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土壤源系统设计探讨

上海自然博物馆土壤源系统设计探讨

马宏权 李跃沈健李岩松吴忠义 钱必华

1

1

1

2

2

3

(1. 南京丰盛能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12; 2.上海科技馆,上海 200127;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 200092)

摘 要: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以展现自然为主题的科技馆,在建筑自身建设中集成了各种生态节能技术,空调考虑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本文先简要介绍了项目概况、系统设计思路,然后对设计的难点特别

源热平衡问题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运行管理等措施来解决的。 关键词: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热平衡、复合系统

1 工程介绍

能ww源w.世ch界in—ag—b.中ne国t节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处,在建雕塑公园北部,基地面积12000m2,总建筑面积453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700m2,地下建筑面积32600m2。建筑总高度18m,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建筑功能主要为展厅,另有藏品室、办公室等辅助用房。为了采用可再生能源以实现节能减排,展厅和藏品库拟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夏季冷负荷5000KW,冬季热负荷3000KW。

2 系统设计概况

2.1 冷热源

展厅和藏品库等大空间的空调冷热源由土壤源热泵承担,主机选用3台制冷量为

1673KW、制热量为1789KW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冷却方式采用地埋管土壤换热器为主,埋管数量按冬季负荷设计,夏季不足的部分采用常规冷却塔进行补充。 2.2 土壤换热器设计

地下埋管土壤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的核

心内容,其选择的形式是否合理,设计的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地源热泵系统能否满足要求和正常使用。

上海地区属于太湖流域的冲积平原,浅层土以黏土、亚黏土及粉砂为主的软土,属

1

图1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

是土壤热平衡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本文认为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博物馆这类建筑中应用是可行的,土壤

于第四纪沉积层,且土壤潮湿,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充足,土壤源热泵系统换热效果好,是土壤源系统较适合的土壤类型,采用单U型埋管综合性能高于双U埋管。单U埋管夏季单位井深放热60w/m,冬季35w/m。

钻井数量按冬季工况设计,初步设计557口100m的钻井,224口90m的钻井。 为保证土壤散热能力,埋管间距尽量取大,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4.5m×4.5m埋管设计,可满足空调要求。 2.3 末端设计

自动调节送风量,空调器采用带有新排风热交换的功能,最大程度节省能源,并实现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小办公室、会议室等小空间采用直接蒸发式的变频多连机热泵系统。

能ww源w.世ch界in—ag—b.中ne国t节

3设计难点

用以下几个措施: 3.1冷却塔调节 3.2设置监测系统

监测井测地温与监测回水温度。

2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热源和热汇都是扩散半径范围内的土壤,在系统供冷供热期间,

土壤源换热器向周围土壤持续排热或取热,在一年内 由于冬夏冷热负荷大小与运行时间不同,换热器向地下排放热量与取热量并不一致,随着年份的增加,土壤出现了冷热堆积,土壤温度呈明显的升高(减低),造成机组性能衰减甚至停机,这即通常称谓的土壤源热泵热平衡问题[1]。在上海地区,夏季冷负荷明显大于冬季热负荷,制冷运行时间也比采暖时间长,所以系统向地下放热量大于取热量,土壤换热器四周的土壤温度逐年升高,夏季换热器内水的运行温度逐渐上升,从而引起机组制冷性能的衰减。

工程上常见的解决土壤热平衡的措施有:冷却塔调节、提供生活热水、土壤源优化

[2]

分组、增大埋管间距、设置监控测试系统等,本项目中没有生活热水需求,本项目可采

冷却塔作为辅助冷却方式,与地埋管系统同时承担夏季主机冷却功能,即冷却塔承

担夏季系统多余的排热,以实现与冬季系统取热量的平衡。冷却塔具体运行策略见下文。

设置监测点的目的是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使机组能够高效运行。常

见的监测方法有:地温监测井测地温,土壤换热器的能量计量以及回水温度,本项目采用

各展厅均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系统,旋流风口或喷口送风,集中回风。根据室内温度

因为地质较好,钻井难度不大,埋管深度按100m进行设计(地铁下埋管深度90m)。

3.3增大埋管间距与分散布置

可通过分散埋管方式减小土壤不平衡,尽量避免或减少内区埋管,本项目埋管较多,而建筑占地面积小,很难做到分散布置,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可尽量增大埋管间距,最

