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收购案例

案例概要:

2008年09月2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华尔街“地震”中幸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获准向商业银行转型。这一举措意味着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接受美联储直接监管。另外,为符合商业银行标准,两家机构下属银行分支机构面临的监管将比以前更加严格。它们先前主要受证券交易委员会管辖。

案例背景: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商业银行,使华尔街的面貌恢复至上世纪30年代格拉斯—斯蒂高尔法案诞生前的架构。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高尔法案,严格划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投行模式涉及购买、重新打包并出售复杂信贷产品。过去数十年间,凭借大胆“赌钱”行为和举债经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成为华尔街同行妒忌的对象。它们利润丰厚,商业活动屡屡登上媒体头条,为全世界企业和政府的并购、招股、重组等经济活动提供咨询,相对较少受监管层干预。 鉴于投行大力扩张的债券业务“深不可测”,信贷危机蔓延使投资者对投行的赚钱方式失去信心。继贝尔斯登后,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宣布收购同样陷入困境的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曾经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仅剩排名前两位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路透社曾评论,美联储批准这两家投行转型,标志投行模式草草终结。

分析:

在金融危机之前,投资银行是一个令人艳羡眼红的行业,它们利润丰厚,商业活动屡屡登上媒体头条,为全世界企业和政府的并购、招股、重组等经济活动提供咨询,受监管层干预相对较少。而一场金融危机,使整个行业跌入谷底,华尔街鼎盛时期的五大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后,雷曼破产,贝尔斯登被收购,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硕果仅存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成了商业银行。金融危机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思考。

导致投资银行覆灭的原因之一是过高的杠杆率。据瑞银公布的数据,美林的杠杆率为28 倍,摩根士丹利为33 倍,高盛为28 倍,均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在市场情况良好时,高杠杆带来了高收益。一旦出现危机,高杠杆的放大效应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相比之下,美国银行和W a c h o v i a 等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低得多,对杠杆的使用有更严格的控制,风险相对小得多。投资银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们无法真正控制风险。但在金融危机的启示下,银行业正在逐步的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

有人认为华尔街之所以遭受重创,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国际投行们在利益和竞争面前,自己打破了自己建立起来的防范投资风险的机制和规则。作为在金融危机下为数不多存活且有复苏的银行,高盛的风险管理制度是个很好的例子。

一位曾在高盛高层曾说,严格来讲,各大投行的风险控制程序本身都差不多。而高盛能够“幸免于难”,主要应归功于企业文化比较好,做事比较保守。公司的每个人做事都比较认真,比较负责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该归功于高盛一贯的“风险文化”。 高盛还有

自己独特的风险管理模型。高盛的风险控制系统初建于1995年,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内部监管委员会。每周三召开电话会议,检查公司所有大的风险项目,包括市场风险、操作、信用、新的工具与业务及公司声誉。自此,高盛第一次有了相对客观的、定性定量的评价风险标准。

而随着经验的累积,这套风险系统不断被完善。如今,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问责制,通过众多管理委员会对风险做出全面评估。高盛的管理人员表示“我们平时每天都计算其证券和其他资产的市值。这很繁琐,但却最重要。” 在次级债危机,高盛因为迅速从市场退身而成了华尔街的风险管理专家。但事实上,跟其他很多投行一样,高盛当初也买了一些担保债权凭证,(一种复杂的抵押贷款相关产品,它的迅速贬值酿成大祸的源头)。不同的是,早在2006年下半年,高盛的风险控制系统就开始报警,成功预见了风险的苗头。其他大型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则常常沦为纯粹的合规行为。有资料显示次级债危机爆发前,美林的风险管理部门完全隶属于CEO。如果CEO的观点与风险管理部门的高管有冲突,完全可以通过开除高管的方式来绕过风险管理这一关。 这就意味着,只有高盛的风险管理部门在公司中的地位最高。由此也可以理解,高盛何以会成为次级债危机中最大的赢家。这轮危机该反思的不仅仅是风险机制问题。高盛在这场危机中不是没有损失,但是他依靠自己较为成熟的风险机制作出了尽量快的反应,挽回了部分损失。

