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石油密度的测量方法及影响要素

  摘 要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的大量出现,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油品密度的测量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出现了多种动态、先进的在线测量仪器。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石油产品密度多种测定方法进行对比,探讨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状况。   关键词 石油 密度测量 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TE622 文献标识码:A   石油密度的检测是石油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控制手段,只有保证石油产品贸易中的密度计量的准确性,才能更好的维护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石油密度有着其特殊的测量方法及其特点。   一、应用标准及理论依据   石油产品液体密度检测应用的标准方法为GB/T1884-2000,其基本理论依据是阿基米德定律。   二、测量方法   尽管基本原理相同,但由于仪器技术手段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又有很多不同的测定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测量法,利用导源密度基本原理公式;二是间接测量法,利用密度量与某些物理量关系。这里主要探讨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种类很多,较为成熟的方法有:振荡管式密度计、浮子法、防爆超声波密度仪、静压法、射线辐射法以及浸没式金属浮子数显密度计等。   1、振荡管式密度计。   振荡管密度计的敏感元件是管式弹性体(振子)。当被测介质流经密度计时,振子的自由震动频率随介质的密度而变化。当液体密度增大时,振动频率下降。反之,当液体密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加。因此,通过测量振子振动频率的变化,就可以间接的测量液体的密度。这种密度计测量的密度的范围在0~3 000 kg/m3,产品测量精度可达�.15 kg/m3。   优缺点对比分析:与传统的玻璃浮子密度计的测量方式比较,具有样品用量少、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没有人为的读数误差的优点。但是其价格昂贵,加上控温和自动清洗系统,一般费用约3万美元以上。   2、浮子法。   依据浮子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又可分为漂浮式和全浸式,本方法通过将浸在液体中的浮子位移和浮力变化,变换成各种电或机械检测信号来测量液体密度。其中漂浮式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精度、灵敏度较低。全浸式的浮子全部浸入被测液体,当液体密度改变时,浮子受到的浮力随之改变。全浸式较漂浮式受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小,浮子又位于温度比较稳定的待测液体中,测量精度较高。   优缺点对比分析:现使用的全浸浮子式密度计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实时性差。(2)测量精度对油品流速敏感。加油和发油过程中管道中油品流速快,没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浮子将处于极不稳定的抖动状态,难以准确读数和采集信号。(3)会出现冒油现象。   3、防爆超声波密度仪测量原理。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在测量室内发射及接受超声波,然后检测超声波脉冲通过规定的声程(超声波传播距离)所消耗的时间,最终通过预先确定的相关方程计算出油品的相应密度值。由于超声波测量方法响应时间短,可以方便实现无滞后的实时测量,所以有很多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是测量精度高;二是非接触测量,性能稳定可靠,对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适应极强,如不怕酸碱等强腐蚀性液体等。   4、静压法。   利用原理是一定高度待测液柱的静压力与其密度成正比,通过对液柱的静压力的测量,就可以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常用的静压法密度计有固定液位的膜片式密度计和连续吹气的液体静力式密度计两种。   采用静压法测量液体密度计的优点在于:仪器的可动部分不必浸入液体,所以可用它测量黏度大的和被空气饱和的液体,而且这种测量无论对于打开的储槽或封闭的储槽都是有用的;仪器的示值与液体的流速和表面张力无关。