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考试

一、简答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2、简述心理认知的基本原则。

答:①背景识别原则。个人背景和社会背景、宏观背景和微观背景等。

②学科原则和应用原则。在心理管理的研究和操作中,最好将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

③显与潜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心理认知需要有大量的观察材料,需要高超的观察力和理解洞察力。另一方面,心理不仅是实存或现存,而且是可变的,组织管理要求心理在控制下发生,因此必须充分认知心理变化的趋势和可能性,这不仅需要高超的理解洞察力,而且需要高超的想象力。

④整体原则。

3、简述角色心理的基本结构。

答:①角色期待和认知。角色期待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社会对个人应当在社会

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的希望及态度,受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的制约。自我角色期待和认知同社会角色期待和认知可能不一致。无论何种角色期待,都意味着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可的期待。角色认知是个人对自己应该和在人际关系中的实际角色的认识,受角色期待的影响。

②角色行为和评价。角色行为指个人按照自己的角色设计或社会的角色规定实现角色确认的过程,角色评价指个人和社会对个人的角色行为的评论、估价和态度。

③角色效益。角色期待、角色认知、角色行为和评价的个人自我价值及其社会价值,主要取决于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一致程度。

4、简述人性预设的基本思路。

答:①人性思想及其行为转换。理论化的人性思想具有抽象性和包容性,一般不

能直接付诸行为,必须具体化为管理的思想、原则及措施。这意味着需要将管理的社会背景和组织要素相结合。

②人性思想和人性经验互为参照。思想或者超前,或者滞后;人性现象是特定的管理者的个人人性经验,一般都具有很大局限;二者应互为参照。

③管理目标的理想化和现实化设置。合理的人性思想是制定管理目标的根本依据,但应结合具体情况协调理想化和现实化目标设置,避免极端化倾向。

④管理行为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所有管理行为都至少必须避免侵犯个人的人格尊严。大量现象表明,心理或情感化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必须同时是科学化的而不是单纯经验的。

⑤ 性思想和管理的评估。评估尺度的确立和修订与一定的人性思想及社会现实

相关。

⑥ 管理的可持续和发展原则。避免短期行为。

二、论述

1.简论心理介入干预的道德法律依据。

答:(1)、心理管理的意义:组织目标通过成员的行为实现,争论的焦点是在行为、心理和环境的函数关系中何者居于主要地位或起主要作用,不同的看法意味着不同的管理倾向和方式。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心理变量的重要性。管理即控制发生,心理管理的意义在于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某种心理目标的实现。人的生存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人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存在,心理的健康和谐是所有自我心理管理和组织心理管理的最高目标。

(2)、心理管理的技术可能性:人的心理虽具有稳定性,但并非不可变化,心理要素及其构架随着行为、认识及外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条件设计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控制心理的发生及变化

(3)、心理管理的道德和法律依据: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心理的相互影响,提高相互心理影响的自觉性,完善心理相互影响的方式和技术,也许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心理系统是个人个性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对心理实施干预控制因而涉及个人的人格和权利,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和法律原则及规范。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中,有不同的心理干预控制的道德和法律原则及规范。

2.从民族文化模型看中国人的一般心理和行为特征。

答: 近、现代化对中国而言是极为尴尬的命运,传统问题被凸现出来。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多种倾向并存。问题的关键在于:反思传统的出发点是什么,文本、舆论与实际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命运。

(1).追求安全和厌惧风险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全被理解为没有任何风险或将危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竭力避免危险或风险而不思进取,全力寻求生命和生活安全,寻求和信封绝对真理及终极价值,主张乐天安命、明哲保身、传承道统,反对创新,拒绝新生活和新思想。总之,既定的权威思想框架是可靠的,是现实和未来的根本指导和意义源泉;在熟悉的环境里同熟悉的人和物以熟悉的方式接触、重复过去的经验被认为是安全的,否则是不安全的。此乃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它渗透并表现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诸方面,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惰性心理,严重束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集中表现为社会生活的停滞。

⑵安居乐业和知足常乐心理。“小国寡民”和“大同”世界被描述为理想的乐园,犹如西方有“伊甸园”、“理想国”和“共产主义”。安什么居?乐何种业?如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何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凡此种种,虽无明晰规定,但其基本意识明确,即: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目标不高且稳定,人际和睦或互不干扰。理想演绎的现实多半却是:顽固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消极适应现状,不思进取;视野和心胸狭窄,强烈关注人际比较,自私贪婪、苦中作乐、怯懦猥琐;流离失所、易子而食;对失败、挫折、攻击和新事物等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力。