由此案例,可以给过内的银行业带来一些相对应的思考,从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崩溃可以看出,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刻不容缓。首先,对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视十分重要,建立良好的风险文化,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氛围是首要的前提跳线。在国内,风险管理的意识较淡薄,应在业务不断扩大的同时,同步加强风险管理。其次,风险管理部门需要一定的独立性,如果风险管理不能做到有部分的决策权力,很可能在再次面度巨大利益诱惑的时候,出现重蹈华尔街投行覆辙的危险。 另外,国内投资银行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包括首席风险官在内的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使整个风险控制的体系更有序,更完善,起到应有的作用。

案例概要:

2008年09月2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华尔街“地震”中幸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获准向商业银行转型。这一举措意味着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接受美联储直接监管。另外,为符合商业银行标准,两家机构下属银行分支机构面临的监管将比以前更加严格。它们先前主要受证券交易委员会管辖。

案例背景: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商业银行,使华尔街的面貌恢复至上世纪30年代格拉斯—斯蒂高尔法案诞生前的架构。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高尔法案,严格划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投行模式涉及购买、重新打包并出售复杂信贷产品。过去数十年间,凭借大胆“赌钱”行为和举债经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成为华尔街同行妒忌的对象。它们利润丰厚,商业活动屡屡登上媒体头条,为全世界企业和政府的并购、招股、重组等经济活动提供咨询,相对较少受监管层干预。 鉴于投行大力扩张的债券业务“深不可测”,信贷危机蔓延使投资者对投行的赚钱方式失去信心。继贝尔斯登后,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宣布收购同样陷入困境的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曾经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仅剩排名前两位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路透社曾评论,美联储批准这两家投行转型,标志投行模式草草终结。

分析:

在金融危机之前,投资银行是一个令人艳羡眼红的行业,它们利润丰厚,商业活动屡屡登上媒体头条,为全世界企业和政府的并购、招股、重组等经济活动提供咨询,受监管层干预相对较少。而一场金融危机,使整个行业跌入谷底,华尔街鼎盛时期的五大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后,雷曼破产,贝尔斯登被收购,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硕果仅存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成了商业银行。金融危机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思考。

导致投资银行覆灭的原因之一是过高的杠杆率。据瑞银公布的数据,美林的杠杆率为28 倍,摩根士丹利为33 倍,高盛为28 倍,均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在市场情况良好时,高杠杆带来了高收益。一旦出现危机,高杠杆的放大效应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相比之下,美国银行和W a c h o v i a 等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低得多,对杠杆的使用有更严格的控制,风险相对小得多。投资银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们无法真正控制风险。但在金融危机的启示下,银行业正在逐步的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

有人认为华尔街之所以遭受重创,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国际投行们在利益和竞争面前,自己打破了自己建立起来的防范投资风险的机制和规则。作为在金融危机下为数不多存活且有复苏的银行,高盛的风险管理制度是个很好的例子。

一位曾在高盛高层曾说,严格来讲,各大投行的风险控制程序本身都差不多。而高盛能够“幸免于难”,主要应归功于企业文化比较好,做事比较保守。公司的每个人做事都比较认真,比较负责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该归功于高盛一贯的“风险文化”。 高盛还有

自己独特的风险管理模型。高盛的风险控制系统初建于1995年,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内部监管委员会。每周三召开电话会议,检查公司所有大的风险项目,包括市场风险、操作、信用、新的工具与业务及公司声誉。自此,高盛第一次有了相对客观的、定性定量的评价风险标准。

