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

摘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针对这方面搜集与调查了相关方面的内容,并针对此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幼儿教师 幼儿家长 幼儿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据心理学家分析,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在生活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压力。据权威的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600万人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每年有超过20万人自杀,仅2003年一年从南京长江大桥上跳江的就达83人。而更令人担心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的改变,竞争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逐年增加的趋势。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另据某地区对当地5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9.7%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4%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9%的幼儿忧虑、紧张。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也已引起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代表的高度重视。“幼儿时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关注和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试图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效渗透进行论述。

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经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曾做出如下论断: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在生命的头六年里,儿童具有下意识的感受吸收能力,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在这里“健康”一词不单单指生理正常无病痛,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心理健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他们往往比较注重幼儿的营养和身体健康,但由于本身的工作压力或者自身就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家长虽然可能注意到自己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却由于在这方面没有受过比较专业的教育不能及时的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缓解和纠正。因此,教师有必要就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这里所说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将理论和日常教育的经验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从小建立一个健康的心态,茁壮成长。从社会职业的角度讲,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

说到健康的心理,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活泼开朗,积极参与活动;②愿意与同伴交往,富有同情心;③做事自信,勇敢而有坚持性;④诚实正直,有错肯改。实践证明,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请看下面两个实录镜头。

镜头之一: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晨间活动。一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跑到“建筑角”准备拿积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积木全倒翻在地上。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光会调皮捣蛋,真讨厌!快把积木捡起来!”这个孩子呆呆地望着老师,等老师视线转移时,他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

镜头之二:一个小女孩走出活动室,恰好一个小男孩往里跑,小男孩把小女孩撞倒在地上,小女孩忍不住大哭起来。老师忙跑过来,对小女孩说:“哎呀,他不小心撞到你了。”接着老师转向小男孩问:“怎么办呢?”小男孩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时小女孩想哭又忍住了。老师对小女孩说:“脸被泪水弄脏了,来,老师用手帕替你擦擦。”老师帮小女孩擦干净脸,整理好衣服后,说:“让老师看看,哟!真漂亮。”小女孩笑了。

从以上实录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受到责备惊慌失措,一个得到安慰破涕为笑。可想而知,这两个幼儿接下去的情景:一个处于惊恐状态之中,而另一个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两位教师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进幼儿园。同时,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滋养幼儿健康心理的最好营养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小孩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而至于夭折。”(《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这里所说“营养”,尤其是“心理需要适当的营养”,显然是指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关爱会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信任感,同时也会形成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笔者一直比较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摸索出一定的经验。笔者认为,一个教师可以没有一套成熟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不能缺少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师对教育对象应有的信念,了解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尊重孩子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成人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育幼儿才有可能。幼儿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才能发展到关爱他人的。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教师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

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他们热爱老师,信任老师,与老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教师则又在这种情感中体验到理解、成功与自我人格化的存在,从而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与修养。

道理虽是如此,但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正确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发现当幼儿有不良情绪时,他们一般不愿意正面对他人表露出来,但大多数孩子会以比较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对着洋娃娃倾诉,自言自语或者对着其他一些事物发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老师就在美术课堂上指导孩子们制作“表情卡片”。让他们画出自己在心情高兴、心情沮丧和心情一般时的卡通脸,然后利用这三张代表心情的脸谱图制成三张卡片。在孩子们制作好卡片之后,告诉他们,这三张卡片就代表自己,以后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如果很高兴就在自己的学号下面挂上表情快乐的卡片;如果不高兴,就挂上一张表情沮丧的卡片;心情一般,就把表情一般的卡片挂上。孩子们心纯如水,加之卡片是他们亲手制作的,因此他们就很乐意地用卡片来代表他们自己,间接地表达自己当天的心情。这种在孩子眼中间接的表达方式却可以让教师轻而易举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某个幼儿连续几天都不高兴,就应该追寻其原因并对症下药,尽快解除孩子心中的结。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以关爱幼儿

为出发点,以“表情卡片”为切入点,准确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结合其他的辅助手段,可以很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当中去。