⑶忧患意识与明哲保身心理。圣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谚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文本或报告中,我们能看到或听到胸怀宇宙、泽被万物苍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慎道独行等豪言壮语,也能看到“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等圣训(某些人可能看不见)。人们经常看到和感受到的却是:现实生活的窘迫,机会少,社会动荡,个人或家族命运的不确定(大起大落、乐极生悲等),生命和尊严等之被践踏,志士仁人被讥为迂腐、傻冒或被疑为别有用心。各种内忧外患迫使人们处于高度忧虑和应急状态,为了安全,人们学会了明哲保身:其一,缺乏责任心和牺牲精神,麻木不仁、隐居自保(世外桃源、大中小隐之辩)逃避推卸责任,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苟延残喘;其二,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隔岸观火,防微杜渐,有备无患;先下手为强,坐收渔利,贪得无厌,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⑷崇古和因循守旧心理。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子曰: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想(无意识)、不敢(无胆子)、也难以为天下先(无能力):眷恋原始和谐,慨叹今不如昔,古代的思想和智慧深不可测(诠释深不可测的古文本乃金饭碗也);耕读传家,在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中,除了极个别“不务正业”的旁门左道之外,多数都献身于功名利禄或沉迷于诗词歌赋、声色犬马,博学(马克思:中国式博学)与糊涂或邪恶等集于一身。读书人尚且如此,何况普通民众!

⑸神迹和献媚心理。《论语》载:子不语怪、力、乱、神。他老人家何以不言,无从查考,可确知的是他留下了空白和漏洞。在古文献中能看到各种神迹故事,在民间也能听到此类故事。人们相信神迹,向往奇迹,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升官发财、子孙满堂。从梁祝化蝶、七仙女与董永等传说到现代武侠小说,再到当前的博采狂热,都体现了人们对奇迹的向往。另一方面,为了安全和其他利益,不惜献媚讨好、摇尾乞怜。柏杨先生著有一书,在香港名为《中国人,活得好没有尊严》,在内地名为《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在天或神及其他偶像面前人没有尊严,在所企求的人面前也没有尊严。

⑹命运和征兆心理。反观社会及自己的生活,为了求得心理平衡和解脱,不惜将自己、他人的生活状况及社会历史归因于先天注定的命运(对命运的矛盾理解)或外部环境,从而推卸自己的责任;将事情的成败与征兆(征兆心理模式:固定联想、随机联想,征兆心理的系统地位)相联系,或制造舆论,或增强作为与不作为的信心。

3.简评组织管理的X模型。

答: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ouglas Mcgregor(1909-1964)认为,在任何管理决策的背后都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和人性行为的假定。因此,管理者的思想是第一位的,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是第二位的;在管理中应着重开发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力;管理者的思想应旗帜鲜明。1960年,他出版《管理理论X或Y的抉择-企业的人性方面》,将实际管理中的人性思想及其相应的管理概括为X和Y理论。

X理论的基本观点:

A人性思想模型

(1)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只要可能,便会逃避工作。

(2)对多数人必须予以强制和督导,给以惩罚的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工作。

(3)一般人志向不高,性喜规避责任,偏好受人领导和监督控制。

B管理思想

(1)任何组织绩效的低落都是由于人的本性所致。

(2)人必须在强迫和控制下才肯工作,因而必须从分权恢复到集权化管理。

3)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阶梯原则,通过权力的层级设置和运用,实施监督和控制。

(4)组织要求重于个人需要。

X理论并非一无是处,Y理论也不是普遍适用,因针对不同情况,将任务、组织、人员作最佳协调配合,激励员工取得有效的工作成绩。超Y理论强调权变和对工作的胜任感是人的主要需要。

一、简答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2、简述心理认知的基本原则。

答:①背景识别原则。个人背景和社会背景、宏观背景和微观背景等。

②学科原则和应用原则。在心理管理的研究和操作中,最好将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

③显与潜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心理认知需要有大量的观察材料,需要高超的观察力和理解洞察力。另一方面,心理不仅是实存或现存,而且是可变的,组织管理要求心理在控制下发生,因此必须充分认知心理变化的趋势和可能性,这不仅需要高超的理解洞察力,而且需要高超的想象力。

④整体原则。

3、简述角色心理的基本结构。

答:①角色期待和认知。角色期待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社会对个人应当在社会

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的希望及态度,受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的制约。自我角色期待和认知同社会角色期待和认知可能不一致。无论何种角色期待,都意味着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可的期待。角色认知是个人对自己应该和在人际关系中的实际角色的认识,受角色期待的影响。

②角色行为和评价。角色行为指个人按照自己的角色设计或社会的角色规定实现角色确认的过程,角色评价指个人和社会对个人的角色行为的评论、估价和态度。

③角色效益。角色期待、角色认知、角色行为和评价的个人自我价值及其社会价值,主要取决于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一致程度。

