的艺术魅力。

2.孙犁对女性情有独钟的原因分析

孙犁为什么要在小说中塑造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其原因各有千秋,下面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原因。

2.1 女性崇拜思想是他善写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犁是一个女性意识非常强的作家,故在他的笔下出现了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姜世安、王兆胜指出“孙犁笔下的女性,已不只是一种装饰和附属,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呈现出来。这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旨趣是密不可分的[8]”。孙犁也曾这样说过:“有人曾经发问,为什么对妇女这么有兴趣?我想,新文学之所以多表现妇女,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来,妇女的苦难更深重;在今天,她们的新生解放,也更值得欢喜表扬和拥护;而一切斗争,一切生活里都有她们参加的缘故[9]”。正是因为孙犁的女性气质,使他对中国传统中的女性描写极为敏感,很善于从文学传统中汲取营养。受《红楼梦》的极大影响,孙犁很早就喜欢《红楼梦》,非常赞成贾宝玉的话,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孙犁也曾在《谈铁凝的〈哦,香雪〉》中说:20多年里,我确实相信曹雪芹的话,女孩子们的心中埋藏着原始的多种美德!在他看来,女人是“沉静的磁河和透明的玻璃河。她们在柔软的草地上流过,娇羞地不露一点儿声色,她们用身体温暖着身边的五谷,用乳汁保证了田园的丰收[10]”。

由此可见,他的气质中有着明显的女性的一面,最为重要的是对女性的崇拜,称得上是女性崇拜者。在《老胡的故事》里,孙犁是这样赞美女性的,“在老胡的心里,那个热爱劳动的小梅和热爱战斗的妹妹的形象,她们的颜色,是浓艳的花也不能比,月也不能比;无比的壮大,山也不能比,水也不能比。”冯健男指出孙犁“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聪明、美丽、多情、勇敢的特色[11]”。这是非常正确的艺术评价。孙犁自己也曾说过女性的伟大,“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

[12]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

2.2 孙犁的性格偏向和自身的情感经历是其选择女性作为描写对象的又一原因

孙犁自幼体弱多病,性格内向文静,优柔寡断。这样的性格特征,使他对童年接触过的女孩子,都留下了较为亲切、清晰的印象,

有了同女性靠拢的趋同性交往的兴趣和经历。有善于刺绣和画桃花、爱看《红楼梦》的干姐,有性格温柔、爱说爱笑、和他很合得来的远房妹妹及和他一起挖野菜的盼儿。此外,中学时期结识的女生王淑,对他影响也很深,常在课余与孙犁交谈,并与孙犁写信长谈,她的主动、大胆、多情浪漫及厚意深情的目光,孙犁直到晚年也忘不了。这群少女的天真活泼、美丽善良、主动大胆、多情浪漫为孙犁后来小说创作中青年女性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延安时期,孙犁为学唱京剧,认识了一位曾经名师传授的女同志,并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最终还是没有好的结果。抗战期间,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给他的感情带来了很大的空缺,使他对家庭生活的渴望极为强烈。于是当孙犁把女性作为描写对象时,很容易就把自己心中的意象,投射到她们身上,使她们散发着诗情韵味。

60年代,孙犁因病到青岛疗养时,在疗养院与一位当护理员的蓬莱女子有过婚外恋情,还引起了老伴的怀疑,经他多次解释,此事方才了结。后来转到太湖疗养,他的心还是不能平静下来,“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老伴就离开了人世,孙犁的心更是感到孤独寂寞,又给这位蓬莱女子写过信,但没有收到回信。

70年代初,孙犁在朋友的关心和搭桥下,与江西的一位女性通信交往,他在停笔近20年后,竟因此而重新拿起了笔。他每天一封,或一天两封,或两天一封,在通信的过程中,他又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活。正是因为有女性的语言,才给了他写作的第二次生命,正是因为他的女性人格倾向及与女性的一系列交往,才使他在作为创作主体的审美体验中产生了对女性的崇拜,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一种内趋力,逐渐促使了他的创作欲望,使他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将女性作为首选对象,并将自己的美好情感投注到她们身上。譬如小说《红棉袄》中,孙犁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他对女性的内心感受与情感体验:她身上只留下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我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的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幼年自己病倒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这不仅表现出男性对于女性柔情的极度渴望与呼唤,更揭示了作家对于女性身上所蕴含的‘母性’的依恋与崇拜。与他的性格特征更是密不可分,他内心深处需要的是女性般的温柔,充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和需要。

有了以上这样的人生经历,作家才觉得女性“更值得欢喜、表扬和拥护”。也难怪作家“常以崇拜的心情”去写她们了。

2.3 从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来寻找其善写女性的动因

孙犁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追求,他一直再捕捉善良美好的东西,他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最了解的人物,并赋予全部感情,纤丽的笔触和真诚的感情构成了孙犁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真善美的极致。

孙犁的小说,反映抗日战争,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着力开拓的是普通人们特别时妇女们高贵纯美的人情的闪光。他通过描写农民特别是妇女在民族解放中的高尚思想,优美情操和闪光心灵来表现战争中真善美的极致,将战中年代的风云变幻,凝聚再人物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之中。