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这类密度计在加油、发油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有:如果满足计量精度要求,其液柱要求很高,使其体积庞大且笨重;密度测量受仪器结构影响较大,测量误差较大;采用指针记录,刻度标定有困难。   5、射线辐射法。   射线辐射法是一种非接触的密度测量方法,它的敏感元件不放在被测介质中,因 射线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利用介质对射线辐射的吸收作用来测量密度。所以工业上用于密度测量的射线法密度计大多采用 射线,主要适用于浸蚀性和高黏度的液体的密度测量。 射线法测量密度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其缺点是使用射线性物质,使用场合受限制,一般不能安装在人员常出现的现场加油、收发油系统中。   6、浸没式金属浮子数显密度计。   浸没式金属浮子数显密度计原理是浸在液体里的金属浮子受到被测样品的浮力,通过高灵敏传感器,经过有效换算,可在显示屏上直接显示被测液体的密度值,另一传感探头同时测定样品的温度。其原理和玻璃浮子密度计相同。该密度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无人员操作误差。由于是数字显示,消除了人眼读数带来的误差;二是量程宽,不需要更换浮子即可完成样品的测量,玻璃浮子密度计是由10根不同量程的密度计组成的;三是携带方面,不易损坏;四是精度高,分析测定速度快。   三、温度对石油密度测量的影响   我们知道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就是密度计在液体中平衡时,密度计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等于密度计本身的重量。漂浮在液体中的密度计是根据它所浸没的体积(或者说刻度位置)知其液体密度的,而实际使用中的密度计是在标准温度(20 ℃)下刻划的。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生产现场用密度计测量,被测液体的温度有相当的变动范围,这时的密度计的体积已不是它标准温度下的体积,因此,在密度计刻度上所得到的数值也不是测定温度下液体的实际密度值,这只能称为密度计示值,要从密度计示值得到在测定温度下液体的实际密度,就必须对密度计示值加以温度影响的修正。如果不作温度的修正,会因密度的原因给消费者造成损失;同样的道理,如果高于标准温度而不作温度修正,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在石油产品密度测量工作中,由于温度的修正工作很重要,因此在使用密度计时,为了使密度计能够反映被测石油产品真实密度,必须要进行温度修正。有密度换算表的一定要查密度换算表,没有密度换算表的一定要进行温度修正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石油产品贸易中的密度计量的准确性,维护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毛细常数修正对石油密度测量的影响   由于存在于液体中的表面压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所以将玻璃浮计浸入液体中时,与其液面接触处液体表层发生某种弯曲,环绕着浮计干管周围形成液体上升现象,这就是毛细现象。不同液体,毛细作用常数是不一样的。当同一玻璃浮计浸没于相同密度但毛细作用常数不同的两种液体中,浮计读数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检定工作中,进行毛细常数修正是基于检定用液与实际使用溶液不一致的原因,将玻璃浮计修正到实际使用液。对于石油密度计而言,在(0.81~0.95)g/cm3这一段,检定时是用酒精水溶液,而实际使用时是在石油产品混合液中,因此,要将毛细常数修正到石油产品混合液,在(0.96~1.01)g/m3这一段,检定时是用硫酸氢乙酯溶液,而实际使用的是石油产品混合液,因此也要将毛细常数修正到石油产品混合液中。   在检定玻璃浮计工作中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认为检定石油密度计时,在酒精水溶液这一段,毛细常数影响量不大,可以不做毛细常数修正。但事实上并不尽然。笔者做了统计计算,发现在不同范围,毛细常数修正影响量是不一致的。二等石油密度计和工作用石油密度计的毛细常数修正影响量也是不一致的。检定工作中一定要加以重视。   五、结语   总之,密度是原油的一项最基本而重要的性质参数,与各类油品的计量、管输、贸易结算均有重要的联系,因而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方面来看,对油品的密度测量方法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任职于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新乡输油处,主攻方向:动态计量)      参考文献:   [1]孙建红、杨璐. 谐振式燃油密度测量系统中振动筒的频率特性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2]刘炜松. 原油水分和密度测定误差分析.辽宁化工,2010(05).