4、简述人性预设的基本思路。

答:①人性思想及其行为转换。理论化的人性思想具有抽象性和包容性,一般不

能直接付诸行为,必须具体化为管理的思想、原则及措施。这意味着需要将管理的社会背景和组织要素相结合。

②人性思想和人性经验互为参照。思想或者超前,或者滞后;人性现象是特定的管理者的个人人性经验,一般都具有很大局限;二者应互为参照。

③管理目标的理想化和现实化设置。合理的人性思想是制定管理目标的根本依据,但应结合具体情况协调理想化和现实化目标设置,避免极端化倾向。

④管理行为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所有管理行为都至少必须避免侵犯个人的人格尊严。大量现象表明,心理或情感化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必须同时是科学化的而不是单纯经验的。

⑤ 性思想和管理的评估。评估尺度的确立和修订与一定的人性思想及社会现实

相关。

⑥ 管理的可持续和发展原则。避免短期行为。

二、论述

1.简论心理介入干预的道德法律依据。

答:(1)、心理管理的意义:组织目标通过成员的行为实现,争论的焦点是在行为、心理和环境的函数关系中何者居于主要地位或起主要作用,不同的看法意味着不同的管理倾向和方式。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心理变量的重要性。管理即控制发生,心理管理的意义在于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某种心理目标的实现。人的生存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人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存在,心理的健康和谐是所有自我心理管理和组织心理管理的最高目标。

(2)、心理管理的技术可能性:人的心理虽具有稳定性,但并非不可变化,心理要素及其构架随着行为、认识及外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条件设计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控制心理的发生及变化

(3)、心理管理的道德和法律依据: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心理的相互影响,提高相互心理影响的自觉性,完善心理相互影响的方式和技术,也许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心理系统是个人个性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对心理实施干预控制因而涉及个人的人格和权利,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和法律原则及规范。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中,有不同的心理干预控制的道德和法律原则及规范。

2.从民族文化模型看中国人的一般心理和行为特征。

答: 近、现代化对中国而言是极为尴尬的命运,传统问题被凸现出来。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多种倾向并存。问题的关键在于:反思传统的出发点是什么,文本、舆论与实际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命运。

(1).追求安全和厌惧风险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全被理解为没有任何风险或将危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竭力避免危险或风险而不思进取,全力寻求生命和生活安全,寻求和信封绝对真理及终极价值,主张乐天安命、明哲保身、传承道统,反对创新,拒绝新生活和新思想。总之,既定的权威思想框架是可靠的,是现实和未来的根本指导和意义源泉;在熟悉的环境里同熟悉的人和物以熟悉的方式接触、重复过去的经验被认为是安全的,否则是不安全的。此乃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它渗透并表现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诸方面,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惰性心理,严重束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集中表现为社会生活的停滞。

⑵安居乐业和知足常乐心理。“小国寡民”和“大同”世界被描述为理想的乐园,犹如西方有“伊甸园”、“理想国”和“共产主义”。安什么居?乐何种业?如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何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凡此种种,虽无明晰规定,但其基本意识明确,即: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目标不高且稳定,人际和睦或互不干扰。理想演绎的现实多半却是:顽固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消极适应现状,不思进取;视野和心胸狭窄,强烈关注人际比较,自私贪婪、苦中作乐、怯懦猥琐;流离失所、易子而食;对失败、挫折、攻击和新事物等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力。

⑶忧患意识与明哲保身心理。圣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谚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文本或报告中,我们能看到或听到胸怀宇宙、泽被万物苍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慎道独行等豪言壮语,也能看到“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等圣训(某些人可能看不见)。人们经常看到和感受到的却是:现实生活的窘迫,机会少,社会动荡,个人或家族命运的不确定(大起大落、乐极生悲等),生命和尊严等之被践踏,志士仁人被讥为迂腐、傻冒或被疑为别有用心。各种内忧外患迫使人们处于高度忧虑和应急状态,为了安全,人们学会了明哲保身:其一,缺乏责任心和牺牲精神,麻木不仁、隐居自保(世外桃源、大中小隐之辩)逃避推卸责任,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苟延残喘;其二,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隔岸观火,防微杜渐,有备无患;先下手为强,坐收渔利,贪得无厌,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⑷崇古和因循守旧心理。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子曰: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想(无意识)、不敢(无胆子)、也难以为天下先(无能力):眷恋原始和谐,慨叹今不如昔,古代的思想和智慧深不可测(诠释深不可测的古文本乃金饭碗也);耕读传家,在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中,除了极个别“不务正业”的旁门左道之外,多数都献身于功名利禄或沉迷于诗词歌赋、声色犬马,博学(马克思:中国式博学)与糊涂或邪恶等集于一身。读书人尚且如此,何况普通民众!