比如《嘱咐》这篇小说,主人公水生经过8年抗战,趁战斗间隙,回家探望亲人,见到日夜思念的妻子,一夜相会,水生嫂送丈夫归队,依依的分别,殷殷的嘱咐,表现了她的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的高尚情操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她爱丈夫,更爱和平,她宁愿忍受情感的痛苦与牺牲,并且以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鼓励丈夫:“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来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这些普通的话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妇女说出来,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环境下,显得如此高尚而响亮。这个嘱咐,反映了民众兑党的解放事业必胜的信心,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个嘱咐,不只是水生嫂对水生的嘱咐,而是全体冀中人民对于子弟兵的嘱咐,这些嘱咐充分体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的崇高思想品德,体现了他们对亲人的期待和斗争胜利的信心。

又如《光荣》中的秀梅,不愿看到抗日军人的家属受到煎熬,再原生媳妇不愿守空房而离开婆家后,主动但其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为此把自己的婚事都耽误了。秀梅在庆功大会上讲的那段话,把“光荣”的含义句句讲到点子上,闪烁着群众智慧的光芒。作者通过秀梅这一形象,热情歌颂了解放区歌名妇女的动人事迹。她们作出的巨大牺牲,让人们最为感动,在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那种牺牲的伟大与宝贵。

孙犁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优美抒情的笔调,为我们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崭新的妇女形象,她们以自己的音容笑貌,斗争和生活反映着他她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美丽多姿的妇女就象是一支清新的山歌,再中国现代文学画廊里久久回荡。

3.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

孙犁笔下成功的形象,大多是以青年女性,尤其是那些先进的、可爱的青年女性,多她们的描写多姿多彩,充满了人情美、人性美、形式美。作为一个文学家,爱美似乎也是孙犁的天性,对异性的美,格外关注,观察得更为仔细和深刻,达到了心驰神往,他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都献给了那些青年女性。从而使他在女性的塑造上有着奇特的地方。

3.1他笔下的女性集青春美、人性美与自然美于一身

一方面,孙犁注意写女性的外表美,在他的笔下,有许多貌美如花的女性,她们是那样的美丽动人。《蒿儿梁》中的妇救会主任,“她不过二十五岁,披着一件男人的深黑面的黑羊皮袄,紫色的圆顶帽子装饰着珠花。她嘻嘻地笑着跑到南屋里来。她的相貌,和这一带那些好看的女人一样,白胖胖的脸,鲜红的嘴唇和白牙齿”。

另一方面,孙犁更加注意女性的心灵美,即人性美。她们勤劳、善良、对爱情又忠贞不渝。《光荣》里的秀梅和原生,从小青梅竹马,秀梅支持原生参军打仗,为了爱情,等了原生十年,待到原生归来,她在庆功会上是这样说的“战士们从村里出去,除去他们的爹娘,有些人把他们忘记了,以为他们是办自己的事去了,也不管他们哪天回来。不该这样,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他们,帮助他们的家,他们是为我们每个人打仗。有的人说光荣不能当饭吃,要是没有光荣,谁也不要光荣,也就没有了饭吃;有的人却把光荣看得比生命还要紧,我们这才有了饭吃。”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此普通的她,说出如此打动人心的话,让众多读者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洋溢着浓浓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还有《吴召儿》中的吴召儿,在乱石山上跳跃着前进,勇敢地截击敌人,“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火花,落在她身后”。那种青春的热情,炙热纯洁的心,是多么令人高兴,优美尽在不言之中。

3.2 强调女性解放又带有浓郁的传统男权中心文化意味

乐观、健康、热情、识大体、顾大局是孙犁笔下女性的性格特征,她们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他高度赞扬具有解放精神的新女性,她们勤劳勇敢、富于个性、敢于冲破一切束缚,从而大胆地追求美好幸福的人生,这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孱弱、封闭、保守不可比拟的。《走出以后》的王振中,不甘饱受封建包办婚姻之苦,走出了家庭,进入了抗属中学附设的卫生训练班。最后摆脱婆家的无理纠缠,解除了婚姻。她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寻求自己的美好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藏”》中的浅花,动作麻利,干活快,显然也打破了传统女性那种温柔贤淑的旧女性局限。

孙犁崇尚女性,倡导女性解放,体现了他女性意识的现代性,但他潜意识里又有对于女性的规范和与要求。在小说《出走以后》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女性的认识和态度:“我的习惯,不喜欢女人那一种张狂,她却以张狂为能事,也是她的习惯。说话哼哼唧唧、不撇嘴就跺脚。我最不爱看她走路的样子”。充分说明孙犁女性意识中的保留,他仍然站在男权社会的立场上,固守着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以中国传统的“三从四德”,也即“妇容,妇德,妇工,妇言”为基础,又为女性设置了一套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钟》里的慧秀就是在他的道德范围内的一个例子。

3.3具有传统的伦理观和道德观

细细品味孙犁的小说,他刻画的女性都是纯真而又纯洁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她们被美化了,传神化了。她们固守着自己的坚贞美德。《风云初记》里的秋分,十几年守身如玉,在无望中依然等候丈夫的归来。《嘱咐》里的水生嫂,她对丈夫说,“八年过去了,时间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这是传统的封建贞操观念在孙犁观念中的一种投影,看看《荷花淀》中的妻子与丈夫的对话:“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说白了,这正是作家潜意识里固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在表现她们的时候,保留了一些东西。孙犁自己说:“我们要提倡为人生进步、幸福、健康、美好的文学艺术,要批判那些末流的海淫海盗败坏人伦道德的黄色文学。”他要把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因此,他看到“美的极致”写了一些东西,看到“邪恶的极致”,他不愿意去写。虽然,他笔下的女性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仍有一定的局限。作家如此强烈的贞操观念,从中可以发现,孙犁笔下的女性有单纯纯洁之美,但在一定意义上,束缚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性的解放上仍局限在传统的道德中无以自拔。