  摘 要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的大量出现,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油品密度的测量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出现了多种动态、先进的在线测量仪器。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石油产品密度多种测定方法进行对比,探讨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状况。   关键词 石油 密度测量 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TE622 文献标识码:A   石油密度的检测是石油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控制手段,只有保证石油产品贸易中的密度计量的准确性,才能更好的维护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石油密度有着其特殊的测量方法及其特点。   一、应用标准及理论依据   石油产品液体密度检测应用的标准方法为GB/T1884-2000,其基本理论依据是阿基米德定律。   二、测量方法   尽管基本原理相同,但由于仪器技术手段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又有很多不同的测定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测量法,利用导源密度基本原理公式;二是间接测量法,利用密度量与某些物理量关系。这里主要探讨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种类很多,较为成熟的方法有:振荡管式密度计、浮子法、防爆超声波密度仪、静压法、射线辐射法以及浸没式金属浮子数显密度计等。   1、振荡管式密度计。   振荡管密度计的敏感元件是管式弹性体(振子)。当被测介质流经密度计时,振子的自由震动频率随介质的密度而变化。当液体密度增大时,振动频率下降。反之,当液体密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加。因此,通过测量振子振动频率的变化,就可以间接的测量液体的密度。这种密度计测量的密度的范围在0~3 000 kg/m3,产品测量精度可达�.15 kg/m3。   优缺点对比分析:与传统的玻璃浮子密度计的测量方式比较,具有样品用量少、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没有人为的读数误差的优点。但是其价格昂贵,加上控温和自动清洗系统,一般费用约3万美元以上。   2、浮子法。   依据浮子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又可分为漂浮式和全浸式,本方法通过将浸在液体中的浮子位移和浮力变化,变换成各种电或机械检测信号来测量液体密度。其中漂浮式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精度、灵敏度较低。全浸式的浮子全部浸入被测液体,当液体密度改变时,浮子受到的浮力随之改变。全浸式较漂浮式受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小,浮子又位于温度比较稳定的待测液体中,测量精度较高。   优缺点对比分析:现使用的全浸浮子式密度计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实时性差。(2)测量精度对油品流速敏感。加油和发油过程中管道中油品流速快,没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浮子将处于极不稳定的抖动状态,难以准确读数和采集信号。(3)会出现冒油现象。   3、防爆超声波密度仪测量原理。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在测量室内发射及接受超声波,然后检测超声波脉冲通过规定的声程(超声波传播距离)所消耗的时间,最终通过预先确定的相关方程计算出油品的相应密度值。由于超声波测量方法响应时间短,可以方便实现无滞后的实时测量,所以有很多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是测量精度高;二是非接触测量,性能稳定可靠,对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适应极强,如不怕酸碱等强腐蚀性液体等。   4、静压法。   利用原理是一定高度待测液柱的静压力与其密度成正比,通过对液柱的静压力的测量,就可以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常用的静压法密度计有固定液位的膜片式密度计和连续吹气的液体静力式密度计两种。   采用静压法测量液体密度计的优点在于:仪器的可动部分不必浸入液体,所以可用它测量黏度大的和被空气饱和的液体,而且这种测量无论对于打开的储槽或封闭的储槽都是有用的;仪器的示值与液体的流速和表面张力无关。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这类密度计在加油、发油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有:如果满足计量精度要求,其液柱要求很高,使其体积庞大且笨重;密度测量受仪器结构影响较大,测量误差较大;采用指针记录,刻度标定有困难。   5、射线辐射法。   射线辐射法是一种非接触的密度测量方法,它的敏感元件不放在被测介质中,因 射线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利用介质对射线辐射的吸收作用来测量密度。所以工业上用于密度测量的射线法密度计大多采用 射线,主要适用于浸蚀性和高黏度的液体的密度测量。 射线法测量密度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其缺点是使用射线性物质,使用场合受限制,一般不能安装在人员常出现的现场加油、收发油系统中。   6、浸没式金属浮子数显密度计。   浸没式金属浮子数显密度计原理是浸在液体里的金属浮子受到被测样品的浮力,通过高灵敏传感器,经过有效换算,可在显示屏上直接显示被测液体的密度值,另一传感探头同时测定样品的温度。其原理和玻璃浮子密度计相同。该密度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无人员操作误差。由于是数字显示,消除了人眼读数带来的误差;二是量程宽,不需要更换浮子即可完成样品的测量,玻璃浮子密度计是由10根不同量程的密度计组成的;三是携带方面,不易损坏;四是精度高,分析测定速度快。   三、温度对石油密度测量的影响   我们知道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就是密度计在液体中平衡时,密度计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等于密度计本身的重量。漂浮在液体中的密度计是根据它所浸没的体积(或者说刻度位置)知其液体密度的,而实际使用中的密度计是在标准温度(20 ℃)下刻划的。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生产现场用密度计测量,被测液体的温度有相当的变动范围,这时的密度计的体积已不是它标准温度下的体积,因此,在密度计刻度上所得到的数值也不是测定温度下液体的实际密度值,这只能称为密度计示值,要从密度计示值得到在测定温度下液体的实际密度,就必须对密度计示值加以温度影响的修正。如果不作温度的修正,会因密度的原因给消费者造成损失;同样的道理,如果高于标准温度而不作温度修正,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在石油产品密度测量工作中,由于温度的修正工作很重要,因此在使用密度计时,为了使密度计能够反映被测石油产品真实密度,必须要进行温度修正。有密度换算表的一定要查密度换算表,没有密度换算表的一定要进行温度修正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石油产品贸易中的密度计量的准确性,维护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毛细常数修正对石油密度测量的影响   由于存在于液体中的表面压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所以将玻璃浮计浸入液体中时,与其液面接触处液体表层发生某种弯曲,环绕着浮计干管周围形成液体上升现象,这就是毛细现象。不同液体,毛细作用常数是不一样的。当同一玻璃浮计浸没于相同密度但毛细作用常数不同的两种液体中,浮计读数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检定工作中,进行毛细常数修正是基于检定用液与实际使用溶液不一致的原因,将玻璃浮计修正到实际使用液。对于石油密度计而言,在(0.81~0.95)g/cm3这一段,检定时是用酒精水溶液,而实际使用时是在石油产品混合液中,因此,要将毛细常数修正到石油产品混合液,在(0.96~1.01)g/m3这一段,检定时是用硫酸氢乙酯溶液,而实际使用的是石油产品混合液,因此也要将毛细常数修正到石油产品混合液中。   在检定玻璃浮计工作中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认为检定石油密度计时,在酒精水溶液这一段,毛细常数影响量不大,可以不做毛细常数修正。但事实上并不尽然。笔者做了统计计算,发现在不同范围,毛细常数修正影响量是不一致的。二等石油密度计和工作用石油密度计的毛细常数修正影响量也是不一致的。检定工作中一定要加以重视。   五、结语   总之,密度是原油的一项最基本而重要的性质参数,与各类油品的计量、管输、贸易结算均有重要的联系,因而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方面来看,对油品的密度测量方法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任职于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新乡输油处,主攻方向:动态计量)      参考文献:   [1]孙建红、杨璐. 谐振式燃油密度测量系统中振动筒的频率特性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2]刘炜松. 原油水分和密度测定误差分析.辽宁化工,2010(05).