⑸神迹和献媚心理。《论语》载:子不语怪、力、乱、神。他老人家何以不言,无从查考,可确知的是他留下了空白和漏洞。在古文献中能看到各种神迹故事,在民间也能听到此类故事。人们相信神迹,向往奇迹,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升官发财、子孙满堂。从梁祝化蝶、七仙女与董永等传说到现代武侠小说,再到当前的博采狂热,都体现了人们对奇迹的向往。另一方面,为了安全和其他利益,不惜献媚讨好、摇尾乞怜。柏杨先生著有一书,在香港名为《中国人,活得好没有尊严》,在内地名为《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在天或神及其他偶像面前人没有尊严,在所企求的人面前也没有尊严。

⑹命运和征兆心理。反观社会及自己的生活,为了求得心理平衡和解脱,不惜将自己、他人的生活状况及社会历史归因于先天注定的命运(对命运的矛盾理解)或外部环境,从而推卸自己的责任;将事情的成败与征兆(征兆心理模式:固定联想、随机联想,征兆心理的系统地位)相联系,或制造舆论,或增强作为与不作为的信心。

3.简评组织管理的X模型。

答: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ouglas Mcgregor(1909-1964)认为,在任何管理决策的背后都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和人性行为的假定。因此,管理者的思想是第一位的,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是第二位的;在管理中应着重开发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力;管理者的思想应旗帜鲜明。1960年,他出版《管理理论X或Y的抉择-企业的人性方面》,将实际管理中的人性思想及其相应的管理概括为X和Y理论。

X理论的基本观点:

A人性思想模型

(1)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只要可能,便会逃避工作。

(2)对多数人必须予以强制和督导,给以惩罚的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工作。

(3)一般人志向不高,性喜规避责任,偏好受人领导和监督控制。

B管理思想

(1)任何组织绩效的低落都是由于人的本性所致。

(2)人必须在强迫和控制下才肯工作,因而必须从分权恢复到集权化管理。

3)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阶梯原则,通过权力的层级设置和运用,实施监督和控制。

(4)组织要求重于个人需要。

X理论并非一无是处,Y理论也不是普遍适用,因针对不同情况,将任务、组织、人员作最佳协调配合,激励员工取得有效的工作成绩。超Y理论强调权变和对工作的胜任感是人的主要需要。


相关内容

  • 山西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系统操作手册
  • 目 录 一.市级管理员手册„„„„„„„„„„„„„„„„„„„„„„„„2 1. 系统登录„„„„„„„„„„„„„„„„„„„„„„„„„„„„2 2. 管理员职责„„„„„„„„„„„„„„„„„„„„„„„„„„„2 3. 考务管理„„„„„„„„„„„„„„„„„„„„„„„„„„„„3 ...

  • 物业管理师资料
  • 关于印发<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 法> 和<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办法>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5]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建设厅(建委.房地产管理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中央管理的企业: 根据< ...

  • 安全生产资格考试
  • 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及证书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 ...

  • 会计考试时间
  • 山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来源:会计从业考试网 2010-4-25 收藏本页 网络辅导课程 报名条件 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3.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免试条件 符合规定的报考条件且具备国家教育行 ...

  • 准考证模板a
  • 晋城安全管理人员考试 晋城安全管理人员考试 补考证 准考证号 2090228001 姓 名 史永庄 工 种 安全管理人员 考试时间 09-2.28 下午14:30 考试地点 高庄技校 考 号 2 场8号 联系电话:2098442 晋城安全管理人员考试 补考证 准考证号 2090228003 姓 名 ...

  • 关于印发[陕西省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管理办法]的通知
  • 陕保监发[2014]50号 各保险公司,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为加强陕西省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管理,进一步提高资格考试工作的规范性,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

  • 在线考试系统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
  • 课程设计报告 课 程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时 间 目 录 1 背景„„„„„„„„„„„„„„„„„„„„„„„„„„„„„„„„2 2 系统设计„„„„„„„„„„„„„„„„„„„„„„„„„„„„„„2 2.1 系统需求分析„„„„„„„„„„„„„„„ ...

  • 天津人事考试网2016年天津管理咨询师考试通知
  • 各位考生: 根据天津市职称工作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管理咨询师等四种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专职[2016]8号)精神,现将考试报名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报名及缴费方式 2016年度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采取网络报名方式,请考生登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 ...

  • 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 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第一条 人事部.建设部共同成立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考试办公室,设在建设部),负责考试相关政策的研究及管理工作.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考试中心负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工作由当地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房地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并协商确定具体职责分工. 第二条 ...

  • 2013陕西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实施方案
  • 陕西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实施方案 按照财政部要求,为推进我省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结合2011年试点经验,决定于2012年下半年起,在我省全面实施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以下简称无纸化考试).具体事项如下: 一. 考试时间安排及考试科目 2012年无纸化考试时间拟安排两次,分别为7月21-22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