4.女性形象赋予的时代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妇女的传统。孙犁可以说是发展了现代文学史上表现妇女灵魂美的传统。他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孙犁生活在一个历史动荡,充满了战争火药味的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孙犁“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他以‘女性母题’反映抗日战争,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着重表现战争中民族和人民的浩然正气—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13]”。女性第一次在孙犁的笔下得到了解放,结束了历代历国女性的悲剧命运,同时“展示了她们向各个领域进军中的飒爽英姿”。她们首次在世界文学之中确立了重要地位。

孙犁以自己独特的个性,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表现了女性的美,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他赞扬妇女解放,而妇女解放是社会解

放的的天然尺度,妇女精神面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变化。《丈夫》中的媳妇在抗战中逐渐提高了认识,把一颗埋怨丈夫、想念丈夫的心扩大到了去恨日本鬼子,明白了只有把鬼子赶走才有团圆的日子。她们的进步,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是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在战争的洗礼中的觉醒,为以后新时代的到来作了铺垫。

结论

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大师,他以自己的天赋和勤奋,用自己的神来之笔,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地刻画了多姿多彩、真实动人的女性形象,为辉煌的文学殿堂增添了光彩。与其他同时代描写女性的作家相比,可谓独树一帜,他所描写的女性非常成功,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透过女性形象来观照作家孙犁的小说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作家的独特气质,以及形成这种独特气质的原因,进而体会作者塑造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女性形象所赋予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01]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A].孙犁文集:第4卷[C].天津:百花文艺出社,1982:392,393.

[02]任动.论孙犁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3).

[03]孙犁.关于荷花淀的写作[M].孙犁文集:第4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612.

[04]孙丽玲.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追求[A].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5).

[05]李少恒.“抗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孙犁的女性观[A].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9(1).

[0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98.

[07]论孙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08]姜世安,王兆胜.女性意识与孙犁的文学创作[A].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09]孙犁.新文学和新中国妇女[A].孙犁文集:第4卷[A].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10]孙犁.文学与生活的路[N].文艺报, 1980-03-27.

[11]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上)—白洋淀纪事[J].河北文学,1962(1).

[12]孙犁.孙犁文集·自序[C].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13]王桂荣.孙犁小说的女性母题与民族文化本体的重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论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

摘要: 善于描写女性是孙犁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孙犁笔下的女性既有纯情的少女,又有青年媳妇,有正面人物、中间人物,也有反面人物,甚至有另类人物,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以其自身的独特个性,展示了她们的美,令人们常读常新。同时在女性塑造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赋予女性一定的时代意义。这种独特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与作者的女性崇拜思想、个性气质和情感经历及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孙犁 小说 女性形象 独特个性

前言: 孙犁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斗争的,他的战争生活小说,几乎全部远离战争中心,而津津乐道于战争状态下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善于从急剧变化的时代风云中再现农民群众的美好心灵,尤其是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这些自然清新、秀美隽永的作品,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深深扎根在读者心里。他的创作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分析

孙犁“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他笔下解放了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活泼可爱、多姿多彩。

孙犁曾长期在根据地斗争生活,对那些可爱可敬的青年妇女有着深深的了解,他说:“我在农村遇到的那些妇女,她们并没有多少学问,但她们都能直觉地认识到斗争的实质,她们总是那么奋发、乐观、勇敢,特别是那些青年妇女,为了解放斗争,情愿献出自己最心爱的人:丈夫、情人、儿子,献出她们全部的爱,她们不光有民族解放的要求,再共产党的领导下,还有她们本身的要求,从封建压迫里得到自由和解放,紧接着又打蒋介石,土地改革,经济上也要得到民主,因此精神才那么焕发。”

正是基于这种了解和对她们的高尚情操、美好心灵的敬佩,作者才能够把满腔的热情和炽热的爱倾注于笔端,为我们塑造出栩栩如生,纷然多姿的玉女群像。这些妇女,个个像明澈的淀水,又像妩媚的荷花。在斗争和劳动中,和男子一样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敌人和困难面前,亦无反顾,从不退缩。她们乐观、向上、热情的生活给残酷的战争生活添上了光辉的一笔,也为现代文学史贡献了崭新的女性形象。如《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勤劳能干,通情达理;《嘱咐》中的水生嫂,刚强乐观,性格柔中有刚;《光荣》中的秀梅,爱憎分明,大胆泼辣;此外《浇园》中的香菊,《芦花荡》里的大菱、二菱、《麦收》中的二梅、《钟》里的尼姑慧秀、《丈夫》中的媳妇,以及《藏》中的浅花······这些女性神采各异,在恶劣的环境下,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坚毅的品质,乐观的精神,开朗的性格。作者从她们的身上挖掘出了时代的精神的美,看到了“美的极致”。

文学是人学,塑造各种各样鲜活的人物形象是其主要内容。纵观孙犁的小说,他笔下的女性大概有三类:正面型的女性人物、中间型的女性人物、反动落后型的女性人物。下面将着重论述这一部分。