相关内容

  • 浅析油气藏储层裂缝预测评价方法
  • [摘要]在裂缝型油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对储层裂缝的的预测评价是一个重要步骤.本文主要是分析探讨了预测评价的集中方法,包括测井技术方法评价.地震预测方法评价.构造应力场预测方法评价以及预测方法的发展. [关键词]储层裂缝 地震预测 构造应力场 伴随油气勘探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裂缝型油气藏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 ...

  • 浅谈液化石油气的卸船计量
  • 浅谈液化石油气的卸船计量 近年来,我国液化气市场发展很快,液化气进口量正以迅猛的速度增加.大大小小的气库.气站遍布沿海,沿江的码头.这此气库.气站通常都是以接卸进口液化气为主.而液化气进口主要靠液化气船运输,通过低温常压式冷冻气船或常温压力式气船将液化气运到码头.再由商检人员或气库.气站的技术人员到 ...

  • 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 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来源: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石油及其液体产品在贸易计量交接过程中, 造成油品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并在分析各种误差的基础上, 提出了降低计量误差的办法. 关键词:计量 误差 原因 分析 目前在国内石油产品的贸易计量中, 油罐通常是主要的计量器具.但在计量交接过程中, 计量误差不可 ...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
  •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质子 原子核 宇宙中子 二.质量 符号:m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国际单位:千克(kg ) 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g 1mg=1og=10kg 1t=10kg 4.测量工具 :天平 种类: ...

  • 焊接技术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焊接技术毕业论文选题(139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浅析"密度"实验题中的误差
  • "密度"实验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在全国80%的地区中考试卷中出现.其中"密度"实验题中误差的分析更是难点.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中将误差定义为:"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由于"误差"这个定义是在长度测 ...

  • 传染病隔离制度
  •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极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4.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分子的间距最小,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液态:分子的间 ...

  • 一种高精度密度传感器的研究
  • 第20卷第9期2007年9月 嗍姒胁{AL0F觥ANDAc:删 传感技术学报 on v01.20 No.9 sep.2007 Research the(汐linder ShortShellResonator De璐it咖eter R州‰馏.,Z黝NGJ访Z缸增,形WG‰,S研黝Hc毗,a砸'NW砌g ...

  • 井下作业工初中级操作技能试题
  • 第二部分 初级工技能操作试题 鉴定要素细目表 注:X -核心要素:Y -一般要素:Z -辅助要素. 初级工技能操作试题 试题一.AA001 穿提升大绳 1. 准备要求 (4)考场准备: 室外作业场地60m ×60m ,平坦.无积水,各种工具.用具齐全好用. 2. 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1)准备工作 ...