3.4土壤换热器优化分组

为了增加系统部分负荷的可调节性,降低运行能耗,同时提高土壤的恢复能力,本项目最好将土壤换热器系统设计为6个区域,每三个区域对应一台主机;在部分负荷下,轮换运行使用不同的土壤换热器区域,降低土壤温升的风险。

本项目选择的是三台相同容量主机,可根据回水温度与地温来决定机组开启台数。负荷较小时只使用土壤换热器,土壤换热器满足不了再开启冷却塔,若年累计地温升高超过2℃,优先开启冷却塔。

能ww源wb国节

4 节能减排效果预测

表1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投资对比 土壤源热泵 1100 万 144.64万 4.9年/4.4年

总投资 冷水机组+燃气锅炉880万 189.13万 /

参数

年总耗电量\KWh年燃气耗量\m3 折合标准煤\t CO2排量\t SO2排量\t 氮氧化物\t 冷却水损失\t

地源热泵 1807972.2 0

730.42 1606.93 6.21 5.41 /

冷水机组+燃气锅炉1392796.6 259011.76 876.09 1652.34 4.95 5.04 10080

根据本项目的设计,对其投资及运行效果的预测见下表。

表2 土壤源热泵与常规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对比

风冷热泵 0

936.83 2061.02 7.96 6.93 /

5 结论

(1)博物馆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较好,地下土壤温度适宜,可用于埋管的占地面

积充足,土壤源热泵系统在本项目的应用较为适宜。

(2)上海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本项目中土壤源热泵系统向地下放热量与取热量之比

3

3.5运行策略

风冷热泵 920万 185.51万 /

终确定埋管间距取4.5m。

达到3:1,热不平衡率较大。 建议采用地埋管土壤换热器与冷却塔组合的混合系统,地下埋管按冬季工况设计,夏季不足部分采用冷却塔补充。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控制冷却塔的开启时间来平衡系统向地下排热量与取热量。

较多,但因为本项目地质为土壤,钻井容易,可通过增加埋管深度来解决埋管需求,同时埋管间距尽量增大,以保证土壤散热能力。

(4)在土壤源换热器设计中,可从钻井间距、系统形式、埋管分组等合理设计来解决土壤热平衡问题,在后期运行管理中,通过监测地温和换热器回水温度来控制冷却塔

这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热失衡。

能ww源w.世ch界in—ag—b.中ne国t节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4

(5)本项目因地置宜,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设

计中可通过对土壤换热器优化设计,保证系统长期高效运行,实现真正的节能。

Discussion of Design of Soil Source Ground Heat Pump System in

Shanghai Natural Museum

Ma Hongquan1 li Yue1 Shenjian1 LiYansong2 WuZhongyi2 Qian Bihua3

(1.Nanjing Fengsheng Energy &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Nanjing Jiang Su

210012;2. Shanghai Science & Technology Museum Shanghai 200127;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de Tongji University,200092 )

Abstract: Shanghai Natural Museum has the theme of showing nature .In self-construction it integrates a variety of ecological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es ground-source heat pump.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overview of the project and design of system, then analyzes the design difficult, the key issue is the thermal analysis of soil balance.The application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the museum building is feasible, ground source heat balance can be solved through reasonable design 、standard

Key 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soil heat balance, hybrid system

开启,来平衡系统取放热量。另外博物馆空调是间歇性运行,土壤温度在夜间得到恢复,

(3)博物馆属于大空间建筑,负荷较大,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埋管数量需求相对

上海自然博物馆土壤源系统设计探讨

马宏权 李跃沈健李岩松吴忠义 钱必华

1

1

1

2

2

3

(1. 南京丰盛能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12; 2.上海科技馆,上海 200127;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 200092)

摘 要: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以展现自然为主题的科技馆,在建筑自身建设中集成了各种生态节能技术,空调考虑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本文先简要介绍了项目概况、系统设计思路,然后对设计的难点特别

源热平衡问题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运行管理等措施来解决的。 关键词: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热平衡、复合系统

1 工程介绍

能ww源w.世ch界in—ag—b.中ne国t节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处,在建雕塑公园北部,基地面积12000m2,总建筑面积453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700m2,地下建筑面积32600m2。建筑总高度18m,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建筑功能主要为展厅,另有藏品室、办公室等辅助用房。为了采用可再生能源以实现节能减排,展厅和藏品库拟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夏季冷负荷5000KW,冬季热负荷3000KW。