1.1 正面人物分析

孙犁说:“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1]”。 “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去回忆它。”作者正是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了冀中平原战争年代中抗日军民许许多多的“美的极致”,才以饱满的热情,生花的妙笔描写了众多“美的极致”的人物。她们有的“手脚麻利,干净利落”,如《藏》中的浅花:媳妇叫浅花,这个女人,好说好笑,说起话来,像车轴上新抹了油,转的快叫的又好听。这个女人,嘴快脚快手快,织织纺纺全能行,地理活赛过一个好长工。她纺线,纺车像疯了似的转;她织布挺拍乱响,梭飞的像流星;她做饭,切菜刀案板一齐响。走起路来,两只手甩起,像扫过平原的一股小旋风。

婆婆有时说她一句:“你消停着点。”她是担心她把纺车轮坏,把机子碰坏,把案板切坏,走路栽倒。可是这都是多操心,她只是快,却什么也损坏不了。

透过这段优美的文字,我们显然看到了“一个手脚麻利、心直口快、大胆泼辣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就站立起来了,可谓‘如闻其

[2]声,如见其人’”。

还有《荷花淀》里识大局、顾大体、勇敢乐观的水生嫂,以及以水生嫂为首的一群妇女。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千斤的单担子”就要落在了她的肩上,但她并没有反对丈夫上前线,一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让我们看到了她是如此的支持、理解丈夫,临别时还对丈夫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作者以细腻的笔法,精妙独到的动作描写,以个性的语言把一个深明大义,识大局的妇女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孙犁说:“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3]”。正是因为在抗日战争的环境里,才能够使得作者把女性这种丰富的情感与高尚的情操展现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山地回忆》里的妞儿,《光荣》里的秀梅,《浇园》里的香菊,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里的春儿,《吴召儿》里的吴召儿,《瓜的故事》里的马金霞,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里的九儿等等。这些众多的正面女性,在战争年代里生活,在作者的笔下,个个都是那样的坚贞美丽,活泼可爱,作者赋予她们纯洁的心灵,质朴的情怀。她们入则能操持家务,出则能奋勇杀敌,在她们的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时期纯真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1.2 中间人物分析

这类女性人物较为复杂丰富,她们自身虽然有缺点,甚至是严重的缺点,但也有可爱、可取之处。她们因有独特的性格,往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村歌》中的双眉,她聪明美丽,热情泼辣,倔强好胜“她们一天卸一个半布,我一天卸三个”,好“强迫命令”,“她瞧不起不如她的人,她说话刻薄”,她好打扮的天性很惹县妇救会王同志的讨厌,说她“很坏”,“是个流氓”,连互助组都不让她参加。在区长的劝说下,才允许双眉成立起由落后的分子组成的互助组,还被王同志讽刺为“模范组”。脱离群众,自傲自大,领袖欲等这样的缺点在她身上存在。在党的教育下,双眉不断进步,经过她的努力,把村里最差的互助组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模范组”,同时战胜了周围保守落后分子的偏见,不断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最后成了村里的妇女大队长。她鼓励男友兴儿参军打仗,当兴儿从部队跑回家

后,她说:“好好的你跑回来干什么!”“你为什么跑回来?你不怕丢人,你怕死!”她先是气他,后来又给兴儿做思想工作,使兴儿又重返部队。她很有艺术天赋,村里成立了剧团,她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如文中众人所说的那样:“双眉就是行,能文能武。”“就是男人,有多少比得上!”进步中的她,一方面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另一方面她还能正视自己,对自己很自信,“我觉得我在工作上,比起你们里面一些人并不弱!”“就凭这次复查,我觉得就够入党条件。”令我们惊叹的是,“她敢于向旧传统、旧习惯挑战,是一名新时代的闯将[4]”。三更半夜帮“牲口车辆保管郭老改”为牲口接生,作为大家闺秀的她,在当时的社会,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了我们。

至于《铁木前传》里的小满儿,她是作者所塑造的女性人物里内心最复杂的一个人物。她热情美丽,心灵手巧,机敏能干而又有才,她的美丽是这样的:“走动起来,真像招展的花枝,满城关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她,大家公认她是这一带地方的人尖儿。”文中也这样描述:“不管多么复杂的花布,多么新鲜的鞋样,她从来一看就会,织做起来又快又好。她的聪明,像春天的薄水,薄薄的窗纸,一指点就透。高兴的时候,她到菜园里生产,浇起园来,可以和最壮实的小伙子竞赛,一个早晨把井水浇干。她可以担八十斤的豆角儿走出十里去上市。”正因为这一点,她的举止言行都会引起小小村庄里人们的注意,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子的注意。

她也很会说笑,“说笑起来,嘴上像撩上油儿似的。”当干部们要改造她,在这种场合,被派去和她谈话的女同志,总是被她热情的招待和青春热情的面孔所感动,有些喜欢起她来,因此,“在批评上,那口气就自然软和起多了。”她们被软化了。同时她也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容忍,在无辜受到别人辱骂,恶语相向的时候,甚至不愿意让自己的姐姐为她出气,而是把姐姐手里的棍子给拦住了。就是这样一个少女,她却放纵自己,在生活上放荡无羁。刚去姐姐家甚是安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多几天,就不安静起来,抽空就往外跑,惹的一些卖胭脂水粉的小贩也往她姐门口跑。以占碾子借磨为借口往街上跑,引得村里一场动乱,青年人内心激动狂想,意乱神迷。在一些事上表现的很不积极,“如果村里有什么运动,连续开会,她会几天几夜不露面儿。有时,她也到民校晃晃。她总是坐在灯光不亮的地方,在讲课刚开始,人们安静不下来的时候,她装作安静的听讲。当人们渐渐入神的时候,她就偷偷溜出来了。”她喜欢晚上出来活动,四处飘荡,胆子还比较大。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回到家里。其实,在她晃荡的时候,偶尔也“很难过,一个人掩着脸,啼哭起来。在这一时刻,她了解自己,可怜自己,也痛恨自己。过去的路,是走错了吧?她开始回味着人们对她的批评和劝告。”此时此刻的小满儿,头脑是清醒的,思想是纯洁的。心底里她也“希望有一种力量,能把她引纳到人生的正规上来。”实际上,“谁都相信,如果是种植在适当的土壤里,她可以结下丰盛的果实。”但她又“明白自己的身世:她是没有亲人的,她是要自己走路的。”事物总是矛盾的,小满儿在矛盾的边缘徘徊着,潜伏着。一方面她渴望婚姻自由,希冀真正的知心人出现,在与六儿的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她就认真地说:“你和我交情不在吃穿上面!”另一方面,她又不自尊自强,缺乏进取心,自甘堕落,只想在享乐与懒散中过舒心的日子,在感官的享乐中得过且过。“她的青春是无限的”,但是却无所顾忌地抛掷自己的青春年华,最后令人惋惜地走上了歧路,“在危险的悬崖上回荡着。”