德国现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活动)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教育便无法实现。我们为了扩大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本着“让幼儿快乐每一天”的保教目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增设了“心情播报”和“赞美十分钟”两个活动环节。“心情播报”就是在“表情卡片”的基础上,利用原来的晨间谈话时间,让幼儿“播报”自己的心情,一方面培养幼儿表达情绪的能力,对心情欠佳的幼儿来说,有一个宣泄的机会;另一方面,幼儿由间接表达心情到直接表达心情,使教师及早了解每个幼儿的情绪,以便给予及时的关爱和疏导,让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赞美十分钟”是在幼儿结束幼儿园一日活动前,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启发幼儿互相赞美,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美德,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增强幼儿的荣誉感和自信心,让幼儿快乐地回到父母身边。

三、无形渗透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笔者强调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不是要求教师对孩子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不但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而且如果让教师在无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担任此项工作其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

日活动中去,使其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的有机体之中。要达到渗透的目的,就必须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心理氛围,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笔者的一个朋友A 曾经带过一个叫珠珠的小女孩,本来是一个很懂礼貌很乖巧的孩子,但有一天却脾气很暴躁。早上一个小朋友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她,她不但又哭又闹,而且朝着撞到她的小朋友吐口水。其实,上课前朋友A 就已经发现她的心情是沮丧的,而且已经是连续第三天了。因此,朋友A 并没有马上过去阻止珠珠,对她进行严厉批评,而是让小朋友自己平息了这场风波。A 知道珠珠的反常表现肯定有特殊的原因,因此决定先试探一下,找出其中的根源。在小朋友自由活动的时候,发现珠珠又是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低着头闷闷不乐。朋友A 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他们喜欢被人哄,喜欢有人在乎他们。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来到珠珠的身边,像朋友一样安慰她,不时说一些有趣的话,聊昨天放了什么好看的动画片,而没有直接问她为什么不高兴。不一会儿,就发现珠珠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于是开始旁敲侧击,试探她不高兴的原因。小孩子心里本来就藏不住事情,加之珠珠已经憋在心里不痛快了好几天,在老师的循循引导下,珠珠终于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原来,珠珠的父母在一年前按有关政策规定获得了一个生育指标,珠珠的妈妈在不久后就怀上了孩子。几天前,孩子出生了,珠珠添了一个小弟弟。本来全家都挺高兴的,但珠珠却发现爸爸妈妈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弟弟身上了,对自己不像以前那样疼爱。其实,父母刚刚添子自然会花大部分精力照

顾婴儿,并非故意冷落珠珠。但小孩子比较敏感,错误地认为有了弟弟之后,爸爸妈妈再也不喜欢自己了,于是心里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由于没有被父母及时发现,不断的积压使得欢欢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变得忧虑不安起来。

其实,珠珠的问题是目前大多数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城市家庭的子女几乎都是独生。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们的宠爱,好像周围的人都以他们为中心,总是关注着他们,照顾他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自私、任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不良心理,更谈不上去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在分析了珠珠的“病”因之后,朋友A 迅速做出决定,开展一次“大带小”活动。联系了小班的一个老师,提出了让班里的孩子当一回“小保姆”、“小老师”的想法,小班老师非常赞同。于是,在班里宣布了活动计划。从午餐时间开始,班里的每个孩子到小班照顾一个小朋友,任务有三个:第一,当“小保姆”,照顾小班幼儿吃饭,哄他们睡午觉。第二,当“小老师”,指导一名小班幼儿共同完成一幅图画。第三,进行一个合作性游戏。最后,以在三项活动中的表现评比出前三名,以五角星作为奖品进行奖励。孩子见有新鲜的活动都很兴奋,跃跃欲试。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各显其能。吃午饭时,有的孩子喂小妹妹吃饭,有的孩子和小弟弟比赛吃饭。午睡时间到了,有的孩子给小弟弟唱催眠曲,有的给小妹妹讲故事,当然也有面对比自己更加淘气的弟弟妹妹束手无策的。下午的美术活动,孩子们都认真的当起了“小老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弟弟妹妹合作绘画。绘画