2 系统设计概况

2.1 冷热源

展厅和藏品库等大空间的空调冷热源由土壤源热泵承担,主机选用3台制冷量为

1673KW、制热量为1789KW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冷却方式采用地埋管土壤换热器为主,埋管数量按冬季负荷设计,夏季不足的部分采用常规冷却塔进行补充。 2.2 土壤换热器设计

地下埋管土壤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的核

心内容,其选择的形式是否合理,设计的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地源热泵系统能否满足要求和正常使用。

上海地区属于太湖流域的冲积平原,浅层土以黏土、亚黏土及粉砂为主的软土,属

1

图1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

是土壤热平衡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本文认为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博物馆这类建筑中应用是可行的,土壤

于第四纪沉积层,且土壤潮湿,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充足,土壤源热泵系统换热效果好,是土壤源系统较适合的土壤类型,采用单U型埋管综合性能高于双U埋管。单U埋管夏季单位井深放热60w/m,冬季35w/m。

钻井数量按冬季工况设计,初步设计557口100m的钻井,224口90m的钻井。 为保证土壤散热能力,埋管间距尽量取大,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4.5m×4.5m埋管设计,可满足空调要求。 2.3 末端设计

自动调节送风量,空调器采用带有新排风热交换的功能,最大程度节省能源,并实现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小办公室、会议室等小空间采用直接蒸发式的变频多连机热泵系统。

能ww源w.世ch界in—ag—b.中ne国t节

3设计难点

用以下几个措施: 3.1冷却塔调节 3.2设置监测系统

监测井测地温与监测回水温度。

2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热源和热汇都是扩散半径范围内的土壤,在系统供冷供热期间,

土壤源换热器向周围土壤持续排热或取热,在一年内 由于冬夏冷热负荷大小与运行时间不同,换热器向地下排放热量与取热量并不一致,随着年份的增加,土壤出现了冷热堆积,土壤温度呈明显的升高(减低),造成机组性能衰减甚至停机,这即通常称谓的土壤源热泵热平衡问题[1]。在上海地区,夏季冷负荷明显大于冬季热负荷,制冷运行时间也比采暖时间长,所以系统向地下放热量大于取热量,土壤换热器四周的土壤温度逐年升高,夏季换热器内水的运行温度逐渐上升,从而引起机组制冷性能的衰减。

工程上常见的解决土壤热平衡的措施有:冷却塔调节、提供生活热水、土壤源优化

[2]

分组、增大埋管间距、设置监控测试系统等,本项目中没有生活热水需求,本项目可采

冷却塔作为辅助冷却方式,与地埋管系统同时承担夏季主机冷却功能,即冷却塔承

担夏季系统多余的排热,以实现与冬季系统取热量的平衡。冷却塔具体运行策略见下文。

设置监测点的目的是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使机组能够高效运行。常

见的监测方法有:地温监测井测地温,土壤换热器的能量计量以及回水温度,本项目采用

各展厅均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系统,旋流风口或喷口送风,集中回风。根据室内温度

因为地质较好,钻井难度不大,埋管深度按100m进行设计(地铁下埋管深度90m)。

3.3增大埋管间距与分散布置

可通过分散埋管方式减小土壤不平衡,尽量避免或减少内区埋管,本项目埋管较多,而建筑占地面积小,很难做到分散布置,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可尽量增大埋管间距,最

3.4土壤换热器优化分组

为了增加系统部分负荷的可调节性,降低运行能耗,同时提高土壤的恢复能力,本项目最好将土壤换热器系统设计为6个区域,每三个区域对应一台主机;在部分负荷下,轮换运行使用不同的土壤换热器区域,降低土壤温升的风险。

本项目选择的是三台相同容量主机,可根据回水温度与地温来决定机组开启台数。负荷较小时只使用土壤换热器,土壤换热器满足不了再开启冷却塔,若年累计地温升高超过2℃,优先开启冷却塔。

能ww源wb国节

4 节能减排效果预测

表1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投资对比 土壤源热泵 1100 万 144.64万 4.9年/4.4年