作者以极富诗性的语言描绘了小满儿这样的形象,“不仅体现出作家对于女性更为复杂的思想观念以及独特的女性观,更蕴含着作

[5]家对于生命独特的感受与深刻的体悟”。

像双眉、小满儿这类人物,在孙犁的笔下,已“冲破了某些理论的框框,也突破了作家自己以往小说中的女孩清新单纯的性格构

成,成为他的人物谱系中别具一格的角色。这些人物由于各自生活环境的独特,都不同程度的带有某种缺陷、不足,但她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美’的资质,动人的魅力。作为女性,她们的性格与行为,十分鲜活真实而丰富,能够给农村生活带来更丰富的色彩和生气。面对这些鲜明而性格复杂的人物,仅仅从批判视角统统嗤之以鼻,显然是太简单了”。在作品中,孙犁以辩证的眼光,既给予她们赞美、关注、同情,同时又加以批评、惋惜。“作家透过这个人物曲折的人生道路,呼唤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以更宽阔的胸襟去尊重人的个性,并且改良和发展这种个性[6]” 。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中的人是复杂的,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孙犁在反映生活时,是不能不把这种复杂性写出来的。当同期作家笔下人物多为单一时,孙犁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生活的复杂性”。

1.3 反面人物分析

从孙犁小说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作者着意刻画、赞美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塑造的人物大都是妇女,她们表现了“美好的极致。”“孙犁正是执着地追求着生活的‘美的极致’,不愿意让社会的丑恶现象进入自己的作品。因此,在他的作品里,同样表现抗日战争,他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而着意表现战争中的民族正气;他不着重表现农民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努力表现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与美好心灵的闪光”。但美好、善良的东西不是本身就体现出来的,是经过衬托、对比才显现出来的。红花的鲜艳,是有绿叶的衬托,美好的东西,是有丑恶的东西来陪衬得到的。很显然,除了正面女性人物、中间女性人物在作者的小说里出现,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堕落反动的女性人物出现,尽管她们的比例、篇幅占得少,但这些人物却有着独特的个性,在作者的作品里有着特殊的位置,如《光荣》里的原生媳妇小五,丈夫参军后,经常和婆婆吵架,一回娘家就不回来,收麦也不来,即便回来了,家务什么都不干,和摆手掌柜一样,竞找气生,变得明目张胆。好往街上跑,人家在纺线,她却在一边闲磕牙,还竟说落后话,埋怨是村里的秀梅把她丈夫挑着去当兵的,和人家在村里嚷嚷,在村里的财主—尹大恋的挑拨离间之下,她一回到婆家就闹,闹着离婚,说是丈夫在外,她在家待着没有个头,无奈之下公婆只能叫她离婚走人。

作者在小五这个人物身上花的笔墨并不多,寥寥几笔就把她描绘的极其丑陋,从外到内都透着一股恶的气质:“这个媳妇并不胖,可是就在她高兴的时候,她的眼皮和脸上的肉也是松鬈的搭拉。”

《钟》里的尼姑慧秀的师父,是作者笔下反面人物里比较典型的一个女性。文中这样描述:“这是个很泼辣狠毒的人。她活着的时候,孩子们不能到庙里去玩,偷偷进去了,她会拿拐杖把你赶出去,还骂到街上来。”慧秀怀孕了,肚子大了,看到了她就痛骂,并到药店里买了一服药逼着慧秀吃掉,“你不吃就得给我死!”说着满脸横肉的师父,举起拐杖,就敲在那肚子上去。并压低声音骂:“你不吃药,我就用乱棒给你砸下来。你不吃我灌死你。”孩子生下来,趁慧秀昏迷的时候,“师父狠狠地骂着,从地上捡起孩子来,不管死活,隔着墙就丢到苇地里去了。”活活一小生命,她心不跳眼不眨就扔了,作为一个女人,她如此狠心。“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她在丈士面前那么修福行善,嘴里却有这么一大堆尖酸刻薄的语言。难怪人们叫她‘坏烂舌头’的师父。”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的俗儿这个人物也塑造的比较成功。“她水性杨花,道德堕落。在抗日工作的开始,她沽名钓誉进了妇女工作队,待到露出她的‘庐山真面目’时,她就直接与汉奸串通一气,对春儿进行造谣诽谤,想方设法破坏村里的抗日工作,后来发