过程中也有一些小花絮,有的孩子将颜料涂得满脸都是,惹得同伴哈哈大笑。在最后一项合作性游戏活动中,朋友A 效仿电视台的“幸运52”节目,给出一些孩子们平常熟悉的东西,让大孩子表述和比划,小孩子猜测。虽然最后,猜对的很少,但活动始终充满着欢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刻意给珠珠物色了一个长得可爱又听话的小弟弟,珠珠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弟弟,小弟弟很听珠珠的话,两人俨然就是一对黄金搭档。活动结束了,评出了表现最好的前三名,珠珠得了第一名。朋友A 毫不吝惜地赞美了获奖者一番,特别表扬了珠珠,让其他小朋友以她为榜样。当然,最后也没有忘记鼓励其他小朋友,肯定了他们今天的优异表现。

短短的一天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孩子们或许还体会不到付出自己的爱心和关怀比得到别人的疼爱更加幸福。但是,我相信在他们的心中已经隐隐播下了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长出健康的果实。珠珠笑了,比以前那个活泼快乐的珠珠笑得更加灿烂。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再也没有因为有了弟弟而不快乐,反而常常主动向大家提起弟弟是多么的可爱,她又是如何逗弟弟开心的。这一刻,我也为朋友A 的成功感到一丝欣慰。

上面的例子,反映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的一个侧面。在此,笔者将研究和实践的心得作一个小结,希望能和同行们一起共同探讨。首先,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即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而这又建立在教师无条件爱孩子的基础上。无论孩子美抑或丑,也无论聪明抑或愚钝,我

们都应该无条件的平等对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其次,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有了前面营造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氛围,我们就可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尽管这种渗透是无形的、自然而然的,但大致上还是分为三类:情感教育,行为教育,“成功”教育。情感教育主要是使幼儿明辩是非善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质。前面介绍的“大带小”活动就是情感教育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行为是心理的表现,行为教育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日常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护环境的习惯。“成功”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让幼儿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快乐,增强其自信心和进取心。 “成功”教育必须符合每个幼儿的实际,适合幼儿的性格和爱好,让其跳一跳才能摘取成功果实的效果更好。在“成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小朋友的赞赏会对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我们在班里开展的“赞美十分钟”活动就是“成功”教育的一种手段。当然,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应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貌似游戏、活动却在无形当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教育者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去关心他。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样在无意之中,孩子就会萌发关心集体、关心父母、关心同伴、乐意分享的优良品质。

另外,对待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教育者要多观察、分析,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补偿教育,尽量采取环境和行为矫正的方法,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自古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必先注意幼年的儿童”。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 儿童心理辅导.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张丽莎.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中国健康教育,2001年

3. 蒋月容,孟庆玲. 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小读者,2005年.

4. 邓萍. 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2007-01-20〕.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

摘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针对这方面搜集与调查了相关方面的内容,并针对此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幼儿教师 幼儿家长 幼儿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据心理学家分析,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在生活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压力。据权威的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600万人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每年有超过20万人自杀,仅2003年一年从南京长江大桥上跳江的就达83人。而更令人担心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的改变,竞争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逐年增加的趋势。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另据某地区对当地5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9.7%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4%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9%的幼儿忧虑、紧张。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也已引起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代表的高度重视。“幼儿时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关注和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试图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效渗透进行论述。

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经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曾做出如下论断: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在生命的头六年里,儿童具有下意识的感受吸收能力,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在这里“健康”一词不单单指生理正常无病痛,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心理健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他们往往比较注重幼儿的营养和身体健康,但由于本身的工作压力或者自身就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家长虽然可能注意到自己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却由于在这方面没有受过比较专业的教育不能及时的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缓解和纠正。因此,教师有必要就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这里所说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将理论和日常教育的经验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从小建立一个健康的心态,茁壮成长。从社会职业的角度讲,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

说到健康的心理,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活泼开朗,积极参与活动;②愿意与同伴交往,富有同情心;③做事自信,勇敢而有坚持性;④诚实正直,有错肯改。实践证明,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请看下面两个实录镜头。