总投资 冷水机组+燃气锅炉880万 189.13万 /

参数

年总耗电量\KWh年燃气耗量\m3 折合标准煤\t CO2排量\t SO2排量\t 氮氧化物\t 冷却水损失\t

地源热泵 1807972.2 0

730.42 1606.93 6.21 5.41 /

冷水机组+燃气锅炉1392796.6 259011.76 876.09 1652.34 4.95 5.04 10080

根据本项目的设计,对其投资及运行效果的预测见下表。

表2 土壤源热泵与常规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对比

风冷热泵 0

936.83 2061.02 7.96 6.93 /

5 结论

(1)博物馆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较好,地下土壤温度适宜,可用于埋管的占地面

积充足,土壤源热泵系统在本项目的应用较为适宜。

(2)上海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本项目中土壤源热泵系统向地下放热量与取热量之比

3

3.5运行策略

风冷热泵 920万 185.51万 /

终确定埋管间距取4.5m。

达到3:1,热不平衡率较大。 建议采用地埋管土壤换热器与冷却塔组合的混合系统,地下埋管按冬季工况设计,夏季不足部分采用冷却塔补充。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控制冷却塔的开启时间来平衡系统向地下排热量与取热量。

较多,但因为本项目地质为土壤,钻井容易,可通过增加埋管深度来解决埋管需求,同时埋管间距尽量增大,以保证土壤散热能力。

(4)在土壤源换热器设计中,可从钻井间距、系统形式、埋管分组等合理设计来解决土壤热平衡问题,在后期运行管理中,通过监测地温和换热器回水温度来控制冷却塔

这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热失衡。

能ww源w.世ch界in—ag—b.中ne国t节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4

(5)本项目因地置宜,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设

计中可通过对土壤换热器优化设计,保证系统长期高效运行,实现真正的节能。

Discussion of Design of Soil Source Ground Heat Pump System in

Shanghai Natural Museum

Ma Hongquan1 li Yue1 Shenjian1 LiYansong2 WuZhongyi2 Qian Bihua3

(1.Nanjing Fengsheng Energy &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Nanjing Jiang Su

210012;2. Shanghai Science & Technology Museum Shanghai 200127;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de Tongji University,200092 )

Abstract: Shanghai Natural Museum has the theme of showing nature .In self-construction it integrates a variety of ecological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es ground-source heat pump.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overview of the project and design of system, then analyzes the design difficult, the key issue is the thermal analysis of soil balance.The application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the museum building is feasible, ground source heat balance can be solved through reasonable design 、standard

Key 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soil heat balance, hybrid system

开启,来平衡系统取放热量。另外博物馆空调是间歇性运行,土壤温度在夜间得到恢复,

(3)博物馆属于大空间建筑,负荷较大,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埋管数量需求相对


相关内容

  • 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景观策略与方法
  • 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景观策略与方法 以景观为切入点. 探讨煤矿塌陷区规划中景观策略的综合效应及技术手段,从 应用方法上为煤矿塌陷区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结合山西司马矿景 观生态规划实例,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提出了煤矿 塌陷区复合生态系统恢复的景观方法. 煤矿采空塌陷区对周围 ...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从博物馆的临展举办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8 ...

  • 解析法国垂直花园设计之理念
  • 大 众 文 艺大 解析法国垂直花园设计之理念 马 琳 (中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透过法国经典垂直花园的案例,梳理和解读垂直绿化的概念与方式分析,现代城市扩展立体绿化空间的价值与意义,为我们打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提供有效地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垂直花园:生态建筑:法国景观 ...

  • 国家权威期刊
  •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论文).<解放军报>理论版 ( ...

  • 16-中国的自然博物馆楼锡祜(61-67)
  • ·科普场馆教育专栏· 揖导言铱随着我国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袁在物质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袁精神上的需求也在增长遥他们一方面需要在余暇时间享受到有品位的休闲娱乐生活袁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曰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得到野充电冶袁以适应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遥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也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 ...

  • 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 附件 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一.名录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 ...

  • 东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园林绿化环境建设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东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园林绿化|环境建设论文选题题目 东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园林绿化|环境建设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_综述与启示
  • 2004年12月第18卷第4期 旅游科学 Tour ism S cience Dec. , 2004Vol. 18No. 4 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 ) ) ) 综述与启示 张朝枝1 保继刚2 (1复旦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200433; 2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