展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她以日本和汉奸为后台,竞带领武装特务决堤生灾,最终被抓获而受到了严惩[7]”。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为封建社会的残渣、余孽,她再典型不过了。作者把她塑造的简直太逼真了,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充满了恨意。

除了以上人物,还有中篇小说《村歌》里的县妇救会王同志、小黄梨,《懒马的故事》中的“懒马”,《女保管》中的陈春玉等等,这些人物都是坏人,但她们血肉充盈和栩栩如生的行为,性格千差万别,给人毫无雷同之感,让很多读者非常注视。

不管是哪类性的女性人物,作者都精心塑造,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读后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这些动人心脾,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曾经激励和教育了一代满怀革命乐观主义、向往光明、争取自由的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一样会鼓舞人们工作热情,对净化人们的心灵,有着很高的艺术魅力。

2.孙犁对女性情有独钟的原因分析

孙犁为什么要在小说中塑造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其原因各有千秋,下面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原因。

2.1 女性崇拜思想是他善写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犁是一个女性意识非常强的作家,故在他的笔下出现了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姜世安、王兆胜指出“孙犁笔下的女性,已不只是一种装饰和附属,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呈现出来。这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旨趣是密不可分的[8]”。孙犁也曾这样说过:“有人曾经发问,为什么对妇女这么有兴趣?我想,新文学之所以多表现妇女,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来,妇女的苦难更深重;在今天,她们的新生解放,也更值得欢喜表扬和拥护;而一切斗争,一切生活里都有她们参加的缘故[9]”。正是因为孙犁的女性气质,使他对中国传统中的女性描写极为敏感,很善于从文学传统中汲取营养。受《红楼梦》的极大影响,孙犁很早就喜欢《红楼梦》,非常赞成贾宝玉的话,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孙犁也曾在《谈铁凝的〈哦,香雪〉》中说:20多年里,我确实相信曹雪芹的话,女孩子们的心中埋藏着原始的多种美德!在他看来,女人是“沉静的磁河和透明的玻璃河。她们在柔软的草地上流过,娇羞地不露一点儿声色,她们用身体温暖着身边的五谷,用乳汁保证了田园的丰收[10]”。

由此可见,他的气质中有着明显的女性的一面,最为重要的是对女性的崇拜,称得上是女性崇拜者。在《老胡的故事》里,孙犁是这样赞美女性的,“在老胡的心里,那个热爱劳动的小梅和热爱战斗的妹妹的形象,她们的颜色,是浓艳的花也不能比,月也不能比;无比的壮大,山也不能比,水也不能比。”冯健男指出孙犁“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聪明、美丽、多情、勇敢的特色[11]”。这是非常正确的艺术评价。孙犁自己也曾说过女性的伟大,“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

[12]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

2.2 孙犁的性格偏向和自身的情感经历是其选择女性作为描写对象的又一原因

孙犁自幼体弱多病,性格内向文静,优柔寡断。这样的性格特征,使他对童年接触过的女孩子,都留下了较为亲切、清晰的印象,

有了同女性靠拢的趋同性交往的兴趣和经历。有善于刺绣和画桃花、爱看《红楼梦》的干姐,有性格温柔、爱说爱笑、和他很合得来的远房妹妹及和他一起挖野菜的盼儿。此外,中学时期结识的女生王淑,对他影响也很深,常在课余与孙犁交谈,并与孙犁写信长谈,她的主动、大胆、多情浪漫及厚意深情的目光,孙犁直到晚年也忘不了。这群少女的天真活泼、美丽善良、主动大胆、多情浪漫为孙犁后来小说创作中青年女性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延安时期,孙犁为学唱京剧,认识了一位曾经名师传授的女同志,并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最终还是没有好的结果。抗战期间,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给他的感情带来了很大的空缺,使他对家庭生活的渴望极为强烈。于是当孙犁把女性作为描写对象时,很容易就把自己心中的意象,投射到她们身上,使她们散发着诗情韵味。

60年代,孙犁因病到青岛疗养时,在疗养院与一位当护理员的蓬莱女子有过婚外恋情,还引起了老伴的怀疑,经他多次解释,此事方才了结。后来转到太湖疗养,他的心还是不能平静下来,“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老伴就离开了人世,孙犁的心更是感到孤独寂寞,又给这位蓬莱女子写过信,但没有收到回信。

70年代初,孙犁在朋友的关心和搭桥下,与江西的一位女性通信交往,他在停笔近20年后,竟因此而重新拿起了笔。他每天一封,或一天两封,或两天一封,在通信的过程中,他又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活。正是因为有女性的语言,才给了他写作的第二次生命,正是因为他的女性人格倾向及与女性的一系列交往,才使他在作为创作主体的审美体验中产生了对女性的崇拜,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一种内趋力,逐渐促使了他的创作欲望,使他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将女性作为首选对象,并将自己的美好情感投注到她们身上。譬如小说《红棉袄》中,孙犁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他对女性的内心感受与情感体验:她身上只留下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我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的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幼年自己病倒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这不仅表现出男性对于女性柔情的极度渴望与呼唤,更揭示了作家对于女性身上所蕴含的‘母性’的依恋与崇拜。与他的性格特征更是密不可分,他内心深处需要的是女性般的温柔,充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和需要。

有了以上这样的人生经历,作家才觉得女性“更值得欢喜、表扬和拥护”。也难怪作家“常以崇拜的心情”去写她们了。

2.3 从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来寻找其善写女性的动因

孙犁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追求,他一直再捕捉善良美好的东西,他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最了解的人物,并赋予全部感情,纤丽的笔触和真诚的感情构成了孙犁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真善美的极致。