镜头之一: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晨间活动。一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跑到“建筑角”准备拿积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积木全倒翻在地上。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光会调皮捣蛋,真讨厌!快把积木捡起来!”这个孩子呆呆地望着老师,等老师视线转移时,他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

镜头之二:一个小女孩走出活动室,恰好一个小男孩往里跑,小男孩把小女孩撞倒在地上,小女孩忍不住大哭起来。老师忙跑过来,对小女孩说:“哎呀,他不小心撞到你了。”接着老师转向小男孩问:“怎么办呢?”小男孩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时小女孩想哭又忍住了。老师对小女孩说:“脸被泪水弄脏了,来,老师用手帕替你擦擦。”老师帮小女孩擦干净脸,整理好衣服后,说:“让老师看看,哟!真漂亮。”小女孩笑了。

从以上实录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受到责备惊慌失措,一个得到安慰破涕为笑。可想而知,这两个幼儿接下去的情景:一个处于惊恐状态之中,而另一个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两位教师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进幼儿园。同时,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滋养幼儿健康心理的最好营养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小孩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而至于夭折。”(《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这里所说“营养”,尤其是“心理需要适当的营养”,显然是指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关爱会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信任感,同时也会形成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笔者一直比较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摸索出一定的经验。笔者认为,一个教师可以没有一套成熟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不能缺少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师对教育对象应有的信念,了解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尊重孩子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成人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育幼儿才有可能。幼儿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才能发展到关爱他人的。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教师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

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他们热爱老师,信任老师,与老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教师则又在这种情感中体验到理解、成功与自我人格化的存在,从而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与修养。

道理虽是如此,但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正确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发现当幼儿有不良情绪时,他们一般不愿意正面对他人表露出来,但大多数孩子会以比较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对着洋娃娃倾诉,自言自语或者对着其他一些事物发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老师就在美术课堂上指导孩子们制作“表情卡片”。让他们画出自己在心情高兴、心情沮丧和心情一般时的卡通脸,然后利用这三张代表心情的脸谱图制成三张卡片。在孩子们制作好卡片之后,告诉他们,这三张卡片就代表自己,以后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如果很高兴就在自己的学号下面挂上表情快乐的卡片;如果不高兴,就挂上一张表情沮丧的卡片;心情一般,就把表情一般的卡片挂上。孩子们心纯如水,加之卡片是他们亲手制作的,因此他们就很乐意地用卡片来代表他们自己,间接地表达自己当天的心情。这种在孩子眼中间接的表达方式却可以让教师轻而易举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某个幼儿连续几天都不高兴,就应该追寻其原因并对症下药,尽快解除孩子心中的结。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以关爱幼儿

为出发点,以“表情卡片”为切入点,准确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结合其他的辅助手段,可以很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当中去。

德国现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活动)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教育便无法实现。我们为了扩大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本着“让幼儿快乐每一天”的保教目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增设了“心情播报”和“赞美十分钟”两个活动环节。“心情播报”就是在“表情卡片”的基础上,利用原来的晨间谈话时间,让幼儿“播报”自己的心情,一方面培养幼儿表达情绪的能力,对心情欠佳的幼儿来说,有一个宣泄的机会;另一方面,幼儿由间接表达心情到直接表达心情,使教师及早了解每个幼儿的情绪,以便给予及时的关爱和疏导,让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赞美十分钟”是在幼儿结束幼儿园一日活动前,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启发幼儿互相赞美,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美德,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增强幼儿的荣誉感和自信心,让幼儿快乐地回到父母身边。

三、无形渗透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笔者强调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不是要求教师对孩子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不但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而且如果让教师在无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担任此项工作其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