而随着经验的累积,这套风险系统不断被完善。如今,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问责制,通过众多管理委员会对风险做出全面评估。高盛的管理人员表示“我们平时每天都计算其证券和其他资产的市值。这很繁琐,但却最重要。” 在次级债危机,高盛因为迅速从市场退身而成了华尔街的风险管理专家。但事实上,跟其他很多投行一样,高盛当初也买了一些担保债权凭证,(一种复杂的抵押贷款相关产品,它的迅速贬值酿成大祸的源头)。不同的是,早在2006年下半年,高盛的风险控制系统就开始报警,成功预见了风险的苗头。其他大型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则常常沦为纯粹的合规行为。有资料显示次级债危机爆发前,美林的风险管理部门完全隶属于CEO。如果CEO的观点与风险管理部门的高管有冲突,完全可以通过开除高管的方式来绕过风险管理这一关。 这就意味着,只有高盛的风险管理部门在公司中的地位最高。由此也可以理解,高盛何以会成为次级债危机中最大的赢家。这轮危机该反思的不仅仅是风险机制问题。高盛在这场危机中不是没有损失,但是他依靠自己较为成熟的风险机制作出了尽量快的反应,挽回了部分损失。

由此案例,可以给过内的银行业带来一些相对应的思考,从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崩溃可以看出,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刻不容缓。首先,对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视十分重要,建立良好的风险文化,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氛围是首要的前提跳线。在国内,风险管理的意识较淡薄,应在业务不断扩大的同时,同步加强风险管理。其次,风险管理部门需要一定的独立性,如果风险管理不能做到有部分的决策权力,很可能在再次面度巨大利益诱惑的时候,出现重蹈华尔街投行覆辙的危险。 另外,国内投资银行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包括首席风险官在内的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使整个风险控制的体系更有序,更完善,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关内容

  • 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 战略并购将成主流模式-----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并购案例的选择 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0月8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并从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文拟以新办法实施后即2002年12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发生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力图在案例的统计分析中寻找 ...

  • 并购融资经典案例
  • 篇一:投行经典并购案例分析 招 商 银 行 并 购 永 隆 银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 二. 并购定价 按照香港<公司条 例>和<收购守则>中的规定,收购人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超过30%,须以要约方式进行收购, 本案例中招商银行先收购永隆银行53.12%股份属于要约收购,因 ...

  • [实务]如何设计中国上市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结构
  •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壮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而中国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领导和中坚力量,当仁不让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走出去主要形式就是海外收购.经验表明,是否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适用的境内外法律设计合适的海外投资法律结构是决定海外收购成败的关键一环.本文试图 ...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因素案例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因素 [内容提要]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跨国并购寻求扩张机会,但并非都能成功达成并购交易.本文通过对八个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设计了的框架图,初步探讨了成功实现跨国并购交易的对策.研究表明,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战略协 ...

  • 国内外著名公司并购案例剖析
  • 国内外著名公司并购案例剖析 首先对并购的动因.手段.设计等进行介绍,接下来主要结合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著名的公司并购案例进行探讨.一.公司并购的动机 1.增强效率效率的理论认为购并活动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第一,规模经济.一般认为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该理论认为,并购 ...

  • 并购基金的操作模式和案例
  • 并购基金的操作模式和案例 并购基金属于私募股权投资的两种业务形态之一,对应于创业投资基金.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业型企业,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是成熟企业.并购基金经常出现在MBO和MBI中. 一.并购基金的两种运作模式 一般意义上,并购基金的运作模式一般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 ...

  • 企业并购知识与案例
  •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概念: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 ...

  •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案例研究
  •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阿里巴巴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 ...

  • 中国的跨国公司收购案例
  • 中国的跨国公司收购案例 战略1: 在靠近高端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 目前,宝钢在巴西和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当地建立了规模达80亿美元的工厂.这为宝钢在中国和当地的高端扁钢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高档铁矿资源. 战略2:在海外建立基地和立足点,目的是为了将 ...

  • 投资银行学期末论文论题集
  • 投资银行学期末论文 论文要求: 1.课程作业每章后面的留的思考题和案例题都让同学做的,考虑到内容太多了,可以选择.最好选三题来做,写一篇自选的论文也是可以的.总体上合计字数在5000字左右. 2.作业或论文有封面,封面上标明投资银行课程作业,有学号,姓名,排版和字体要一致,统一使用四号字 3.交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