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主要会议内容及其意义

中共主要会议内容及其意义、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①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中共主要会议内容及其意义、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①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相关内容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 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制定 出版前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题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抗美援朝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 统购统销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 <中苏 ...

  • 自考上海中国近代史
  •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P1 2,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P2 3,封建社会结构核心是P2 4,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5,为什么说清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它的尽头?P3 6,是世界历史上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P4 7,资本主 ...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 (下册)电子书
  • 目录 导论 思想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强本固基的伟大战略性工程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 1.政治实践.理论创新和思想理论教育的统一 2.思想理论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3.思想理论教育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思想理论教育的革命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统一 二 新 ...

  •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考试大纲
  •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招聘初中历史教师考试大纲>是为选拔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而编写的.本考试大纲主要为教师命题和考生备考提供依据.既可作为招聘特岗教师的指导用书,同时也可作为一般初中招聘历史教师的指导用书. 二.考试范围 本大纲以 ...

  •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
  • 动). 30.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直接斗争目标)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1.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成立的.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3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2.(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4.10)真题及答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 单选 1.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

  • 中国近现代史下框架
  • 第一章 第一节 国共十年对峙 国民政府前期统治(阅读课) 一.知识框架 新旧军阀对立 国民党派系斗争 国民政府 经过二次北伐 评价:形式上统一了全国(①②③④) :以党治国:实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是 颁布"训政纲领" 蒋介石的独裁专制. : 蒋氏巩固独裁统治 建立特务组织: 目的 ...

  • 2012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小抄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笔记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单选](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多选](2)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