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2

一、区域地理的高考考查方式

高考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学科特点之一区域性的。

2006年全国三份文综卷考查的具体区域包括:华北及江淮等地(Ⅰ卷第12题)、南方低山丘陵(Ⅰ卷第36题)、黄土高原(Ⅱ卷第39题)、武汉(Ⅲ卷第36②题)、江西(Ⅲ卷第36③题)、河西走廊(Ⅲ卷第39题)、东南亚(Ⅰ卷第2、39题、Ⅱ卷第5题、Ⅲ卷第5题)、东亚中亚西亚等地(Ⅱ卷36第题及Ⅰ卷第5题)、北欧(Ⅲ卷第1题 )

二、复习目标:

当一个经纬度坐标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能反映出这一区域的位置,而且关于这一区域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即要求学生头脑中要有比较丰富的地球模型,要能出现立体化、数据化、结构化的数字地球。

三、复习原则及方法

解决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在哪里 有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区域

位置 事物分布 联系与差异 环境与发展

区域特征

人地关系 区域差异 可持续发展

具体复习时,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

①定位: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及相对位置。

②掌握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状况,并以此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生产特点、城市、人口及交通等。

③比较区域差异,进行跨区域比较异同,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与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区别。

④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制定发展策略。如我国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中东的水资源问题、欧洲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 ⑤关注热点地区

在哪里(位置与范围)---区域定位

1、绝对位置(经纬度定位)

2、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 一些主要的经纬度及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进行定位。

3、政区的轮廓特征

4、利用特殊地理事物来定位

局部地区图的空间定位

根据经纬 度

根据政区的轮廓特征

根据山河大势或形状

根据图中的特殊地理事物

有什么---通过图掌握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等事物状况,并以此推断其它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等。

其它自然地理特征:水文(河流湖泊)、自然带(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

人文地理特征:人口、民族、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文景观等。

为什么---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差异

通常要分析影响##的地理因素。如##与##的相互关系;##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的开发优势;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与##地区发展的差异等问题。

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主导自然条件是水。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比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廓。

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怎么办---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黄土土质疏松

地形破碎,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植被稀少

制约农业发展

下游形成地上河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怎么办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再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整治:

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修建水库,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等。

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肥力下降等等。

再如: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东北地区的热量不足;西北地区水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的热量不足;南方低山丘陵、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区的地形等等。

以及长江三峡工程:移民问题、生态问题(淹没、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泥沙淤积、三峡景观、水生生物、蚊虫孳生)等。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如华北平原的盐碱化:

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

近海;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

如西北的荒漠化:

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流域内水资源的不

合理利用,造成植被的破坏。

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

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

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

积,泄洪能力下降;围湖开发等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等。

区域开发(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如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南方低山丘陵、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云贵高原的特色农业;西北内陆的生态农业等等。 区域开发的意义(经济、社会、环境)

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灌溉 、养殖、旅游、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要能分清对大坝的上、下游的意义)

再如南昆铁路:

①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有利于巩固国防;③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抓住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

漠河53°N

黑龙江、乌苏里江135°E

葱岭73°E

曾母暗沙4°N

进行手指旅行:如0°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关注热点地区

综合地说,某一区域(实体)的存在、或某一时间发生的演化,曾经或正在对世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热点”。

如世界性交通要道:中东(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五海三洲之地”)、中美洲(巴拿马运河)、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等。

油气资源蕴藏区:中东、中亚(石油与天然气)、中国油气资源分布及调配等。 民族矛盾尖锐区:印度半岛(印、巴冲突)、巴勒斯坦地区、北爱尔兰、朝鲜半岛等

再如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急剧消失)、主要海上航线(油轮石油泄漏)、极地(臭氧空洞产生与DDT 等残毒污染)、温带草原区(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

自然灾害高发区

地质灾害高发区: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台湾、日本、东南亚、土耳其)等。

气象灾害高发区:东亚、南亚(洪涝、干旱、台风或飓风、寒潮及沙尘暴)、

非洲(干旱)、美国南部(飓风、寒潮)等。

经济持续增长区

如:中国东部沿海、中国中部地区、中国泛珠三角地区、日本、东南亚、美国西海岸、德国等。

在复习过程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要注重知识的落实。专题图训练、区域图训练、覆叠图训练、拆分图训练、局部图训练是很好的复习方法。 要求学生:每日10分钟——地图(经纬网、地区轮廓、若干地理事物的综合)(填—记—画—想)

通过这一复习过程设计,使学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加符合地理科学研究的要求。

从近几年高考情况看,尤其要重视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在熟练掌握中国行政区划、地形与气候分布、河流、铁路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典型地区的区域轮廓特征、区域自然、人文特征以及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策略。应该对西北、青藏、东北、黄土高原、华中地区、江南丘陵、云贵高原、我国沿海工业基地等地区的自然特征或工农业生产现状、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比较。

一、区域地理的高考考查方式

高考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学科特点之一区域性的。

2006年全国三份文综卷考查的具体区域包括:华北及江淮等地(Ⅰ卷第12题)、南方低山丘陵(Ⅰ卷第36题)、黄土高原(Ⅱ卷第39题)、武汉(Ⅲ卷第36②题)、江西(Ⅲ卷第36③题)、河西走廊(Ⅲ卷第39题)、东南亚(Ⅰ卷第2、39题、Ⅱ卷第5题、Ⅲ卷第5题)、东亚中亚西亚等地(Ⅱ卷36第题及Ⅰ卷第5题)、北欧(Ⅲ卷第1题 )

二、复习目标:

当一个经纬度坐标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能反映出这一区域的位置,而且关于这一区域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即要求学生头脑中要有比较丰富的地球模型,要能出现立体化、数据化、结构化的数字地球。