日活动中去,使其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的有机体之中。要达到渗透的目的,就必须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心理氛围,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笔者的一个朋友A 曾经带过一个叫珠珠的小女孩,本来是一个很懂礼貌很乖巧的孩子,但有一天却脾气很暴躁。早上一个小朋友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她,她不但又哭又闹,而且朝着撞到她的小朋友吐口水。其实,上课前朋友A 就已经发现她的心情是沮丧的,而且已经是连续第三天了。因此,朋友A 并没有马上过去阻止珠珠,对她进行严厉批评,而是让小朋友自己平息了这场风波。A 知道珠珠的反常表现肯定有特殊的原因,因此决定先试探一下,找出其中的根源。在小朋友自由活动的时候,发现珠珠又是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低着头闷闷不乐。朋友A 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他们喜欢被人哄,喜欢有人在乎他们。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来到珠珠的身边,像朋友一样安慰她,不时说一些有趣的话,聊昨天放了什么好看的动画片,而没有直接问她为什么不高兴。不一会儿,就发现珠珠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于是开始旁敲侧击,试探她不高兴的原因。小孩子心里本来就藏不住事情,加之珠珠已经憋在心里不痛快了好几天,在老师的循循引导下,珠珠终于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原来,珠珠的父母在一年前按有关政策规定获得了一个生育指标,珠珠的妈妈在不久后就怀上了孩子。几天前,孩子出生了,珠珠添了一个小弟弟。本来全家都挺高兴的,但珠珠却发现爸爸妈妈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弟弟身上了,对自己不像以前那样疼爱。其实,父母刚刚添子自然会花大部分精力照

顾婴儿,并非故意冷落珠珠。但小孩子比较敏感,错误地认为有了弟弟之后,爸爸妈妈再也不喜欢自己了,于是心里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由于没有被父母及时发现,不断的积压使得欢欢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变得忧虑不安起来。

其实,珠珠的问题是目前大多数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城市家庭的子女几乎都是独生。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们的宠爱,好像周围的人都以他们为中心,总是关注着他们,照顾他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自私、任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不良心理,更谈不上去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在分析了珠珠的“病”因之后,朋友A 迅速做出决定,开展一次“大带小”活动。联系了小班的一个老师,提出了让班里的孩子当一回“小保姆”、“小老师”的想法,小班老师非常赞同。于是,在班里宣布了活动计划。从午餐时间开始,班里的每个孩子到小班照顾一个小朋友,任务有三个:第一,当“小保姆”,照顾小班幼儿吃饭,哄他们睡午觉。第二,当“小老师”,指导一名小班幼儿共同完成一幅图画。第三,进行一个合作性游戏。最后,以在三项活动中的表现评比出前三名,以五角星作为奖品进行奖励。孩子见有新鲜的活动都很兴奋,跃跃欲试。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各显其能。吃午饭时,有的孩子喂小妹妹吃饭,有的孩子和小弟弟比赛吃饭。午睡时间到了,有的孩子给小弟弟唱催眠曲,有的给小妹妹讲故事,当然也有面对比自己更加淘气的弟弟妹妹束手无策的。下午的美术活动,孩子们都认真的当起了“小老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弟弟妹妹合作绘画。绘画

过程中也有一些小花絮,有的孩子将颜料涂得满脸都是,惹得同伴哈哈大笑。在最后一项合作性游戏活动中,朋友A 效仿电视台的“幸运52”节目,给出一些孩子们平常熟悉的东西,让大孩子表述和比划,小孩子猜测。虽然最后,猜对的很少,但活动始终充满着欢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刻意给珠珠物色了一个长得可爱又听话的小弟弟,珠珠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弟弟,小弟弟很听珠珠的话,两人俨然就是一对黄金搭档。活动结束了,评出了表现最好的前三名,珠珠得了第一名。朋友A 毫不吝惜地赞美了获奖者一番,特别表扬了珠珠,让其他小朋友以她为榜样。当然,最后也没有忘记鼓励其他小朋友,肯定了他们今天的优异表现。

短短的一天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孩子们或许还体会不到付出自己的爱心和关怀比得到别人的疼爱更加幸福。但是,我相信在他们的心中已经隐隐播下了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长出健康的果实。珠珠笑了,比以前那个活泼快乐的珠珠笑得更加灿烂。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再也没有因为有了弟弟而不快乐,反而常常主动向大家提起弟弟是多么的可爱,她又是如何逗弟弟开心的。这一刻,我也为朋友A 的成功感到一丝欣慰。