孙犁的小说,反映抗日战争,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着力开拓的是普通人们特别时妇女们高贵纯美的人情的闪光。他通过描写农民特别是妇女在民族解放中的高尚思想,优美情操和闪光心灵来表现战争中真善美的极致,将战中年代的风云变幻,凝聚再人物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之中。

比如《嘱咐》这篇小说,主人公水生经过8年抗战,趁战斗间隙,回家探望亲人,见到日夜思念的妻子,一夜相会,水生嫂送丈夫归队,依依的分别,殷殷的嘱咐,表现了她的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的高尚情操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她爱丈夫,更爱和平,她宁愿忍受情感的痛苦与牺牲,并且以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鼓励丈夫:“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来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这些普通的话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妇女说出来,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环境下,显得如此高尚而响亮。这个嘱咐,反映了民众兑党的解放事业必胜的信心,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个嘱咐,不只是水生嫂对水生的嘱咐,而是全体冀中人民对于子弟兵的嘱咐,这些嘱咐充分体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的崇高思想品德,体现了他们对亲人的期待和斗争胜利的信心。

又如《光荣》中的秀梅,不愿看到抗日军人的家属受到煎熬,再原生媳妇不愿守空房而离开婆家后,主动但其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为此把自己的婚事都耽误了。秀梅在庆功大会上讲的那段话,把“光荣”的含义句句讲到点子上,闪烁着群众智慧的光芒。作者通过秀梅这一形象,热情歌颂了解放区歌名妇女的动人事迹。她们作出的巨大牺牲,让人们最为感动,在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那种牺牲的伟大与宝贵。

孙犁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优美抒情的笔调,为我们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崭新的妇女形象,她们以自己的音容笑貌,斗争和生活反映着他她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美丽多姿的妇女就象是一支清新的山歌,再中国现代文学画廊里久久回荡。

3.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

孙犁笔下成功的形象,大多是以青年女性,尤其是那些先进的、可爱的青年女性,多她们的描写多姿多彩,充满了人情美、人性美、形式美。作为一个文学家,爱美似乎也是孙犁的天性,对异性的美,格外关注,观察得更为仔细和深刻,达到了心驰神往,他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都献给了那些青年女性。从而使他在女性的塑造上有着奇特的地方。

3.1他笔下的女性集青春美、人性美与自然美于一身

一方面,孙犁注意写女性的外表美,在他的笔下,有许多貌美如花的女性,她们是那样的美丽动人。《蒿儿梁》中的妇救会主任,“她不过二十五岁,披着一件男人的深黑面的黑羊皮袄,紫色的圆顶帽子装饰着珠花。她嘻嘻地笑着跑到南屋里来。她的相貌,和这一带那些好看的女人一样,白胖胖的脸,鲜红的嘴唇和白牙齿”。

另一方面,孙犁更加注意女性的心灵美,即人性美。她们勤劳、善良、对爱情又忠贞不渝。《光荣》里的秀梅和原生,从小青梅竹马,秀梅支持原生参军打仗,为了爱情,等了原生十年,待到原生归来,她在庆功会上是这样说的“战士们从村里出去,除去他们的爹娘,有些人把他们忘记了,以为他们是办自己的事去了,也不管他们哪天回来。不该这样,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他们,帮助他们的家,他们是为我们每个人打仗。有的人说光荣不能当饭吃,要是没有光荣,谁也不要光荣,也就没有了饭吃;有的人却把光荣看得比生命还要紧,我们这才有了饭吃。”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此普通的她,说出如此打动人心的话,让众多读者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洋溢着浓浓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还有《吴召儿》中的吴召儿,在乱石山上跳跃着前进,勇敢地截击敌人,“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火花,落在她身后”。那种青春的热情,炙热纯洁的心,是多么令人高兴,优美尽在不言之中。

3.2 强调女性解放又带有浓郁的传统男权中心文化意味

乐观、健康、热情、识大体、顾大局是孙犁笔下女性的性格特征,她们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他高度赞扬具有解放精神的新女性,她们勤劳勇敢、富于个性、敢于冲破一切束缚,从而大胆地追求美好幸福的人生,这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孱弱、封闭、保守不可比拟的。《走出以后》的王振中,不甘饱受封建包办婚姻之苦,走出了家庭,进入了抗属中学附设的卫生训练班。最后摆脱婆家的无理纠缠,解除了婚姻。她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寻求自己的美好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藏”》中的浅花,动作麻利,干活快,显然也打破了传统女性那种温柔贤淑的旧女性局限。

孙犁崇尚女性,倡导女性解放,体现了他女性意识的现代性,但他潜意识里又有对于女性的规范和与要求。在小说《出走以后》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女性的认识和态度:“我的习惯,不喜欢女人那一种张狂,她却以张狂为能事,也是她的习惯。说话哼哼唧唧、不撇嘴就跺脚。我最不爱看她走路的样子”。充分说明孙犁女性意识中的保留,他仍然站在男权社会的立场上,固守着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以中国传统的“三从四德”,也即“妇容,妇德,妇工,妇言”为基础,又为女性设置了一套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钟》里的慧秀就是在他的道德范围内的一个例子。