三、复习原则及方法

解决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在哪里 有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区域

位置 事物分布 联系与差异 环境与发展

区域特征

人地关系 区域差异 可持续发展

具体复习时,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

①定位: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及相对位置。

②掌握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状况,并以此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生产特点、城市、人口及交通等。

③比较区域差异,进行跨区域比较异同,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与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区别。

④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制定发展策略。如我国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中东的水资源问题、欧洲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 ⑤关注热点地区

在哪里(位置与范围)---区域定位

1、绝对位置(经纬度定位)

2、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 一些主要的经纬度及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进行定位。

3、政区的轮廓特征

4、利用特殊地理事物来定位

局部地区图的空间定位

根据经纬 度

根据政区的轮廓特征

根据山河大势或形状

根据图中的特殊地理事物

有什么---通过图掌握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等事物状况,并以此推断其它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等。

其它自然地理特征:水文(河流湖泊)、自然带(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

人文地理特征:人口、民族、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文景观等。

为什么---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差异

通常要分析影响##的地理因素。如##与##的相互关系;##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的开发优势;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与##地区发展的差异等问题。

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主导自然条件是水。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比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廓。

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怎么办---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黄土土质疏松

地形破碎,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植被稀少

制约农业发展

下游形成地上河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怎么办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再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整治:

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修建水库,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等。

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肥力下降等等。

再如: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东北地区的热量不足;西北地区水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的热量不足;南方低山丘陵、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区的地形等等。

以及长江三峡工程:移民问题、生态问题(淹没、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泥沙淤积、三峡景观、水生生物、蚊虫孳生)等。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如华北平原的盐碱化:

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

近海;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

如西北的荒漠化:

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流域内水资源的不

合理利用,造成植被的破坏。

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

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

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

积,泄洪能力下降;围湖开发等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等。

区域开发(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如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南方低山丘陵、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云贵高原的特色农业;西北内陆的生态农业等等。 区域开发的意义(经济、社会、环境)

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灌溉 、养殖、旅游、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要能分清对大坝的上、下游的意义)

再如南昆铁路:

①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有利于巩固国防;③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抓住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

漠河53°N

黑龙江、乌苏里江135°E

葱岭73°E

曾母暗沙4°N

进行手指旅行:如0°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关注热点地区

综合地说,某一区域(实体)的存在、或某一时间发生的演化,曾经或正在对世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热点”。

如世界性交通要道:中东(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五海三洲之地”)、中美洲(巴拿马运河)、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等。

油气资源蕴藏区:中东、中亚(石油与天然气)、中国油气资源分布及调配等。 民族矛盾尖锐区:印度半岛(印、巴冲突)、巴勒斯坦地区、北爱尔兰、朝鲜半岛等

再如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急剧消失)、主要海上航线(油轮石油泄漏)、极地(臭氧空洞产生与DDT 等残毒污染)、温带草原区(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

自然灾害高发区

地质灾害高发区: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台湾、日本、东南亚、土耳其)等。

气象灾害高发区:东亚、南亚(洪涝、干旱、台风或飓风、寒潮及沙尘暴)、

非洲(干旱)、美国南部(飓风、寒潮)等。

经济持续增长区

如:中国东部沿海、中国中部地区、中国泛珠三角地区、日本、东南亚、美国西海岸、德国等。

在复习过程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要注重知识的落实。专题图训练、区域图训练、覆叠图训练、拆分图训练、局部图训练是很好的复习方法。 要求学生:每日10分钟——地图(经纬网、地区轮廓、若干地理事物的综合)(填—记—画—想)

通过这一复习过程设计,使学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加符合地理科学研究的要求。

从近几年高考情况看,尤其要重视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在熟练掌握中国行政区划、地形与气候分布、河流、铁路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典型地区的区域轮廓特征、区域自然、人文特征以及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策略。应该对西北、青藏、东北、黄土高原、华中地区、江南丘陵、云贵高原、我国沿海工业基地等地区的自然特征或工农业生产现状、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比较。


相关内容

  • 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 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14中 汪莉 区域地理主要包括初中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还包括高中选修二的国土整治部分.一般情况下,高二阶段在学完高中选修一册后,就要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进行系统的复习.由于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不在中招考试范围内,且初三已不再开设地理课程,有些学校甚至在初中阶段不开地理课.导致学 ...

  • "把世界组织为区域"的思想方法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 作者:徐雪袁孝亭 课程·教材·教法 2015年06期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指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方"的学问,即地理学在开展研究时,往往先要在地球表层划出或选择特定的"地方".[1]可见,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基本 ...

  • 必修三考纲解读(区域地理)
  • 必 修 三 考 纲 解 读 --区域地理复习策略研究 研究背景 1.从13年开始考纲中关于区域地理部分作了删除处理. 2.区域地理是高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区域地理的教学仍遵循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研究依据 1.高中地理课标中没有区域地理部分的阐述. 2.考纲中作了删除处理. 3.因 ...

  • 整体把握初中地理教材
  • 后学生学到的是个动态的可迁移的知识,他们对地理位置内涵的认识由最初的经纬度位置学习,到后来的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的认识,再到描述某区域的位置特征和对某区域的位置做科学评价等不同的认识阶段和认识水平.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判断经纬度位置的方法.还学会了描述和评价位置特征的方法,学生才真正掌握地理位置学习的 ...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一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一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讲述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通过对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范围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

  •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世界海陆分布"教学中的渗透(朱克西)
  •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世界海陆分布"教学中的渗透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朱克西(100073)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李梦舒(100071) 内容提要:区域差异思想是中学地理学科思想之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教学核心问题,是在地理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分 ...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 ...

  •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 ...

  •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这些都给地理科 ...

  • 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目 录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4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4 4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6 三.中国地理 9 四.乡土地理 13 5 5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