上面的例子,反映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的一个侧面。在此,笔者将研究和实践的心得作一个小结,希望能和同行们一起共同探讨。首先,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即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而这又建立在教师无条件爱孩子的基础上。无论孩子美抑或丑,也无论聪明抑或愚钝,我

们都应该无条件的平等对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其次,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有了前面营造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氛围,我们就可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尽管这种渗透是无形的、自然而然的,但大致上还是分为三类:情感教育,行为教育,“成功”教育。情感教育主要是使幼儿明辩是非善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质。前面介绍的“大带小”活动就是情感教育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行为是心理的表现,行为教育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日常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护环境的习惯。“成功”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让幼儿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快乐,增强其自信心和进取心。 “成功”教育必须符合每个幼儿的实际,适合幼儿的性格和爱好,让其跳一跳才能摘取成功果实的效果更好。在“成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小朋友的赞赏会对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我们在班里开展的“赞美十分钟”活动就是“成功”教育的一种手段。当然,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应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貌似游戏、活动却在无形当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教育者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去关心他。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样在无意之中,孩子就会萌发关心集体、关心父母、关心同伴、乐意分享的优良品质。

另外,对待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教育者要多观察、分析,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补偿教育,尽量采取环境和行为矫正的方法,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自古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必先注意幼年的儿童”。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 儿童心理辅导.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张丽莎.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中国健康教育,2001年

3. 蒋月容,孟庆玲. 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小读者,2005年.

4. 邓萍. 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2007-01-20〕.


相关内容

  • "一日生活皆课程"在我园的实践与探索
  • 摘 要:现如今很多幼儿园正在盲目跟风,使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更多的是形式的多样,而往往忽略了幼儿园应是孩子的天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是孩子这一原则.我园在近两年时间,一直在研究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到底如何进行时,我们找到了切入点,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全面做好保教 ...

  • 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理性思考
  • 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理性思考 天津市东丽区钢花幼儿园 付玉英 "教育回归生活"."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近年来最为热切的呼唤.让学前教育回归幼儿生活,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是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带着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再认识的诸多问题 ...

  • 大班德育工作总结
  • 小班部分幼儿刚刚入园,发现周围有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便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大部分幼儿在幼儿园学会了与同伴或陌生人接触,开始建立起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产生了初步的同情心、羞愧心、虚荣心等情感。小班幼儿的情感虽然比婴儿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的说还是很不稳定,依然有易变 ...

  • 科研论文:随机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
  • 科研论文:随机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 科研论文:随机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现当代的学前教育发展的高峰期,幼儿的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幼儿老师的师资水平,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以及教育水平都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对于教育水平的要求的提升是现在每一位教师所要做的最重要 ...

  •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幼儿为本: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 ...

  • 保教工作总结
  • 保教工作总结 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关系着幼儿的发展,关系着幼儿园的发展. 为孩子提供优质的保教服务,培养幼儿全面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根 本任务.我园历来重视保教质量,我园在上学期的工作中得到了 社会的认可,家长的好评,社会声誉越来越好.现将学期保教工 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全面落实保教常规 幼儿园整体的工作 ...

  • 通过主题教研活动,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 作者: 2015年09期 "区角活动"推进策略的实践探索 --郑州市幼儿园"区角活动"教研常态化纪实 刘子涓(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为辅,她们需要与具体物体发生关系才能形成直接经验."区角活动"能激起幼 ...

  • 幼儿园小小班德育工作总结
  • 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要过了一个学期.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凝集 着 我们的汗水,每份工作都值得去总结和反思.本学期我们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 德育工作计划并通过实施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为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奠定良好基础.经过半 年的学习实践,我班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了一定的提 ...

  • 幼儿园班级管理计划
  • 篇一:幼儿园班级管理计划 一.有效地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大班班级管理计划. 1.建立良好的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常规,保证所有活动的正常有效地开展,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方式方法不拘,形式多样,灵活及时) 2.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力求做到一下几点:目标性,计划性,教育性(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