3.3具有传统的伦理观和道德观

细细品味孙犁的小说,他刻画的女性都是纯真而又纯洁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她们被美化了,传神化了。她们固守着自己的坚贞美德。《风云初记》里的秋分,十几年守身如玉,在无望中依然等候丈夫的归来。《嘱咐》里的水生嫂,她对丈夫说,“八年过去了,时间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这是传统的封建贞操观念在孙犁观念中的一种投影,看看《荷花淀》中的妻子与丈夫的对话:“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说白了,这正是作家潜意识里固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在表现她们的时候,保留了一些东西。孙犁自己说:“我们要提倡为人生进步、幸福、健康、美好的文学艺术,要批判那些末流的海淫海盗败坏人伦道德的黄色文学。”他要把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因此,他看到“美的极致”写了一些东西,看到“邪恶的极致”,他不愿意去写。虽然,他笔下的女性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仍有一定的局限。作家如此强烈的贞操观念,从中可以发现,孙犁笔下的女性有单纯纯洁之美,但在一定意义上,束缚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性的解放上仍局限在传统的道德中无以自拔。

4.女性形象赋予的时代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妇女的传统。孙犁可以说是发展了现代文学史上表现妇女灵魂美的传统。他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孙犁生活在一个历史动荡,充满了战争火药味的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孙犁“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他以‘女性母题’反映抗日战争,不着重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着重表现战争中民族和人民的浩然正气—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13]”。女性第一次在孙犁的笔下得到了解放,结束了历代历国女性的悲剧命运,同时“展示了她们向各个领域进军中的飒爽英姿”。她们首次在世界文学之中确立了重要地位。

孙犁以自己独特的个性,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表现了女性的美,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他赞扬妇女解放,而妇女解放是社会解

放的的天然尺度,妇女精神面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变化。《丈夫》中的媳妇在抗战中逐渐提高了认识,把一颗埋怨丈夫、想念丈夫的心扩大到了去恨日本鬼子,明白了只有把鬼子赶走才有团圆的日子。她们的进步,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是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在战争的洗礼中的觉醒,为以后新时代的到来作了铺垫。

结论

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大师,他以自己的天赋和勤奋,用自己的神来之笔,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地刻画了多姿多彩、真实动人的女性形象,为辉煌的文学殿堂增添了光彩。与其他同时代描写女性的作家相比,可谓独树一帜,他所描写的女性非常成功,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透过女性形象来观照作家孙犁的小说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作家的独特气质,以及形成这种独特气质的原因,进而体会作者塑造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女性形象所赋予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01]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A].孙犁文集:第4卷[C].天津:百花文艺出社,1982:392,393.

[02]任动.论孙犁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3).

[03]孙犁.关于荷花淀的写作[M].孙犁文集:第4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612.

[04]孙丽玲.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追求[A].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5).

[05]李少恒.“抗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孙犁的女性观[A].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9(1).

[0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98.

[07]论孙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08]姜世安,王兆胜.女性意识与孙犁的文学创作[A].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09]孙犁.新文学和新中国妇女[A].孙犁文集:第4卷[A].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10]孙犁.文学与生活的路[N].文艺报, 1980-03-27.

[11]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上)—白洋淀纪事[J].河北文学,1962(1).

[12]孙犁.孙犁文集·自序[C].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13]王桂荣.孙犁小说的女性母题与民族文化本体的重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相关内容

  • 孙犁[风云初记]的认识
  • 以<风云初记>为例,谈谈对孙犁小说的认识 <风云初记>是孙犁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尽管当时主流话语对创作进行了种种规范,但小说仍用优美的诗化语言以及充满作家主体性的叙事方法描述了冀北农村特有的伦理美学和当地人民奋起抗战的时代史诗.下面我就两大方面谈谈对孙犁这篇小说的认识. 一.诗 ...

  • 从诗经农耕文化中看女子价值的丧失
  • 从<诗经>.农耕诗中看女性自我价值的丧失 李跃敏 (广西工学院艺术系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西周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从繁荣走向没落的阶段,这一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低落,这种低落可以从<诗经>中大量的弃妇诗透视一二.文章试从<诗经>中有关劳动生产的诗歌入手 ...

  • 荷花淀教案
  • <荷花淀>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2.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 2.通过具体的语言体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导语设计 阅读小说时,最吸引 ...

  • [荷花淀]说课稿
  • <荷花淀>说课稿 周村实验中学 钟国光 一.说教材,说学情: <荷花淀>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它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复杂的社会矛盾,高一学生阅读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文中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笔致,把白洋淀人民保卫家乡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 ...

  • 浅析孙犁的中篇小说
  • 浅析孙犁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论文 关键词:孙犁 主流话语 个人体验 生命体验 落后人物 先进人物 论文摘要:<铁木前传>是孙犁解读发生在 中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农村 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它似乎表现出对当时 论文关键词:孙犁 主流话语 个人体验 生命体验 落后人物 先进 ...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docxlqq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平时作业1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 ...

  •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看------毕业论文选题
  • 汉语言文学专业 的学生一定要看------毕业论文选题 文学编 一. 文学史篇 1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 2 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 3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 4 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 5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 6 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 7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 ...

  • 麦收(孙犁)阅读答案
  • 麦 收孙 犁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候.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树阴里.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手里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还夹着清脆的说笑声.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 ...

  • 中国现代小说脉络
  • 中国现代小说脉络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这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作家们在批判旧的封建文学的同时,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学,以全新的小说观念和艺术思维方式,创造出充满"五四"时代精神的作品. 鲁迅:以高度成熟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给中国现代小说奠基的重任,开创了中国现代代小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